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gai

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课前学习

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把每年5月4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

五四运动

1919年,由北京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革命青年与工农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你认识右侧的图片吗?它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

今天浙江嘉兴的南湖有一艘游船,它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游人。你知道它和我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吗?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1、知识目标: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

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师生合作的形式

1.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2.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3.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谈谈你对“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句话的理解。

展示交流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说其“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3、五四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拓展提升: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提示:五四精神在新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可围绕如何振兴中华,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等方面来谈谈。

总结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A.取消二十一条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

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董必武

二、能力提升。

5.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6.材料解析题

材料: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确定的?

(2)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

(3)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4)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什么变化?

(5)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6)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7)在这次会议上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叫什么?谁当选为这个机构的书记?

(8)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哪些人?

能力提升答案:

5、(1)五四运动

(2)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体现这运动性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忧国忧民、正义、勇敢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1)1921年(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最初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5)领导工人运动。

(6)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中央局、陈独秀。(8)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三:课后学习

必做题:

学会命题。针对本课所学出两道列举题。(列举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成果。)

选做题:

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者,你如何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情况;如果出一期纪念建党八十一周年的黑板报,请你写一篇介绍中共诞生的短文(口头或书面),并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课前学习

有一所学校的门上贴着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哪所学校的对联?它是谁创办的?他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谁?政治部主任又是谁?这所学校成立后做的一件大事是什么?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在北伐战争中,先后进行过哪些激烈战斗?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1、知识目标: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

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自学15分钟,完成并掌握下列内容。)

(阅读课本“黄埔军校的建立”一目,完成1—5小题。)

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是,地点在。创办者是。

2、黄埔军校是在和的帮助下建立的。

3、黄埔军校原名是。

4、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是,政治部主任是。

5、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建立奠定了基础。

(阅读“北伐胜利进军”一目,完成6—16小题。)

6、北伐战争的组织者是,目的是,。

7、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8、北伐开始的时间是。北伐的总司令是。

9、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10、北伐的主要战役有、、。

11、北伐战争中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争的是领导的独立团。

12、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基本上消灭了的主力。。

13、北伐军在打败吴佩孚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消灭了的主力。接着,北伐军乘胜沿长江东下,直捣。另一路北伐军也从福建进入、。

1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打到,声势震动全国。

15、年初,国民政府从迁到。4月,北伐军又挥师北上,进攻的军队。

16、在北伐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失败,也破裂了。

(阅读“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一目,完成17小题。)

17、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年月,在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利益,它对外,对内。后来,统治了全国。

合作探究

1.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就先后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几十万军队,将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结合教材,请分析一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了呢?

3.有人说,国民革命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同时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呢?

展示交流

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3、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意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最终失败,但仍具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拓展提升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用史实简要说明,孙中山是怎样“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你认为在孙中山身上,体现出哪些可供我们学习的精神?

答案要点:(1)①建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③领导了广州起义④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⑤促进国共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2)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总结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

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C.冯玉祥D.周恩来

3.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

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4.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

A.吴佩孚B.孙传芳 C.张作霖 D.曹锟

5.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D.广东、广西

6.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8.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汀泗桥战役 D.贺胜桥战役

(二)能力提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10.作图题:

看课本54页《国民革命军出师前誓师大会》图。

请回答:(1)这是什么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出师的时间?

(2)这次出师讨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这次出师的总司令是谁?

(4)这次出师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5)这次出师的结果如何?

(6)北伐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能力提升答案:

9.(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10.(1)北伐战争、1926年7月(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蒋介石(4)湖南、湖北(5)结果是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上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等。但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6)反帝反封建

三:课后学习

必做题:

以时间为线索,综合概括本课的时间及事件。

选做题:

课下搜集材料,讲一讲北伐战争的故事,在班级或小组交流。搜集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如:查找网上资料、查找图书资料、搜集民间故事、采访老人等。

知识梳理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课前学习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国民党叛变革命,制造了两次反革命政变,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是哪两个反革命事件,说一下政变的名称、时间、罪魁祸首。

面对着国民党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征服,而是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各地兴起了一次次起义,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学习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自主学习(自学15分钟,完成并掌握下列内容。)

(阅读“南昌起义”一目,完成1—5小题。)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

3、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起义失败后,、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

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目,完成6—12小题。)

6、秋收起义的时间是,地点在。领导人是。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建立者。

8、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

9、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后。

10、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会师的队伍是、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的开始。

合作探究

1.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讲一讲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的这首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能讲讲大致经过吗?

3.“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你会唱这首红军歌谣吗?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为什么仍能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呢?

4.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解。

展示交流

1、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节。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以俄为师,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毛泽东却率秋收起义队伍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一环,中国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加之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受阻,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受挫,事实证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拓展提升

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请用史实说明“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深刻寓意。

答案提示: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总结检测

(一)夯实基础。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

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3.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A.朱德B.周恩来C.邓小平D.叶挺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①秋收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三湾改编④南昌起义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5.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于()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井冈山会师

(二)能力提升

6.材料解析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中有“讲起‘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7.材料解析题

阅读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请回答:(1)请回答,你从上面的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2)这首诗反映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3)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材料解析答案

6、(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

(2)2009-1927=82年。

7、(1)我能材料中得到以下信息: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保持着高涨的革命乐观态度;井冈山的物产比较的丰富。

(2)体现了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今天这种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而艰巨,需要我们有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精神。

三:课后学习

必做题:总结本课的时间及发生的事件。

选做题:资料查询或上网查询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课前学习

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上,同学们一定学习过《丰碑》《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草地的晚餐》等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吗?这些故事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听过这首诗吗?知道作者是谁吗?

(2)这首诗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

(3)诗中反映出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4)诗中的“三军”是什么意思?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有一次关系到中华民族及党的命运的生死攸关的会议,这个会议就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你知道是什么会议吗?这次会议后,长征中的红军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红军最后胜利会师了吗?

让我们带着这一个个问题,进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的学习吧!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

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

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使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合作探究:

1.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2.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请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遵义会议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次会议的认识。

3.同学们听说过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试着举办一场长征故事会,讨论一下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展示交流: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2、强调遵义会议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遵义会议的安排使革命队伍有了正确的领航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前途,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从近期看,毛泽东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从远期看,中国革命经受种种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3、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4、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胜利,是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的成果。长征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永垂史册。

拓展提升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为了不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将追敌一举击溃。战斗结束后,毛泽东赋诗一首:“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收到这首诗后,把诗的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毛泽东。

谈谈“我英勇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简要提示:

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等等。

总结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

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10、阅读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诗中所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

②请写出这次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及转折性会议。

③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年从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年到达____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地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有那些?有什么历史意义?

能力提升答案:

10、(1)长征(2)开始:1934年10月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结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3)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1)1934年A瑞金1935年D吴起镇(2)1935年1月,B遵义内容和历史意义见课本69页。

三:课后学习

必做题:

1、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依次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2、整理长征途中的重要时间及事件。

选做题:

为响应国家红色旅游规划,某市团委计划组织一批团员重走长征路。请你设计一份活动方案。

1、根据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设计一份合理的旅游路线图。(不少于4个景点)

2、列举出参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少于2条)

3、指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至少2点)

知识梳理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课前学习:

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狭长的群岛国家,我们俗称为东夷,那就是日本。日本侵略中国,自古就有,古人称之为倭寇,近人嗤之为“日本鬼子”。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吗?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杨虎城

4、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全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展示交流:

1、讲清线索。

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联合抗日。

2、蒋介石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共两党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蒋介石之所以实行不抵抗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错误的认为英国和美国,会出面进行干涉,因此对英美等国家调停九一八事变抱有极大的幻想;国民政府把九一八事变作为一个局部性的冲突,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拓展提升: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扣压了蒋介石。关于如何处理蒋介石,当时面临着上、中、下三种解决方法:上策是“放”,中策是“不杀不放”,下策是“杀”。

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形势,对上述三种解决方法的利弊进行一下分析。

目标检测:

(一)、夯实基础: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二)、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课后学习

1.有感情地演唱《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了解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是如何遭受日本侵略的:从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到吞并东北三省,进而把魔爪伸向我华北大地,日本一步步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请查找、阅读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如杨靖宇、赵一曼、马占山、八女投江等,了解中国人民在民族危难关头,用自己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慷慨雄浑的抗日悲歌。

2.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据此,请你分析一下: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知识梳理】(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感知知识的整体性)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课前学习

70年前的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它使中国人民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从此,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你知道这一事件是什么吗?这场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二、课中学习

目标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