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姓名:柏亚萍

职业选择理论——人格类型论

(内容、实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及优缺点)

一、人格类型论的内容和实质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和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和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2、研究型:

人格特点: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3、艺术型:

人格特点: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和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艺术创造工作。主要职业: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演员、艺术家编导、教师;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员;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作者;绘图、书法、摄影家;艺术、家具、珠宝、房屋装饰等行业的设计师等。

艺术型(Artistic)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其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和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

4、社会型:

人格特点: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和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得工作,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等。主要职业:教师,保育员、行政人员;医护人员;衣食住行服务行业得经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福利人员等。

社会型(Social)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教育工作者(如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如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5、企业家型:

人格特点: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喜欢权力、地位和物质财富。

职业类型:主要指那些组织和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主要职业:经历企业家、政府官员、商人、行政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等。

企业型(Enterprising)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6、传统型:

人格特点: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他人的智慧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位;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工作踏实、忠诚可靠,遵守纪律。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类文件档案、图书资料、统计报表之类相关的各类科室工作。主要职业:会计、出纳、统计人员;打字员;办公室人员;秘书和文书。图书管理员;旅游、外贸职员,保管员,邮递员,审计人员,人事职员等。

传统型(Conventional)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计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等。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 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职业选择为个人人格的延伸,相同职业的从事者,有相似的人格和相似的发展史。由于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他们对于各种情境和问题的反应也大致相似,并且因此塑造出特有的人际环境。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人人格和环境特性间的适配性。

霍兰德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假设: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环境;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和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和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和兴趣所需的机会和奖励。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然而上述的人格类型和职业关系也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霍兰德在研究中

发现,尽管大多数人的人格类型可以主要地划分为某一类型,但个人又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另外两种人格类型,则也能适应另两种职业类型的卫作。也就是说,某些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关性,同时每一类型又有种极为相斥的职业环境类型。霍兰德有一个六边形简明地描述了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在职业决策中最理想的是个体能够找到和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一个人在和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职业选拔和职业指导中,首先就要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和方法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然后寻找到和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为了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就需要大量运用人才测评的手段和方法,霍兰德本人也编制了一套职业适应性测验(The 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来配合其理论的使用。它常用于面临就业的学生或工作尚未定性的职场人员,比如,重庆三峡学院数计学院的粟晏就对某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指导,先对其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然后用霍兰德理论分析其内部一致性、适配性和区分性,再查出该生职业兴趣类型及对应的职业索引、初步判断其适合的职业种类,最后分析、探讨并锁定职业目标。专家和老师可以根据所测得的该生职业倾向,建议该生毕业后从事教师相关行业,如去职业院校或中小学当计算机专业老师或是计算机培训机构的教师;或者还可以考虑进计算机相关行业公司,或从事其他一些感兴趣的社会型工作;并告知其就业相关注意事项和方法、途径。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不仅有坚实、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有效、实际的建议,对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优缺点

1、优点:

(1)此理论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认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理论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例如,进行霍兰德人格类型测评前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具备的能力、主要优缺点、感兴趣的事和最想从事的工作等方面内容作一个自评,以便和测评内容进行对比,对于共同的东西,加以肯定,对于不一致的,有争议的地方,引导其深入探究。

2、缺点:

在实际使用霍兰德理论时,不你能过于强调人格(兴趣)测评所得出的结果,而只适合将注意力放在测评过程所引发的对个体的刺激作用上,引导个体深入探究其生涯发展的情况,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审慎的规划。

参考文献:粟晏,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在大学生职业辅导中的使用[J].重庆三峡学院数计学院,2009,(17).

博弈论与社会选择中的理性

博弈论与社会选择中的理性 第一讲个体理性决策与博弈论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观念:理性(rationality)与折中权衡(trade-off) 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实现什么目的?描述或解释人类行为,进行机制设计的基础 行为者(决策者、博弈者)对所处场景的主观认知:物我两分;形式系统及其解释 有界理性: 理论性概念与经验性概念:Craig定理 社会物理学:个体理性决策、博弈论与社会选择,机制设计 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石:博弈论与社会选择 博弈论的两个互补观念:协调性与稳定性(稳健性) 作为描述性理论的as if解释:图灵实验 描述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不协调 个体理性决策

阿罗:“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当代形式是博弈论”,“所有解释都必须以个人之间的行动和对行动的回应的方式进行”(Arrow, 1994, p5, p1)。 “我们研究的模型假设每个决策者在如下意义上是理性的,他知道他的可选择对象,形成关于任何未知事物的预期,具备清晰的偏好,在某些优化过程后深思熟虑地选择他的行为”(Osborne & Rubinstein, 1994, p4)。 选择、偏好、效用 选择:一致性(consistency),弱显示偏好公理 偏好: 完全性:不能不选择 传递性: R A x M∈ ? A = ∈ A , y } : { , (xRy ) x R A G? = A ∈ ? ∈ { y , } ) : A (yPx , Rational Fool :tie-breaking 布里丹的驴子 “全局理性”:How to decide … how to decide to how decide rationally Herbert Simon:“bounded rationality”;满意原则(秘书问题),是一种进化出来的能力而非计算的结果 选择规则 如果假设一个决策者对所有备选方案都是无差异的,那么任何行为都可以被理性化。但是,理论的强度越弱,预见性也越差。 满足连续性的偏好可以被一个效用函数所表示。 偏好和效用反映了行为主体的主观性判断。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妒忌型人格可以被区分开。 不确定环境(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下的决策 个体知识的划分(partition)刻画:非幻觉性;如果你知道某事,那么你知道你知道某事;如果你不知道某事,那么你知道自己不知道某事 风险、不确定性、无知 两类模型,决策者在两类模型中都是在彩票中进行选择。概率(probability)模型定义的彩票是彩金的概率分布,适用于描述客观未知(objective unknowns)情形,即奈特所谓的风险(risk)和(Anscombe & Aumann ,1963)中的轮盘(roulette)彩票;状态变量

(职业规划类)职业生涯规划之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具有3个关键功能:“一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发挥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机会;二是通过和别人一起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三是提供生存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一)职业声望与职业分层 职业声望(Occupational Prestige)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是职业生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职业地位是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有:(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如文化程度、能力、道德品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要求越高,职业声望就越高。职业声望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群体和不同年龄性别的群体对同一职业的评价也会存在明显差别。 (二)职业期望与职业成功 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职业期望是个人职业价值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不同,因而对某一职业的评价和取向也会不同。 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价值观。萨柏曾经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概括为15种类型:(1)助人。(2)美学。(3)创造。(4)智力刺激。(5)独立。(6)成就感。(7)声望。(8)管理。(9)经济报酬。(10)安全。(11)环境优美。(12)与上级的关系。(13)社交。(14)多样化。(15)生活方式(吴国存,1999)。 选择和设计了7种价值取向:(1)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2)助人、为社会服务的职业。(3)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的职业。(4)受人尊敬的职业。(5)能赚钱的职业。(6)虽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7)若不为人所用,就自谋职业。职业生涯成功是个人职业生涯追求目标的实现。 德尔(C.Brooklyn Derr,1988)总结出公司雇员有五种不同的职业生涯成功方向:进取型——使其达到集团和系统的最高地位; 安全型——追求认可、工作安全、尊敬和成为“圈内人”; 自由型——在工作过程上得到最大的控制不是被控制; 攀登型——得到刺激、挑战、冒险和“擦边”的机会; 平衡型——在工作、家庭关系和自我发展之间取得有意义的平衡,以使工作不至于变得太耗精力或太乏味。 系统地阐述了四种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 (1)一些人将成功定义为一种螺旋型的东西,不断上升和自我完善(攀登型)。(2)一些扎实的人需要长期的稳定和相应不变的工作认可(安全型)。 (3)还有一些是暂时的——他们视成功为经历的多样性(自由型)。 (4)直线型的人视成功为升入组织或职业较高阶层(进取型)。

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作者简介:高连克(1969--)男,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后。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厦门361021电子信箱为: abull2054@https://www.360docs.net/doc/ad13968964.html,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从个体行动者与法人行动者出发,试图整合社会学理论微观主义与宏观主义,因而在经济社会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是包括行动系统、行动的结构、行动的权利以及社会最优等四组基本概念构成的。理性选择理论不仅要分析个别行动者的行动,而且要努力能够从对微观行动的分析上升到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这集中体现在对法人行动分析。因为法人行动不只是分析行动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之一。但是,他的理论忽视了行动者的偏好、欲望以及心理预期,忽视了感性选择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制约作用。关键词:科尔曼理性选择社会行动西方社会学理论孔德以后,受二元论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理论研究理路。那就是单子论与整体论、还原论与有机论、个体论与系统论、行动理论与结构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也就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对立。理论研究过程中二元对立倾向越来越引起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他们纷纷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发试图综合社会学理论中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之间的鸿沟,努力实现社会学理论的统一与整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因其过分专注于社会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有机整合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而忽视了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与不一致性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判。这诚如吉登斯所言,“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1)这样,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与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共同的心声。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批判帕森斯功能理论基础上美国社会学界群星璀璨,但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到了80年代,整个社会学界日益出现了微观与宏观整合趋势:整体主义、宏观主义社会学理论试图引入个体心理学理论,而个体主义、微观主义社会学理论则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试图将社会系统与社会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范围之中。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杰出代表,他1990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正是努力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为此,他的导师罗伯特·默顿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本著作:“自半个世纪前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科尔曼教授在分析批判传统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社会行动理论。他对法人行动者的分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思维”。(2)一、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之上的,理论基础构成了该理论生长的关键。总体上看,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那就是经济学基础、社会学方法论基础以及交换理论的基础。一段时期以来,理性选择理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③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⑤攻击与赞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继布劳之后,对交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埃默森等人。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 霍布斯在他早期发表的学术文章 (1958 年 ) 以及专著《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1961 年和 1974 年版 )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他理论的主要根据。在五种理论中,他的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6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6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定义】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来源】 兴趣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库德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不难看出,在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是孤立的,Holland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演变】 此后,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两年后,Prediger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在Prediger兴趣的两维基础上,将职业群体的具体位置标定在坐标图上,由此得到工作世界图. 【六种类型内容】 1、社会型:(S)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2、企业型:(E)

第三讲 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三讲总剩余分析、福利经济学及社会选择的基本理论 注:本讲的内容建议阅读An dreu M as-colell等三人编写的《M icroeconomic T heory》 一.总剩余——社会总福利的一种度量 0.回顾 (1)边际(marginal)与总量(total)的关系:总量是相应的所有边际数量的加总。 (2)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货币表示 A为了方便起见,效用可以用人们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经济学称之为支付意愿)来度量;支付意愿实际上就反映了相应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 B总效用就是指总支付意愿;边际效用就是指边际支付意愿,经济学也经常称之为需求价格。 (2)边际消费者剩余就是指消费者边际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的市场交易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总剩余是指消费者总支付意愿与总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消费者剩余)。 (3)观察市场实际交易单位价格与边际支付意愿(或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2.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1)边际生产者剩余就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交易单位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总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获得的总交易金额与愿意接受的最低金额之间的差额。 (2)生产者意愿接受的最低单位价格就是相应产品的边际成本,即供给曲线的高度,它反映了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资源的机会成本,或者说这些资源所用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最大市场价值。 (3)生产者剩余并不等同于企业获取的利润。 3.总剩余 (1)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能够在图形上显示出总剩余)。经济学通常以总剩余作为资源给社会带来的总福利的度量指标。 (2)对“剩余”的研究有三位代表性人物:Marshall;Hicks;Harberger。本讲所提及的“剩余”概念是源自于Marshall的定义——一个非常粗糙的定义。 (3)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念其实反映的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自愿的市场交易对买卖双方均是有利的。

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 社工091 孙海港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1)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1)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社会角色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 (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多种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所谓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经济管理基础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方法 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与方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称之为该商品或劳务的()。 A.效率B.效用C.使用价值D.消费 2.关于基数效用,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A.基数效用是指满足欲望或需要的程度用效用单位来表示的效用 B.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C.具体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根据偏好程度用第一,第二,……序数加以排列 D.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3.关于序数效用,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A.序数效用是指满足欲望或需要的程度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的效用 B.效用可以求和 C.具体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根据偏好程度用第一,第二,……序数加以排列 D.以序数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一些 4.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程度就是商品或劳务的()。 A.边际效率B.边际成本C.边际收益D.边际效用 5.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A.递减的B.递增的C.不变的D.0 6.当边际效用为()时,会降低该商品或劳务的总效用。 A.0 B.正C.负D.1 7.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A.MU/P>λB.MU/P=λC.MU/P<λD.MU/P=1 8.经济学家把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购买该商品或劳务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称之为()。 A.消费者均衡B.消费者剩余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约束 9.对同样等级的效用,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不同的商品组合来获得,如果将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从坐标图上标出来,就可以获得一条曲线,由于同一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或效用都是一样的,因此,称之为()。 A.预算约束线B.边际效用曲线C.无差异曲线D.消费者预算线 10.经济学家把在维持消费者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人们为得到一单位某种物品而愿意牺牲的另一物品的数量是递减的规律,称为()。 A.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C.边际效益递减规律D.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二、多选题 1.效用具有以下特点()。 A.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因而具有社会属性 B.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因而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C.效用离不开商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但效用与使用价值是不同的 D.效用尽管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但并不含有伦理学的含义,也没有客观标准 2.序数效用理论为了便于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选择,对消费者偏好作出了一些规定或假定,包括()。 A.消费者偏好的程度可以比较排序 B.消费者依靠自我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所进行的排序 C.消费者偏好具有可传递性或一致性

职业选择理论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

职业选择理论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 2009-03-26 11:34 人格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格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其中性格为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质俗称“脾气”,主要指由于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形成的特征,如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以及动作反映的敏感迟钝,就属于气质范畴。由于人们的人格特征存在许多差异,于是就产生了人格类型的概念。 人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Holland)提出的,实质在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适应。 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在帕森斯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人格心理学概念,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的表露和延伸,即人们在工作选择和经验中表达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价值。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使人产生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而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每一特殊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基于以上观点,霍兰德提出了四项核心假设和三个辅助假设。 (一)四项核心假设 1、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和表现; 2、个人的兴趣组型即人格组型; 3、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的情境与问题会有相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 4、人可分为六种人格类型(如表2-1):现实型(简称R)、研究型(简称I)、艺术型(简称A)、社会型(简称S)、企业型(简称E)和事务型(简称C),个人的人格属于其中的一种。人所处的环境也可以相应分为六种类型(如表2-2),即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事务型(C),

社会角色理论

大家好!好长时间没有来灌一水了,实在是对不起大家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陆续为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大家不太熟悉的心理学理论,供大家参考。 社会角色理论(1) 社会角色理论是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在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形成起来的。作为一个理论,它并没有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代表人物,只是在众多研究者的基础上,因其共同的独特的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对社会行为改变的诠释,而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理论之一。社会角色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角色行为改变及其原因的研究,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角色”(roll)一词是一个戏剧舞台术语,原意是指舞台表演艺术的人物造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将这个词应用到社会心理学中,自从戈夫曼把其作为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之后(1959),“社会角色”问题受到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社会角色研究的深入,通过对角色的分析来解释社会行为的角色理论也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对“角色”都有不尽相同的概念界定。社会家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心理学家所认为的角色则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占有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总称”。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前者偏重于从社会层面上来理解社会角色,对角色的作用及其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后者则从个体层面出发,把社会角色看作是对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概括性描述,侧重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运作等对作为角色的个体的影响,而对角色的作用未有明确的界定。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角色时,需要把这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角色的分析和角色行为改变的研究,来解释角色社会行为的改变以及社会组织和机构的运作,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社会角色理论的意义所在。因此,在社会角色的概念表述应该有一种动态的含义在内,从而把其界定为“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占有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总称,它规范个体的职责与行为模式,并通过角色行为表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角色与它占据的位置是有同等的意义的。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即社会关系网中的每一个点,它代表的是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网中的每一个点都又表示了某一个角色的存在,角色即位置的表现。 社会角色理论(2)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角色代表了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位置,个体要与社会中其它人或整个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角色也是如此,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角色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同时,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是唯一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扮演着相应的不同角色,甚至在同一个时期要承担几个,十几个角色任务。所有角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组成一个角色集。为了研究的方便,需要对角色进行分类,如何区分社会角色的类型,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一)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这是H·凯莱(kelley)所做的分类。先赋角色也叫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一个人的种族,性别,一出生就具有的生理特征等都是先赋角色。自致角色又叫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的职业,社会地位等都是自致角色。自致角色往往是个人活动与选择的结果。一个人的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先赋角色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

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国外产生了很多相关的职业心理理论,这些理论可分为三种价值取向:一是重视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明的个人价值取向,如特性—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和需要理论;二是注重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取向,如社会学理论;第三是综合取向,把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看作是个人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如行为论。 (一)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过长期研究,对于实践产生过广泛影响。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 1、幻想期(0—11岁): 儿童们对大千世界,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各类职业工作者,充满了新奇、好玩的感觉。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单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和社会需要与机遇,完全处于幻想之中。 2、尝试期(11--17岁): 这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具体划分四个阶段:兴趣阶段、能力阶段、价值阶段和转移阶段。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有独立的意识,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强,初步懂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有职业兴趣,对职业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更多的和客观的审视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 3、实现期(17岁以后--): 这一时期又分为试探、具体化和专门化三个阶段。青年即将步入社会劳动,能够客观的把自己的职业愿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观条件、专业方向、能力,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寻找合适于自己的职业角色。他们对所希求的职业不再模糊不清,已有的具体的、现实的职业目标,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客观性、现实性、讲求实际。

职业选择理论

姓名:柏亚萍 职业选择理论——人格类型论 (内容、实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及优缺点) 一、人格类型论的内容和实质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2、研究型: 人格特点: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自西方文明发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穿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概念。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典范,从启蒙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到后现代对理性的批判和重建,无论是古典时期的智者,还是当今学者,对“理性”存在诸多争议,或褒或贬,或拒斥或认同,理性概念的核心地位都不曾动摇。它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特质,成为众多理论关注的焦点,成为多种理论样式的思想立场和思想源泉。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等等,理性成为众多社会学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理性选择理论正是结合了西方文明的理性特质和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而生成的。它是当今社会科学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强解释力的思想工具,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思想空间的研究方向。 在吸收了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理性选择理论作了系统的社会学阐释和分析。理性选择不仅用于分析经济行为,还被用来解释更广泛的社会行为。其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对社会学的两大主题社会行为、社会系统作了较为有效的解释,也对解决社会学的理论困境和方法论争论做出了贡献。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能穷尽社会生活所有的复杂性。[编辑]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产生背景 西方社会学理论孔德以后,受二元论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理论研究理路。那就是单子论与整体论、还原论与有机论、个体论与系统

论、行动理论与结构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也就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对立。理论研究过程中二元对立倾向越来越引起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他们纷纷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发试图综合社会学理论中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之间的鸿沟,努力实现社会学理论的统一与整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因其过分专注于社会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有机整合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而忽视了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与不一致性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判。这诚如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言,“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这样,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与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共同的心声。 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批判帕森斯功能理论基础上美国社会学界群星璀璨,但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到了80年代,整个社会学界日益出现了微观与宏观整合趋势:整体主义、宏观主义社会学理论试图引入个体心理学理论,而个体主义、微观主义社会学理论则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试图将社会系统与社会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范围之中。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杰出代表,他1990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正是努力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为此,他的导师罗伯特·默顿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本著作:“自半个世纪前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科

社会选择,市场经济与自由

我相信我们人类心灵的可以被称为“自由精神”的那种气质,来自于“彼岸”。如果我所信正确,那么一个被“自由精神”支配了的肉身,是不愿为了屈从他形体的欲求而限制了他心灵的自由的。更进一步,一个真心信仰着源自“彼岸”的自由精神的人,绝不相信世俗的任何力量可以伤害到这“自由精神”。再进一步,我推断,这一信仰也正是康德的“纯粹理性”(先于经验世界的理性)基础上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苏格拉底的行为恰恰表明他持守“形为心役”的自由意志的勇气,并以此表明了“人”终归是可以不同于“禽”的(梁漱溟先生说过: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 我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这一解答,不仅有阐释学含义,还帮助我说明这样一个重要的康德立场上的看法:自由高于民主。极而言之,前者是植根于彼岸世界的东西,而后者不论何等崇高,毕竟是此岸世界的东西。就经验言之,“民主”之运作,非有具备自由精神的个人而不能成功。“民主”是可能不存在于我们当中的、,故其可以“争取”之;“自由”则从未不在我们当中,故其只可“发扬”之。“自由”真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受到现象界(phenomena)约束的“超越现象界(nomena)”的精神;“民主”其实是一种运作,但真正的民主是在一种精神支配下的运作,那种精神就是“自由”。当下我的一些鼓吹“民主”甚至鼓吹“自由”的朋友,他们真正在做的,其实是有感于所见所闻劳苦大众的“不自由”,并且他们坚信导致了这大众的不自由的正是被我们认作“可以带给我们自由”的那个“市场经济”。所以对“不自由”的批判,被他们转换为对“市场经济”的批判。不过,我以为这类批判毕竟是知识分子份内之事。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必须有它自己的“牛虻”;一个伟大的雅典不能没有苏格拉底。 在我向我的这些朋友们解释我的立场和我对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的评论之前,我必须指出他们很可能已经染上了我称之为“语言”病的病菌。所谓“语言”病(不是“语病”,也不是“语言病”),是由“语言”的本性――以概念的“一般性”来指称“概念”所涵盖着的无穷丰富的“具体性”――加到语言使用者的思考过程上的,时刻妨碍思考者面向真实经验的,将“思”套牢在话语枷锁中的病。克服我们的“语言”病,惟一的途径便是走出书房,走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像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性强化。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及职业环境制 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按照规划的时间跨度,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短期规 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无论短期规划还是长期规划,都具有个性化、时间性、开放性、动态性四大特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因成长环境、文

化背景、个性、职业目标、社会认知等不同,职业生涯规 划的内容和方向必不相同,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一个时间跨度,一般人都是在人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高质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切合实际、可持续发展、具有弹性,必须是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充分地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听取他人意见而制定出来的,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教育部提倡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处于社会激烈变化中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改变就业观

念,打破从一而终的就业理念,根据各种变化不断调整职 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的依据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系统地学习、掌握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教学与指导的效果,关系到大学生制定生涯规划的信心与积极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哲学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体的成长 与成功有否必然的联系,其答案是肯定的。从哲学的层面来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都有全面发展、自由发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韦伯、帕森斯、吉登斯社会行动理论比较**** 行动问题是社会学家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对行动问题的不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行动的科学。之后,现代社会学家帕森斯、当代社会学家亚历山大和吉登斯都对行动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 (一)韦伯的“行动理论” 1.理解社会学与理解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理解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士一门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在理解过程中对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从对社会学的定义可知,韦伯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社会行动,并确定社会学的任务是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他认为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包括两类:一是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第二类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韦伯认为对社会行动仅有有理解的不够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有价值。这种经验上的验证是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韦伯将上述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 在进行对社会行动进行主观理解和经验验证过程中,韦伯强调一定要保持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排除一切主观预断和主观情感。韦伯的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是研究过程所要求的,以求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价值中立并不是要求研究者不能或者没有价值判断,而是要求研究者应弄清在什么地方诉诸分析的理解,什么地方诉诸情感,不要将关于事实的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 韦伯根据理想类型的观点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 (1)目的合理性行动。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的期待所决定的行动,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动者所追求的和经过理性计划的目的的“条件”或手段” (2)价值合理性行动。通过有意识地坚信某些特定行为的—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值,无关于能否成功,纯由其信仰所决定的行动(3)情感行动,通过当下的情感和感觉状态所决定的行动 (4)传统行动,通过根深蒂固的习惯所决定的行动。 (二)帕森斯对行动的分析 早期阶段,帕森斯总结了前人的行动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唯意志行动理论。他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单元行动。每个单元行动包括行动者、目的、条件和手段、规范限定等因素。即行动者的行动是有目的的,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手段,并受到规范的限制。之后,受帕累托和涂尔干影响,唯意志论发生转向,认为行动不再取决于个人选择,而是社会结构,强调社会结构因素对行动的制约和调节。其理论基点由单元行动转向行动系统。 他认为,社会行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维持和生存边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帕森斯强调,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满足这些功能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