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

1.一.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又称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命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大分子:是分子量比较大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肪。

DNA的二级结构:构成DNA的多糖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链间氢键卷曲而成的构象,其结构形式是右手双螺旋结构。

核酸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中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被破坏,空间结构受到影响并引起DNA分子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核酸的变性。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双链发生解离,共轭双键更充分暴露,在260nm处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可用于判断天然DNA是否发生变性。

6Tm:通常把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解链温度,又称熔点,融点或熔融温度。

7核酸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标记物标记的核酸片段,该片段具有特异序列,能与互补连结合,它可以是寡核苷酸片段,全基因或其一部分,也可以是RNA,可用于特定基因的鉴定,疾病诊断,进化分析等方面。

稀有蛋白质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存在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他们没有遗传密码,都是常见蛋白质氨基酸参与多肽链后经酶促修饰而形成的,称为稀有氨基酸,也称修饰氨基酸。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末端到C末端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

蛋白质三级结构:是指单条肽链蛋白质的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情况,既包括主链原子,也包含侧链原子三级结构是蛋白质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蛋白质四级结构:是指含两条或多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间通过非共价键彼此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特定的三维结构。

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进而导致蛋白质生物动能的下降或丧失,并引起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分子病,例如镰刀行红细胞贫血病就是由于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变异而导致的一种分子病。

蛋白质变性:在一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持天然蛋白质分子特定空间构象的化学键被破环,使天然蛋白质分子从原来紧密有序的折叠构象变成了松散无序的伸展构象,并导致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丧失和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的改变。

蛋白质复性:蛋白质(尤其是小分子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果不过于强烈,当除去变性因素后,可恢复原来的天然构象,并恢复全部的生物活性。

变构效应: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后,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蛋白质功能的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变构效应又称为别构效应。

寡聚酶:由几个甚至几十个亚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35000至几百万,如乳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醛缩酶,这类酶多属于调节酶类。

多酶复合体:由几个功能相关的酶彼此嵌合而形成的复合体,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几百万以上,其作用是保证反应速度和反映方向。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有关的部位,活性中心也称活性部位。

酶活力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的产物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酶活性大小可用酶活力单位来表示。

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又称酶RNA,其主要特点是底物单一,催化效率低。

变构酶:一类重要的调节酶其分子中除了有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外,还有调节部位(变构部位),调节部位可与调节物结合,改变酶分子的构象,并引起酶催化活性的改变。

主动运输:物质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跨膜运输,如果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运输也属于主动运输。

G-蛋白: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有兴奋(Gs、Go)型和抑制(Gi)型两种,可分别引起a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Ach受体、多数肽类激素、5-羟色胺受体、嗅觉受体和视紫红质受体等。

G-蛋白偶联受体:是能与化学信号分子进行特异结合的独立的蛋白质分子包括阿尔法和贝塔肾上腺素能受体

第二信使由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而产生的细胞膜内信号分子较第二信使如CAMP

糖异生是以非糖有机物作为前体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指在包夜中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产生ATP的过程又称糖的无恙分解或EMP途径

呼吸链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个有多种脱氢酶以及氢和电子传递体组成的氧化还原系统。

底物磷酸化底物在脱氢脱水货源子重拍等反应过程中形成高能键,高能键断裂释放能量促使ATP形成,这种生成ATP的方式称为。。

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青经呼吸链逐步传递最后交给激活的养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并措施ATP形成此过程中氧化作用与磷酸化作用偶联进行这种生成ATP的方式称为

解偶联剂是可使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合成的过程分离的物质,它只抑制ATP合成的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的过程而且会刺激线粒体对养的消耗电子传递所长生的自由能变为热能

a-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在肌肉和大脑中,包夜中的NADP和磷酸二羟丙酮反应生成阿尔法磷酸甘油后者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把氢交给FAD和FADH2 并进入FADH2呼吸链,这一过程叫做

苹果酸穿梭作用在肝脏和心脑包夜组织中NADP和草酰乙酸发生反应声称苹果酸,苹果酸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同时把氢交给NAD+生成NADPH,NADH进入NADH呼吸链进行氧化供能这一过程称为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阿尔法碳原子和贝塔碳原子之间断裂,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 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经不完全氧化产生的一类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贝塔羟基丁酸和丙酮通体经血液运输至肝外组织氧化利用是肝脏向肝外输出能量的一种方式

VLDL: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缩写,它由肝细胞合成分泌入血,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ACP:酰基载体蛋白的的缩写其活性基团是硫基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起到传递脂酰基的作用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必须有日粮提供的一类氨基酸

氮平衡:摄入的食物中的含氮量与排泄物的含氮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分为蛋的正平衡负平衡和总平衡

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催化下,一种氨基酸的阿尔法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阿尔法酮酸上结果原来的氨基酸转变为相应的阿尔法酮酸而原来的阿尔法酮酸则形成相应的氨基酸,此过程称为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或票林核苷酸循环偶联进行的脱氨基过程是体内的脱氨基方式

启动子: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结构基因的上游一般含有十个左右的保守核苷酸

逆转录:以MRNA为模板在你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CDAN的过程

操纵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单位有调节基因启动子操纵基因和一个或多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

操纵基因:位于启动子和结构基因之间的特异性DNA序列是活性型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由他来开启和关闭相应结构基因的转录

调节基因:位于操纵子上游编码阻遏蛋白来控制操纵基因开与关的特异性序列

结构基因:位于操纵子下游转录MRNA的模板

切除修复:使细胞内最重要的修复机制包括去除损伤的DNA 填补空隙和片段连接等反应步骤核苷酸切除修复氨基酸切除修复和DNA错配修复

移码突变:由于缺失或插入一个核苷酸导致突变点以后所有密码子发生改变这种。。

密码子:MRN上从五撇而到三撇而方向相邻三个核苷酸为一组代表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的起始或终止信号这些三联体统称为遗传密码单个的三联体称为密码子

同义密码子:除色氨酸和甲硫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联体为其编码这种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反义RNA:在TRNA的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与MRNA的密码子反向互不配对称为。。

反馈调控:某一代谢途径的终产物可以反过来影响该途径中起始反应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这种调节称为

反馈抑制:在反馈调控中凡是使起始反应酶活性降低从而使整个代谢速度降低称为反馈抑制。

1 简述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一,糖类是集体最重要的功能物质,是各类物质代谢网络的总枢纽,通过它将各类物质代谢相互沟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磷酸二羟丙酮,乙酰辅酶A,葡萄糖-6-磷酸酶,丙酮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代谢物资则是各类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产物,糖代谢中产生的ATP,GTP和NADPH等可直接用于其它代谢途径。二,脂类是生物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脂类的氧化分解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而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三,蛋白质是机体中所有原生质结构的基础,而且作为酶的主要组成成分,决定着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的速度,方向及相互作用。

2请说明3中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作用

答:一。在蛋白质的合成中,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在核糖体上指导蛋白质合成。二,tRNA的3’端有-CCA结构,可与氨基酸结合生成相应的氨酰-tRNA,到达核糖体后由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 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使其所携带的氨基酸正确掺入蛋白质合成。三。r RNA和多种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其上有结合m RNA,tRNA 及氨基酸的结合位点。

3 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m RNA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一个三联体,每个三联体代表一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起始或终止信号,这样的三联体成为密码子,4钟核苷酸共组成64个密码子,其中AUG是起始密码子,而UAA,UAG,UGA是终止密码子,其余均为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

基本特征:一,通用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二,连续性,密码子连续排列,既无间隔有无重复。三。方向性,编码方向是5’到3’。四,简并性,除

了Met和Trp各只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每种氨基酸都有2~6个密码子。五。摆动性,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密码子的每一个核苷酸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二个,尤其是第三个核苷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

4什么是DNA的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答:一,在复制时,首先打开亲代DNA分子的双螺旋,然后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酶促合成与模板DNA链完全互补的新链,在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NDA分子,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二,DNA分子由方向相反的两条链组成,一条为3’-5’,另一条为5’-3’,但目前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都只能催化DNA链盐5’-3’方向合成,所以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被连续合成,只能先不连续地生成一些片段,然后由DNA连接酶将这些冈崎片段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为一条完整的DNA链,这种过程被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5简述转录过程和复制过程的不同点

答,一,复制时两条DNA链均为模板,转录时一条DNA链为模板,二复制时d NTP为底物,转录时NTP为底物。三,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连接酶等,转录时仅需要RNA聚合酶。四,复制产物为子产物代双链DNA,转录产物为m RNA,t RNA ,r RNA五复制时A=T,G三C配对,转录时A=U,G三C,T=A 配对。六,复制时需要一小段RNA为引物,转录时不需要引物。

8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负调节机理,在实验室IPTG常用来做什么?

答,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是弱启动子,RNA聚合酶与之结合的能力很弱,但乳糖操纵子中有降解物基因激活蛋白结合位点,当细胞内c AMP浓缩较高时,c AMP与CAP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结合到启动子上游的CAP结合位点,可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使转录得以进行,所以说CAP是一种转录起始的正调节物,对结构基因的转录起正调节作用。

因为细胞内CAP的正调控作用与c AMP水平有关,而c AMP水平又与葡萄糖水平密切有关。当有葡萄糖时,葡萄糖分解代谢的降解物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升高,催化ATP生成c AMP,因此,葡萄糖水平对CAP的正调控作用有影响。、

9简述鸟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及.循环过程

答一,机体内,氨是有毒化合物,通过该途径合成尿素,尿素是中性无毒物质,从而起到解氨毒得让作用,这是哺乳动物最终排除氨的方式,二,通过该途径也可以清除氨基氮及二氧化碳,能够减少体内CO2溶于血液所造成的酸性。

鸟氨酸的循环过程:①鸟氨酸+氨甲酰磷酸→瓜氨酸(线粒体内):②瓜氨酸+NH3→精氨酸(线粒体外);③精氨酸+H2O→鸟氨酸+尿素(线粒体外)

10简述天冬氨酸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答,一,天冬氨酸经转氨基作用或联合脱氨基作用形成草酰乙酸,二,草酰乙酸由磷酸烯醇式丙酮氨酸酸羧激酶催化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三,然后沿着糖酵解途径的逆反应,依次生成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

酸,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和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在果糖二磷酸酶的催化下形成果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四葡萄糖-6-磷酸水解生成葡萄糖,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11简述脂类的生理功能

答:一,脂肪是动物机体用以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二,脂肪可以为内脏提供物理保护,三,脂肪能防止热量散失,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四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组织细胞膜系统的主要成分,五,类脂还能转变为多种生理活性分子。六,脂类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2什么事酮体,酮体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代谢所生成的一类物质,包括有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其中,β-羟丁酸含量最多,丙酮含量极微,两者均由乙酰乙酸转变而来。、

酮体主要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辅酶A缩合而成,HMG辅酶A合成酶是这一途径的限速酶,此外,反刍动物的瘤胃也是生成酮体的重要场所。、

生物学意义: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正常中间产物,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当机体缺少葡萄糖时,需要动员脂肪供应能量,肌肉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能力有限,但却可以优先利用酮体以节约葡萄糖,来满足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大脑不能利用脂肪酸,却能利用酮体。例如,在饥饿时,人的大脑可利用酮体代替所需葡萄糖的25%左右,因此,当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陈伟脑组织及肌肉的重要能源

13为什么人摄入过多的糖容易长胖?

答,一,合成脂肪的原料是脂酰辅酶A和α-磷酸甘油,二,脂酰辅酶A是脂肪酸的活性形式,α-磷酸甘油是甘油的活性形式,三,而体内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为乙酰辅酶A和NANPH。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NADP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磷酸戊糖

分解途径。四,α-磷酸甘油也可由葡萄糖提供,葡萄糖-磷酸二羟丙酮-α-磷酸甘油,所以说,当机体摄入过多糖时,糖能够转变为脂肪,导致人发胖。

14什么是血浆脂蛋白,他们的来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血浆脂蛋白是脂质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的球形复合体,是血浆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形式,主要包括CM,VLDL,LDL,HDL四大类。CM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VLDL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由VLDL在血浆中转化而来的,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H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是逆向转运胆固醇。

15呼吸链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有何作用?

答:主要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的,1,NAD在呼吸链中传递氢和电子;FMN和FAD 传递氢;铁蛋硫白,传递电子;CoQ传递氢;细胞色素体系,是一类以铁口卜口林为辅基德结合蛋白传递电子,电子在自保色素的传递顺序为b___c1__c__aa3

16简述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氢是如何生成2.5个ATP的?

答:每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复合体1复合体3复合体4时,分别有4个H4个H,2个H从基质泵出,导致线粒体内膜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当这些质子通过ATP和酶返回基质中能够促使ATP合成,已知,每3个H+通过ATP合酶可促使一个ATP合成,同时产生的ATP的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要消耗1个H+,所以每形成一个ATP需4个H+,这样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养共生成2。5个ATP(4+4+2)/4

17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①在动物饥饿时补充能量②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③清除体内的乳酸.

18酶原激活过程:胰蛋白酶源进入小肠后,受肠激酶或胰蛋白酶本身的激活,其第6号赖氨酸与第7号异高氨酸碱基之间的肽链被切断,水解去掉一个六肽,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促使酶活性中心的形成,于是无活性的蛋白酶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19.DNA右手螺旋特征:①反平行双链,右手螺旋,②糖-Pi在螺旋线上碱基伸向内部其平面垂直于轴.③A=T C=G ④直径=2nm,一般上升10对核苷酸,螺矩3.4nm⑤有大沟和小沟

20.柠檬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①糖的有氧分解是产生动物生理活动的主要来源,②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③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他有机物代谢的联系枢纽.

21.什么是脂蛋白?各种脂蛋白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脂蛋白指血浆中的脂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游离脂肪酸,

①乳糜微粒:运输外源三酯胆固醇的脂蛋白形式②极低密度脂蛋白:将肝内合成的载脂蛋白运到肝外组织去贮存或利用③低密度脂蛋白:向组织转动肝脏合成的内源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机体胆固醇的清扫和负责把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

22.生物学中心法则:①通过复制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递到子代DNA②通过转录遗传信息传递给RNA③通过翻译遗传信息从RNA传递给蛋白质④在RNA病毒中可以通过转录将信息传递给DNA⑤在某些RNA病毒中,R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亦即遗传信息传递给DNA

23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情况.

①当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浓度增加而急剧上升,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反应速度一再呈正比例加快,反应速度增加的幅度变缓,表现为混合反应,如果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无论底物浓度增加多大,反应速度也不再增加,这说明酶已被底物所外饱和,②在一定温度和PH下,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时,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呈正比关系,只有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宜于它们的结

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它和酶的最稳定PH不一定相同,和体内环境的PH也未必相同.

24 ATP在体内的两条生成途径:

①底物磷酸化:当营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经过脱氨,脱羧,分子重排和稀醇化反应,产生高能基团或高能链之后直接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或水解产生的高能链将释放的能量用于ADP与无机磷酸反应;②氧化磷酸化:是产生ATP 的主要方式,底物脱下的氢经依呼吸依次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个过程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的磷酸化反应生成ATP,底物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能过能量相偶联.

25.举例说明变构调节机制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动物机体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ATP,但是当ATP生成过多时,ATP可作为变构抵制剂,通过降低葡萄糖分解代谢中的调节酶的活性限制葡萄糖的分解,面当细胞中的ADP 、AMP较多时,ADP、AMP右通过变构激活这些酶,促进葡萄糖的分解,因此,右随时调节ADP、AMP的水平维持细胞内能量的正常供应.

26蛋白质的功能:一是催化功能,一切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而绝大数酶是蛋白质;二是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可以调节糖类代谢;三是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可以结合并运输氧;四是信息传递功能,受体蛋白在生命过程中具有传递化学信息的功能;五是运动功能,人和动物是靠肌肉收缩来运动,而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参与肌肉收缩的主要成分;六是防御和进攻功能,免疫球蛋白能和细菌和病毒结合,发挥免疫的作用;七是营养和储存功能,如,卵白中的卵清蛋白能贮存氨基酸,,作为人和动物的营养物,八是保护与支持功能,如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综是所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7生物膜的基本功能: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基础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和代谢产物的输出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⑤介导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介质之间的连接⑥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8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①细胞质膜适宜的流动性越大越对质膜行使功能越有利②参与物质运输,如果没有膜的流动性,细胞外的营养物质就不能进入,细胞内合成的胞外物质及细胞废物也不能运到细胞外,这样细胞就会停止死亡.

29简述蛋白质前体激活

答: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如参与蛋白质校花的各种蛋白酶,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酶,参与糖代谢调节的胰岛素等,他们在动物体内通常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产生和储存。这些五活性的蛋白质前体在机体需要时,经过某种蛋白酶的限制性水解,切去部分肽断后,才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这段过程被称为蛋白质前体的的激活。蛋白质前提激活的本质是切除部分肽断,形成具有活性的空间构象。

30简述蛋白质沉淀与变性的关系?

答:这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沉淀是指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来的现象;而变性是指变性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生物活性丧失,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变性的蛋白质溶解度明显降低,易结絮,凝固而沉淀;但是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变性,如加热英奇的蛋白质沉淀是由于蛋白质热变性所致,而硫酸铵盐析所得蛋白质沉淀一般不会变性。

31概述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一般程序

答: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为:1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他的氨基酸组成,推断氨基酸的大致数目。2测定多肽链的N末端C末端的氨基酸从而确定蛋白质多肽链的数目。然后通过对二硫键的测定,查明蛋白质分子二硫键的有无及数目。如果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则必须拆开二硫键,并对不同的多肽链进行分离提纯3用裂解点不同的两种裂解方法分别将很长的多肽链裂解成两套较短的肽段。4分离提纯所产生的肽链,将蛋白质序列议分别测定它们的氨基酸序列。5应用肽断序列重叠法确定各种肽断在多肽链中的排列次序,及确定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6如果有二硫键,需要确定其在多肽链中的位置。

32试论蛋白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答: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功能是结构的体现,二者存在紧密的关系。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预期功能的关系:a通过对细胞色素c与胰岛素等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分析,发现同功能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同,且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但是,同功能的蛋白质有一些残疾守恒,这是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功能的基础。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细微变化,也可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明显改变,甚至引起疾病c某些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会引起这些蛋白质功能的改变,比如各种无活性的蛋白质前体切除部分肽断能够引起蛋白质活性的蛋白质。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a通过对核糖核酸酶的变性和复性的实验分析,发现蛋白质空间变化会导致蛋白质功能的丧失。B通过对血红蛋白的氧和曲线分析,发现某些小分子能够引起某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33试论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1以RNA酶变性与复性实验,有活性的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为例证实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2Anfinsen发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能加速蛋白质二硫键的正确形成。如RNA酶复兴过程是十分缓慢的,有时需要几个小时,而PDI 在体外能帮助变性后的RNA酶在2分钟内复性。分子伴侣在细胞内能够帮助新生肽链正确组装成成熟的蛋白质,由此可见,蛋

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决定于其一节结构,也在分子伴侣,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等助折叠蛋白的助折叠作用密不可分。

34简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1酶浓度:在一定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度成正比增加;

2.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很低时,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反应速度缓慢升高,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反映速度达到最大值,表现为零级反应。3温度:在低温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反应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一定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最大,在高温范围内,温度升高而反应速度变慢;4,PH值在低于最适Ph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反应速度增大在高于最适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反应速度降低。抑制剂抑制剂可使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可以分为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激活剂能使酶由无活性变成有活性或使酶活性提高

35有机鳞农药为何能杀死害虫?

答有机农药能与乙酰胆碱脂酶的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羟基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水解乙酰胆碱,造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累积,最后中毒死亡。

36简述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酶变性的不同点。

答:抑制剂对酶有一定的选择性,一种抑制剂只能对引起某种或某一种酶的抑制;而时酶活性失活的因素,如强酸强碱对酶没有选择性。2抑制剂虽然可使酶失活,但是不能改变酶的结构,不引起酶蛋白变性,去除抑制剂后酶又恢复活性,而变性因素常破坏酶分子的非共价键,部分或全部的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

37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答:激素是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集合,使G-蛋白活化,进行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AC催化ATP转变为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可激活蛋白激酶A,继而激活磷酸化酶并催化细胞内磷酸化反应,引起靶细胞特定的生理效应:腺细胞分泌,肌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促反应等。

38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1.糖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2.糖是合成生物体内重要代谢物质的碳架和前体;3.糖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结构物质,如糖蛋白和糖脂是组成生物膜的成分;

4.糖是动物体内的重要功能物质,如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39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分解的共同通路?

答:1.葡萄糖经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等物质生成乙酰CoA,而乙酰CoA必须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2.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以经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有氧氧化途径,最终的氧化分解也需要进入三羧酸循环途径;而脂肪酸经β-氧化途径产生乙酰CoA, 乙酰CoA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3.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氨基酸脱去氨基后产生的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H3重新生成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共同通路。

40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1.中间产物核糖-5-磷酸是动物体内合成多种物质是重要原料;2.产生的NADPH(还原力)参与多种代谢反应;3.磷酸戊糖途径与糖的有氧分解及糖的无氧分解互相联系;4.通过转酮基和转醛基反应,使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互相转化。

41糖异生途径与糖酵解途径的反应部位和催化酶有哪些差异?

答:1.作用部位不同:糖异生作用主要发生在动物肝脏,所需的酶存在与胞液或线粒体;而糖酵解主要发生在肌肉组织,且全部酶存在与胞液中;2.糖酵解过程有三个关键酶,分别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糖异生过程中有4个关键酶分别是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

42线粒体外的物质脱氢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能量的?

答:1.在肌肉和大脑中,胞液中的NADH和磷酸二羟基丙酮反应生成α-磷酸甘油,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并且把氢交给FAD生成FADH2,FADH2进入FADH2呼吸链进行氧化,这种过程叫做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1个NADH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生成1.5分子ATP。2.在肝脏和心脏等组织中,胞液中的NADH和草酰乙酸发生反应生成苹果酸,苹果酸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同时把氢交给NAD+生成NADH,NADH进入NADH 呼吸链进行氧化供能,这种过程叫做苹果酸穿梭作用。1个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产生2.5分子ATP。

2以糖原磷酸化酶激活为例,说明级联系统是怎样实现反应信号放大的?

答、:一,级联系统: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节信号的逐级放大,这样的人连锁代谢反应统称为及联系统。糖原磷酸化酶的激活过程就是一个例子。二。放大过程,激素(如肾上腺素)使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催化ATP和生成c AMP ,c AMP使蛋白激酶活化,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转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素酶,;磷酸化酶b激酶使磷酸化酶b转变成激活态磷酸化酶a,磷酸化酶a使糖原分解为磷酸葡萄糖。

每次激活都是一次共价修饰,也是对原始信号的一次放大过程。

广禾堂月子餐菜谱(最全)

广禾堂月子餐菜谱(最全)

广禾堂产前养肝汤 **材料** 红枣7颗,水400毫升 **做法** 1、红枣洗净,每颗用刀划出7条直纹(可帮助养份溢出),放入大碗中; 2、将滚水冲入碗内,加盖浸泡红枣8小时以上; 3、将其加盖、隔水蒸1个小时,去除红枣即可饮用。 广禾堂贴心小叮咛: 养肝汤每日份量不宜超过360毫升,且分2-3次饮用,否则较易上火。 预产期前10-15天饮用此汤,宝宝出生皮肤特别水嫩。 此汤品为避免因盛夏天热而变质,浸泡时最好放入冰箱内冷藏。 此外,此汤较适合剖腹产的产妇,帮助肝脏排解麻药毒性,也可减轻手术的疼痛 只要秉承其中几个原则即可:月子里使用的所有水都是月子水或米酒,所有的油都是黑麻油,产妇多吃五谷杂粮、猪肝、猪腰,所有食用的都是都要保证热和烂糊,鸡不要用老母鸡,肥腻胖人,吃小公鸡,在开奶(乳腺通畅)之后,千万是之后,多喝汤汤水水,不然会堵奶,那可叫一个遭罪。 先说说我使用这月子餐的感受,肯定比传统的小米粥+鸡蛋要科学的多,但有其不足的一面。产妇在怀孕期间容BM,生产后更是如此,所以广禾堂食谱中前两周没有加入任何蔬菜和水果是不科学的,营养也容易摄入不全,而且鸡蛋在这个食谱中几乎就没出现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妇完全照搬此食谱后会出现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现象。我建议,蔬菜和水果可以吃,蔬菜要用锅蒸的软软的,或者研磨成泥状食用,我当时还把南瓜蒸熟后用料理机达成糊状食用,两周后就可以用黑麻油炒得软软的吃。水果要用热水烫,可以不用煮。反正一个原则,就是要烂糊,要热,不能食用任何凉的东西。鸡蛋,一天两个足矣,最多三个,否则营养根本不吸收,反而会增加内脏负担。关于月子,广禾堂的月乃汤价格不菲啊,光这水得扔进去四、五千,我换成了其他靠谱的品牌月子水,其中也含有和月乃汤类似的中药成分,效果一样,价格减半,而且对我来说催奶很有用哦~所以,菜谱是死的,人是活的,取其精华,去 2

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重点

第六章酶学分析技术 1.酶的国际单位(IU)1IU指在规定的条件下(25°C,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每分钟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2.1katal: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3.抑制剂:凡是能降解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4.连续检测法:是测定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在酶促反应的线性期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产物或底物的变化 量,根据其变化量间接求出酶活性浓度,又称速率法。 5.同工酶: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 子组成、空间构想、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6.亚型:也称同工型,指基因在编码过程中由于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所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一类酶。 7.米氏常数Km:是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一般是在10ˉ6~10ˉ2mol/L之间,是酶的特异性常数 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8.简述同工酶产生的机理:①不同基因位点编码②由等位基因变异编码产生③多肽链化学修饰产生 第七章蛋白质检验 1.急性时相反应:当人体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组织损伤侵害、诱导炎症,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通过释 放紧急反应性细胞因子IL-1、IL-6、TNF,再经血液循环,刺激肝脏细胞产生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使其血浆中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此炎症反应过程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参与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M蛋白:又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行为的免疫球蛋 白分子或其分子片段,一般无抗体活性。 3.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是第一个被认定为急性时 相反应的蛋白质。 1.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调节血浆pH;免疫与防御功能;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等功能。此外还有营养、催化、代谢调控等功能 2.清蛋白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正常的pH;运输作用 3.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增高:仅见于严重失水 降低:⑴清蛋白合成不足:①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②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⑵清蛋白丢失:①肾病综合征,Alb可由尿中丢失②肠道炎症性疾病③烧伤及渗出性皮炎 ⑶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伤或炎症 ⑷清蛋白的分布异常:门静脉高压,肝硬化 ⑸无清蛋白:遗传性缺陷 评价标准: >35g/L为正常,28~34g/L为轻度缺乏,21~27g/L为中度缺乏,<21g/L为严重缺乏 当清蛋白浓度低于28g/L时,会出现水肿。 4.双缩脲法测血清总蛋白: 原理:蛋白质分子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作用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其显色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由于这种反应和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与碱性铜溶液中的Cu2+作用形成紫红色产物的反应类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甲酰胺基的任何化合物都能发生此反应。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升高见于: ⑴血液浓缩: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休克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时,⑴由于水分丢失使血液浓缩,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但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变化不大,临床称为假性蛋白增多症。 ⑵合成增加:多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见于: ⑴合成障碍:如慢性肝炎、急性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 ⑵血液稀释: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⑶蛋白质丢失:如大量失血,肾病综合征时的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 ⑷其他:如慢性胃肠道疾病,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综合征、长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5.溴甲酚绿法BCG测定血清清蛋白 原理:BCG是一种阴离子染料,在pH4.2的缓冲液中与带正电荷的清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溶液由未结合前的黄色变成蓝绿色,在626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经与同样处理厄清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清蛋白的含量。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 A/G 1—2.5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5-18.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 5.1-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0-40u/L 增高:

广禾堂月子餐菜谱(最全)

45 广禾堂月子餐食谱介绍及制作方法 内容介绍页数 一、 月子餐食谱一览表 1 1、 顺产食谱一览表1 2、 剖产食谱一览表5 二、 广禾堂月子餐制作方法介绍 9 三、 月子营养配餐 26 1、 坐月子,15个食补小秘诀 26 2、 月子里的5个饮食误区26 3、 准妈妈产后补血食物大搜罗 27 4、 月子中妈妈最需哪些营养? 27 5、 产妇分娩后的膳食四大宝 28 6、 产妇应吃哪些水果? 30 7、产妇适宜食用的蔬菜 30 8、五种食物滋补妈妈产后身体 31 四、 每一阶段调配餐点功效讲解 33 1、 第一阶段:排毒与修复(1-14天)34 2、 第二段:收缩内脏周:目的是收缩子宫与骨盆腔 40 3、 第三四段:滋补营养、调养体力,补血、理气,预防老化 五、催乳食谱50 六、 坐月子营养食谱51 1、豆品类51 2、蛋品类53 3、 牛羊类54 4、 鱼虾类56 5、 鸡鸭类60 七、 炖汤63 八、 月子注意事项:65 九、 执行产后瘦身四大关键 30天内迅速恢复身材 66 9广禾堂月子餐制作方法介绍

广禾堂产前养肝汤 ** 材料 ** 红枣 7 颗,水 400 毫升 ** 做法 ** 1、红枣洗净,每颗用刀划出 7 条直纹(可帮助养份溢出),放入大碗中; 2、将滚水冲入碗内,加盖浸泡红枣 8 小时以上; 3、将其加盖、隔水蒸 1 个小时,去除红枣即可饮用。 广禾堂贴心小叮咛:养肝汤每日份量不宜超过 360 毫升,且分 2-3 次饮用,否则较易上火。 预产期前 10-15 天饮用此汤,宝宝出生皮肤特别水嫩。此汤品为避免因盛夏天热而变质,浸泡时最好放入冰箱内冷藏。 此外,此汤较适合剖腹产的产妇,帮助肝脏排解麻药毒性,也可减轻手术的疼痛只要秉承其中几个原则即可:月子里使用的所有水都是月子水或米酒,所有的油都是黑麻油,产妇多吃五谷杂粮、猪肝、猪腰,所有食用的都是都要保证热和烂糊,鸡不要用老母鸡,肥腻胖人,吃小公鸡,在开奶(乳腺通畅)之后,千万是之后,多喝汤汤水水,不然会堵奶,那可叫一个遭罪。 先说说我使用这月子餐的感受,肯定比传统的小米粥+鸡蛋要科学的多,但有其不足的一面。产妇在怀孕期间容易BM,生产后更是如此,所以广禾堂食 谱中前两周没有加入任何蔬菜和水果是不科学的,营养也容易摄入不全,而且鸡蛋在这个食谱中几乎就没出现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妇完全照搬此食谱后会出现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现象。我建议,蔬菜和水果可以吃,蔬菜要用锅蒸的软软的,或者研磨成泥状食用,我当时还把南瓜蒸熟后用料理机达成糊状食用,两周后就可以用黑麻油炒得软软的吃。水果要用热水烫,可以不用煮。反正一个原则,就是要烂糊,要热,不能食用任何凉的东西。鸡蛋,一天两个足矣,最多三个,否则营养根本不吸收,反而会增加内脏负担。关于月子,广禾堂的月乃汤价格不菲啊,光这水得扔进去四、五千,我换成了其他靠谱的品牌月子水,其中也含有和月乃汤类似的中药成分,效果一样,价格减半,而且对我来说催奶很有用哦~所以,菜谱是死的,人是活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产后调理第一方 生化汤

产后调理第一方生化汤 生化汤,生者生新血也,化者化瘀血也,生之化之,腹痛自除。《钱氏世传方》所载生化汤治疗腹痛效若桴鼓,被后世张景岳收录至《景岳全书》中,并有化裁,去其熟地。其后得傅山发挥,治疗产后瘀血腹痛、恶心呕吐、胞衣不下、产后寒热等症,使得该方成就卓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今,生化汤其方多遵《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和炙甘草组成(水煎后酌加黄酒)。方中当归补血,甘草补中益气,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助当归、炙甘草以生新血,佐川芎、桃仁而化瘀血,黄酒温散,以助药力。其生化之妙,效若神灵。若腹痛不甚者,减桃仁;瘀块留滞、下腹疼痛明显者,当重用桃仁,并辅以益母草、生蒲黄、五灵脂、泽兰等活血祛瘀的药物;小腹冷痛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以温经散寒;兼乳汁不下者,加王不留行、穿山甲、木通;兼乳房胀痛者,加香附以疏肝理气。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能够明显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子宫复旧,并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明显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现代临床上也多用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产后恶露不行以及子宫内膜炎,通过配方还可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和预防产褥期感染。因此,民间遵此方为产后调理第一方。根据民间经验,产妇常用此方调理。 实际上,生化汤并非每一名产妇都适宜服用。此方性偏温热,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如口干舌燥等)不宜服用,否则犹如火上浇油,加重病情;方中当归滑肠,故慢性肠炎者当慎用,否则腹泻加剧;此方化瘀,故产后恶露已行、小腹不痛者不宜服用,否则画蛇添足,反害其身;产后发热者(如感染)不宜服用。只有产后腹痛不止、恶露不行,伴有腰酸、小腹冷痛,并见舌色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或见其它虚寒之象者,如小便清长、恶寒肢冷等,方可服用生化汤。即使可以服用,亦不可因其贵为调理第一方而过服。临床上产后过服生化汤引起大出血或者贫血的病例并不鲜见,就因为此方中桃仁、川芎和当归均具有活血之效,过服后引起了子宫再度充血、出血。因此,正确服用生化汤十分重要。 妇女产后多有1~2天的微发热期,如出现上述腹痛等临床症状,须待产后2~3日体温恢复正常后服用,一般服用5~7剂即可。由于此方亦属攻伐之剂,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体内瘀血去除后,可根据身体需要,服用补血益气的纯补之品,如当归补血汤至满月。 如果服用后出现恶露不减反增,便要停止服用;如果引起了胃肠道不适或腹泻,则应当减少当归的剂量或者停服。 由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即使是服用生化汤这种调理之药,亦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调剂处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4-11-26) 产后调养名方-生化汤 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中医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 来源清代著名医家傅山的《傅青主女科》。 方药组成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 用法一般是从产后第3天开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化汤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抗血栓,抗贫血,抗炎及镇痛作用。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胞宫所致腹痛。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产后排出的带血分泌物)不能流出,小腹冷痛。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 掌握: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生物化学? 2.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肽单元、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协同效应、变构效应、蛋白质等电点、电泳、层析 2.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及本质是什么有何实际应用? 3. 蛋白质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4.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各类核酸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核酸的化学组成;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异同;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主要化学键;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mRNA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概念。 第三章酶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同工酶;酶促反应特点;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特点及其应用;酶调节的方式;酶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的概念。 第四章糖代谢 掌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无氧分解(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及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限速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血糖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糖酵解、糖酵解途径、高血糖和糖尿病、乳酸循环、糖原、糖异生、三羧酸循环、活性葡萄糖、底物水平磷酸化。 2.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坐月子服用生化汤正确方法

坐月子服用生化汤正确方法 生化汤,是一剂自古至今长期流行的产后理血方药,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中医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瘀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方剂来源于清代《傅青主女科》。 药物组成: 当归:性甘味辛温,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功效。 川芎: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行气、袪风止痛功效。 桃仁:性平味辛,有活血袪瘀、润肠通便等作用。 干姜:味苦涩,性温,入肝、脾经,辛温可增行血气之力,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之效。 炙甘草:味甘,有补中益气之效。 作法: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磨) 、干姜五分、炙甘草(五分)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

多用水煎服即可,童便就免了吧)清代著名医家萧埙《女科经纶》,书中记载:「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但恶露未尽,用补恐致滞血,惟生化汤行中有补,能生又能化,真万全之剂也。」生化汤的主要作用为增加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为传统产后补体养身的妙方。 生化汤顾名思义乃「生」新血、「化」旧瘀,主要功能为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帮助子宫复旧、减少宫缩腹痛、防止产褥感染,产后第三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帖,自然产连服十剂,剖腹产在排气后连服七剂,一般来说,除非是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血或伤口感染情况,才禁止服用生化汤,所有产妇皆可服用生化汤,如果产妇有发热、感染情况,必须先暂停服用生化汤,请中医师诊断后再决定生化汤方中加减何种药材。 生化汤不只能促进子宫收缩,生化汤的加减方具有很多用途,如产后血晕血瘀,

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疼痛、唇舌发紫、脉涩,治疗以生化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黑姜、丹参、荆芥、大枣) ,元气虚者,可加黄芪、山药、党参,恶露排出不尽,新血不生者,可加益母草;产妇元气虚、血崩血晕、形色俱脱者生化汤加人参;产后有血块、下腹痛,生化汤加肉桂、红花,散块止痛;产后失血,心神失守、语无伦次,生化汤加茯神、枣仁、远志;产后大便日久不通,因血少肠燥故也,宜服生化汤。 生化汤虽然是一剂良方,但是也不可滥用、错用、混用,现在听过很多吃生化汤吃出问题的案例,都是因为使用方法错误造成的,不能完全归咎于药方出问题。 在产妇住院后,亲友常带来些药膳、补品、鸡精等,让产妇养生、补身,这些所谓的补品中可能含有中药成份,一般人都会忽略这一点,同时服用补品、西药、生化汤等,无意间将中西医药并服,相互作用下易发生问题,最常见的例子

生化汤

子月堂月子汤方生化汤 子月堂月子麻油,给坐月子的朋友带来福音,专门针对坐月子量身定做的一款食用油,呵护坐月子朋友与孩子的身体。 月子麻油的制作工艺: 麻油使用进口优质芝麻,至今乃坚持人工程序,虽然说烧芝麻的工作交由机器进行,但必有专人在旁鉴定。设有完善制度的工厂,备有专人筛选芝麻籽,后由繁复的机器程序,过滤芝麻中的杂质提取精华,再采用独家技术烘烧,这才能保证芝麻中的中的丰富营养价值,同时营造出独特出众馥郁香气。义香麻油在生产或质量管理方面都严格遵守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国际标准认证)与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的 国际标准,证明其产品已达国际卫生安全水平。 特点: 1.麻油(据中医)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事物不清、头疼和滋养虚弱的病患者,并帮助病患者恢复健康 2.麻油可以激发体内的抵抗力,帮助血液循环和补气。它也帮助顺通便秘,减轻产后的发炎肿胀和调理身体。 3.华人相信老姜,烘炒芝麻提炼出来的麻油和米酒是可以激发事物热能的主要食品,有助于温暖身体和恢复元气,蔬菜性“冷’坐月子妇女如要食用蔬菜,须与麻油加老姜炒食. 4.对于哺乳期的母亲,麻油是含有丰富的油酸,研究指出,母亲食用油酸量实惠影响母乳中等饿油酸量。油酸是人奶中最高量的油脂类,油酸牵连神经系统通讯的程序,尤其是在婴儿成长的早期有助于婴儿眼睛和头脑的发育。 麻油的营养: 丰富的维生素E、亚麻酸Omega3、亚油酸Omega6、油酸Omega9、抗氧化素 麻油的价值: 1)是坐月子妇女的保健圣品,提供维生素E、铁、钙、等身体极需的营养

2)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功能 3)减低患癌机率 4)减低胆固醇水平 5)促进肝脏机能 6)帮助延缓老化 7)减低心脏疾病威胁 8)刺激抗体以增强免疫系统 9)减低血压 产品展示 子月堂生化汤是专用于产妇月子里调理之用的中药方剂,此方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本方主要能化淤生新,养血活血,祛除恶露,还有促进子宫收缩,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名为“生化汤”,是分娩后第一重要的调补佳品。 产品说明 【主要成份】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等。 【产品规格】51克*7袋/盒 【产品价格】88.00/盒 【服用方法】 每日1袋,以1050ml子月堂月子米酒代替水按照常规中药煎服。 生产后顺产者连服7袋,小产或剖腹产者连服14袋,体质虚弱、恢复差者可连服三周。 【注意事项】 排出。 产品特点 【功效分析】 古书记载:妇女产后多虚多瘀。其生化汤中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炮姜温经止血,甘草补脾益气,缓和药性。诸药合用,治疗产后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瘀,留阻胞宫至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瘀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生生化化,去瘀生新,故名生化汤。 【推荐理由】 1、子月堂生化汤配方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是古人经过几千年医学经验沉淀下来用于产后的“第一汤剂”,安全可靠; 2、子月堂生化汤五种药材相须配伍,使药效更加强大;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PI PH=PI PH〉PI 阳离子兼性离子阴离子等电点:PI=1/2(pK1+pK2) 2.紫外吸收性质:多数蛋白质含色氨酸、酪氨酸(芳香族),最大吸收峰都在280nm。 3.茚三酮反应:茚三酮水合物与氨基酸发生氧化缩合反应,成紫蓝色的化合物,此化合物最大吸收峰为570nm波长。此反应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四、蛋白质分类:单纯蛋白、缀合蛋白(脂、糖、核、金属pr) 五、蛋白质分子结构 1.肽: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构成的分子肽肽键:两个氨基酸α氨基羧基之间缩合的化学键(—CO—NH—) 2.二肽:两分子氨基酸借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脱去一分子的水缩合成 3.残基: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脱水缩合而残缺,故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4.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1)谷胱甘肽GSH:谷,半胱,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①具有还原性,保护机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于活性状态。②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催化下,GSH可还原细胞内产生的过氧化氢成为水,同时,GSH被氧化成氧化性GSSG,在谷胱甘肽还原酶作用下,被还原为GSH③GSH的硫基具有噬核特性,能与外源性的噬电子毒物(如致癌物,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以保护机体(解毒) (2)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②神经肽:P物质(10肽)脑啡肽(5肽)强啡肽(17肽)

中外医学史

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1.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燧人氏“钻木取火”) 2.舞蹈最早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 由于历代重要著作中记载的植物药数量最多,因此后世绝大多数的中药典籍都以“本草”名之。 5.由于最早的针砭工具是石头加工制作的,称做砭石,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 6.西周的手工业生产因种类多、分工细而有“百工”之称。夏代“天干”纪日法,商代“干支”纪日法。周代发明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 7.殷商时期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卜辞。 8.“疾年”指多疾之年,“雨疾”“降疾”表示和降雨一样,一次就有许多人染病。 9.春秋时期秦国明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第二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秦汉、三国)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普遍认为这两部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祖本。《五十二病方》全书1.5万字,目录列有52种病名并有“凡五十二”字样而由整理者命名。 2.《导引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3.《阴阳脉死候》主要论述了由表知里诊断致死性疾病的方法,是最早的诊断专书。 4.《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手。 5.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协调平衡,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来认识和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体脏腑及各器官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 《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 6.《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该书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影响:《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书中充分反应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点,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经验积累的阶段,上升到理论总结的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许多中医学理论流派的崛起大都源于此书。 7.《难经》“独取寸口”、“命门学说”。 8.《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共收藏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为滋养强壮类药、中品药滋养强壮而兼功治、下品药为功治药(中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记录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的基本理论。 是总结我国汉代以前药物学成就的早期专著。 9.《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10篇;《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6卷,以脏腑辩证论治内科杂病为主,涉及妇科,外科疾病。 张仲景最杂病的论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经络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开脏腑辩证之先河。 10.古希腊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医学流派。 克罗吞医学学派,西西里医学学派,尼多斯医学学派,科斯医学学派。 11.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提出了体液生理与病理学说及气质、体质的概念;提倡机体整体观和预防思想;把疾病看做全身性的反应;提倡医学道德修养。 12.亚历山大利亚被称作解剖、生理学的摇篮,并带动了临床外科,产科,和手术治疗的进步,同时实验医学和药物学也有了长足发展。 13.罗马人首创了公共医疗设施――医院。最早的慈善医院是一位老妇人于公元4世纪在罗马创建的。罗马人以其公共设施闻名于世,这些公共设施使罗马的城镇清洁而益于健康。 14.罗马帝国时期也出现了不同的医学流派:百科全书学派(赛尔萨斯被誉为“万能博士”),方法学派,灵气学派,折衷学派。 第三章中医学的进步(晋唐时期)与西医学的变迁 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首创内经分类研究方法。 2.孙思邈对伤寒的研究特点。方法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揭示伤寒六经辨证的规律,这种以方法为纲,比附归类的研究方法开以方类证研究之先河。 3.王叔和对脉学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明,使脉学理论系统化,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法。 4.《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理论的专著。 5.《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山中宰相)“诸病通用药”,开创按药物主治功用进行分类的先河。江北药物记载少。

(完整版)生物化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一、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N),主要元素:C、H、O、N、S,根据含氮量换算蛋白质含量: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接近,平均值为16%),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量(20种),酸性氨基酸/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天冬氨酸(D)、谷氨酸(E); 碱性氨基酸/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赖氨酸(K)、组氨酸(H)、精氨酸(R) 非极性脂肪族R基氨基酸:甘氨酸(G)、丙氨酸(A)、脯氨酸(P)、缬氨酸(V)、亮氨酸(L)、异亮氨酸(I)、甲硫氨酸(M); 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丝氨酸(S)、苏氨酸(T)、半胱氨酸(C)、天冬酰胺(N)、谷氨酰胺(Q); 芳香族R基氨基酸:苯丙氨酸(F)、络氨酸(Y)、色氨酸(W) 肽的基本特点 一级结构的定义:通常描述为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顺序,简称氨基酸序列(由遗传信息决定)。维持稳定的化学键:肽键(主)、二硫键(可能存在), 二级结构的种类: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超二级结构, 四级结构的特点:肽键数≧2,肽链之间无共价键相连,可独立形成三级结构,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取决于是否达到其最高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构象 2、一级结构相似则其功能也相似3、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其功能因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结构或合成量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称分子病,如镰状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疯牛病是二级结构改变 等电点(pI)的定义: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蛋白质在不同pH条件下的带电情况(取决于该蛋白质所带酸碱基团的解离状态):若溶液pHpI,则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碱性蛋白质含碱性氨基酸多,等电点高,在生理条件下净带正电荷,如组蛋白和精蛋白;酸性蛋白质含酸性氨基酸多,等电点低,在生理条件下净带负电荷,如胃蛋白酶), 蛋白质稳定胶体溶液的条件:(颗粒表面电荷同性电荷、水化膜), 蛋白质变性:指由于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被破坏,造成其四级结构、三级结构甚至二级结构被破坏,结果其天然构象部分或全部改变。实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变性只破坏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即只破坏其构象,不破坏其氨基酸序列。变性本质:破坏二硫键 沉降速度与分子量及分子形状有关沉降系数:沉降速度与离心加速度的比值为一常数,称沉降系数 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 二、核酸化学 核酸的特征性元素:P,组成元素:C、H、O、N、P,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戊糖、一分子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最新精选月子餐菜谱(最全).pdf

广禾堂月子餐食谱介绍及制作方法 广禾堂产前养肝汤 **材料** 红枣7颗,水400毫升 **做法** 1、红枣洗净,每颗用刀划出7条直纹(可帮助养份溢出),放入大碗中; 2、将滚水冲入碗内,加盖浸泡红枣8小时以上; 3、将其加盖、隔水蒸1个小时,去除红枣即可饮用。 广禾堂贴心小叮咛: 养肝汤每日份量不宜超过360毫升,且分2-3次饮用,否则较易上火。 预产期前10-15天饮用此汤,宝宝出生皮肤特别水嫩。 此汤品为避免因盛夏天热而变质,浸泡时最好放入冰箱内冷藏。 此外,此汤较适合剖腹产的产妇,帮助肝脏排解麻药毒性,也可减轻手术的疼痛 只要秉承其中几个原则即可:月子里使用的所有水都是月子水或米酒,所有的油都是黑麻油,产妇多吃五谷杂粮、猪肝、猪腰,所有食用的都是都要保 证热和烂糊,鸡不要用老母鸡,肥腻胖人,吃小公鸡,在开奶(乳腺通畅)之后,千万是之后,多喝汤汤水水,不然会堵奶,那可叫一个遭罪。 先说说我使用这月子餐的感受,肯定比传统的小米粥+鸡蛋要科学的多,但有其不足的一面。产妇在怀孕期间容易BM,生产后更是如此,所以广禾堂食 谱中前两周没有加入任何蔬菜和水果是不科学的,营养也容易摄入不全,而且鸡蛋在这个食谱中几乎就没出现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妇完全照搬此食 谱后会出现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现象。我建议,蔬菜和水果可以吃,蔬菜要用锅蒸的软软的,或者研磨成泥状食用,我当时还把南瓜蒸熟后用料理机 达成糊状食用,两周后就可以用黑麻油炒得软软的吃。水果要用热水烫,可以不用煮。反正一个原则,就是要烂糊,要热,不能食用任何凉的东西。鸡 蛋,一天两个足矣,最多三个,否则营养根本不吸收,反而会增加内脏负担。关于月子,广禾堂的月乃汤价格不菲啊,光这水得扔进去四、五千,我换 成了其他靠谱的品牌月子水,其中也含有和月乃汤类似的中药成分,效果一样,价格减半,而且对我来说催奶很有用哦~所以,菜谱是死的,人是活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整个月子餐按照产后的不同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周代谢排毒阶段(调理餐)、第二周收缩内脏阶段(调理餐)、第三周和第四周相同,滋补进养阶段(调理餐) 广禾堂坐月子食谱菜单一览表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酶的知识点总结 一、酶的催化作用 1、酶分为:单纯蛋白质的酶和结合蛋白质的酶,清蛋白属于单纯蛋白质的酶 2、体内结合蛋白质的酶占多数,结合蛋白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辅助因子分为辅酶、辅基;辅酶和酶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所以酶蛋白决定酶反应特异性。结合蛋白质酶;酶蛋白:决定酶反应特异性;辅酶:结合不牢固辅助因子辅基:结合牢固,由多种金属离子;结合后不能分离 3、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局部空间结构 4、酶的有效催化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 二、辅酶的种类口诀:1脚踢,2皇飞,辅酶1,NAD, 辅酶2,多个p;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1 Km为反应速度一半时的[S](底物浓度),亦称米氏常数,Km增大,Vmax不变。

2、酶促反应的条件:PH值:一般为最适为7.4,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胰蛋白酶的为7.8;温度:37—40℃; 四、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 1、竞争性抑制:Km增大,Vmax不变;非抑制竞争性抑制:Km不变,Vmax减低 2、酶原激活: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酶的过程。 (1)盐酸可激活的酶原:胃蛋白酶原 (2)肠激酶可激活的消化酶或酶原:胰蛋白酶原 (3)胰蛋白酶可激活的消化酶或酶原:糜蛋白酶原 (4)其余的酶原都是胰蛋白酶结合的 3、同工酶:催化功能相同,但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的酶。 LDH分5种。LDH有一手(5种),心肌损伤老4(LDH1)有问题,其他都是HM型。 脂类代谢的知识点总结 1、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麻油花生油) 2、脂肪的能量是最多的,脂肪是禁食、饥饿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总胆红素T-BIL 2.0-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二、直接胆红素D-BIL 0.0-6.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7-13.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见阻塞性黄疽。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五、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0-37u/L 增高: 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总蛋白TP 60.0-80.0g/L 1、增高 (1)常见于高度脱水症(腹泻、呕吐等)。 (2)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病等。 2、减少: (1)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肾病综合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2)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症、肝功能受损等。 (3)水钠潴引起的血浆被稀释。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注: 1.此材料根据老师的PPT及课堂上强调需掌握的内容整理 而成,个人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以课本为主) 2.颜色注明:红色:多为名解、简答(或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多为选择、填空 第八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类化学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甘油三酯。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脂类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第三节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 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关键酶:三酰甘油脂肪酶 (又称“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HSL)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4)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烟酸、 雌二醇等。 2.甘油的氧化 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随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代谢途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糖。 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脂肪酸氧化的方式主要是β氧化。 1)部位:组织:脑组织及红细胞除外。心、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质、线粒体。 2)过程: ①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细胞质) 脂肪酸+ HSCoA + ATP 脂酰 消耗了 键 ②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酶:a.肉碱酰基转移酶I(脂肪酸氧化分解的关键酶、限速酶) b.肉碱酰基转移酶Ⅱ c.脂酰肉碱——肉碱转位酶(转运体) ③脂酸的β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