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症状明显期: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肝、脾大等。

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21、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23、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5、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6、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27、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8、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29、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

30、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31、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

32、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3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理。

4、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表现为果酱样大便)和肠外阿米巴病。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未绝迹。

35、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36、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7、斑疹伤寒结节: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病理病变为斑疹伤寒结节,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形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可遍及全身。多见于皮肤、心肌、脑、脑膜、肺、肾、肾上腺、睾丸等。

3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

39、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40、复数菌败血症: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41、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

42、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43、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44、伤寒复发:大约10%~20%用氯霉素治疗的患者早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称为伤寒复发。

45、伤寒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d后退热,称为再燃。

46、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

47、移行期: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48、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49、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50、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是指由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infection):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变。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显著的临床表现。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潜伏性感染中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毒力: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途径、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次出现的情形。

复发: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稽留热(sustained fever):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以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的极期。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度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内基小体(Negri body):狂犬病病毒在感染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最常见于海马和小脑浦肯野细胞,染色后呈樱桃红色,有诊断价值。

街毒株:从患者或患病动物直接分离得到的病毒称为街毒株,致病能力强,能在唾液腺中繁殖。

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后遗症(sequela):部分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us therapy):是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基本的罹患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肥达反应(Widal test):采用凝集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多数患者在病床第2周起出现阳性。对伤寒病人有诊断价值。

伤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细胞碎片,形成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可形成伤寒肉芽肿,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尿膜状物:肾综合征出血热中部分病例可出现大量尿蛋白与红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相混合的凝聚物。

传染病学重点名解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稽留热sustained feve r: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内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外的各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有时可有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改变。 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一般发病水平 流行epidemic: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大流行(pandemic):若某种传染病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和洲界。 人兽共患病(zoonosis):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人类进入这些地区可受感染,也叫自然疫源性疾病。 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和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人常见于肺和脑。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学: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预防规律的学科,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流行病学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流行病 96.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D A.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纯理论的学科 C.研究人群中非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学科 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142.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设专门对照,使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的研究为A 143.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的研究为C 144.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D 145.使用比值比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研究为B 61.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C 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

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 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 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 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 66.目前适用于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D A.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B.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决定疾病频率的决定因子的科学 C.流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治对策D.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E.流行病学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做斗争的措施 16.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是B A.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C.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D.传染病、非传染病、伤害 E.设计、测量、评价 17.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名词解释】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virulence):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数量(quantity):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执业医师模拟考试题传染病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传染病学模拟试题)考试日期: 姓名:班级:学号:考试成绩: 一、A1型题(共20题,每题1.5分。每题只能从A、B、 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不得分) 1 恙虫病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 斑疹 B 丘疹 C 焦痂 D 淋巴结肿大 E 肝脾肿大 2 流脑最常见的皮疹是 A 玫瑰疹 B 瘀点瘀斑 C 疱疹 D 斑丘疹 E 脓疱疹 3 伤寒发病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是 A 粪便培养 B 肥达氏反应 C 血培养下载文档可编辑 D 尿培养 E 玟瑰疹刮取液培养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一种传染病需

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炭疽 C 麻疹 D 伤寒 E 艾滋病 5 霍乱的病理变化为 A 肠粘膜有炎症性改变,表浅溃疡 B 肾有变性及炎症性改变 C 肝、脾肿大 D 胆囊无胆汁 E 以上均不是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 过高热 B 昏迷合并肺炎 C 反复惊厥 D 严重后遗症 E 中枢性呼吸衰竭 7 艾滋病患者血中哪一种细胞减少最明显?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CD4+T细胞 下载文档可编辑 D CD8+T细胞 E E细胞 8 中毒型菌痢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A 急性微循环障碍 B 严重 吐泻导致脱水 C 电解质严重紊乱 D 代谢性酸中毒

E 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 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血小板减少 B 凝血因子减少 C X、刈因子减少D毛细 血管脆性增加 E维生素K吸收障碍 10关于抗—HEs与抗—HE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 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抗HEs为自身抗体,抗—HEc为保护性抗体 下载文档可编辑 D 抗—HEs为保护性抗体,抗—HEc不是保 护性抗体 E抗—HE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Ec是保护性抗体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确诊的有力依据是 A 典型临床表现 B 有瘀点瘀斑 C 流行季节 D 细菌培养或免疫 学试验的阳性结果 E 脑膜刺激征 12 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A 鼠类接触史 B "三痛征"和"酒醉貌"

【传染病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传染病学整理 第一篇总论 1、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 2、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3、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②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③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l 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①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②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③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④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 l 分类:①潜伏期携带者;②恢复期携带者;③健康携带者(ASC);④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⑤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 l 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成为携带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上述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①隐性感染最常见;②病原携带状态次之;③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②机体的免疫功能。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传染病:就是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得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得疾病。2、感染:又称传染就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得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与 所处得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得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得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得基础上再被别得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得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 位而到达其她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就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得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就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 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得作用或机体得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 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与持续时间得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得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得传染源。 10、传染源:就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得人与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得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 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得人称为易感者,她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得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与合适得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得方式到达新得易感染者体内,即为传染性。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就是传染病得基本特征。 14、传染期: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她人得那段时间就是针对传染病而言得不同得传染病传染期具有不同得特点 1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得时期. 16、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就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得、由共同得病原体引起得、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得一类疾病。 15、三区两通道:指传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所划分得特殊区域与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与半污染物,两通道就是指医务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 16、消毒:就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得方法 17、隔离:将处于传染病期得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得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与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得机会。如传染病流行时得疫区、传染病院等。保护性隔离就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得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得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 18、Dane颗粒:就是指完整得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大纲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大纲 2018年《传染病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 细目一:感染与免疫 要点: 1.感染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表现 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5.感染病的发病机制 细目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要点: 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 要点: 1.基本特征 2.临床特征 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 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资料 3.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 2.治疗方法 7.治疗 8.预防 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 细目一:病毒性肝炎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二:流行感冒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五:艾滋病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六:流行性出血热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执业医师模拟考试题 传染病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传染病学模拟试题) 考试日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考试成绩: 一、A1型题(共 20题,每题分。每题只能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不得分) 1 恙虫病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 斑疹 B 丘疹 C 焦痂 D 淋巴结肿大 E 肝脾肿大 2 流脑最常见的皮疹是 A 玫瑰疹 B 瘀点瘀斑 C 疱疹 D 斑丘疹 E 脓疱疹 3 伤寒发病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是 A 粪便培养 B 肥达氏反应 C 血培养 D 尿培养 E 玟瑰疹刮取液培养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一种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炭疽 C 麻疹 D 伤寒 E 艾滋病 5 霍乱的病理变化为 A 肠粘膜有炎症性改变,表浅溃疡 B 肾有变性及炎症性改变 C 肝、脾肿大 D 胆囊无胆汁 E 以上均不是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 过高热 B 昏迷合并肺炎 C 反复惊厥 D 严重后遗症 E 中枢性呼吸衰竭 7 艾滋病患者血中哪一种细胞减少最明显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CD4+ T细胞 D CD8+ T细胞 E B细胞 8 中毒型菌痢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A 急性微循环障碍 B 严重吐泻导致脱水 C 电解质严重紊乱 D 代谢性酸中毒 E 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 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血小板减少 B 凝血因子减少 C Ⅹ、Ⅻ因子减少 D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E 维生素K吸收障碍 10 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 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 抗HBs为自身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D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E 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是保护性抗体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确诊的有力依据是 A 典型临床表现 B 有瘀点瘀斑 C 流行季节 D 细菌培养或免疫学试验的阳性结果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传染病护理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操作或病理损害轻微, 临床上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 2、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 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机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3、显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变 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4、重型肝炎:黄疸迅速加深,肝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肝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出现酶 -胆分离现象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起病两周内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5、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病史、体征和 肝功能损害,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6、传播途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水 平传播-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血液体液和垂直传播-母婴。 7、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 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 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9、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红蛋白血症,出现腰 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毒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亦称黑尿热。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1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11、D 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 核心两部分。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12、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 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1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 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14、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5、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 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16、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中枢 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17、主动免疫:将特异性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人体在接种后l~ 2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 18、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艾 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1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 器系统的特殊肺炎,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性呼吸综合征。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疾病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简答重点

1、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 4、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普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0、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11、cohort study: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13、SMR:标准化死亡比,即用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人数用总人口率算出的期望发病或死亡数字求标化比。 14、观察终点(end-point):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15、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16、病例对照研究:选定一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和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与该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或特征的有无、频度或剂量水平,以检验其与疾病的关系。 17、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因素列入匹配,不但丢失了信息增加了工作难度,反而还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18.OR:比值比OR,是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19、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 20.AF:归因分值.是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指标.反映了人群中随机抽取一个病例.可能因研究暴露引起的概率。 21、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因在研究中施加了认为的干预因素,又称“干预性研究”。 22、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是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研究对象知晓研究工作的内容,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23、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24、RCT: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 25、类实验:在一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26、screening: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27、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为 标准诊断。 13、灵敏度: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 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 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病人能力 28、特异度: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 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反映 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29、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 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 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 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该指标全面反 映了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 定,计算只涉及灵敏度与特异度,不 受患病率的影响。 30.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 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 的频率。 31.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 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 占的比例。 32.死亡率(mortality rate):某人 群在一定期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3.病死率(fatality rate):一定时 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 死亡的比例。 34.散发(sporadic):某病在某地区 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病例 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 之间无明显联系。 35.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 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 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36.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 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 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37.队列(cohort):有共同经历或有 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为固定队 列和动态队列。 38.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指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 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 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39.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所 经历的全部过程 40.效度:是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 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 合程度。 41.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从 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 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 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 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 查方法。 42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由 于混杂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 究因素与疾病事件之间的真实联系。 43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是在研 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 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 间存在系统差异。 44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又 称测量偏倚、观察偏倚。是在收集整 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 的方法有缺陷使收集到的信息不准 确即不完全真实造成的系统误差。 45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6疾病暴发:是指在某拒不地区或集 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多 的相同病例。这些病例多有相同的传 染源或传播途径,对于传染病暴发来 讲,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 最长潜伏期之内。 问答:1、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 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 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 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 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 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 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⑵偏倚的 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 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对象的依 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测量工具 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 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 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 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3、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 些?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① 病程延长;②发病率升高③病例迁 入;④健康者迁出;⑤诊断水平提高; ⑥报告率提高;⑦未治愈者寿命延 长;⑧易感者迁入。影响患病率降低 的因素:①病程缩短;②发病率下降; ③病例迁出;④健康者迁入;⑤治愈 率提高;⑥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 种?有何区别?答:⑴年龄分布出现 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 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 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 病固有的发病特征。⑵疾病年龄分布 的分析方法:①横断面分析:是分析 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 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 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 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 染病来说,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 年龄的关系。②出生队列分析:是对 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 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 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 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 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 病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有: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 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 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 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 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 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 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 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 病。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 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 因素? 答:⑴原因: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 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 者。②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 感染的机会多。③可形成稳固的病后 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 ⑵间隔长短取决于:①易感者与免疫 者的比例大小②新易感者补充积累 的速度③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④ 取决于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 么? 答:⑴目的:①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 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提供疾病病因 研究的线索;③确定高危人群;④评 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 果;⑵特点:①开始时一般不设对 照组;②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③在 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 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 联系。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 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 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 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 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 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 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 ⑵偏倚的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 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 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 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 统一标准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 复核工作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 本特点。 答:⑴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 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 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 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 局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 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⑵队列研究的 基本特点是: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 组、由因及果,符合时间顺序、能确 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10、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 较。发病率患病率 定义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 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指某特 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 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新旧病例之和 分母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被观察人数 数值理论上发病率可以大于 1 小于等于1 应用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提出 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 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 性研究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 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 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 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 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 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11、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 流行病学意义.答:RR含义:暴露组 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更 具有病因学意义OR含义:暴露组发 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 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 量的疾病发生。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 共卫生学上的意义。RR意义:①暴露 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多少倍②RR值↑暴露的效应↑暴露 与结局关联强度↑OR意义:①暴露组 与非暴露组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 发生数量②AR值↑暴露因素消除后 所减少的疾病数量↑ 1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 其特点。答: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 理是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 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 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 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 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 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 有意义,则可认为该因素与疾病之间 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病例对照 研究的特点有:①观察法;②设立对 照:患病与否分组;③观察方向由 “果”→“因”,回顾性研究;④不 能验证病因。 1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 性。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特 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② 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 施;③还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 及暴发调查等;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 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⑤对研究对象 多无损害;病例对照研究的局 限性:断,信息真实性差;④存在回 忆偏倚;⑤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 疾病的率; 14、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 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 点。 16、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 究对象的主要原则。答:①对干预措 施有效;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好;③ 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④容易随 访的人群;⑤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 少无害;⑥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 持试验; 17、试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 其局限性。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 优点:①随机分组,能够较好地控制 偏倚和混杂。②为前瞻性研究,因果 论证强度高。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 然史,并且可以获得一种干预与多种 结局的关系。实验流行病学研 究的局限性:①难以保证有好的依从 性。②难获得一个随机的无偏样本。 ③容易失访。④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 高。⑤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18、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 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 么?答:因为: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为随机分组,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较 高。②实验流行病学的暴露因素在研 究者的控制下,测量更准确。 19、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 特异度的关系。答:在同一患病率的 情况下,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 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 高,阳性预测值越高。当患病率不变, 降低灵敏度时,特异度将提高,此时 阳性预测值将下降,阴性预测值将升 高。当灵敏度与特异度一定,疾病患 病率降低时,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 预测值升高。 20、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 原则是什么?答:确定筛检试验阳性 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①如疾病的预 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且目前又有可靠地治疗方法,则临界 点向左移,以提高灵敏度,以发现更 多的可疑病人,但会使假阳性增多; ②如疾病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 法不理想,临界点可右移,以降低灵 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患者 鉴别出来,但会使假阴性增多;③如 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费用太贵, 为了节约经费,可将临界点向右移; ④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 将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 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