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方法求曲率半径

用物理方法求常见曲线的曲率半径

王吉旭 滑县第一高级中学 456400

求曲线曲率的问题常出现在高中物理竞赛中,而近年来高考中也涉及到曲线曲率的问题,例如2008年江苏理综14题涉及到曲率半径,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17题更是要求求出曲线曲率. 在数学中曲线的曲率半径可以用高等数学的方法求出,这里我们另辟蹊径,从物理的角度采用初等数学求出曲线曲率半径. 我们首先来看2011高考安徽理综17题: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a )所示,曲线上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 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 0抛出,如图(b )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得曲率半径是( )

A .g v 20

B .g v α220sin

C .g

v α220cos

D .α

αsin cos 220g v

[解析] 物体在最高点P,只有水平速度为αcos 0v ,物体只受重力.

由r

v m F 2

=向得: ρα20)cos (v m mg =

则有:g

v α

ρ22

0cos = 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上述问题给我们启示: 从物理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求出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 事实上,物理学上我们常讨论的曲线有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等,我们都可以利用上述的方法求曲率半径.下面我们来逐一研究. 一、求抛物线顶点的曲率半径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其轨迹就是抛物线.假设物体平抛初速度为0v ,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 则有将物体的运动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公式为:t v x 0= ① 2

2

1gt y = ②

联立①②式得2

2

2x v g y =

图1

x y

O 图2

v 0

令20

2v g a =

,则2ax y = 研究抛物线的顶点,从向心力出发,有: ρ

2

mv mg =

则有a g v 2120==ρ,即抛物线2

ax y =顶点的曲率半径为

a

21=ρ 二、求椭圆顶点的的曲率半径

理论力学可以证明:飞行物在有心力场中运动,如果总机械能E <0则其轨迹必

为椭圆,且引力源在其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多数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轨道也是椭圆,地球位于卫星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如图3,质量为m 卫星绕质量为M 地球做椭圆运动,轨迹椭圆方程为:

12

2

22=+b y a x 地球位于椭圆左焦点上. 设椭圆顶点A 、A ′距离左焦点的距离为

r ,易知:c a r A -= ,c a r A +=',设卫

星在椭圆顶点A 、A ′处的速度v , 则对地球和卫星系统而言,机械能守恒同时角动量守恒.卫星在椭圆顶点A 、A ′处均满足以下两个方程:

E r

Mm G mv =-2

21 ①

mvr L = ②

联立①②得关于r 的二次方程:022

2

=-+mE

L r E Mm G r ③ 可以肯定方程③的两根就是A r 和'A r ,由韦达定理知:E

GMm

a r r A A -

==+2' 则: a

GMm

E 2-

= ④ 卫星位于顶点A 时,由向心力公式:12

12

)

(ρv m c a Mm

G =- ⑤

把c a r A -=带入方程①: E c a Mm G mv =--2

121 ⑥

联立方程④⑤⑥得: a

b 2

1==ρ ⑦

由对称性可知, 椭圆顶点A ′的曲率半径也是a

b 2

1=ρ.

卫星位于顶点B 时:万有引力可分为向心力θτcos 2a

Mm

G

F =和切向力θsin 2a

Mm

G

F n =. 由向心力公式得: 2222cos ρθv m a

Mm

G = ⑧

由几何关系易知: a

b

=

θcos ⑨ 由方程①得: a GMm a Mm G mv 2212

2-

=- ⑩ 联立⑧⑨⑩得: b

a 2

2=ρ ○

11 由对称性可知,椭圆顶点B ′的曲率半径也是b

a 2

2=ρ.

所以椭圆12222=+b y a x 长半轴上的两顶点曲率半径为a b 2

1==ρ,短半轴上两曲率

半径为b

a 2

2=ρ

三、求双曲线顶点的曲率半径

理论力学可以证明:飞行物在有心力场中运动,如果总机械能E >0则其轨迹必为双曲线的一支,且引力源在其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上.实际上某些彗星的轨迹就是

双曲线的一支(此时的有心力为万有引力),另外散射实验中,α粒子在库仑场中的运动轨迹也是双曲线的一支(此时的有心力为库仑斥力).

假设某彗星m 进入太阳系中,彗星m 和太阳M 系统总能量E>0. 则彗星轨道为

双曲线的一支,太阳在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上,双曲线标准方程为122

2

2=-b y a

x ,

如图4所示.

彗星m 闯入太阳系,可认为是从无穷远出发,

∞→r 时,引力势能为0,系统总机械能为E 就是

天体的动能,则有2

021mv E =

研究彗星从无穷远到达双曲线顶点的过程,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a

c GMm mv mv --

=22

02121 ○

12 由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0a c mv b mv -?=? ○13 彗星到达双曲线顶点时有:

2

2

)

(a c GMm

mv -=

ρ

○14 联立方程○12○13○14得: a

b 2

=ρ ○

15 由对称性可知双曲线1222

2=-b y a

x 两个顶点的曲率半径均为a b 2

=ρ.

前面我们分别研究了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等曲线的曲率半径,此外,旋

轮线等曲线的曲率也可用类似的办法求出. 事实上,物理学的发展与数学联系紧密,数学的发展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同时某些时候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数学的发展,典型的例子如17世纪科学家对关于最速降线的讨论引发了变分法的创立. 很多物理学家本身就是数学家,例如阿基米德、牛顿、高斯等.. 用物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体现了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又拓宽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更体现了数学与物理的和谐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