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刷镀工艺

电刷镀工艺
电刷镀工艺

电刷镀工艺

时间:2008-8-8 18:45:39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398 电刷镀一般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镀前预处理、镀件刷镀和镀后处理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几道工序。操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毕后需立即将镀件冲洗干净。

1.镀前预处理

(1)表面整修待镀件的表面必须平滑,故镀件表面存在的毛刺、锥度、不圆度和疲劳层,都要用切削机床精工修理,或用砂布、金相砂纸打磨,以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暴露出基体金属的正常组织,一般在修整后的镀件表面粗糙度R

应在5 μm以下。

a

(2)表面清理表面清理指采用化学及机械的方法对镀件表面的油污、锈斑等进行清理。当镀件表面有大量油污时,先用汽油、煤油、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去除绝大部分油污,然后再用化学脱脂溶液除去残留油污,并用清水洗净。若表面有较厚的锈蚀物,可用砂布打磨、钢丝刷刷除或喷砂处理,以除去锈蚀物。对于表面所沾油污和锈斑很少的镀件,不必采用上述处理方法而直接用电净法和活化法来清除油污和锈斑。

(3)电净处理电净处理就是槽镀工艺中的电解脱脂。刷镀中对任何基体金属都用同一种脱脂溶液,只是不同的基体金属所要求的电压和脱脂时间不一样。电净时一般采用正向电流(镀件接负极),对有色金属和对氢脆特别敏感的超高强度钢,采用反向电流(镀件接正极)。电净后的表面应无油迹,对水润湿良好,不挂水珠。

(4)活化处理活化处理用以去除镀件在脱脂后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并使镀件表面受到轻微刻蚀而呈现出金属的结晶组织,确保金属离子能在新鲜的基体表面上还原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形成结合强度良好的镀层。活化时,一般采用阳极活化(镀笔接负极)。 2.镀件刷镀

(1)刷镀打底层由于刷镀层在不同金属上结合强度不同,有些刷镀层不能直接沉积

在钢铁上,故针对一些特殊镀种要先刷镀一层打底层作为过渡,厚度一般为0.001~0.01 mm。常用的打底层镀液有以下几种。

1)特殊镍或钴镀液用于一般金属,特别是不锈钢、铬、镍等材料和高熔点金属作为打底层,以使基体金属与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酸性活化后可不经水清洗,在不通电条件下用特殊镀镍液擦拭待镀表面,然后立即刷镀特殊镍。

2)碱铜镀液碱铜的结合比特殊镍差,但镀液对疏松的材料(如铸钢、铸铁)和软金属(如锡、铝等)的腐蚀性比特殊镍小,所以常作为铸钢、铸铁、锡、铝的打底层。

3)低氢脆镉镀液对氢特别敏感的超高强度钢,经阳极电净、阴极活化后,用低氢脆镉作打底层,可以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并避免渗氢的危险。

(2)刷镀工作镀层工作镀层是一种表面最终刷镀层,其作用是满足表面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特殊要求。根据镀层性能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刷镀溶液。例如用于耐磨的表面,工作镀层可以选用镍、镍一钨和钴一钨合金等。对于装饰表面,工作镀层可选用金、银、铬、半光亮镍等。对于要求耐腐蚀的表面,工作镀层可选用镍、锌、铜等。

3.镀后处理

刷镀完毕要立即进行镀后处理,清除镀件表面的残积物,如水迹、残液痕迹等,采取必要的保护方法,如烘干、打磨、抛光、涂油等,以保证刷镀零件完好如初。

FJY系列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的国际领先性

时间:2008-8-8 18:46:28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38 西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的FJY系列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酸性、碱性镀锡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首次在国内外研制成功了在常温下就可获得光亮镀锡层

中性镀锡技术。用户通过使用比较、以及与其它镀锡技术的现场演示对照结果均证明,FJY系列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的总体水平、镀层质量、施工成本等明显高于其它同类电刷镀锡产品供应商提供的电刷镀锡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大型零部件、铝及其合金零部件的表面镀锡。

1.前言

由于镀锡层在空气中不易变色,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导电性和低廉的成本,所以在电力、电器、电子工业领域,镀锡代替镀银、局部电刷镀锡代替整体电镀锡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与电镀锡相比,电刷镀锡是一种高效、快速、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的局部镀锡方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器、电子企业开始使用电刷镀锡技术代替传统的烫锡技术。但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酸性镀锡电刷镀锡和碱性电刷镀锡技术都存在其难以克服的缺点,很难满足广大镀锡用户的生产要求。

2.主要问题

对于酸性镀锡技术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环境温度低时(冬天),电刷镀锡层有较好的亮度;环境温度高时(夏天),镀锡层亮度变差,易出现泛黄或发黑(灰)现象。

2.酸性镀锡液有较强的腐蚀性,不仅会腐蚀基体金属(如铝上镀锡等,非镀部位常常发生严重腐蚀,这也是铝上镀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还会对已有的镀锡层产生明显的腐蚀,特别是在刷镀面积较大的工件时,经常会观察到一旦镀笔离开工件的时间较长,原有的镀锡层就会退色(即已镀锡层被酸性镀锡液腐蚀掉了)。因此,酸性电刷镀锡技术不宜用于大面积工件的镀锡施工。

3.接触到酸性镀锡液的原有镀锡层会失去光泽。对于已经镀好的锡层,如果不及时

进行遮蔽保护,当其接触到酸性镀锡液时就会出现失色现象,使整个工件表面镀锡层的颜色不均匀,产生花斑,严重影响镀锡层的外观质量。例如,汇流排双面镀锡时,最后的镀锡面是光亮的,以前的镀锡面颜色发暗、色彩不一致。

4.酸性镀锡液稳定性差。在酸性镀锡液中,都是用二价锡离子作主盐。二价锡离子很容易和空气的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四价锡离子,当镀液中的四价锡离子过多时,镀锡层亮度下降,镀液中出现大量沉淀,导致镀液提前失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5.酸性镀液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性。在使用酸性镀锡液刷镀时,应戴上耐酸手套或穿上防护服,否则接触到镀液的人体会有刺痛感,溅有镀液的衣服会局部退色或破损。

对于碱性镀锡技术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镀液只能在高温下施工。镀液温度低于70℃时,无法获得银灰(白)色的镀锡层,常温下只能获得暗(黑)灰色镀锡层。

2.镀锡层结晶粗糙,孔隙率大,致密性差,只能通过镀后打磨方式使粗糙、多孔的镀锡层显示出金属色。

3.镀液呈强碱性,铝上镀锡时会造成基体金属的过腐蚀。

4.电流效率低(约60%),沉积刷镀慢,镀厚能量弱。

5.碱性镀液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性。在使用碱性镀锡液刷镀时,应戴上耐碱手套或穿上防护服,否则接触到镀液的人体会有刺痛感。

无论是酸性镀锡液,还是碱性镀锡液,其较强的酸、碱性会或多或少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西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的FJY系列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酸性、碱性镀锡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该技术的突出特点简述如下。

3.FJY系列电刷镀锡技术的优势

在电刷镀锡技术方面,西北工业大学不仅研制成功了镜面光亮电刷镀锡技术、中性电刷镀白锡技术,而且还研制成功了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用户通过使用比较、以及与其它镀锡技术的现场演示对照结果均证明,西北工业大学提供镀锡技术的总体水平、镀层质量,明显高于其它同类电刷镀锡产品供应商提供的镀锡技术,解决了当前电刷镀锡技术存在的诸多具体问题,主要特点如下:

1. 镀锡层外观银白光亮,色泽均匀。

2. 镀锡液对基体(如铝及其合金等)以及原有的镀锡层无腐蚀作用。大面积刷镀时,中性镀锡液既不会腐蚀未遮蔽的基体金属,也不会腐蚀已经镀好的光亮锡层,对原有锡层的光泽无影响。

3. 可以多次重复镀锡。当需要刷镀厚锡层时,可以在原锡层上再次刷镀(如原有镀锡层厚度不够,需要再次镀锡等),镀锡层外观质量不变。

4. 镀厚能力大于0.3毫米,远高于当前常规的电刷镀锡技术。

5. 施工温度范围宽。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光亮镀锡施工,即使是炎热的夏季、或者长期刷镀导致镀液升温,均不影响镀锡层的光亮效果。

6. 刷镀电压范围宽,可以在3~8V的电压范围内正常镀锡。

7. 中性光亮镀锡液安全、环保,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8. 镀液稳定性好。在中性光亮镀锡液中含有高性能锡离子稳定剂,镀液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刷镀成本成倍下降。

4.总结

通过上述综合性能比较可知,FJY系列中性光亮电刷镀锡技术克服了常用酸性镀锡、碱性镀锡技术的不足之处,首次在国内外研制成功了在常温下就可获得光亮镀锡层中性镀锡技术。如果您所采用的电刷镀锡技术存在上述提到的某些不足,欢迎您试用我

们的产品,我们的座右铭“比较才是检验真实的唯一标准”。

解放军用纳米电刷镀技术修复受损战机发动机

时间:2008-8-8 18:33:38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33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以提高废旧装备性能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工程活动。装甲兵工程学院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在我国首家发展了较为完善的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体系。2003年,《机械装备自修复与再制造》被列入国家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同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该院落成。

一台服役期满的旧发动机,经过再制造流水线技术处理,各项指标焕然一新;

一扇即将报废的飞机发动机叶片,经过纳米电刷镀,助战鹰重返蓝天;

一个意外受损的坦克水箱,经过无电焊笔应急抢修,破裂的部位完好如初……

这些魔术般的场景,你相信吗?

近日,笔者在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亲身感受到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引领发展再制造技术,为我军装备维修带来的神奇变化。

“小作坊”里诞生国家大奖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教员的徐滨士在下部队调查时发现,许多局部磨损的坦克零部件因不能修复,整机报废,浪费很大。徐滨士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

当时,既无经费又无场所,实验研究只能在一间堆放工具的小房子内进行,十分简陋。在这间被称作“小作坊”的实验室里,他和战友们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干,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振动电弧堆焊设备,摸索出了新工艺,解决了

薄壁零件修复的难题,突破了部分坦克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禁区。

创新的成功更加激发了课题组的科研热情。此后,他们又提出了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修复坦克磨损零件,以提高零件耐磨性的设想。经过近百次的实验,突破国外标准的限制,成功地研制出等离子喷涂修复坦克零件的设备和技术。

在院党委的支持下,他们综合集成维修工程、材料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电刷镀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半个世纪过去了,从当年的“小作坊”到今天的综合集成,我军装备维修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百宝箱”里装进“陆海空天”

针对我军装备维修的需求,他们跟踪国际维修理论的发展,论证了维修工程的内涵、学科体系,开展了装备维修工程的研究,研发了维修关键技术,深入部队解决了装备薄壁零件维修等多项重大修复难题。

在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笔者见到一个被称为“百宝箱”的战场应急维修工具箱。里面的工具精小细致,神奇无比。无电焊笔,可以在没电的情况下用打火机点燃后进行焊修;电子装备快速清洗喷枪,在电子装备不拆卸、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清洗……

为了让成果服务于部队战斗力,他们把研究的技术和设备浓缩在一起,研制出重量轻、方便快捷、检测维修集一体的“战场应急维修工具箱”,让再制造技术直通战场,发挥其巨大的神奇威力,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效:——波涛汹涌的南海之滨,长期服役的战舰钢结构出现腐蚀。他们利用自行研制的电弧喷涂防腐新材料进行处理,使南海地区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下的钢结构防腐年限从原来的4至5年延长到15年以上;

——某新型战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出现损坏,每修复一台需要50多万元,采用他们首创的纳米电刷镀技术,仅用

几个小时就将叶片修复如新,所需费用仅是原品的十分之一;

——茫茫川藏线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常常使装备的发动机不到年限就濒临报废。经过拆卸、清洗、再制造技术处理,很快焕发生机,寿命超过新品,费用仅为新品的一半。

科研就要为战斗力服务,创新就要经受住战场的考验。这是再制造实验室的追求和宗旨。在徐院士的带领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自修复添加剂,实现了装备零部件的“自修复”,成功应用于军用车辆的润滑系统;

——研究的两栖装甲车辆车体裂纹发生规律和应力集中检测机理,解决了某式水陆坦克、某式履带装甲输送车车体裂纹修复的难题。发明的新型坦克履带板材料,使我国履带板的平均寿命提高了2倍,这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某型坦克发动机经过再制造技术修复,使发动机寿命由500摩托小时延长到1000摩托小时……

院长连线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梁永生

在自主创新中谋发展

科技强军的实践表明,坚持自主创新是占领新一轮军事变革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最前沿,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在自主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才能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赢得先机。

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正是沿着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从一个“小作坊”白手起家,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

成为学院乃至全军、全国的品牌特色学科。他们坚持为军队装备保障建设服务,坚持以恢复和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和装备作战能力为牵引,实现了再制造关键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提高装备保障能力、实现现役装备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几年来,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摩擦学联合会、美国金属学会等国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多次派科研人员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做访问学者,并邀请国外专家来实验室访问;多次承办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会议,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使实验室的学科建设一直处于国际前沿。

电刷镀技术操作规程(B标准)-技术

时间:2008-8-8 18:31:49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88

电刷镀技术操作规程(B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刷镀的技术操作规范和作业程序

2、操作前的准备

2.1工作前应看懂图纸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

2.2按生产任务工票及图核对工件的规格、数量、材质和前道工序的加工情况。

2.3按工艺要求,配制好镀液,并包好镀笔,并放在安全地方保管。

2.4做好非刷镀面的保护工作。

2.5按工艺要求,调试好镀液的温度及其工艺参数。

3、工件的装夹

3.1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件,选择适用的装卡方式

3.2对于轴承面等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卡装如若不可免时,需加紫铜薄板或其它非金属材料予以保护。

4、刷镀

4.1刷镀时,根据不同的工件,要求采用圆周式事直线往复式的运动轨迹,以保证刷镀层均匀。

4.2经常注意刷镀温度如温度过高要更换刷镀笔,以免产生过烧现象。

4.3刷镀中,如出现晶烂粗大,要停止刷镀,经打磨掉粗大晶粒外,要重新活化净后,方能重新刷镀。

4.4刷镀完毕,须涂上保护膜,工件需堆放整齐,以免撞伤。

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

时间:2008-8-8 18:29:58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356 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刷镀技术需采用专用的直流电源设备,电源的正极接镀笔,作为刷镀叫的阳极;电源的负极接工件,作为刷镀时的阴极。镀笔通常采用高纯度细石墨块作阳极材料,石墨块外面包裹一层棉花和耐磨的涤棉套。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并保持适当的压力。在镀笔与工件接触的部位,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扩散到工件表面,并在左面获得电子被还雄成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形成镀层,随着刷镀时间的增长,镀层增厚,从而达到镀覆及修复的目的。电刷镀的设备主要包括电源装置、镀笔与阳极以及各种辅助材料。

电刷镀设备特点

时间:2008-8-8 18:27:27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29 电刷镀设备特点

1、刷镀电源适用于各种金属镀层的刷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省电等优点。

2、电源采用进口大功率IGBT模块和V-MOS管为功率器件,按国际标准线路优化设计,整机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3、具有稳压和稳流的双重功能,所以既可以用于刷镀(稳压),也可以用于电镀(稳流)。

4、具有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完备的保护功能。

铝合金表面电刷镀工艺与应用

时间:2008-8-8 18:25:41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240 西北工业大学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铝合金表面电镀前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在LY12铝合金表面实现了电刷镀铜工艺,所得刷镀统铜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满足锡焊连接质量要求。该工艺中的浸锌操作是铝合金表面能否获得满意镀层得重要工序。本研究采用的是二次浸锌法进行浸锌操作。

浸锌液的配方如下:

FeCl3?6H2O 1g/L

NaOH 500-520g/L

ZnO 100g/L

KNaC4H4?4H2O 20—22g/L

室温

t 30—40s

采用刷镀工艺,以电净除油工序代替了普通电镀工艺中化学除油工序,不需要加热,节约了能源。

该工艺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电刷镀在煤矿设备应用

时间:2008-8-7 0:05:25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178 各类煤矿机械轴类、孔类、平面类、异形类表面的磨损,配合位失效,轴承位,密封位,轴瓦位的磨损等可进行机械修复,或现场修复!

例如:各类电动机转子,电机端盖的轴承位;各类提升机主轴轴承位;各类风机主轴的轴承位现场修复;乳化泵,空压机曲轴的拐位;洗煤设备,振动筛主轴,轴承室失效,跑圆,导辊轴承位,减速箱箱体轴承位的修复和现场修复!

随着我们技术的日益成熟,接受和认可的煤矿越来越多,已经达到数十家,因为其技术可以为各煤矿大大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不拆卸修复技术

修整磨床砂轮的秘诀

1:保持冷却

适当地使用冷却液,能加快修整速度和提高修整效率。当金刚石修整工具通过砂轮时,安装一个冷却液喷管,充满整个建德磨床砂轮表面或不断地加注冷却液到金刚石修整工具。当修整工具与建德磨床砂轮接触开始修整后,决不允许修整工具,从冷却液中退出。否则会使金刚石修整工具,在冷、热的极端温度变化下,产生裂纹或破裂。

使用过滤器对冷却液进行高精度过滤,能避免污垢或切屑在冷却液中的多次循环。被污染的冷却液能够使砂轮很快磨损,增加建德磨床砂轮的修整次数。只有在干式磨削时,才对建德磨床砂轮采取干式修整。在每天下班前,关掉冷却液后,让砂轮空转几分钟。这样可以防止砂轮破裂。

2:采取微量修整

为减少修整时间,好象总存在一种想选择大些修除深度的诱惑。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必须选择最合适的修除深度对建德磨床砂轮进行修整。选择太大的修除深度,会产生高的切削温度,减少修整器的使用寿命,还会将有用的砂轮层切除。最终结果是使修整器和建德磨床砂轮两者受损,适得其反。最佳的修整量为经几次修除后,既能恢复砂轮的几何形状,又能刚好产生出良好的磨削锋刃为准则。

使用单点修整工具,应以10-15o的轴心线倾斜角接触砂轮的直径方向。这样将使单点修整工具在定期转动时,产生一个削尖的作用。以多点接触的修整工具不需要倾斜这一角度。改为用修整工具的整个端面与建德磨床砂轮表面接触。

横向移动速度是修整工具在修整中通过建德磨床砂轮表面的速度。它对加工零件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金属切削率都起有关键的作用。横向移动速度太慢,将会堵塞砂轮,损害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金属切削率。太慢的横向移动速度还可以引起砂轮振动和烧伤零件表面。均匀较快的横向移动速度能修整出好的建德磨床砂轮表面,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增加磨

削效率,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

3:振动是修整的大敌

在砂轮修整中,有效地减小振动,避免在砂轮表面留下修整痕迹、碰撞和损坏修整工具等,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还必须保持砂轮平衡,这是砂轮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密度的不均匀和整个砂轮几何形状的好坏,都会影响一个建德磨床砂轮的固有平衡。

为了进一步地避免振动,需保证修整工具牢固地夹紧在夹座上和保持最小的悬垂量,以保证修整工具有足够的刚性。如果金刚石工具没有牢固夹紧,就会引起建德磨床振动、产生噪音,在零件表面产生波纹,拉伤零件表面和损坏修整工具。4:砂轮的重要性

一个高质量的建德磨床砂轮,只需妥当的安装即能保持砂轮很好的平衡。按照砂轮制造商的出厂说明,砂轮上标有一个向上箭头,它表明砂轮经粗平衡后的轻端方位。然后用户可以根椐箭头指示,注意修整建德磨床砂轮,使其达到动态平衡。冷却液均匀地加注,有时也能帮助砂轮保持平衡。

AHD81X设计采用60MHz高速运动控制DSP芯片实现快速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和50KHz高频载波双极性恒流斩波正弦波细分驱动控制,驱动器具备高精度、大力矩、低噪声、宽调速等控制特性,内置精确自测试、故障诊断、故障指示及自动保护功能,接口简单、坚固可靠、高效紧凑、适用面广,适用雕刻机、切割机、焊接机、纺机、经济型通用数控机床、印刷机、机械手、绕线机、剥线机、包装机等各类中档运动控制系统,替代伺服驱动系统以降低整机制造成本。

AHD81X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客户的未来需求,预留的DSP资源可完成特殊的运动控制算法,客户可根据实际应用定制专用驱动器,从而降低控制器设计难度、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系统成本。

质保期限:三年

产品特点:

1、基于快速自适应预测控制的双极性恒流斩波正弦波细分驱动控制

2、60MHz高速DSP运动控制,50KHz高频载波波形控制

3、宽输入直流电源供电DC24~50V

4、8种相电流峰值设置

AHD811AS:1.50~3.25A,级距0.25A

AHD812AS:3.00~6.50A,级距0.50A

AHD812X:2.50~4.25A,级距0.25A

AHD813X:4.50~6.25A,级距0.25A

5、最大256细分,16种细分模式

6、16种精确自测试功能

8种正向自测试,8种双向自测试

7、端口控制信号光电隔离

TTL/3.3V/5V CMOS电压直接兼容

支持12V/24V等其它电压控制信号

8、支持4种步进脉冲控制信号

AHD81XA:下降沿,1MHz

AHD81XB:上升沿,1MHz

AHD81XC:双边沿,2MHz

AHD81XD:QEP,4MHz

9、可选自动待机功能,待机1S相电流自动减半

10、脱机保持功能

11、欠压、过压、过载、短路、开路、错相等故障诊断、故障指示及自动保护功能

12、坚固可靠、高效紧凑、长寿命、高精度、大力矩、低噪声、宽调速,适用中档运动控制系统

可选驱动器型号

驱动器型号相电流峰值端口控制信号

AHD811AS 1.50~3.25A,0.25A级距DIR/STEP,STEP下降沿

AHD812AS 3.00~6.50A,0.50A级距DIR/STEP,STEP下降沿

AHD812A 2.50~4.25A,0.25A级距DIR/STEP,STEP下降沿

AHD812B 2.50~4.25A,0.25A级距DIR/STEP,STEP上升沿

AHD812C 2.50~4.25A,0.25A级距DIR/STEP,STEP双边沿

AHD812D 2.50~4.25A,0.25A级距QEP

AHD812UXX 2.50~4.25A,0.25A级距客户编号XX定制驱动器

AHD813A 4.50~6.25A,0.25A级距DIR/STEP,STEP下降沿

AHD813B 4.50~6.25A,0.25A级距DIR/STEP,STEP上升沿

AHD813C 4.50~6.25A,0.25A级距DIR/STEP,STEP双边沿

AHD813D 4.50~6.25A,0.25A级距QEP

AHD813UXX 4.50~6.25A,0.25A级距客户编号XX定制驱动器

适用电机

AHD811AS:42/56/57/60/85/86系列两相混合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直线电机

AHD812AS:56/57/60/85/86/90/110/130系列两相混合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直线电机

AHD812X:42/56/57/60/85/86系列两相混合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直线电机

AHD813X:56/57/60/85/86/90/110/130系列两相混合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直线电机

【慧聪表面处理网】在工业生产中,电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电镀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电镀废水对人类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在含铬电镀废水中,

含有大量铬(VI)及少量的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对含铬废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离子交换法、化学还原法、电解法、化学沉淀法、电渗析法和吸附法[1]。其中吸附法因操作简单、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而被较多应用[2-6]。本实验综合静态法和动态法,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pH<4,吸附平衡时间5h,吸附等温方程q=9.95C0.362,吸附容量0.347L废水/g活性炭,活性炭再生以2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h。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7]

1.1.1化学吸附

活性炭特有的性质就是在活性炭表面上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因,如羟基-OH、甲氧基-OCH3(在制造时引入)等,不单纯是游离碳,而是含碳量多,分子量大的有机分子凝聚体,基本上属于苯核的各种衍生物。当pH=3~4时,由于上述含氧基因的存在,使微晶分子结构产生了电子云,由氧向苯核中碳原子方向偏移,使羟基上的氢具有较大的静电引力(正电引力),因而能吸附Cr2O72-或Cr2O42-等负离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即:

结构式中的箭头表示电子云密度移动的方向,可见活性炭对Cr6+有明显的吸附效果。

活性炭对铬除有吸附作用之外,还有还原作用。在酸性条件下(pH<3),活性炭可将吸附在表面的Cr6+还原为Cr3+,其反应式是:

3C+4CrO42-+2OH+→3CO2↑+4Cr3++10H2O

1.1.2物理吸附

活性炭具有非常多的微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通常1g活性炭的表面积达700~1700m2,因而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力,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Cr6+)。

1.2实验材料与装置

1.2.1实验废水

本实验所用废水,取自永州市建华机械厂电镀废水,其水质主要成分见表1。

1.2.2仪器与试剂

72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BS224S型,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振荡器(江苏省金坛环保仪器厂);活性炭(粉末、颗粒,上海活性炭厂);重铬酸钾(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3吸附柱

如图1所示,采用小型玻璃柱(φ=40mm,h=300mm)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充当固定床层,控制废水流量,使废水通过布水器均匀通过床层,进行常压过滤吸附,收集不同时间滤出液,测定其中铬(VI)含量,其测定方法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2结果与讨论

2.1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先用去离子水从吸附柱上端注入,将活性炭滤层完全湿润。用0.5%H2SO4

溶液和0.5的NaOH溶液调节废水pH分别为2.0、4.0、6.0、8.0、10.0、12.0,让其分别通过活性炭吸附柱,每两次操作之间用去离子水清洗。取流出液,测定其Cr6+含量,与废水中原Cr6+含量比较,得到不同的去除效率,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得出,pH值控制在少于4的酸性范围,含铬废水中有大量的

Cr2O72-离子,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和活性炭的有效吸附成分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随着pH值增大,水溶液中OH-浓度增大,加大了化合物的离解度,降低了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本实验确定吸附最佳pH<4。

2.2吸附平衡时间测定

在盛有含铬废水25mL的三角瓶中,加入相同量(0.8g)的活性炭(粉末),调节pH=2.5,置于振荡器上,分别振荡1.0、2.0、3.0、4.0、5.0、6.0、7.0h,测定上层清液Cr6+含量[8],结果如图3。

对于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发生在液固相界面上,且属多层物理吸附,随吸附时间增大,吸附过程更加充分,Cr6+去除率逐渐加大[5],至5h后,吸附层达到饱和,吸附和解吸速度达到平衡,Cr6+去除率不再加大,本实验测定吸附平衡时间为

5h。

2.3吸附等温线

在盛有含铬废水25mL的三角瓶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粉末),调节pH=2.5。置于振荡器上振荡5h,测定上层清液Cr6+含量,作活性炭用量与Cr6+去除率关系曲线,见图4。

再作单位活性炭的吸附量q与上层清液Cr6+含量C的对数关系曲线,即为吸附等温线,见图5,其中q表示单位质量活性炭可吸附Cr6+的量(mg/L),C表示振荡后清液Cr6+含量(mg/L)。

在中等压力范围内,静态法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k表示一定温度下,废水中Cr6+为单位浓度时,单位质量活性炭的吸附量;n表示吸附过程的难易程度。本实验得出活性炭吸附含铬电镀废水的Freundlich方程为q=9.95C0.362。

2.4穿透曲线的测定

采用颗粒状活性炭柱,粒度30~50目,活性炭用量22.5g,废水浓度为34.5mg/L,pH=2.50,过滤吸附时间20h,废水流量控制为10mL/min,测定滤出液中Cr6+含量,穿透曲线见图6、图7。

曲线图6、图7可以得出,当吸附时间t=13h时,Cr6+去除率为86.5%,t=14h 时,去除率为74.7%,t=15h时,去除率下降至58.1%。实验测得颗数炭动态吸附容量为0.346L废/g活性炭,相当于每克活性炭吸附11.95mgCr6+。

2.5活性炭再生

活性再生常采用加热、酸浸泡、碱浸泡等方式。

本法采用碱处理再生活性炭。其原理为:当溶液的pH>6时,原活性炭表面的吸附位置全被OH-夺取,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明显下降,甚至不吸附。反应式为: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3结论

经过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4;平衡吸附时间为5h;吸附等温方程式q=9.95C0.362;穿透时间为13h;吸附容量0.346L废水/g活性炭,相当于11.95mgCr6+/g活性炭,可用20%NaOH再生活性炭,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祥和等.重金属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黄国林,乐长高.炉渣动态吸附处理松香废水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8).

[3]黄巍.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1,14(3).

[4]张小璇,叶李艺,沙勇等.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J].厦门大学学报,2005,44(4).

[5]屈艳芬,叶锦韶,尹华等.生物吸附剂-活性污泥法吸附处理含铬电镀废水[J].生态科学,2006,25(4).

[6]李冬,韩敏.活性炭吸附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1).

[7]吕继奎.化工环保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8]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