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

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
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

中国100强药企排名(按利润总额)

序号企业名称利润总额(千元)

1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812538

2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238571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31377

4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11511

5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8740

6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27719

7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716518

8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00869

9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605542

10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589700

11 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16070

12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21742

13 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49121

14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344422

15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39566

16 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 334178

17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296585

18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2260

19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275639

20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275041

21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6322

22 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 253340

23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3491

24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42228

25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232551

26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4882

27 汇仁集团有限公司 217301

28 上海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10000

29 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 189118

30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1191

31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80280

32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5243

33 东北制药总厂 173191

34 吉林修正药业集团 168346

35 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 166000

36 深圳万基药业有限公司 156674

37 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 147133

38 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 131890

39 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0311

40 山东淮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 124541

41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0040

42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13270

43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08709

44 成都地奥集团 107775

45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107277

46 陕西东盛集团有限公司 106343

47 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5576

48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105341

49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5035

50 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4177

51 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102310

52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101857

53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00658

54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100410

55 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5565

56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95097

57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3734

58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92546

59 东药集团供销公司 92270

60 深圳中联广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1300

61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89180

62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7016

63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86289

64 新疆新特药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85191

65 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77694

66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6611

67 福建三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5988

68 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 75171

69 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 74680

70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74565

71 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 74237

72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72669

73 武汉新琪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1581

74 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0460

75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0297

76 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70061

77 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70001

78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9834

79 泰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69758

80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69486

81 吉林敖乐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7373

82 重庆时珍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66879

国外制药企业

雪兰诺公司-

辉瑞制

梅氏集

日本参天

制药株式会

社-Santen

Serono Pharmaceuti

cal 苏威制

药-Solvay Pharmaceu ticals 默克

安万特

制药-

Aventis

Pharmaceut

icals

欧加农-

Organon

卫材制药

阿拉莫

制药-Alamo

Pharmaceuti

cals

葛兰素

史克制药有

限公司

药品信息

诺华-novartis pharmaceu ticals corp

Medtron

ic,Inc.(美

国美敦力公

Sabex

aaiPharm

a Inc.

坎伯兰制药

Cumberlan d Pharmaceu ticals

阿目金-

Amgen Inc.

Takara

Cumberla

nd

Pharmaceuti

cals(坎伯兰

制药

Invitr ogen BD Varian

Taro

Pharmaceuti

cal

Industries

Ltd.

Clonte ch

wyeth

pharmaceuti

cals inc

GE

healthcare

Boehring

er

Ingelheim

Corporation

Scheri

ng-Plough-先灵-葆雅

拜耳医

Solvay

Pharmaceut

icals-苏威

制药

Santen-

日本参天制

药株式会社

Bristo

l-Myers Squibb Company

Johnson

& Johnson

sanofi

-aventis

Roche

德国拜耳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

清华紫光制

药厂

北京协

和药厂

*北京

紫竹药业

辉瑞中国

中国北

京同仁堂

(集团

*北京

华神制药

北京海

联制药

北京万生药业

北京广

大制药厂

*北京

亚东生物制

默沙东

中国

悦康药业集团

北京三

九药业

北京华

美达制药

双鹤药

北京红惠制药

北京北

陆药业

*北京

双鹭药业

第一制

药(北京

森隆药业

*北京

市永康药业

北京建

生药业

北京麦

迪海药业

北京四环生物

北京益

民药业

北京诺

华制药

北京百

奥药业

爱德药业(北京

辉凌制

药(中国

北京万

辉双鹤药业

北京赛

科药业

北京同仁堂制药

北京天

惠药业

北京双

鹤药业

北京红

太阳药业

北京北卫药业

葛兰素

史克中国公

北京万

泰生物药业

北京长

城制药厂

北京北大药业

北京韩

美药品

北京托

毕西药业

北京赛

生药业

正大集团

史达德

药业(北京

北京宝

树堂科技药

赛诺菲

巴斯德中国

北京首儿药厂

北京永

正制药

北京生

命源科技有

限公司

北京中

新制药厂

NEB中国

北京华

美达药业

北京天

坛生物制品

北京富

元永兴制药

北京红林制药

北京协

和药厂

北京安

万特制药

国药集

团国瑞药业

北京四环科宝制药

北京康

远制药

北京赛

生药业

北京御

生堂集团

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

北京九

龙制药

北京九

和药业

北京华

素制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

北京圣

永制药

北京勃

然制药

北京长

城制药厂

爱尔康中国

北京费

森尤斯卡比

医药

万德玛

医药集团

北京秦

武田制药

北京羚锐卫生材料

北京泰

德制药

北京嘉

林药业

北京绿

竹生物制药

首创大北京京北京国北京英

地药业丰制药生堂医药硕力

北京曙光药业

中远威

药业

箭锋制

岐黄药

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银

建药业

北京同

仁堂健康药

北京利

祥制药

北京立时达药业

博大精

益生物制药

北京时

珍中草药集

北京顺

鑫祥云药业

北京华素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世纪本草生

物科技有限

公司

北京费

森尤斯卡比

医药有限公

北京华

靳制药

北京晨益药业

北京双

鹤现代医药

北京市

双桥燕京中

药饮片厂

北京凯

因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

北京三硕医药

普洛麦

格(北京)

生物

诺维信

(中国生物

技术有限公

北京锐

业制药有限

公司

北京福祥麟药业

北京首

儿童鑫医药

东方康

瑞(北京

北京多

美康医药

北京市非凡制药厂

北京第

一生物化学

药业

北京百

慧生化制药

宝健

(中国)日

用品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世博金

都医药集团

康正伟

业(北京)

生物科技

北京华

强易康医药

北京海洋医化生物

北京嵩

岳集团

中国生

物制药有限

公司

北京澳

特舒尔保健

品开发有限

公司

北京远策药业

北大未

名生物工程

集团

万华普

曼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

北京博

康健基因科

技有限公司

北京琥珀光华医药

北京宝

恩科技有限

公司

北京华

大吉比爱生

物技术有限

公司

北京西

妮个人护理

卫生用品有

限公司

北京市希波生物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天

衡药物研究

院南阳天衡

制药厂

华瑞制

药有限公司

北京金

奥利维科技

发展有限公

北京山里红科技有

北京阿

斯可来生物

北京国

医堂保健品

京都念

安堂制药

限公司工程公司

新时代国珍

北京北

化康泰临床

试剂

北京首

医临床医学

科技中心

现代高

达生物技术

公司

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希

力药业

因科瑞

斯药业

北京怡

海恒丰生物

科技有限公

北京京铁华龙药业

北京博

特曼克生物

科技有限公

博达维

科技药业

益寿堂

健康科技产

业有限公司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北京华

安远东医药

高科技有限

公司

大道隆

达(北京医

药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

北京益

利康源医药

技术有限公

中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医

药对外贸易

公司

北京科

翔柏雅医药

科技有限公

北京金

禾雨医药科

技有限公司

北京国联诚辉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药厂

上海强生制药

上海绿

谷制药

诺华中国

上海恒

瑞医药

上海

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

上海先

灵葆雅制药

上海中西

药业

扬子江

药业集团上

海海尼药业

上海现代制药

上海和

黄药业

上海新康

制药厂

礼来中

上海

科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默克中

上海中医

大药业

上海复

旦复华药业

上海万代制药

上海复

旦张江生物

医药

上海天龙

药业

上海新

亚药业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

中美上

海施贵宝制

上海玉丹

药业

上海运

佳黄浦制药

有限公司

上海中药制药

上海宝

众制药

上海爱的

发制药

上海衡

山药业

公司

上海罗氏集团

上海宝

龙药业

上海迪赛

诺实业有限公

阿斯利

康中国

上海雅培制药

上海蔡

同德堂中药

上海百棵

药业

上海复

星朝晖药业

上海华茂药业

上海天

伟生物制药

有限公司

上海新兴

集团

上海五

洲药业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

上海实

业联合集团

长城药业

上海紫源

制药

上海现

代制药

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

上海勃

林格殷格翰

药业

上海东海

制药

上海制

药集团信谊

制药总厂

上海美康生物

上海雷

允上药业有

限公司

上海信谊

药业

上海方

大药业

欧加农制药上海

上海百

岁行药业有

限公司

上海杏灵

科技药业

美敦力

中国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

诚博生

上海苏豪

逸明制药

上海三

共制药

上海禾丰制药

上海华

中药业

苏威中国

上海基

康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堂药业

上海大

陆药业有限

公司

上海仁虎

製薬

印度太

阳药业

上海欣科医药

上海太

仓制药厂

上海金伴

药业

巴斯夫

维生素

上海华源长富药业

上海世

康特制药

泰亨实业

有限公司

上海三

维制药有限

公司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

上海静

安制药

上海味之

素氨基酸有限

公司

上海封

浜中药厂

上海上锦制药厂

上海玉

同药业

上海海虹

实业

上海奈

科明制药

上海信谊万象

上海雅

本化学有限

上海中瀚

集团宁国邦宁

上海隋

谷贸易有限

药业公司制公司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三

共制药

上海奈科

明制药

上海罗

福太康药业

上海爱的发制药

上海练

塘中药厂

新谊医药

集团

上海海

欣医药有限

公司

上海

大正力保健有限公司

上海科

华生物

上海荣盛

生物

上海医

药工业研究

上海莱士血制品

帝斯曼

维生素(上海

上海玛雅

生物科技

上海诺

特生物公司

上海南翔试剂有限公司

上海中

信国健药业

上海医药

(集团)有限

公司抗生素事

业部

上海实

生细胞生物

技术有限公

上海盛欣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高

科联合生物

技术研发有

限公司

上海高科

生物

上海天

赐福生物

上海上海其上海神天上海交

海旭生物技术胜生物制剂医疗保健大昂立股份

有限公司

上海市红星胶丸

上海中

耀生物科技

上海古华

集团

上海联

合赛尔生物

工程

上海广得利胶囊

上海凯

创生物

上海三维

制药公司太仓

岳王药物原料

上海科

华生物工程

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百

润医药科技

有限公司

药明康德

新药开发有限

公司

上海复

旦张江生物

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

上海大宇生化有限公司

天津药厂

天津天士力制药

*天

津博福-

益普生集

*天津太河

制药有限公司

天津

中新药业

第六中药

天津红天津*天津市天天津

日药业力生制药

股份有限

公司

骄制药怀仁制药

诺和诺德(天津)生物

天津

泰达药业

施维雅(天津

制药

天津

市生物化

学制药厂

天津华津制药厂

天津

中新药业

葛兰素史克

(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

赫素制药

天津市儿童药厂

天津

天成制药

天津太平洋

化学制药

中国

大冢制药

天津金世集团

天津

华顺药业

天津新新制

药厂

天津

市博爱制

天津太平洋制药

*天

津洪福药

天津世纪药

天津

金虹胜利

药业

天津赛诺制药

乐仁

堂制药厂

天津天狮集

团有限公司

天津

市中央药

天津市金汇药业

天津

市津康制

*天津瑞德

药业

天津

宏仁堂药

天津金耀集团

*天

津天药药

*天津市津

兰药业

天津

中瑞药业

中化药业(天津)

天津

医科大学

药厂

*天津天大

领先制药

*天

津市万嘉

制药

天津武田药品

天津

中安药业

天津飞鹰制

天津

达仁堂达

二药业

天津迈劲制药

天津

田边制药

天津华立达

生物工程有限公

天津

格斯宝药

天津太河制药

天津

和治药业

*天津美通

药业

天津

中天制药

有限公司

天健生物制药(天津

中盛

海天制药

*天津药物

研究院药业

*天

津正安医

*天津新丰制药有限公司

天津

凯镛药业

有限公司

天津博科林

药品包装

天津

中新科炬

生物制药

天津市天津天津医药集美伦

津津药业天安药业团医药集团

天津市丹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天

津市健生

制药

*天津中津

药业股份有限公

*天

津君安生

物制药有

限公司

诺和关怀网

天津

隆顺榕发

展制药

天津中新药

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达仁堂制药

隆顺

榕制药厂

天津世济生物

天津

隆顺榕制

药厂

中国医药

(集团)天津公

天津

开发区海

光化学制

药厂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天

津创新药

业有限公

天津德普诊

断产品有限公司

天津

东方健康

医药投资

公司

*天津爱勒易医药材料

天津

太平集团

有限公司

重庆药厂

重庆东方药业

太极集

团涪陵制药

西南合成

制药

重庆

华邦制药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来源:发布时间:2012-04-12 10:39:46 阅读次数:185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改革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到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为止,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当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媒体采访时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卫生部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变卖”。江苏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因为当时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同时“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中国医改再次引起关注。2007-2008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最新医改方案提交2008年3月“两会”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2009年,国务院出台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其中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此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32年,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第6次改革方案,在梳理过去5次医改的得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编办”)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机构编制管理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突破,为海淀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区编办组建以来,经历了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996年、2002年蝉联“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2005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组建成立的“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被海淀区委区政府评为“海淀创新品牌”;2007年,1人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工作者。 机构编制管理是配臵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用体制改革与建设带动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使机构设臵、职能配臵、编制配备,服从、服务于体制改革与建设,这既是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的战略调整,也是机构编制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构成了编办工作发展的主线。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区编办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坚持把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心,用体制建设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了

1995年、2001年、2004年三次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1995年机构改革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尽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1993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统一部署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工作。在这种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对海淀的改革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1994年8月15日,?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在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10月12日,北京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市领导明确要求全市机构改革要在1995年底基本完成。10月20日,市委、市政府确定海淀区为全市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与市级机关同步完成改革任务。为积极应对改革形势,海淀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994年11月,根据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对区、县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的具体要求,制订了?海淀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经过十余次反复讨论修改,于12月由市委、市政府批准执行。 1995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精准医疗”——我国医疗改革的新思路

“精准医疗”——我国医疗改革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7-12-28T15:38:36.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作者:张舒倩 [导读]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合理的医疗体系服务,已经成为今后医疗工作和社会热点中所关注的重点。 安阳市第一中学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 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百姓民生问题时,医疗体制改革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并成为政府、社会以及人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合理的医疗体系服务,已经成为今后医疗工作和社会热点中所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精准医疗;医疗改革;新思路 前言: 我国目前城镇基本医疗覆盖范围以及农村人员的医疗保障依旧十分突出。因此,我国以商业化、市场化为基本走向的医疗改革也开始层出不穷。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有关医疗改革的若干问题,并发表了相关看法和观点。 一、我国医疗改革的历程回顾和医疗服务的现状分析 1、我国医疗改革回顾分析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医疗改革,在经历了一系列历程之后,已经进入了相对关键的阶段。虽然在1980年开始逐渐对医院实施放权、全额管理,并开始实施“结余留用”的相关政策。1985年乃是医疗改革的启动时期,国务院所颁布的卫生部则将揭开医疗机构转型的相关序幕。从而解开医疗改革的序幕,扩大医院的自主权,复制国企改革的相关模式。而在1992年的时候,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并将医改的任务提上日程。不过,当时的主导思想则向医疗市场进军,卫生部提出了扩大医疗卫生单位的自主权,真正拥有劳动人事安全权、业务建设决策权以及经营开发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才缓解了“三难”问题,但也引发了新的问题。1997年之时,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8年之时,则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医疗改革的文件,从而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机构改革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基本改革,来构建医疗保障体制。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激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让三难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1]。 2、我国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我国卫生部有关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出,中国目前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而且根据现状表明,我国卫生医疗服务的效率也颇让人忧虑。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之后,很多医疗机构管理不善,但医疗费用增长的却十分迅速,而住院费用亦在不断增长中。 二、我国医疗服务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系统资源结构倒置 由于很多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内,而小医院仅占20%。所以,这种现状管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让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则无人问津,让机构间处于不良的竞争状态。所以不得不向专科医院的非医疗化方向发展,从而弱化了经济高效的防病治病功能。而就是这样不合理的系统机构,却直接导致了社会医疗整体资源的低效率,从而影响了社会的负担和服务的公平性。 2、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 各地医疗服务机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医疗机构发展的不平衡。而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却因过多的技术规模而存在过度的扩张,导致药品收入过多而增长过快。所以,很多中层医疗机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惜加重了医疗资源的饱和度,以免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浪费医疗资源,从而制约了医疗机构的扩展。 3、缺乏监管,竞争无序 我国医疗机构种类繁多,而且在不同的区域所出现的服务机构现象也比较普遍。相对的,这种管理模式也容易造成机构管理上的各自为政无序竞争,从而降低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系统效率。 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我们可以深层次分析医疗服务系统的基本问题:一,医疗卫生机构中缺乏相应的良性循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倒置加重;二,则是系统内部经济补充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医疗服务费用直线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我国医疗改革的新思路[2]: 1、推行多种筹资方式 由于我国对医疗机构进行补偿,却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从而给我国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国家在主导医疗改革的前提下,不仅要探索出其他的筹资渠道,同样也应该进一步探索构建现代化筹资模式。所以,医疗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是其二,而保险机构付费则是关键环节。最后,政府还要在医疗卫生情况中免费供给基本的医疗费用。 2、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在管制机构加强医疗机构的同时,为确保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并从源头上对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把关,从而实施医药分家,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促使药品费用不至于增长过快,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另外,国家还可以推行相应的居民监督和管理,让社区居民在获得服务后感受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并特别关注“以人为本”的流程化服务。 3、医疗服务机构间的交流要加强 医疗服务机构的互动机制,有利于加强医疗服务机构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保证医院间物质、信息交流的通畅。并明确各级医院中各种功能,从而强调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另外,还应该消除医院间围绕利益的恶性竞争,让各医院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精准医疗”的相关医疗改革时,应将相关医改付诸实践。即:先在探索现代化医疗机构建设模型时,应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在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时,用低价提供相对的医疗服务,如此才能达到医疗改革的目的。

中国特色原因+医改.doc

主题:“看病难”、“看病贵” 主要表现:①医生偷菜导致医疗事故; ②新农合; ③陕西神木现象(煤,全民全部医保); ④右腿骨折左腿动手术; ⑤医药代表; ⑥药价偏高(收药); ⑦号贩子; ⑧每天2吨血(五百万); ⑨误诊; ⑩美国奥巴马医改(对策,外国的情况一般是对策); 原因:①最主要:医药不分家(以药以医); ②城乡分配不均;城乡二元体制 ③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④行政干预,行政化管理; ⑤社会保障缺失; ⑥缺乏第三方协调组织(NGO非官方组织); ⑦对医药价格控制不利; ⑧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 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对策: 1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 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3 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4 资源共享 5 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6 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7 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8 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9 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10.医保跨区转移接续 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且不会中断。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主要政府部委: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主要学术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应中国政府之邀参与制定医改方案的三家海外独立机构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麦肯锡公司。 中国特色原因: 1 行政干预。

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2017全国医改政策汇总 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6年全国医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7年医改重点工作。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广州省深圳市、安徽省天长市等分别做医改经验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7医改最新政策 会议强调,要以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精神为指引,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制度建设上精准发力,立柱架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部署了10件“医改实事”。五项制度细化为10件事,十件事有任务、有目标,指明了医疗改革的发展途径。 1、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 现阶段加强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资源的双下沉,是提升基层能力,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今年各地都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试点建设。

按照各地的实践经验,医联体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在城市建设医疗集团,二是在县域内建设医供体,三是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四是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2017全国医改政策 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内部在保证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不便的前提下,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人员、资源、运行服务方面的协同管理,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在6月底以前各省区市要明确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综合医改试点省每个地市年内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2017全国医改政策 2、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首先要摸清底数,面向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可以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这样的重点疾病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让有需求的群众得到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 其次要细化方案,完善签约的机制,要明确签约的组织方式、签约形式、服务内容、考核办法,做到可操作、可督查,还要落实好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把签约多少、服务好坏与医生收入挂钩,激发医生活力。三是要把握进度,提高服务质量,今年重点人群签约率要达到60%以上,但不得盲目追求签约率,不得采取下任务、搞运动的方法,不得搞强迫命令,让群众自愿签约。2017全国医改政策 3、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经成为“三医”改革之中“牵牛鼻子”的改革,下一步要加快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复合型支付方式,同步推行临床路径的管理,既要确保医疗的质量,又要控制好医药的费用。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要达到100个以上,综合医改试点省必须选择1到2个地市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所有医疗服务,大幅度减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2017全国医改政策 4、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

感受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感受改革开放 30年的变化 ——《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读后感诸烨 101108171 在阅读完《中国 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本书后我深刻的体 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这 30年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通过一位外国人的视角, 描述了中国从刚成立时的贫穷状态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经济日益复苏直至现在另西方的那些发达国家惊叹的变化,可以说在这 30年中国实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50年甚至上百年的巨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 正是解放思想, 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 中国命运由此改变, 社会转型也由此开 始。正是这次会议, 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 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一些外国人开始以“探险” 的心态来到中国, 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情。 一位记者看到上海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边上写道:“凡在本店 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记者的嗅觉是敏感的,当时中国人穿的都一样,被国外讥为“ 10亿蓝蚂蚁” 。而现在囊中羞涩的中国人也可以公开追求美了。中国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外国商人看到了商机, 当时全球著名的饮料公司“百事可乐”老总心里打着算盘:13亿人当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喝一瓶那么所产生的利润将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当时我国有些政治人士担心:中国 这样大搞改革开放, 引进西方的科技和管理技术, 这样久而久之中国是否会像西方 国家一样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时间的历练, 事实证明搞改革开放, 中国人的头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 一、50年代历程 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背景: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 二、60年代历程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背景: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历程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背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 2 背景:中国外交方面从幼稚开始走向比较成熟。 外交定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的活动形式: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外交过程: 在外交过程中,不是取悦别人,而是怎么样从他身上得到利益,同样外交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外交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对立三个不同的属性。-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 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5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 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6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7 至今成就,

新医改10年,盘点医保控费发展历程的四大转变

新医改10年,盘点医保控费发展历程的四大转变近年来,在全民医保体系逐渐完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个别地方面临基金“穿底”风险。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医保控费成为大势所趋。 医保控费,控制的是不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减少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率。新医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说,医保控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作为伴随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应运而生的产物,医保控费是一项长期工作。纵观新医改10年,随着国家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医保控费也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多次转变。 一、从规则控费向大数据控费转变 据了解,一家医疗机构一年大约有几万到几十万张单据,这决定了医保监管工作具有“规模大”、“专业性强”的特点。传统的医保监管手段以人工抽查稽核方式为主导,粗放式的稽核手段存在覆盖率低、效率低、稽核周期长等缺点,导致医保控费效果不佳。为摆脱人手不足问题实现医保报销数据的全量、自动化审核,各地医保部门纷纷寻求信息化手段辅助医保审核。 2010年前后,天津、上海等城市率先开始探索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随后数年基于规则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逐渐在全国各地迅速启用。在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各地医保部门发现,规则审核改变了以往医保稽核高度依赖人工抽查的局面,稽核效率大大提升。 但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推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规则审核的弊端逐渐显现,控费效果呈现递减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机构在长期的规则审核过程中,已经熟悉规则的构成,在逐利思想的驱动下会有意规避规则,从而削弱规则的控费效果。 此外,尽管规则审核的上线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但大处方、药品滥用、伪造病历等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医保部门迫切需要更高效的监管手段来减少医保基金的流失。

中国新医改之路回眸与展望

中国新医改之路回眸与展望 2012-09-29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三年来,新医改成果卓著。2012年后新医改进入深入区,8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9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召开全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会议,要求300余个试点县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本文撷取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回顾了新医改三年来取得的成绩,深入评述近期医改的最新政策与举措,详细分析了新医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十二五”期间新医改的推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回眸三年医改阶段性成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2012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起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指出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出台以来,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交出了一张惠及全民的中国答卷,朝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突破和成效,基层医改取得重大突破,亮点频现,百姓所享受的实惠也逐年增多。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教授刘远立无论是横向的国际比较,还是纵向的历史比较,中国新医改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举世瞩目。随着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老百姓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政府对农村和基层卫生投入的增加使农村和基层卫生服务的“硬实力”得到加强,“看病难”在大部分农村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第5卷第3期 2009年7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 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 Vol 15No 13Jul .2009 收稿日期:2009-03-12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08Isikt m ks -03)作者简介:赵宝岩(1957-),男,辽宁本溪人,副教授。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赵宝岩,孙颖杰 (沈阳工程学院社科部,沈阳110136) 摘 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与总结,阐述了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科学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未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实事求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09)03-0311-03  一、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 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和经济封锁,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确立了文明古国和当代大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但由于种种原因,建国以后,党的中心工作的着眼点在一定程度上放在与党内外和国内外的敌人作斗争上面,放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上面,贻误了发展机遇,浪费了国力民力,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必须作出回答。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联系当时的国内状况和国际大势,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际上是被当时的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其历史背景是要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并继承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在治穷致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要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 技革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使我们这个党成为这个新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纵观世界30年,各国都程度不同地发展变化着,其中可以称得上翻天覆地、举世震惊变化的,那就是世界东方的红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健步登上国际舞台,继续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为此,忠实地记录历史,认真地总结经验,丰富我们的理论宝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历经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

中国医疗改革大事记 ▲1949年一1978年,中国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 ▲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4年4月14日,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在对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4月14日联合印发《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决定在江苏省的镇江市、江西省的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同时对改革试点的目标、原则、内容、有关政策进行了部署。 ▲1996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规划:“九五”期间,要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规划还提出“要实行预防为主方针,保健和医疗并重。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九五”期间基本做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合作医疗,完善县、村三级医疗保健网。” ▲1996年4月8日,国务院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试点地区的领导同志。会议在总结1994年12月开始的江西九江市、江苏镇江市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要求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并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具体要求。 ▲1996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6]16号),对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目标、基本原则、试点主要内容、试点有关政策等都作了规定。通过这次会议使医疗保险改革的试点城市扩大到40多个。 ▲1996年10月2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改革扩大试点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医疗保险改革要探索和建立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机制,探索和建立医患双方医疗费约束机制,探索和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1997年1月15日,为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多方因素对医疗保险改革进程的制约,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并发布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拉开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的大幕,也为下一步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环境问题,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同步进行创造了条件。 ▲1997年3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重点抓好50多个城市的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管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提高服务水平。” ▲1998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讨论稿)》。 ▲1998年11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

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广覆盖。但是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等现象依然存在。本文通过对医疗体制现状的分析,找出制约医疗体制改革的因素,为“十二五”期间医疗体制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疗改革;对策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的综合改革。”截止到2011年底,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全国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0亿人。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广覆盖。但参保人数的增加与保障水平的提高不足以证明我国的医疗体制建设已迈进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医疗改革现状 (一)医疗服务市场失灵 1.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公立医院还牢牢控制着医疗市场。虽然公众都寄希望于通过废除“以药养医”来改善“看病贵”的困境,但是这种现象迟迟得不到改善。新医疗改革四年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人民币,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了5.7%。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65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 2.28%提高到了 3.19%。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相比较还略显偏低。而医生的劳务收入并不高,所以大部分医生通过转嫁推销昂贵药品捞取提成。尽管实行的挂网招标似乎切断了医院和药商的联系,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药商和医院暗地里的利益链条并不会因此解除。医疗机构完全可以靠手中掌握的选择权向医药企业索要回扣和返点。虽然目前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已达75%,但由于报销目录外用药未得到有效控制,实际报销比在50%左右,这也有可能给部分医生提供“可乘之机”。 2.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是“看病难”的现象。阿罗在其经典论文《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经济学》中指出,在医疗市场中患者极度缺乏信息,诸如对医疗服务何时需求、需求多少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增加了患者消费医疗服务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患者要想了解这些信息就只有向医生咨询,而医生恰恰是出售这种商品的人,消费者即使获得了一些信息,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全正确的理解。所以由此带来了就医难的困境,也造成了就医的各种误区:地方患者就医从乡镇医院、县医院直接向北京、上海的一级、二级大医院转移,中国患者就像走在迷宫里,分不清孰重孰轻,得了病特别是大病,唯有一个信条,去好医院找好医生才有可能看好病。“进京看病”的大潮已经取代了“进城看病”的过往。大潮涌动下,带来的是大医院挂号难、等检查时间长,还有个别患者还因此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并且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以

中国外交的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医疗改革历程

中国医疗改革历程 1.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国内地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并实施到一九七八年,但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2: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 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3:1990年代 大争论 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4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并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试点。 4.2000年 产权改革的号角 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医改。此次医改主要措施包括: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政事分开,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管制,规范运营,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实行医药分家等。 5.2002年10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 6.2003年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1 年 6月 09日

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至今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之久,这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让我们有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一、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的一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上中国闭关自守,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而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 看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经济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文革的错误思想使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极化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各种建设处于低迷状态,国家经济亟待积极政策的拯救。 政治思想上: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上升为阶级斗争,让一些人成为冤案的主角,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反右倾斗争加上文革,人们处于一片恐慌之中。 教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取消高考制度,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大批人才的流失,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真空。 科技上:闭关自守,外交上的失败,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我身历的生活实际中,也曾听家里的长辈讲过,六七十年代,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棉布要用布票,买食用油要用油票,人民经济生活都离不开票,计划经济体制禁锢着经济的发展;而生活上,像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也只有等到过年才舍得吃,人民的普遍状态是吃不饱,穿不暖。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实际状况。 二、改革开放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于是,在中国刮起了名为“改革开放”之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三、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 1、经济的腾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