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历史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测试卷

苏版历史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测试卷
苏版历史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测试卷

苏版历史三

【一】选择题

1. 2019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说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纽约、伦敦

B、巴黎、费城

C、莫斯科、布拉格

D、巴黎、布拉格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1952年12月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是()

A、刘少奇

B、宋庆龄

C、朱德

D、周恩来

5. 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许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由此可见()

A、原子弹研制成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冷战加剧,核讹诈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核武器无法保障世界和平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和平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拉开序幕,这是因为()

A、青年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

B、美国青年的民主意识比较强

C、战争对青年的危害更直接

D、美国青年是和平运动的先锋

7. 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A、由分散走向统一

B、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C、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D、反核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8. 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罪犯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9.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所说的这场战争是()

A、太平洋战争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海湾战争

10. 1970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是因为()

A、美军入侵朝鲜

B、美军入侵越南

C、美军进入柬埔寨

D、美国发动冷战

11. 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2. 以下关于和平与发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和平与发展相互依赖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和平与发展孤立存在

13. 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和平年〞是()

A、1988年

B、1987年

C、1986年

D、1985年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15. 以下各项中最能表达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16. 推动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

B、生产力发展

C、商品的数量、种类的增加

D、市场的扩大

17.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历史经验有()

①战争的起因是富于侵略的国家对外扩张的结果②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③避免世界大战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8. 在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

C、各国在文化上的差异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9.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以下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是

A、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

B、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对手

C、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二】材料解析题

21. 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2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材料二卢森堡送给联合国的礼品枪

(1)你从以上材料中能得出哪些信息?两个材料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2)请简要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对待国际间战争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

23.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科学的作用原在于保证人类的幸福,如今,有人正使它离开它的目标,迫使它服务于战争的目的。

原子弹不是防御的武器。我们拒绝进行那些想使这一国家集团反对另一国家集团的人们的赌博,我们反对那些业已制造如许恐怖后果的军事同盟。……冷战的战犯们已经从讹诈的阶段过渡到公开的准备战争阶段。

材料二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方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请完成:

(1)促使世界人民关注世界和平、保卫世界和平的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分析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针对的是哪一突出问题?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4)?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立即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说明了什么?

24.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地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材料二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

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5.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2019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息,阐述中国的立场。中国同意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是,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努力。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3000多人次。2019年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会继续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维和人员的新闻图片

材料三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到1990年共裁减人员1 03.9万。2019年又裁减50万。2019年9月1日,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19年再裁减20万。

材料四针对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在多边外交领域以种种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做法,邓小平倡导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别国无权干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请完成: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参与外交领域里的哪些活动?你还能知道哪些相关类似的活动?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C

6、C

7、B

8、D

9、C 10、C11、B 12、D1 3、C14、D

15、A 16、B 17、A 18、A 19、D 20、C

【二】材料解析题

21、(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一体化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2、(1)世界性战争有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联合国倡导和平与合作;世界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战争的巨大灾难引起人们的反思,制止战争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2)世界人民加强对战争的反思;积极推动世界和平反战运动的发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第三世界的团结;正确发挥现代科技(核武器)的作用防止超级大国的单边行动,反对霸权主义;有效化解民族、宗教矛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坚决反对恐怖主义。

23、(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在战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制约战争的力量。

(2)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各国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等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英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罗素致信爱因斯坦,希望他与几个著名科学家联合发表声明,避免毁灭人类的战争发生。

(4)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拥护和渴望。

24、(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

(2)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争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25、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能得到公正合理解决。类似的还有近年来我国多次参与了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和裁军工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材料四反映了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此外,我国还广泛参与多边经济合作领域的各项活动,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于2019年加入WTO。

奥林匹克和世界战争与和平

奥林匹克和世界战争与和平 说起奥运,无论是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打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就注定它不会是一场单纯的运动会,人们在它身上寄予了很多期望。如今它已经成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奥林匹克一直离不开战争与和平。 古代奥运会的诞生就是源于战争,当然少不了人们对和平的期盼。在公元前847年,古希腊爆发了战争。整个希腊大地变得战火连绵,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大家都渴望着和平,于是古希腊的几个城邦经商讨达成了一项协议: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会,并且运动会期间要休战。即使是正在交战的双方,也不得不放下武器,准备去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这就是古代奥运会的由来。至于为什么在奥林匹亚举行,或许我们都知道:奥林匹亚——象征着和平和友谊之地。 它的衰亡也是源于战争。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奥运会成了罗马帝国地方性观赏会。尽管如此,它也算保留下来了。但是自从罗马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禁止异教活动后,奥运会随即被废止了。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背景有很多因素,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战争与和平。古代奥运会在古希腊盛行了1000多年,随即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废除后,奥林匹克沉寂了10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渐渐遗忘了它,而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也曾尝试过复兴奥运会。但真正到了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新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时,奥林匹克运动才算是真正开始复兴。 事实上当时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呼声可以算是非常高的,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和平而想复兴,而是想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他们在世界的影响,好为称霸世界服务。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想复兴奥运会,因为那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阻止德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当然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复兴奥运会的历史使命最终落在了法国人身上,因为如果德国发动战争,其灾难会毫无疑问地落到作为德国近邻的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强烈反对战争,极其渴望世界和平。恰好奥运会那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完全符合法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而最后让一切成为现实的,正是法国的教育家顾拜旦。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无法置疑。从根本上来说正是他对和平的热爱与不懈追求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现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过程同样离不开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使本应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得1940年东京1944年伦敦奥运会取消。由此可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奥林匹克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奥林匹克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在这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那段相对和平时期初具规模。而同时也正是这段时间的奥林匹克,让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1993年,国际奥委会向联合国递交了奥林匹克休战议案。该议案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前后各一周以及奥运会期间,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遵守奥林匹克休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其过程一直伴随着战争与和平,就算到了21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题练习(第七单元)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填空题。 1、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导火线:1914年6月。 3、时间:。 4、交战双方: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的;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 5、开始标志:1914年7月,向宣战 6、主要经过:1916年的战役,被称为,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1917年,国和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7、结束标志:1918年11月,投降,一战以的失败告终 8、战争性质:非正义的。 9、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二.问答题。 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三.选择题。 1、三国协约指的是那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意、奥 D、英、俄、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A、奥匈帝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 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那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轴心国 D、反法西斯同盟四、请回答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它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 2.我们应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一、设计分析 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战争与和平问题。 所谓战争是指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内的不同政治派别、民族间进行的公开武装冲突。前者是国际战争,后者是国内战争。和平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根据政治学的观点,通常是指未爆发战争的历史状态。 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两种现象相互联结,彼此交替。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战争的起因、性质、规模、手段、影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上半期曾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虽未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层出不穷,连绵不断。当前虽无发生世界大战的迹象,但是战争的阴云、

核威胁仍困扰着世人。 战争的严峻性和残酷性使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避免战争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为战后和平注入了新因素,如一战后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了雅尔塔体系。这两次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未真正消除战争,但对和平问题提供了借鉴。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残酷的战争中汲取了教训,寻求着消除战争与实现和平的种种途径。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教学目标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当代各类局部战争等相关史实、过程、影响,重要人物的活动等。结合相关史实,提高认识、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看问题的全面性。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八年级上学期世界历史单元跟踪测试题AB卷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AB卷八年级上学期世界历史单元跟踪测试题10.“三国协约”是 () ①俄国②意大利③英国④法国姓名班级学号得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 ②④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七单元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殖民主义战争 C.法西斯侵略战争 D.同盟国与协约国地战争基础知识测试卷A12.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40分) B.英国、 俄国 C.德国、奥匈帝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崭 新的工业部门有().德国、意大利 1.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核工业汽车 制造业A.棉纺织业 B. C.机械制造业 D.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2. ( ) .两大军事集团 的形成和争斗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B.电力的广泛应用 A.蒸汽 机的发明和使用C.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C D.原子能的重 大突破 D.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3.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 于)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A.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 B.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莱特兄弟的发明C.卡尔?本茨的发明 D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 飞机的动力机是4.(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 D BA.蒸汽机.电动机 C.发电机.内燃机A5..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在()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世纪年代世纪.A1890 B.1960 年代.凡尔登战役开始 16.1917年,向同盟国宣战的国家有 19 D70.19世纪年代.世纪90年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2019·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国际形势日益紧张,世界和平运动进入高潮。1900年以来,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除在议会内部进行斗争、拒绝投票通过军事法案和军事预算的一切费用之外,还发动工人群众进行反战宣言,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也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示威游行。1907年召开海牙和平会议,着重讨论战争法规问题并缔结了多项公约,在国际法上构成了若干限制战争的手段。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100万人参加过为和平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等和平活动。但是,在战前愈发狂热的民族利己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面前,要求和平的呼声远不足以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而大多数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因此,当1914年8月欧洲各国为了一个具体国家之间的争端而宣布参加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时,往往能看到聚集在这些国家的人群欢呼雀跃。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扩展沉重打击了战前世界和平运动。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 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和平运动“进入高潮”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和平运动遭受沉重打击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得出结论;根据材料中“在战前愈发狂热的民族利己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面前,要求和平的呼声远不足以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得出一些欧洲民众狭隘的爱国主义表现严重制约和平运动的进展;根据材料“大多数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得出资产阶级政府及实权人物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 答案:(1)主要表现:工人阶级是反战运动的主力军;有关限制战争的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平运动初具世界规模,波及国家多。 (2)原因:欧洲两大军事军团的形成与对峙,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一些欧洲民众狭隘的爱国主义表现严重制约和平运动的进展;资产阶级政府及实权人物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世界和平运动组织涣散,难以保证各国的协调统一。 2.(2019·广东百校联考)(15分) 材料一在德波战争中德国势如破竹的情况下,苏联却迟迟不肯出兵……德国是处在趋向于立刻结束战争并达到和平的国家地位中,而那在昨天还高喊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却主张继续战争而反对缔结和约。英美等国直到法国被击败后才想到联合苏联。1940年,以反共著称的丘吉尔给斯大林写了乞求联合的信。但苏联的愿望是让各方立即达成和解而实现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同步练习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填空题 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如:1999年对联盟共和国的轰炸;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如:“”事件等。 3.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方向发展。 4.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 5.1961年,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格局。 6.中国作为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 二、选择题 7.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人权为借口,对某国进行了持续轰炸,该国是 (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9.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充分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之一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10.“巴以冲突”“印巴战争”“波黑战争”,这些战争反映出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B.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D.地区霸权主义阴魂不散 11.20世纪五十年代,新兴国家不得不在夹缝中,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新的出路,这些新兴国家寻找的新出路是( ) A.加入北约组织 B.加入美国或苏联中的一极 C.推动不结盟运动 D.成立上合组织 12.“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13.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发生于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这充分说明 ( )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和平 14.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 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 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 时间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879年: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王子被杀,萨拉热窝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演变为第一次世界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先占领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德军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同时俄军击败奥军进入奥地利)形成对峙局面,转入了 持久的阵地战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英军总司令霞飞调动英法联军)与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出动飞机潜艇,使用毒气弹)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德)(大炮巨舰的高峰)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地狱)一战中规模最大的陆战。(英国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1917年: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7年日本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合约 1918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有一定成果,很快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熙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 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战线推至马恩河一线。 1918年9月至10月: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在法德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执政,建立起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31年,西班牙成立共和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终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课程: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 作者:郭某某 时间:2012年

目录 一、前言 (3)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和平 (4)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5) 五、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6) 六、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7) 七、新形势的战争 (一)恐怖主义 (8) (二)金融战争 (8) 八、结语 (9) 九、附件 (9)

一、前言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无疑是一个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世纪。在经过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大幅度的跨越之后,人类叩开了20世纪的大门。然而,由于人类历史上旧有的矛盾和新产生的矛盾的相互交织,20世纪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了杀戮的世纪。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战争仍然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100年间全世界进行了380多次战争,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亿,相当于1913年世界总人口的10%以上。如果从1914年算起,这是一个战争几乎不间断的世纪,其中没有发生有组织的武装冲突的时间很少也很短暂。而核武器的产生更是使世界坐到了火药桶之上。 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希望在和平中获得发展;然而当今世界,不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爆发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在新时期下这些因素有了新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自古就有,然而世界性的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从原来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第三位,而美国、德国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国,美国由原来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而德国则由原来的第三位升到了第二位。然而在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瓜分的结果是: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达到了德国的11倍之多。因此,这些在经济实力上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满于现状,希望拥有更多的殖民地来发展自己,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于是为占有更多的殖民地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后起之秀的德国与自恃拥有“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

九年级世界历史第第21课学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形成的目的?双方的主要竞争者是哪两个国家?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分别是指哪些国家? 4、在欧洲列强争夺的角逐中,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5、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自学导航 一、自主学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一战爆发后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1918年11月,无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二、合作学习 1背景 2概况 (1)时间 (2)导火线

(3)开始标志 (4)作战双方 (5)著名战役 (6)规模:空前 战场 参战国 (7)结果 3性质 4影响 巩固练习 1、三国协约指的是那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意、奥 D、英、俄、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A、奥匈帝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在()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那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1879 德奥首先缔结“同盟协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 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 英法签订协约 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和俄达成秘密协议 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1914.7.28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8-9 西线德——英法马恩河会战,实施施里芬计划,第一次大规模战役1914.8 东线俄——德奥东普鲁士战役减轻西线压力东线也转入持久 1915 西线德奥——俄 1916.2-12 西线德——法凡尔登战役企图消耗法主力,迫使法投降首次使用飞机、毒气战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1916.2 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6.5底德——英日德兰海战企图打破英海上封锁,英仍控制海权 1916.6-11 西线英法——德索姆河战役减轻凡尔登压力,英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 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1917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1918.3 苏俄同协约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10 德基尔港水兵起义 1918.11.9 德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9.1.18 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1919.4.28 国联盟约通过,被列入对德、奥、匈、保合约之中 1919.6.28《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1919.9 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1919.11 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 1920.6 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1920.8 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 1920 国联成立 1921.11 美英日法《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 1922.2 美英日法意《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1922.2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及其《附约》 1922.2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879年: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王子被杀,萨拉热窝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演变为第一次世界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先占领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德军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同时俄军击败奥军进入奥地利)形成对峙局面,转入了 持久的阵地战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英军总司令霞飞调动英法联军)与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出动飞机潜艇,使用毒气弹)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德)(大炮巨舰的高峰)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地狱)一战中规模最大的陆战。(英国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1917年: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7年日本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合约 1918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有一定成果,很快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熙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 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战线推至马恩河一线。 1918年9月至10月: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在法德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 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 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围绕的焦点问题是A.争夺殖民地冲突B.扩张军备 C.缔结军事同盟D.巴尔干半岛问题 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 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 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的关系 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D、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实质上说明了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B、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斗市场互相勾结 D、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斗争 4、1914年,德皇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C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波斯尼亚危机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尔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居民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长期处于土耳其人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B.巴尔干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巴尔干同盟投向协约国的怀抱,引起德、奥匈的不满 C.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该地区制造了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D.俄国奥匈帝国的介入,塞尔维亚建立南部斯拉夫人统一国家的要求,使该地区矛盾重重 6、(2008重庆文综)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7、下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4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1○2○3○4 B. ○2○1○3○4 C. ○1○3○2○4D.○3○1○2○4 8.(2009年绍兴模拟)“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一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强调牺牲、勇气、斗志的价值,社会各个阶层的对立一时间被忘却,在国家统一的象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题1.(2019·广东六校联考)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苴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苴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10分)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产生的原因。(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二人的言论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毛奇的观点美化战争,有军国主义倾向;司马穰苴认为战争为权宜之计,且主张以战止战,较为中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知,反对美国利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塑造别国,干涉别国内政,发动战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可知,二战后,美国意图独霸世界,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答案:(1)毛奇认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点评:这是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 司马穰苴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点评:这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 (2)观点: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或人权干预战争)。原因:冷战后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2.材料一战争之初,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的立场。但此后协约国在争取盟邦的斗争中,曾敦促中国参战,日本却竭力阻挠。日本阻挠的原因是,惧怕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以战胜国资格收回山东的权利。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美)、劳合·乔治(英)和克里孟梭(法)举行“三巨头”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代表团被摒除在外。会议决定把日本继承在山东的权益的要求写入对德和约。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世界名著给我了新的不一样的感觉。这是 一本世界名著,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上高一的时候我曾经阅读过这一本书,可是当 时就是仅仅读了一下,没有太大的感触,我想是因为当时的思想还是比较局限,理解能力 还很欠缺,在加上文化程度在那儿,所以度了就仅仅是读读,读了也没什么特别深的印象,可是这一次,我就很认真的读了一遍,感觉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这次读的时间比上次的还 要短一些,可能是因为原来接触外国小说不熟悉,现在读的多了,感觉是比原来读起来快 多了,并且有了很多有感触的地方,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是列夫托 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开始读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懂,觉得里面涉及的方面特别多, 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外国的很多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生活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中特别是思想方面和军事方面是两个两点方面是很只 得看的地方。这本书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本身所想表达 的一个目的,但是从这个目的来看我就的还是有点片面了,我觉得可以说这本书中所表达 的东西已经到了一个全人类的高度了,我想这就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特有所在吧,当然里面还包含着很多的文学上的东西,文学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虽然我 不能在这大放厥词,高谈什么文学,我也不是很懂,我也没有资格,但是这本书很吸引我,我觉得这就达到了文学的目的了。当我要从新阅读这本书时,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因为 我不想和上次一样,没太大收获,我想只有这样才会让我收获的更多,更加容易理解到作 者真正想表达的,读这本书才有意义,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完成于1863—1869年之间,字数达到了130多万字,历经7年的艰辛创作受到列宁的高度称赞,这时也不得不说说作者了,他是19世纪 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7年他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农奴制的尝试,他曾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在军队的几年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托尔 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的10月份他离家出走,之后病逝于一个小站, 享年82岁。这些就是读这本书时的一些准备,下面就这本书来详细说说。 小说的大致内容是,在开往德国汉堡的飞机上,作者无意间听到了甲壳虫乐队的《挪 威森林》,于是回忆游走到了18年前的日本:一个孤独的男主角——渡边,经历了好朋 友木月的上吊,一年后,不期而遇的碰到了直子并开始了交往,然后到直子的消失。几个 月后,渡边收到了从疗养院寄来的直子的信,原来,和木月一样,直子也有着“自闭症”,他们都孤独,无可排遣的空虚,却找不到各自心灵和这个世界交往的通道…… 这本书知道字数就知道是很长的要不作品,可是在结构方面,却是做的井井有条。每 一步作品在结构上都是非常难把握的住的,并且像这样一类的鸿篇巨制更是难上加难,可 是托尔斯泰却凭着他自己的文学天分,在本来就矛盾着的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梭自如,一点 都不觉得矛盾,在内容结构上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便文章更清晰明了,而且托尔斯泰似乎 特别擅长描绘一些比较难描绘的场面,可是他却描绘的就像浮现在眼前,一下子就能想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