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下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完整)八年级下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完整)八年级下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八年级下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不稳定性

B 、对角相等

C 、邻边相等

D 、对边相等

2、如图1,在□ABCD 中,AB=3,AD=4,EO ∥AD,则EO 等于( )

A 、3

B 、4

C 、1.5

D 、2

3、如图2,在□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接EF ,则∠E+∠F 等于( )

A 、110°

B 、70°

C 、50°

D 、30°

4、如图3,在□ABCD 中,E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60°,则∠1的度数为( )

A 、120°

B 、60°

C 、45°

D 、30°

5、如图4,在△MBN 中,BM=6,点A 、C 、D 分别在MB 、NB 、MN 上,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NDC=∠MDA ,则□ABCD 的周长是( )

A 、24

B 、18

C 、 16

D 、12

6、如图5,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 ,且AE=2,DE=1,则□ABCD 的周长等于( ) A 、6 B 、8 C 、10 D 、12

7、如图6,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BD=18,BC=6,则△AOD 的周长为( )

A 、12

B 、15

C 、18

D 、21

8、如图7,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若BC=6,则DE 等于( )

A 、5

B 、4

C 、3

D 、2

9、如图8,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F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4对

C 、6对

D 、8对

10、如图9,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BF 平分∠ABC ,交DE 于点F ,若BC=6,则DF

的长是( )

A 、2

B 、3

C 、2.5

D 、4 1

E 23

5

B

B

11、□ABCD 的周长为32cm ,AB:BC=3:5,则CD 、AD 的长分别为( )

A 、20cm 、12cm

B 、10cm 、6cm

C 、6cm 、10cm

D 、12cm 、20cm

12、已知在□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交于O ,若AC=8,BD=6,则边AB 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2

C 、6

D 、3

A 、大于2

B 、小于14

C 、大于2且小于14

D 、大于2或小于12 14、在□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1:2:2:1

C 、1:1:2:2

D 、2:1:2:1 1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60°,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D=60°

B 、∠A=120°

C 、∠C+∠D=180°

D 、∠C+∠A=180°

16、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8AC cm BC 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 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二、填空题

17、如图10,D 、E 、F 分别为△ABC 各边的中点,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 个。 18、如图1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D ⊥AD ,则OB 的长为 。 19、如图12,在□ABCD 中,BC=3,CD=2,BD=1,则∠ADB= 度。

20、如图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DC ,∠A=65°,CE ⊥BD 于E ,则∠BCE= 。

21、如图14,在□ABCD 中,AB=6cm ,BC=10cm ,且AC ⊥AB ,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 。 22、如图15,□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CD 的中点,△ABD 的周长为16cm ,则△DOE 的周长是 。

23、如图17,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使点C 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O , 若∠DBC=15°,则∠BOD= 。

E D

B 101312O A D 11B A D 12B E

A D 13

B

C A

14O C

A D 15

E O A

B

C 17

D

三解答题

24、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后,再由两队合作2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已知甲队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的2

3

,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2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后,使点D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 F 处.

(1)求EF 的长;(2)求梯形ABCE 的面积。

2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8,BC=6,CD=26,AD=24,且AB ⊥BC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7、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OA 、OC 的中点, 求证:BM ∥DN ,且BM=DN 。

A

B C

D

28、如图,每个小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2)求证:∠ABC=90O。

2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90°,AB=3,∠BAC =30°,CD=2,AD=22,

求∠ACD的度数。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二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0b ,0a (b a b a >≥=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 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 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word教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 2. 体会如何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 过程与方法 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进行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 难点:建立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 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新知探究】 探究、问题1 怎样选取上网收费方式? 下表给出A,B,C三种上宽带网的收费方式. 收费方式月使用费/元包时上网时间/h 超时费/(元/min) A 30 25 0.05 B 50 50 0.05 C 120 不限时 1.哪种方式上网费是会变化的?哪种不变? 2.在A、B两种方式中,上网 费由哪些部分组成? 3.影响超时费的变量是什么? 4.这三种方式中有一定最优惠的方式吗? 5. 选择哪种方式节省上网费?并说明理由. ①选择A方式的理由:. ②选择B方式的理由:. ③选择C方式的理由:. 在方式A,B中上网费有哪些量组成_____,,.方式C上网费是常量_____. 6. 如何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方式A,B的总费用?

x y O 上网费是随 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设 . 填写下表,并完成下列问题: 解:设月上网时间为 _, 表示方案A 的收费金额. 表示方案B 的收费金额. 表示方案C 的收费金额. ???=1y 化简,得???=1y ???=2y 化简,得? ??=2y =3y 由实际意义得x 0,在图中画出y 1,y 2,y 3的图象. 选择哪种方式能节省上网费? 考虑(1)x 取何值时,y 1最小.(2)x 取何值时,y 2最小.(3)x 取何值时,y 3最小. 设月上网时间为x ,则方式A 、B 的上网费y 1、y 2都是x 的函数,要比较它们,需在 x > 0 时,考虑何时 (1) y 1 = y 2; (2) y 1 < y 2; (3) y 1 > y 2. 【知识梳理】 收费 方式 月使用费/元 超时时间/分 未超时时间(x 的范围___)收费金额 超时时间(x 的范围___)收费金额 A B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8的立方根是() A.±2B.2 C.﹣2 D. 2. 下列哪个点在第四象限() A.(2,﹣1)B.(﹣1,2)C.(1,2)D.(﹣2,﹣1)3. 如图,点表示的实数是() A.B.C.D. 4. 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命中环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A.10、6 B.10、5 C.7、6 D.7、5 5.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经过测试,平均成绩均为环,方差选手甲乙丙丁 方差 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 如图,将△ABC放在正方形网格中(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点A,B,C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ABC的度数为() A.90°B.60°C.30°D.45° 7. 点A(﹣5,4)关于y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A.(﹣5,﹣4)B.(5,﹣4)C.(5,4)D.(﹣5,4) 8. 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5x-9=x B.5x=6y C.x-2y2=4 D.3x-2y=xy 9.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 A.x=﹣2 B.x=﹣0.5 C.x=﹣3 D.x=﹣4 10. 说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举反例正确的是()A.a=2,b=3 B.a=﹣2,b=3 C.a=3,b=﹣2 D.a=﹣3,b=2 二、解答题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数学重点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 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 3.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 ≥0,b ≥0); b b a a = (b ≥0,a>0). (3)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c b a 2 22=+。 应用: a (a >0) a -(a <0) 0 (a =0);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 c a b = +, 22 b c a =-,22 a c b =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c 满足c b a 22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 (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 b ,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 6,8,10;5,12,13; 7,24,25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BC=2 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CD=2 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 A 、 1 -b 1-a b a B 、 bm am a = b C 、 a b a ab = 2 D m a m b a b ÷÷= 2、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3、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一次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 ,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10 B 、9 C 、8 D 、7 4. 如果 2a b =,则 22 2 2 a a b b a b -++的值为 ( ) (A) 45 (B) 1 (C) 35 (D) 2 5、梯形ABCD 中,A D ∥BC ,加上什么条件,梯形ABCD 不一定是等腰梯形 ( ) A 、AC=BD B 、∠ABC=∠DCB C 、A C ⊥B D D 、AB=CD 6、当a= —2时,分式 2 -a 5a 32-a a 22 ( ) A 、值为0 B 、有意义 C 、无意义 D 、值等于7 2 7、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2-1y = 的图像上两点A (11y x ,),B (22y x ,), 当1x <0<2x 时,有1y <2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 、m >0 C 、m < 2 1 D 、m >— 2 1 8、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9、如图一,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1y = 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点A 做x 轴 的垂线交x 轴于B , 连接BC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 ( ) A 、S=1 B 、S=2 C 、S=3 D 、S 的值不确定

八年级数学下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专题练习(人教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专题练习(人教版带答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专题练习题 1.一家电信公司提供两种手机的月通话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这两种收费方式的通话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红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l1描述的是无月租费的收费方式;②l2描述的是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③当每月的通话时间为500分钟时,选择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省钱.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小明计划给朋友快递一部分物品,经了解有甲、乙两家快递公司比较合适.甲公司表示:快递物品不超过1千克的,按每千克22元收费;超过1千克,超过的部分按每千克15元收费.乙公司表示:按每千克16元收费,另加包装费3元.设小明快递物品x千克. (1)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家快递公司快递该物品的费用y(元)与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小明选择哪家快递公司更省钱? 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网上在线学习交流已不再是梦.现有某教学网站策划了A,B两种上网学习的月收费方式:收费方式月使用费/元包时上网时间/h 超时费(元/min) A 7 25 0.01 B m n 0.01 设每月上网学习时间为x小时,方案A,B的收费金额分别为yA,yB. (1)下图是yB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填空:m=____,n=____; (2)写出yA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选择哪种方式上网学习合算,为什么? 4.某游泳馆普通票价20元/张,暑期为了促销,新推出两种优惠卡:①金卡售价600元/张,每次凭卡不再收费;②银卡售价150元/张,每次凭卡另收10元.暑期普通票正常出售,两种优惠卡仅限暑期使用,不限次数.设游泳x次时,所需总费用为y元. (1)分别写出选择银卡、普通票消费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若三种消费方式对应的函数图象如图,请求出点A,B,C的坐标; (3)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哪种消费方式更合算.

2020-2021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2021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 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③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CEO DEO ∠=∠ B .CM MD = C .OC D ECD ∠=∠ D .1 2 OCED S CD OE = ?四边形 2.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 15151 12 x x -=+ B . 1515112 x x -=+ C . 15151 12 x x -=- D . 1515112 x x -=- 3.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一点M N 、为圆心,大于1 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 若点P 的坐标为11,423a a ?? ?-+?? ,则a 的值为( )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方案选择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用函数思想解决方案选择问题—选择哪种上网收费方式省钱? 2.内容解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函数概念、一次函数有关知识后,通过学生熟悉的宽带上网收费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经历体会费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一次函数的关系,确定实际数据整理成函数的模型,即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而利用函数图像求数学模型的解,还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来解决方案选择问题,实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课是明确给出多种方案,要求选择使问题解决最优的一种. 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会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 (2)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进行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目标解析 目标(1)要求能根据问题情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函数模型的应用价值. 目标(2)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既可以用函数的图像表示,也可以用方程和不等式表示,构建不同的模型,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目标(3)要求在解决问题中,能适时调整思路,解决问题后,能对解决问题步骤、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用综合应用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际背景,分析实际背景中所包含的变量及其对应关系较复杂,分析起来显的理不清头绪,易迷失解决问题的方向,时间一长就不愿意去尝试了.在这方面要给他们创造机会,降低问题的坡度,使他们不难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本课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宽带上网收费方式的选择,如何选择,用什么方法选择很重要,特别是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

成都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A卷

成都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的不等式有3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 . 如图所示,下列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①若∠1=∠3,则AB∥DC;②若∠C+∠1+∠4=180°,则AD∥BC;③∠A=∠C,∠ABC=∠ADC,则AB∥DC;④若∠2=∠4,BD平分∠ABC,则BC=CD;⑤若AD∥BC,∠A=∠C,则AB∥DC. A.B.C.D. 3 . 如图,,是直线两侧的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弧交于,两点;再分别以, 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B.点,关于直线对称 C.平分D.点,关于直线对称 4 . 点A(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

A.(1,4)B.(1,0)C.(-1,2)D.(3,2) 5 . 如图,在△ABC中,∠BAC.∠BCA的平分线交于点I,若∠ACB=75°,AI=BC-AC,则∠B的度数为() A.30°B.35°C.40°D.45° 6 . 下列不等式对任何实数x都成立的是() A.x+1>0B.x2+1>0C.x2+1<0D.∣x∣+1<0 7 .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 A.一、二、三B.一、二、四C.一、三、四D.二、三、四 8 . 如图,在矩形中,,,将矩形沿折叠,点落在点处,则重叠部分 的面积为() A.6B.12C.10D.20 9 . 下面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 . 已知4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2,4,6,8,若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则这四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八年级数学(下册)定义公式汇总

八年级下册定义公式汇总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一般地,把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 二次根号。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a a 2 3、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逆用:ab =a ×b (a ≥0,b ≥0) 5、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b a = b a (a ≥0,b >0)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规逆用: b a =b a (a ≥0,b >0) 6、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③分母中不含根 a (a >0) a -(a <0) 0 (a =0);

式。 7、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10、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1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在⊿ABC 中,∠C=90 o,则c=2 2b a ,a=2 2b -c ,b=22a -c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成都市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3

成都市8年级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数学 A 卷(100分) 一.选择题(30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式中,错误.. 的是( ) (A).283 -= ( B).222-=- ( C).283-=- ( D).222= 2.若?? ?==2 1 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3=-y ax 的解,则a 的值是( ) (A)-5 (B) 5 (C) 2 (D) 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平方根是-1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 (C)16的平方根是±4 (D)-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4.若点)1,3(++m m 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为( ) (A) (4,0) (B)(-4,0) (C) (2,0) (D) (0,-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 ) (A)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无理数 数图象,下列说 7.如图,是某人骑自行车的行驶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法不正确的是( ) (A)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 (B)从1时到2时,匀称前进 (C)从1时到2时,原地不动 (D)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3时的行驶速度相同. 8.下列四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8㎝,12㎝,15㎝ (C)6㎝,8㎝,10㎝ (D)7㎝,15㎝,17㎝ 9.若从某观察站得到的数据中,取出3322,11,x f x f x f 个个个,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321332211f f f x f x f x f ++++ (B)3321x x x ++ (C) 3332211x f x f x f ++ (D) 3 3 21f f f ++ 10.下列四边形:①等腰梯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平行四边形,其中对角线一定相等的有( )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2 5= ; ()3 3 2= 。 12.如图,直线l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点A 、点C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3和4,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 。 10 20 30 t (时) 1 2 3 S(千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分式 1. 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0≠a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b ≠0)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 顺水=v 静水+v 水. v 逆水=v 静水-v 水.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 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1-n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y =x k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1-=kx y x k y 1=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

成都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8的立方根是() A. ±2 B. 2 C. -2 D. 2.下列哪个点在第四象限() A. (2,-1) B. (-1,2) C. (1,2) D. (-2,-1) 3.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实数是() A. B. C. - D. - 4.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命中环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的统计图,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A. 10、6 B. 10、5 C. 7、6 D. 7、5 5.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经过测试,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下表 所示: 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如图,将△ABC放在正方形网格中(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 1)点A,B,C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ABC的度数为 () A. 90° B. 60° C. 30° D. 45° 7.点A(-5,4)关于y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A. (-5,-4) B. (5,-4) C. (5,4) D. (-5,4) 8.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5x-9=x B. 5x=6y C. x-2y2=4 D. 3x-2y=xy 9.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kx+b=0 的解为()

A. x=-2 B. x=-0.5 C. x=-3 D. x=-4 10.说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举反例正确的是() A. a=2,b=3 B. a=-2,b=3 C. a=3,b=-2 D. a=-3,b=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11.如图所示,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马” 位于点(2,2),“炮”位于点(-1,2),写出“兵” 所在位置的坐标______. 12.某校来自甲、乙、丙、丁四个社 区的学生人数分布如图,若来自 甲社区的学生有120人,则该校 学生总数为______人. 13.如图所小,若∠1+∠2=180°,∠3=100°,则∠4的大小为______. 14.已知方程组和方程组有相同的解,则a2-2ab+b2的值为 ______. 15.有理化分母:=______. 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如果∠2=64°,那么∠1=______. 17.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x※y=mx+ny2,其中m、n为常数,已知2※3=-1, 3※2=8,则m※n=______. 18.如图,有一棱长为3dm的正方体盒子,现要按图中箭头所指方 向从点A到点D拉一条捆绑线绳,使线绳经过ABFE、BCGF、 EFGH、CDHG四个面,则所需捆绑线绳的长至少为______dm.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 比较数值的方法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则a b >;②如果a b <,则a b <。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 2 a b >,则a b >;②如果2 2 a b <,则a b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 231-与1 21 -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1514-与1413-的大小。 a (a >0) a -(a <0) 0 (a =0);

八年级数学下册 选择方案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选择方案学案新人教版 题学习选择方案学习目标 1、能利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案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中体会利用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 学法指导通过对问题 一、问题 二、问题三的探究,体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中的方案问题,建立一次函数作为问题的数学模型,适当设置一些辅助性的铺垫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先易后难的做不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问题 1、选用哪种灯与有关,写出两种灯的费用与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2、根据(1)(2)两个条件确定总的车辆数,设租用х辆甲种客车,则费用у= 问题 3、设A地给甲调用х万吨水,则A给乙调万吨水。B给甲调万吨水,B给乙调万吨水,水的调运量у= ,求最值时利用函数的。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新授课导学课堂导学 一、回顾旧知

1、一次函数的性质是什么?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问题 1、用户哪种灯最省钱(投影)分析:要考虑如何节省费用,必需既考虑灯的售价,又考虑电费,不同灯的售价是不同的常数,而电费与照明时间成正比例。因此,总费用与灯的售价、功率这些常数有关,而且与照明时间有关,写出函数解析式是分析问题的基础。设照明时间为х小时,则用节能灯的总费用为 у1=0、 50、1х+60 (1)类似地,可以写出用白炽灯的总费用为 у2= (2)讨论:根据(1)(2)两个函数,考虑下列问题:(1)х为何值时,у1=у2(2)х为何值时,у1>у2(3)х为何值时,у1<у2问题 2、(投影)怎样租车分析:(1)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х不能小于;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х不能超过;综合起来可知х的取值为(2)当汽车总数a确定后,设租用х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у是х的函数,у是х的函数х,即у=400х+280(a-х)(解答过程,教师板书。) 三、课堂练习尝试解答问题3,调水问题

2020-2021成都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2020-2021成都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1515112x x -=+ B .1515112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 x x -=- 2.把多项式x 2+ax+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 、b 的值分别是( ) A .a=2,b=3 B .a=-2,b=-3 C .a=-2,b=3 D .a=2,b=-3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326a a a -?=- B .()632422a a a ÷-=- C .326()a a -= D .326()ab ab = 4.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 E ,DE 平分∠ADB,则∠B= ( ) A .40° B .30° C .25° D .22.5? 5.若实数m 、n 满足 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是 ( ) A .12 B .10 C .8或10 D .6 6.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6a a a ?= C .236()a a = D .623a a a ÷= 7.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 ∠CBD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0° D .75° 8.甲、乙两个搬运工搬运某种货物,已知乙比甲每小时多搬运600kg ,甲搬运5000kg 所用的时间与乙搬运8000kg 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千克货物.设甲每小时搬运xkg 货物,则可列方程为 A . B . C . D .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b是常数,k≠0),那么 kx y+ 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 y+ kx 中的b为0时,kx y=(k为常数,k≠0)这时,y 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b =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 kx y+ 正比例函数kx y=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如下图) 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有下列性质:

八年级数学下册选择方案练习题及解析

第十九章函数 y1>y2. 需在 x > (7)观察图像可知:

①当上网时间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A最省钱. ②当上网时间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B最省钱. ③当上网时间_________时,选择方式C最省钱. 2.自主归纳 最优方案跟________的范围有关,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或画函数图象确定_______的范围. 三、自学自测 1.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①计时制:0.05元/分;②包月制:50元/月.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某用户估计一个月上网时间为1000 分钟,你认为采用哪种收费方式较为合算() A.计时制 B.包月制 C.两种一样 D.不确定 2.如图,l1、l2分别表示一种白炽灯和一种节能灯的费用y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单 位:元)与照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两种灯的使用寿命都是6000时,照明效果 一样. (1)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给买灯的小明同学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吗? (3) 8000时,请你帮他设计最省钱的用灯方案. 四、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选择方案 典例精析 例某工程机械厂根据市场要求,计划生产A、B两种型号的大型挖掘机共100台,该 厂所筹生产资金不少于22400万元,但不超过22500万元,且所筹资金全部用于生产这 两种型号的挖掘机,所生产的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可全部售出,此两种型号挖掘机的生 产成本和售价如下表所示: 型号 A B 成本(万元/台)200 240 售价(万元/台)250 300 课堂探究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 2.探究点1新 知讲授 (见幻灯片 6-29) 2.探究点1新 知讲授 (见幻灯片 6-29)

初二下学期数学难题

1. 如图,在△ABC 中,AC >AB ,D 点在AC 上,AB =CD ,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若∠EFC =60°,连接GD ,判断△AGD 的形状并证明. 2.已知: 直线3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 (1) 在坐标平面内求一点C ,使△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 (2)有一点P 在直线3y x =-+ 且S △ABP =9;求出点P 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正方形. 如图,在菱形ABCD中,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8, 0),(0, 4),(8, 0)(0,-4),则菱形ABCD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个; 若菱形A n B n C n D n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n,0),(0, n),(2n,0), (0,-n)(n为正整数), 则菱形A n B n C n D n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为(用含 有n的式子表示). 4、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但借助函数可以“三等分角”.下面介绍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 将给定的锐角∠AOB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在x轴上,边OA与函数 1 y x =的图象交 于点P,以点P为圆心,以2OP为半径作弧交函数 1 y x =的图象于点R . 分别过点P和R作x 轴和y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连结OM得到∠MOB,则∠MOB=1 3 ∠AOB.要明白 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 (1)设P( 1 ,a a )、R( 1 ,b b ),求直线OM的解析式(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和R作y轴和x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 . 说明Q点在直线OM上, 并据此证明∠MOB=1 3 ∠AOB. x y 8 -8 -4 4 O A B C 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学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建立函数模型。 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问题怎样调水 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其中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水14万吨,从A地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地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45 首先应考虑到影响水的调运量的因素有两个,即水量(单位:万吨)和运程(单位:千米),水的调运量是两者的乘积(单位:万吨·千米);其次应考虑到由A、B水库运往甲、乙两地的水量共4个量,即A--甲,A--乙,B--甲,B--乙的水量,它们互相联系。 设从A水库调往甲地的水量为x吨,则有: 设水的运量为y万吨·千米,则有: y=50x+30(14-x)+60(15-x)+45(x-1) 1)化简这个函数,并指出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应有什么限制条件。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及其图像说明水的最佳调运方案。水的最小调运量是多少?(4)如果设其他水量(例如从B水库调往乙地的水量)为x万吨,能得到同样的最佳方案么? (1)y=5x+1275 1≤x≤14 (3)最佳方案为:从A调往甲1万吨水,调往乙13万吨水;从B调往甲万水。 水的最小调运量为1280万吨·千米。

(4)最佳方案相同。 学生练习: (1)东风商场文具部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该商场为了促销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供顾客选择. 甲:买一支毛笔赠送一本书法练习本.乙:按购买金额打九折付款. 某校欲为校书法兴趣组购买这种毛笔10支,书法练习本x(x≤10)本.如何选择方案购买呢?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