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

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远古社会时期教育的I四个发展时期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母系氏族发展时期、父系氏族发展时期、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

一、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

为了抵御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求生存,常常按年龄差异和体质强弱分成两个人群:一群是捕猎、潘摘果实的壮年男女;

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获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母系氏族社会又称母权氏族社会。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成为普那路亚。母亲们是家庭中掌权者。母亲们负责照管和

教育孩子,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社会又称父权氏族社会。由原来妇女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变成了男子在家庭生活中居于高位而进入父权氏族社会。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和全部财产都受家长支配,家长又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培养劳动生产技能、社会生活习俗和道

德规范外,也把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重要的内容。

从上述远古社会四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它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第二,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

第三,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

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四,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弃婴、杀婴、陪葬、祭神等迫害儿童的落后习俗,这是应加以否定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内容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

第二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建立有宫廷学校,专门用来教育皇族子弟。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埃及

中王国时期增设职官学校,专门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此外还开设有寺庙学校、文士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僧侣和文秘人员。而普通百姓子弟是无权问津的。

官吏子弟的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父亲负责教育男孩|, |母亲照管幼儿饮食起居和教育女孩―|。他们教育的|内容|有做游戏、锻炼身体和听故事等,男孩还要学习社交礼节、宗教歌曲以

二、古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按历史顺序分成两个时期:第一历史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时

期;第二历史时期为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罗马帝国灭亡于希伯来时期。前者为家庭教育时期,后者为会堂教育时期

公元前1200年希伯来人尚处于远古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家庭教育占有很高地位。父亲即是家长,又是祭司,也是教师,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听命于他。父辈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宗教神学的灌输,养成对耶和华(上帝)无比信仰和敬畏,由此来保持其宗教传统和维系其民族信念。

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常以诵读经典和跟随大人参加各种宗教节日活动来进行。

古希伯来人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

三、古印度的学前教育

奴隶制王国一一摩揭陀,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和形成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而实施的。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它把从事当时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划分成4个等级,也就是构成4种种

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掌握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执掌行政与军事大权的世袭贵族;第

三等级称为吠舍”,即名义上具有人生自由的,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农夫、手工业者和贫民等,他们必须向第一、第

二等级交物、纳税;第四等级称作首陀罗”,即被征服者或奴隶,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前两个等级与后两个等级

由于种姓差别而尊卑极为悬殊,他们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世袭相传,不得更改。

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约形成于公元前700年。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梵天、毗湿奴和

湿婆为三大主神,把人分为4种种姓,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这些宗教信条,也就是为

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

古代印度盛行家长制,父亲是全家之主,一切家庭生活的安排,都听命于父亲的意志。父亲握有子女生死、买卖大

权,也有教诲、培养儿童的义务。尤其婆罗门属最高一级的种姓,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尊严,父亲必须在家里悉心

指导子女记诵吠陀经典。这种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就传诵《吠陀经》(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社柔吠

陀》《阿闼婆吠陀》四部);吟诵颂诗1000余首等。传授时且只能口耳相传,死记硬背;不准抄写记录,不准提问。对于刹帝利、吠舍种姓的子弟,虽然也有学习吠陀等经典的任务,减少学习《吠陀》的数量,留出较多的时间跟随父

辈学习有关军事、农作、手工方面有用的实际知识。至于首陀罗种姓的孩子,则被完全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所创立。是当时的反婆罗门教思潮之一。佛教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传播教义、广招信徒,要求人们藐视现实、吃苦修行,同登虚幻彼岸。

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均在家庭中进行,普通家庭的孩子从懂事起就在信佛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日常生活中接受早期的

教育。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关知识和内容。

这些在家僧称作优婆塞”,在家尼称作优婆夷”。如若终生想当僧、尼者,儿童到8岁时,则分别进入寺院和

尼庵去专心一意地进行出家”修行。也有在5-6岁时就提前申请人院学习的。

12年的的学习训练,经检验合格者,则可留寺、庵充当比丘”即和尚)、“比丘尼”(即尼姑)。

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其中婆罗门教的教育史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

识为核心任务的,与之相对应的儿童教育是一种姓不同而不同。佛教教育的儿童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但均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

(一八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教育的唯一目的是训练身体健壮、热爱祖国、忍苦耐劳、富于自制、遵守法律、服从命令、勇于作战的、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以确保对奴隶与平民的统治,并支持对外的掠夺或防御战争。

开展严格的军事体育教育,这种教育也是从婚姻和婴幼儿开始。斯巴达人认为人和儿童都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为了确保奴隶主后代体制强健、性格坚强,首先只允许健康男女结婚生育,一个婴儿出生以后他的生命和养育权并不取决于父母的意志,而要受到两次严格的检验。生存下来的婴儿抱至公共会议场接受长老检查身体,健康者准其父母带回家去代替国家抚育,体弱或畸形的则弃于山谷,任其死去,因为他们将来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战士,国家不负教育的责任

0-7岁,婴幼儿就开始接受斯巴达式的家庭教养和教育。具体实施主要由母亲负责。培养孩子从小不哭不闹、听话顺从的习惯,儿童稍大些时,要他们不计较食物的品种和好坏,不挑剔衣服的颜色和样式,经受艰难生活、吃苦

耐劳和锻炼身体的种种考验,提高适应性。此外,在品德和性格方面,则要孩子始终保持知足和愉快,还要不怕孤

独和黑暗,并经常带他们到公共娱乐场所去观赏和聆听关于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学习英雄们的伟大言行。7岁后

进入正规的国家教育场接受训练

(二)、雅典的学前教育

雅典城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把它视为培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曾有法令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

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的培养目标,不仅限于会打仗的战士,

还要培养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精明能干的工商管理人员。由此雅典教育对年轻一代不仅强调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在教育模式上与斯巴达的国家化教育体制不同的是,雅典行政部门不直接干预各类教育的运行方式,私人办学日趋盛行。

7岁以前的雅典儿童,一般要在家庭里接受良好的养护和教育。孩子刚出生时,同样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决定

权属于父亲,凡不健壮或残疾者则弃置野外任其死去,或交给奴隶们去抚养被视为奴隶的后代。

儿童主要由母亲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喂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注意饮食卫生。幼儿可以玩木偶、皮球、小马、小狼等玩具。童话、故事和伊索寓言在他们的教育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男孩7岁后则要由男教仆陪同入学,同时

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

纺织、缝纫、刺绣、烹饪、读写诗词书籍、演奏各种乐器等技能。

古希腊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家庭化、自主化、多样化来进行。家庭成为孩子们最早进行学习的学校;母亲是最早实 施的教师;德、智、体、美是儿童学习的多方面内容。整个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呈现一种自发、宽松的状态。 二、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公元前753年一一前509年称为“王政”时期;公元前509年一

前30年称 为 共和”时期;公元前 30年一一公元476年称为 帝国”时期。 (一) 、共和时期的学前教育

古罗马的共和时期,一般又分为两大阶段,其一是共和前期(公元前

6世纪一一公元前3世纪);其二是共和后期(公

元前3世纪一一公元前1世纪)。共和前期的政治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长制农奴体制。

当时正处于不断征战向外扩张阶

段,每个罗马民众的男性即是战时的军人,平时也是带领全家和奴隶进行农耕的农夫。父亲是一家之主,我有生杀大 权,母亲则在女儿协助下管理家务,每个家庭实施的是

| “农夫加军人”―的教育,男孩从幼小时就跟随父兄耳濡目染或

实际参与农事活动和军事操练,从下就培养敬畏神明、孝敬双亲、谦逊节俭、忠勇爱国的思想品德,有时也学习阅读、 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使用兵器等初步本领,这样直至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罗马公民

----- 农夫、军人。

共和后期的古罗马几经征战后领土扩张、商人及受教育者的语言,数以万计的希腊教师投奔罗马,为适应恭贺正特和 文化生活的需要,承袭希腊方式的教育体系,培养雄辩家,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 、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也秉承帝国皇帝的专职极权统治的意志,对幼小儿童灌输等级门第思想;在贵族家庭里则着力造 就自命不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追逐功利的未来权贵接班人;劳动者家庭的后代则被训练成胸无大志、目不识丁、 麻木不仁、惟命是从的帝国顺民。

第四节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

-、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他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的公

共生活。应使婚姻成为高尚的事业,明确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 ;任何个人无婚姻自主权

,婚权在于执政者

执政者为成人选择配偶。 柏拉图还对男女婚龄作了严格的规定

,男子为25―― 55岁,女子为22――40岁。国家只

允许健壮的男女结婚。凡不符合规定婚龄和健康标准的婚姻则被看作不洁不义之举 ,为众人所不齿,其所生子女则不

能享受国家的一切权利。即使合法生育的子女 ,从一开始就要由政府官员进行检验审查

儿,不良残弱的婴儿则要抛弃;他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国民的身体素质

在优生的基础上,柏拉图还十分重视优育,他强调在理想国中所生子女都属于国家所有 成长,国

家要同统一设置育儿院(0-3岁),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

神庙里的国家儿童场里去 ,由性格温和、富有知识的保姆监护 ,并对儿童进行包括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具体内容

表现为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艺术和体育锻炼,并强调寓教于乐,处处给儿童以道德的陶冶。

二、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科学家、教育家。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各方面,都留下了著作。他的教育观点, 散见于他的《政治学》和《尼各马科伦理学》两部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合理的教育理应遵循人的自然行程,首先要有健壮的体魄;

接着是情感的训练,培养其善良的思

想意识;然后给予理智教育,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效法自然”的教育。

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 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 3个时期,:初生~7岁为学前教育时期;7~14

岁为初等教育时期;14~21岁为中高等教育时期。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胎教”的第一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顺其自然说、幼教年龄分期说、品的习惯培养说。 儿童5岁至7岁阶段

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 ,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

。习惯成自然”

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三、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在他的《雄辩术原理》一书中。 昆体良十分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 昆体良对父母及年长之辈身教重于言教问题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警告,尤其警告那些富有之家和无知家长切莫把 骂被当作言论自由,草率鲁莽被当作勇敢,挥霍被看作富裕。

昆体良还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体罚之后造成的后果: 第一, 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让孩子丧失自尊。

,只允许养育健壮的新生婴

,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

3-6岁儿童要集中到附设在

第二,盛行体罚习以为常的话,势必造成其他的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

第三,如果幼儿时期经常受到体罚,长大后往往更难以驾驭。

第四,体罚只能造就奴隶的性格,而不能培养雄辩之才。

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精神、肉体备受摧残,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小儿童,昆体良对幼儿教师提出一系列严格要求:

第一,身体必须健康,说话清楚正确。

第二,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儿童,只有热爱儿童才能教育儿童,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放纵,以理智的爱赢得儿童的尊敬。

第三,要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弄清楚每个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精细掌握儿童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第四,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尤其对幼儿更要和蔼可亲地表扬优点,温和的方式批评缺点,及早发现,及早纠正;表扬既不滥用又不吝惜。

学前教育史(含答案)资料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 A )P52 A.知识掌故类 B.知识类 C.掌故类 D.算术类 2.提出“及早施教、严慈结合、均爱勿偏、熏渍陶染”等学前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是( B)P67 A.王应麟 B.颜之推 C.陶行知 D.陈鹤琴 3.根据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规定,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所接受的训练主要是 ( C )P87 A.幼稚园保育知识 B.幼稚园教养知识 C.封建纲常名教 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4.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 B )P159 A.实用主义教育 B.智育 C.功利主义教育 D.商业教育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帝国主义在华训练学前教育师资的主要途径?( C )P104 A.兴办幼稚师范学校 B.吸引留学生到东、西洋接受幼教专业训练 C.选派幼教师资到东、西洋深造 D.任教于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6.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 B )P135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幼稚园 D.厦门集美幼稚园 7.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下列哪一项措施使我国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A )P228 A.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B.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 C.设立学前教育司 D.设立幼儿教育司 8.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总方针,不正确 ...的一项是( C)P228 A.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 B.学校向工农开放,着重为工农服务

2020年4月全国学前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 )。 A.《蒙求》 B.《三字经》 C.《急就篇》 D.《千字文》 2.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培养保姆除了利用育婴堂外,还利用( )。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3.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是( )。 A.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 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C.景海幼稚师范学校 D.杭州私立弘道女学 4.我国1922年制定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这个学制是( )。 A.癸丑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戍学制 5.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指的是对国民的( )。 A.军事教育 B.体育 C.军事体育教育 D.国防教育 6.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7.根据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 )。 A.无产阶级政治 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文化 D.社会主义 8.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 )。 A.寄宿制幼儿园 B.幼儿学前班 C.幼儿混合班 D.全日制幼儿园 9.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这里指的是( )。 A.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D.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10.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1

学前教育史题库word版本

《学前教育史》 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据史籍记载,“庠”是传说中( B )时代的学校名称 p4 A西周时代B虞舜时代C炎帝时代D南北朝时期 2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 B )p4 A《诗经》B《礼记.内则》C《说文》D《新书.胎教》 3 乳保制度指的是( D )p5 A从小就建立起保育制度B西周时代的学前教育 C指从其他地方挑选不相识的女子来担任保姆 D 在后宫中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 4 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A )p5 A 西周文王之母 B 炎帝之母 C 周武王之母 D 商纣王之母 5 太学设立于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D )p6 A唐朝B宋朝C西周D汉代 6 在封建社会,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目的是(B )p7 A齐家治国B光宗耀祖 C修身养性D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7 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根本是( A )p8 A孝悌之道B诚信C为善D君臣之义 8 ( A )主张对君临天下的太子传授“君国畜民”之道。P14 A贾谊B颜之推C朱熹D岳飞 9 以下哪部作品被称之为“家教规范”( C )p15 A《还冤志》B《三字经》C《颜氏家训》D《百家姓》 10 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创办在( A )的幼稚园。P23 A武昌B南昌C南京D北京 11 1932年10月,在陶行知和陈鹤琴提出讨论案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C ),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P37 A注重幼稚教育案B幼儿园课程标准C幼稚园课程标准D幼稚教育 12 以下不是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政府提出《纲要》的方针(C )p49 A保育与教导并重B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C德智体全面发展D施教对象应推广到贫困儿童 13 我国首次提出儿童公育思想的是(A )p30 A康有为B梁启超C孔子D老子 14 中国第一个女子学堂是由(C )创办p23 A梁启超B康有为C爱尔德塞D汤剑娥 15 清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各种慈幼机构的目的是(B )p25 A帮助中国开展早期教育B培养基督教徒C赚钱 D 培养中国工人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论教育方针 1、军国民主义教育,即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 3、德育主义教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博爱 4、世界观教育,是“超轶乎政治的教育” 5、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啊,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蔡元培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否定了中国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宗旨,是历史的进步,成为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也从此起步。 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 蔡元培把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作为民国教育改造传统教育的起点。 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列举了托尔斯泰的的自由学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等,说明这种小教育的特点。他还指出,要做到尊重儿童个性、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进行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心理实验,教师还必须有充分的知识,才能足以

适应这种新的儿童教育。 三、论学前美育 (一)、论美育与德、智、体各育并重 美育: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 (二)、论学前美育的实施 蔡元培将美育实施的途径归为三类: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1、家庭美育或胎教院、育婴院的美育 首先是接受家庭美育,但蔡元培因怀疑家庭教育的功能,主张儿童出生后最好是实行公育,他的理想是以儿童公育代替家庭教育。 胎教院的美育,蔡元培将之视为对儿童实施美育的起点。胎教院要处处包含美育的因素,院址选择、建筑、环境、布置、设施、人员等都要适合孕妇生活和胎儿成长。 2、幼稚园的美育 蔡元培主张,儿童满三岁入幼稚园。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适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3、社会的美育 诸如美术馆、美术展览、音乐会、剧院、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甚至街道、房舍、店铺的美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美感教育因素,只要注重观察和引导,对陶冶儿童美的兴趣、美的感觉、美的表达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动因分析 1、政治方面①: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侵略加剧,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了中国的许多主权,使中国陷入生存危机中《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华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的儒学和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严重的削弱了后者的权威性和翁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被迫进行旨在“富国强兵”、谋取生路的变法运动中国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始终是被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洋务运动开办洋务学堂和留学教育,百日维新费八股改科举,新政中废除科举、创建学部、颁行《癸卯学制》 ④女子教育遭到排斥和忽视,起步时间滞后,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于1904年1月。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颁布。 2、经济方面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社会化的一部分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原有的一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走上衰弱,被工业化和社会化的经济模式取代 ③:人才缺少,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突破以零散的蒙塾和家庭为单位的旧模式向社会化转变 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变法的思想下推动的 ①:外国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 ②:改革的不顺利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 1、混合了儒家的今文经学、《礼记》“大同思想”以及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教的的学说,这些思想在他的《大同书》中得到集中体现。 2、《大同书》的构思 ①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美好世界里,儿童完全由社会共育 ②未出生之前享受胎教 ③出生开始送到公立育婴院,有社会抚养 ④3岁后转到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接受良好的保育、以后依次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 ⑤20岁学成毕业后为社会服务 3、《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 ①、保育员的选择。 ②、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③育婴院的保育方式。以保育为主,逐步掌握各种谋生技能 4、《大同书》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①教育的社会化、儿童从未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大学毕业,所有的教养活动,都通过社会教养机构来实施 ②、公养公教,从胎教到大学的一切费用由社会承担,儿童在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社会服务来偿还。 5,、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应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1、新民学说核心要旨: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民,而每一个民的强弱在于其早期所受到的教育 2、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更全面的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建立系统的近代化国家教育制度,提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体制的构想 3、主张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划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任务 4、列出来教育次第表,根据身体、知、情、意、自观力等五方面发展年龄特点,将人的年龄阶段划分为幼儿期(5岁

《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史复习 2014年6月 一、基本概念 1、“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2、1996 年我国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和修改而成的。《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规则》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3、《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4、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他反对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5、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1 分)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 25~55 岁的健壮男子和 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 3 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7、奥伯林编织学校 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 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8、开端计划 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 4~5 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 1 年的保育。为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 4岁儿童进行 1 年的长期课程教育,对 5 岁儿童进行为期 8 周的短期课程教育。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 9、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具体地说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她设计了一套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

学前教育史复习材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 宫廷中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的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作保证。这便是______和三母制度。 2. 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包括性恶论和。 3. 夸美纽斯撰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4.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5. 192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6. 为了把无家可归的难童培育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 年 3 月在武汉成立中国;该组织在抗战 8 年中先后建立了几十所战时儿童保育院。 7. 1955 年,教育部决定幼儿园师资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幼儿师范学校负责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增设中级幼儿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 8. 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教育时期。 9. 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 10. 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11. 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结合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1.中国古代负责太子、王子教育的人员称为、傅、保。 2.《》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宋代的司马光曾以此为蓝本,制定过自己家庭的学前教育计划。 3.据史料记载,我国实施胎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 4.按《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院不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 和敬节堂内。 5.陈鹤琴提出了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就是把儿童所有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6.“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7.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和明显的等级性。 8.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双语教育”问题的是。 9.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活动玩具, 即“”。 10. 瑞典教育家明确提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1.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教育时期。 12. 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13.1881年,法国通过《》,确立了国民教育中的“免费”、“义务”和“世俗化”三条原则。 14.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最早提出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运动影响,出现保育思想。 1. 清末蒙养院并不单独开设,而是附设在和敬节堂内。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00402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0 个;多选5 个;名词解释5 个,简答题;论述题 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 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 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 答:1、提倡及早施教;2 主张慈严结合3、要求均爱勿偏4、主张博习致用5、重视风化陶染 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 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

角度对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8、颜之推(名词解释); 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 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 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五指理论的内容;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的

2014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史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0040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不包括...(D26 ) A.教儿宜早 B.信而勿诳 C.潜移默化 D.诵读经书 2.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不包括...(B50 ) A.监督法 B.大劳法 C.小劳法 D.瘦身法 3.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D52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4.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C86 ) A.常识 B.图画 C.手技 D.行仪 5.我国1922年制定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这个学制是(D114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6.在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是(C118 ) A.康有为 B.无我 C.志厚 D.恽代英 7.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指的是对国民的(C158 ) A.军事教育 B.体育 C.军事体育 D.国防教育 8.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D133 ) A.香山慈幼院 B.湖北幼稚园 C.集美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9.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B229 A.初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国民教育 D.中等教育 10.195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和(C230 ) A.《幼儿园教学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幼儿园教育纲要》 11.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将“教学”改为“教育”的文件是(D255 ) A. 《幼儿园教学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幼儿园暂行规程》 D.《幼儿园教育纲要》 12.《幼儿园教育纲要》新增加的教育内容有思想品德和(B256 ) A.基本动作发展 B.生活卫生习惯 C.语言 D.美工 13.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是(B307 ) A.幼儿教育非常重要 B.为民族的教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 C.古代希伯来人喜欢幼儿 D.受希腊教育的影响 14.古希腊雅典的学前教育方法注重(C315 ) A.简练、严厉和服从 B.简练和温情 C.和谐、灵活和温情 D.和谐、灵活和严厉 15.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是(C333 )

学前教育史标准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史》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绪论 1.学前教育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史》是学前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最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史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什么?可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一谈。 答: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空的研究对象是中外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惧及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教育是一门理论课,内容涵盖广阔,首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是远程教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去看看古今中外的各个教育家的重要的教育论著。如:柏拉图、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张雪门等等教育名家。其次,要理论联合实际。要把从教育史学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中建构起基本桥梁,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以及方法。如:蒙氏教案法,在这百年多时间里依然流行。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好的方法。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 (一)名词解释 1..颜氏家训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书,用以,“整齐门内,捉撕子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一般家教著作,全书分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普、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2.邸舍答: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东汉。据《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和帝之妻邓太后在宫廷开设邸舍,将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40余人、邓太后近亲子弟30余人集中起来,教案经书,并亲家督试。对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为他们设置专门的师保,早晚经常去看望,给予爱抚与教导,恩爱有加。 3.孺子室答“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都设有婴幼儿养育机构——孺子室,是专为周王的太子、王子及各诸侯的儿子们设立的。孺子室的保育人员分为教孩子为善的子师、了解孩子个性爱好恶而加以引导的慈母、管理孩子饮食起居的保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4.外象内感答: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来的胎教理论。他指出三月胎儿虽已成胎,但其禀质并未固定下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这一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代教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思考题

2020年4月全国学前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 A. 《蒙求》 B. 《三字经》 C.《急就篇》 D. 《千字文》 2.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培养保姆除了利用育婴堂外,还利用()。 A. 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3.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是()。 A. 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 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C.景海幼稚师范学校 D.杭州私立弘道女学 4.我国 1922 年制定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这个学制是 ()。 A. 癸丑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戍学制 5.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指的是对国民的 ()。 A. 军事教育 B.体育 C.军事体育教育 D.国防教育 6.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 A. 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7.根据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 A. 无产阶级政治 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文化 D.社会主义 8.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 ()。 A. 寄宿制幼儿园 B.幼儿学前班 C.幼儿混合班 D.全日制幼儿园 9.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这里指的是()。 A. 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B. 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D.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10.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1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最早实施胎教的是______ 。 2、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 "。 3、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______ 和______ 。 4、古代家庭教育中,孝悌、______ 和______ 观念的形成,成为基本的道德教育内容。 5、古代家庭中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包括识字、______ 和______ 、作诗、______ 和______ 等。 6、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包括及早施教、______ 和______ 、正面教育。 7、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秉持______ 的教育目的和______ 的教育观念,极为关注幼小子女的教育。 8、大致而言,以待人接物为核心的______ 教育,以识字、习字和基本经书学习为中心的______教育,以及______ 的养成,成为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选择题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 C.三母;D.三太 2、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根本是:()A.勤俭B.诚实 C.守信D.孝悌 4、我国古代胎教积累的优秀经验不包括:() A.注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B.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C.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D.孕妇也要负荷沉重的劳动 5、下列负责太子的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的是:() A.太保B.太傅 C.太公D.少师 三、判断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2、西周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平民家庭之中。() 3、古代家长不重视及早教幼儿识字、习字。() 4、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给予寒。() 5、古教育孩子,体罚一直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之一。() 6、古代社会既没有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没有学前教育的存在() 7、宫廷幼儿教育成为古代唯一的一种有组织的幼儿教育制度。() 8、古代成人认为“玩物丧志”,对幼儿的游戏活动持反对态度。() 四、简答题 1、古代家庭中长辈所承担的角色包括哪些? 2、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那几个部分? 3、古代为何重视保傅制度的建立?

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演变 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 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仁政”的一个标志。 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 (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 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 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 四、慈幼礼俗 ,俗称“抓周”。“江南风俗,儿生一期, 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 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意为在众人的帮衬下多才多福。“洗儿会”也是父母借以表达自己对子女期望的郑重仪式。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 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时变:就是婴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人认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具备了初步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古代的胎教

自考《学前教育史》超全考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宝典 00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1 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 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P6 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p6 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p7 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P19 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P23 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 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P26 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p27 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p31-32 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P34 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P36 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P38 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P38 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p40 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P46 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 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p51 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 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P52 22▲.《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P52 23▲.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文》p52 24▲.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p53 25▲.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求》)。P55 26▲.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宋代p55 27▲.把太子教育分为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四阶段的是贾谊p62 28▲.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p62 29▲.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P63 30▲▲▲▲.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 P65 31▲.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p66 32▲.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_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问题。P68 33▲▲1.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P72 34▲.提出学“眼前事”主张的思想家是朱熹p73 35▲▲1.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 32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 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 4。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 (1)胎教的内容 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 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③注意环境的影响 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 (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 5。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 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 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 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 (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

00402学前教育史201404历年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较为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的记载见于 A.《礼记·礼运》 B.《礼记·内则》 C.《礼记·曲礼》 D.《礼记·经解》 2.认为“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的古代学者是 A.贾谊 B.朱熹 C.颜之推 D.王守仁 3.清末蒙养院制度,基本上仿照了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4.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 A.北京香山慈幼院 B.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C.厦门集美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5.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 A.陈鹤琴 B.张雪门 C.张宗麟 D.蔡元培 6.就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游戏化、艺术化而言,我国家庭教育的书籍首推陈鹤琴的 A.《家庭教育》 B.《家范》 C.《家教》 D.《父母必读》 7.规定我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的学制是 A.壬子癸丑学制 B.壬戌学制 C.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D.奏定学堂章程 8.1996年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改变了试行版中“是学校教育预备阶段”的提法,明确了幼儿园的属性为 A.基础教育 B.义务教育 C.免费教育 D.国家教育 9.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明确指出开办蒙养院的目的是 A.以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 B.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C.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 D.蒙养院与家庭教育并重 10.在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 A.王国维 B.志厚 C.梁启超 D.王维尹 11.“我每天挨打,如同吃饭一样的习惯和有规律”、“男孩的耳朵是生在背上的”反映了古代埃及哪种学校教育的情形?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寺庙学校 12.坚持“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思想的国家是 A.雅典 B.古罗马 C.古希伯来 D.斯巴达 13.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幼儿教育体系的是 A.卢梭 B.昆体良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 (一)福禄贝尔教育思想 早在清末年间引入日本幼稚园时就知道了福禄贝尔 1912年《教育杂志》刊登了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略述》文中介绍了其遵循自然的原则,其认为,教育儿童的方法应由内及外,这是一切生物进化所不能违背的原则。教育儿童就要顺应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发挥儿童内在因素的作用。 1914年《教育杂志》发表无我的《德国柏林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馆》一文。这是一篇参观报告,通过这个管,宣传了真正的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919年4月《新教育》发表了《福禄贝尔传》对福禄贝尔的生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同年,《新教育》刊登了《赫尔伯脱、福禄贝尔与朱子、王阳明教育学说之比较》,文中对幼稚园的恩物和作业作了解说。指出福禄贝尔的作业,在于使儿童由恩物得来的观念应用于纸工、木工、沙工、泥工等活动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的目力、手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 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 1913之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文章全面介绍了蒙台梭利于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并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心理学根据。同年,《教育杂志》发表悫生的文章《蒙台梭利新教育法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育法取得的成效等。 1914年出版了但焘翻译日本今西嘉藏著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原理。 1914年到1915年间,顾树森,王维伊合著《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顾树森著《蒙台梭利女史新教育法》。 191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形成了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思想的热潮。 1923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新生两班,实验蒙台梭利教育法。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民国初年蔡元培,陆费逵,黄炎培等都曾著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 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运动之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其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儿童中心论”反对教育以成人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就传统,主张从儿童自发的兴趣和语言出发。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就是设计教学法。 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勃兴 (一 鲁迅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儿童教育模式的同时,阐发了他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主张。为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 蔡元培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成长的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个性为出发点,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因此,他极力主张研究儿童心理科学,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二 康有为在写《大同书》时,设计了儿童公养,公育的理想王国。 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从不同角度说明儿童公育的重要意义。第一,从教育的特殊职能上看,儿童需要公育。第二,为实现教育普及于全人生,要实行儿童公育。第三,从家庭教育的弊端角度分析儿童公育的必要条件。儿童公育虽然难以实现,但却有重要意义。它包含了很多儿童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了人们思考和探索学前教育向更加科学化,大众化方向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