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研究word版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研究word版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研究word版

不确定性推理

摘要:对3种最常用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概率推理、D-S证据推理和模糊推理。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概率推理针对的是"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D-S证据推理针对的是"分不清"或"不知道"这样的不确定性。模糊推理则是针对概念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样的不确定性。概率推理的理论体系是严密的,但其推理结果有赖可信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D-S证据推理是不可信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概率推理问题来处理。模糊推理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推理方法,主要问题是推理规则需要具体设计,且设计好坏决定推理结果。

关键词:不确定性推理概率推理 D-S证据论模糊推理

引言

近年来,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实问题中普遍含有种种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不确定性推理技术有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于不断出现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本文对三种应用最为广泛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它们是:概率推理、D-S证据推理和模糊推理。它们分别具有处理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的能力。概率推理处理的是“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D-S证据推理处理的是含有“分不清”或“不知道”信息这样的不确定性;模糊推理则是针对概念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在实际的推理问题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这3种推理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这些推理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相差很大。有的得出的推理结果非常合理,用推理结果去执行任务的效果也非常好。也有的效果很差,推理结果怪异,完全背离人的直觉。应用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推理技术本身的缺陷,也可能是应用者对所用技术了解掌握不够。

无论如何,都非常有必要对这些不确定性推理技术进行一番对比分

析,客观刻画出它们的特点,以帮助人们在应用它们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这正是本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1概率推理

概率推理也称贝叶斯推理,是以贝叶斯法则为基础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具有处理“事物发生与否不能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而这样的不确定性在现实问题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概率推理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以多源目标身份信息融合处理这一当前十分热门的应用为例对这种推理方法加以介绍。

在一个特定的目标身份融合问题中,目标身份的可能种类的集合称为假设空间,可以抽象地表示为一个有限集合。假定这个集合是确定的,且该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即每种类型)的先验概率是已知的。现有若干信息源(如传感器),分别能够从某一角度对所关注的目标进行观察,并给出目标身份为假设空间中每一类型的条件下得到这一观察结果的条件概率。则利用概率论中著名的贝叶斯法则,就能够得出融合所有信息源观察信息后的目标各种可能身份的验后概率。这就是概率推理的基本原理。

假定目标身份的类型为Q1,Q2,...,Q m,即假设空间为

同时假定传感器(信息源)的数量为n,它们在某一次观察中得到的关于目标身份信息的观察报告分别为D1,D2,...,D n,。即观察报告集为

按照前面的说法,若已知各先验概率P(O i)(i=1,2,...,m),且按照概率论的要求,满足

同时,每个信息源给出条件概率P(D j|O i)(i=1,2,...,m)(j=1,2,...,

n)按照贝叶斯公式,有

P(D j|O i)(i=1,2,...,m)是综合了各传感器报告结果后各目标身份的概率。这就是概率推理的推理结果。可以看出,这个概率推理过程也是一个信息融合过程。如果各传感器的报告相互独立,则

将式(5)代入式(4),有

按照以上的说明,概率推理在目标身份信息融合的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其中的决策逻辑一般采用最大验后概率准则

2 对概率推理的评述

概率推理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理论严密性。概率推理以概率论为基础,而概率论是建立在完整的公理体系之上的,因此,概率推理是严密的。

只要有关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可信,则概率推理的结果就是可信的。此外,由于有大数定理的保障,概率推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概率推理的这种理论严密性也正是被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新的推理技术不断出现,人们对这种十分经典的推理技术还是偏爱有加[4]。

然而,概率推理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要求知道各先验概率P(O i)和条件概率P(D j|O i),且这些概率的分配互斥而完备。这种要求对许多应用问题来说显得苛刻。实际中的许多问题给出的信息要么不互斥,即存在“分不清”的信息;要么存在不完备,即存在“不知道”的信息。面对这样的问题,概率推理是无能为力的。

此外,概率推理对于先验概率的依赖也是其常遭受非贝叶斯学派诟病的一个原因。人们在很多的情况下感觉先验概率难以把握。概率推理是比较值得信赖的,原因还是在于它的严密性。相比之下,有的推理技术在根基上就难以服人,推理结果自然就没有保障了。至于先验概率的获取问题,现有的一些办法还是很有效的。这些办法主要包括:根据大量试验样本分布得出的试验概率;利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相等的原则得出的古典概率;基于人的主观感觉得出的主观概率;当没有任何先验信息时,可以将各可能事件的先验概率设为相等的

“不区分原则”[1];等等。这些办法从某种角度讲都有较为充分的合理性。即使看似随意的“不区分原则”,也是最能让人接受的一种办法。试想,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的前提下,还有哪种概率分配方法比“不区分原则”更公平?

3 D-S证据推理

证据推理是以由美国学者Dempster和Shafer提出的证据论为核心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5,6]。它的出发点就是要解决概率推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即无法处理含有“分不清”或“不知道”这类不确定性信息的问题。

这里所谓的“分不清”和“不知道”,在文献[7,8]中给出了如下的例

子来解释。仍以目标身份信息处理问题为例。在实际问题中,常得到这样的信息:“目标类型是A或B的可能性为70%;目标类型是C的可能性为30%。具体到A和B就分不清了”。这样的信息在概率推理中是不能使用的。因为A和B间无法区分。更为常见的情况下,获取的信息可能仅为:“目标类型是A或B,且可能性为70%;别无所知”。显然,这样的信息在概率推理中更是不够。因为不仅A和B间无法区分,而且各种可能性的总和不为1。

为了能处理这样的信息,首先是要描述这类信息。D-S证据论是采用基本概率分配(bpa,有的文献称为概率质量,简称mass。本文后面也用mass)这一概念来描述的。

此外,有必要说明一下,前面提到的例子中的目标类型假设空间Θ在证据论中称为辨识框架。

首先来看mass的定义。称映射m:2Θ→[0,1]为mass,若满足

其中,2Θ为辨识框架Θ的幂集,即Θ的全体子集的集合;Φ表示空集,自然它也是2Θ的子集。

这样看来,D-S证据论确实解决了上述“分不清”和“不知道”信息的描述问题。原来,它是将“目标类型是A或B的可能性为70%”这种A 或B间“分不清”的mass分配给Θ的子集A∪B。同时,证据论是通过将mass分配给整个辨识框架Θ的办法来解决“不知道”的那部分信息的描述的。

证据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证据合成。设m1和m2是Θ上的两个证据,则

仍是mass。这就是Dempster证据合成法则[5]。式(9)中的参数K起着将合成后的mass归一化的作用。当两个证据之间存在冲突时,冲突部分的mass应设置为零,而剩下部分的mass则通过因子K-1归一化。K的具体表达式为:

证据论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确信度和似信度。这里不加介绍。感兴趣者可参阅文献[38]。

4 对D-S证据推理的评述

文献[7,8]指出,D-S证据论存在致命的错误,它的推理结果是不可信的。由于mass的上述分配方式,使得辨识框架幂集的各元素间的关系变得很独特。对这种独特关系认识上的错误是证据论一切问题的根源。

必须认识到,站在mass的角度看,辨识框架幂集的各元素间是相互独立的!比如,对于一个证据而言,m(A)、m(B)与m(A∪B)是没有关系的。不象在概率论中那样有P(A∪B)=P(A)+P(B)(注意到辨识框架中的元素一般是相互独立的)这样的关系。换言之,虽然mass分配是在辨识框架幂集上进行的,但一旦分配了mass后,该幂集中的元素(即辨识框架的各子集)已不再是普通的集合了。从而也没有了普通集合的基本意义和性质。如普通集合A∪B={x:x∈A或x∈B}这样的含义,A(A ∪B)和B(A∪B)这样的性质,在证据论中都不再适用。或者更确切地说,证据论实际上应该只是“借用”了集合论中的一些符号。在证据论中,A∪B只是代表A和B无法分开的那一部分,而不包括可以分开的那部分A和B。证据论就是在这种“借用”和“真用”之间发生了混淆,从而导致错误的。

由于发生了这样的根本错误,证据推理常常得出一些怪异的推理结果[7,8]。

多年以来,人们以为,证据论在证据冲突严重时,推理结果容易出现这种怪异现象。因此,人们研究了种种办法,来对冲突严重时的证据推理进行修正。现在看来,证据推理根基就是有问题的,只是在证据冲突严重时问题更严重而已。这样的理论,靠“修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文献[8]指出,D-S证据论只在一个问题上的工作有些价值,就是对于实际中不那么理想的信息的描述问题,即用mass分配来解决“分不清”和“不知道”这样的信息的描述问题。除此之外,包括信任区间生成和证据合成这些证据论的核心内容,都是不可信的。

为了解决含有“分不清”和“不知道”信息的推理问题。文献[7]提出了一种简明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证据论提出的问题回到概率推理的框架下来解决。方法是,若真能得到mass分配,可将各复合元的mass在各基本元间均分,每个基本元将这种方法所得的mass求和,以作为它的某种概率。有了概率之后,就可以采用概率推理的手段进行推理了。

5 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是以由美国学者Zadeh提出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9]。它的特长是处理具有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类不确定性信息的推理问题。这种模糊信息在现实问题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模糊推理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模糊推理是借用经典演绎推理的基本框架、模仿人类思维对模糊信息的处理办法来加以实现的。同演绎推理类似,模糊推理也可以表示为一个三段论,就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所不同的是,演绎推理中涉及的概念必须是抽象、清晰、无二义的,所使用的推理规则是一定理论框架下绝对正确的定理,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绝对可靠的。这种

严格性和可靠性是演绎推理的最大优点。形式和逻辑上的严格性使得演绎推理特别容易机器实现。然而,模糊推理问题一般都不具备演绎推理的条件。这些问题或者包含不清晰的概念、或者没有绝对正确的公理系统作为推理依据。对这样的问题演绎推理和以它为基础的推理机器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却仍然可以进行思维和推理。模糊推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用模糊集方法来模拟人的思维和推理过程。由于模糊推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允许大前提与小前提不完全一致,因此它可以表示成以下的抽象形式

大前提:IF{x is A},THEN{y is B}

小前提:x is A′

结论:y is B′

其中A、A′是牀上的两个模糊集,B、B′是Y上的两个模糊集。注意到它与演绎推理的根本不同。在演绎推理中,上述4个集合都是经典集合,且A和A′、B和B′都必须分别相同。以上模型可以简记为

为了实现上述模糊推理过程,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建立由A到B的关系,当然这是一种模糊关系。由于A是X上的模糊集,B是Y上的模糊集,“A=>B”实际上是牀到牁的模糊关系,记着R(x,y)。就是

建立模糊关系的过程称为关系生成。实质上是建立模糊推理的大前提。在具体的模糊推理问题中,一般由专家经验或通过大量试验等办法来获取。

其次是要根据生成的模糊关系R=“A=>B”,以及大前提中的A与小前提中的A′的相似程度,得出Y上的模糊集B′,即推理结果。这个过程称为推理合成。就是

对于具体的模糊推理问题,合成规则需要具体设计。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Mamdani方法[10]。

6 对模糊推理的评述

模糊推理理论只是给出了上述的推理框架。建立关系生成规则与推理合成规则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设计[11]。推理结果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设计。如模糊集合隶属函数定义是否贴切、模糊相似度描述是否准确等。这一点是模糊推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说,模糊推理本身的框架是没有问题的,但具体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本身不保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推理结果取决具体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实际中的模糊推理设计中,往往需要反复试验进行,原因就在于此。

总体来说,模糊推理技术的大有作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它是人类日常推理的主要手段,并且运用得如此成功。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推理规则的个案性。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推理规则的设计。要设计出恰当的规则来,可能需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不过,对于很多的应用问题来说,这一缺点是不难克服的。

7 结束语

经典的推理方法如演绎推理无法处理含有不确定性的推理问题。现实

中的“不确定性”有不同的表现。上述3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针对了不同的“不确定性”。概率推理针对的是“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D-S证据推理针对的是“分不清”或“不知道”这样的不确定性。模糊推理则是针对概念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样的不确定性。

概率推理的理论体系是严密的。只要所需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是可信的,推理结果就是可信的。正因为此,它的焦点问题也就在于能否得到可信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

D-S证据推理是存在致命问题的,站不住脚的。它唯一可取的部分是用mass分配解决了“分不清”或“不知道”信息的描述,以及引起了人们对这类不确定性推理问题的关注。本文指出,对于能给出mass分配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概率推理问题来处理。

模糊推理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推理技术。它在人类思维和各种其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成功的例子。它的主要问题是推理规则需要具体设计,且设计好坏决定推理结果。

参考文献: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推理主要方法-人工智能导论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推理主要方法 1.确定性推理:推理时所用的知识与证据都是确定的,推出的结论也是确定的,其真值或者为真或者为假。 2.不确定性推理:从不确定性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不确定性的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是合理或者近乎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3.演绎推理:如:人都是会死的(大前提) 李四是人(小前提) 所有李四会死(结论) 4.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如:检测全部产品合格,因此该厂产品合格; 检测个别产品合格,该厂产品合格。 5.默认推理:知识不完全的情况下假设某些条件已经具备所进行的推理; 如:制作鱼缸,想到鱼要呼吸,鱼缸不能加盖。 6.不确定性推理中的基本问题: ①不确定性的表示与量度: 1)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2)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3)不确定性的量度 ②不确定性匹配算法及阈值的选择 1)不确定性匹配算法:用来计算匹配双方相似程度的算法。 2)阈值:用来指出相似的“限度”。 ③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 最大最小方法、Hamacher方法、概率方法、有界方法、Einstein方 法等。 ④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1)在每一步推理中,如何把证据及知识的不确定性传递给结论。 2)在多步推理中,如何把初始证据的不确定性传递给最终结论。 ⑤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 6.可信度方法:在确定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概率论等提出的一种不确定性推

理方法。其优点是:直观、简单,且效果好。 可信度:根据经验对一个事物或现象为真的相信程度。可信度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其准确性难以把握。C-F模型:基于可信度表示的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方法。 CF(H,E)的取值范围: [-1,1]。 若由于相应证据的出现增加结论 H 为真的可信度,则 CF(H,E)> 0,证据的出现越是支持 H 为真,就使CF(H,E) 的值越大。 反之,CF(H,E)< 0,证据的出现越是支持 H 为假,CF(H,E)的值就越小。若证据的出现与否与 H 无关,则 CF(H,E)= 0。 证据E的可信度取值范围:[-1,1] 。 对于初始证据,若所有观察S能肯定它为真,则CF(E)= 1。 若肯定它为假,则 CF(E) = –1。 若以某种程度为真,则 0 < CF(E) < 1。 若以某种程度为假,则-1 < CF(E) < 0 。 若未获得任何相关的观察,则 CF(E) = 0。 静态强度CF(H,E):知识的强度,即当 E 所对应 的证据为真时对 H 的影响程度。 动态强度 CF(E):证据 E 当前的不确定性程度。 C-F模型中的不确定性推理:从不确定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相关的不确定性知识,最终推出结论并求出结论的可信度值。 模糊逻辑给集合中每一个元素赋予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描述其属于一个集合的强度,该实数称为元素属于一个集合的隶属度。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隶属度全体构成集合的隶属函数。 模糊知识表示 人类思维判断的基本形式: 如果(条件)→则(结论)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6章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6.8 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1: IF E1THEN E2 (0.6) r2: IF E2AND E3THEN E4 (0.7) r3: IF E4THEN H (0.8) r4: IF E5THEN H (0.9) 且已知CF(E1)=0.5, CF(E3)=0.6, CF(E5)=0.7。求CF(H)=? 解:(1) 先由r1求CF(E2) CF(E2)=0.6 × max{0,CF(E1)} =0.6 × max{0,0.5}=0.3 (2) 再由r2求CF(E4) CF(E4)=0.7 × max{0, min{CF(E2 ), CF(E3 )}} =0.7 × max{0, min{0.3, 0.6}}=0.21 (3) 再由r3求CF1(H) CF1(H)= 0.8 × max{0,CF(E4)} =0.8 × max{0, 0.21)}=0.168 (4) 再由r4求CF2(H) CF2(H)= 0.9 ×max{0,CF(E5)} =0.9 ×max{0, 0.7)}=0.63 (5) 最后对CF1(H )和CF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1(H)+CF2(H)+ CF1(H) × CF2(H) =0.692 6.10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 IF E1THEN (2, 0.00001) H1 r2: IF E2THEN (100, 0.0001) H1 r3: IF E3THEN (200, 0.001) H2 r4: IF H1THEN (50, 0.1) H2 且已知P(E1)= P(E2)= P(H3)=0.6, P(H1)=0.091, P(H2)=0.01, 又由用户告知: P(E1| S1)=0.84, P(E2|S2)=0.68, P(E3|S3)=0.36 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 解:(1) 由r1计算O(H1| S1)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 P(H1| E1)=(LS1× P(H1)) / ((LS1-1) × P(H1)+1) =(2 × 0.091) / ((2 -1) × 0.091 +1) =0.16682 由于P(E1|S1)=0.84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

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教学提纲

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1.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1: IF E1 THEN E2 (0.6) r2: IF E2 AND E3 THEN E4 (0.7) r3: IF E4 THEN H (0.8) r4: IF E5 THEN H (0.9) 且已知CF(E1)=0.5, CF(E3)=0.6, CF(E5)=0.7。求CF(H)=? 解:(1) 先由r1求CF(E2) CF(E2)=0.6 × max{0,CF(E1)} =0.6 × max{0,0.5}=0.3 (2) 再由r2求CF(E4) CF(E4)=0.7 × max{0, min{CF(E2 ), CF(E3 )}} =0.7 × max{0, min{0.3, 0.6}}=0.21 (3) 再由r3求CF1(H) CF1(H)= 0.8 × max{0,CF(E4)} =0.8 × max{0, 0.21)}=0.168 (4) 再由r4求CF2(H) CF2(H)= 0.9 ×max{0,CF(E5)} =0.9 ×max{0, 0.7)}=0.63 (5) 最后对CF1(H )和CF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1(H)+CF2(H)+ CF1(H) × CF2(H) =0.692

2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 IF E1 THEN (2, 0.00001) H1 r2: IF E2 THEN (100, 0.0001) H1 r3: IF E3 THEN (200, 0.001) H2 r4: IF H1 THEN (50, 0.1) H2 且已知P(E1)= P(E2)= P(H3)=0.6, P(H1)=0.091, P(H2)=0.01, 又由用户告知: P(E1| S1)=0.84, P(E2|S2)=0.68, P(E3|S3)=0.36 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 解:(1) 由r1计算O(H1| S1)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 P(H1| E1)=(LS1× P(H1)) / ((LS1-1) × P(H1)+1) =(2 × 0.091) / ((2 -1) × 0.091 +1) =0.16682 由于P(E1|S1)=0.84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 P(H1| S1) = P(H1) + ((P(H1| E1) – P(H1)) / (1 - P(E1))) × (P(E1| S1) – P(E1)) = 0.091 + (0.16682 –0.091) / (1 – 0.6)) × (0.84 – 0.6) =0.091 + 0.18955 × 0.24 = 0.136492 O(H1| S1) = P(H1| S1) / (1 - P(H1| S1)) = 0.15807 (2) 由r2计算O(H1| S2)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2下的后验概率P(H1| E2) P(H1| E2)=(LS2×P(H1)) / ((LS2-1) × P(H1)+1)

人工智能[第四章不确定推理方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不确定推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所遇到的情况是信息不够完善、不够精确,所掌握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不确定知识的表示、推理过程等进行研究。有关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及推理方法目前有很多种,但比较重要且比较著名的方法主要有可信度方法、主观Bayes方法和证据理论方法。 1.1 不确定推理概述 (1)不确定推理的概念 不确定推理是从具有不确定性的初始事实(证据)出发,运用不确定性知识(或规则)库中的知识,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是合理的或近乎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2)不确定推理中的基本问题 在不确定推理中,知识和证据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使推理机的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和难度增大。它除了必须解决推理方向、推理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等问题外,一般还要解决证据及知识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及表示问题、不确定性知识(或规则)的匹配问题、不确定性传递算法以及多条证据同时支持结论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的更新或合成问题。 (3)推理模型 推理模型就是指根据初始事实(证据)的不确定性和知识的不确定性,推导和计算结论不确定性的方法和过程。不同的推理模型其不确定性的传递计算方法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有可信度方法、主观Bayes方法、证据理论以及模糊推理。 (4)构建推理模型的思路 具有不确定性的知识(规则)如何表示?不确定性的证据如何表示?如何进行推理计算,即如何将证据的不确定性和知识的不确定性传递到结论? 1.2 可信度方法

可信度方法是美国斯坦福大学E.H.Shortlifie等人在确定性理论(Theory of Confirmation)的基础上,结合概率论等提出的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1976年在专家系统MYCIN中首先应用。可信度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观察对某一事件或现象为真的相信程度。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可信度表示。 1.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在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中,知识是以产生式规则的形式表示的。其一般形式为 IF E THEN H (CF(H,E)) 其中:CF(H,E)是该条知识的可信度,称为可信度因子(Certainty Factor)或规则强度。 在专家系统MYCIN中,CF(H,E)被定义为 CF(H,E)=MB(H,E)-MD(H,E) 这里,啪(Measure Belief)称为信任增长度,它表示因与前提条件E匹配的证据的出现,使结论H为真的信任增长度。当MB(H,E)>0时,有P(H/E)>P(H)。这里,P(H)表示H的先验概率;P(H/E)表示在前提条件E所对应的证据出现的情况下,结论H的条件概率。MD(Measure Disbelief)称为不信任增长度,它表示因与前提条件E匹配的证据的出现,对结论H为真的不信任增长度,当MD(H,E)>0时,有P(H/E)0时,MD(H,E)=0。 当MD(H,E)>0时,MB(H,E)=0。 MB和MD的值域为[0,1]。 根据CF(H,E)的定义及MB(H,E)与MD(H,E)的互斥性,可得到CF(H,E)

人工智能原理教案03章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3.3 主观BAYES方法

3.3主观Bayes方法 R.O.Duda等人于1976年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们称推理方法为主观Bayes方法,并成功的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地矿勘探系统PROSPECTOR中。在这种方法中,引入了两个数值(LS,LN),前者体现规则成立的充分性,后者则表现了规则成立的必要性,这种表示既考虑了事件A的出现对其结果B的支持,又考虑了A的不出现对B的影响。 在上一节的CF方法中,CF(A)<0.2就认为规则不可使用,实际上是忽视了A不出现的影响,而主观Bayes方法则考虑了A 不出现的影响。 t3-B方法_swf.htm Bayes定理: 设事件A1,A2,A3,…,An中任意两个事件都不相容,则对任何事件B有下式成立: 该定理就叫Bayes定理,上式称为Bayes公式。 全概率公式: 可写成: 这是Bayes定理的另一种形式。

Bayes定理给出了一种用先验概率P(B|A),求后验概率P (A|B)的方法。例如用B代表发烧,A代表感冒,显然,求发烧的人中有多少人是感冒了的概率P(A|B)要比求因感冒而发烧的概率P(B|A)困难得多。 3.3.1规则的不确定性 为了描述规则的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性描述因子LS,LN:对规则A→B的不确定性度量f(B,A)以因子(LS,LN)来描述: 表示A真时对B的影响,即规则成立的充分性 表示A假时对B的影响,即规则成立的必要性 实际应用中概率值不可能求出,所以采用的都是专家给定的LS,LN值。从LS,LN的数学公式不难看出,LS表征的是A的发生对B发生的影响程度,而LN表征的是A的不发生对B发生的影响程度。 几率函数O(X): 即,表示证据X的出现概率和不出现的概率之比,显然O(X)是P(X)的增函数,且有: P(X)=0,O(X)=0

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1.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1: IF E1THEN E2 (0.6) r2: IF E2AND E3THEN E4 (0.7) r3: IF E4THEN H (0.8) r4: IF E5THEN H (0.9) 且已知CF(E1)=0.5, CF(E3)=0.6, CF(E5)=0.7。求CF(H)=? 解:(1) 先由r1求CF(E2) CF(E2)=0.6 × max{0,CF(E1)} =0.6 × max{0,0.5}=0.3 (2) 再由r2求CF(E4) CF(E4)=0.7 × max{0, min{CF(E2 ), CF(E3 )}} =0.7 × max{0, min{0.3, 0.6}}=0.21 (3) 再由r3求CF1(H) CF1(H)= 0.8 × max{0,CF(E4)} =0.8 × max{0, 0.21)}=0.168 (4) 再由r4求CF2(H) CF2(H)= 0.9 ×max{0,CF(E5)} =0.9 ×max{0, 0.7)}=0.63 (5) 最后对CF1(H )和CF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1(H)+CF2(H)+ CF1(H) × CF2(H) =0.692 2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 IF E1THEN (2, 0.00001) H1 r2: IF E2THEN (100, 0.0001) H1 r3: IF E3THEN (200, 0.001) H2 r4: IF H1THEN (50, 0.1) H2 且已知P(E1)= P(E2)= P(H3)=0.6, P(H1)=0.091, P(H2)=0.01, 又由用户告知: P(E1| S1)=0.84, P(E2|S2)=0.68, P(E3|S3)=0.36 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 解:(1) 由r1计算O(H1| S1)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 P(H1| E1)=(LS1× P(H1)) / ((LS1-1) × P(H1)+1) =(2 × 0.091) / ((2 -1) × 0.091 +1) =0.16682 由于P(E1|S1)=0.84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 P(H1| S1) = P(H1) + ((P(H1| E1) – P(H1)) / (1 - P(E1))) × (P(E1| S1) – P(E1))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研究word版

不确定性推理 摘要:对3种最常用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概率推理、D-S证据推理和模糊推理。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概率推理针对的是"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D-S证据推理针对的是"分不清"或"不知道"这样的不确定性。模糊推理则是针对概念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样的不确定性。概率推理的理论体系是严密的,但其推理结果有赖可信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D-S证据推理是不可信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概率推理问题来处理。模糊推理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推理方法,主要问题是推理规则需要具体设计,且设计好坏决定推理结果。 关键词:不确定性推理概率推理 D-S证据论模糊推理 引言 近年来,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实问题中普遍含有种种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不确定性推理技术有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于不断出现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本文对三种应用最为广泛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它们是:概率推理、D-S证据推理和模糊推理。它们分别具有处理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的能力。概率推理处理的是“事件发生与否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性;D-S证据推理处理的是含有“分不清”或“不知道”信息这样的不确定性;模糊推理则是针对概念内涵或外延不清晰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在实际的推理问题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这3种推理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这些推理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相差很大。有的得出的推理结果非常合理,用推理结果去执行任务的效果也非常好。也有的效果很差,推理结果怪异,完全背离人的直觉。应用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推理技术本身的缺陷,也可能是应用者对所用技术了解掌握不够。 无论如何,都非常有必要对这些不确定性推理技术进行一番对比分

人工智能原理教案03章不确定性推理方法33主观Bayes方法

3.3 主观Bayes方法 R.O.Duda等人于1976年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们称推理方法为主观Bayes方法,并成功的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地矿勘探系统PROSPECTOR中。在这种方法中,引入了两个数值(LS,LN),前者体现规则成立的充分性,后者则表现了规则成立的必要性,这种表示既考虑了事件A的出现对其结果B的支持,又考虑了A的不出现对B的影响。 在上一节的CF方法中,CF(A)<0.2就认为规则不可使用,实际上是忽视了A不出现的影响,而主观Bayes方法则考虑了A 不出现的影响。 t3-B方法_swf.htm Bayes定理: 设事件A1,A2 ,A3 ,…,An中任意两个事件都不相容,则对任何事件B有下式成立: 该定理就叫Bayes定理,上式称为Bayes公式。

全概率公式: 可写成: 这是Bayes定理的另一种形式。 Bayes定理给出了一种用先验概率P(B|A),求后验概率P (A|B)的方法。例如用B代表发烧,A代表感冒,显然,求发烧的人中有多少人是感冒了的概率P(A|B)要比求因感冒而发烧的概率P(B|A)困难得多。 3.3.1 规则的不确定性 为了描述规则的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性描述因子LS, LN:对规则A→B的不确定性度量f(B,A)以因子(LS,LN)来描述:

表示A真时对B的影响,即规则成立的充分性 表示A假时对B的影响,即规则成立的必要性 实际应用中概率值不可能求出,所以采用的都是专家给定的LS, LN值。从LS,LN的数学公式不难看出,LS表征的是A的发生对B发生的影响程度,而LN表征的是A的不发生对B发生的影响程度。 几率函数O(X):

不确定性推理知识要点

不确定性推理 1/4/2004 ● 对每个模型需要把握的重点: (1)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方法 (2) 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方法 (3) 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 (4)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亦即如何由证据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的不确定性求出结论的 不确定性 (5) 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即如果有多条知识推出相同的结论,应该怎样计算出最 终的结论不确定性 ● 学过的模型: 一. 概率方法 二. 主观Bayes 方法 ◆ 实质:根据证据E 的概率P(E)以及LS ,LN 的值,将H 的先验概率P(H)更新为后验概率P(H/E)。其中,LS ,LN ,P(H)都由领域专家给出,P(E)则是由用户的具体观察得到的。 ◆ 模型: (1)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使用充分性量度LS 和必要性量度LN ,并且这两者都是由领 域专家给出的(P163) (2) 证据不确定的表示:用概率P(E/S)来表示,其中S 表示一次观察,E 为证据。一般 的该值是根据用户给出的可信度C(E/S)计算出来的,具体计算方法参见课本P163-164 (3) 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计算:极大极小法(P164) (4)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引入几率函数来辅助推理过程。几率函数定义为: ()()1() P x x P x Θ=- 根据知识对应的证据的确定性不同分成三种情况,即 1)证据肯定存在的情况: (/)()H E LS H Θ=?Θ 或 ()()(/)(1)()11()LS P H LS H P H E LS P H LS H ??Θ==-?++?Θ 2)证据肯定不存在的情况: (/)()H E LN H Θ?=?Θ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