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文之自然美与艺术美作文

自然美与艺术美作文

【篇一:自然美,永恒的美作文】

美丽的。即便如一现的昙花,它开的时候是那么令人惊赞,然而它

凋谢时也是那么地轰轰烈烈,令人敬佩。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许就

是一种魅力无限的美吧!“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国心》感动了多少国人的心。然而,由于人们的

乱砍滥伐,美丽的长江黄河变得浑黄污浊,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人

类是大自然的主导者,可以让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统一,也可以破

坏大自然。近些年来,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使大自然遭

到严重的破坏,使得许多名贵的花草和珍稀的动物濒临灭绝。幸运

的是,人们现在已意识到了大自然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大自然保护区。然而,人们为此却付出了

巨大的代价。倘使人们尊重大自然,人们就可以节约更多的金钱投

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去。大自然,是我们生存依赖的家。我们对它进

行攻击和破坏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与

发展,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

【篇二:自然美与艺术美】

自然美与艺术美

鲍文玉

商学院项目管理

100610110

自然美与艺术美

鲍文玉 10级项目管理学号:100610110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

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的“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

构一种灵奇”,即“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

所有”。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

的美。

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

而是人们心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

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自然美的生成要依赖于

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因素,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涉美活

动的具体情景,因而自然物不能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能生成意象

世界。自然美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受审美主

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会的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美的本体同样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以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

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意象

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

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层面,物质载体层面,政治层面,经

济层面等。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两个飞跃,但其中心始终是一个意

象生成的问题。艺术作品的意蕴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

和无限性。也就是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

艺术要实现自己的审美功能,自然也要遵循自然美这一美学原则。唐

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主张,李白

也在诗中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纵观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

美术作品,能发现举不胜举的“自然美”的佐证。可以说艺术是艺术家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艺术家对于真实自然生活环境状态的瞬

间定格再现,它所折射的是其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象。有

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样式,不同的艺术作品都会打

上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烙印。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古希腊人热爱体育竞技,因此健美匀称的竞技人体自然成为他们讴歌和赞扬的对象以及雕

塑创作的重要题材,这也反映了当时希腊人的审美标准。说起绘画艺

术的自然美,不得不提到壁画。典型的古埃及壁画和中国墓室壁画,题

材多是记录和再现墓主人或当时人们捕鱼、放牧的自然生活状态,具

有纪实性和叙事性。虽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大差异,如古埃及壁画人

物程式化的装饰味道很浓,中国绘画则是以线为主,但无论服饰还是发

式及形象仍具有鲜明的地域人种特征。中国的石窟艺术造型同样具

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如四川的乐山大佛及大足石刻具有典型的巴蜀

人特征,龙门石窟的佛像是典型的中原人特征,云冈石窟则具有塞外突

厥人特点,等等。

中国的唐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作为贵族画家无论是张萱的《捣练图》,还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都体现和反映出贵族妇女日常生活

慵懒、闲适,妆扮华贵奢侈的特征。这一时期石窟壁画将“贸鸽”、“饲虎”这样的悲惨宗教题材描绘成富有浪漫气息的丝竹盈耳、彩云飞舞

的佛国极乐世界,反映了当时安定、富足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乐观、自

信的精神状态。再如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观者犹如置身其中。这些艺术精华正是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们以现实生活为原型,

传递出自然之美,不仅成为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欣赏者也能从中感受

到审美愉悦,体现

了极高的美学价值。

用郑板桥的说法,自然美是“胸中之竹”,艺术美就是“手中之竹”。

它们都有赖于人的意识的发现、照亮和创造。就是它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他们并没有高低之分。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德理由在于艺术美是心灵产生的,

其实自然美也是心灵产生的。艺术美无非是将无数个自然美拼凑起

来组成不存在的美,其基础依然是自然美。然而你可以发现自然美

同样离不开心灵的映射,所以自然美的意蕴也并不比艺术美的意蕴

显得薄弱。清代诗人沈德潜说过“余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

李白诗“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心”。这都说明,古代诗人在登

高远望时,他们心中产生的自然山水的意象世界,包含有极丰富的

意蕴和极强烈的情感色彩,绝不亚于一幅山水画所给予观者的感兴。自然美和艺术美一样,都是以意象世界,都是人的创造,都是真实

的显现人的生活世界。

【篇三:论艺术美和自然美】

读《自然美是无用的,艺术家是神的代言人》有感——论自然美与

艺术美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起初只是哲学的一个学派。

艺术美是有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的感受是一切美学的最终目的。自然,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而艺术是在有人类以后由人来创造的。有人认为自然美是崇高的,也有人认为自然美是无用的。对于美一

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

无论何种美,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即看到一件事物的时

候对它的类化,然后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他有一个印象或意识对

后来的判断做的一个前提。这也是人累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由来。

自然的一切并不是自由的,只是被人们赋予了人类所谓

的“活力”,所以自然灵动这一说法是只是人们的心理体会罢了。关

于自然是神的产品这一说法很具有宗教色彩。当人们无法理解或解

释一种物体的时候往往会说它是神造和有神掌控。但是我们都知道

自然并非神造而是由于地球的位置和地球的特殊环境所创造的。而

美却高于自然或是艺术而存在,因为美是人类的一种心理体会,即

对客观事物在内心的的具体化,而这种具体化只是感觉或意识而已罢了。

艺术美可以表现出神圣的理想,但这并不是艺术的存在理由。可这样的一点理由是自然美所无法企及的。在人类诞生的最初阶段,艺术是不存在的。艺术是人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以后的心灵或者是精神世界的空荡。而自然界的无疑是和感性的客观存在为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可贵的灵感。

为了美,我们不要用逻辑的标准去衡量它们。自然美存在于人脑然后引起的内心的体会会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成为艺术。我们可以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但是所有的都是吗?人类有时也需要糊涂和朦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