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_思考题

城市社会学_思考题
城市社会学_思考题

思考题:

1.城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适宜的生态条件,复杂的社会结构(基本的劳动分工和权力等级)和粮食过剩和交换的结合。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

1)从城市发展的进度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

2)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西欧城市多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

3)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城市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

4)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与欧洲中世纪城乡关系的特点不同。3.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P17)

被动性。

落后性。

不充分性。

不稳定性。

4.试述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1)国际化 2)集群化 3)分散化 4)生态化 5)人本化 6)知识化

5.试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城市社会学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社会组织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城市社会学传统的研究领域:城市生态学;城市社区;城市社会问题、城市政策和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化。

6.试述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及城市学科群的关系。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

7.早期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简述他们的城市社会学的理论。(P5)

8.试述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P8)

9.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P22)

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统计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

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结合

数理模型分析

新技术应用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

10. 简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

解决城市社会问题

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加速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1. 为什么涂尔干将近代城市的分工关系看作是有机关系,而腾尼斯却认为是机械关系?(P7)

以城市为代表的有机团结、以农业社会为代表的机械团结。

涂尔干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也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是建立新型社会凝聚力的基础。

12. 西美尔看来,什么样的都市度造了都市人相应的心理特征?(P6)

在城市中个人尽管变得孤独、冷漠,却也因而增加并发挥了自制自主的能力并提供了个人自由与发展自我意志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城市又提供了广泛社交舞台,是个人的人格有了许多不同层面的成长空间。城市中的人为了印证在社会中的存在,往往可以做出标新立异的行为。

13.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怎样解释城市空间与人群行为的关系?(P24)

生物学规则同样适合于城市结构分析。第一,城市社会与生物界有相同的共生现象。共生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状况。共生的基础是差异,城市越大,劳动分工越细,每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越趋单一,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则越高。在城市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功能互补的机构往往分布在相互邻近的地域内。第二,如同生物界一样,人类出于本能的驱动,必然寻找一席生存繁衍之地,于是在有限土地的使用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但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是经常变动的,芝加哥学派用五个生态学概念来描述这种变动过程:(1)集中。主要指相同职能的机构向城市中枢地区汇聚,特别是对银行和商业来说,在城市中心区集中起来会极大促进业务发展。(2)分散。指人口和机构离开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3)隔离。由于竞争的结果,相同收入、种族、宗教等因素的人群或相同职能的机构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整个城市由一块块各具特色的地区组成,它们彼此分离,这就是隔离。(4)侵入和接替。这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如果一个群体离开它原来的居住地而进入另一群体的领域,便是侵入;当后来群体取代原有群体并实施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时,就形成了接替。

14试模仿沃思论述城市人格及其成因的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

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15如何理解列斐伏尔所谓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的观点?

16. 如何理解林奇关于城市经验是发展与完整人格的教育过程的观点?

17. 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

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

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

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

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

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

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18. 试阐述工业布局理论的主要观点。

工业布局理论揭示工业布局对工业城市形成的影响。影响工业城市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市场的规模大小,是否有成熟的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原料产地和能源供应的位置如何,工业品运输设施及成本,土地与资本状况,工资、税率和政府的态度,上述诸因素对城市形成并非同等重要。工业定位坚持所选地点的吸引力应该大于所有其它可选地点的吸引力总和的基本原则。工业布局理论主张,工业城市的分布与定位,应是资源所在地,或是市场中心,或在交通线附近等等。

19. 比较同心圆理论、扇型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P7)

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20. 简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

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21. 分析结节运动与均制运动的关系。

(1)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运动的基本方式,结节性和均质性是城市地域结构乃至城市体系结构中的基本特征。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普遍存在的。自城市产生以来,在城市布局和城市内部演化中,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一直在起作用。

(2)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共同作用于城市。在均质地域空间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结节点;在结节点对周围地域的支配和影响下,保持了均质地域的相对独立性。在城市内部,结节点占地虽小,但作用甚大,它使城市充满活力。在区域范围内,城市均质地域的特性和性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3)总之,结节地域的有机联系使城市形成一个整体,均质地域的空间组合构成这一整体的外部景观。

22. 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城市地域分化的结果是造就城市内部特点显著的功能分区,如中心区、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等等。

A、中心事务区:在大城市拥挤嘈杂的市中心区,往往存在一块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段,这里商店少、机关多,大量的管理部分集中于此。

B、中心商业区:城市中心的商业区都是零星布置的点状、条状街区,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独特景观。

C、工业区:城市中的工业区区位具有自动集结成团的倾向,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加之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工厂企业被迫迁移到市区边,甚至在市区边缘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工业带。

D、居住区:城市中的居住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居住区占据城市主要的地域成分。

23. 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是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系统

(4)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24. 试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P25)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25. 如何认识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P59)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中除人以外的全部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的总和。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城市生态问题,主要为:城市人口膨胀、城市气候特殊化、城市供水紧张、城市?热岛效应?普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绿化锐减

为了正确处理好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挥的关系,必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健设,主要包括: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26. 试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原则。

1、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

2、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3、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规律性原则。

2、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环境是生产力的原则。

4、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5、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7.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P37)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人均与国情意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 环境资源意识。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

的。

(五)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 环境法制意识。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 人口意识。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八) 环境公德意识。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 环保参与意识。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28. 论述当前中国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

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由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所以,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生产关系结构下面又分别包含着低一级系统的结构。其中,城市生产力结构可分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城市生产关系结构可分为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

29. 论述中国转型期间社会组织的特点。

A、城市社会分层的层次非常丰富。

B、社会阶层结构发展失衡。

C、各阶层之间关系紧张

D、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越来越活跃。

30. 论述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

韦伯主张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所谓经济标准,又称财富标准,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个人能够占有商品或劳务的能力,简单地说,即经济收人和财富的多少。所谓政治标准,又称为权力标准,?‘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权力可以产生于对匮乏的供给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可以产生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组织中的地位,还可以产生于法律和其他因素。所谓社会标准,即声望,是一个人得自他人的肯定的评价和社会承认,它决定于个人的身分、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根据社会标准可以区分地位群体。韦伯认为,经济标准——财富、政治标准——权力和社会标准——声望是相互联系的,但又可以各自独立,他主张用这三项标准综合起来进行社会分层。

韦伯认为,关于社会分层的这三个标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财富可以转化为权力。

2.权力可以转化为财富。

3.声誉可以转化为财富。

31. 简述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的构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阶级一阶层”结构逐渐解体,社会阶层结构由简单化到多元化,由封闭转向开放,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已基本形成。但必须注意到,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远未完成,社会中下阶层比重仍然很大,中层比重偏小,整个结构总体上呈现“洋葱头形”,与现代社会应有的“橄榄形”仍有一定的距离。

32. 简述我国城市社会流动的特点。(P32)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

按社会流动的方向参照基点和原因,社会流动可相应的划分三种类型: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b、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c、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33. 城市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P10)

城市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由于受信息化影响呈现后现代特点。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都市区、城市群以及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34.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机器工业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的过程必然是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化提高了城市地位,是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基地;工业化使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的渗透到农村、冲击和破外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个第一产业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化过程。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及环境的要求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这促进了城市服务性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三产业是工业发达的产物,工业化程度越高,第三产业越活跃。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向纵深发展和城市化质量提高的重要推动力。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程度越高,经济发展越快。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是一种双向互相促进关系。

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人口增长的两种形式: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农村人口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实现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实现城市化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交通革命一方面把城市外部的经济活动大量吸引到城市来,一方面消除了城市发展所受诸如能源不足、市场不大的局限,是原来分散的、简单的活动组织合成严格分工又密切联系的区域经济系统。

35. 试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起步早(2)城市化水平高(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1)起步晚(2)城市化水平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36. 城市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1 步行城市

所谓步行城市是指没有大规模利用现代交通工具以前,城市活动主要以步行为主。这时的城市住房和基本生活物资也主要是自给自足。

2 工业化城市

1.技术进步

2.交通运输

3.人口的流动与迁移

3 郊区化城市

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开始分化,出现了许多非生产性的城市。

4 多样化城市

由于城市郊区化带来的城市空心化和贫困人口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大量聚集对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很多城市在试图寻求引导富人重新回到城市中心的办法。这时城市的郊区化和逆郊区化同时出现。

37.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P21)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建国以后的短暂发展,1955—1960年过度城市化,1967年—1976年的反向城市化,至197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严重滞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随着对城市化在国家现代化目标中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开始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a、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镇的建立与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的流往城市。最后,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b、体制特点—城乡多元性。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其次,表现为城乡双重交换体制。

c、结构特点—不协调性。首先,我国城市数量太少;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最后,从城市功能来看,我国的城市多为工业化城市。

d、进程特点—波浪性。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e、水平特点—滞后性。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

展水平。

38. 中国城市化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培育全国性经济增长极。

(三)充分利用高科技,走城市信息化发展道路。

(四)推进制度创新,为城市化提供良好软环境。

(五)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协调城市化与人、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9. 试述城市文化的定义、特征、结构及功能。

城市文化内含四个层次:

第一个是物质秩序或物质文化层。

第二个是管理——制度文化层。

第三个是生活与行为方式层。

第四个是心理——观念文化层。

城市文化具有复杂、多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先进的、高度密集型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工商业活动,形成了城市居民特殊的、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

(2)人际关系的表面性和形式化,社会交往的间接性和匿名性;

(3)社会行为标准的多样性、相对性和游移性;

(4)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风俗、信仰、语言和各种不同的职业团体、阶层;

(5)城市社会行为主要受制于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越轨和犯罪行为经常发生。

城市文化结构是城市文化质、城市文化丛、城市文化模式等不同层次的综合体。

40.试述城市文化系统的运行过程。

城市文化的运作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

城市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41. 试述城市文化变迁的含义、原因及类型。

城市文化变迁是指城市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城市文化系统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

城市文化变迁受到城市社会变迁的制约,城市社会变迁将引起城市文化的变迁;同时,从城市文化变迁中,也可以看出城市社会变迁

城市文化变迁有渐变和突变之分。渐变是一种缓慢的变化,它反映的是文化质在量上逐渐增减过程的变化。这种文化逐渐增减变迁,可再分为自然变迁和有计划变迁两类。城市文化突变是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质的飞跃,如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它是整个城市文化风格、文化模式的变化,也关系到城市文化全局性的变化,它不仅牵涉到城市物质文化的变化,也牵涉到城市精神文化如风格、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等一系列的变化。

42. 试述近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化变迁的历程

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文化的结合替代融合和同化隔离或孤立43. 城市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试述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理论之争、现实困境及出路。

市民素质,城市科学、教育、艺术和体育文化,城市群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作品,城市形象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对外交流,文化消费,文化人才等

九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44. 简述城市社会问题的涵义、特点及成因。

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普遍性和变异性

2、复合性和周期性

3、破坏性和集群性

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些是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社会结构性的危机;有些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尖锐矛盾;甚至在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导致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城市要素变迁、管理水平。

45. 试述城市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解决对策。

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老龄问题

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46. 试述如何解决中国的城市的住宅问题。

47. 试述城市就业问题的类型及成因。

48. 试述城市贫困问题的成因及特征

(1)社会结构变迁;

(2)经济体制不合理;

(3)社会保障制度薄弱;

(4)另外,个人因素及家庭因素也是贫困产生的原因。

49. 试述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50. 城市发展指标体系有哪些主要功能?

51. 在制定城市发展指标的时候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52.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53.简述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发展模式。

A、东部及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模式:首先,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更加广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这些城市带以我国几个最大、最主要的城市为依托,并形成许多发展良好的中小城市相配合,形成了组团式的大城市群。其次,沿海地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可谓是?外溢?式和?跨越?式并存。再次,东部与沿海地区许多城市旅游业、服务也相对发达,形成旅游业、服务业型城市发展模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B、其一,西部城市发展受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发展有着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模式。西部地区省

会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采取?受辐—创新型模式?,走?制度先导模式?与?要素自发模式?并举的发展模式之路。其二,综合—市场型模式,是从政府、市场联合推动,过渡到以市场推动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三,西部地区以其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形成了一些工矿业型城市发展模式。

C、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重外延、轻内涵,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粗放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战略的制定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行政色彩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实施。

54. 影响未来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你有哪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一、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趋势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三、全球城市化趋势更趋明显

(1)地下城市

(2)海上城市

(3)海底城市

(4)沙漠城市

(5)摩天城市

(6)太空城市

(7)外星城市

(8)网络城市

55. 城市规划具有哪些特征?

首先、城市规划是一种计划,一种手段。

第二、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工作。

第三、城市规划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

第四、城市规划要有地方特色。

第五、城市规划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56. 讲述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实践。

早期的: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

影响较大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在1898年出版的《明天,和平改革之路》一书中阐述了“花园城市”的规划设想和结构模式。强调城市应该有一定的规模,超过这个规模之后应有周边的城市容纳超过的居民,城市周边有环城绿化带,用于控制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张,土地归公众所有,有居民委员会代为管理;花园城市是一个占地1000英亩、人口规模为3万德小城镇。城镇周围是绿地、农业林带,城外有一条主要铁路把花园城与其他城市联结起来。城市中y地带是公共建筑和市政中心,市政中心外围主要是商店、宽阔的中心公园、住宅区和花园,再环城地带有一些工厂,城外是广阔的农业地带。实践是:莱奇华斯、韦林。

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1915年盖迪斯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发展了霍华德的城市规划理论,较早的提出了区域规划的思想。城市的发展应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强调应当把自然环境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地区得调查与分析作为规划的基础;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统一体系中,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以及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的规划。

其中还有影响的是欧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朗方的华盛顿规划。

57. 试述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只能是什么?(P37)

编制审批程序:先要对上版规划实施评估,确定下版的编制内容方向,同时提交市级主管单位和行业主管单位报审,再有人大、省政府、建设部部及联席会、国务院。因为上报程序的复杂和冗繁,时间一般比较长,所以再初期立项的时候,省政府通过一般就开始委托设计院着手处理了。

58. 试述我国城市规划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A、法制化趋势B、科学化趋势C、系统化趋势的D、动态化趋势E、多元化趋势

59. 试述城市管理的特点。

针对城市特质,城市管理就形成自身的特征。

1、系统特征

城市社会事业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2、依法特征

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运用法律手段。

3、公益特征

这是指社会管理的目的性来讲的。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市民和整个城市受益。

4、动态或适应特征

城市的快速变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体现。

60. 试述城市管理与城市经营的关系。

61.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推进公共参与城市行政管理的意义。

A、公众参与是城市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B、公众参与是一种新的城市行政管理概念。

C、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城市行政管理的效率。

D、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是保证公众利益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6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

1、从本质上讲,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在不改变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到市场经济,这是经济规律所客观要求的

3、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4、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5、提高了综合国力

6、扩大了就业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整理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版)知识分享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 版)

城市社会学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不定项选择题论述简答时间:6月3日晚 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概念的关键理解: 1)人口聚集(城市和城市社会组织行成的基础) 2)非农生产(区别于农村,体现社会分工) 3)市场(城市运作的经济动力) 体的城市社区,而多元城市社区的结合构成了城市社会这一开放性社会系统。若从主体与客体角度看,是人与自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若从地狱共同体的角度,是多类社区的有机结合体;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是古代、近代、现代城市更替的社会有机体。 4经典社会学的城市观点: ?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⑴机械联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是乡村的特征; ⑵而有机联结是城市的特征,它是建立在相互差别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和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他认为城市内的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是保持社会聚 ?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 ⑴主要观点:城市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感官刺激强烈,个人应学会适应城市。在他看来,都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世界,都市的制度和过程改变了人的心理、性情和行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性的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必须适应都市。 ⑵齐美尔指出出现代生活最深刻的问题是个人面对都市中的各种力量、传统、文化和技术如何保持存在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个人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力量。 认为同农村人的偏狭、封闭相比,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⑶齐美尔认为都市中的“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发展不平衡。在他看来,正是都市滋养和产生了现代两种形式的个人主义:第一都市将个人从各种压迫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赋予每一个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第二,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鼓舞下,另一种个人主义理想出现了。 ?韦伯的城市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韦伯考察了西方和东方历史上的城市并加以比较,在1920年发表的《论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的完全城市社区”。他认为这种完全城市社区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方面的职能。它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城市以贸易和商业为基础;②城市相对自治;③城市内存在一定的民间社团性组织和正式组织;④防卫力量。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5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早期探索: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资料可查是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特莫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调查。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 1人类社会生命网: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2社会生态平衡:帕克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态和文化两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竞争是共生层次的基础,而沟通及共识是文化层次的基础的,两个层次是整个社会的两面。 3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总的来说,有三点:第一,帕克把城市看作一种分析单位。第二,帕克认识到日益以正规结构为其特征。第三,帕克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是隶属于社会学论文最早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讨论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组织,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关于城市的主题,城市社会学论文包含了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提供了121条优秀的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城市社会学题

1.判断远古城市产生的标志、城市产生的原因 判断远古城市产生的标志: 1.是否有超凡于氏族村落之上的权利组织形式和纪念性的仪典中心存在,即城市 首先是一个永久性的聚会地点。 2.是否有大大超过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造物,比如金字塔、超大型墓葬、大型 水利工程、巨大的城墙等。 3.是否存在的明确的劳动分工,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明显的社会等级或阶级。 4.文字发明。 城市产生的原因: 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宗教仪式中心的形成;人口聚集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最早的城市所以发源于这些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大河流域是最适合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地方。农业文明必然导致固定的村庄出现,而村庄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超越村庄的组织形式和聚合中心的出现,则最终导致城市的产生。 2.古代东西方城市的差异 文化宗教的差异,导致城市布局的不同 与希腊城邦和罗马城布局不同,中国城市中心既不是神社,也不是神人共居的综合性广场,而是由宫殿和宗庙构成。因为王权神化是从国家产生到汉王朝最终形成的一种独特政治理论。 它既不同于希腊的一城奉一神的多神宗教,也不同于罗马最终统一于一神的基督国教。在中国,最高的神莫过于天,王权受命于天,是上帝之子,即天子。 “王者,天之所予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也;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所以,中国城市没有出现人神共治的局面,却出现尊崇祖先,祖庙与王宫同为城市中心的基本格局。中国古代都城以王宫和祖庙为中心,并非指城市位置上的中心,而是指其权力上的中心。 3.西方:自治城市与新兴资产阶级 西欧中世纪的头几个世纪里(公元5世纪---公元10世纪),由于战争导致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全面后退,城市出现了一个衰落时期。 公元10世纪以后,城市开始重建,它们大多是由从封建庄园中逃出来的手工业者,聚集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或城堡周围,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

城市社会学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城市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体现了城市社会问题的() A、普通性 B、特殊性 C、爆发性 D、复合性 2、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中,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体现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特殊性原则 D、互动性原则 3、下列关于城市流动人口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量大 B、从事经济活动为主 C、短期停留 D、增长速度快 4、工人不愿意结构现有的报酬或劳动条件,自愿放弃失业,是()。 A、自愿性失业 B、非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结构性失业 5、劳动者暂时退出工作岗位,等待新的就业机会,反映的是()。 A、隐性就业问题 B、结构性就业问题 C、间断劳动就业问题 D、显性就业问题 6、功能主义者看来,贫困的原因是()。 A、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 B、利益争夺 C、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果 D、失业 7、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应有利于进行国内各地区的对比,反映的是指标编制的()。 A、主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模式 B、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C、城市发展模式各国有统一的模式 D、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 9、从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看,城市发展模式可分为() A、外延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 B、“外溢”式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发展模式 C、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D、要素自发式模式与制度先导模式 10、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社会学》考试题题库

一、多选题 1(20分) 孔德认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实证社会前进的因素包括:A) 死亡 B) 人口 C) 气候 D) 道德价值 E) 民族性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20分)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是由哪些主题建构起来的? A) 空间的生产 B) 对城市的权利 C) 集体消费 D) 都市社会运动 E) 同心圆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20分) 城市实地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问询法 D) 跟踪法 E) 参与法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一、多选题 1(10分)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包容甚广的概念,它与中国的“社会保障”的外延有本质不同。 A) 错误 B) 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10分) 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民政福利和职工福利两大部分的内容。 A) 错误 B) 解放初期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10分) 民政福利是传统福利制度的核心内容。 A) 错误 B) 职工福利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10分) 所有的儿童福利服务都是应该是免费的,这是国家最应该投资的领域。 A) 正确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一、多选题 1(10分) 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精神文化要素 B) 语言和符号要素 C) 规范体系要素 D) 社会关系和组织要素 E) 物质产品要素 参考答案:A B C D E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10分) 城市文化的结构的要素主要包括: A) 空间特征 B) 时间维度 C) 制度与规章 D)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选文档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 2、( C )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 A、沃思 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 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 A ),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 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 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 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的是( B )。 A、亚社会学派 B、城市化学派 C、生存学派 D、经济学派 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城市中的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的是( C )。 A、生存学派 B、经济学派 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 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的是( B )。 A、人本主义学派 B、实证主义学派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B )。 A、防御说 B、集市说 C、私有制说 D、地利说 8、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 9、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 C )的发展趋势。

城市社会学考试复习

城市社会学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6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30+分) 论述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P45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P46 3.结节性和结节地域P85 城市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集作用。 结节地域是指吸引区和结节点的组合。结节点是指具有聚集性能的特殊地段。吸引区是指结节点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 4均质性和均质地域P87 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的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社会结构P113 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的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 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6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P118 7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P122 8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P128 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9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P129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是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的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10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P169 城市物质文化是,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 城市制度文化。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文化,又称深层的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习惯、法律、道德、习俗以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华中师大《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 一、填空题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2.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是一种 。 3.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建立在 和 的基础上。 4.滕尼斯认为的城市社会是 。 5.齐美尔指出:个人必须学会 。 6.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 。 7.城市起源学说主要有 、 、 、 、 。 8.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城市是 。 9.中世纪欧洲城市社会结构发现了变化,内部出现了 。 10.唐朝时期, 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11.美国学者吉斯特和费瓦说工业革命使 主宰了世界。 12. 是指城市坐落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以及实际范围。 13.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的。 14. 是由德国学者韦伯提出的,它侧重于解释工业活动的布局。 15.霍伊特根据 变化,提出 ,用于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变迁。 16.马克思运用社会结构理论对社会进行宏观分层,确立了 、 、 三层次的格局。 17.宏观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 、 和 。 18.城市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 、 、 。 19.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叫 。 20.根据城市化的方向可以把城市化分为 城市化和 城市化。 21.城市化过程大致要经历 、 和 。 22.卫星城市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 、 、 。 23.城市人口流动的类型主要有 、 、 、 。 24.影响城市住宅问题社会因素主要包括 、 、 、 。

25.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是 、 、 、 。 2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叫 。 27.社会文化论认为环境包括 、 、 。 28.城市管理既是对 的管理,也是对 的管理。 29.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行政体制主要有 、 、 。 30.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和 。 31.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 、 的过程中,是城地域形成 一种结构性的职能地域体系。 32.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有 、 、 、 等四项基本功能。 33.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以下特点: 、 、 、 、 。 34.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 、 、 划分社会分 层。 35.代内流动研究的是社会成员个人一生中的 变化情况。 36.集中型城市化是城市化 的主要趋势,扩散型城市化则是城市化 的主要形式。 二、 简答题: 1.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什么? 2.当代西方城市社会学有哪些流派? 3.早期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5.现在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6.简述城市社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机制。 7.我国城市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特点是什么? 8.如何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9.发达城市国家的特点是什么? 10.世界城市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11.什么是郊区化?郊区化有哪些类型? 12.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3.为什么说中国城市化是政府发动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