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统计表

教师用书统计表
教师用书统计表

教师用书统计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蔡堂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用书登记表

统计图和统计表

一、把下面的球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出来。 二、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各题。 正正正正丅正正 1.把上面的数据用不同的颜色色块表示出来。 2.喜欢吃()的人最多,喜欢吃()的人最少,相差()个。 3.喜欢吃梨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人。 4.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桃子的多()人。

一、下面是红红用画“正”字的方法对二年级(2)班同学最喜欢的 课外活动统计的结果。 跳绳:踢球:下棋: 打乒乓球:丅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2.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3.喜欢踢球的学生比喜欢打乒乓球的多()人。 4.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跳绳的学生多()人。 5.喜欢跳绳的人数比喜欢下棋的人数少()人。 二、数一数,填一填。 △○△□○☆ □△☆△○△ △□□○△△ 1.完成统计表。 2.数量最多的图形是(),数量最少的图形是()。 3.△比○多()个。 4.☆比□少()个。

明星小学第六单元统计图和统计表专项练习(3)一、下面是某地区六月份天气情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根据你的统计,给下面的方格涂上不同的颜色。 2.这个月比多()天; 3.这个月比少()天。

明星小学第六单元统计图和统计表专项练习(4)一、下面是二(3)班同学们的美术成绩表。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种成绩的人数。 2.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3.得“优”的学生有()人。 4.得“良”的比得“合格”的多()人。 5.得“良”的比得“优”的少()人。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课题: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习内容40-41 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 题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学习准备:课件 前置性小研究:课前调查: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 格表示2 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复备: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 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 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备注:(可写反思、学情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

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愉快 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塔山中心小学韩召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 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 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 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 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 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 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完成导学单)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 表和统计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图题 [ 初一数学] 题型:解答题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中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利用乘法计算 求老师解答 ? [ 初三数学] ?题型:其它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难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1)用总人数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圆心角就是用圆周角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 (2)(2)用总人数乘以持感恩观点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感恩观点的学生数; (3)(3)列出统计图或树状图将所有可能结果列举出来即可求的概率. 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所属知识点: [数据与图表] 包含次级知识点: 统计表 知识点总结 一、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

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习题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习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1格表示: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

产了()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二、选择 1.杨树再种()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4②6③8 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①5②5000 ③50 3.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进()种矿泉水。 ①A②B ③C④D 4.()条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大约长()千米。 ①长江、6000②黄河、6000③黑龙江、6000④珠江、6000

5.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 ①10 ②12③16④24 三、解答 1.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2)完成统计图。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2.调查你所在的小组成员,上周六的睡眠时间,然后绘制统计图。 学校班组成员上周六睡眠时间情况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分数乘法测评

13 × 3 8 × 13 3 + 1 4个 2 ( 5 () × () () = () () × () () = () ( 4 6 ×()﹤ 5 3 ×()﹥ 4 3 ()× 15 (1)6个 5 1、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 1 20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单元卷分数乘法 一、填一填 1、涂一途、算一算 9 是多少 10 15 23 7 3 3 × 5 75× 74 用加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我的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几 个和的简便运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535114 6 - 4 )×( 6 + 4 ) 9 × 3 + 3 × 9 () () () () 1233 5 - 2 + 3 )×3075× 4 +0.75×26- 4 我的发现:分数乘分数,相乘的积 作,相乘的积 作。 3、先填一填,再说一说所填的数与1之间的大小关系。 5415 617 = 17 二、计算 1.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2)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三、列式计算 83 6 相加的和是多少?(2) 9 km的 8 是多少千米? 四、解决问题。 20 L,半小时浪费多少升水?1小时呢?

55 ①小红和妈妈一天各要服多少包感冒冲剂?XX感冒冲剂 成人口服一次 1 75km,经过 5 入/元比去年增加1 2.最近小红和妈妈感冒了。请你参照说明书帮忙 算一算。 2包 22 5、某商店有10t面粉,上午卖出,下午卖出t,还剩多少吨面粉? 儿童口服一次一日3次1 3包 ②如果要续服用3天,小红爸爸一次性购买10包感冒冲剂,够吗?6、看图列式计算 1.看图列式解答 ①②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85km,乙车每小时行 4 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000 人均收 7000 4 6000 4、如右图,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报纸 ◇11 20m ③ 100L3 4 ④ 5000 4000 3000 2000 4 5m 有多少升水?1000 20112012 年份/年2012年人均年收入多少元?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学生交流后提问:为了调查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呈现自己的记录方法,教师稍作评价。 (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记录数据方法,展示之后引出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更清楚地表示数据,让学生对这两个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 学生根据引导,从上到下观察统计表,了解统计表的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2.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吗?请大家完成在课本上。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填表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学好数学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欢迎参考!一、频数分布直方图: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3.频数分布直方图:(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二、常见的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要求而定。1.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3)绘制方法:①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别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2.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2)特点: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3)绘制方法: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②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画出纵、横轴;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④把各点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⑤统计图中的数据是不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3.扇形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2)特点: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那么一般采用扇形统计图。(3)绘制方法:①先算出个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②再算出表示个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③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④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个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区别⑤写上名称和制图日期。三、各类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常见考法(1)列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2)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完成题目设计的问题;(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图,并回答问题;(4)统计图的绘制和转化。误区提醒(1)在做统计时,没有合理选择统计图表;(2)提取图表中的信息时,不完全,有遗漏;(3)绘制扇形统计图时,错误判断部分的数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调查记录的整理,学会填写统计表,认识一格可以表示多少个数量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2.能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3.经历观察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懂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据,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教具准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电视节目有类别,下面是张丽华同学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出示第1张表。 2.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呢? 学生回答后,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认识统计表的标题、制表日期,统计表中的项目、合计栏。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3.除了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这张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 认识统计图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横轴的含义。 4.根据题中数据分别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反馈、讲评。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几人?是怎样确定直条高度的,为什么要在直条上标出相应的人数? 5.分析数据。观察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从中能知道什么? 6.回顾、反思。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数

统计表和统计图.DOC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图为表格式样 数据经整理后使之进一步表格化,便形成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 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根据《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介绍,统计表是用原始数据制成的一种表格。为了实际需要,人们常常要把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工作中所得到的相互关联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表格,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 它的作用是:①用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②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③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显著地表示出来。这样便于人们用来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 统计表的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两种。只对某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叫做单式统计表,也叫做简单统计表。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计表格,叫做复式统计表。 统计表的内容一般都包括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总标题是指表的名称,它要能简单扼要地反映出表的主要内容,横标题是指每一横行内数据的意义;纵标题是指每一纵栏内数据的意义;数字资料是指各空格内按要求填写的数字;单位是指表格里数据的计量单位。在数据单位相同时,一般把单位放在表格的左上角。如果各项目的数据单位不同时,可放在表格里注明。制表日期放在表的右上角,表明制表的时间。各种统计表都应有“备考”或“附注”栏,以便必要时填入不属于表内各项的事实或说明。 统计图统计图 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在统计学中把利用统计图形表现统计资料的方法叫做统计图示法。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其主要用途有:表示现象间的对比关系;揭露总体结构;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反映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说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或采用角度坐标(如圆形图)、地理坐标(如地形图)等。按图尺的数字性质分类,有实数图、累积数图、百分数图、对数图、指数图等;其结构包括图名、图目(图中的标题)、图尺(坐标单位)、各种图线(基线、轮廓线、指导线等)、图注(图例说明、资料来源等)等。 [ 详细]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在解答资料分析测验中有关统计图的试题时,既要考察图的直观形象,又要注意核对数据,不要被表面形象所迷惑。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1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3页。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 3、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啊? 我们来看看张丽华同学调查的他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张丽华同学是通过画“正”字来记录的。为了方便我们直观的看出表中的情况,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记录呢?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完成例1。 (1)同学们根据张丽华的表填写下面的表格。 (2)相互检验。 (3)根据统计表完成例1的条形统计图。 小组讨论。 (4)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一说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么计算的?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的高度表示几人? 点名回答,表扬回答又对又快的同学。 (5)集体讨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讨论完后,然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1页上蔬菜的对话,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完成教材41页的练一练。 自主调查,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3、教学例2。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梅峰小学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30~139的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问: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42页的统计表中。 提问: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练一练。 自主调查,完成统计表。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0页。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条形统计图,从两个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练习七的第1题。 从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完成图下面的习题。 点名回答,集体订正。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期末练习(一)

期末练习(一) 一、填空(17分,每空0.5分) 1、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12 、25 、710 、65 和112 。 3、在○里填上“>”、“<”或“=”。 37 ○0.43 136 ○ 2.2 56 ○ 79 1.2 ○ 115 4、在( )里填上分数。 120平方米=( )公顷 72分=( )时 6厘米=( )米 150毫升=( )升 45秒=( )分 300克=( )千克 5、(1)1里面有( )个 14 13 里面有( )个16 (2) 3024 =( )12 =5÷( )=( )(小数) 6、在45 、 88 、1210 、 69 、157 这几个分数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最简分数有( )。 7、舞蹈队中有男生12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倍,女生占舞蹈队人数的 ( )( ) 。 8、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3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 9、19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 ),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二、计算 1、解方程。(8分) x +18=52 x ÷1.2=0.5 6x+3.6=12 17.5x ÷14=0.5 2、直接写出得数。(4分) 79 - 49 = 110 +310 = 38 + 58 = 16 - 16 = 14 + 13 = 12 -13 = 1- 27 = 12 + 16 = 2、计算下面各题。(14分) 25 + 34 12 - 27 35 + 18 56 - 15 56 - 45 + 310 45 -(38 + 14 ) 47 + 114 - 12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和统计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121页、“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统计的意义。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根据作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统计表 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 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你能根据上面的过程,说出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吗? 2.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按要求整理数据,然后填表。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 )里。指名口答分析结果。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如哪一段人数最多,哪一段人数最少,各占百分之几等) 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 (1)口答校对第l题。 (2)出示第2题表格。 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每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主备教师:王明星 备课时间:10月7 单元主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手机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打下基础。本单元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更是发现数据所蕴含信息的愉悦体验。 2、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此之前学生曾多次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初步学会了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以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方块图等表示数据的方法,对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因此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 3.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球简单的平均数。 教师要精心进行二次备课,从教学风格、班情、学情入手,找准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采用更为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原有教案设计,设计“标、增、删、调、改”等方面,要注明清楚。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于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中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切忌说套话、空话,或直接为课堂回顾,要写出教法、教学效果的总结,更要体现对教学和学法的理论分析。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思考题 1 统计表、统计图在表达资料中有何特殊作用? 2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针对 实际资料应如何选择统计图形? 3 为什么半对数线图可描述发展速度的变化? 4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直方图的绘制要点是什么? 二、最佳选择题 1关于制作统计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列统计表的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B. 标题应能概括说明统计表的内容C.线条只能有顶线和底线 D. 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为: A. 统计图应有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B. 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可选用适合的图形 C. 条图、散点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

D. 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可不从0开始 3关于统计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A. 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可用百分条图 B. 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图 C. 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D. 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4统计地图可用于表示: A.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B. 某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C. 某现象的数量的地域分布 D. 某现象的内部构成情况 5比较某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的病死率可选用: A. 线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条图 6关于半对数线图,错误的一项是: A. 半对数线图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 B. 纵坐标没有零点 C. 由相对比来反映发展速度 D. 通过绝对差值来反映发展速度 7对于计数资料,可选用哪些统计图形? A. 条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图 8某地1968~1976年两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