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从20世纪末期(苏东剧变后)至今。社会主义在低潮中发展,深刻的调整和变革,总体低潮与局部高潮交织,世界社会主义探索复兴之路。

一、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新自由主义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世界资本主义慢慢地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苏联解体之后。它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进一步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自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就变得更加的快速和迅猛,从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随着资本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壮大,为资本向全球的扩张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原苏东国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向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进军,导致了世界上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不再存在。加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总结前苏联经济发展基础的经验教训上,他们都放弃了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方针,改为实施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从而国际垄断资本的大门便敞开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国际垄断资本已深深地渗透到每个国家甚至是地区,其价值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了,特别

是在金融、科技、贸易、投资、产品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国际垄断资本开拓了广泛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仅影响了发达国家,而且还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强国家还是弱国家都受到了强大的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在不断地上升和发展,世界跨国公司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的提高,由此可见国际垄断资本在全世界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国际化或资本国际社会化,使资本在国际化运动中实现不断增值。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变成了资本实现其增值和扩张的一种新的形式和最高阶段。国际垄断资本在某种形式和程度上是超越国家主权的,它是借助于以生产资本为主体的各种形态资本的国际化运动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和垄断利润,它所追求的趋向和核心就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社会化不是只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已经扩展到国际社会,即所谓的资本国际社会化。新自由主义虽然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它在20世纪70年代才成为资本主义的主流思想,新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干预政策,反对政府贸易,提倡自由放任,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加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2)虚拟资本的高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的过渡膨胀,导致各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和全球霸权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使金融资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巨大的财团、寡头和豪富,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

进程中的战略地位。(4)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各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灾难,它不可能为人民的发展带来福祉,更不可能为人的自由发展而创造条件,它不能解决社会贫富差距,反而会在资本的作用下,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因此,人类必须抛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追求,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和有计划的控制,不断加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国际资本主义既不是最佳的社会形态,也不是人类最后的社会形态,它只是资本主义向新的更高级社会形态转变的过渡形式。

二、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形势

全球化是指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它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它都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在全球化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局势千变万化,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本主义国家就会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竞争、不公正的规则,限制和阻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甚至是歧视社会主义国家。加之经济殖民主义和金融霸权主义在国际关系中的日益发展,国际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在提升和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

1、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不管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行使经济主权都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它

不仅使社会主义国家行使主权的权力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而且还会使社会主义国家的能力、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文化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与扩张更加便利,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发展的实力将其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模式作为控制世界的标准来限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在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融入本国的文化使它们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意愿来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灌输和文化侵略。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文化冲击,不仅包括精神方面还包括物质方面。

3、在政治方面,全球化要求各个民族国家把自己的政治发展纳入全球化的发展轨道,而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政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系模式向全球发展的,深深地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它们玩的是西方游戏,传播的是西方政治思想,对于发展缓慢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安全威胁论”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威胁,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发展中的进程。

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不断完善和巩固自己的阵地,不断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做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得不到快速发展的,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方面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与资本主义国

家进行竞争的同时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世界社会主义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发展机遇,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快速发展时,社会主义国家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使自己在世界社会主义的潮流中不断发展和壮大。首先,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获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机会,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引进别的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后,在全球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全面改革。

三、中国等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突出成就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越南、古巴和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已经意识到变革传统体制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和发展道路。朝鲜虽然没有进行深入改革,但也做了一些行动上的措施。尤其苏东剧变发生后,中、越、古、老各国总结、反思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各自的改革思路。

以中国为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不仅解放了思想,随之而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深入改革,中国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由此改变了以前满目疮痍的落后局面。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苏东剧变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失败教训以及一些可取的经验后,做出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改革,这是个正确的导向,在改革过程中举一反三,创新突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政治体制方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实行了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我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仅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民族独立,成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人民解放。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这就需要党首先做好自身建设,才能带领好人民做先锋模范的的作用,激发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还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国采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实现了广泛的民主,为我们党建言献策提供了多方面的渠道。最后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执政能力的好坏关乎人民的幸福,我国实行间接选举,为选出优秀的党的领导人做出了很多方面的努力,使党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

是为了制度本身,更是为了人民自身权利的保障。我们没有实行像西方式的代议制民主,而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地方到中央,实现了自下而上政治参与。保证了人民的广泛权利。

三是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地方制度,同时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起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四是切实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以1982年《宪法》的通过和实施为标志,法制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我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29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现在我国不仅有法可依,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而且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现在提出法治中国,这不仅是历史所趋,更是现实所要。

五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推进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过五次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将会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六是完善了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了监督工作,注重发挥各机构和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又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新闻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了很大作用。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提高了政府执行力。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迈进,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首先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其次,在农村方面发生了巨变。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是改革初期包产到户,亿万农民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接着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民历史性地告别“皇粮国税”。现在则是“种粮给补贴,发展给补助”,亿万农民正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阶段。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等等是如今的新农村新气象。过去对农民来说想都没想过的事,现如今已经司空见惯。先进的农科技术的引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惠农政策的颁布实施,让农民们看到了希望,激发起多少人的创业的斗志。现在广大的农村,不光能够吃饱,还能够吃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都明显的提高了。

最后,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以及民营经济的兴起。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才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

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靠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税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冲击是普遍性存在的,而且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在低潮中徘徊,共产党人力量的聚积和复兴将会经历较为漫长的历程。而中国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之一,它在吸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理论的推动下,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新型外交;在科学技术上,我国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一些重要的科学分支和新兴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崛起;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型人才;在经济方面,中国从改革开放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2001年,中

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因此,中国不管是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而制造“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想称霸世界,对世界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和统一,从这些威胁论中也反映出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强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依法治国,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础上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与各个国家交流与合作。

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虽然没有爆发像以往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但现在正处在世界社会主义低潮酝酿的重要阶段,于无声中听惊雷是世界社会主义当前的特点。当前中国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其本身就是在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有利的证明。因此,中国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曾长秋,柳礼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关志刚.世界社会主义纵横[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靳辉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J].马克思

主义研究,2006(01).

4.雷琳,唐文睿,谢玲.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

新特点[J].新疆社科论坛,2004(01).

5.胡星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总结--兼论建立中

国的改革开放学,迎接改革开放时代[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

6.程又中.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21世纪初年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