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生物遗传部分

四川高考生物遗传部分
四川高考生物遗传部分

四川高考生物—遗传试题

12年Ⅱ。(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队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 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和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

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________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

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

为_____。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

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

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中,若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_________个荧光点,

则该雄果蝇不育。

11年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

1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

面分离。F

1自交所得F

2

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

1

自交,减数分裂中1甲与1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

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F

1与(3)中F

1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

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10年31.(18分)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

1.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种,种皮含HVA 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2)某些T。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

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德雄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

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X”,X”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31.(20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一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

二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

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

___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II. (14分)番茄为雌雄同株植物,其植株有茸毛与无茸毛、红果与黄果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D、d与H、h控制。有茸毛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但控制有茸毛性状的基因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下表是关于这两对性状的两个杂交实验。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的亲子代表现型,可以判定控制番茄______这一性状的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

(2)有人认为,决定番茄果实颜色的基因(H、h)位于细胞质中,这一猜测的依据是两杂交组合的F1代均表现出了______现象。为证实这一猜测,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

(3)若已证明上述猜测是错误的,欲进一步证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番茄植株自花传粉,然后根据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若假设成立,预期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巳证明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让杂交组合甲产生的全部F1代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F2代能存活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在每株F1代植株产生的子代数目相等的情况下,F2代中有茸毛红果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D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5)据报道,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防癌效果。科学家将酵母S—腺苷基蛋氨酸脱羧酶基因(简称S基因)导入普通番茄细胞,培育出了番茄红素高的新品种。在这一过程中,S 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既可根据受体细胞是否表达出______的性状来判断,也可用DNA探针进行检测,其后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

II. (12分)生物的性状有的仅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

F1全为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 X卵圆形,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实验______可推知,莽菜果实的形状是由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______对基因控制的。

(2) 实验2产生的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3) 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代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______。

(4) 从实验2得到的果形为三角形的荠菜中任取一株,用果形为卵圆形的荠菜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的果形种类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其中果形为三角形:卵圆形=1:1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5) 所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的荠菜植株,称为单体荠菜。分析发现,形成这种单体莽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_____的异常分裂现象。

31. (22 分)

I. (8分)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内某基因控制下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一亮氨酸—苯丙氨酸一丙氨酸一亮氨酸一亮氨酸一异亮氨酸一半胱氨酸”。

(1) 基因控制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______。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有______种。

(2) 在转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该mRNA中一个碱基(图中处)缺失,则碱基缺失后的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

(3) 该基因的碱基数远大于该mRNA的碱基数的两倍,其原因是______。

II. (14分)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宁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个杂交实验:

组别子代性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灰身、红眼灰身、白

黑身、红

黑身、白

甲1/81/81/81/8

001/20乙03/801/8

001/20

(1) 仅裉据___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___________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 若甲组两亲本的体色均为黑色,则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

(3) 乙组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

(4) 若只考虑体色遗传,在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5) 欲判断种群中一只黑色雌虫的基因型,应选择体色为______色的雄虫与之杂交,通过观察子代中的______来判断。

(6) 若只考虑眼色的遗传,两亲本杂交,F1代雌雄个体均有两种眼色。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代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7) —个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其他变化均正常进行,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1.(20分)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 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 B )、粉花(A bb)和白花(aaB 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组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紫花宽叶×紫花窄

9/

32

3/

32

4/

32

9/

32

3/

32

4/

32

乙紫花宽叶×白花宽

9/

16

3/

16

3/

16

1/

16

丙粉花宽叶×粉花窄

3/

8

1/

8

3/

8

1/

8

(1)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是隐性性状。

(2)写出下列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甲:×乙:×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在F1代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

其子代中的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

(4)若“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

..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5)研究发现,白花窄叶植株抗逆性强,产量比其他类型高。若欲在短期内繁殖得到大量的白花窄叶纯合植株,可利用上表中的组杂交方案来实现。另外,还可运用育种的方法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白花窄叶新品种。

(6)该种植物的白花植株有多种基因型,某实验田现有一开白花的植株,若欲通过一代杂交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的纯合个体与之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31.(20分)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②若已证明该变异源于基因突变,根据这对有毛鼠的多次杂交后代,还可判定无毛基因不是细胞质基因,其依据是。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 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2/122/121/121/12

♀4/1202/120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母本的基因型是。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鼠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

⑤若F1代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这只雌鼠是否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写出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杂交亲本,并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期。

亲本组合:。

预期实验结果:

i.若是由基因突变导致,则杂交后代的表现为

i i.若是由环境因素导致,则杂交后代的表现为

31.(22分)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自然情况下,正常的玉米植株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我国是玉米螟的多发区,而普通玉米植株的抗虫能力较低,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的损

失高达产量的5%左右。上个世纪末,育种科学家利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苏云金

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即“抗虫基因”)导人了玉米体细胞中。

①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由两个区段组成,其中RNA聚合酶能识别并结合的位点存

在于区段。与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相比,玉米细胞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②科学家获得抗虫基因后,将其与土壤农杆菌的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这一过程必需

的工具酶有。

③若经检测发现:受体细胞始终没有合成杀虫结晶蛋白(即抗虫蛋白),能否据此判定抗

虫基因未能成功导入这些受体细胞为什么

④抗虫基因成功导入玉米体细胞后,还需利用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

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2)玉米植株的性别由两对基因(B、b和T、t)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①基因T的表达包括转录和两个阶段,在后一阶段中,能

特异性地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②选择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雄株作父本,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雌株作母本,杂交后代植株的

性别仅有雄株和雌株两种,且比例各占50%,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③将基因型为RhTt的玉米植株去雄后,授以bbTt玉米植株的花粉,杂交得到的后代

植株的性别及比例为。

④让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代,让F1代植株中的雄株和雌株

玉米杂交,则产生的F2代中雌性玉米植株占的比例为。

(3)某同学用纯合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全部表现为有

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

饱满2%,无色皱缩23%。(实验条件与操作均符合要求,后代数量足够多)

①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依据是

。若欲进一步验证这一判断,最好选择表现型为的玉米与F1植株杂交。预测结果是。

②F1自交后,F2代产生了少量的有色皱缩和无色饱满玉米,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出

现这一现象的细胞学原因。

四川省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四川省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生物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生物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9至10页,第Ⅱ卷10至12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每题选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 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单元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 C.豌豆的黄粒与圆粒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的分离 B.遗传因子的分离 C.杂合体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A、B、C均是 3.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 A.全部黑色 B.黑白各一半 C.黑白之比为3︰1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4.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5.基因型为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间的关系是 A.雌雄配子间的比为1︰1 B.D雌配子、D雄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之间的比是l∶1∶1∶1 C.D配子与d配子之比是3∶l D.雌雄配子间无确定的比例 6.高粱有红茎和绿茎,把红高粱上结的种子播种后,长出760株红茎和240株绿茎,那么这株红高粱的双亲基因型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7.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8.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 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9.某生物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遗传因子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 1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碗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5∶1 C.9∶6 D.l∶11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l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 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l/36 D.l/18 13.下列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14.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的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l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5.下列对等位基因的概括中,阐明其本质作用的是 A.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在杂合子体细胞中呈杂合状态 D.属于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 16.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7.用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为原始材料,培育矮抗小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想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小麦,应至少从Fl植株上选取多少粒种子点播A.1140粒 B.480粒 C.360粒 D.270粒 1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19.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4种B.6种C.8种D.9种 21.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l/16 D.l/32 2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各产生两种配子 B.后代有四种基因型 C.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D.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1∶1∶1 23.按自由组合定律,一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与另一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yyRR。那么,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2013年四川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数学(理工类) 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2至5页考生作答是,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作答,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02|=+=x x A ,集合{}04|2=-=x x B ,则B A I =( ) A 、{}2- B 、{}2 C 、{}2,2- D 、Φ 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集合体的直视图可以是( ) 主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A 、 B 、 C 、 D 、 4、设Z x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B x A x p ∈∈?2,:,则( ) A 、B x A x p ?∈??2,: B 、B x A x p ????2,: C 、B x A x p ∈???2,: D 、B x A x p ?∈??2,:

5、函数)2 2 ,0)(sin(2)(π ?π ω?ω< <->+=x x f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则?ω,的值分别是( ) A 、3 2π - 、 B 、6 2π - 、 C 、64π - 、 D 、3 4π 、 6、抛物线x y 42 =的焦点到双曲线13 2 2 =-y x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 A 、 2 1 B 、23 C 、1 D 、3 7、函数1 33 -=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b a ,,共可得到b a lg lg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 A 、9 B 、10 C 、18 D 、2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候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 、41 B 、21 C 、43 D 、87 10、设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e R a a x e x f x ,()(∈-+=若曲线x y sin =上存在点),(00y x 使得00))((y y f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e B、]1,1[1--e C、]1,1[+e D、]1,1[1+--e e

2013四川高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及答案

2013四川高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及答案 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D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沟通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谑浪笑傲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C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D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率 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期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是B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1)

2018-2019学年度第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具有生物膜,但不一定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具有线粒体 C.真核细胞不一定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不一定具有染色体 2、有关下列图形的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 若如图表示能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其不一定就是蔗糖 B. 若如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含有DNA的生物都能独立完成该过程 C. 如图中的①②③可分别表示酶、蛋白质和RNA三者之间的关系 D. 如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下列细胞器中,均只含单层膜结构的一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溶酶体 D.液泡和核糖体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C.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 D.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5、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 B.光合作用中 CO2的固定 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D.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6、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图是 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腺苷 B.②表示脱氧核糖 C.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最多D.④是高能磷酸键 7、下面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个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中的染色体组数是细胞②、③的两倍 B.细胞②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细胞③不可能是细胞②的子细胞 D.该动物的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这三种细胞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B.C.D. 9、调查发现,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的儿子均患此病,女儿均正常。则该遗传() A.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在普通人群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 C.男性患者可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精细胞

2013四川高考数学(理科)答案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 理工农医类(四川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四川,理1)设集合A ={x |x +2=0},集合B ={x |x 2 -4=0},则A ∩B =( ). A .{-2} B .{2} C .{-2,2} D .? 2.(2013四川,理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则图中表示z 的共轭复数 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2013四川,理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4.(2013四川,理4)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 A .?p :?x ∈A,2x ?B B .?p :?x ?A,2x ?B C .?p :?x ?A,2x ∈B D .?p :?x ∈A,2x ?B 5.(2013四川,理5)函数f (x )=2sin(ωx +φ)ππ0,22ω?? ? >-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φ的值分别是( ). A .2,π 3- B .2,π6- C .4,π6- D .4,π3 6.(2013四川,理6)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到双曲线x 2 -2 3 y =1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 A .12 B . C .1 D

7.(2013四川,理7)函数 3 31 x x y= - 的图象大致是( ). 8.(2013四川,理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b,共可得到lg a-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 A.9 B.10 C.18 D.20 9.(2013四川,理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 4 B. 1 2 C. 3 4 D. 7 8 10.(2013四川,理10)设函数f(x) 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y =sin x上存在点(x0,y0)使得f(f(y0))=y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e] B.[e-1-1,1] C.[1,e+1] D.[e-1-1,e+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2013四川,理11)二项式(x+y)5的展开式中,含x2y3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2.(2013四川,理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AD=λAO,则λ=__________. 13.(2013四川,理13)设sin 2α=-sin α,α∈ π ,π 2 ?? ? ?? ,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_. 14.(2013四川,理14)已知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当x≥0时,f(x)=x2-4x,那么,不等式f(x+2)<5的解集是__________. 15.(2013四川,理15)设P1,P2,…,P n为平面α内的n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到点P1,P2,…,P n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点P1,P2,…,P n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B的中位点,现有下列命题: ①若三个点A,B,C共线,C在线段AB上,则C是A,B,C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B,C,D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2013四川,理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a n}中,a1+a3=8,且a4为a2和a9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 n}的首项、公差及前n项和.

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生物卷解析

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生物卷解析 一、选择题: 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式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体的分开 解析: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A正确;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后期有姐妹染色体的分开,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D正确,C错。答案:C。 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解析:因人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所以不是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故A错;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属于基因工程中的人工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正确;大肠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不含尿嘧啶,故C错;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而不需要DNA连接酶,故D错。答案:B。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解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的M细胞处理胸腺淋巴细胞,因变量是:胸腺淋巴细胞是否具有杀伤肺癌细胞的作用。而胸腺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通过对照实验过程和结果知道,用抗原处理后的M细胞能使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实验能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故A、B、C叙述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抗原处理B淋巴细胞,因此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不会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故D错。答案:D。 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四川卷)word解析版

2011四川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答案:C 解析: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作菌种或科研材料;进入稳定期后,微生物仍会产生新细胞,这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活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因此C 错。 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B 解析: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因此合成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也发达。因此B 错。 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 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A 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 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 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F 1×隐性类型→检测F 1的基因型 B .通过测定F 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 .测F 1的基因型是根据F 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 .测交时,与F 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 A .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 .杂种F 1中未显现的性状 C .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 = 1︰1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产生的两类配子 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 原因是( ) A .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 .避免小球的丢失 C .避免小球损坏 D .小球可再次使用 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 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 A .全部是患者 B .全部是正常 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 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 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13年生物生物高考真题(四川卷)含答案

201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 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 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3.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 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 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绿的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48分)。 造血干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凋亡 排出 细胞核 丧失 细胞器 …

2010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学试题

2010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学部分试题及解析(Ⅱ)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冯永康 四川省达州中学程望兴 30.(24分)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 I.某实验室通过手术取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 (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①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 ②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你认为有必要吗?。 ④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解析:该小题以“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和正常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考查考生对免疫等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设计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控制和确定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是否被损毁;因变量是抗体能否产生;无关变量是大鼠的年龄、健康状态、手术操作等;反映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OD 值。 将“非己”成分SRBC注入大鼠体内的目的显然是作为抗原。 ②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可知,SRBC破裂是因为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该抗体显然来自脾细胞悬液,由效应B细胞产生。 排除无关变量影响的常用方法是设置对照,比如为排除手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假手术)的大鼠。 ④实验题目的拟定是少有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在设计或分析一个实验方案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答案:(1)(8分) ①作为抗原(1分)②抗体(1分)效应B细胞(1分)③有必要(1分)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

浙江省高考生物选考试题分类汇编2015-2018年6套专题遗传

浙江省高考生物选考试卷2015-2018年6套分类汇编遗传部分试题含答案 原卷版1-7页+答案版8-16页 前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要参加2018年11月选考的浙江考生来说,首先要把握选考卷的难易程度和试题方向,所以要分类做熟已有的6套选考试题。先自己做原卷版,再对答案。 (2018-4)28.【加试题】为研究某种植物3种营养成分(A、B和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 CRISPR/Cas9基因编輯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3个突变植株(M1、M2和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M1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高B低C低)植株,与M2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1:1 B.从M2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低B高C低)植株,与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 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1:1 C.M3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 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 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A高植株与B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A和B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C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A、B和C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 (2018-4)31.(7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四川省成都市2020高三生物一诊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生物一诊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出胰岛细胞 B.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神经元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物质被动运输进细胞时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2.(6分)下列与健康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医用生理盐水NaCl的浓度大于血浆中NaCl的浓度 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时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体液中 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 D.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特异抗体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3.(6分)与半胱氨酸相比,同型半胱氨酸R基中的巯基(﹣SH)前多一个“﹣CH2﹣”,含同型半胱氨酸的多肽链容易在内质网中形成来折叠蛋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折叠蛋白与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 B.同型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区别是羧基数目不同 C.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氨基酸之间不能正常形成肽键 D.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积累可能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6分)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

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5.(6分)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隔开。基因的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会将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前体mRNA中,前体mRNA中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体mRNA的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B.基因的内含子中含有转录成终止密码子的片段 C.内含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不会导致性状改变 D.将模板链与成熟mRNA结合可检测内含子的位置 6.(6分)研究人员将二倍体不抗病野生型水稻种子进行人工诱导,获得了一种抗病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是由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且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对该抗病突变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两种单倍体植株中,抗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型水稻是杂合子,可通过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验证 B.该抗病突变为隐性突变,可以通过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进行验证 C.抗病突变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抗病基因的雄配子可能部分死亡 D.该抗病突变体植株成熟后,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应该多于雄配子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8分)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l)甲、乙两种植物中,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植物是,判断的依据是。 (2)若在35℃恒温条件下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根据图示信息(填“能”或“不能”)确定两者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的多少,原因是。 (3)进一步研究发现,45℃恒温条件下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提高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据此推测,45℃时导致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物理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7题,每题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 图所示,则 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 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0.05sin(100πt+π/2)A 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折射现象的出现说明光是纵波 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 o C到40o C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出胰岛细胞 B.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神经元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物质被动运输进细胞时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2.(6分)下列与健康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医用生理盐水NaCl的浓度大于血浆中NaCl的浓度 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时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体液中 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 D.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特异抗体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3.(6分)与半胱氨酸相比,同型半胱氨酸R基中的巯基(﹣SH)前多一个“﹣CH2﹣”,含同型半胱氨酸的多肽链容易在内质网中形成来折叠蛋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折叠蛋白与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 B.同型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区别是羧基数目不同 C.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氨基酸之间不能正常形成肽键 D.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积累可能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6分)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 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5.(6分)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隔开。基因的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会将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前体mRNA中,前体mRNA中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5~2017年全国卷生物遗传试题汇总

(2015,1)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015,1)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2015,2)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2015.2)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 A. 猝.然/精粹 B.讥诮/硝烟 . . C.商埠/阜盛 . . D.朔日/溯源 . . 答案:B . 汗渍/啧啧 . . 土坯/胚胎 . . 敕造/赦免 . . 嗔怪/嗔目 . . 粮囤/囤积 . . 果脯/胸脯 . . 复辟/辟邪 . . 落枕/落款 . . 冠冕/分娩 . . 跬步/硅谷 . . 箭镞/簇拥 . . 渎职/赎罪 . . 【答案解析】今年的字音的考查与 11 年、12 年有一定区别,11、12 年要求的是选出读音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什么,而今年要求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什么,难度要比前两年 大一些,由以前考查 16 个词增加到 32 个词,但考查的词语本身难度不高,都是比较常见的, 无生僻字。各项的读音分别读: A. cù/cuì、zì/zé、dùn/ tún 、mi~n B. qiào/xi āo 、p ī/p ēi 、f ǔ /pú、ku /gu ī C. bù/fù、chì/shè、bì、zú/cù D. shuò/sù、ch ēn 、lào/luò、dú/shú ACD 三 项都有一组读音相同,只有 B 选项符合要求,故选 B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平添 B.砥砺 C.硫璃 D.飞碟 算账 麦杆 称颂 疏浚 声名鹊起 徇私舞弊 关怀备至 出尔反尔 厉行节约 好高骛远 有恃无恐 突如奇来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 1 至 3 页,第二部分 4 至 6 页,共 6 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种。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7 分) 1.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注意事项: 2.本部分共 3 大题,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