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3.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4.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哪些

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5.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栏标

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6.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计算

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7.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划数

*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6)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8.简述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位置平均数

9.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0.简述抽样推断的作用。1)抽样推断可以对某些必须了解其情况,但实际又不可能或没必要

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做研究。2)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时效,降低统计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应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全面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修正。4)抽样推断可以用于对工业生产中成批生产或大量连续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利用抽样推断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判断真伪,决定取舍。

11.简述抽样推断的基本要求。1)无偏性。当样本指标的数学期望值等于估计值或推断值的总

体指标,则这个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无偏估计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估计没有随机性误差,而是指每次估计中没有系统偏差。2)一致性。它是指随着样本容量增大时,估计的总体指标越来越接近总体指标的实际值。3)有效性。它是指无偏性估计的总体指标中方差较小的估计量,即希望那个估计量的离差尽可能小。

12.简述抽样的组织形式。1)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不加任何分类,排队的全及

总体中,完全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图,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2)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他是统计分组与抽样推断原理的结合运用,即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全及总体单位数较多,内部结构较复杂,且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这是对所要调查的全及总体单位数,按某一标致顺序编号排队,然后按照固定顺序和相等的间隔从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推断组织方式。4)整群抽样是将全及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群或租,然后按随机抽样方

式或等距抽样方式,从中成群(成组)的抽取样本单位,对抽取的群(组)中所有单位逐个进行调查的一种抽样方式。

13.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

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1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什么是指数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是指使若干由于度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

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加总和比较而使用的媒介因素。

15.以产值指数为例,简述指数体系二因素分析的步骤。

16.简述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于联系。函数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在数量上存在固定的,严

格的依存关系。而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数量变化不是唯一确定的。测定相关变量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需要用函数关系的数学公式作为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7.简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联系之一是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值

汇总而来的,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换关系;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若转换为总体单位,则其相应的统计指标转换为数量指标值,反之也是如此。

二者的区别在于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标志表现有文字形式的,也有数字形式的,而统计指标无论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是以指标名称和数值组合来表示的。

18.简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P141

19.简述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1)进行参数估计根据样本观测值对回归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

估计,求出具体的回归方程。2)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对回归方程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检验与校正,从而使回归方程和参数更加优良。3)进行预测控制根据回归方程对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以达到回归分析的目的。

20.简述指数的分类。

按指数所反映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种。

按指数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两种。

按指数所对比内容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两种。

统计学概论

统计学概论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60 题,完成 33 题1、 对于某总体按一种数量标志分组,则( )。
A . 只能编制一种变量数列 B . 可以进行复合分组 C . 可能编制多种变量数列 D . 可能编制品质数列 参考答案:C 2、 某组向下累计频率表示( )。 A . 大于该组上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B . 大于该组下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C . 小于该组上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D . 小于该组下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参考答案:B 3、 为了了解某地区商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 . 经济类型 B . 经营方式 C . 销售收入 D . 年盈利额是否超过 100 万元 参考答案:C 4、 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 A .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 .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 .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 .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参考答案:A 5、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置信度(1-α )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 A . 误差范围越大 B . 精确度越高 C . 置信区间越小 D . 可靠程度越低 参考答案:A 6、 用同期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 A .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 B . 有下降趋势的季节数列 C .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 D . 各种季节数列 参考答案:C 7、某企业某系列产品的总平均价格 10 月份比 9 月份提高 17%,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动使总平均价格降低 10%,则产品实际的平均价格( )。 A . 上涨 30% B . 上涨 7% C . 下降 30% D . 降 7%。 参考答案:A 8、 如果用 p 表示商品价格,用 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q1p0/∑q0p0( )。 A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 . 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 C . 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D . 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的集合, 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的特点。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样本同样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标志和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有可以用文字说明 的品质标志和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区分,所有的指标都是或只能用数字来表示。 变量数列-----又称变量分布数列,是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数列。 变量数列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4.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分组, 又分平行分组和交叉分组两种情况。复合分组便于对总体内部的差别和关系有更深入的分析。 5.中位数、众数----两者都是位置平均数。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 值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 在分组的情况下,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数列中可以没有众 数,也可以出现两个以上的众数。 6. 标准差-----是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反应分布越 均匀或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它是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表示) 7.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 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水平,属于动态平均数。 8.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两者是总量指标的不同形式。时点指标反映 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时期指标则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累计达到的量。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不同时间的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正好相反;时点指标一般是不连续登记,而时期指标则是连续登记获取的。 9. 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严格的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 系。当一个现象发生变动时,另一个现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 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 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计算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6)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7.简述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加权算术平 均数)(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位置平均数 8.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9.简述抽样推断的作用。1)抽样推断可以对某些必须了解其情况,但实际又不可能或没 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做研究。2)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时效,降低统计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应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全面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修正。4)抽样推断可以用于对工业生产中成批生产或大量连续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利用抽样推断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判断真伪,决定取舍。 10.简述抽样推断的基本要求。1)无偏性。当样本指标的数学期望值等于估计值或推断值 的总体指标,则这个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无偏估计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估计没有随机性误差,而是指每次估计中没有系统偏差。2)一致性。它是指随着样本容量增大时,估计的总体指标越来越接近总体指标的实际值。3)有效性。它是指无偏性估计的总体指标中方差较小的估计量,即希望那个估计量的离差尽可能小。 11.简述抽样的组织形式。1)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不加任何分类,排队的 全及总体中,完全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图,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2)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他是统计分组与抽样推断原理的结合运用,即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全及总体单位数较多,内部结构较复杂,且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这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概述 [编辑本段]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学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编辑本段] 统计学的英文statistics最早是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 collegium (国会)以及意大利文statista (国民或政治家)。德文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 Achenwall(1749)所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在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 Sin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馀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点。“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 学”(Statistics)。统计学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Politcal arthmetic)阶段 与“城邦政情”阶段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本质的差别也不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统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统计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统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统计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统计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界定了矛盾的概念: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我们把它称之为矛盾。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相互区别;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性质包括: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研究中,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正确对待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内在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阶级性,有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则属于敌我矛盾,而且它们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既承认矛盾分析法,并正确地运用它,才能使我们从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来,才能保证统计学的真正科学性。 统计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调查得到的大量的、表面的、现象的事实材料中,逐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常常是不一致而又有其内在关系的,如果现象材料把握得不准确,就必然影响事物本质的揭示。

统计学数学模型

一、多元回归 1、方法概述: 在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模型时候,用到这类方法,具体地说:其可以定量地描述某一现象和某些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各变量的已知值带入回归方程可以求出因变量的估计值,从而可以进行预测等相关研究。 2、分类 分为两类: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线性回归;其中非线性回归可以通过一定的变化转化为线性回归,比如:y=lnx 可以转化为 y=u u=lnx 来解决;所以这里主要说明多元线性回归应该注意的问题。 3、注意事项 在做回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件事: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sas和spss来解决)(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sas和spss来解决) 检验是很多学生在建模中不注意的地方,好的检验结果可以体现出你模型的优劣,是完整论文的体现,所以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4、使用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的数据,通过预处理得出图像的大致趋势或者数据之间的大致关系; (2)选取适当的回归方程; (3)拟合回归参数; (4)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及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5)进行后继研究(如:预测等)这种模型的的特点是直观,容易理解。 这体现在:动态聚类图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出来!当然,这只是直观的一个方面! 二、聚类分析 聚类有两种类型: (1) Q型聚类:即对样本聚类;(2) R型聚类:即对变量聚类;聚类方法: (1)最短距离法(2)最长距离法(3)中间距离法(4)重心法(5)类平均法(6)可变类平均法(7)可变法(8)利差平均和法 在具体做题中,适当选取方法; 3、注意事项 在样本量比较大时,要得到聚类结果就显得不是很容易,这时需要根据背景知识和相关的其他方法辅助处理。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总体样本的显著性差异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4、方法步骤 (1)首先把每个样本自成一类; (2)选取适当的衡量标准,得到衡量矩阵,比如说:距离矩阵或相似性矩阵,找到矩阵中最小的元素,将该元素对应的两个类归为一类, (4)重复第2步,直到只剩下一个类; 补充: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下面将介绍有监督的“分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ORD版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 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 用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 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 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 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 列,计算全距(R) 2)确定组距和组限。 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

统计学概论

第一部分绪论 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B ) A.样本 B.总体 C.抽样误差 D.概率 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D )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C )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4.统计描述是指(C )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B.估计参数 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 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5.统计推断是指(D )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 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 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 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A )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D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抽样误差 D.减小样本偏性 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B ) A.数值变量资料 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D.三个都不是 9.数值变量资料是(C )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B )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D )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C ) A.红细胞数 B.血钙浓度 C.阳性人数 D.脉搏 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A )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 B.各血型人数

研究生统计与科研方法复习补

研究生统计与科研方法复习补

一、 选择题 略 二、 简答题 1. 医学参考值范围与区间估计的区别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2. 以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为例说明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区别与联系。 3. 线性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4. t 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 某医生在一个有1000名员工的企业,随机调查了200名员工,其中50人患 有职业病,其中男40人、女10人,得相对数是80%与20%,由此得结论男性更易患职业病。此结论是否正确?请陈述理由。 6.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 7. 计算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8.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为什么要做统计检验? 9.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如何控制? 10. 将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年龄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中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 、B 、C 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测定血小板变化量。经初步计算,180SS =总,120SS =治疗组,10SS =误差。试列出该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表。 11. 以 t 检验和秩和检验为例,说明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 12. 某研究者调查了40名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其中20例单发,20例多发,记录了与脑梗塞是否多发的可能有关的危险因素情况,其中吸烟量定义如下;不吸烟=0,<10支/天=1,>=10支=3。数据见下表 40名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调查数据 性别 1x 吸烟量 2x 患糖尿病 3x 胆固醇 4x 甘油三脂 5x 低密脂蛋白 6x 高密 脂蛋白 7x 单发多发 y 0 1 1 5.65 2.34 3.61 1.98 0 1 3 0 6.23 3.89 2.11 .99 0 ┇ ┇ ┇ ┇ ┇ ┇ ┇ ┇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的英文statistics最早是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 collegium (国会)以及意大利文statista (国民或政治家)。德文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 Achenwall(1749)所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在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 Sin 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商务管理统计学》封面图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馀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点。“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学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Politcal arthmetic)阶段 与“城邦政情”阶段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本质的差别也不大。 “政治算数”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 威廉·配弟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威廉?配弟的(政治算数)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的来源,威廉?配弟本人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配弟在书中使用的数字有三类: 第一类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和经验观察得到的数字.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通过严格的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少,根据经验得出的数字多; 第二类是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数字。其推算方法可分为三种: “(1)以已知数或已知量为基础,循著某种具体关系进行推算的方法; (2)通过运用数字的理论性推理来进行推算的方法; 《商务统计学》封面图 (3)以平均数为基础进行推算的方法”;

统计学各章练习——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是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获取、整理、分析、描述和推断方法的总称,包括获取数据资料的方法和用好这些数据的方法。 2、大量观察法:是对总体中全部名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并综合分析的方法。 3、总体与总体单位: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一共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就是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4、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5、指标: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6、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7、信息职能:是指统计运用其特有的方法、搜集、整理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向社会提供大量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各方面信息的功效和作用。 8、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利用所掌握的大理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统计特有分析方法和先进技能手段,通过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咨询或备选方案的功效和作用。 9、监督职能:是指统计通过调查、分析,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经济社会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功效和作用。 二、填空 1、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是(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推理法)。 4、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6、标志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7、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8、统计指标有三个特点,即(数量性)、(综合性)和(具体性)。 9、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0、统计有三种职能,即:(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三、判断 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 2、强调统计研究的总体性,就是排除对个别单位数量特征的研究。× 3、所谓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所有标志都是相同的。× 4、对无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 5、总体与总体单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 6、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7、标志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8、数量标志既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值表示。× 9、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10、质量指标既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11、所谓总体的差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其他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自考05087_统计学概论_复习资料

12 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是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有力工具;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础;统计调查理论和实践方法在统计原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1. 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 2. 反映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 类型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 1. 类型抽样是在所分的各类进行抽样,抽样单位仍然是总体单位; 2. 整群抽样是只抽取部分群,并在抽中的群内进行全面调查。 四.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区别及联系?区别: 1.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2.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用文字来描述的,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3. 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得到的; 4. 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联系: 1. 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综合而来的,既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 数的总和; 2.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1 2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或极限误差的因素?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样本的容量 N ; 抽样方法;抽样的组织形式; 1 2 3编制时间序列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时间长短应该相等;总体范围要一致;经济内容要一致;计算方法要一致; 1 2 3 1 2 3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的值是通过连续记录并累计而得到的,时点指标的值不是连续记录的,而是间断的;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则不具有累加性,相加是没有意义的;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面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抽样推断有那些主要的特点?以部分单位的数 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抽样时必须遵 守随机原则;抽样推断是具有一定概率保证的 估计和推断;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 控制; 1 2 3编制时间序列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时间长短应该要一致;总体范围要一致;经济内容要一致;计算方法要一致; 十.相对指标具有那些重要的作用? 1. 表现出各种事物发展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切地反映事物发展绩效; 2. 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采用相对指标能找到比较的基础; 3. 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有那些? 1. 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2. 可以有效地协调经济统计,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数据检验的作用; 3. 是制定和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作推断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为应用统计学。另外还有数理统计学专门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统计学,英文Statistics,最早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 collegium (国会)以及意大利文statista (国民或政治家)。德文Statistik,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1).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余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点。“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 2).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 威廉·配弟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威廉·配弟的《政治算术》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的来源,威廉·配弟本人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从配弟使用数据的方法看,“政治算数”阶段的统计学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特点,统计实证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浑然一体,这种方法即使是现代统计学也依然继承。 3).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在“政治算术”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 “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1908年,“学生”氏(William Sleey Gosset,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t分布的论文,这是一篇在统计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文章。它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的方法,开创了统计学的新纪元。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 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 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 种。 3. 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 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 3 )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 4 )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 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 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计算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 )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 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 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 )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 )比 较相对指标(% =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 )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 6 )动态相对指标(%)=报

统计学概论

第一部分 绪论 1. 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 A. 样本 B.总体 2. 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 A. 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 3. 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 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 A. 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C ?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4. 统计描述是指( C ) A. 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 5. 统计推断是指( D ) A. 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 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 B. 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D. 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B. 估计参数 D .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B. 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 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 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7. 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 A. 消除系统误差 C. 消除抽样误差 8. 对某地 200名 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 54人,该资料属于( B ) A. 数值变量资料 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C ?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D.三个都不是 9. 数值变量资料是( C ) A. 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 ?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 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 ?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0. 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 A. 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 ?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 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 ?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1. 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 A. 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 ?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 ?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 ?抽样误差 D.概率 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A ) A. 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 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D.减小样本偏性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1.定义事件期 考察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首要工作是确立一个事件期。事件期包括:事前估计期与事后观察期。 事前估计期,又称清洁期,其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率,本文所选用的清洁期为[-30,-10],即公告前的前30 到前10 个交易日,共20 个交易日;事后观察期,又称时间窗,用于研究事件发生后股价的异常变化,探讨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化,确定事件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并购重组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事件窗的长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定,就短期绩效研究般为[-10, 10]。本文事件研究选择的事件窗是[-1 5. 15]. 即从事件宣布日起的前15后15 个交易日,共31 个交易日 . 2.计算事件期[-30,-10]内的样本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沪、深指数)日收益 率r m,t 和r i,t (百分比收益率). r m,t = (P m,t – P m,t-1 )/P m,t-1 r i,t = (P i,t – P i,t-1 )/P i,t-1 在本文计算中将百分比收益率转换股票连续复利收益率和市场指数连续复利收益率. R m,t = In (r m,t +1) R i,t = In (r i,t +1) 3.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建立在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成立的情况下,根据证券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来计算正常收益率.选择并购事件公告宣布H 前段期间为事前估计期,以该期数据为样本,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 R i,t =α i + β i R m,i + ε i,t 其中R i,t R m,i 分别为个股和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且是股票的收益率对市场指 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ε i,t 代表回归残差.回归后得到的α i, β i ,如果α i, β i ,在估计期内保持稳定,则可算出预期正常收益率为: R i,t =α i + β i R m,i 4.计算每只股票在[-15,15]内每日超常收益率(AR)。股票i在第t日的超长收 益率为:AR i,t = R i,t – R m,t 5.计算所有股票在[-15,15]内每日的超常平均收益率(Average Agnominal Return). 就是计算所有股票超常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所有股票在第t 日的平均收益率为: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P15-16 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P16 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P17 4.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2008.10)P17 5.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何意义P20 6.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P18-19 7.什么是变量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P19-20 8.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P20 9.什么是流量、存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1 10.从计量的层次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分类及内容。(2009.01)P18 1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2009.10)P21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科学命名的是()。P5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P9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P16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4.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5.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 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某班5个学生试问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5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D.标志值 7.产品合格率、废品量、工人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利税额等5个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 8.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C.品质指标 D.总量指标 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 10.计量层次最低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观测数据 11.某班组有10名工人,把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加起来除以10,这是()。A.对10个变量求平均 B.对10个指标求平均 C.对10个标志求平均D.对10个标志值求平均 12.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13.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7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