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

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的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的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的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的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的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界定。译界由此引起的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的“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我们知道,西译论的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的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的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的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的“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的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的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的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的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1) 语音等值;2)音位等值;3) 形态等值;4) 词汇等值;5) 句法等值; 6)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西翻译理论的相似性

对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的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的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附带式

即兴议论, 发展到有意识的点评, 进而再上升到系统性的论述; 形式则从序言跋语到零章散节再到专题专论。譬如, 中国翻译理论和思想体系的构建, 是从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玄奘,到严复、鲁迅、傅雷、钱钟书, 再到董秋斯、刘宓庆; 而西方翻译理论和思想体系的构建, 则是从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斐洛、哲罗姆、奥古斯丁, 到路德、伊拉斯、德顿、歌德、巴托、泰特勒, 再到奈达、卡特福德、哈提姆、韦努提等等 ,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无一不遵循上述发展模式。

有意思的是千余年来, 中西翻译思想家、理论家所考虑所关注的问题, 彼此居然不无相同焦点始终都主要集中在翻译原则、翻译目的、翻译范畴、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的各种关系上, 譬如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从古到今, 中国译论也罢、西方译论也罢,都竭尽全力想回答这样的问题: 翻译是什么?为什么翻译? 为谁而翻译? 翻译什么? 怎么翻译? 翻译究竟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 重神似还是重形似? 翻译的好坏究竟又由谁来评判? 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翻译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抑或是伪科学?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仅西方人熟悉, 中国人也同样耳熟能详。中西译论传统中思维方式的这种相似性足以证明: 认知相向或认知相似是中西翻译思想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论及相向或相似, 中西翻译的基本方法也历来存在着这种相向性或曰相似性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就是: 千余年来, 中西译论一向都区分直译和意译, 或曰死译和活译尽管双方的表达方式有别。

譬如, 中国翻译理论的开山之祖支谦在评论竺将炎的佛经翻译时就指出: 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 或得胡语, 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祗难曰: 佛言依其意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 是则为善。座中咸曰: 老氏称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而古时西方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在谈及他的翻译实践时,则举古希腊演讲作品的翻译为例,说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员的身份去解决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西方的西塞罗与东方的支谦,两者都在各自的翻译理论传统中率先提出了直译和意译的概念,虽然表达方式互为不同,思想却是息息相通的。支谦的所谓质直,实际是指包括音译死译在内的直译,他的所谓文饰,则是指讲究文采修辞的意译、活译西塞罗所谓演说家式的翻译,实际是指意译和活译,他的所谓解释员式的翻译,

就是指逐词翻译也即直译。

两位先哲对于直译和意译的区分,都在各自的翻译传统中得到了发扬光大。譬如, 继西塞罗之后,古罗马时期的著名诗人贺拉斯,以及后来的圣经翻译大师哲罗姆都明确地使用了以词译词和以义译义的术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西塞罗的思想。必须一提的是,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西方各民族语翻译以及翻译研究的发展, 西方译学园地中奇葩辈出,其翻译理论传统中的新概念及与之相对应的新术语层出不穷。

反观中国的译学界, 虽然由于社会文化和哲学思维的差异, 早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未能提出很多西方式的概念和术语,然而人们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却也同样始终围绕着意译和直译而展开得蓬蓬勃勃、热热闹闹。譬如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种不翻、严复的译事三难等等,无不通过对翻译中所遇困难的剖析,揭示出翻译的普遍规律,进而确立起翻译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先哲们所谓的普遍规律、原则与方法,意思是指: 在把信息从一种语言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 由于语言各异,必然传实不易, 意义也就必然有所流失。而这种种易和流失,皆由直译原文信息而引起。为了克服不易、弥补流失, 译者就必须恪守信也即忠实的原则,同时采取传神、达意或者不翻、案本而传的方法,也即意译活译或者音译死译直译的方法,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各种信息。把中国译论传统中的这些详尽剖析与精辟见解和西方译论传统中的相关论点加以两相对照,人们立刻就能品味到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妙。

信或忠实成为了中西译论两千多年发展史中的核心议题, 由此凝结成了双方传统中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在中国,信的概念最早见于支谦的%法句经序,即文中所引老子之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在西方,这个论点的提出,最早则可追溯到贺拉斯的名篇诗艺。贺拉斯在论及诗歌创作时,告诫人们不可像忠实译者那样逐字翻译而且两位先哲的忠实或信,实际上都是指字面上的忠实、字面上的信,而不像现代人一提忠实和信,产生的第一联想却是意义上的忠实或意义上的信。这是因为, 贺拉斯认为忠实的译者必定是逐字翻译的译者,支谦为信的译文也必定是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文。

三、中西译论的相异性

中西译论的彼此相异, 首先表现在立论的实用性与理论性这对命题上。中国

翻译理论传统的侧重点,历来在于立论的实用性。对于任何一个翻译思想或理论的提出, 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这个思想或理论能否用来指导翻译的实际操作对翻译实践有没有可供使用、可供参考的价值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 翻译理论的注意力便主要放在翻译方法和技巧的研究上。例如, 支谦所谓“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 , 说的就是直译的方法道安的所谓“五失本”、“三不易” , 说的也是具体翻译操作中译者遇到的困难和可能采取的克服困难的方法玄类的所谓“五不翻”以及玄奖译经的十一种分工即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观、监护大使,则更是谈论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操作规程。就连一代译论宗师严复, 他的著名三字原则“信、达、雅”原本也只是他用来描述翻译困难、并非作为翻译准则而提出来的, 他所关心的同样是翻译的实践, 而不是翻译的理论问题。

可以说, 自古以来, 中国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最为关切的, 大都是翻译有何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等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尽管在中国整个翻译发展史上, 翻译理论的发展无疑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一千多年的翻译演进中, 对于翻译理论问题的专题、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翻译理论上的真知灼见,大都散见于依附译著而存在的序文跋语中。

即使是被人称为“我国最早的内部出版的翻译研究单篇专著”、写于乾隆五年的魏象乾的《播清说》陈福康, 实际上也仅为“外间极少流传”的内部“培训新的翻译人员所用的讲义” , 因此其特点仍在于它的实用性, 而不在于它的理论性。由于中国的翻译理论传统注重翻译研究的实用性, 而不注重翻译研究的理论性, 因此对于超出更不用说脱离翻译实际问题来谈论抽象理论建设的倾向, 即使是在现代语言学、现代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 也并非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例如, “建立翻译学”这个主张最初于五十年代提出、八十年代再度引起重视, 但是反对强调翻译理论建设的声音也同时随之而起。

西方译论传统的特点与此有所不同。虽然我们不能说西方的翻译研究不重理论的实用价值, 不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或不重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但与中国译论传统相比, 西方似乎更为重视翻译理论的抽象性、条理性和系统性。例如, 当哲罗姆等人明确区分直译与意译, 多雷与泰特勒等人明确提出翻译的原

则与规则, 德莱顿、歌德、施莱尔马赫、雅可布逊等人阐述翻译如何分类, 以及奥古斯丁论述翻译中的语言学问题、文艺复兴以来众多翻译理论人物专题探讨翻译的理论问题时, 他们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把注意力从底层的翻译操作, 提升到高层的理论分析和系统总结。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布鲁尼、维弗斯、汉弗莱、曼内狄、塞巴斯迪诺、杜贝利盯、于埃等译论人物率先就翻译问题展开专门研究以来, 西方的翻译研究即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即一个不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试图透过实际操作层面去挖掘抽象理论的新时期。

因此, 特别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十世纪, 与相应时期的中国译论研究相比, 西方译论研究的理论倾向明显多于实用倾向。例如,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布鲁尼、维弗斯、汉弗莱、曼内狄、塞巴斯迪诺、杜贝利等人就对翻译性质、翻译定义等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抽象的解释。后来于埃、巴托等人又给翻译理论注入语言学的“血液”。到了二十世纪,更是出现了从现代语言学角度, 对翻译理论进行“更富理论性”、“有时更为抽象”的大量著述, 如穆南的《翻译的理论问题》、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索》、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等等。

综观西方翻译理论自古至今的发展演化, 似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西方翻译研究传统的侧重点, 与其说在于说明翻译实践究竟需不需要理论, 以及如何指导和教范人们去进行实际的翻译操作, 毋宁说是在于描述翻译实践后面存在什么样的理论, 在于如何从理论角度去认识翻译、解释翻译。理论家们主要关心的, 是怎样对翻译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写,对翻译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严密的分析。

例如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翻译目的、翻译材料与翻译手段之间的关系, 以及怎样通过这些描写和分析来推断出翻译的规则和原理等等。正因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这种重“虚”多于重“实”、重抽象立论多于重经验总结、重描写多于重规范, 西方的翻译传统才得以产生较多的较抽象的理论成果。也正因如此, 特别是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方法、技巧、翻译难点等面向翻译操作的实用性研究, 似乎较难产生广泛影响而各种超翻译实践的、带有明显“纯理”特征的译学理论, 如所谓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翻译的社会符号学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理论”、“翻译的

多元理论”等等, 却很容易引起共鸣, 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同。

综上所述, 可以清楚地看出, 尽管翻译实践有异, 不同的翻译传统却可以产生出彼此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理论。原因就在于: 翻译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活动, 具有内在指导原则的同时还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 其最深层、最根本的那些东西是跨语言文化的, 因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之加以系统的比较研究, 可以因此而获得对翻译和翻译学的更加本质的认识, 有利于不同译学传统之间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

当然, 由于中西方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哲学体系, 其翻译实践深受影响和制约的同时, 译学理论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必定会打上各自的社会文化烙印, 因而中西翻译传统之间也必然会存在着种种差异。

这些差异有时几乎难以逾越。虽然中西方思想哲学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传统, 譬如, 柏拉图( 公元前472公元前347) 比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只晚了几十年,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与孟子( 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则几乎同时代, 其内容和本质却有着巨大的区别:

孔孟之道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 主要探究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则以人的物质世界为根本, 主要探究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 探究客观存在的各种逻辑关系。中国的思想哲学传统则强调天人合一、顺从天意。在这样的基础上, 就逐渐形成了既重形象思维和悟性思维, 又重归纳推理和以史为鉴, 但轻形式逻辑和空谈假设的特征。文论上则重言简意赅和暗示含蓄, 并且崇尚古人、崇拜权威! 毋庸置疑, 中国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也必定会烙有以上种种的特征。

中西译学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自独立却产生出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翻译理念, 同时又因所属社会体系的不同而打上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烙印, 中西译学园地由此异彩纷呈, 双方也因此而成为世界翻译史上特色鲜明的两大体系, 理所当然地要在人类通往巴别塔之途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 中译论更适合于外汉文学翻译, 因为文学语言富于独创性、语义丰富、形象化强, 翻译时“其中一切几乎全无定法, 而必须重新创造”(翻译家高健语) ; 西译论中的“等值”、“等效”法虽不太适合文学翻译, 但当它们应用于形式化特点明显、结构程式化强、语义呈单一化的科技翻译时, 其

有效性和解释力则明显高于“化境”、“神似”法。在思考翻译学如何奠基这个问题时, 我们不妨观照一下当代科学的特点。当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对立, 开始适度让位于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 迷信纯客观的绝对主义开始逐渐让位于自觉控制主题因素的相对主义。如果说自然科学尚且这样, 那么翻译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更应如此。中国翻译学的基础建设是否牢固, 将取决于中西译论结合性研究的完善程度。人文性强的中译论与科学性强的西译论融会贯通, 相辅相成, 将是中国翻译学研究走上宏富之路的必由途径。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7)钱钟书的“化境”说(sublimation) 所谓“化境”(sublimation),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像“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但精魄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想翻译出的东西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2. 国外的翻译理论家 1)John Dryden Metaphrase(逐词译), turning an author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Paraphrase(释译),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author'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but his sense.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翻译概论 第一节中外翻译史简介 四、课练习 1. 东汉至唐宋时期。 2. 玄奘不仅译出了 75 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3. 20 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了白话文学和白话翻译的新纪元,语言从文言正宗转为白话本位。五四运动前后,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被介绍进来,《共产党宣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为中国后来的革命做了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 4. 圣经的翻译成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 5. 中外悠久的翻译历史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借鉴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课后练习 (一)将下列段落译成中文: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些海鸥;北卡罗来纳州杀魔山海岸警卫队的三个队员;救生站以及一些本地人,见证了威尔帕·莱特(Wilbur Wright)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兄弟的第一次机动飞机飞行。 1903 年 12 月 17 日,莱特兄弟第一次用比空气重的飞行器进行了有动力的持续飞行。 1932 年, 90 英尺高的杀魔山顶立起了一座 60 英尺高的花岗岩纪念碑,用以纪念这两个来自俄亥俄州代顿市的梦想家。莱特兄弟来自于美国中部。他们有着天空般广阔的眼界,也有着十分务实的作风。1892 年,他们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开创了自己的自行车企业:莱特自行车公司。虽然在当时世纪之交的美国,有着数不清的自行车公司,但只有一个在造轮子的同时造出了翅膀。当莱特兄弟在 1903 年最终着眼于动力载人飞行器,他们成功地使世界变小了…… (二)将下列段落译成英文: As Jia baoyu,Xue Baoqin,Xing youyan and Ping’er had birthdays on the same day,the young ladies held a hilarious drinking party in the hall of the peony garden for them. When it was Xiangyun’s turn to compose a verse amid a drinking game,she made fun of the maids by saying, holding a duck head in hand,“This ya tou (referring to the duck head in hand) is not that ya tou (referring to the maids around, as both 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 for this ya tou has applied no hair oil….” Everybody roared with laughter. Some maids protested, laughing,“You made fun of us, so you have to drink another cup. Let’s pour a full cup her….”As the party went on drinkers’ games continued with ceaseless laughter and people suddenly noticed that Xiangyun had disappeared. While they looked this way and that,a maid rushed in laughing,“ Young ladies. Hurry to have a look at the Lady Xiangyun. She’s sleeping on the stone bench over there.” The group tiptoed over,and sure enough,saw Xiangyun sleeping soundly. Fallen flowers scattered on her body,her hair and her face. Her fan had dropped on the ground aside. Bees danced in the air around her. Under her head was a make-shift pillow of peony flowers wrapped with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We must not on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but also draw lessons from failure。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着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着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legge、williamedward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着,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临床2班 刘诗韵 2013111040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间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的定义体现了他在语义和语体两个层面提倡等值翻译的观点, 却未提到文化的再现。对翻译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认:“特定的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风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为此,译者不但要精通目的语和源语,还要了解和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对文化差异进行合理的文化转换。 一、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不能回避的指令, 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 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变成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与此相通,中国人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称年长者“老师傅“、“老干部”、“老大爷”。“马老”、“张老”甚至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美国人喜欢向前看, 总是着眼于未来。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老在西方意味着来日无多,面临失去。 竞争力而被淘汰的危险。因此, 我国公共汽车上为敬老而设的专座的字样不能简单地译为“old people“, 应按西方人的观念译为“Courtesy Seats”, 方可被英美人所接受。英美人忌老、怕老。他们费尽心机地来委婉地表示“老”这个概念。如: the adbanced in age( 年长者) , the mature( 成熟者) , the longer liv ing( 生活经历较长者) , a seasoned man( 历练者) , senior cit izens( 资深公民) 等。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谦虚内敛。所以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的不够”或“没什么”, 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于是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管见等。提及自己的作品总爱用拙文、敝作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 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 力图达到“无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照他们的习惯, 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 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 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文化的差异, 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 以避免误解。相反, 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 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 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 如: 大作、贵府、贵姓、恭候、雅正等。译成英语时, 可把“敬”含义省去,译出“辞”即可。如”大名”译成”your name”, ”贵府“译成” Your ho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name“, ”贵府“译成”your honorable home“, 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讽刺或挖苦, 或至少是虚伪。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较大的另一方面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 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 Self- reliance) 和 自我实现( Self- achievement ) 。翻译 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 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另外, 美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著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 legge、william edward 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著,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心底对老师产生的由衷的敬意。 最后,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的翻译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赵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期待老师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开辟更辉煌的明天。 XX年6月28日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 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 as an ug 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 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 bined equal Chukeh Lia ng the m 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 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 e willow w 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ed million w e sha ll all be Sag 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 translationeses )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 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 ( zero-correspondence )。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 3 )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 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 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gracefulness 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林语堂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傅雷的“神似说”( spirit alikeness )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对比中西方翻译历史

中西方翻译简史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前后共出现过5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由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出现在11世纪至12 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

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流畅的语言闻名于世,被视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机的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花费17年时间译出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英国的查普曼用18 年时间译出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是译作中的精品。 翻译的第五次高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在这段较长的和平时期内,西方的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与先进的技术条件。翻译不再只限于宗教和文学领域,而是迅速地深入到科技、教育、艺术、商业、旅游等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 我国的翻译同样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同西方出现的几次翻译高潮一样,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

中西翻译理论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中外翻译理论期末考试点

中外翻译理论考点 △重点 1.John Fryer(傅兰雅)(British) Translates more practical aspects of Euro-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late imperial China.(Editor of 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格致汇编》) Mirroring the Origins of Chemistry《化学鉴原》 Chemical Analyse《化学考质》 An Introduction to Chemistry《化学初阶》 Methods of translating(to establish a systematic nomenclature based on 3 linguistic choices): (1)Using existing nomenclature(系统命名法) from native works on the arts and science; (2)Coining new terms by creating a new character, inventing an descriptive term, or phoneticizing a Western term according to the Mandarin dialect; (3)Constructing a general vocabulary list of terms and proper names. -Why Xu Shou and John Fryer’s translated names for the elements are still in use? -Because their method of translation was quite rational and not simply. 2.Lin Shu ——famous for introducing the Western literary works into Chinese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852 and received the provincial graduate(举人)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La Dame Aux Camelias《巴黎茶花女遗事》; Oliver Twist《贼史》 Uncle Tom’s Cabin《黑奴吁天录》 The first person to bring many of the important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to the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hinese began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Western fiction. Translation motives: (1)to cultivate patriotism: his translation intentions were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and ensure its survival; (2)To educate the public: he hope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could learn the pioneering spirit from read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 Translation Methods: (1)Omission(considering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reader’s reception): delete some contents for the sake of Chinese literary norms and Chinese reader’s taste; (2)Addition(considering reader’s expectation): to publish and improve the

中西翻译简史要点

中西翻译简史 第1章当代翻译研究视角下的中西翻译史 第15章翻译现状与展望 1.“翻译”一词的由来:中国最早关于翻译活动的记载见于《周礼》和《礼纪》。 2.我国最早的作品是公元前528年,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越语原文楚语译文的《楚人歌》。 3.西方最早的翻译作品是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李维乌斯用拉丁语翻译的荷马(Homer)史诗《奥德赛》(Odyssey)。 4.简答题:三大宗教典籍翻译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字对字直译---意译---直译意译兼顾 ②忠实观,原文至上观 不同点:①《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圣经》除了是一本宗教典籍之外,它本身还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它的译本几乎是欧洲大多数民族语言的第一范本。圣经翻译经久不 衰,每14天出一本译本。 ②印度佛经原无写本,初期翻译主要靠外来僧人凭记忆口授。译者受 中国传统宗教尤其是道家观念的影响,往往是以道家的哲学名词, 概念来比附佛学。其典籍全世界汉译本保存最多。 ③与《圣经》、佛经典籍不同,《古兰经》则要求翻译者要对经文有 深刻理解,要具有多方面的良好修养,如语言学,句法,词法,语 义学。宗教学者认为《古兰经》翻译不合法。其翻译长达1300年 最早主要是口头译讲。最早的笔译为波斯文,因为波斯人是接受伊 斯兰教较早的民族。除土耳其文译本被官方认可,其他均为个人作 品,只能称为“对《古兰经》阐释的翻译”。 5.为什么文学翻译称之为“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 文学翻译首先是一种艺术创造性活动,再现原作之美,这种创造又是有限度的,必须以忠实原著为前提。 6.归化: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transparent, fluent style)的风格,最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地比较 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地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地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地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地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地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地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地相似之处.其最显著地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地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地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地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地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译论地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地模糊性, 严复地“信达雅”说、傅雷地“神似”说、钱钟书地“化境”说、许渊冲地“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地界定.译界由此引起地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地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地“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地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地明晰性.我们知道,西译论地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地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地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地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地“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地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地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地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地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 语音等值;)音位等值;) 形态等值;) 词汇等值;) 句法等值; )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地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中西翻译理论地相似性 对中西翻译理论地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地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地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地附带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