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赵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头(脑袋)--头儿(首领)

③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竹棍儿头发丝儿缝儿花儿

④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宝贝儿脸蛋儿小猫儿小孩儿

三、学习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

普通话儿化韵最基本的规律是:原韵母怎么变,要看是不是方便卷舌。方便卷舌的就直接加卷舌动作,不方便卷舌的,就调整韵母使之达到卷舌的要求。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加卷舌动作的,另一类是调整韵母以方便卷舌动作。

1、直接加卷舌动作的

①:回顾39个韵母

单韵母:a、o、e、ê、i、u、ü-i(前)、-i(后)、er

复韵母:ai、ei、ao、ou ia、ie、ua、uo、üe 。iao、iou、uai、uei

鼻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 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②:找出韵腹是a o u e ,韵尾是o u 的单韵母和复韵母。

它们是:

a ia ua o uo ao iao u ou iou e

这11个韵母直接加卷舌动作就构成儿化韵母,读儿化韵时必须有卷舌动作,简单的说就是卷着舌头读这些韵母。

③:在例词中学习儿化韵音节的拼读方法。

在哪儿(zài nǎr ) 豆芽儿( dòu yár )

耳膜儿(ěr mór )火锅儿( huǒguōr )

脑瓜儿( nǎo guār ) 红包儿( hóng bāor )

线轴儿( xiàn zhóur ) 碎步儿( suìbùr )

鱼漂儿( yúpiāor ) 抓阄儿( zhuājiūr )

逗乐儿( dòu lèr ) 脑瓜儿( nǎo guār )

④给出儿化词语请同学给他们标注拼音。

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打杂儿找茬儿板擦儿掉价儿一下儿大褂儿麻花儿牙刷儿模特儿唱歌儿挨个儿打嗝儿饭盒儿在这儿没谱儿梨核儿泪珠儿有数儿灯泡儿半道儿手套儿跳高儿叫好儿口罩儿绝招儿儿媳妇儿笑话儿

四、小结

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在原韵母的基础上直接加卷舌动作。读好这11个儿化韵母需要舌头一定要卷舌到位,发音结束时,舌头要保持在卷舌的位置上。

五、作业

识记11个直接加卷舌动作的儿化韵反复练习课堂学习的儿化韵音节

第七章力

第1节力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3.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

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④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第3节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也叫重量。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地面附近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心:(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案

职高一年级 普通话课程 教 案 教师姓名: 适用专业:公共课 开课时间: 课程要求: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教育技能训练课,主要学习普

通话声韵调的基本原理和语流音变规律,训练发音辨音技能以及用普通话朗读、说话的技能。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掌握,对普通话语音的分析和汉语拼音的运用等情况,据此评价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口试考核学生声韵调发音的标准程度、口语表达中语流音变的准确自然程度和语调的自然流畅程度,以及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据此评价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水平及其提高程度。也可以据此检验教学效果和发现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课时安排:34学时 学习建议: 1. 思想重视,肯下苦功。这是前提。 2. 加强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3. 找出规律。 (1)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内部规律。 (2)普通话语音系统与其他音系(包括古音、方音)的对应规律。 (3)普通话语音与语言中其他几部分的相关规律。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普通话和地方话;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任务;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方法。 2. 了解语音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 3. 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课时安排:3学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音的性质、音素、元音、辅音、国际音标。 二、教学过程 (一)普通话和普通话课 1课程学习的目的、任务

①贯彻推普方针政策,进行以纠正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系统学习、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进而具有说标准或比较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能力,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②近期目标:通过学习训练,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 2.普通话和地方话 (1)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个要素: ①标准音:北京语音。采用了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但北京人口语中一些太土的成分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普通话并不吸收。如“王府井儿,大栅栏儿”。 提示学生思考:普通话是不是就是北京话? ②基础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中有些表现力不强的词语,普通话并没有吸收,而采用了其他方言中的表现力较强的词语。如:“老爷儿(太阳)”,“取灯儿(火柴)”“今儿个(今 天)”“Cèi(打碎)”。 (介绍基础方言)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什么要用北方方言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产生的基础方言呢? 因为: Ⅰ 北方话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Ⅱ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分不开的。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建都大多在北方。北京话是北方方言的代表,北京这个地方是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八百多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作为“官话”——官府的工作语言,随着政治影响传布到各地,在全国汉族当中立下了根基,逐渐成为各方言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 Ⅲ 政治、经济发达的地方,文化艺术也繁荣。北方话还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元代的戏剧,明清的小说,都是用北方话写成的。北方话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③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的白话文著作。 (2)地方话 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①汉语方言

(完整word版)普通话教案.doc

普通话教案 教师教案 2017—— 2018 第二学期

授课题目授课日期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实训要求训练程序 课堂教学及作业情况第一章绪论第1周课2018 年 3 月 12 日星期一有无课件有 新授课课时数 2 课程介绍;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了解我国七大方言区;弄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要求、等级划分。 普通话的含义;七大方言区的位置及辨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标准。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先对普通话含义、发展及学习意义进行普及;然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朗读、命题说话等,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相结合。 通过发音、朗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标准及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规范、熟练说话的要求。 教师先讲解、示范普通话发音部位及方法,然后由学生学习、练习,以个人形式进行课堂上的展示训练,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包括字母、字词、短文等内容,特别是生僻字的学习与掌握。 1.课上认真听讲,张口进行普通话要素的学习与训练,主动参与; 2.每个人每节课都有公开发言的机会,形成监督、学习、训练的氛围; 3.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积累与掌握 含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测试方式:口试( 100 分) 测试内容:有文字凭借:( 1)读单音节字词 100 个( 10 分) (2)读多音节词语 50 个(20 分) (3)读短文 400 个音节(30 分) 无文字凭借: (4 )命题说话三分钟(40 分) 作业:无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必不可少, 教学小结通过系统介绍普通话各要素的学习要点,使学生掌握基本说话要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语言基础。 教学反思以后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题目第二章声母及其训练第2周课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王增伟 一、授课题目儿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儿化的发音要领 儿化的作用 儿化的发音规律 四、教法学法 1、讲授法

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 2、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 4、练习法 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 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 3、儿化音变的规律 对比分析 * ①号码儿(hàomǎr)粉末儿(fěnmòr)小猴儿(xiǎohóur)唱歌儿(chànggēr)半截儿(bànjié)打球儿(dǎqiúr)玩意儿(wányìer)毛驴儿(máolǘer)词儿(cér)事儿(shèr) ②刀背儿(dāobèr)有味儿(yǒuwèr)心眼儿(xīnyǎr)窍门儿(qiàomér)电影儿(diànyǐr)帮忙儿(bāngmár)¥

2020普通话教案

普通话教学设计 2020年 即兴说话

教学目的: 1、了解即兴说话的含义及测评标准; 2、掌握即兴说话的测前准备步骤; 3、模拟训练。 教学重点: 话题的准备 教学难点: 应试技巧 教学过程: 一、即兴说话的含义: 检测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时间为3分钟,且以应试人单向说话为主。 二、即兴说话的评分细则:40分,分4项计分。 1、语音标准程度:25分,分6档计分。 此项主要考查应试人说话时即运用语言时的音准程度。 一档:-0 -1 -2分:语音标准,无系统性错误或缺陷,语音 失误在4次以下。 二档:-3 -4分:语音失误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 三档:-5 -6分:语音失误10次以下,有方音且明显。或失误 10-15次,有方音但不明显。 四档:-7 -8分:语音失误10-15次,有方音且明显。

五档:-9 -10 -11分:语音失误15次以上,有方音且明显。 六档:-12 -13 -14分:语音失误15次以上,方音严重。 另七档:-15—-20分,基本上含方音(80%以上)。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10分,分3档计分。 考查应试人在说话中用词及语法方面是否规范。 一档:-0分规范 二档:-1 -2分,偶有有规范(1-2次) 三档:-3 -4分,屡有不规范(3次或3次以上) 3、自然流畅程度:5分,分3档计分。 一档:-0分自然流畅(句与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秒) 二档:-0.5 -1分基本流畅,但口语化差,不自然,有背稿痕迹。 三档:-2 -3分语速不当,语调生硬,语言不连贯。 举例: 词汇不规范:要得晓得转弯不肯背后说我(批评) 搞笑搞定买单摆平排档打不赢语法不规范:你有吃饭吗?你有做运动吗? 很淑女很女人 去五里牌有事儿我妈重病人 我家看不起电视(家里穷) 吃个饭、上个网(业余生活) 搞怪的动作一个非常环境优美的地方

普通话课程教案

普通话教案目录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普通话基础知识 (4) 第三章普通话朗读技能训练 (26) 第四章普通话命题说话训练 (39) 第五章普通话机考模拟训练 (57)

普通话教案 (授课人:*** )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 2、弄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3、能够发现自己所在地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4、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性质、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课程思政】 通过学习普通话,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增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通过说普通话,继而推广普通话,做普通话的推广“大使”,化爱国之情为爱国行动。 【授课内容】普通话与现代汉语方言、推广普通话的方针与目标、普通话测试的依据与内容【教学重点】 普通话的含义与测试内容 【教学难点】 自身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漫谈、交流、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黑板演示 【使用教材】 邢福义《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 【参考资料】《普通话测试大纲》《普通话测试规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 1、自我介绍及有关感受: 水平:一级乙等。全国关于推普及测试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培训(2014年5月)感受:开阔视野,树远大理想不做井底之蛙。苦练普通话,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争取尽早提升语音水平,拿更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 2、课程介绍: 最初定为《教师口语》,后普改为《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大纲》。以语音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 延伸话题: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二、讲授内容:

普通话教案

普通话教学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 三、怎样才能学好普通话 第一章发音 第一节发声母的音 第二节发韵母的音 第三节发声调的音 第四节发声韵调的变音 第二章记音 第一节记字音 第二节记词语音 第三章用音 第一节用准确的音 第二节用流畅的音 第三节用合理的音 第四节用生动形象的音 第五节用带感情的音 第四章普测训练 第一节普测简介 第二节读单音节字词训练 第三节读多音节词语训练 第四节朗读作品训练 第五节命题说话训练 绪论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简单地说,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这个共同语是有其标准的,

其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词汇为标准词汇,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语法为标准语法。 由于普通话杂取了北京语音、北方话词汇和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语法,因此普通话并不是单纯的北京话,而是一种“杂交话”。不过,这种杂交话的主要成分是北京话。由于普通话不是单纯的北京话,因此北京人也需要学习普通话。 虽然普通话的内容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但重点是语音,因此学习普通话主要指学习普通话的语音。 二、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 1、学好普通话是普测的需要 “普测”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想顺利通过普测,就必须学好普通话。 2、学好普通话是修身的需要 修身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修炼自身的形象。人的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等,其中听觉形象包括语言形象。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修好自身的语言形象。 三、怎样才能学好普通话 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过好以下三关,才能学好普通话: 1、发音关 发音要准,要能准确发出普通话中的每一个音。 2、记音关 记音要牢,要能牢牢记住每一个常用字、常用词语的正确读音。 3、用音关 用音要妥,要能妥当地使用普通话的语音。 第一章发音 第一节发声母的音 教学目标:发准21个辅音声母的音。(零声母无音,因而不发音) 一、发准b、p、m、f的音 b bō波 bü巴 byi杯 bün班 bynɡ崩 p pō泼 pü啪 pyi胚 pün攀 pynɡ抨 m mō摸 mü妈 m?i煤 mán瞒 m?nɡ萌 ☆ f fō fü发 f?i肥 fán烦 f?nɡ逢 二、发准d、t、n、l的音 d dy dü搭 düi呆 dün丹 düo刀 t ty tü他 tüi胎 tün贪 tüo滔 ☆ n ny ná拿 nài耐 nán南 nüo孬 l ly lü拉 lài赖 lán蓝 lüo捞 三、发准ɡ、k、h的音 ɡɡy歌ɡü夹ɡüi该ɡün甘ɡū姑 k ky科 kü咖 küi开 kün堪 kū哭 ☆ h hy喝 hü哈 hái孩 hün憨 hū呼 四、发准j、q、x的音 ☆ j j?基 jiü家 jiy接 jiüo交 jiū究 ☆ q q?期 qiü掐 qiy切 qiüo敲 qiū秋 ☆ x x?希 xiü虾 xiy些 xiüo消 xiū休 五、发准zh、ch、sh、r的音 ☆ zh zh?支 zhyn真 zhōu州 zhüo招 zhu?追

普通话教程教案

《普通话教程》教案 第一章概说 教学重点: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和鉴定普通话的标准 了解普通话测试和培训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汉语的十大方言以及与普通话的区别 第一节普通话与方言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和鉴定普通话的标准 教学要求:初步弄清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内容提要: 1、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通用语言。 2、普通话的标准 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⑵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⑶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推广普通话 ⑴推广普通话的方针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⑵当前推广普通话的任务 抓好国家机关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抓好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抓好广播电视部门和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4、现代汉语的方言 ⑴现代汉语方言的种类 官方方言、晋语、吴语、徽语、贑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家话 第二节普通话测试与培训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性质、项目和评分标准 教学要求:弄清普通话测试的评分标准 内容提要: 1、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 它是以标准的普通话为参照标准,通过测试来检测、评定应试人员所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为教师等从业人员提供持证上岗服务,所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格证书的考试。 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项目和评分 ⑴读单音节字词。10分 ⑵读多音节词语。20分 ⑶朗读短文一篇。30分 ⑷说话。40分 3、普通话的等级 ⑴一级。一级甲等,一级乙等 ⑵二级。二级甲等,二级乙等 ⑶三级。三级甲等,三级乙等 4、普通话培训工作的意义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说明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一、授课题目儿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儿化的发音要领 儿化的作用 儿化的发音规律 四、教法学法 1、讲授法 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2、创设情境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 4、练习法 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 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

推广普通话教案

推广普通话班会 教案 三年级 2017.09.15

普通话的认识,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形式:分组自由讨论发言,各组进行发言比赛 准备工作: 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同学们选出三个同学作为发言评判团,负责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评分,发言一次加2分,各个发言分开给分,满分为10分,评判团再根据发言的水平态度给分。发放做好的评分表细说评分标准。 3)选出一同学负责统计发言评判团的分数,取其平均分,并在黑板上记分。 4)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发言。5)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过程: 一:普通话知识知多少?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 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 2)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4)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二: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发言。 主持人适当给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因果证明题,要寻找论据,无论是事例论证还是道理论证,无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还是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无论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还是必要性,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只要你的发言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要讲普通话就可以。(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主持人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中山,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三:自己为什么不讲普通话?对普通话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四: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 五: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分 1、 5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5分: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 3、4分: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单音节字词 普通话培训教案(一) 1、单音节字词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目的是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情况,此项要求比较高,声母、韵母、声调要发音到位。考试中的100个单音节字词要覆盖普通话整个语音系统。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不少于2次;阴、阳、上、去四个声调也要全部覆盖。 1、1评分标准。 此项满分为10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即视为发音错误,每个字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所谓的错误是指引起表意上的差别,就是把甲读作乙,如把诗人的“诗”读成了自私的“私”就是错误。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发错任何一项都算错误。 所谓的缺陷是指发音不够准确,主要是由于方音纠正的不够彻底造成的,但没有把普通话里的某个音完全读成了另外一个音。如以下几种情 况: (1)某些声母发音时发音部位和方法没有掌握准确。如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都发成了舌尖中音。舌面音j、q、x发成了舌尖音,但不太明显等。 (2)某些韵母发音不完整。如单元音o不但不圆唇而且还有动程;e 发成了喉塞音;开口呼韵母的开口度明显不够;有些复韵母舌位动程几乎没有。如同安人uo读成了o。 (3)声调调值明显偏低或该降调的不降调该升调的不升调。如阴平调55调值读成了44甚至33调值。阳平调35调值读成了34调值。上声调214读成了213或212。去声调51调值读成了31或41调值。 (4)读儿化韵时,卷舌生硬不自然等。 另外超时也要扣分。限时3分钟,3分半到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注意此项允许读两遍,评分以第2遍为准。总失分满1分以上,不能进入一级。多音字念那个都可以,但最好念常用音,如“和”有五个音:hé、hè、huó(和面、和泥)、huò(和稀泥、和药)、hú。有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最好猜着念,又不倒扣分。 下面我要讲的是单音节字词(双音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是重点,它们几乎贯穿了整个学习与测试过程。请各位老师对号入座,看自己是什么问题,主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2声母 (1)f—h f是唇齿音,h是舌面后音。闽南的老师大部分把f读成h。如把“分配”说成“婚配”,“仿佛”说成“恍惚”,“公费”说成“工会”,“发钱”说成“花钱”,“求分”说成“求婚”。 示范练习: 伐、罚、法、帆、翻、繁、凡、烦、返、范、饭、泛、房、防、肥、诽、肺、分、坟、粉、份、封、缝、凤、幅、俯、附、 反复、方法、吩咐、夫妇、仿佛、丰富、纷纷、非法、奋发、

最新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题纲: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和要求、等级标准、测试流程、常见问题)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与音、轻声、儿化等) 四、普通话辨证训练 五、应试技巧及指导 六、模式测试 教学方法与步骤: 1.发音要领 2.辨析记忆方法 3.寻找规律 4.常见问题 5.辨音练读 6.测试指导 7.模拟测试 普通话培训教案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轻音、儿化、变调等

内容。其中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可以自然察觉和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的音节构成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传统汉语语音学将韵母划分为“四呼”概念,即: 开口呼—指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u的韵母。有:a、o、e、e、er、-i、ai、ei、ao、ou、an、eng、ong。 齐齿呼—指韵头是i,无韵头时韵腹是i的韵母。有:i、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 合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a、uo、uai、ui、uan、un、uang、ueng。 撮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e、uan、un。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按照正确的拼和,可以得到400个左右的音节。按“四呼”分类常用的音节:开口呼音节199个,齐齿呼音节86个(书26页),合口呼音节97个(书26页),撮口呼音节20个(书27页)。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性质、三级六等、项目和评分。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 (一)语音性质:一般认为语音有物理性、心理性、生理性和社会性四种性质:第一,语音是凭借空气传播,就具有了音高、音强、音色等物理性;第二,大脑对听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就呈现出心理性;第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便具有生理性;第四,

(完整版)普通话教案

普通话概述 (第1--2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汉语 2. 掌握七大方言 教学重点: 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七大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注意感冒,适当饮食。 2.清点人数: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很荣幸这个学期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即《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语言;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普通话。要学好普通话我们就从了解普通话开始。 【讲授新课】 一、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2、词汇方面 (二)现代汉语的地位 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 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二、现代汉语方言 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州话为代表 6、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7、闽方言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 三、普通话 语言标准:以北京语音未标准音 词汇标准:以北方词汇未标准词汇 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四、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1、语言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普通 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普通话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小结·巩固新课】 本节课,学习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大家知道了普通话的由来,了解了七大方言。望同学们课后复习,并完成作业,预习第二节的内容。 【布置作业】 预读附录C的文章。

语音 (第3--5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语音的三种性质 2.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3.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 4.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重点: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和语音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语音系统的掌握 教学过程: 1.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学会大度,退一步海阔天空。 2.清点人数: 【导入新课】 人与人之间的仙湖交流、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传达的。什么是语音呢?就是指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各种余姚都有它特有的语音系统。我们学习普通话,当然要了解并学习好它的语音系统,掌握内部结构规律。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大家都说普通话》,使学生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大家都说普通话。 2.通过复习声母和单韵母,使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识字的意义。 3.渗透性识字7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1个,学写笔画“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拼音识字法、听读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懂得说普通话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加快识字的意义。学会笔画“横折弯钩”。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蘑菇图片、生字卡、电脑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些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你看,它们来了。出示课件(丁丁、冬冬和同学们) 师:你们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吗?听录音

机(播放两段儿歌:一段是用地方方言说的儿歌,一段是用普通话说的儿歌) 师: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为什么 (通过比较使学生懂得说普通话才能使大家听懂你表达的意义。说普通话很重要。) 二、揭示课题、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请大家齐读课题大家都说普通话。 (一)听儿歌 老师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儿歌讲了什么意思?请你用手指着书上的儿歌,再听老师读一遍。 (二)读儿歌 既然说普通话这么重要,你想不想告诉你的父母和你的朋友呢? 1.下面请你自己读这首儿歌,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老师巡视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 2.的、话、歌、架、说、不、语、谜、大、普、家、风、唱、像、能 3.识字:在这些字中,你能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学会它吗? 4.复习学过的汉语拼音(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声母和单韵母)5.分小组学习黑板上带拼音的字 6.汇报:学生到黑板上摘字带读(先读声母、再读拼音,然后读字,能组词最好) 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它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

普通话单韵母教案

普通话教案 横山职教中心张艳萍 授课时间:一课时 授课内容:普通话单韵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普通话韵母,使学生掌握普通话39个韵母及其分 类。 2.使学生掌握普通话10个单韵母的发音要领,读准每一 个韵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完全掌握这十个单韵母,纠正容易出现 的错误和缺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些韵母使学生能够掌握说普通话的要 领,讲好普通话。 教学重点: 1.读准各个韵母,克服方言的影响。 2.单韵母i和ü的辨音。 3.对这10个单韵母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着重训练。 教学难点: 通过单韵母的辨音练习,诗词欣赏,绕口令等训练使学生完全掌握这些 韵母的发音。 教学方法: 训练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示范发音与模仿训练相结合 教学用具及仪器: 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与复习: 1师生问候,清点人数。 2复习声母。 二,导课: 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讲好票准普通话就要从字母发音学起,要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发音要领,读准每一 个字母。普通话韵母发音是普通话标准发音的另一重要部分,其发音 清晰响亮,归音圆润,既不能加音也不能减音。 三,揭示课题,学习韵母。 1,韵母的性质 按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分析,声母后面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 叫韵母。例如:‘普通话’三个字里,u,ong,ua 是韵母。 2韵母的分类 [1]从韵母因素性质上我们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10个:a, o , e ,i, u , ü,ê, er, -i(前),-i(后) 复韵母13个:前响复韵母ai , ei , ao ,ou, 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推广普通话教案完整版

推广普通话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学说普通话推广靠大家”教学设计 1709班刘海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对普通话产生一定的认识。 2.希望学生能互相督促,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互相鼓励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难点: 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准备: 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发言和抢答。 3.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普通话知识知多少(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 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 2.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3.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传周) 4.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二、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发言。) 主持人适当给提示:(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主持人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苏州,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三、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家乡话和普通话哪个让你交流起来更方便? 四、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 五、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分 1、 5分

语流音变-儿化教案

《语流音变-儿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儿化(音)词语运用方法; 辨析儿化词语与带“儿”附加式合成词; 2.情感目标:培养正确审美观 3.能力目标:掌握掌握儿化音发音要领;了解儿化音用途,合理运用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儿化音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儿化音运用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正误辨析法情景模拟 教学设想:营造轻松学习环境,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掌握发音要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即儿化音运用方法。并结合朗读训练巩固本节重难点。 教学步骤: 导入(热身): 1.绕口令1: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哥哥挎筐过宽沟,快过宽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扣哥怪狗。 2.绕口令2: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个嗒玛(tama)。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手里提嗒玛的喇嘛,要拿嗒玛换哑巴腰里的喇叭。 腰里别喇叭的哑巴,不拿喇叭换喇嘛手里的嗒玛。 提嗒玛的喇嘛,打了哑巴一嗒玛。 别喇叭的哑巴,打了喇嘛一喇叭。 提嗒玛的喇嘛回家炖嗒玛别喇叭的哑巴站那儿嘀嘀嗒嗒吹喇叭。 2.朗读作品25号并评点 新课学习(重难点突破):语流音变――儿化(板书课题) 实例导入:蓝天六必治广告:牙(儿)好,胃口(儿)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难点讲析: 1.儿化音的发音要领 将卷舌韵母er 与前字连读而成音即为儿化音。 2.读准儿化音要注意两点:

(1)“儿”与它前面的字连读后形成的儿化音听起来就是一个字音,两个汉字读成一个音。(2)儿化音发完后一定是卷舌状态,如果舌头保持状态,再发一次音,发出的应该是“er”,这个儿化音才是准确到位的。 3.儿化变读分两种情况: (1)方便卷舌的直接卷舌。如:刀把儿麻花儿旦角儿模特儿碎步儿红包儿(2)不便卷舌的作些处理,使其便于卷舌。如:名牌儿扇面儿花样儿人缘儿 听辩训练: 读下列儿化词语,判断读音是否正确 绕口令练习:(教材p229) 设疑1:儿化词和非儿化词在词性和词义方面有何不同? 活-活儿尖-尖儿点-点儿头-头儿包-包儿 刺-刺儿画-画儿信-信儿弯-弯儿空-空儿 答疑:儿化词一般是名词,非儿化词可以是形容词或是动词 设疑2:是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可以儿化? 春天里来百花儿花香,一朵鲜花儿插在牛屎儿上。 前面开来一辆大卡车儿 答疑:有些儿化词语具有细小、轻微的意思,还有的表示说话人喜爱、亲切的感情。 设疑3:是不是所有的带儿的名词都是儿化词? 健儿、男儿、女儿、幼儿、宠儿、小儿、胎儿、婴儿、混血儿。

普通话教案

普通话教案 教师教案2017—— 2018 第二学期

授课题目授课日期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实训要求训练程序 课堂教学及作业情况第一章绪论第 1 周课2018 年 3 月 12 日星期一有无课件有 新授课课时数 2 课程介绍;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了解我国七大方言区;弄清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要求、 等级划分。 普通话的含义;七大方言区的位置及辨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标准。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先对普通话含义、发展及学习 意义进行普及;然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包括声母、韵母、 声调、朗读、命题说话等,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相结合。 通过发音、朗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标准及要求,进 行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规范、熟练说话的要求。 教师先讲解、示范普通话发音部位及方法,然后由学生学习、练习,以 个人形式进行课堂上的展示训练,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包括字母、字词、短文等内容,特别是生僻字的学习与掌握。 1.课上认真听讲,张口进行普通话要素的学习与训练,主动参与; 2.每个人每节课都有公开发言的机会,形成监督、学习、训练的氛围; 3.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积累与掌握 含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 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测试方式:口试( 100 分) 测试内容:有文字凭借:(1)读单音节字词100 个(10 分) (2)读多音节词语 50 个(20 分) (3)读短文 400 个音节 (30 分) 无文字凭借: (4 )命题说话三分钟(40 分) 作业:无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必不可少, 教学小结通过系统介绍普通话各要素的学习要点,使学生掌握基本说话要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语言基础。 教学反思以后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普通话教案

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 2、了解自己所在地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3、弄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教学重点: 普通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身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教学方法: 漫谈、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我介绍及有关感受: 国家级测试员。全国关于推普及测试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进修(2006·8月)感受:开阔视野,树远大理想不做井底之蛙。苦练普通话,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争取尽早提升语音水平,拿更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 2、课程介绍: 最初是《教师口语》,后普改为《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大纲》。以语音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 延伸话题: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二、讲授: 一)、什么是普通话? 1、讨论、发言。 2、总结: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3、阐释、齐读。 二)、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1、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社会交往,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开放式的交往(流) 2、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各民族各地区交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多民族国家) 3、科技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普通话作为一种规范的语言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 4、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提高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子课题。 持证上网已作为一项硬性规定。 三)、怎样学好普通话? 1、弄清三个“明白”: ①我在语音上的问题是什么? ②解决、改正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③正确的语感是什么? 2、“三心” 用心、信心、耐心。 3、“三多” 多听、多练、多记。 三、汉语方言介绍: 原观点:八大方言 北方话江淅话湖南话江西话 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广东话 新成果:十大方言 官话晋话吴话微话赣话 湘话闽话奥语平话客家话 四、训练:例举自身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声母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声母的含义; 2、了解声母的分类方法; 3、掌握声(音)母的发音部位。 教学重点: 发音部位 教学难点: 口腔剖面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 一、导入: 一般来说,一个音节的读音取决于三个要求,即声母、韵母、声调。只有读准了这三要素,这个音节才能准确无误。声母是这三要求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南方方言中容易出错的部分。 二、授新: 1、定义:音节中开头的辅音就是声母。普通话中有21个声母,加上零声母共22个。 零声母:音节中无声母状态,如昂áng。 2、分类方法: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 3、类型:按发音部位分为7类。如F: 双唇音:b p m 1-6 上唇下唇 唇齿音:f 2-6 上齿下唇 舌尖前音:z c s 2-8 舌尖上齿背 舌尖中音:d t n l 3-8 舌尖上齿龈 舌尖后音:zh ch sh r 4-8 舌尖硬腭前 舌面音:j q x 4-9 舌面硬腭 舌根音:g k h 5-10 舌根软腭

最新推广普通话教案

“学说普通话推广靠大家”教学设计 1709班刘海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对普通话产生一定的认识。 2.希望学生能互相督促,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互相鼓励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难点: 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准备: 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发言和抢答。 3.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普通话知识知多少?(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 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 2.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传周) 4.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二、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发言。) 主持人适当给提示:(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主持人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苏州,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三、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家乡话和普通话哪个让你交流起来更方便? 四、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 五、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分 1、 5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5分: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 3、4分: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4、7分: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5、8分;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十 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6、10分: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7、10分:蓝教练是女教练,吕教练是男教练,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