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通过近期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其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时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全方位外交则展现了改革开放以中国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

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对于外交知识陌生及畏难情绪,故此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研读丰富的史料,层层深入,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为“回顾历史”,通过展示美国等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料,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

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

为继续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国再次玩弄程序

上的花招,操纵联大通过决议,规定中国代表权属于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做出决定的“重要问题”。

1970年,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了反对票。

1971年7月,美国政府不但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再次向第二十六届联大提出“重要问题”案,而且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直击现场”: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正在紧张讨论的氛围,设置问题,提醒学生思考:这一提案阻力是什么?此时国际局势又有什么新变化?提案的结果

如何?

展示数据,展示图片,激发思考:压倒性多数通过联大2758号决议意味着什么?会带怎样的影响?

2.结合“直击现场”,让学生模拟担纲“小记者”,以纪要的形式思考多个问题,问题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1:为什么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题2:图中乔冠华团长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应该做些什么?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从“坚冰”到“破冰”……

“史学探究”,结合初二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达到知识点的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图片史料,设置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关系如何?

结合“史料研读”,设置问题2:中美双方会长久的敌对下去吗?

材料一:“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