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2015年度10大热词

(咬文嚼字)公布2015年度10大热词

2015年,广电十大热词

2015年,广电十大热词 当前,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智慧浪潮”,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智慧化的新浪潮,广播影视要把加快构建“智慧广电”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智慧广电”的本质是新兴信息技术与广电产业既有优势的高度融合,未来广电产业不但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更应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提供者。 打造智慧广电,从“功能”向“智能”升级,必将成为新常态。壮大内容优势,网络优势和管理优势。通过公众参与,不但可以扩大智慧广电的影响范围,同时通过参观者体验的即时反馈,能够进一步推动智慧广电的完善和发展。“智慧广电”已成为广电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智慧广电”已被提高到战略层面。面对电信固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电网络的智能化升级和互联网化转型,已成必然之选。 所谓HDR,即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Range)。HDR 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让观众看到更多的东西,无论是阴影处还是高光处的细节,你都能看到。阳光将不会那么刺眼,色彩会更饱满和真实,色调的渐变也将更加细腻。总的来说,HDR

电视将呈现出更加自然和真实的图像。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士都将HDR看作是一项比3D或4K更重要的电视技术,继4K 之后,有人开始偏爱HDR了,并坚信,HDR节目制作和直播将成为下一个大事件。 相比4K集中关注于分辨率或是画面清晰度,HDR可以融合多重曝光,生成更加明亮、细节更加清楚的图像。通过移动摄像机的位置,可拍摄到大量高动态光照渲染图像。HDR 让每一帧画面栩栩如生,还原美丽而自然的色彩,实现了激动人心的视觉体验,让现场更加逼真。未来,HDR将推动UHD 及4K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就曾表示,4K+HDR是“后高清时代”的重心。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康卡斯特消费者服务执行副总裁MarcienJenckes称从网络和技术角度来看,其公司现今已准备好分发4K和HDR内容。索尼正在积极地推动这一革新技术,将对旗下多款20154KU HD电视进行固件升级,以此获得处理HDR元数据和显示HDR图像的能力。 IP转换对推动广播行业最深刻的变革,IP与构建电视制作、播出和分配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下一代无线电视广播、虚拟化主控和云播出、远程现场制作,还是4K U HD,IP技术都在最基本层面与所在这些先进技术交织在一起。 提到IP,不能不说ATSC3.0标准。在去年的IBC上,ATsC3.0

最新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范文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_,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三.解题: 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 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2015年China Daily常见热词翻译

2015年China Daily常见热词翻译(一) 港务局port office; harbor authority 高保真音乐hi-fi music 高材生top student 高层次、全方位的对话high-level and all-directional dialogue 高产优质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告吹fizzle out; fall through; fail 高等教育"211工程" the "211" Project for 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study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 高度自治high degree of autonomy 高端产品high-end product 高发期high-incidence season

高分低能high scores and low abilities 高峰peak time 高峰论坛summit forum 高干high-ranking official; senior cadre 高杠杆交易机构highly-leveraged institutions(HLI) 高官会Senior Officials Meeting (SOM) 搞花架子do something superficial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invigorate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告急be in an emergency; report an emergency; ask for emergency help 高级检察官senior public procurator

《咬文嚼字》2009年十大语文差错

2009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杂志社 (2009年12月20日) 一、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二、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如:“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我是一位歌手”。作为量词,“位”是含有敬重意味的,不应用于“罪犯”等不应受到敬重的人,也不应用于自称。 三、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大地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四、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其实“己丑年”里的“丑”本有其字,它是地支的第二位,和繁体字“醜陋”的“醜”无关。 五、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居住。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它们和“故里”不是一回事。

六、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如:“貂婵是所谓的四大美女之 一”。《三国演义》中貂蝉出现在汉代,当时人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婵”可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但人名“貂蝉”是不能写成“貂婵”的。 七、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不少人误以为此菜出自宫廷,其烹饪方式是爆炒,因而得名“宫爆”。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据说,丁宝桢的家厨擅长花生炒鸡丁,后来这道菜由丁府传到民间,因此得名“宫保鸡丁”。 八、网络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帖”和“贴”。网上的“发帖子”“读帖子”经常误为“发贴子”“读贴子”。帖,音tiě,核心含义是写有文字的纸片,是名 词。贴,音tiē,核心含义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是动词。网上的“帖子”,虽非纸质,但其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传递信息的特点,与传统的“帖子”相同,是不能写成“贴子”的。 九、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周期律。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他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律”的支配。“兴亡周期律”这一概念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直至今天。但长期以来,媒体宣传中都将“兴亡周期律”误为 “兴亡周期率”。“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不是两个数值的比率。 十、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媒体在引用这段话时,常说成是唐代名臣魏征所言。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他的意思是善于进谏的魏征去世,使自己少了一面镜子。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是 ( ) (5分) A. “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 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C. 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咬文嚼字2015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 中国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5日发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此次评选按照“流行、创新、文明”三大原则,上榜次序是: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其中,获得感、互联网+、创客为政经领域产生的新词,其余7条均为网络流行语。 1.获得感 造句:无论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增长,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的具体而微,背后无不是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 今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2.互联网+

造句:从美国的Uber到中国国内的滴滴打车,“互联网+交通”已经在交通运输领域产生了“化学效应”。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经济领域各生产要素“相加”,即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符号“+”既表示加入、融入,更表示升级换代、创新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这一说法最初是由李克强提出的。今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全面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便迅速流行开来。 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进一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随着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互联网+”成为媒体的高频用词。 3.颜值 造句:向大家推荐一款高颜值、高性能的平板电脑。 “颜”义为面容、容貌,“值”义为数值。“颜值”本表示男女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是用数字评价人物的容貌。如同其他数值一样,“颜值”也有衡量标准,可以测量和比较,所以有“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等说法。

涨姿势啦!2015柯林斯词典十大年度热词

涨姿势啦!2015柯林斯词典十大年度热词 据英国《卫报》11月5日报道,英国柯林斯词典网站日前选出的2015年度词是动词Binge-watch(刷剧)。根据柯林斯的年度调查,新型观众的爆炸性增长让“刷剧”一词的使用率自2014年以来增长了200%。 通过对各种媒体进行词频监控,柯林斯的词典编纂者挑出那些受大众青睐的新词、或者被赋予新用法的流行词。柯林斯方面表示,“刷剧”一词早在1990年代就因DVD的流行被使用,到2010年也火过一阵,但到了2015年因为人们看电视剧的方式得以改变,可谓在万千词海中“脱颖而出”。 目前,柯林斯词典网站将“刷剧”这一动词定义为“在较短且集中的时间里一口气看完许多剧集(常是电视连续剧)”。柯林斯方面还透露了数字视频公司Tivo于今年6月公布的调查结果:92%的观众承认在一天的时间里能看超过三集的系列连续剧,37%的人会花上整个周末看完一部剧。 "刷剧’一词的大量使用显然和我们看电视习惯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电视节目出现了订阅服务,还有像Tivo那样的小型数字录象设备,大家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柯林斯的语言内容主管海伦(HelenNewstead)如是说。 “对现在的观众而言,在几个晚上就看完全季《纸牌屋》或《绝命毒师》是再正常不过的,然后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些剧情内容。要在过去,这或许得等上几个月的时间。” 此外,“变性”一词(Transgender)成为柯林斯调查中第二大使用量暴增的词汇——在去年增加了100%。柯林斯方面表示,在前奥运冠军凯瑟琳·詹纳(Caitlyn Jenner)、演员拉弗恩·考克斯(Laverne Cox)等变性公众人物增加媒体曝光,《女子监狱》、《男女变错身》等剧出现之后,这一切都不奇怪了。而“cisgender”(提及一个人时使用正确性别称谓)、

咬文嚼字学语文

咬文嚼字学语文-中学语文论文 咬文嚼字学语文 佟春丽 咬文嚼字功夫是语文教学基础训练项目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咬嚼功夫,语文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成为表面文章;没有咬嚼功夫,学生语文素养就会非常粗浅,很难得到提高。咬嚼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需要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注意和总结提高,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精读课文、适当讲解,把咬嚼功夫下在课内 所谓咬嚼功夫,首先要“咬”,这种“咬”,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读书。古人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我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做过统计,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解和范读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大约是10分钟,其余的20分钟大部分都是在提问和回答问题中度过。也就是说,学生和教材的亲密接触程度非常低,也就没有时间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咀嚼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多留出学生语文阅读的时间,以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对于一些重点的课文,教师自己要熟读,甚至能够背诵。这样在每次教学的时候,就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更是要读出它的韵味、读出它特有的美感,也可以说要读出它的生命意义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这种教师往往使学生终身难忘;学生想到自己的受用,便自然而然感激给他实益的教师。”

2.让学生熟读成诵。对于说理类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说理的语气去朗读,对于叙事抒情的文章要“美读”,也就是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定要发挥出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通,使学生从中收获良多。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五斗》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课文第一段:“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犹如一幕电影开场时候的解说,非常的清新、自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字正腔圆、准确到位,更要注意语调的平和。其中的“白腻”、“一漾一漾地”等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在下面农民和米行里米商的对话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朗读的训练,要读出农民在米价大跌面前的愤激之情、希望落空后的焦急之情,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句来表现这种感情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几乎用了课堂教学的一半时间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感情,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作者所蕴藏的同情和感慨,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 3.适当加以点拨。感觉到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它,只有经过理解的东西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培养和训练咬嚼功夫的时候,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加以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止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的时候,我就突出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这里有少年闰土和壮年闰土的对比,有农村少年和城镇大户人家少年的对比,有童年时代的故乡景象和二十年后还乡时故乡景象的对比。作者的感情在这种对比中跌宕起伏,但是由于作者写作功力的高深,能够做到隐忍不发、点到为止,从而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胸有成竹、注重积累,把咬嚼功夫下在平时

2011年度字词、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

2011年度字词、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2011年度字词、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 一个字一个词看中国看世界 国内 控 推荐理由:有涨就有控,有涨就需控。政府努力调控房价物价,百姓盼望政府能够控得好控得住。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XX控,用以指称对某事某物偏爱、着迷或是受制之人。2011年,控字广为流行,具有更为轻盈的意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 伤不起 推荐理由:当下,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物质繁华,一方面是安全事故频发、社会不公、公权缺乏制约。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恩惠的同时,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对不尽如意的社会环境变得敏感而易受伤害。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人以弱者自居,伤不起也就遍地开花…… 国际 债 推荐理由:时至2011年,金融危机并没舍得走,它变身为债务危机接着闹腾。欧美的朋友以前很happy,今天挥霍明天的钱so easy!这回该知道错了吧,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过日子怎么能不量入为出呢?咱中国人的话有时候还是得听一听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欧债危机 推荐理由:内部经济的低迷不振,评级机构的煽风点火,2011年,一个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先是欧猪五国(PIIGE)被难,继而向欧元区核心国家如法国扩散。但谁将是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已不那么重要,唯有期待切实的解决方案能早日出台。否则受威胁的将不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今年的流行词空前活跃与繁荣,大众在消费着衣食住行的同时也消费着语言。昨天,经过汉语专家反复评议、甄选,《咬文嚼字》公布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今年选出的流行语不以网络流行为唯一依据,更注重语词在传统媒体上的影响力,一些类似于河蟹(和谐)、童鞋(同学)之类的即兴式谐音词没有收入。据悉,自2008年《咬文嚼字》开始发布流行语,国家语委监测机构就将该刊每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作为重要的衡量数据。 亲:从淘宝体到正式场合 今年入选年度流行语第一位的是亲:亲是亲爱的的简称。几年前,亲曾在小范围中流传,随后进入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伴随着淘宝体风行起来。跟亲爱的比,亲显得简洁,亲切感却有增无减。有意思的是,亲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正式场合。譬如,南京理工大学今年招生时,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亲,我们准备录取你啦、亲,别忘了前来报到的字样;8月1日,外交部首次在招聘广告中用到亲:亲,你大学毕业了没有、亲,你外语好吗…… 伤不起:咆哮体助力流传 伤不起最初在人人网上以文章标题的形式出现,如这样的XXX你伤不起,被称为人人体,影响并不大。2011年伤不起的迅速走红,和网络上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后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感叹号,人称咆哮体。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XXX,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Hold住:人红词更红

咬文嚼字2006-2012年度十大常见错别字(完整版)

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2007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933103.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必修5文艺评论及随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美学文学选集》。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选择这篇文章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咬文嚼字》是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富有理趣的文化随笔。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学会怎样既严谨又不乏趣味的阐述一个观点。本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方面问题。 高二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筛选整合能力,因此,对于文章的重要观点及整体思路,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得出。本文虽是一篇文艺随笔,但朱光潜先生运用了许多贴切生动的实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根据对实例的研究讲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只要引导得当,总结出作者观点应该不是难事。 本文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主要任务是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体悟“炼字”的必要性;对“推敲”部分进行推敲,找出疑点。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将本文与马南邨先生的《不求甚解》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将两种读书方式的优劣进行对比,寻找出最恰当的读

书方式,另一方面学习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所描述的是第一课时。 案例描述: 一、导入 由故事导入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小处不可随便 问: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我们汉语博大精深,二是我们写文章阅读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板书 教师:好,我们先来看“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那些意义呢?(出示幻灯)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十大网络流行语ppt汇总

解读 我们经常上网的人,对网络流行语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评出的2011年“十大流行语”,所作的简单解读。 PPS制作:Pingyu Yang 音乐:Illumination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c933103.html,

1)亲:是“亲爱的”的简称,用作名词和形容词。与英语的dear和darling相对应。现在“亲”进入了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风行起来,人们称之为“淘宝体”。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2)伤不起:2011年“伤不起”火爆起来,和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人称“咆哮体”。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3)Hold住:台湾中天电视的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4)我反正信了: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附近发生一起两列动车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把车头埋于地下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他的话立 即引来一片质疑。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第二,说反话,真不信,第三,无厘头的搞笑。

2015年China Daily常见热词翻译三

2015年China Daily常见热词翻译(三) 基本国策basic state policy; bas ic national policy 基本国情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the country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establish a fully functioning system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for emergency medical aid that covers both urban andrural areas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The basic line must be followed unswervingly for a very long time to come. 基本人权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retirees receive their basic pension through social security channels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基本月租费basic monthly fee (charges) 基层工作grass-roots work 基层监督grass-roots supervision 基层民主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基层文化建设primary-level cultural undertakings 基层组织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primary-level organization 机场建设费airport construction fee 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 (noun) 继承税inheritance tax 基础产业basic industry 基础教育basic education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课文《咬文嚼字》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 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 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 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②:“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③:“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OrG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 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

金荣说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zi zh ū)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⑤: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zū),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⑥,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

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整理)教学设计

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整理)教学设计 Ten major Chinese errors in 2020

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整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咬文嚼字指在词句上斟酌推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研究。本教案根据对中文“咬文嚼字“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20xx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杂志社 说明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20xx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xx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 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 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如:“即来之,则 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 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 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如:“招聘 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 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 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 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 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 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收”字并非注释。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如:“孔子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掌握一些常见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中国文学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新课导入 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出自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 《汉语大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三个义项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郭沫若的《咬文嚼字》。 作者简介 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他先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主要著作为《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诗论》《文艺心理学》 写作背景 针对当时人们在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等文学创作中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有的人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的现象,朱光潜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章体裁 文艺随笔 文学常识 (1)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和杂文很相似。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 (2)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标题含义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