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文化与科普

昆虫文化与科普
昆虫文化与科普

昆虫文化与科普

关键词:昆虫,科普,昆虫文化,审美,生态,人文

摘要:昆虫是迄今地球上最古老也是繁盛的动物类群,千百年来,人类与昆虫历经无数的“恩恩怨怨”与“爱恨情仇”,昆虫文化就借此生发并渗透到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等各个层面。我国昆虫文化源远流长,虫旁之字达三百多个,以虫旁字为姓者四十多个,以虫为地名者二百多个,昆虫诗歌一万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一百多个……蝉、蝶、蚕、蟋蟀、蜜蜂等经典昆虫意象早己超越了原本的生物学含义,成为民族历史记忆、意识与文化的载体。昆虫文化无疑蕴含着丰富的科普教化资源,本文旨在评析昆虫文化的科普价值,反思当代科普的现状,探讨现代科普价值取向。

1昆虫文化的科学意蕴

1.1季候之象

昆虫作为时令象征由来己久,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就有“惊蛰”:春雷惊醒冬眠的虫子,意味着大地回春。古往今来,经典昆虫文化不仅寄托了人们深切的感动与感知,并且蕴含深刻的科学道理。譬如“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虫声紧促透过绿色窗纱,报告春天来临;夏天是属于蝉的,所“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而蟋蟀的鸣叫总能激起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绪,象形汉字“秋”就来自“蟋蟀”的变形。“轮将秋动虫先觉,换得更深鸟更催”。从科学意义上:昆虫是变温动物,对气候变化有着天然敏锐的感知。科学家通过建立一个公共监控系统、跟踪昆虫生活史来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评估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新的研究己经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昆虫有着深远的影响,热带昆虫而不是北极熊,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而灭绝的第一批物种之一。

1.2繁殖之喻

在《诗经》中就有对螽斯多子多孙的赞叹:“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故宫有“螽斯”门,说明人们自古对昆虫的高繁殖能力具有充分认识。昆虫具备高超的繁育能力,是典型“R”——繁殖生存对策。昆虫的个体生命虽然脆弱,但群体生命十分旺盛,以旺盛的繁殖能力来应对不利环境,高繁殖率与种群的变异是昆虫应对农药等外在选择压力的“独门秘籍”。

1.3害虫之谓

人们对昆虫最普遍的认知是“害虫”。“害虫”或是与人争食,或是传播疾病,千百年来,人虫之间总有无硝烟的战争,蝗虫、苍蝇、跳蚤、蚊子等害虫都曾经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灾难,甚至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在中西方语境中,蝗虫、苍蝇、跳蚤都是灾祸与贪婪的象征。然而,人类试图以化学农药“制服”害虫,却不曾料想农药污染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危害。这提示我们,对于害虫,预防总是应重于扑灭,必须从昆虫与环境关系中找到人类对害虫的控制之道。

1.4 生态之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战国时期《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物种相生相克的朴素认识。殊不知,昆虫对地球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昆虫在常态下是人类的朋友。许多看似“卑微”的昆虫实则拥有让人类望尘莫及的高超生存能力;看似“柔弱”的萤火虫业已成为生态“标志性昆虫,如果萤火虫消亡,则说明生态环境堪忧;看似“龌龊”的蜣螂(屎壳郎)实际上是生态系统的“无名英雄”,它们默默担当着“田野清道夫”,承担着为植物传粉与转运种子、控制有害生物的多重角色。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上四年,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没有植物也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按照生态平衡原理,推而广之,地球上

每一个物种包括人类都仅仅是生物链中一个环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2 昆虫文化的人文意蕴

2.1 民族记忆与情感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神话传说、民俗、地域图腾无疑是探寻古老的文明的重要路径。现如今,我国许多古老的昆虫文化资源如昆虫民俗节日、神话传说等大都迷失在商品大潮中。然而,众多的昆虫节日、昆虫图腾与昆虫神话表现了人类精神发育的共同轨迹,无疑是感知民族记忆、情感认同与文化心理的窗口。据考证,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龙”就是蚕的变形。鹿角、蛇身、鹰爪、麒麟头——“龙”实际上是多图腾融合的产物,中华文明的恢弘大度与涵容互摄可见一斑;丰富多彩的昆虫民俗与诸多昆虫崇拜如“刘猛将军”、“蚕神”等表达了先民朴素的自然观;而“梁祝化蝶”对蝴蝶羽化登仙的推崇与古代尚蝉习俗都生动表现出中国道家的文化色彩。

2.2“蝉”有“禅”味,高级审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经典虫意象总能穿越古今,历久弥新,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如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恬静、安适、生机盎然的境界呼之欲出;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刻画出宁静、祥和、其乐融融的境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借助寻常的“蝴蝶”与“春蚕”意象表达幽远深邃、欲说还休的复杂心境。“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唐·杜甫《曲江二首》)。在杜甫心中,美妙轻盈的“穿花蛱蝶”、悠然自得的“点水蜻蜓”与人生间的沉重苦痛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文人即便饱受苦痛与冤屈也有精神“解脱”之道:“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超然物外,寄情山水,这是中国人内心的一片香丘与净土,也是现代人抵御心理异化的“清凉之散”。

中国传统文人由于外在环境的局促与内敛含蓄的心理特质,往往对猛禽野兽“敬而远之”,而与蝉、蚕、蜻蜓、蝴蝶、萤火虫等“卑微”的小生命惺惺相惜。经典虫意象反映出古人重直觉审美与人文关怀的心理特质,折射出道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儒释道融通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同样在昆虫文化中也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囊萤映雪”早已定格成古代儒者奋发进取的经典画面。一代诗佛王维的《秋夜独坐》中有一句堪称“虫禅”经典:“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在寂静的雨夜,诗人用心谛听着大自然的心率,感受着草木、秋虫与人同样的际遇。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蝉”有“禅”味,气通万物,道家和禅宗的虚静心使人获得纯真的自然情结,得到真正的醒悟与心灵的净化。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述:“禅宗喜欢讲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特别是在欣赏大自然风景时,不仅感到大自然与自己合为一体,而且还似乎感到整个宇宙的某种合目的性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审美感受。”

3 昆虫科普反思与前瞻

长期以来,科学研究领域不断细分,研究课题日趋艰深,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否为公众理解与其能否获得科研资助无明显相关,结果是国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增长迅猛,但公众的素养的提高却不与投入的增长成正比,加上文理分割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家或是无心顾及科普,或是缺乏科普能力,因而主流科学家退出科普阵地已是不争事实。根据中国科协2010 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在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仅占全国人口数的3.27%。正是因为公众普遍缺乏基本科学素养,诸多“伪科学”才得以哗众取宠、浑水摸鱼。公众由于

缺乏科学素养,也常常对信息作出过激反应,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社会震荡。例如,2008 年在四川广元旺苍柑橘中发现大实蝇,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全民恐慌,一时间,全国柑橘销量直线下滑,橘农叫苦不迭。如果民众稍稍有些昆虫科学常识,就不会做出如此过激的反应,因为大实蝇不可能像气流一样扩张,仅仅一地发现大实蝇,绝不意味着全国的柑橘都有虫。现如今,农药残留几乎成了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代名词,但患在“医”而不在“药”,缺乏预防措施又单纯依赖农药、滥用农药而人为制造“害虫”的例子不胜枚举。

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科学普及是赋予人类科学技术成果以人文涵义的创造性活动。文理交融、多元立体、娱乐与教化兼容的现代科普符合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符合人文、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成为现代科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中国科普网.昆虫博览[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4364455.html,/.

文化昆虫厅.中国农业数据博物馆[EB/OL].http://www.sevenstudio. com/ver3/shows/website/agr2/hexapod/.

陈继儒.小窗幽记[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e14364455.html,/.

傅佑丽. 昆虫将是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受害者”[J].世界科学,2008(7):1.

吴洣麓,姜莹莹. 萤火虫正在离我们而去[J]. 人与自然,2008(1):47-48.

Alison Benjamn,Brian McCallum. 蜜蜂消失后的世界:蜜蜂神秘失踪的全球危机大调查[M]. 何采宾,译. 台北:漫游者文化出版社,2010.

何顺果,陈继静. 神话、传说与历史[J]. 史学理论研究,2007(4):40-50.

萧兵. 虫形玉龙的象征功能[J]. 民族艺术, 2004(3):12- 15.

郑建明,何元庆. 中国古代的玉蝉[J]. 江汉考古,2006(1): 44- 50.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

我国公民 3.27%具科学素质为发达国家20 年前水平[EB/OL]. [2010- 11- 26]. http: //scitech.People. com. cn/GB/13322826. html.

江晓原.是拓展科普概念的时候了[J]. 科普研究,2006,1(1):52- 56.

中国网络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 杀虫剂毒素还是仙丹[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e14364455.html,/explore/. 王荫长. 昆虫的荷马———法布尔[J]. 昆虫知识,2007,44(4):608- 613.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马惠钦. 昆虫与仿生学浅淡[J]. 昆虫知识,2000,37(3): 170- 172.

张潮. 幽梦影[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ae14364455.html,/.

昆虫区系分类-CAS

目录 昆虫区系分类 基于大量成虫形态学特征构建全球遮颜蛾科(鳞翅目:麦蛾总科)“自然”系统分类的研究 .................... .....................................................................................................................................David Adamski(1)中国埃内寄蝇族分类研究(双翅目:寄蝇科) ..................................................................孙琦等(2)中国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Matsumurasca) onukii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 ..........................................................................................................................................张丽等(3)世界昆虫地理区划..................................................................................................................申效诚等(4)中国平腹小蜂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旋小蜂科) ......................................................唐璐等(5)中国下盾螨亚科分类研究进展(蜱螨亚纲:厉螨科)..........................................................张倩等(6)龟形小刺蛾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与分析 ..............................................................................江宏燕等(7)中国叶螨科分类研究进展 ......................................................................................................李娟等(8)巨螯螨科分类研究进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沈燕等(9)象蜡蝉科世界范围分类修订与系统发育分析(半翅目: 蜡蝉总科).................................宋志顺等(10)中华大仰蝽转录组分析及微卫星多态性检测 .................................................................... 李敏等(11)青海省祁连县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李雷雷等(12)青海蝗虫地理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 ....................................................................................郝会文等(13)天津北大港湿地昆虫群落组成的初步分析 ........................................................................曹威等(14)贵州荞麦田间地上节肢动物种类的调查 ............................................................................张晓娜等(15)珍稀虎凤蝶属Luehdorfia种、亚种地位研究 ....................................................................苏杰等(16)蝎蛉科(长翅目)系统发育研究 ........................................................................................王吉申等(17)中国长小蠹亚科的分类研究 ................................................................................................赖盛昌等(18)家食甜螨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蓝杨铭等(19)两种寡鬃实蝇属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分析及实蝇科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张岳等(20)黄蚜小蜂属Aphytis的系统发育研究 ..................................................................................张正莉等(21)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系统发育研究 ............................................................................张正莉等(22)中国腺水螨科分类学研究进展 ............................................................................................王宇等(23)昆虫生态 大豆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悦铭等(24)温度对茄无网长管蚜无性世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新畅等(25)汉江中游流域黏虫世代特点分析 ........................................................................................常向前等(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反思有趣的昆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反思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 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 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 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 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 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 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 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② 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③ 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 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 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 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

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昆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

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露水河地区昆虫种类多样性研究

露水河地区昆虫种类多样性研究 Studies on Species Diversity of Insects in the region of LuShuihe 刘伟,邹宇亭,刘明双,岳艳,吴章艳,王万富,唐燕 摘要:以长白山露水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红松王、五道江口、老红松王等地方,采用扫网法对露水河地区的昆虫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种类多样性。采集时间为七月三号至七月十六号,平均气温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其中在阴晴雨天均有采集。 在采集的标本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 关键词:露水河,昆虫,多样性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开展昆虫多样性的研究,明确其种类、分布与寄主范围,对认识与保护昆虫多样性,促进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此次研究就是关于长白山地区露水河一带的昆虫种类多样性展开的调查讨论,对该地区的未来害虫防治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 样地设置 在露水河地区进行昆虫采集,采集样地如表1 表1 样地选取 样地序号样地名称 1 老红松王 2 红松王 3 五道江口 4 参地道旁 5 红松林路边 1.2 方法 采集昆虫过程中,采用扫网法对昆虫进行捕捉,在树林和路边的草丛、枝叶中搜集,再用毒瓶将飞行类昆虫处理收集。

2.结果与讨论 2.1总体概况 经过采集、处理、分类以及查找验证,得出各个目昆虫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露水河地区昆虫各目的科、种数量 目名科数种数个数 直翅目7 ---- 183 膜翅目8 11 557 双翅目7 12 252 脉翅目 1 1 42 蜻蜓目 3 3 42 鳞翅目7 88 1723 同翅目 2 2 123 长翅目 1 1 126 半翅目 5 18 622 鞘翅目13 13 1112 缨翅目 1 1 4 革翅目 1 1 36 总计56 ---- 4822 由表中数据可知,共采集12个目,总数达4822。在采集的昆虫中,鳞翅目昆虫个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 2.2各目昆虫分析 各个主要目的昆虫种类数量以及相关分析如下。 2.2.1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科属种数量如下表3-1 表3-1 直翅目(Orthoptera)的科、属、种数量 科属数量 斑腿蝗科斑翅蝗科螽斯总科网翅蝗科剑角蝗科蟋蟀科蚱总科5 1 4 2 2 1 1 122 5 6 17 21 1 1 由数据可知,在直翅目中,以班腿蝗科为最多,是直翅目中的优势种,其次是网翅蝗科、剑角蝗科、螽斯总科、斑翅蝗科,蟋蟀科和蚱总科比较少。露水河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夏季短暂凉爽且天气变化无常,在昆虫采集期间,时有降雨,对采集工作有一定影响。直翅目中昆虫在采集时间段内大部分尚处在幼虫期,成虫很少。

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doc

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 教材分析: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飞出来了,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生物,有趣的昆虫会引发孩子无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虫作为教学活动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有趣的昆虫》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主要通过昆虫搬新家让幼儿找出各个昆虫家所在的位置,从而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儿获得一些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目标: 1、利用昆虫排队、昆虫回家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数词表示昆虫在楼层中的位置。 2、通过昆虫搬新家,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3、培养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会用序数词表示。 活动难点: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昆虫,知道各种昆虫的名称。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套;2、带有门牌号标签的各种昆虫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3、纸制多层平面楼房4幢(1幢2层2间,2幢5层

2间,3幢3层3间,4幢4层3间)。活动过程 一、昆虫排队,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昆虫飞到草地上,说说昆虫飞来的先后次序,数数有几只昆虫? 2、观察排成横排的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3、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继续判断它们的位置。(视情运用) 二、昆虫回家,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出示5层单间楼房,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 2、小昆虫要回家了,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三、昆虫新村,感知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楼房,昆虫新村里造了很多新房子,数数有几幢?每幢各有几层几间?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门牌号,分析、讲解图卡上的几个数字各表示什么?帮蜻蜓找家。 4、蚕宝宝也要住到昆虫新村来了?蚕宝宝住哪里?请个别幼儿帮蚕宝宝找家,一起检验是否找对? 四、昆虫搬新家,幼儿操作练习。 1、昆虫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昆虫们找家。 2、全体幼儿操作,帮昆虫们找家。 3、幼儿交流自己帮哪个昆虫找家了,它住哪里?

昆虫的分类

昆虫的分类 标?者为已灭绝的目 无翅亚纲(Apterygota) 石蛃目(Archaeognatha) 缨尾目(Thysanura) 单尾目(Monura)? 双尾目(Diplura) 原尾目(Protura) 弹尾目(Collembola) 有翅亚纲(Pterygota) 古翅下纲(Palaeoptera)(并系) 蜉蝣目(Ephemeroptera) 古网翅目(Palaeodictyoptera)? Megasecoptera? 古蜻蜓目(Archodonata)? 透翅目(Diaphanopterodea)? 原蜻蜓目(Protodonata)? 蜻蛉目(Odonata 新翅下纲(Neoptera) 外翅总目(Exopterygota) 华脉目(Caloneurodea)? 巨翅目(Titanoptera)? 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 恐蠊目(Grylloblattodea) 螳?目(Mantophasmatodea) 襀翅目(Plecoptera) 纺足目(Embioptera) 缺翅目(Zoraptera) 革翅目(Dermaptera) 直翅目(Orthoptera) ?目(或竹节虫目)(Phasmatodea) 蜚蠊目(Blattodea) 等翅目(Isoptera) 螳螂目(Mantodea) 啮虫目(Psocoptera) 缨翅目(Thysanoptera) 虱毛目(Phthiraptera) 半翅目(Hemiptera) 内翅总目(Endopterygota) 膜翅目(Hymenoptera) 鞘翅目(Coleoptera)

捻翅目(Strepsiptera) 蛇蛉目(Raphidioptera) 广翅目(Megaloptera) 脉翅目(Neuroptera) 长翅目(Mecoptera) 蚤目(Siphonaptera) 双翅目(Diptera) 原双翅目(Protodiptera)? 类脉总目(Amphiesmenoptera) 毛翅目(Trichoptera) 鳞翅目(Lepidoptera) 分类地位未定 舌鞘目(Glosselytrodea)? Miomoptera? 昆虫的分类同其它生物的分类一样,整个生物的分类阶元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基本阶元。前面已经提到昆虫的分类地位是: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昆虫纲以下的分类阶元是目、科、属、种四个基本阶元。在纲、目、科、属、种之间以及种下还可以设立其它阶元。如亚纲、亚目、亚科、亚属及亚种;也有在目、科之上设立总目、总科;也可以在亚纲与目之间或在亚目与总科之间设立部等阶元。 昆虫每个种都有一个科学的名称,称为学名。昆虫种的学名在国际上有统一的规定,这就是双名法,即规定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属名和定名人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种名全部小写,有时在种名后面还有一个名,这是亚种名,也为小写,并且都由拉丁文字来书写。学名中的属名、种名、有的还有亚种名一般用斜体字书写,定名人的姓用直体字书写,以示区别。生物的这一双命名法,是由林奈Linnaeus(1758)创造的。 学名举例:菜粉蝶 Pieris rapae Linnaeus 属名种名定名人 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二、昆虫分类系统 昆虫纲的分类系统很多,分多少个目和各目的排列顺序全世界无一致的意见。最早林奈将昆虫分为6个目,现代一般将昆虫分为28~33目,马尔蒂诺夫将昆虫分了40目,纲下亚纲等大类群的设立意见也不一致。 三、农业上重要目、科特征简介 在昆虫分类中,以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9个目最为重要,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果树、蔬菜及农林害虫和益虫。下面分目介绍概况。 (一)直翅目 本目全世界记载约有2万种,我国记载约有500多种。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害虫,如东亚飞蝗、华北蝼蛄、大蟋蟀等等。 本目主要特点

2021苏教版四下科学---11探究昆虫的奥秘教案

第三单元昆虫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2.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 教学重点 能够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的课件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观察日记、研究问题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饲养蚕宝宝,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探索了有关蚕宝宝的知识。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呢?(做实验)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实验探究更多的昆虫的奥秘。 板书课题:11探究昆虫的奥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讨论交流谁的实验设计更合理 1.教师引导:一次科学课上,老师提出了“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让同学们通过实验去探究一下。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实验。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请大家来看一看,你认为哪个同学的实验设计更为合理?

2.分别出示课本33页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学生认真读一读,比较这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并想一想哪个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3.全班交流,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设计,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4.教师小结:在这三名同学的实验设计中,阳阳的实验设计更合理,这份实验设计考虑到了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一致。第一,两个饲养盒;第二,放在相同的地方。另外,一条蚕宝宝的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而10条蚕宝宝的实验结果则更具有说服力。 活动二:还有哪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问题 1.教师引导:对于昆虫,我们有许多奥秘想要去探究。但是,有一些问题更值得我们去通过实验研究,而有一些问题不太适合通过实验探究。因此,我们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 2.出示课本34页上面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这三个问题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而提出的问题?想一想这三个问题,哪些问题值得通过实验研究? 问题1: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问题2:大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子? 问题3: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3.教师引导: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是我们现在通过实验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预设:第1个问题,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4.教师强调,大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子,也是一个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活动三: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你的发现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列举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讨论讨论交流,发现“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实验去解决。下面我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②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昆虫的分类

摘要:通过对学校不同环境下的昆虫的调查和分类来了解学校的昆虫有哪些目 和科,从而来了解这些昆虫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调查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活 习性。 关键词:学校:昆虫;调查;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 我校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经纬:114.9728° 27.1075°)一个红土地的革命之地。在此空气污染较少,湖水还较干净,这里是个多丘陵的地带,植被也较多,也有较多的昆虫分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采集工具主要有:捕虫网、吸虫管、毒瓶、采集袋、标本盒、三角纸、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1.1.2昆虫标本制作工具:还软器、昆虫针、三级台、展翅台、三角台、粘虫胶和滤纸条等。 1.2方法 1.2.1昆虫的捕捉方法 昆虫标本是昆虫分类的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就成为昆虫研究的基本技术。 本实验依据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运用采集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的基本形态进行昆虫的基本分类。 根据各类昆虫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一般的昆虫,如蝗虫、蜻蜓、蝴蝶等,多采用捕虫网进行捕捉,而像叶蝉、飞虱等体态较小的多用吸虫管捕捉。同时,捕捉的昆虫立即用毒瓶杀死,以免因为昆虫挣扎而造成肢体残缺。对于鳞翅目的昆虫,在毒死后必须包在三角纸内,避免损伤鳞翅,使标本不完整。 1.2.1标本的制作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必须经加工、整理,制作成标本,才能长期保存,供研究使用。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比较干燥,不仅容易损毁,而且无法整理,在制作标本前必须还软。在干燥器的底部放入干净的湿沙,加清水,再滴入几滴碳酸或甲醛溶液(以防标本霉变),将昆虫放在瓷隔板上,数日后即可软化。标本还软后,即可依次针插、整姿或展翅。 制作标本后还需要制作标本的标签,注标本的采集人姓名,采集时间、地点、昆虫的种名、昆虫所属的目,编号。贴好标签的昆虫标本存放在标本盒,然后放入专门的标本橱内保存,以免发虫或霉变。 2、结果与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成一圈,趴在地上看蚂蚁搬食,看蜜蜂、蝴蝶采花,他们瞪着可爱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这些小虫子对孩子们有着一种吸引力,讨论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的乐趣。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认识昆虫》。我试着让孩子们从“昆虫”这个知识点出发,让幼儿在观察和记录中发现昆虫的主要特征,再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昆虫的一些习性,让孩子感受昆虫世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昆虫和人类、自然界的关系。 3.对昆虫知识以及对自然和科学产生兴趣和爱好。 活动准备: 昆虫记录表格、各种昆虫图片、多媒体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昆虫特征。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观“虫虫博物馆”,看看里面有什么,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特征。 1.出示大记录表格,分享记录结果。 提问: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幼儿交流,老师记录) 2.幼儿讨论在大记录表上的发现。 提问:在这张大记录表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讨论总结:蜻蜓、螳螂、蜜蜂都长着一个头、一个胸、一个腹部。它们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六只脚。小蚂蚁没有翅膀。 3.出示小蚂蚁图片,了解小蚂蚁翅膀的退化现象。 4.(出示PPT)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小虫子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但是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都有6只脚,长成这样的小虫子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昆虫。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所有的昆虫一定都长有六条腿,所以昆虫又被人们称为“六足动物”。 三、视听结合,了解昆虫习性。 瞧,昆虫宝宝来到我们身边啦,谁还想知道它们更多的秘密呢?(通过多媒体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昆虫的习性。) 四、活动延伸,拓展想象。 在“虫虫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昆虫,请每人选择一张图片带回教室,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设计背景昆虫是幼儿较熟悉的,幼儿对探索昆虫生活,揭开昆虫奥妙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从观察实践入手,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昆虫。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参观昆虫馆,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等。能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知识,培养出研究昆虫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利益关系。保护昆虫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从小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昆虫歌曲,音乐,各种有关资料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上,居住着许多生物,昆虫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同学们利用两周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并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这节课终于到了我们汇报的时刻。通过猜谜语认识"蝴蝶"。 二、认识身边的昆虫过渡:瞧这些小昆虫已经迫不及待了。 1、展示课件(草坪上飞来蝴蝶、蝗虫、蜜蜂、蜻蜓、瓢虫)

教师解说: 蝴蝶:大家好,我是蝴蝶,在昆虫这个大家族里属我最漂亮,我们蝴蝶种类很多,数量也特别巨大,遍布于世界各地,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总能看到我们煽动的翅膀在花丛中飞舞,寻找自己喜欢的花,吸食花蜜传播花粉。 蝗虫:嗨!大家好!,我是蝗虫,专吃庄稼和牧草,跟人类和牲畜抢食,我们蝗虫种类繁多,仅我国就有700多种蝗虫。 蜜蜂:大家好,我是蜜蜂,我们蜜蜂的勤劳可是众所周知的,从春季到秋季,在开花季节,我么们天天忙碌不停,只有冬季是我们段在休息的时期。 蜻蜓:大家好,我是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分布在世界各地,喜欢在开阔地带飞翔,黄昏时在空中捕食,帮助人类消灭许多苍蝇蚊子,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昆虫捕食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杀手"。 瓢虫:大家好,我是瓢虫,全世界有菌食、草食等不同种类的我超过5,000种以上,我还被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甲虫)。 看课件分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昆虫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知道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六条腿。判断昆虫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它有几条腿。 3、考一考:蜘蛛是昆虫吗?蜈蚣是昆虫吗?蚯蚓是昆虫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

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昆虫》教案设 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有趣的昆虫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

拼命逃(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活动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昆虫分类

实验七昆虫分类(一)——目的分类 目的: 了解昆虫纲分目的特征; 掌握常见农业昆虫中重要目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 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 原理:(自己写) 材料用具: 跳虫、蜚蠊、飞蝗、蠼螋、蜻蜓、蓟马、蝽象、蜡蝉、草蛉、地 老虎、粉蝶、金龟子、胡蜂、蜜蜂、食蚜蝇、大蚊标本等。户外采集 的昆虫。 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和大头针等工具;多媒体课件。 内容与方法:(参考以下这些) 一、检索表 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将不同种类昆虫的 特征,从中选定比较重大而稳定的特征,做成简短的文字条文排列而 成。因此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 1、类型:双项式(两项式)、单项式、退格式或包孕式。 2、步骤:选取特征→列表→成文 例如: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 弹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弹器 缨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直翅目咀嚼式前翅皮革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鞘翅目咀嚼式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半翅目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后翅为膜质喙着生于头前端

同翅目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稍加厚喙着生于头腹面后端 两项式 1.无翅 (2) 有翅 (3) 2.腹末有弹器……………………………………………………………………………弹尾目 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3.口器刺吸式 (4) 口器咀嚼式 (5) 4.前翅为半鞘翅…………………………………………………………………………半翅目 前后翅膜质……………………………………………………………………………同翅目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直翅目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3、编制检索表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地选用明显而稳定的外部特征 绝对性状 对称性状 文字简洁 二、重要农业昆虫的分目 观察标本,掌握主要农业昆虫的分类鉴定特征。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直翅目 缨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鳞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一、千佛山自然环境介绍 千佛山位于济南偏东处,海拔约285米,占地166公顷。属于暖热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山上植被茂密,主要是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低矮灌木,种类丰富。 二、调查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千佛山上的昆虫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千佛山的昆虫生长环境。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路线一:进入千佛山南门,调查水塘旁边的昆虫种类。 路线二:沿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调查。 路线三:大佛头周围。 2.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昆虫论坛网站,台湾嘎嘎昆虫网、六足王国等。 3.查阅相关书籍。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昆虫图鉴》《常见野外昆虫识别手册》《常见野外蝴蝶识别手册》《常见野外蜘蛛识别手册》《彩图实用昆虫百科》《昆虫博物馆》等。 四、千佛山昆虫种类 每年的春季到秋季,对千佛山周围进行2-3次的实地调查。经过最近两三年的调查,发现的昆虫种类有: 环山路、大佛头:蝽象(金绿宽盾蝽、条蜂缘蝽象、猎蝽象)、蝶类(凤蝶、灰蝶、蛱蝶、眼蝶、粉蝶)、瓢虫(异色瓢

虫、七星瓢虫、龟背瓢虫)、步甲(绿步甲、双齿蝼步甲、黑布甲)。 水边:蜻蜓(大团扇春蜓、灰蜻蜓、红蜻蜓、黄蜻蜓),色蟌,水黾、蝎蝽等。 (一)蝽象 金绿宽盾蝽 形态:长13.5-15.5毫米,宽9-10毫米。宽椭圆形。触角蓝黑,足及身体下方黄色,体背是有金属光泽的金绿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有艳丽的条状斑纹。 生活史:金绿宽盾蝽1年1代,以5龄若虫在侧柏附近的落叶和石块下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陆续从越冬处爬出,取食侧柏嫩叶。5月中旬5龄若虫开始羽化,6月初为羽化高峰期,6月中下旬羽化期结束,5月到8月为成虫期,7月底到8月中旬交配产卵,8、9月份若虫由1龄发育至5龄,9月中下旬为5龄若虫高峰期,11月5龄若虫开始转移越冬。 寄主:葡萄、松、枫杨、臭椿、侧柏。 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环山路。 (二)蝴蝶 1.凤蝶 柑橘凤蝶(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山脚) 柑橘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柑橘凤蝶成虫翅面浅黄绿色,脉纹两侧黑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色宽带,宽带中有月形斑。臀角一般有一个带黑点的橙色圆斑。成虫喜访花。翅展61~95mm。 幼虫喜欢的食草是芸香科的柑橘植物及食茱萸。在所有凤蝶中,柑橘凤蝶这名字最为特殊,因它是唯一与食草同名的蝴

“走进昆虫世界”科普活动

青岛农业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走进昆虫世界”科普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校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供科学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进取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走进昆虫世界”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开展大学生科普活动方案。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大赛主题: 走进昆虫世界 二、大赛时间: (一)、知识竞赛时间: 5月22日上午8:30 地点:D区教室(二)、昆虫标本制作时间:6月12日上午8:30 地点:昆虫博物馆三、参赛要求 (一)、我校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性别不限。 (二)、熟悉、了解昆虫知识。 四、大赛流程 (一)、知识竞赛环节: 主要为填空题和问答题,内容主要涉猎有关昆虫的基本知识和趣味知识,竞赛形式为闭卷考试,在竞赛前会准备相关的资料以备复习。(二)、昆虫标本制作 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学生了解昆虫基本构造并举办专题制作标本讲座,号召学生自己制作昆虫标本。 (三)、参观昆虫博览会并进行展览 真正把昆虫博物馆做成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的教育小阵地。

五、报名地点及截止日期: 参赛同学名单以各学院团总支为单位于5月20日下午17:00之前交于农学与植保学院团总支(生物楼N404)。 六、奖项设置: 笔试阶段根据答题成绩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并获得相应证书和奖品。 制作阶段根据制作的标本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并获得相应证书和奖品。 农学与植保学院团总支 2010年4月23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四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沙子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昆虫 一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② 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③ 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