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

要点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四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21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我们面临世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大变革,也面临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虽然我们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后来者,但是,我们具有许多有利因素。例如,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持续创新的科学精神,相对合理的运河路径等。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代化将会迎头赶上,中华民族将再一次登上世界前沿的历史舞台。

本章第三节讨论了21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现在讨论路径图的战略要点。战略要点的选择关系我们的成败。关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专家学者定会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选择战略重点时,可以充分利用四个原理。它们是“后发效应”原理——借鉴和利用先行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加快发展、“木桶原理”——加高社会现代化的最短木板可以快速提高水平、“竞争优势”原理——创造和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可以赢得局部主动权,“创新原理”——通过持续的路径、模式、战略和政策创新等可以开辟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下面是我们关于战略要点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有6个基本内涵:①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②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④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⑤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⑥国际社会竞赛和地位变化(不同国

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如果暂不考虑第6个内涵,那么,可以把其他5个内涵归纳为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生活质量,包括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等的变化。第二个重点是社会转型,包括两次社会转型、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深刻变化。第三个重点是国民素质,包括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所以,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至少有三大重点。其一是生活质量,其二是社会转型,其三是国民素质。下面先讨论生活质量(表3-48),然后再分别讨论社会转型和国民素质。

表3-48 中国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

注释:生活质量指标是《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表2提出的指标。对原指标的改动是:增加了婴儿死亡率和人均购买力(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城市卫生设施普及率为城市地区获得环境卫生设施服务的人口比例,为2000年数据。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000年数据。儿童死亡率为2003年数据。高收入国家儿童营养不良率和成人文盲率为估计数,以便于计算。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

均水平,后同。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正指标计算方法为:高收入国家值÷中国值,逆指标的计算方法为:中国值÷高收入国家值。后同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一、提升生活质量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那么,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生活质量。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要求,两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加速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所以,提高生活质量,应该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关于生活质量,目前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而言,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主观幸福感等,反映在经济生活(工作、休闲、收入、公平等)、社会生活(家庭、卫生、营养、福利、贫困、公共安全等)、文化生活(教育、文化、娱乐等)、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目前,中国生活质量的部分指标(如预期寿命等)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水平,部分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的差距较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表3-48)。关于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生活质量现代化,相信会有许多不同看法。我们认为,21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可以也应该以提升生活质量为重中之重,基本完成如下三项任务。

1、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变,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在过去50多年里,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社会发展受到两种观念的支配,它们先后是“城市优先发展”和“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显然,这是一种不均衡的社会发展观。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起

步期和发展期),这种发展观是有效的,也是符合规律的。因为它符合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原理,也与我国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相适应。

2003年,我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如果按照1980~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估算,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将在2020年前后达到100%,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毫无疑义的是,如果我国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就应该是全面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而不是局部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所以,在未来20年里,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局部优先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型;社会发展模式要从“城市优先型”转向“全面发展型”。

2003年,我国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如果按照1980~2003年中国社会现代化信号指标速度估算,我国将在2020年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实质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2030年前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全面协调发展型”转向“生活质量提高型”;社会发展模式从“全面发展型”转向“生活质量型”。

如果上述推理成立,它要求未来50年,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完成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城市优先型”向“全面发展型”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全面发展型”向“生活质量型”的转变(图3-16)。第一次转变的时间大致为2005~2020年。第二次转变的时间大致为2021~2050年。如果我们能完成两次转变,国民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

城市优先型:优先发展城市地区和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主要特点是:利用“竞争优势”原理和“区位理论”,加速局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利用“扩散原理”,发挥先行地区对后发地区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是: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发展不平衡。

全面发展型:在鼓励地区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生活、结构、制度和观念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利用“木桶原理”和“后发效应”,加快发展。主要表现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普及义务教育,消灭绝对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

生活质量型:重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幸福感。主要特点是:利用“后发效应”和“创新理论”,创造全国人民满意的、逐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主要表现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消灭信息鸿沟,普及高等教育,提高社会创新效率,建成城乡平衡社会,全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

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这次转型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败。我们认为,此次转型,至少需要做好5件事情。

首先,建立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促进人口理性流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的全民信用管理制度;为全民建立“数字化户口”,以代替传统的“居住地户口”。在10年内,用现代“信用管理制度”取代传统“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公民自由选择居住地。

其次,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公平。具体内容见后。

其三,建立普遍社会福利制度,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具体内容见后。

其四,提高社会生产力,消除绝对贫困。具体内容见后。

其五,加速新型城市化,建立城乡平衡社会。具体内容见后。

2、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逐步消除绝对贫困

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消除“绝对贫困”。如果说,相对贫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绝对贫困是可以战胜的。要消除绝对贫困(用国际标准衡量),必须两条腿走路。首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奠定消除绝对贫困的经济基础。其次是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帮助全体国民脱离绝对贫困的泥潭。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2001年我国约有2亿人生活在国际高度贫困线之下(每天生活费不到1国际美元),有近6亿人属于国际中度贫

困(每天生活费不到2国际美元)。如果按照联合国标准,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的人口,基本属于绝对贫困人口(表3-49)。

表3-49 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绝对贫困的国际比较

注释:社会生产力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国际高度贫困和国际中度贫困的“世界值”,为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口的总和。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为同表3-48。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1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05

2001年,按照联合国标准,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约有亿人,中国占亿(表3-37)。这就是说,每5个世界贫困人口中,就大约有1个人生活在中国。这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很显然,中国反贫困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如果我们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2030年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就需要消除绝对贫困。在过去10年(1990~2001)里,我国的国际贫困人口比例从33%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10年里,我国的国际高度贫困率,几乎下降了一半!

前面已经提到,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五件事情;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绝对贫困,就是五件事情之一。如果我们加速提高社会生产力,如果保持过去10年的“脱贫速度”,结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有可能在未来30年里,达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所以,我国要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

基本目标是:2015年国际高度贫困率减半;2030年基本消除国际高度贫困和中度贫困。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30年里,使2亿人脱离国际高度贫困,使6亿人脱离国际中度贫困;国际高度贫困率和中度贫困率年下降大约15%左右。

届时,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是一个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

3、实施社会福利化战略,提高社会公平性,建设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健康高效的福利国家,是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硬指标。前面已经提到,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五件事情;建设高效福利社会,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就是五件事情之一。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我国社会保障费用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6倍,社会保险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差7倍左右。同时,我国老龄化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收入基尼系数和贫富比分别是发达国家和倍,社会公平性比较低(表3-50)。

表3-50 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的国际比较

注释:社会保障数据为估算值。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发达国家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100%,取值为100%。老龄化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贫富比为最高10%和最低10%收入者的收入之比。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如果我们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2030年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就需要实施“社会福利化战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基本目标是:2020年前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030年建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基本任务是:社会保障费用比例年增长7%,社会保险覆盖率年增长8~10%;在2010年前后普及社会救助;在2020年前后,使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60%;在2030年前后,使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基

尼系数和贫富比大约年下降%,2030年前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保险覆盖率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平均覆盖率。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发达国家总人口不到10亿。所以,我国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但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福利型国家,是发达国家1960年的平均水平,也是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尽管难度很大,我们也需要努力做到,并努力做好,避免传统福利国家的“福利病”在中国重演。

二、实现社会转型任重而道远

在未来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第二次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型。与此相适应,全国人民的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结构)、生活方式、劳动结构(就业和职业结构),都将发生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5000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毫无疑问,它们是未来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不可回避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两次转变,中国社会现代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

关于如何推进完成两次转变,需要集思广益。我们认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推进社会信息化,实现国民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推进社会知识化,实现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是合乎逻辑的三大重点。

1、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立城乡平衡社会

中国社会人口空间结构转型的艰巨性,既决定于中国人口空间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表3-51),也决定于中国人口规模。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6%,发达国家平均为79%,两者相差2倍。2000年中国人口约为亿,高收入国家人口总和约为亿;中国人口是高收入国家的倍。如果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2000年发达国家水平,需要把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其任务超过再建设一个“城市化的西欧”(2000年西欧17个发达国家总人口约4亿)。中国社会人口空间结构转型的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历史总和。

表3-51 中国城市化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标计算方法同表3-48。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的规定,人口空间结构有两种分法: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市人口和非都市人口(乡镇人口);都市是总人口超过10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地区;都市由中心城区及其

外围郊区组成。中国中心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为估计数。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Census Bureau 2002

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要求,在未来50年,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城市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变。所以,我国城市化需要新思路,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是一个选择。

基本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城市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第一次转变;在2050年前实现郊区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第二次转变。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2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郊区化率提高到12%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80%左右,郊区化率提高到50%左右。

基本战略是:新型城市化战略(图3-17),城市化、郊区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面对新时代、新目标和新任务,我国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需要进行战略调整。我们需要从传统城市化转到新型城市化。相对于传统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有8个特征(表3-44)。简单地说,新型城市化,要实现10个协调发展。

第一: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协调发展,走全面的城市化之路。

第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走高质量的城市化之路。

第三: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之路。

第四:城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走文化多元的城市化之路。

第五: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管理协调发展,走绿色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六: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走数字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七:城市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

第八:城市化与郊区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从城市化向城乡动态平衡的转型,走战略目标导向的城市化之路。

第九:城市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经济社会协调的城市化之路。

第十:城市化与地区现代化协调发展,走地区和谐发展的城市化之路。

通过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我国有可能在未来50年内,完成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

假设2050年我国总人口为亿,那么,2050年将大约有7亿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的郊区,约4亿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约3亿人生活在乡镇(乡村和1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

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把大约5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把6亿城市人口(和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中心城市的郊区。在2002年,西欧17国总人口4亿。我们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工作量,相当于把西欧人口从农村搬到城市,再从城市搬到郊区。无疑这是史无前例的。

2、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实现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

社会现代化包括社会进步和社会适应。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在未来50年里,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目前,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如果仍然是传统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他们需要从农村生活条件向现代城市生活条件、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还带有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也需要改变这种传统农村生活习惯,实际采用现代城市生活方式。

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大致有两个途径。第一条途径:加快城市化,多数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新进城的人口,逐步采用城市生活方式。第二条途径:加快农村现代化;少数农村人口继续留在农村,他们通过农村现代化,逐步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虽然进入城市是实现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快捷途径,但不进入城市,通过农村现代化,也能完成这个转变。但是,留在农村的人口必须是少数,我们必须把80%左右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市郊区,否则,不可能实现农村现代化。

第二次转变:从城市生活方式向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生活方式转变。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已经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他们除了继续改善其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向信息化、知识化和国际化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转变。在2050年前,信息化要达到80%,出国旅游率达到50%。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表3-52)。中国社会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在2~90倍之间;其中,汽车普及率差距超过90倍。我们认为,要完成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除了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外,还需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力争用30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信息化。

表3-52 中国生活方式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基本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实现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在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信息化;在2050年,基本实现从城

市生活方式向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城乡互动平衡的生活方式转变。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20年,城市化提高到60%左右;在2030年,信息化达到50%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达到80%左右,郊区化达到50%左右,信息化达到80%左右,出国旅游率达到50%左右,汽车普及率达到50%左右,预期受教育年数超过17年等。

基本战略是:新型城市化战略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相结合。

依据过去30年的发展速度推算,我国人民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一次转变,在2030~2050年期间完成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二次转变。所以,在未来50年,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信息化,我们有可能实现生活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

社会信息化战略,一方面要促进国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要消灭两个信息鸿沟,即消灭国际信息鸿沟和国内信息鸿沟(具体内容见后)。

3、实施社会知识化战略,实现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

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未来我国社会现代化将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选择运河路径,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加速向知识社会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社会劳动结构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结构的工业化(非农业化)。

第二次转变:知识性职业比重超过生产性职业,实现职业结构的知识化(非物质化)。

目前,我国尚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劳动结构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表3-53),与我们的目标差距比较大。由于我国不仅劳动结构水平比较低,而且劳动力规模庞大(数量超过发达国家总和),地区差别比较大,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劳动结构转变的难度。何况我们要连续完成两次转变,这个任务令人生畏。但是,如果不完成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没有完成,国家目标将没有实现。所以,加速社会知识化,促进劳动结构的快速转变,是我国未来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课题。

表3-53 中国劳动结构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2002年职业结构是估计数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ILO 2005c

我们认为,通过加速社会知识化和信息化,可以加速中国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所以,需要继续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组织实施“社会知识化战略”和“社会信息化战略”,推动劳动结构(就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转变(图3-18)。

基本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第一次转变,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比重。在2040年左右完成第二次转变,知识性职业比重超过生产性职业比重。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50年,农业劳动力比重年下降5%左右,生产性职业比重年下降2%左右,知识性职业比重年上升%左右。

基本战略是:新型工业化战略和社会知识化战略。

在未来50年,我国工业劳动力比重将大体维持在20%~30%之间,农业劳动力比重从50%下降到4%,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从30%上升到70%左右;生产性职业比重从70%下降到20%,知识性职业比重从5%上升到50%左右。

在未来50年里,除上述两个转变外,我国劳动结构还将发生两个深刻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工业劳动力比重将经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也就是工业化和非工业化两个阶段。第二个转变是: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但会发生内部分化;传统服务性职业比重经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知识性职业比重上升,并超过传统服务性职业;知识性职业比重将超过生产性职业。这就是服务化和知识化两个阶段。知识性职业如表3-54所示。

综上所述,在未来50年,我国劳动结构将发生四个转变:首先,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过农业。其次,知识性职业比重超过生产性职业。其三,工业劳动力比重从上升到下降。其四,服务性职业比重从上升到下降。显然,这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联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知识化战略,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信息化和知识化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国的两次社会转型都与社会信息化和知识化相关。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促进中国人口空间结构、生活方式和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如果我们成功了,社会现代化就将胜利在望。如果我们错失信息化的机遇,不论是何理由何原因,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不会原谅,因为那将使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希望变得渺茫。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 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 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 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中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这是我们的国情,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第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要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支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资本农业,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 关键词:小农制;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1](p934)。时至今日,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下一步,我国如何实现小农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科学论断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2](p910)。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3](p485)。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3](p500-501)。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这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大生产的一般规则、管理方法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就是说搞现代化,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情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不同,各国现代化的方式和进程肯定会呈现出多模式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看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区别,照搬硬套别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经验,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追赶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最早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大进一步概括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四大规定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方针与政策。可见,“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有一个形成过程。 第一步战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翻一番的任务,基本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到2000年,人口控制到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人均4 000美元,那时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 “三步走”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和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革命胆略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为我国现代化确定了切实的起点;第二步目标实现小康,找准了从温饱到现代化这个较长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过程将历时大约一百年。这样的部署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它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产值,对改善人民生活有所忽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既注重经济发展,又兼顾人民生活,特别是确立了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最终达到“富裕”的目标序列,使人民每前进一步都能看到和得到实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

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 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都对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作了设想和探索,本文试就几代领导人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做简单概述和分析,揭示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关键词]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代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提出过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想,并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以毛泽东为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于1956年,1964年和1975年先后三次制定和规划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建国初期,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历史的教训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也不利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巩固。所以毛泽东等人非常重视中国的工业化,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52年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宏伟目标。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构想。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基本精神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4年月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又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向全国人民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最完整的表述。报告还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向全国人民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步骤。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2014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是作为稳定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社会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当前,社会矛盾逐渐加大,国家稳定风险加大,正是需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候。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治理凸显了合作共治理念,通过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来维护社会公正、和谐与安定。现在更要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在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探索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逐渐对社会建设任务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把握越来越准确、运用越来越科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社区治理和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握发展大势,积极回应社会呼声和群众关切,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从传统社会管理转向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标志。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既进行有效处置,又探索建立新机制,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法治是当今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良法是法治的根本属性,是衡量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社会治理体系的良法标准,要求社会治理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政府治理机制,发挥政府治理主导作用。抓紧修改政府组织法,明确政府社会治理职责,有序转移政府社会治理权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治理功能。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维护公共安全。制定行政程序法、修改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社会治理权力运行。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社会治理为科学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只有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山市为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统筹就业;率先实行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率先启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率先实施流动人员积分服务管理;率先探索社会矛盾化解协同机制;率先建立“2+8+N”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率先探索社会力量动员机制;率先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率先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所以我们党更要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推进,维护治理体系的规则秩序,确保社会治理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律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 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 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 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 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 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发展的任务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发展理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国的现代化包括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这样的更加广泛和更丰富的内涵,在中国还包含有市场化这样特殊的体制转轨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包括了人文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文化领域中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性与全球先进文化的结合化等。本文拟就中国目前现代化可能达到的程度,中国未来30年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处的阶段,未来30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有利条件,并就应当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等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清末的百年耽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现代化程度 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何传启将现代化过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我们这里先考察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那么,第一次现代化应当有哪些主要的衡量指标呢?我想能量化的应当有这样一些内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性指标,即人均G DP,反映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经济结构性指标—— —非农产业化率,即第二和第三产业G DP占总G DP的比率,反映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程度;三是社会结构性指标——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逆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反映农村和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的转型进程;四是社会发展水平指标—— —大学普及率、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医疗服务等,表明了一个国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治安状况、人民生活幸福等方面的社会进步程度。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的计算,中国G DP规模占世界G DP 总量在1700年和1820年时,分别为22%和32%,由于中国晚清政府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政治经济体制上因循守旧,知识上排斥科技,加之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G DP规模占世界总量的比率到1949年时下滑到5%左右。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在当时只相当于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的2l%左右。(1)经济发展方面,以1978年人均G DP和美元汇率倒推法计算,1949年时,由于战争破坏,人均G DP为15美元;1952年时,经济恢复三年后,人均G DP为25美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当时排名在前的依次为美、欧、苏、日,我们取当时日本人均G DP110美元为我们参照的现代化的标准值,则1952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当时现代化进程的22.7%。 (2)1952年时,中国G DP第一、二和三次产业结构为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发展的任务 ■周天勇

6省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经典发言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发言 按:12月3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会上,山东省、甘肃省、天津市滨海新区、福建省厦门市、湖北省武汉市、云南省曲靖市6地党委政法委书记就本地区探索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作了发言。今天,本网发6地发言摘登供各地借鉴。 试点带动整体谋划 先行先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林峰海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山东是东部沿海大省,辖2个副省级市和14个地级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今年以来,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

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着力探索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山东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一、省级推动,通盘谋划。抓市域社会治理,必须立足省情,充分发挥省级在规划设计、政策配套、整体推进方面的作用。一是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市域社会治理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作为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一环,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体部署、同步推进、一并考核。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三年规划》,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重心,量化任务指标,明确市域责任。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刘家义书记先后4次深入城乡基层,调研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等市域社会治理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整体联动。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省直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治理职能,出台8个专门工作意见,形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合力。省委组织部就城市社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区域化党建分别印发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四德工程”建设,促进“以法立德、以德润法、法德共进”;省民政厅推动各地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出台《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基层协商民主;政法有关部门将推进诉源治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法律“六进”活动等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三是试点带动。组织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状大调研、大摸底,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提升”的思路,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失衡发展也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重建中国社会势在必行。社会治理现代化是重建社会的关键一步。治理一词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社会治理现代化蕴含了对公民权、公平公正、互动协商以及法治等价值的追求。我国目前的社会治理存在各治理主体关系不明确、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缺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强化政府责任、创新治理方式、提升公民治理能力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标签:社会治理;公民权;社会公平;互动协商;基层自治 郑永年在《重建中国社会》中说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建设常常发生在该国家处于长期的经济上升发展并且政府或社会积累了相当财富的时期。一旦经济增长缓慢下来,政府和社会财力衰退,社会建设就会变得很困难。”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但长期以来的失衡发展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积聚。这些问题的产生使我们必须正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既反映了决策层整体观的形成和对大环境的深刻把握,即追求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反映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虽然这种转变的逻辑起点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但却具有长远的价值。 国家治理包括了对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治理。现阶段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解决目前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社会治理是基于共同的社会规范,包括行为规范、社会价值以及法律法规来规制政府、公众、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的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防范社会风险的社会活动。社会治理目前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新鲜的舶来品。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虽然有着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交织等问题,但也有可以广泛吸取经验的优势。在借鉴他国道路的过程中总会面临着将经验本土化的问题。社会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社会治理的中国本土化与城镇化进程、现代权力关系的构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就需要我国政府拥有更广阔的视角。对他国和我国现实情况有清楚了解,做出战略性而非应急性的规划。 一、治理理论的由来 治理一词的现代含义与传统含义存在很大区别。传统含义是指“掌舵”,长期以来被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赋予了治理新的内涵。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西瑙认为:“治理是一系列活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

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