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注射成型MIM模具设计

金属注射成型MIM模具设计
金属注射成型MIM模具设计

金属注射成型MIM模具设计

为MIM(金属注射成型)设计模具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公差要求严格,需要特别注意复杂的细节问题,这一切犹如攀登到冰山的顶峰,十分困难。较高的公差精度、无飞边、超级高的表面质量,所有这些标准都是金属零件压铸模制造过程中所必须满足的一些要求。毫无疑问,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金属模具制造商虽然有几家,但为数极少。然而,对于选择这个行业的公司而言,是“有利可图”的。David Lewis Sr.先生是Matrix 工具公司(在PA的Fairview 地区)的总裁,这是一家生产注塑模和金属压铸模(MIM)的模具制造商,为无线电通信、医疗、电子/电气、汽车和个人保护品行业提供模具。Lewis先生说:“该公司最初是生产精密注塑模产品的,后来才从事MIM模具的生产。”

根据Lewis先生的经验,MIM模具的结构最适合于中小型零件的生产。Matrix公司已为医疗器械行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行业使用的外科医疗器械的零件重量在0.15"23.4g之间。“其他的零件还包括表盖、传动齿轮、金属切削刀具、钳夹和凿尖,有的重量高达60g,”他说,“我知道还有更大的零件,如高尔夫球杆杆头的更换件。总之,注塑模和金属压铸模的制造无论对质量和服务都有很高的要求。” Karl Hens先生十分认同Lewis先生的观点,他以前是MedSource 技术公司(在明尼苏达州的Minneapolis市)的技术副总裁。这是一家提供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服务的供货商,而且还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在寻求MIM模具制造商时,我首先要看其纪律性和组织性如何,是否是一家较大的工厂,是否采用ISO标准,其一切程序是否规范。”他说,“如果涉及到MIM模具制造这样的复杂事情,模具制造商毫无组织能力,那么将会碰到灾难。质量是关键,而更为困难的是,我们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快速及时的上市十分重要。而且我们也希望快速周转,要使质量和快速周转都能令人满意往往是很困难的。”

MIM的基础知识“首先,模具的设计要有很好的计划。”Lewis先生指出,“因为这是成败

的基础和关键。它应该包括优良的冷却水线路布局和分型线锁紧装置,以防止加工生产中模具的错位、一副能很好支持模腔和型芯侧壁的模具框架、一种适合于特定零件脱模的方

法。”“MIM模具的基本结构与注塑模相似,只有很少几个例外。”Lewis先生补充说,“其中包括模腔和型芯钢材、关闭角配合件和滑块的选用、使材料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流道系统的设计、闸门的位置、通气深度、模压成形区域的表面质量、应用于模腔和型芯细节的镀层正确选择。” Hens先生详细讲述了这些观点。“由于许多模具制造商一般根据设计图开始制造模具,因此当制造模具时,他们给予机械师和制模工人很多的自由度进行细节设计。但这种方法一般对MIM模具的制造是无效的。”他说,“模具制造商和MIM制模工人不是去观察一个模具的布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观察一整套详细的图纸。他们花费在模具正面细节设计的时间越多,那么其模具获得操作成功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少。细节设计包括模具零件材料的选用、模具和模腔的公差、表面质量和涂层、闸门和流道的尺寸、通气口位置和尺寸、压力传感器位置。在MIM模具的成功制造中,脱模和冷却已成为关键的问题。”

1.模腔/型芯使用的钢材按照Lewis先生的说法,模腔/型芯使用的钢材应能承受模压成形材料引起的磨损。“凡是与模压成形复合材料接触的钢材(包括闸门和流道),都应该由高耐磨性的高含铬量和高硬度工具钢制成,如D-2或A-2工具钢。”他评价说,“H-13钢材也可,因为其硬度高,还电镀了一层高硬度涂层。凡是不与模压成形复合材料接触的任何细节零件,都可用更标准的S-7类工具钢制造。”

2.关闭角/滑块“在MIM模具生产工艺中,飞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制模工人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Lewis先生说,“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问题,所有关闭角和滑动区域的良好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一个优质的MIM零件。模具制造商必须通过使用三角法计算滚动尺寸,然后应用这个知识检查阴、阳面钢材的关闭角,保证使其在他所计算尺寸的±0.0001公差范围之内。”人们需要保持的公差一般对于金属模具而言已经是相当精确的,因为MIM模具的供料件对飞边很敏感,很容易产生飞边。“如果塑料件产生飞边,很容易将飞边清除掉,但如果是金属,其飞边就会如刀锋那样造成问题。”他解释说,“您必须制造一个不会产生飞边的模具。”

3.通气口深度 Lewis先生解释说,在各种模具中,为了释放由模压材料产生的内部气体,采用良好的通气口是十分关键的。他指出,MIM模具在通气口深度方面是与注塑模有很大不相同的。“一个典型的塑料模具,根据其模压树脂的不同,可能到处都有0.0005"0.002in

(1in=25.4mm)深的通气口,而MIM模具肯定会在这些通气口的深处产生飞边,”他解释说,

“MIM模具的通气口深度一般在0.0001"0.0002in之间,但也可能随着选用的不同模压复合金属材料而变化。”按照Hens先生的说法,好的供料在之后的凝固过程中,收缩率极低。“为了尽量加强形状保持力度,因此大量使用了金属粉末填充剂,其用量往往接近体积的70%。”他解释说,“为了能够获得高填充给料的良好流动性,采用了低分子量的分子和粘结剂,使MIM 供料产生很高的飞边灵敏度,类似于许多填充尼龙材料所显示的特性。石蜡和聚乙烯/甘油基供料比乙酰基供料有较好的特性,但会影响到其较高的飞边灵敏度。”

4.抛光 MIM零件的另一个关键区域是模压成型区的表面质量。“从模腔区脱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腔和型芯工具钢的表面质量,因为在模压成形过程中,其收缩率极低。”他说,“金属模压件的收缩并不会真的发生,除非粘结剂材料通过后模压成形工艺被抽取出来。因此,模压成型区的抛光十分关键。一般来说,模压表面应达到600复合光洁度,可能在很少的情况下需要达到金刚石光洁度。”

5.电镀“如铬或镍那样的高硬度电镀层将能增强模压金属件脱模过程中的效率,再结合高抛光表面,使其能产生更好的效果。”Lewis先生解释说,“有些类型的铬和镍添加了释放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它们的脱模特性。”

学习曲线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以后,仍然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然后再顺序渐进的学习。按照Hens先生的说法,MIM的另一个挑战来自于原材料,一般指供给的材料。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非常精细的金属粉末,往往接近体积的70%。“是金属粉末造就了最终的零件。”他解释说,“塑料零件给金属粉末增加了流动性,并在注射成型之后全部除去。粉末带有一点磨擦性,因此必须采用较硬的刀具以较高的主轴转速加工。许多模具商因为没有高速机床,只得采用烧蚀方式加工。然而,却不能遗留下粗糙的表面质量,因为MIM需要有紧密的公差。”

Hens先生补充说,不同的金属基本上具有同样的模具制造要求,除非有时候需要插入不同的收缩率。“这里所指的不是模具内部的收缩率。只有当零件从模具中脱离时以及进入加热炉时,才会发生收缩现象。”他解释说,“在模具中,收缩率几乎接近零,每英寸的收缩率不到

0.001in,因此在模具中的收缩极小。”此外,Hens先生还提出最后一个忠告。“经验表明,有些模具厂在认识到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前已经制造了一些质量不好的模具。”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当一个模具厂为一家MIM生产厂制造了第一个模具以后,再加上模具的设计,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一般来说,其结果是模具很好,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或者是在经过第一

个模具试用以后,只做了很少的一点改动。仔细地分析第一个模具的细节似乎比较容易,但由此会对模具的细节产生过分的信心。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资金调试第二个模具的情况也并不是不正常,有时候往往涉及到返工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模具制造商懂得了道路的艰辛,如果他们在这一点上不放弃MIM模具,那么一般来说,之后生产的模具将是非常优秀的。”

塑料模具设计操作规范和制造操作规范

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设计经验与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产品分析与修改,确定模具结构,缩水图: 1、产品分析:开模方向,分模线与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应抽芯方式,进胶点与进胶方式,模穴数等等。 2、转工程图:用三维软件出图,一般建立三个视图:第一个主视图(后模表面投影),第二个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他视图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摆放,剖视图(X和Y,剖切位置线通过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开标数处理。 3、缩水图:将上一步工程图镜像一次并且放大一个缩水率的倍数。(标明:MI,缩水率) 第二步:产品排位:在模具内怎样排列 考虑因素:模具长宽方位,产品模穴数,进胶位置,间隔(强度,放什么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个视图是后模侧俯视图抓主视图,第二个视图排前模侧俯视图,先把第一个视图中心线镜像到正右方然后抓后视图,然后排第三个X方向剖视图放在后模侧俯视图的正下方,第四个视图Y 方向剖视图排在前模侧俯视图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订购 根据产品的大小,生产批量,模穴数,抽芯机构等. 第四步:模胚订购 根据模仁大小与抽芯机构(侧),进胶方式与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开模动作,油缸),产品材料,顶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将模仁装配至模胚内 第六步:模仁与模胚安装与定位设计 第七步:分模线,枕位,镶件设计 第八步:如果客户产品有倒勾要设计抽芯机构如行位或斜顶设计 第九步:设计浇注系统(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牛角式,点浇口,扇形浇口,搭浇口等)第十步:如果是细水口模具那么要设计开闭器与塞打螺丝 第十一步: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位置与产品溢边值大小) 第十二步:顶出系统设计(顶针,斜顶,司筒,顶块,推板,气顶等) 第十三步:冷却系统设计(水路样式如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辅助零件开设(弹簧,垃圾钉,撑头,中托司,锁模板,扣机,边锁,平衡块,限位块,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检查与修改,视图补充与位置调整 第十六步:2D转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图(3D+2D) 第十八步:图纸审核,改图。 第十九步:图纸合格后打印归档 第二十步:图纸发给模具制造车间加工 以上模具设计从客户给3D图开始到设计出模具图到加工整个流程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户提供的图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纸(二维电子图档)及技术规范要求(此时需要用三维软 件构建3D图)。 2)给定3D图档,处理成2D图(出工程图纸)。 3)给定样板(手板),此时需要测绘出2D和3D图。 以上是一般有三种,其中第二种情况最常见,就是客户产品设计师设计好了3D产品拿给你开模。模具设计工程师需要绘制图纸有:成口工程图,缩水图,模具装配图,散件图,开模顶出示意图,改模图等,而且我写的就是按顺序排序的。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产品的前期处理 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学习误区(拿着一个产品就开始急急忙忙的分模)首先我们拿到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产品公差的修改,拔模,一些产品还会有段差的出现。当你前期处理完后那么产品的分型面,结构基本就能确定出来了,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确认产品的不合理处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不能。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修修改的话,那么一定要了解客户对模具的要求,这些是一定要达到客户要求

的。 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甚至模架的大小,模具的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好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模具大小厚度跟客户的注塑机对不上,客户是不会验收你设计好的模具,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分析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ABS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 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

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1.目的: 1.1 明确公司各职能部门在开发设计流程各阶段的责任和任务。 1.2 确保产品开发的品质规范产品开发各环节,确保产品开发的结果能有效地符合客户(市场)之需求, 并有效控制产品开发的成本及周期。 2.适用范围: 2.1 客户提供设计图样或样品,由公司开发产品之过程。 2.2 2.2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开发产品之过程。 3.定义: 3.1 产品开发:将公司未生产过的产品,导入生产的过程。 4.权责: 4.1业务部 4.1.1 负责收集客户及市场需求信息。 4.2产品开发部门 4.2.1 收集及整理与产品有关的标准技术要求/法规/专利状况以及客户特殊要求的数据。 4.2.2 产品成本评估。 4.2.3 下达产品开发指令《产品开发案审核单》。 4.2.4 产品结构设计出图(或图面转换)/包装设计/规格书拟订/材料表建立/设计审查/产品评估/承认书制 作/试产主导。 4.2.5 产品的制造作业流程拟定,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4.2.6 模具开发的跟进。. 4.2.7 提供样品给客户确认并追踪客户对样品的确认结果。 4.2.8 工程文件试作版发行。 4.2.9 设计变更及其实施。 4.2.10 主导新产品试产,发布及转移。 4.3品保部门 4.3.1 参与产品设计审查。 4.3.2 产品QC工程表及检验指导书的制定。 4.3.3 产品可靠性验证测试的执行。 4.3.4 样品制作及试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记录,样品检验。 4.4 生产部门 4.4.1 参与产品设计审查。 4.4.2 配合产品开发部门进行样品试作及试产作业。 4.4.3 负责就新产品的认知及组装作业对作业员进行训练。 4.5 PMC部门 4.5.1试产工作指令单的开立。 4.5.2 试产物料需求。 4.6 PE部门 4.6.1 参与产品设计审查。 4.6.2 负责产品的机器设备及治具的设计、制作、验收及改善。

模具设计的流程

模具设计资料参数 一、塑料制品图及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量准确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的外观要求 二、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三、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如: 1、制品的重量与注塑机的注射量 2、制品的精度 3、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等 四、模具钢材的选用 五、分型面的确定 1、不影响制品外观要求 2、有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有得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六、向分型与抽芯机的确定 七、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八、浇注系统的设计 九、排气系统的设计 十、冷却系统的设计 十一、顶针系统的设计 十二、导向装置的设计 十三、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十四、设计图纸的校对 十五、设计图纸的会签 宽150、长200、就叫1520模架 顶出行程=产品形状高度+10—15毫米 SP支撑柱是为了防止公模板的变形,设计时应尽量靠于模具中间位置能大量大,能打圆的不打方的。 GP导柱:有间隙过盈和过渡三种配合 间隙:孔大柱小过盈:不大不小过渡:可能孔大,也可能柱大 RP回位环:顶出完成后,两倍于顶出行程+20毫米弹簧为导柱的2倍 EGP保护顶出的回位 RP导柱固定于顶针板,模仁即称型腔 顶出形成鞘主要控制顶针顶计行程 三、板模俗称大水口,两板模俗称细水口 母模即A板也是前模,公模即B板也称后模 灌嘴:将注塑机的熔料引入模具流道 定位环:模具在安装到注塑机时起定位作用 顶针:顶出成品的零件 冷料:启动将先入模具部分的那部分料贮存起来,以防止流入成品,影响成品的质量 运水:冷却和加温系统 RP弹簧:是先复位的一种机构的一种装置,是为了成品在顶出后,弹簧将顶板首先压回来,防止顶针撞到母模仁,从而损坏模具 支撑柱:加强公模板的强度,减少公模板变形 垃圾钉:装在顶针板与固定板间,一般高度为5mm作用是防止杂物掉在下固定板上,下顶针板回位后,撞上杂物以免影响顶出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模具制作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塑料话机配件的注塑模具和锌合金配件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绘制产品图给模具车间制作模具,必要时绘制模具图。 3.2技术部负责组织对新模具试模验收、确认,以及质量跟踪和模具工艺的制定。 3.3模具车间负责模具材料和配件(如模架等)的进厂验证,以及模具全过程的制作、装配、维修,并参与模具图纸和模具工艺会审。 3.4供应部负责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并编排模具生产计划。 3.5质检部负责参与试模出来的注塑件检验。 3.6注塑车间实施模具的试模工作以及模具的贮存和防护,建立模具分类台帐。 3.工作程序 4.1模具制作的过程策划 4.1.1模具车间根据技术部发放的产品图或样品,编制”模具生产作业计划和模具采购清单,并安排生产。 4.2供应部根据清单内容及时组织模具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 4.3入厂验证及入库 4.3.1质检部负责的硬度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入“硬度检验单“中,一份留底,一份交模具车间。对于体积太大、重量太重的模芯钢材,在不影响模芯加工的前提下,由模具车间负责取样交质量部检验硬度。

4.3.2模具车间负责模具原材料的入厂验证,以及配件(如模架等)的入厂检验,并填写‘模具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 4.3.3验证合格的模具原材料及配件由模具车间仓管员组织入库,不合格的要进行隔离标识,并由供应组及时组织退货或调换。 4.4对发外加工的模具,技术部将产品图交工艺部,工艺部再与协作厂家制定工艺要求并签定协议,模具进厂后,由工艺部负责组织试模验收,并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验收合格输入库手续,不合格时责成厂家维修。模具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由模具车间负责。4.5模具车间负责人根据“模具作业计划”,对主要零部件的因工,先填写“随工单”,如果需要附相关的模具加工图,则一起交给操作工加工,操作工按要求每加工完一道工序后,填写相应的记录,并按加工流程进行传递,模具加工图属模具车间内部使用图,无需审定,但应交技术部负责人样对或审核,盖上“一次性用图”章,发给操作工加工。全部加工完后,应收回加工图作废。 4.6模具车间电加工中心负责风扇叶模具关键部件(模芯部分)的加工,加工内容有线切割、电火花、打孔,每班要填写“电加工中心工作情况记录表”记录加工零件、加工时间、加工质量以及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对相应的机台还应作好如下记录,并负责整理归档。 A.叶片切割数据记录单 B.打孔机工作记录 C.电火花加工记录单 D.贯流风扇叶切割记录单 E.离心风扇叶切割记录单 4.7模具零部件加工好后,按装配工艺要求进行装配,模具车间主任要进行现场指导、监督、检查并对模具的总体质量负责。模具的“随工单”由车间主任负责收集、整理、存档。4.8试模 4.8.1模具车间主任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后随模具一起交给注塑车间负责人,

注射成型及模具设计实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1、塑料是一种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添加剂(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增强剂、着色剂、润滑剂、特殊助剂、其他主要助剂)为辅助成分的高分子化合物。 增塑剂:为了改善聚合物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和增进之间的柔顺性。 稳定剂:制止或者抑制聚合物因受外界因素影响所引起破坏作用。 填充剂:为了降低成本改善之间的某些使用性能,赋予材料新特性。 增强剂:使塑件力学性能得到补强。 着色剂:赋予塑料以色彩或特殊的光学性能。 润滑剂: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能,减少、避免对成型设备的摩擦、磨损和粘附,改进制品表面粗糙度。 2、塑料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塑性。 3、聚合物(树脂)通常有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型。对聚合物的选择主要是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颗粒大小、结构以及与增塑剂、溶剂等相互作用的难易程度等诸方面考虑。 4、聚合物的作用:胶粘其他成分材料;赋予材料可塑性。 5、塑料的分类: 根据来源:天然树脂、合成树脂。 根据制造树脂的化学反应类型:加聚型塑料、缩聚型塑料。 根据聚合物链之间在凝固后的结构形态:非结晶型、半结晶型、结晶型。 根据应用角度:通用塑料、工程塑料 根据化学结构及基本行为:热固性、热塑性塑料。 6、塑料的实用性能:轻巧美观、电气绝缘、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减震消音、防腐耐蚀。 7、塑料的技术指标:密度、比容、吸水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马丁耐热、热变形温度等。 8、线性非结晶型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力学状态:g T T <聚合物处于玻璃态; 处于高弹态f g T T T <<;f T T <粘流态。 9、玻璃态聚合物力学行为特点:内聚能大,弹性模量高,在外力作用下只能通过高分子主链键长、键角微笑改变发生变形。 10、高弹态聚合物力学行为特点:弹性模量与玻璃态相比显著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段可发生运动 11、黏流态聚合物力学行为特点:整个分子链的运动变为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科发生持续性变形,变形主要是不可逆的黏流变形。 12、成型加工的主要参数:收缩率、比体积和压缩率、流动性、吸湿性热敏性、结晶性、应力开裂

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工艺特点研究120125159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工艺特点研究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起重运输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起机121 学生姓名:史家兴 学号:120125159 指导教师:安林超 2014年10月20日

绪论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在工程塑料成型加工中,80%采用了注射成型。 近年来,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卫生等领域对注塑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显著推动了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气辅成型、水辅成型、多色注塑和热流道等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在注塑成型中被广泛采用。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过程中,由于成型材料、成型模具、注射机、辅助设备、成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塑制品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家电、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内饰、光电等产业的发展,却对塑料制品提出了壁厚更薄、结构更复杂、表面更美观、强度更高等方面的要求。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塑件成为工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注射成型技术利用加热和冷却介质实现注塑模具的快速加热和冷却,实现熔体的高模温注塑,是一种无熔接痕、高光洁度的塑料成型技术,可获得外观优越的塑料制品,例如:无熔接痕、无流痕、无银线,具有高光泽度等。采用该技术可取消后续的喷涂工艺,省去昂贵的二次加工费用,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节省能源与材料,消除污染,达到改善塑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多重效果,实现塑件的短流程绿色化生产,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绿色注塑工艺。为保证塑件质量,在RHCM注塑模具加热冷却管道设计时应保证模具型腔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和高的加热效率。

注塑模具设计工艺及流程解析

注塑模具设计工艺及流程解析 模具,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下面带你一起了解注塑模具设计工艺及流 程! 传统的注塑模具设计,主要为二维和经验设计,单使用二维工程图纸已很难正确和详尽地表达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且无法直接应用于数控加工,设计过程中分析、计算周期长,准确性差。随着CAD/CAE/CAM 技术的发展,现代注塑模具设计方法是设计者在电脑上直接建立产品的三维模型,根据产品三维模型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及优化设计,再根 据模具结构设计三维模型进行NC编程。这种方法使产品模型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加工编程及工艺设计都以3D数据为基础,实现数据共享,不仅能快速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能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注塑模具的设计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题目,由于设计经验有限,很难一次性应 用三维造型软件UG/MoldWizard直接进行设计。 1主要特点 注塑模具设计一、注塑模具加工(RotationalMold) 滚塑成型工艺的方法是先将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模内的塑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给冷却定型而制得。 二、滚塑成型工艺与传统的吹塑、注塑工艺相比有以下优势:

1、成本优势:滚塑成型工艺中只要求机架的强度足以支承物料、模具及机架自身的重量,以防止物料泄漏的闭模力;并且物料在整个成型过程中,除自然重力的作用外,几乎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从而完全具备了机模加工制造的方便,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 2、质量优势。滚塑工艺的产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由于无内应力产生,产品质量和结构更加稳定。 3、灵活多变优势。滚塑工艺的机模制造方便,价格低廉,故特别适用于新产品开发中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4、个性化设计优势。滚塑成型工艺中的产品极易变换颜色,并可以做到中空(无缝无焊),在产品表面处理上可以做到花纹、木质、石质及金属的效果,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需求。 三、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范围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有:油箱、水箱、机械外壳、挡泥板等。主要替代对象是金属件及玻璃钢制品。 四、注塑 注塑是一种工艺,是基于比如LIGA的微制造技术开发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而LIGA工艺就是先生产出一个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称的"模子",然后将液态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后在分离出来,形成最终所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产品太多了。 2背景介绍

模具管理规划1217

模具管理规划1217

塑胶工模厂规划 一)质量方针: 建立标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追求卓越 建立标准:建立科学的适合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及质量管理 体系标准,全力推行各项标准化管理,做到凡事有事可依,有 章可循。 持续改进:在现有的标准、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我们不满足现状,以更高的 要求为标杆,积极找出差距,寻求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的改 进事项,建立合理机制,确保质量管理处于持续改进的良性循 环的轨道。 顾客满意:保持持续的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及时、准确调查与分 析客户的需求并满足之,做到不断的持续改善。全员树立一切 始终服务于顾客的意识,对内的上道工序服务于下道工序,下 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每道工序的员工必须接受下道工序 的抱怨并改善,从而全员追求持续的“顾客满意”。 追求卓越:以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精心管理、精选材料、精益生产、不 断改进、做出更优质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赢得客 户持久的信赖。力求完美、实现零缺陷,是生久追求卓越的最 高境界。 二)工模厂主要工作项目: 1.负责进行新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旧模具的维修和改善; 2.组织新模具设计评审,对旧模具设计的更改负责; 3.制定并确认模具图纸和模具制造,加工工艺。 三)工厂规模和设备配置:(第一期) 注:按公司配置。

一)组织架构:(参考) 二)岗位责职: 1.塑胶项目总监: 2.模具部经理: 3.模具设计主管: 3.1 CAD模具设计: 3.2 CAM设计: 3.3 模流分析: 3.4技术工艺: 4.模具车间主管: 4.1装配组: 4.2保养和维修组: 4.3抛光组: 4.4 CNC组: 4.5 EDM组: 4.6仓库: 5.品检主管: 5.1检验组: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模具结构分析

模具结构分析 注射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一、典型模具结构二、注射模工作过程图解方法步骤注射模工作过程图解方法步骤双板模工作原理分析 (1) 标示分模面位置简述动、 (2) 简述动、定模组成动模组成: 12,动模组成:1,6,12,13 定模组成: 定模组成:7 ,11 (3) 简述模具工作运动及制品脱卸过程合模成型: 注射机合模合模成型注射成型时,系统带动动模前行,在导柱6的导向作用下与定模靠合并形成闭合模腔。然后注射机通过喷嘴把塑料熔体注射进入模腔经保压补缩合冷却定形后固化为塑料制品,并收缩包覆在凸模上。开模脱卸制品:熔体在模腔中固化开模脱卸制品为塑料制品后,注射机合模系统带动动模回程,模具从I,I分模面开启,当动模回程运动一定距离后,注射机合模系统中的推顶装置与动模内顶杆底板3接触,即推顶装置约束模内顶杆停止运动,从而使顶杆12对制品产生顶出力,把制品从其收缩包覆的凸模上脱取下来,然后动模回复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注射动作。 ——分析要点掌握————分析要点掌握——分析要点掌握标识分型面位置; 辨识动、定模的零件组成,即根据图示找出分属两者的零件序号和名称; 分析成型时的合模过程,成型后的开模过程和制品的脱模过程。三、分析示例单腔双板模工作原理分析动画1.1 动画1.1 单腔点浇口三板式注射模结构及工作原理(川大教材图 3-1-2 ) 定模: 定模导柱(限位拉杆) 定模:2—凹模 3—定位环 4、5—主流道衬套 6—定模底板 7—凹模垫板 8—定模导柱(限位拉杆) 10—定模板(凹模固定板) 21— 9—导套 10—定模板(凹模固定板) 21—导套动模: 11—12— 13— 14— 15— 16—动模:1—凸模 11—动模板 12—复位杆 13—支承块14—动模底板 15—支承销 16—顶杆固定板 17— 18、19— 20— 17—顶杆底板18、19—顶杆 20—导柱

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设计和开发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及记录管理等工作,使设计和开发达到预期的目的,特拟定本程序。2.范围 适合本公司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权责 3.1业务部 3.1.1负责同客户沟通及顾客对产品要求信息的取得; 3.1.2新产品设计开发需求的提出; 3.1.3新产品设计开发、客户端文件和资料的提供; 3.1.4?产品确认阶段,送样予客户承认并追踪确认问题及结果。 3.2技术部设计课 3.2.1负责产品和模具图纸设计工作。 3.2.2负责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策划,主导评审、验证及出样的最终判定。3.2.3制作相应技术文件,标准。 依期完成设计和开发工作。 3.3技术部生技课 3.3.1?负责产品试样,试产所需夹治检具设计,制作。 3.3.2协助新产品样品试做。

3.3.3负责试产过程跟进,问题点汇总。 3.4技术部工模课:负责模具制作,维修,修改及试模确认。 3.5采购课:负责外发加工及物料的采购与进度跟进。 3.6PMC:负责试产物料之备料及试产,量产计划之排期。 3.7注塑课,冲压课:负责零件试模,试产,打样,模具报修。 3.8制造课:负责产品组装及人员安排。 3.9品质部:负责产品性能检验测试。 3.10?文控:负责相关工程资料新版发行,旧版回收。 4.定义: 4.1设计:参考相关资料,样品或概念,将产品的计划,设想,通过电脑软 件转化为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4.2开发:实现设计结果,使之形成实物产品的过程。 4.3评审:为确定产品开发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评议和审查活动。 4.4验证:通过客观的测量,测试,分析,对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认定过程和结果,对产品进行耐久性测 试以确认产品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填充阶段 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成型时间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如图1-2所示,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λ 低速填充。如图1-3所示,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λ 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观上结构强度较差。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同时由于微观结构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较佳,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2、保压阶段 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在保压过程中,由于模腔中已经填满塑料,背压较高。在保压压实过程中,注塑机螺杆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动,塑料的流动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时的流动称作保压流动。由于在保压阶段,塑料受模壁冷却固化加快,熔体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内的阻力很大。在保压的后期,材料密度持续增大,塑件也逐渐成

模具设计开发程序

模具设计开发程序

————————————————————————————————作者:————————————————————————————————日期:

XXXX(苏州)有限公司 品质程序书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模具设计开发管制程序 核准: 核准日期: 制作单位:厂务部 审核: 制作者: 制作日期: 变更日期: 版本识别:第1版,第1次

XXXX (苏州)有限公司 品质程序书 文件编号: 版本识别:第1版,第1次 文件名称:模具设计开发管制—流程图 保存期限:三年 页 次:第1/10 页 流 程 图 说明 单位 使 用表单 NG 设计接获RD 所传之3D/2D 产品图 由RD 主导会同厂务部/制一( 制二部)进行开模检讨 厂务设计课负责工程师进行结构分析并绘制组立图 由设计课将模具組立图交于研发部/制一部( 制二部)进行图面确认 设计人员依据检讨结论及組立图面进行细部设计 由设计课负责召集制造部门进行模具加工检讨 由设计课主管负责对图面进行审核后发行 制造部门进行加工作业 已完成模具由生管课负责联络制一部进行试模事宜 试模OK 由工程课负责安排模具量产移交事项 研发部 工程课 设计课 生管课 研发部 厂务部 制一部 ( 制二部) 设计课 设计课 研发部 制一部 ( 制二部) 设计课 设计课 制造课 图管中心 生管课 制造课 生管课 制一部 ( 制二部) 工程课 制一部 无 模具制作规格书 模具开发前设计参数输入 表(合审单) 无 模具組立图 3D 加工图 2D 加工图 会议记录 图面发行记录表 模具材料BOM 表 无 试模报告 新模具交付量产验收记录 表 NG 工程接获合审单通 知设计,生管 开模检讨 结构分析組立图设计图面 设计图图面审核/发行 模具移交 生产作业 设计变更 程序 试模确认

04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习题答案

第四章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塑料注射模可分为:(1)_单分型面注射模_;(2)_双分型面注射模_;(3)_斜销侧向分型抽芯机构_;(4)_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_;(5)_自动卸螺纹的注射模_;(6)_定模设置推出机构的注射模_;(7)_哈夫模_等类型。 2.注射成型机合模部分的基本参数有_锁模力__、_模具最大尺寸_、_顶出行程_和_顶出力__等。 3.通常注射机的实际注射量最好在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的___80%___以内。 4.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料及浇注系统在_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_的乘积。 5.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应满足下列关系:_Hmin≦Hm≦Hmax_。若模具厚度小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_增加垫块高度或另外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使模具闭合。 6.注射机顶出装置大致有_中心顶杆机械顶出_、_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_、_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联合作用_、_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其他开模辅助油缸联合作用_等类型。 7.注射模的浇注系统由__浇口__、__主流道_、__分流道__、__冷料穴_等组成。 8.主流道—般位于模具_中心位置_,它与注射机的_喷嘴轴心线_重合。 9.注射模分流道设计时,从传热面积考虑,热固性塑料宜用_梯形截面和半圆形截面_分流道;热塑性塑料宜用_圆形_分流道。从压力损失考虑,_圆形截面_分流道最好,从加工方便考虑用__梯形__、_U型或矩形_分流道。 10.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_平衡式_和_非平衡式_两种。 11.当型腔数较多,受模具尺寸限制时,通常采用非平衡式布置,由于各分流道长度不同,可采用_将浇口设计成不同的截面尺寸_来实现均衡进料,这种方法需经_多次试模和整修_才能实现。 12.注射模型腔与分流道布置时,最好使塑件和分流道在分型面上总投影面积的几何中心和_锁模力_的中心相重合。

模具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字体大小:大- 中- 小rongli发表于09-08-19 12:00 阅读(1338) 评论(2)分类: 1.0目的 确保公司模具设计品质,产品顺利量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制模具设计、制作 3.0职责: 工程系:负责模具设计,工装夹具的设计,绘制模具设计图纸,产品图纸及模具材料的申购及设计输出表单填写。 工模系:工模系负责模具材料的检查及模具制作及相关制作过程记录填写。 采购:负责模具材料的购买及外发加工。 4.0作业内容 4.1设计要求评审 4.1.1模具正式设计指令由业务以《样品制作联络单》形式通知模具开 发课,品管课等相关职能部门. 4.1.2工程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业务人员根据客户提供部品图纸或电子 档及样件,对产品的公差、结构、加工工艺等进行评审,若不清 楚或有异议地方需与客户沟通。必要时,可向客户了解该部品的 用途及特殊特性。并将评审结果记录于《新产品可行性评估报告》 中,评审内容需含概模具设计的相关要求。 4.2模具图纸设计 4.2.1模具开发课长安排设计人员负责设计冲压工序图。设计应考虑不 同设计部份的功能,结构的衔接与配合,在零件的选用原则上, 以标准件或已使用过没有问题的零部件为优先考虑,模具设计寿 命及精度按客户图纸及相关订单量信息实施。 4.2.2设计员根据冲压工序安排,条料和工件定位方式确定,卸料和出 件的方式确定等设计模具结构排样图,并交由工程课长审核工序 排样,模具结构可行性,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模具设计,否则重 新排样直至OK。必要时将排样图提交客户批准。 4.2.3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及制作时要根据已有的生产条件,综合考虑影 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零件的生产工序,优化 确定各工艺参数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正确选 择模具加工方法,选用机床设备等,使零件的整个生产达到优质、 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

(新)模具制作流程_

模具制作流程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

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模具开发流程

模具设计开发流程 设计输入阶段: 1. 设计人员接收《模具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技术资料后, 应认真消化产品图纸或样品,有疑问(例如图纸漏尺 寸、尺寸封闭、尺寸不清晰、图纸与样品不符、产品技 术要求不清楚、产品材料及性能不清楚、成型工艺有问 题等)应及时与输入方联系、解决; 2. 按照《设计信息检查清单》对输入方传递的顾客技术要 求逐项进行检查,确保模具设计所需的资料是齐全的, 要求是明确的。例如用户提供的机床设备资料是否完整 清楚,如有不清楚,应及时与输入方联系、解决; 设计方案阶段: 1. 在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完全清楚的前提下仔细分析产品成 型工艺,并综合考虑产量、周期、成本等因素进行方案 设计; 2. 首先确定产品设计基准尺寸,计算展开尺寸或毛坯尺 寸,确定模具设计基准尺寸,交审核人员校对确认后方 能进行后续设计。设计人员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料(包含 《技术协议》或《模具设计制造申请单》、产品图、样 品、顾客技术方面传真、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等)供审 核人员参考; 3. 初步确定排样方案,并同时设计模具结构,审核人员参 与排样及结构方案的确定,设计人员对比1-3个方案的优 缺点,做出简要的文字说明,指明参考的模具名称或编 号(已经批量验证过的),形成评审方案。 4. 设计人员运用FMEA工具对其推荐的成型方案进行分析, 列出影响程度最严重的几种失效模式进行重点控制。 设计方案评审:

1. 设计人员准备好评审方案后,提出方案评审申请,设计 主管根据情况安排评审,设计人员在评审前填好设计评 审记录中的设计意见,等待评审; 2. 在评审时提供必要的资料(包含《技术协议》或《模具 设计制造申请单》、产品图、样品、顾客技术方面传 真、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评审方案、收缩系数、参考 模具图、DFMEA报告等); 3. 评审时先由设计人员介绍评审方案并提出模具设计难 点,设计、评审人员应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最终由评 审主任委员填写评审意见并得出评审结论,形成《模具 设计评审报告》。一经确定,设计人员应严格按评审结 论进行设计,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不妥之处,应及 时提出讨论并确认,必要时安排再次评审。 设计阶段: 1. 设计人员根据评审结论进行排样图或方案及模具装配图 的修改,审核人员应随时在计算机上检查,修改完成 时,应对排样图或方案及模具装配图进行审核; 2. 从装配图上分解零件,进行零件设计,审核人员也应随 时检查其细节设计是否恰当; 3. 零件设计完成后,审核人员应在计算机上对照设计基 准、排样图或方案及装配图进行零件的审核,不恰当处 应及时修改,如有分歧可提出会议评审。 设计输出阶段: 1. 经过计算机上审核后,设计人员打印并整理模具图纸, 编制零件加工工艺; 2. 审核人员按照《级进模设计输出评审报告》或《型腔模 设计输出评审报告》中规定的项目逐一检查,如实填写 意见,并签名确认;

模具设计完整流程

设计事例研究 一.设计准备 1.必需的图纸、金型仕样书的内容等的确认: 在正式的金型设计之前,下列图纸或文件通常要具备: ①部品图;②金型设计制作仕样书;③设计制作契约书;④其他 并且要对上述资料完全理解,不明确处要得到客户的确认。 2.把握图面的概要 部品图决定了金型设计的最终目的,必须透彻地理解。日本客户提供的部品图是按照JIS 制图规定采用三角法绘制的,通常由以下部分构成: 正面图、平面图、侧面图、断面图、详细图、参考图、注记、公差一览、仕上记号一览、标题栏、其他 在视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公差要求较严格处;②对金型构造有影响的部位; ②现有图面无法理解的部分;④注记中特别突出的事项 ⑤特殊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⑥部品壁厚较薄处(t<0.6mm) ⑦部品壁厚较厚处;⑧外观上有无特别仕样要求 ⑨三维曲面部分;⑩设计者、日期、纳期、价格等 3.部品立体形状的理解 部品图是二维绘制的,要通过视图转换成设计者头脑中的三维形状,而手绘立体图对此很有帮助。 准备好纸和铅笔。 首先绘制出制品的大致外形轮廓,然后再根据自己对部品图的理解,绘制出部品各部位的断面图。 上述这些对将来分型面的确定、入子的分割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使用粘土等辅助物来帮助理解会更好。 4.标题栏的检讨 部品图的标题栏一般注明了图面中的公差、部品的材料等一些内容,必须要认真研读。 ①部品名;②图名;③图番;④材质(包括收缩率);⑤仕样,指材质的详细仕样,如生产厂家、商品名、树脂代号;⑥尺度;⑦设计者;⑧变更栏; 5.注记部分的检讨 ⑴浇口种类、位置、数量 如无特殊要求,则金型设计者在自行决定后需征得客户的同意。 ⑵入子分割线的要求 由于入子分隔线会在制品表面形成接痕,影响外观,尤其对折叠部位有害,所以设计者应遵守部品图的规定。 ⑶成型品表面划伤等缺陷的规定 金型设计者应避免可能发生上述缺陷的金型结构设计。 ⑷未注公差的要求。 ⑸成型品形状及尺寸上的变更需征得客户的同意,作为金型设计者来说,不可自行决断。 ⑹主视图的检讨 主视图是图面中尺寸较集中的地方,确认两侧公差及片侧公差,并标记其中较严格者。 ⑺其他各视图的检讨。方法同上 ⑻必要型缔力的检讨 熔融树脂在注射时,会在金型分型面上产生一个相当大的注射压力。如注射机最大型缔力

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模具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模具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有效控制,确保模具按计划完成,能批量生产合格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模具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包括按客户模具开模,试模及生产中的模具修改。 3.职责 3.1销售部:负责公司内外有关模具、产品的信息和资料的沟通与联络. 3.2生产部:负责模具设计、制造、试模的时间计划的下达及跟进;采购部负责模具产品所需物料的采购。 3.3技术部:负责模具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实施、控制和督导。模具、产品的技术研讨,模具设计,并组织模具设计和开发的验证(试模)及参与处理各类品质和技术问题;模具制造班负责模具的制作、组装、调试及维修。 3.4质检部:负责模具和样品的检测及各类品质问题的跟进处理. 4.程序 4.1生产部下发《模具制造通知单》及《模具开发计划书》到技术部设计员附全部设计技术资料 4.2模具设计输入评审。 4.2.1产品成型生产的要求与性能. 4.2.1.1产品成型生产的要求与性能. 4.2.1.2模具结构、用料要求;以前类似模具设计的适用信息。 4.2.1.3模具、产品的验收、检测标准以及其他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等。

4.2.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应有形成文件《模具定制要求》、《模具设计制造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资料。 4.2.3技术部经理组织设计开发人员和相关部门对输入资料进行评审,并在《模具设计输入评审项目》中记录找出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设计和开发任务的完成。 4.3设计输入评审出的问题,销售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协商解决,并反馈给技术部设计,必要时修改设计要求资料及文件。 4.4技术部设计制订出《模具设计日程表》,详细规划出设计各阶段完成工作内容及时间。 4.5模具设计师最初要绘制产品图(针对以样板和3D为依据的模具)、排位图或结构草图要经技术部经理审核批准。必要时经客户确认后才能订购物料。 4.6模具结构的设计. 4.7绘制零件图和总装图(2D,3D). 4.8模具设计输出评审:按实际需要可分适当阶段对单张图纸甚至整套评审,最后填写《模具设计输出评审项目》,详细记录设计可行性与存在问题,并加以改善对策。涉及改模按 5.13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4.9模具设计输出资料包括模具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及《模具零件/物料清单》,其下发按《生产图纸管理办法》。 4.10 生产部采购组按《请购单》采购物料。技术部整理出《模具零件/物料清单》给财务部、生产部采购组和仓库各式各一份。 4.11模具零件制造参照《零、配件制程作业流程》。 4.12模具设计和开发的验证见《试模送样流程》和《修改模具控制程序》。 4.13客户验证及确认(具体参照《模具验收管制办法》). 4.14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