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是指出生以后,从脐带结扎,到满28天的婴儿。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围生期,指的是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的时期,在每个国家的定义是不同的,在我国主要指的是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的7天。新生儿主要依照体重和胎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

(一)分类方式及相关概念

1. 从胎龄进行分类

从胎龄看,主要分为三类: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

产儿。

(1)足月儿:指的是胎龄满37足周,而未满42

足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的是胎龄满28足周,但是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

(3)早早产儿:指的是胎龄满28足周,而未满32足周的婴儿

(4)过渡的足月儿:是指胎儿孕周满37周的时候,但是还不到37足周的这一类的新生儿,称为过渡的足月儿,因为他是接近成熟的一类新生儿。

(5)过期产儿:是指胎龄孕周超过42足周以上的新生儿。

2. 根据出生体重进行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为三类: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1)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在2 500~3 999 g之间的新生儿。

(2)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 000 g的新生儿。

(3)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小于2 500 g的新生儿。

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尤其要关注的是两类,一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英文简称是VLBW,指的是出生一小时之内,体重小于1 500 g的新生儿;还有一类是超低出生体重儿,英文简称ELBW,指的是出生体重一小时之内小于1 000 g的新生儿。临床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

不断的发展,早产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所以针对这两类患儿的护理水平,对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

3.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将新生儿划分为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1)适于胎龄儿(AGA):指的是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

(2)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在第10百分位以下。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足月了,但是体重没有达到2 500 g。

(3)大于胎龄儿(LGA):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水平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二)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1. 外观

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上有很大的区别(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体重还是身长,早产儿都要比足月儿差很多;早产儿的肌肉张力也明显低于足月儿,其皮肤、生殖器等均未发育完全。

表1 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上的区别

足月儿早产儿

体重平均3 000g <2 500 g

身长平均50 cm <47 cm

肌肉哭声响,有张力哭声弱,张力低

皮肤红润,胎毛少薄而嫩,胎毛多

皮下脂肪丰满皮下脂肪少

耳廓发育好耳廓软,指甲未达指尖足纹清楚足纹少

生殖器乳晕清楚,睾丸下降乳晕不清,睾丸未降

2. 循环系统

随着新生儿的出生、脐带的结扎,新的血液循环就建立起来,肺血管的阻力出现下降。在出生的数小时之内,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上的关闭。而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全,心

率较快,可达140~160次/分,血压比较低,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的危险。另外,临床上需要密切注意的就是毛细血管的脆性比较高,容易导致出血,包括肺出血和颅内出血。

3. 消化系统

足月儿的肠道的面积相对比较大,肠壁比较薄,所以肠壁的通透性比较高,一些免疫球蛋白来可以通过肠道,可以增加足月儿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由于通透性比较高,一些毒素也容易透过肠壁,进入到血液循环,容易发生感染。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很差,吞咽能力弱,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由于胃容量小,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和溢乳,容易发生误吸,有窒息的危险。另外,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表2 )。

表2 足月儿和早产儿消化系统的区别

足月儿早产儿

面积大,肠壁薄,通透性高生理性黄疸

水平胃

贲门括约肌发育差

幽门括约肌发育比较良好易呕吐和溢奶吸吮力差,吞咽弱易得坏死性小肠炎黄疸重

胃容量小

易返流和溢乳

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4. 血液系统

对于血液系统来说,新生儿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成年人来说比较高,其中最主要的血红蛋白是胎儿血红蛋白,含量比较高,最多可以达到70%,这样就容易发生氧解离曲线的左移,也就是在这些新生儿缺氧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紫绀,所以外观上不容易看出缺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新生儿的不良状况。早产儿发生贫血很常见,而且由于维生素K合成不足,很容易导致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出现出血。

5. 泌尿系统

新生儿的肾小球的滤过率比较低,浓缩功能比较差,容易发生脱水和水肿,而且对钠的耐受限度比较窄,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和水肿。早产儿的肾功能与足月儿相比,更加不成熟,在容易发生脱水、水肿、水纳潴留这一系列的情况之上,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

6. 神经系统

新生儿的脑相对于成人来说,占的体重比例比较大,一般在300~400 g ,占到了体重的10%~20%。原始反射存在,如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一些病理性的反射也会呈阳性。对于早产儿来说,胎龄越小,反射就越差。并且容易缺氧,发生缺血缺氧,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出现。

7. 免疫系统

由于足月儿从母体当中已经获取了充分的IgG ,出生之后对一些疾病已具有天然的抵抗力。但是会缺乏一些不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如IgA 、IgM ,所以容易发生呼吸系统、肠道系统感染。而对于早产儿来说,除了具有以上特点之外,由于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且薄嫩,就导致了屏障功能比较弱,相对于足月儿来说是更加容易发生感染。

8. 体温调节的问题,

对于体温调节来说,不论足月儿和早产儿,其对体温的调节功能都是比较差的,因为他们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可以影响足月儿和早产儿的体温,所以我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环境的温度。

(一)维持体温稳定

对于早产儿,一般室温要维持在24~26℃,调节湿度在55%~65%。对于体重小于 2000 g 的患儿,一般需要置于暖箱当中,通常选择的是密闭式暖箱,如果需要操作的时候,可以将患儿至于开放性暖箱当中进行操作。体重大于2 000 g 的患儿,一般需要给予包被并要为其佩戴帽子,因为早产儿急需保暖,而头部面积相对比较大,容易造成热度的散失。

针对不同体重,要求的暖箱温度也不一样(表3),通过此表也可以看出,随着患儿体重越来越大,需要箱温是逐渐降低的。

表3 不同体重患儿需要的箱温

(二)维持有效的呼吸

新生儿出生之后,首先要做的是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包括吸入的羊水、黏液等。在做一个很好的清除之后,要将这些新生儿置于一个合适的体位,一定要避免过渡伸张或过渡屈曲。无论是过伸或过曲,都会影响患儿的呼吸道而影响呼吸,造成缺氧。对于早产儿来说,容易发生两大危险,一是缺氧,二是缺氧之后导致呼吸暂停,因为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一旦发现有缺氧,就必须给予一个吸氧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我必须遵医嘱给予一个间断的低流量吸氧,以免造成氧中毒。

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的不完善,有的患儿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吸次数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最严重的就是出现呼吸暂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临床护士要在第一时间采取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如托背、弹足底,如果这些措施不足以将患儿的缺氧症状缓解,则需要给药,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给予机械正压通气来缓解症状。

(三)早产儿的喂养

喂养至关重要,重点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有:早期微量喂养;缓慢的增加奶量;非营养性的吸吮;腹部的按摩;早期的人工通便。

喂养的主要方式包括经口喂养和经胃管喂养,有时候对于一些难喂养的早产儿,也可以实施经十二指肠管的喂养。对于特殊患儿,可以进行胃肠外的营养。

1. 早期微量喂养(表4 )

表4 早期微量喂养奶量

体重(g)开奶量加奶量

>1 000 g 1~5 ml 1~5 ml

<1 000 g 0.5~1 ml 0.5~1 ml

由上表可以看出,早期给的奶量非常小,这样的奶量并不是为了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

热量需求,目的是促进其肠道的成熟,避免肠黏膜萎缩,预防肠道感染的发生。而早产儿生长需要的热量,还可以通过胃肠外营养来给予。

2.缓慢增加奶量(表5)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早产儿校正胎龄以及体重的增加,开奶量、每天隔次加奶的量以及哺乳间隔的时间也是增加的,有了这个过渡的过程,帮助早产儿完成一个胃肠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

表5 早产儿的缓慢加奶量

(四)预防感染

1. 限制探视人员

限制探视人员需要医务人员与家长做一个良好的沟通,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这类早产儿是居住在NICU,也就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大部分NICU都是限制探视的,甚至是没有探视的,即使是有探视也必须限制每次进入NICU的人数,而且进入之前对这些早产儿的父母一定有良好的一个宣教,而且要有一个很好的一个装备,需要戴一次性的口罩、帽子,穿隔离衣等。

2. 手卫生

工作人员、母亲哺乳前后、奶具消毒不仅患儿的家长要强调手卫生,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这一点。目前哺乳前后要严格按要求洗手,人工喂养儿要注意奶具的消毒。另外,奶粉一定要现配现用。

3.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的衣服需要是棉质的、舒适,避免皮肤破损,避免造成感染。及时更换尿裤,便后温水洗净臀部肛周,涂鞣酸软膏保护。

4.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避免对流风。

(五)密切监测病情

监测病情主要是通过24小时监测仪来进行。输液的时候主要应用输液泵来输液,也是为了密切的监测患儿病情,同时也防止短时间内大量的液体进入患儿体内,以免发生水钠潴留或者是对心脏造成负担。

(一)起源

早产儿发展性的照顾是在20世纪八80年代时,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一种护理理念,它的护理原则就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对早产儿带来的刺激。如今NICU的环境越来越好,但是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来自暖箱的压力及噪音,来自工作人员的操作刺激等问题,会对患儿造成一系列的健康影响。为此,医务人员需要掌握一种新的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nursing care(DSC)。

(二)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重点是针对子宫内外环境差异所实施的一种护理措施,胎儿在子宫内所处的环境比较幽暗、舒适,周围的声音是低平的。母亲的作息也是有规律的,而且来自于羊水的刺激是非常温润、有弹性的,有利于胎儿肌肉的发育。在子宫温暖的的环境中,婴儿非常具有安全感。随着胎儿的降临,来到子宫外时,新生儿面临这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首先是杂音比较多、分贝比较高,而且灯光比较明亮、刺眼,而且这些刺激是没有规律性的,对疼痛是无法预期的。

(三)不良刺激对早产儿的影响

1. 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噪音主要会造成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的下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其颅内压力会升高,容易出现脑出血的危险。另外,噪音会使早产儿的心率、呼吸加快,使睡眠受到干扰,生长激素分泌下降,不利于早产儿体重的增长。

2. 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

在NICU中,可能面临的是24小时强烈灯光的刺激,这种情况下,早产儿缺乏暗刺激,长期下去,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会增高。另一方面,由于睡眠的不规律,生长激素分泌紊乱的,身高、体重增长就会受限。

3. 体位、姿势对早产儿的影响

早产儿在暖箱当中可能长期处于仰卧位或者俯卧位。这种体位之下,髋关节容易发生外翻、扁平、变形,容易出现“W”形的手臂,形成类似青蛙式的姿势。在采取机械通气固定

头部的过程中,固定患儿头部有可能造成皮肤的破损,而且长时间的的固定会使患儿头部发展受限,在外形上形成典型的长而窄的头型。

4. 各种检查和操作对早产儿的影响

对于早产儿的各种检查操作非常多,容易造成早产儿的生理状态的不稳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1)早产儿舒适的表现:患儿舒适时表现为生命体征的平稳,四肢处于屈曲状态,可能会有一些细微、柔和的运动,如握拳,或者手放在嘴边,有一些吸吮的动作、泌乳的动作。患儿整体是放松的、安静的,并且可以很快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

(2)早产儿不舒适的表现:当早产儿感受到压力时,生命体征不平稳,四肢肌张力弱,肢体频繁出现伸展。另外,患儿会有一些粗大的运动,如蹬腿腿、踢腿,一般手掌是张开的。情绪上会出现烦燥,表现为频繁的皱眉,双眼飘浮,甚至表情呆滞。

5.与父母的分离

与父母分离时,早产儿缺乏安全感,且不利于刺激母亲乳汁的排泄。对于父母来说,也会由于长期的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恐惧、失控,而且由于没有参与到护理自己孩子的过程当中,也会表现为压力增大与愧疚感。

(四)早产儿发育支持的护理措施

1. 加强环境的护理

既然环境会对早产儿造成很多不良刺激,那么就要努力避免不良的环境,创造一个适宜早产儿发育的环境。第一,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湿度,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第二,白天将噪音控制在45分贝左右,晚上35分贝左右,还要强调说话轻、走路轻和操作轻。第三,光线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遮盖暖箱。白天对于光的强度可以调至25,晚上时候调制60,特殊治疗的情况下,光的强度可以调至100。

2. 早产儿体位的护理

体位护理要遵循的原则是:使这早产儿处于屈曲位、中心位和被包裹的一种体位。患儿以屈曲为主,肢体趋向身体的中心部位,手放在口边,促进身体的对称性,预防不正确的姿势及变形,这种体位状时,患儿的生命体征是比较平稳,而且容易入睡。

3. 减少疼痛对早产儿的刺激

在临床过程中,对早产儿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输液,可以采取静脉或者动脉置管,减少留置套管针对早产儿造成疼痛的刺激。在进行有创操作之前,可以给予患儿口服葡萄糖溶液,利用香甜的刺激减少疼痛的刺激。另外,还可以利用安抚奶嘴给予一定的安慰,达到实行人

性化护理的目的。

4. 非营养性的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的目的并不是通过吸吮,让早产儿获取奶液,而是让他们吸吮一些没有奶孔的奶嘴,目的是给早产儿一个安慰,减少哭泣,增加血氧饱和度,促进体重的增加。原理是可以促进早产儿的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能力,满足其口欲,并减轻了有创造操作带来的痛苦。

5. 实施袋鼠式照顾

袋鼠式的照顾不仅可以在病房当中实施,而且也可以在家庭里实施,袋鼠式的护理也称为skin to skin,也就是皮肤接触的一个护理。通过袋鼠式护理,早产儿可以得到很好的抚育,而且可以增加亲子关系,也增加了父母的信心。

6. 按摩灌肠

按摩灌肠可以跟抚触结合到一起,重点是对腹部的按摩。在腹部以脐为中心,实施顺时针的按摩,主要目的是刺激排便,从而减少患儿腹胀的情况,胃排空的时间就会缩短,发生黄疸的严重的程度也会降低。有研究表明,在规律的按摩灌肠的作用下,新生儿的舒适性、安全性都明显的优于传统的灌肠。

临床中,基础护理和支持护理同等重要,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新技术,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工作。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三.婴儿生理特点P38 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期,1~12丧月的婴儿期(一)婴儿体格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最快,12月时赸过出生时3倍(>9kg)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2.身长反应骨骼系统生长指标,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 达到75cm。 3.头围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反映脑及颅 骨的发育状态,新生儿头围平均34cm。

4.不胎儿期的头颅生长最快丌同,婴幼儿期躯干增长最快。到6丧月 至1岁时,胸围呾头围基本相等,称乀为胸围交叉。 1.胃贲门括约肌弱,易溢奶戒呕吐。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呾脂 肪酶含量少,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2.婴儿4丧月前丌喂肉,4丧月后增加辅食,如米粥类。 3.消化酶活力差,肝分泌胆汁较少,敀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 四.幼儿生理特点P39 (一)体重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至2

岁时体重约12kg,2岁后每年增长1.5-2.0kg。(二)身长 1~2岁全年增加10cm,2~3岁平均增加约5cm ,3岁时,身长约100cm。 (三)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不脑发育有关,1岁时增至46cm,出生时胸围比头 围小1~2cm,1岁时不头围基本相等,2岁以后胸围赸过 头围,反映出胸廓呾胸背肌肉的发育。上臂围在出生后第一年内由11cm增至16cm,随后持续 到5岁左右,上臂围可以反映皮下脂肪

厚度呾营养状况,以 及早发现营养丌良。 (四)脑呾神经系统的发育 脑组细的发育自孕丨期开始,持续到2岁至3岁,人脑的 神经绅胞分裂增殖至140亿丧,脑组细重量增至成年人2/3 以上,出生时脑重量370g,6丧月600~700g,2岁时达 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75%。(五)消化系统发育 1岁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5岁时出尖牙,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 ,2岁时共出18~20颗牙。到2岁半时乳牙仄未出齐属亍异常,如兊汀

儿科护理学习题--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

第七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 A1型题 1.早产儿是指 A.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B.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C.胎龄满28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D.胎龄满28周至产后1周的新生儿 E.胎龄超过42周的新生儿 2.低出生体重儿是指 A.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B.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 C.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2500--4000g的新生儿 E.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3.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A皮肤红润,胎毛少 B.耳壳软骨发育好 C.乳晕明显,有结节 D.指甲长过指端 E.足底光滑,纹理少 4.新生儿排胎粪和排尿的时间分别为 A.生后6小时内、12小时内B.生后12小时内、12小时内 C. 生后12小时内、24小时内 D.生后24小时内、24小时内 E.生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 5.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发作者可静滴 A.吗啡 B.氨茶碱 C.阿托品D.肾上腺素 E.激素 6.不属于新生儿常见的正常生理状态的是 A.“马牙”B.生理性黄疽 C.臀红 D.假月经E.乳腺肿大 7.新生儿沐浴前,室温应调节至 A. 18 ~ 20℃ B. 20 ~ 22℃ C. 22 ~ 24℃ D. 24 ~ 26℃ E. 26 ~ 28℃ 8.新生儿室的室温应保持在 A. 18 ~ 20℃ B. 20 ~ 22℃ C. 22 ~ 24℃ D. 24 ~ 26℃ E. 28~30℃ 9.新生儿体温过高时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A.酒精擦浴、 B.松开包被,补充水分C.冷盐水灌肠 D.冰块敷大血管处E.按医嘱给予退热药 10.胎儿娩出后,护士首先进行的护理措施是 A.保暖 B.擦干羊水 C.结扎脐带 D.清理呼吸道E.新生儿Apgar评分11.新生儿出生后进行Apgar评分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A.皮肤颜色 B.角膜反射 C.呼吸 D.心率E.肌张力 12.下列符合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是 A.惊厥B.意识模糊C.呼吸暂停 D.肌张力正常E.拥抱反射减弱 13.有关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护理,下列不妥的是 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B.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C.抬高头肩部15o-30o D.勤翻身,以防止压疮E.按医嘱用止血剂14.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检查的典型表现是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护理(一)

第一节 体温: 不恒定,受外界坏境影响 (有体温改变危险) 皮肤,脐带薄,嫩,血管丰富而且细; 脐是开放的门户(容易感染) 呼吸:40-45次/分钟呼吸较快戒律不整,腹式呼吸 (早产儿有不能维持自主呼吸的可能) 消化:消化能力差,易感染,易溢乳有窒息危险;早产儿吮吸,吞咽差有喂养困难。肝功能发育不完善(生理性黄疸,出血,胎便) 神经;发育不完善,有固有反射(握持,拥抱,吸吮,觅食) 免疫能力差 保健护理 保暖: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要经常保持房间通风房间早晚2次避免对流空气直吹宝宝(在开窗通风时把宝宝带离房间)定期给宝宝晒太阳注意要在太阳比较温和气温比较适合宝宝的时候出去避免风大的,植被较多的地方。 眼部清洁注意事项要由内而外擦拭宝宝的眼睛,将毛巾对折分层每个部位用一层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鼻子的护理 针对宝宝鼻涕比较多鼻子容易堵塞。可以买专业的吸鼻器也可以湿润棉签以后轻轻的擦拭宝宝的鼻孔外侧尽量让小宝宝自己打出喷嚏来,不要去扣去挖,对使鼻粘膜受损。长达后成鼻膜炎。 口腔护理 经常清洁宝宝口腔内测用棉棒蘸水湿润后在灯光下操作 皮肤护理 保持清洁是宝宝舒适。主要是用38-40度左右温水擦拭宝宝身体但是要注意脱衣后要在室温26度-28度左右的房间给宝宝擦身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5分钟不然容易感冒。 宝宝的哭声 只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哭奶声。正常宝宝的哭声单声“哇喔·····哇噢·····哇噢·······”很委婉,哭时呼吸也很平缓。 如果遇到单声,但不委婉,可能有异物进去呼吸道。 如果出现宝宝哭声比较尖,且惊慌,多汗这可能是宝宝缺钙的表现, 如果宝宝哭声比较尖儿出现喷射状的呕吐可能是颅内压增高。 烫伤: 预防烫伤沐浴时水温要控制好温奶时水温也控制好,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 必须使用热水袋时温度控制在50-60度 烫伤后的紧急处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1.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2.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37周的新生儿(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患肺透明膜病,妊娠25--30周,肺泡腔内开始出现PS,35周后PS增多。胎龄越小,HMD发生率越高,胎龄为26--28周的早产儿约50%可发生HMD,30--31周则低于20%--30%,大于33周则相对少见。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后应用,可使患HMD的早产儿病程缩短,存活率提高。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奶甚至呕吐。早产儿在缺氧缺血、炎性损伤或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2~3天排完。新生儿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 (5)血液系统: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血容量为85~100ml/kg (6)神经系统: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3、4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胎龄愈小,各种反射愈差。如吸吮、吞咽、觅食、对光眨眼反射等均不敏感。觉醒程度低,嗜睡,拥抱反射不完全,肌张力低下。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层生发组织,因而易导致脑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有时伴有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胎龄24--28周

婴幼儿生理特点

保育员要照料好小朋友的一日生活,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孩子不是“小大人”。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因为婴幼儿皮肤薄嫩,皮肤不清洁很易生疮长疖。为什么要让婴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因为婴幼儿的骨骼长得很快,少见阳光就会得佝偻病。为什么不应该为了“催饭”,而让小朋友吃水泡饭、汤泡饭?因为细嚼慢咽有五大生理功能。科学的护理,基于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才能主动的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 下面,就让我们以人体的若干系统为顺序,谈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 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有什么特点 1.骨骼 (l)骨骼在生长:婴幼儿在不断长个子,也就是说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长骨骼就需要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2)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但要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3)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4)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而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有好的姿势。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柱是人体的“大梁”,主要的支柱。那么,人体的这根“大梁”,是不是一根直直的“顶梁柱”呢?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脊柱有了这几道弯曲,在人体做走、跑、跳等运动时,就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有了弹性也更能负重。否则,若脊柱真是一根“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脑子震了,肩挑重担也成为空话。 上述生理性鸾曲是随着小孩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生后2~3个月会抬头了,形成颈部前弯;6~7个月会坐了,形成胸部后弯;开始学走路,形成腰部前弯。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应从小培养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坐着时,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健美的体姿不仅使人看上去有精神,还可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另外,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平衡发展,形成一侧肌肉、韧带过度紧张,导致脊柱侧弯(从后面看,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 2.肌肉 (1)容易疲劳:婴幼儿肌肉的力量和能量的储备都不如成人,很容易疲劳。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要适时让幼儿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画直线却挺费劲儿,这与不同的肌肉发育早晚有一定关系。 3.关节和韧带

新生儿.护理试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 (E )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2、中性温度是指: (D )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3、早产儿的特点有: (C ) A.头发分条清楚 B.足底纹理少 C.皮肤毳毛少 D.乳腺有结节 E.指甲达到指尖 4、生理性黄疸多于: (A ) A.生后第2-3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B.生后第4-10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内出现,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约10天左右消退 E.生后7天出现,进行性加重 5、新生儿溶血病中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E】 A、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很快 B、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C、母亲的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同时,血色素明显下降

E、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 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A】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群链球菌(GBS) D、表皮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7、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D】 A、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B、胎膜早破 C、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 D、产后感染 E、羊水穿刺 8、女婴,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μmol/L.在检查黄疸的原因时,首选的治疗方法【A】 A、光照疗法 B、换血 C、口服苯巴比妥 D、白蛋白输注 E、输血浆 9、产儿的呼吸特点是【D】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C】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生理特点 一、呼吸和脉搏 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呼吸腔道狭小、胸腔变窄、呼吸功能差、胸廓的呼吸运动较浅。为此,必须经常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在出生10-12小时左右,从胸式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其呼吸经常不均匀、效率差,常可出现呼吸浅、快、不匀等现象。脉搏也可出现一会快、一会慢。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50次左右。脉搏每分钟在120次左右。新生儿在哭完和吃完奶时,有时会出现呼吸浅、快、不匀、脉搏数可增加一每分钟160次,是成人的两倍。 测量新生儿的呼吸次数须在安静时。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在30-60次之间,超过此范围就可能是疾病所致。 二、体温与皮肤 刚出生的小儿体温较高,肛门测量时为37 .5-38℃,以后体温逐渐降低,到生后3-5小时,体温可降1 .5-2℃,至一昼夜后,在护理正常情况下,体温变为正常,大约肛温在37℃左右,腋温比肛温稍低些。 新生儿的皮肤红润,表面带着一层油脂(又叫胎脂),胎脂可使胎儿易于通过产道,分娩后,如胎脂过多时,可用消毒棉花浸植物油擦去一部分,残留的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一星期后,可以开始洗澡。 在新生儿的屁股、腰、后背等处常可以见到蓝绿色的色素斑,称为“儿斑”或“蒙古斑”,这是黄种人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逐渐消退。 三、排泄 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排尿,个别的在生后第二天排尿。最初几天、每日约排尿4-5次,7天后,每天可达20次左右。如果新生儿2天仍未排尿,就需要查找原因,应检查有无尿道畸形。新生儿出生后,一般多在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胎便常呈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味。2-3天后渐渐变为棕黄色的粪便。吃母乳的孩子粪便呈金黄色。每天排便一次至数次不定,有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几乎每次更换尿布时都有染有粪便,倘若粪质均匀,没有奶块,水分不多又不含粘液时,属正常现象。如果生后24小时未排大便,则应查找原因,如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直肠闭锁、无肛等。新生儿头两天的粪便称为胎粪,其中含有咽下的胎毛。如果生后胎粪便很少,也要就医,包括显微镜检。胎粪内是否有胎毛至关重要,如镜检查出胎毛即说明胃肠是通畅的,否则应考虑有异常情况。新生儿要勤换尿布,不要让屁股受粪便尿液的浸渍,否则容易引起溃烂。 四、睡眠 新生儿除吃奶或尿布潮湿时觉醒外,几乎都在睡觉。睡眠多,一方面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大脑容易疲劳的缘故。正常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为20小时。 五、运动 新生儿出生不久,手、脚都有会自由运动。最初几天,他还是保持出生前的姿势,双臂蜷缩在胸前,双腿向腹部蜷曲。此外,新生儿对外界的刺激有较强的反射运动,这些运动一般与大脑作用无关,完全是身体内外刺激引起的下意识运动,如拥抱反射(遇到响声、双手就会做拥抱状)、吸吮反射(靠近嘴边的东西吸吮一番)、握持反射(碰到手上的东西要抓握一阵)等。这些反射运动随着大脑的逐渐发育健全,当脖子开始挺起的3-4个月就会自动消失。 六、感觉

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王素梅: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是独立的生命个体,TA的成长每一步也离不开家长的精心照顾。如果 你想要当好“宝宝的守护神”,想要宝宝健康长大,需要先来了解新生儿的世界是怎样的。本期搜狐母婴专家会客厅我们请来了著名老中医王素梅教授,来从中医的角度给大家讲讲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包括:小孩从生下来以后分哪几个生理期?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特点和成人不一样?小孩的生理特点和得病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特点等 问题。大家快来学习一下吧! 王素梅,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四惠中医院儿科主任。 我们现在提倡治未病,什么叫未病?没有生病之前先防,我们要孕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到以后的成长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说句老实话,到了老年您再去养生为时有点晚了,孩子从一出生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理念陪伴着他(她),那么他(她)这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新生命诞生以后处在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当中,不同年龄小孩的形体、生理、病理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医学上来说,把孩子共分为五期:从胎儿出生后脐带结扎至满28天为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从胎儿出生至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从1周岁后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3岁以后到6岁属于学龄前期;6岁到12岁为学龄期;12岁到18岁青春期,而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不一样,小男孩比小女孩生理期晚一年,大家把这个概念要搞清楚。 胚胎期:预防畸形是关键。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这期间有40周的时间,属于胎儿期。胎儿期很重要,在这期间会因为受到遗传因素、外界因素及一些药物的影响,而导致孩子的畸形。如果发现得早,可以及时终止妊娠,如果发现的晚,最后生下来,给这个家庭带来就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所以,在胚胎前期一定要注意预防畸形,在中期和晚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发育。 围生期:如何守护新生命的前七天?咱们国家还有围生期,怀孕28周到出生以后的7天时间,这个时期也是新生儿容易发生疾病发生变化的阶段。尤其刚降生,脐带一剪断就是独立的生命体,抵抗能力、接受外界能力都是不完整的,这时候得病的机会更加多一些。这个时期也是婴儿死亡的高峰期,也是要引起高度重视。 新生儿期:配合医生做好全面检查警惕先天不足。小宝宝从出生到满28天是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体,医生要对他进行详尽的检查,有一些在母亲体内没发现的问题,出生后就会表现出来。记得85年我在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修的时候,有一位从其他

早产儿护理查房(案例版)

早产儿护理查房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特点] 1、外表: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7cm,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2、神经系统:完善程度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各种反射越差,哭声低微,哭时无泪,吸吮、吞咽、觅食、反射不敏感,拥抱反射不完全。 3、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不足,散热快,易受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4、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都不成熟,呼吸肌软弱无力,使气体交换率低,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发生呼吸暂停,咳嗽反射无或很差,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清除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消化系统: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差且与呼吸不能很好协调,容易出现呛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痉挛,容易发生溢乳使入量不足,早产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但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消化与吸收。其次,早产儿肝功能差,肝酶不足,肝糖原储存及合成蛋白质功能均不足,因而生理性黄疸重而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 6、其它,肾功能不全,酸碱调节能力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另外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从母体获得的IgG量少以及其它免疫功能差,易发生严重感染。 [简要病史] 韦文妹之婴,女,出生10分钟,全身青紫,哭声不畅,于2007年7月10日9:50入院,患儿系G1P1孕32+周,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娩出,体重1590g,Apgar评分:1min2分,经清理呼吸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后5分钟评分7分。 入院查体:体温不升,HR136次/分,R66次/分,反应差,哭声不畅,前囟平软,唇周微绀,面色及四肢紫绀,两肺呼吸音粗,无三凹征,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脐部干洁无渗血,双下肢无硬肿,水肿,神经系统反射征:握持反射(±),余原始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1、新生儿重度窒息;2、早产儿;3、低体重儿。 处理: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急查血糖5.4mmoL/L,置暖箱保暖给氧,暂禁食水,予力丁沙针抗感染;止血敏,Vitk1,预防出血;微泵速率以4.5ml/h维持正常血糖。第二天患儿面色红润,反应好转,哭声响亮,无呼吸三凹征,无出现间断性呼吸困难,紫绀,四肢活动可。胎粪已解,小便正常,予人工喂养,每次3ml,隔2小时,其间出现呕吐2次,为奶汁。医嘱予静脉营养(脂肪乳,氨基酸)。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 (一)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分娩后在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约为40~60次/分,由于胸腔较小,肋间肌肉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故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尚不成熟,呼吸浅表且节律不规整,常出现呼吸暂停。所谓呼吸暂停,即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早产儿因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为: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

环终止;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 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100~15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3.消化系统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消化道已能充分分泌大部分消化酶,只是淀粉酶至生后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便,约2~3天排完。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检查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因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多数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同时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可发生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易发生溢乳。消化酶含量接近足月儿,但胆酸分泌少,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缺氧或喂养不当等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由于早产儿的胎粪形成较少和肠蠕动乏力,易发生胎粪延迟排出。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足,生理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infant;prematureinfant),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其死亡率约为12.7%~20.8%,且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尤其是1000克以下的早产儿,其伤残率也较高。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母孕期感染、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及多胎等是引起早产的原因。另外,种族和遗传因素与早产也有一定的关系。 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不同胎龄的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见表7—2),因此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目前国际上有数种评分方法,常用的有Dubowitz评分法和Ballard评分法。 表7—2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早产儿足月儿 皮肤绛红、水肿和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 头部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头发细而乱头大(占全身比例1/4)头发分条清楚 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

直挺 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结节4mm,平均7mm 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睾丸已降至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分娩时儿茶酚胺释放使肺液分泌减少,足月儿约30- 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如持续超过60~70次份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致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及拒乳。 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刺激呼吸中枢;肺泡数量少,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呈扁平立方形,毛细血管与肺泡间距离较大,气体交换率低;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因此,早产儿呼吸浅快不规则,

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一、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婴幼儿在0—3岁时期,是潜意识吸收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没有选择地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了事物一一吸收,并成为自身智能的一部分,并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从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2~3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也就是说,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中会有五种突出表现: 1、对秩序的喜爱。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急切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这是儿童在靠味觉触觉感知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凭这种感官肌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 3、乐于学习走路。这等于是儿童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4、对微小精细的东西感兴趣。这似乎是大自然特意安排一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 5、对社会性发生兴趣。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学着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团体意识。他们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了为自己做事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些社会性行为在开始时也是观察,后来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积极地接触别人的动机。此时的孩子如果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专家认为,这阶段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 二、0—3岁亲子教育如何达到和谐发展 亲子教育活动不同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家长,整个活动环节也都是在家长面前完成的,亲子老师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起来,得到科学的指导,还要帮家长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和新的教育观念及态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现代父母的职责和角色,真正地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师长、榜样! (一)、父母和孩子应形成良性的亲子行为 1.注重自身提高

足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常见护理诊断

足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常见护理诊断 1.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体重在2500g以上(约3000g),身长47cm以上(约50cm),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良好,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们到结节,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2.呼吸系统 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分娩后新生儿在第1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其呼吸较浅快,频率为40次/分左右。常以腹式呼吸为主。 3.循环系统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巨大变化必脐带结扎; 1).肺血管阻力降低; 2).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较大,100-150次/分,平均120-140l 次/分,血压平均为9.3/6.7kPa(70/50mmHg)。 4.消化系统 足月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而胃呈水平位,奔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足月儿除胰淀粉酶不足外,其余消化酶均已满足生理需要。 胎粪呈墨绿色,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及消化液组成。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泄,约3~4天内排完,若超过24小时还未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为肛门闭锁。 足月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力较低,是出现生理性黄疸及对某些药物解毒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5.血液系统 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足月儿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HbF)约占70%,后渐被成人血红蛋白(HbA)替代。由于胎儿血红蛋白对氧有较强亲和力,氧离曲线左移,不易将氧释放到组织,所以新生儿缺氧时紫绀不明显。足月儿刚出生时白细胞数较高,第3天开始下降。 足月儿血容量为50~100ml/kg. 6.泌尿系统 足月儿一般生后第1天排尿,如生后48小时无尿,需要检查原因。新生儿尿稀释功能尚可,但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排出同样量的溶质需比成人多2~3倍的水。它的排磷功能较差,因此牛奶喂养儿易导致低钙血症。 7.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成人仅2%)。新生儿期间视、听、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除对母乳外)相对差些。足月儿出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0到1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讨论题目: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 讨论内容: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保健 讨论成员:王娟石腾张照雅严海霞沈梦歌薛爽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28天的小婴儿。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2500到4500克,平均身高是45到51厘米。 生理特点: (1)外观: 头部在身体中占的比例较大,外观正常,肤色红润,外生殖器官能分出男女,哭声响亮,有正常的大小便。 (2)体温: 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所以体温调功能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 ⑶体重: 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体重都会有正常的生理性下降,一般在出生后2~4天,宝宝体重可以下降6%~9%,最多不超过10%,一般在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重,也有的晚至第三周才恢复到出生体重,但这并不影响以后的发育。一旦体重恢复,随着月龄及哺乳量的增

加,体重会迅速增加,一般每天可增30克以上。如下降过多则应分析原因。 ⑷体型: 胎儿时期,脑优先发育,其次是躯干,发育最慢的是四肢,所以新生儿的头占身长的1/4,且新生儿的颈部很短,颈部肌肉力量小头大而沉。 ⑸新生儿的代谢: 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重比)较林。因此代谢率比成人高。对蛋白质、脂肪、糖都能很好吸收、代谢和利用。生后血钙有下降趋势,血磷上升。此时食物中钙、磷比例过大可导致手足搐搦症。 ⑹大便: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大便。有的新生儿在娩出过程中即排便。起初两天大便呈墨绿色、黑棕色,称为胎便;吃母乳后大便呈棕黄混杂的颜色;3~4天左右转为金黄色软便,呈糊状,不成形,每天好几次。若生后24小时一直未排便,且伴有腹胀、呕吐,呕吐物为黏液或羊水,应考虑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应当及早看医生,检查是不是有先天性畸形或消化道畸形 ⑺小便: 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时或生后6小时内排尿,前2~3天尿量少,但每天最少尿量60毫升以上。若出生后24小时还不排尿,应当喂10%的葡萄糖水20~30毫升,观察是否排尿不要用尿不湿,如果仍未排尿,应请医生检查,处理异常情况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征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呈伸直状,皮肤红嫩,胎毛多,头发细软,耳廓软骨发育不完善,足底纹少,指甲未达指尖,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2.体温早产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棕色脂肪少,容易散热,保暖性差,体温易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非常容易出现低温状态。早产儿汗腺功能差,故在高温环境中体温升高。 3.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成熟,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4.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差,比足月儿易发生溢乳。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的程度比足月儿重,持续时间也长。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胎龄越小,反应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而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 6.其他早产儿免疫功能较足月儿更差,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酸碱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钾。 病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 3.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 4.慢性疾病 5.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 6.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 7.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 8.骨盆及脊椎畸形、双胎或胎儿畸形、羊膜早破、脐带异常及羊水过多。 9.急性或慢性中毒。 10.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 11.意外受伤或手术。 并发症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频发性呼吸暂停 3、慢性肺损伤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5、脑损伤 6、硬肿症 7、感染 8、低血糖 9、高胆红素血症 10、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11、早产儿贫血 12、早产儿视网膜病 13、佝偻病

婴幼儿生理特点

第一章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保育员要照料好小朋友的一日生活,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孩子不是“小大人”。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因为婴幼儿皮肤薄嫩,皮肤不清洁很易生疮长疖。为什么要让婴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因为婴幼儿的骨骼长得很快,少见阳光就会得佝偻病。为什么不应该为了“催饭”,而让小朋友吃水泡饭、汤泡饭因为细嚼慢咽有五大生理功能。科学的护理,基于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才能主动的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 下面,就让我们以人体的若干系统为顺序,谈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 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有什么特点 1.骨骼 (l)骨骼在生长:婴幼儿在不断长个子,也就是说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长骨骼就需要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2)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但要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3)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4)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而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有好的姿势。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柱是人体的“大梁”,主要的支柱。那么,人体的这根“大梁”,是不是一根直直的“顶梁柱”呢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脊柱有了这几道弯曲,在人体做走、跑、跳等运动时,就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有了弹性也更能负重。否则,若脊柱真是一根“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脑子震了,肩挑重担也成为空话。 上述生理性鸾曲是随着小孩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生后2~3个月会抬头了,形成颈部前弯;6~7个月会坐了,形成胸部后弯;开始学走路,形成腰部前弯。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应从小培养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坐着时,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健美的体姿不仅使人看上去有精神,还可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另外,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平衡发展,形成一侧肌肉、韧带过度紧张,导致脊柱侧弯(从后面看,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 2.肌肉 (1)容易疲劳:婴幼儿肌肉的力量和能量的储备都不如成人,很容易疲劳。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要适时让幼儿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画直线却挺费劲儿,这与不同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指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9天)的婴儿。其发生率因地区 不同而异,约为5%~10%。早产儿的死亡率随着出生体重的减少而急剧上升,达12.7%~20.8%,远高于足月儿。 【病因】 发生早产的原因至今未完全明了,母亲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下列因素为高危因素。 1.母亲因素①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身材矮小。②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陛心肾疾患、营养不良、感染、内分泌失调、外伤或是手术、情绪波动。③孕妇吸烟、酗酒、吸毒。 2.胎儿因素①双胎或多胎、胎位异常。②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③ 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胎儿窘迫、贫血或严重溶血。 3.子宫、脐带、胎盘因素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颈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炎等。 ②脐带过短、扭转。③胎盘功能不全如小胎盘、胎盘绒毛梗死或血管阻塞、大血肿、前置 胎盘、胎盘早剥等。 【体格发育和外貌特点】 早产儿有许多外表特征可以用来评估胎龄,特点如下:早产儿哭声低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皮肤薄、红嫩,胎毛多。头发少,呈绒线状。耳廓软骨发育不成熟,紧贴颅骨。乳晕不清, 乳腺结节小或不能摸到。足底光滑,纹理少。指(趾)甲软,未达到指(趾)尖。男婴睾丸未降至 阴囊,女婴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病理生理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1.呼吸功能不成熟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快而浅,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发生呼 吸暂停。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达15~20s,或虽不到15s,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钟)并出现发绀。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现活性物质少,早产儿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 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以上这些均使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衰竭。 2.循环系统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偏低。由于肺部小动脉的肌肉层发育未完全,动脉导管关 闭常常延迟,胎龄愈小,其发生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比例愈高,PDA能引起左向右分流,可 无症状,也可导致肺水肿、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造成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弱早产儿吸吮及吞咽能力弱,易呛乳而致乳汁吸入。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却相对高,因 此需要合理安排喂养,以母乳喂养为宜。早产儿因缺氧及喂养不当易发生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 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因此生理性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易发 生胆红素脑病。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早产儿肝糖原储存少及 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差,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4.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应越差,原始反射 难以引出或表现反射的不完整,因此神经系统检查可作为估计胎龄的依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基质,该组织是一个未 成熟毛细血管网,易导致颅内出血。 5.体温调节障碍早产儿缺少棕色脂肪,基础代谢低,产热少,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早产儿易出现体温偏低或不升,故要特别注意保暖,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是指出生以后,从脐带结扎,到满28天的婴儿。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围生期,指的是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的时期,在每个国家的定义是不同的,在我国主要指的是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的7天。新生儿主要依照体重和胎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 (一)分类方式及相关概念 1. 从胎龄进行分类 从胎龄看,主要分为三类: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 产儿。 (1)足月儿:指的是胎龄满37足周,而未满42 足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的是胎龄满28足周,但是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 (3)早早产儿:指的是胎龄满28足周,而未满32足周的婴儿 (4)过渡的足月儿:是指胎儿孕周满37周的时候,但是还不到37足周的这一类的新生儿,称为过渡的足月儿,因为他是接近成熟的一类新生儿。 (5)过期产儿:是指胎龄孕周超过42足周以上的新生儿。 2. 根据出生体重进行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为三类: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1)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在2 500~3 999 g之间的新生儿。 (2)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 000 g的新生儿。 (3)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小于2 500 g的新生儿。 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尤其要关注的是两类,一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英文简称是VLBW,指的是出生一小时之内,体重小于1 500 g的新生儿;还有一类是超低出生体重儿,英文简称ELBW,指的是出生体重一小时之内小于1 000 g的新生儿。临床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

不断的发展,早产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所以针对这两类患儿的护理水平,对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 3.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将新生儿划分为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1)适于胎龄儿(AGA):指的是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 (2)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在第10百分位以下。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足月了,但是体重没有达到2 500 g。 (3)大于胎龄儿(LGA):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水平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二)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1. 外观 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上有很大的区别(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体重还是身长,早产儿都要比足月儿差很多;早产儿的肌肉张力也明显低于足月儿,其皮肤、生殖器等均未发育完全。 表1 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上的区别 足月儿早产儿 体重平均3 000g <2 500 g 身长平均50 cm <47 cm 肌肉哭声响,有张力哭声弱,张力低 皮肤红润,胎毛少薄而嫩,胎毛多 皮下脂肪丰满皮下脂肪少 耳廓发育好耳廓软,指甲未达指尖足纹清楚足纹少 生殖器乳晕清楚,睾丸下降乳晕不清,睾丸未降 2. 循环系统 随着新生儿的出生、脐带的结扎,新的血液循环就建立起来,肺血管的阻力出现下降。在出生的数小时之内,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上的关闭。而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全,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