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型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达与新现象

地位型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达与新现象
地位型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达与新现象

地位型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达与新现象

一、背景解析

“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这一现象,从本质来说,包含了两

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高考零分作文的存在和内容,一个是其受追捧的状况。而这个现象值得关注的地方也正是在于后者:高考零分作文产生并不奇怪,然而大众对于其持续的关注和讨论、追捧才奇怪。

1. 高考零分作文背景剖析

这里对高考零分作文进行分类,看其到底存在什么共性的问题,并且对比高考评分作文的标准找出其被评为零分的原因。从《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1、2、3 合集)》当中抽取30篇(覆盖2004年至2009年的高考)高考零分作文作为样本,在语言、内容、写作动机、家庭背景这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语言方面。可以从其是否表意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分析。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考零分作文中,纯粹“娱乐”不表达

主题的占少数,能条理的表达但口语化现象严重。

(2)内容方面。可以将内容归类为揭露社会问题、表达对教育的不满、无鲜明主题这几个方面,参见下表。

总体来看,高考零分作文的内容中,表达对于教育不满的超

过半数,所占比例较大。

(3)写作动机方面。这项是针对高考零分作文是否带有消极态

度和“反抗”情绪,一般将明显带有对评卷教师的讽刺话语的文章

看作并不想在高考作文取得高成绩的考生。据此,将其分为积极参与高考和消极参与高考两类型。例如,消极参加考试在作文中的体现就是:“我觉得在中国就是这样。所以我写这篇作文,目的就是零蛋,希望结果也是零蛋,这样我‘想不上大学就不上大学'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2)评论方面。追捧针对高考零分作文不同的方面,即语言还是内容,有着不同样的评论。

以上就是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现象的整合与剖析。从中可以看出:高考零分作文语言口语化,内容表达对教育和社会的不满,多为消极参与考试,且城市考生创作居多;而且,追捧者站在不同的立场,给予了不同的评论,正反两方面的态度皆有。

二、提出假设

“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这一现象,隐含了两个重要的关键点需要意识到,一个是这些高考零分作文的考生背景,从我们可以推断出的考生家庭背景中我们发觉城市考生的比例居多。另一个是追捧的热潮主要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并且整合的书籍并非普及类型,只是在城市当中散播较多。而另一个附加的现象就是高等院校中,农家子弟的比例却越来越少,这样形成的现象就是,高等教育机会扩展的背景之下,城市较之农村获得了更多的地位型取向的教育机

会,然而城市考生对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呼声是

最大的。说明对于教育机会的获得来说,阶层之间的差异在进步分化,尤其是地位型取向的教育提供的院校的等级分化,更强调了各

个阶层对于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的竞争。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假设:

H1: “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现象的本质是社会各阶层针对地位取向型教育机会的言?表达。

H2地位型取向教育的内部分化使得城市劣势阶层对于教育机会的平等获得愈发不满。简单的来看,按照对于地位型取向教育获得的优势大小划分为三个阶层,农村阶层,城市劣势阶层,城市优势阶层。而他们三者中,农村阶层对于获得地位型取向的教育机会一直都在减小,然而农村阶层在选择教育时主要就以生存型取向教育为主,这样也更使得他们在地位型取向的教育的竞争中进一步处于劣势。而城市的优势阶层与劣势阶层主要在于社会已有的分层的区分,而这点又是通过父辈职业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进行。城市劣势阶层对于地位型取向的教育中的教育不平等的呼声最大,一种是认为教育机制的腐败,而另一种是认为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衡量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而这两者正好对应了前面提及的劣势的方面。

既然对于高等教育机会扩展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主题是以“零分作文受追捧”这一平台提出的,接下来也继续在这个平台,对于提出的两个假设做出论证和阐释。

三、论证和阐释

假设一:“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现象的本质是社会各阶层针对地位取向型教育机会的言论表达。

上文只是简单的以高等教育扩展的历史与“零分作文受追捧”的历史的契合以及高考零分作文内容中对于教育不满的较大比例提出了这一观点,还都较为牵强。还需要证实的是,“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的热度是如何增强的。通过在搜索引擎的搜索,2004年至2010 年高考零分作文的相关信息情况如下:

可看出,高考零分作文的关注度确实在逐年增加,并且尤其在2009 年之后呈现了大幅的增长。并且从2004 年至2010 年的高考零分作文中逐年随机抽取15 个样本,判断对于教育机会的不满的比例的分布情况。

高考零分作文受追捧,着实反映了在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下,对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争论和不满愈发强烈,而高考零分作文本身的创作以及其追捧过程就成了这种争论和不满的表达途径。

假设二:地位型取向教育的内部分化使得城市劣势阶层对于教育机会的平等获得愈发不满。

这点假设若以数据来显示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基本阐述清晰了,在此节就选用从微观呈现的角度加强论证。将选取部分的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尽管流传到网络上的大部分高考零分作文均是“伪作”,就是网民自行杜撰的,但这也正是通过一条备受关注的途径来表达观点。

这种地位型取向的教育的等级分化使得一部分高校提供的机会也逐渐转变成生存取向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重点高校才具有大众对其地位型取向教育的认同。所以城市劣势阶层在表达对于教育机

会的不满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认同地位型取向教育的分层结果,另一种就是不满于地位型教育的获得的选拔体系。

四、结论

在分析过后,将“高考作文受追捧”作为一个大众针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表达途径,阐述表达不满的主要群体,并分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在信息的整理中,发现随着地位型取向教育的内部的分层,城市中的劣势阶层对于地位型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呼声是最高的,并且针对其劣势分别对于地位型取向教育的分层结果的不认同和对于地位型取向教育的选拔体系的不满。所以,尽管网络上很多的评价认为“‘审丑+好奇'让零分作文受围观”,但是这种追捧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并非如此简单而“娱乐”。这是一种大众的观点的表达,而且“娱乐”过后不乏“真知灼见”。其反应的不仅仅是地位型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但这一点也是处于转型中的社会最为关心的焦点。尽管,城市劣势阶层是对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呼声最为强烈的,然而真正的隐患却不一定在于此,这种表达的平台着实是必然存在的也是社会需要的。

浅析你周围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你周围存在哪些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它们?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是有很大差距的,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更体现在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配备方面。一方面,经费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经费的不足,与农村经济落后有关,但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政策对城市的倾斜,对农村基础教育缺少重视,经一步扩大了城乡的教育差距。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师都集中在城市,这必然使农村的教育很难发展,农村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学生相比是很匮乏的,这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公平最严重的表现。 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的均衡发展,主要还在于各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辽宁沈阳、安徽芜湖等一些地方就采用教师定期流动的办法,让优秀师资力量在不同学校之间轮换。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用的。 2.重点校体制的存在 重点校体制的存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块绊脚石。我国重点中小学体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并没有太明显的政策倾斜,学校之间的差异也不大,竞争也不甚激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重点校所享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重点校都有着特别的关注。重点风潮中,造成了强势学校越来越强,但无力肩负起普及教育;弱势学校越来越弱,无力承担正常教育。强、弱学校缺乏教育发展的可比性,难以形成教育公平竞争的局面。反之,拉大了学校间平行发展的差距,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特别在农村和个别城市街道,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严重恶化。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这种现象一直都没有消除。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加剧了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和不公平。择校不仅加剧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更严重的是,择校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如果不存在什么重点校和普通校的区分,不存在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分,那么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就相对公平些。 (二).高考录取的不公平现象: 1.高考录取的地区差距

当前社会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首先阐述教育公平的含义: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四个重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第三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人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 然后简述当前社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当前社会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中国的教育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问题面列举几比较突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一)教育招生制度的不平等现象 招生根据户籍和家庭经济水平来划分录取线,尤其是北京上海的保护本地生源政策 (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三)性别差异造成的受教育不平等现象 社会歧视观念造成教育性别差异 (四)城乡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大城市相比于农村拥有更好更完善的资源配置 (五)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经济优越更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贫困家庭更容易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后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 (一)重点学校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重点学校的培养制度使得学生出现两极化 (二)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学校乱收学杂费使得贫困家庭子女更难接受高质量教育 (三)考试与选拔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考试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考察 (四)高考名额分配制、与户籍挂钩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高考中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北京上海照顾本地生源制度 (五)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这种制度地域化和城市化现象严重 (六)教育腐败现象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这种腐败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公开升学考试中一金钱权利来换取私有制的教育资源提出解决教育制度不公的方法和建议 1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改革教育费用制度,厉惩教育腐败 3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结束语 我国教育制度不公平是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造成的,同时教育不公平也是多方面的,教育公平化的目标需要经济发展个社会进步才能逐渐实现,相信这一天会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2019年作文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人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学生的权利以及学生的心理、人格、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作初步分析,力求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

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点学校的设立,重点班的举办,以及近几年“高价生”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特别是工薪阶层和农民的不满。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使同样的学生不能受到相同的教育。 2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公平。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倾向于频繁地叫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学生回答问题。布罗菲和古德对4个一年级的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生”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教师与不同成绩的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质上则有着重大的不同。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是“差生”回答正确后受到表扬的两倍;而“差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比较而言,“差生”受到批评的可能,是“优等生”受到批评的三倍。当“优等生”和“差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愿意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功夫是“差生”的两倍。 3 教师编排座位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编排座位时为部分学生“优先定位”,使学生享受座位特权。根据物理学原理的场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课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题目: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专业:07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 学号:20070510107 姓名:罗群岚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一、什么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教育的不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教育的不公平又会加剧社会的不公,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教育不公平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有。在几千年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自从有教育以来,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一直存在。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对作为被压迫对象的下层人民的残酷掠夺和剥削,使得教育一直被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垄断。一般的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并创办私学,在我国古代率先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由贵族阶级垄断的局面。《论语·述而》记载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束脩”指十条肉脯,是先秦时期人们见面时最薄的一种礼物。也就是说,无论谁,只要能向孔子交纳一份“束脩”他就会对他进行教育。我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应该是第一个认识到教育的不公平的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之一,并取得了很大成效。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新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既然公平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教育不公平就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了。 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时至今日,我国在教育公平上仍然存在许许多多让人倍感沉重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共有的一片天空下,当有的地区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有的地区还远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有的校园至于欧美国家也让人叹为观止时,有的学校即使摆在非洲也让人倍感寒碜;当有的中学出现了教职工私车群时,有的地方教职工却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当城里孩子可以自由享用投影仪、彩电、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时,乡村的孩子或许就立在寒风中、破旧的危房里接受着残缺的启蒙教育……通过分析,这些不公平主要体现为现实性的不公平和制度性的不公平。 引起这些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作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决策,因此,改革开放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行,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交通相对闭塞,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造成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快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允许,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而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就只能优先发展经济了。这也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的局面。 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城乡教育差距同样让人担忧。在入学机会方面,2002年城乡小学入学率之比时1:0.75。城市小学人均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是农村的5倍。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总经费、事业费、个人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6%、83.11%、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目前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本文来分析一下教育现状,并且从多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1.中国教育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我国已于2001年宣布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只是基本解决了“入学机会平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等。最为凸显的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这也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于市区学校;二、城乡师资水平有很大差距,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人力资源;三、教育过程中微观层面不公平,使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过程。 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2.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2.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2.2.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

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

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现实情况入手,阐述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如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公平,不同地区入学机会的不公平,以及农村和城市学生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试图通过剖析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教育不公平对策 一、公平的界定 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有人将其界定在经济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法律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道德领域,而有人又将其界定在政治领域等等。不管将公平界定在何种领域,公平的含义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作为手段的公平,其二是作为目标的公平。作为手段意义上的公平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出发解决如何公平的问题;作为目标意义上的公平是从人的理性出发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社会秩序的问题。公平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关于教育公平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每一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等。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关注。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我国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运行中(主要从入学机会是否均等、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是否公平、受教育者教育结果是否公平等三个方面)的是否公平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 二、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 教育起点的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权利公平,二是教育机会公平。我国于 198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教育起

教育不公平现象_原因

一、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公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差距扩大。富有阶层的子弟拼命往重点大学挤,它使原本匮乏且失衡的教育资源更加畸形化。农村和中小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据有关资料表明,占我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23%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村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日益减少。 2.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强凋英才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公平性,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的特长与兴趣。 3.对社会成员心现产生恶劣影响。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状态,使得个人能力和努力的价值大打折扣,获取利益的机会与个人才能、主观努力、把握机会的能力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怀疑,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群体心理以及主导价值体系的构建,同时还造成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以及学生之间出现强烈的等级意识,并把这

种不良意识散发至整个社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1.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比率,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 2.“精英教育”导致教育不公平。“精英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所谓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 3.教育产业化思想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还没有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教育产业化的思路还有不小的市场。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知识讲解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显现越发显著。 一、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 1.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 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教育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有所改善,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首先,农村教学设施简陋,城市中的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农村孩子不仅没有机会使用到这些设施,甚至没有像样的房子上课;其次,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师待遇差众所周知,再加上要长期在农村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农村工作,据了解,目前我国教师资源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同时存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农村教师补充困难的问题仍亟待解决;最后,农村需要读书的小孩数量远远超过城市,但能够接受到大学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有孩子没有读完。 2.富人子女与穷人子女的教育不平等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有部分学校被称作“贵族学校”,而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必须是家庭条件较好,因而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背景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而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差学校”,这是现在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是由于各经

济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的,而且富人子女从小可以接受额外的兴趣爱好培养,还可以接受到老师课堂之外的培训,穷人子女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外,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也不能培养自己除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 3.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平等 有关精英的讨论,进入21世纪后愈来愈多,人们把精英们从人群中选拔出来单独培养,享受特殊待遇,似乎成为了一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国家把学校区分为“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的做法颇令人费解,“重点”区别于一般和普通的,那么意味着只有精英才能进入所谓的重点,重点学校的拥有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资源和教师力量,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蛊惑着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所谓的重点学校。学生们被分为不同等级,这种教育的不平等想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不同的孩子先天的智力状况不相等,有的孩子确实聪明,而有的孩子也的确反应迟钝一点,但是大多数人智力相差无几,影响他们一生的往往是后天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社会接班人。然而在很多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就被叫做“差生”受到不公平待遇。 二、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分析 1.地区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 首先,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差异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由于发达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低收入层所占比例甚微,因而这些地区中因经

教育不公平现象及解决策略

教育不公平现象及解决策略 摘要:义务阶段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的学校,在当下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事情。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本文将浅析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以及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公平;现象;;对策建议 一、含义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 二、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当下有教育不公平的情况存在,我认为其背后有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就以江苏为例,苏北的经济水平落后于苏南地区,显而易见的是苏北的教育也远不及苏南地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师资水平差距悬殊。教师都愿意到条件好的学校去任教;当然,不排除有内部力量控制着教师资源的流动,使得人才往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去;师范生也更愿意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很少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去。 2、学校的硬件设备。例如暑假去贵州支教,那里的小学设备不齐全,全校只有一个教室有多媒体,学校没有操场,只有一块可以容下几百人的水泥地。而在南京,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课桌椅都很好。从自己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学校在硬件设备上的差距。 3、拼爹妈,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长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学区房,通过人际关系,走后门,送礼等手段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 从以上3种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同时也可以知道这些是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 三、解决策略 当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基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尽量加快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逐步逼近教育公平。在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目标,只有相对接近的目标。教育中的绝对公平必然意味着一点压力也没有,这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的任务并不是消灭教育不公平,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操作区控制教育中的不公平的过程和结果;要在教育总体发展的前提下,在人民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的前提下,让教育不公平问题“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 建议:1、政府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全体中国公民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资源。 2、以改变办学条件、配置优秀师资等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教育差距,例如鼓励 师范生到苏北地区就业; 3、、合理配置师资,切实解决城乡、区域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是目前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又一关键因素,问题的解决一靠政策,二靠资金。如师资轮换,不要是人才固定在一个地方。 4、禁止通过走后门择校,要求就近入学 5、以新的公平观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转变社会用人观念,回归教育本质, 将教育作为完善人格的需要,重视多元成才、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拓展。

教育论文:论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

论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2013221101210007 行政管理李敏 【论文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平等性原因措施 【论文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的许多问题日益暴露,如:城乡间、东西部之间教育的差别巨大;重点学校制度引发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学在不同地区招生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本文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育不平等现状出发,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制度、经济、历史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缓解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措施,虽说未能完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但也勉强能说是“博采众长”。 一、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状 1、教育不平等的含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是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反之,教育不平等则是指人们在教育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教育不平等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城乡教育的差异,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间的差距、男女间教育的不

平等等。在当代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中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1、制度因素 1.1重点学校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校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少数学校树立为重点发展、培养尖子学生的国家重要教育基地,国家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保障,与之相对应的普通学校只能得到少数的国家保障。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 1.2教育资源分配制度 在国家公共教育体系中,政府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少数学校,忽视绝大多数的普通学校,而在这些普通学校里农村学校占绝大多数。重点学校获得多数的教育资源,以农村学校为代表的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就屈指可数了。 1.3考试与选拔制度 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各种考试中,高考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然而高考制度同样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高考加分制度,从初衷来讲,加分制度是为了鼓励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公平。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政策被某些利益所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第二,高考与户籍挂钩。相同的试卷,统一的评分,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却不相同。作为一名江苏考生,虽然我们不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显现越发显著。 一、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 1.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 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教育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有所改善,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首先,农村教学设施简陋,城市中的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农村孩子不仅没有机会使用到这些设施,甚至没有像样的房子上课;其次,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师待遇差众所周知,再加上要长期在农村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农村工作,据了解,目前我国教师资源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同时存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农村教师补充困难的问题仍亟待解决;最后,农村需要读书的小孩数量远远超过城市,但能够接受到大学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有孩子没有读完。 2.富人子女与穷人子女的教育不平等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有部分学校被称作“贵族学校”,而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必须是家庭条件较好,因而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背景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而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差学校”,这是现在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是由于各经济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的,而且富人子女从小可以接受额外的兴趣

爱好培养,还可以接受到老师课堂之外的培训,穷人子女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外,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也不能培养自己除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 3.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平等 有关精英的讨论,进入21世纪后愈来愈多,人们把精英们从人群中选拔出来单独培养,享受特殊待遇,似乎成为了一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国家把学校区分为“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的做法颇令人费解,“重点”区别于一般和普通的,那么意味着只有精英才能进入所谓的重点,重点学校的拥有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资源和教师力量,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蛊惑着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所谓的重点学校。学生们被分为不同等级,这种教育的不平等想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不同的孩子先天的智力状况不相等,有的孩子确实聪明,而有的孩子也的确反应迟钝一点,但是大多数人智力相差无几,影响他们一生的往往是后天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社会接班人。然而在很多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就被叫做“差生”受到不公平待遇。 二、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分析 1.地区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 首先,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差异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由于发达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低收入层所占比例甚微,因而这些地区中因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子女教育费用的家庭所占比例自然要低于不发达地区。再

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摘要: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着种种不平等现象,包括:奖励上的不平等,提问上的不平等,知觉方式上的不平等,课堂空间位置上的不平等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平等。对学生而言,尽管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因素真实地存在于他们自身,但这些因素具有非选择性特征。教师以学生具有的非选择性因素作为对待他们的直接依据,便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不平等现象 第一章不平等现象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是教育的民主化;从国内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先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不仅表现为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条件平等,也体现在平等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也应是平等的。 家长或教师经常这样抱怨学生:同在一个教室,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教师,你为什么不如别人?这句话实际上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在同等的教育条件(外在的物化条件)下应出现等同的教育效果。这一假设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使学生面对相同的教育条件,并非享受等同的教育机会。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假定学生面临相同的教育条件,但因学生自己难以选择的一些客观因素(家庭背景、生理特性、性别等等)会受到教师的不同对待。而正是学生所面临的种种自己难以选择的因素造成了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同等教育条件下学生可能面临着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从而在事实上造成了教育效果的不均等。本文试图对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于教师身上的某些行为偏失进行分析,以揭示课堂教学中教师未曾意识到或难以意识到、但学生却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的种种不平等现象。 第二章教育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不平等,原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不均等的机会。本

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1. 近年来出现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2.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3.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causedby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haveattracted the public’s attenti on. For instance, thebackwar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dilapidated schoolbuildings in rural areas are in sharp contrast tothose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well-equipped classrooms in urban areas, students from poorfamilies cannot go to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the high tuition.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lo these problems. First, the distribution ofresources is unbalanc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Second, educational loans for poorstudents are far from enough. Third, the inequality in som e schools’ admission policies alsoturns many students away. The education inequality can result in many bad impacts. On onehand, it can affect people’s future employment. On the other hand,it is the root of manysocial problems.

关于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也日益严重,那么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否也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莱州的教育方面做了调查。 一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及表现: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忧虑。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二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1.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 2.“精英教育”导致教育不公平。“精英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所谓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 3.教育产业化思想导致教育不公平。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1.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横向和纵向的均衡发展,是教育机会公平实现的物质保障。 2.重视校园弱势群体,完善校园救助机制。 3、逐步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把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估计需要300亿到400亿的资金,现在农民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已经是个共识了,连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共8页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人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学生的权利以及学生的心理、人格、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作初步分析,力求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点学校的设立,重点班的举办,以及近几年“高价生”现象的

出现,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特别是工薪阶层和农民的不满。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使同样的学生不能受到相同的教育。 2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公平。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倾向于频繁地叫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学生回答问题。布罗菲和古德对4个一年级的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生”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教师与不同成绩的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质上则有着重大的不同。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是“差生”回答正确后受到表扬的两倍;而“差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比较而言,“差生”受到批评的可能,是“优等生”受到批评的三倍。当“优等生”和“差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愿意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功夫是“差生”的两倍。 3 教师编排座位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编排座位时为部分学生“优先定位”,使学生享受座位特权。根据物理学原理的场理论,场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的远近。我国目前的班级规模一般较大,座位一般采用“秧田型”编排方式,前排与后排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教师总是习惯于安排那些学习成绩好、家庭社会地位高或与自己有着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而把那些成绩较差和教师心目中所谓“不听话”的孩子放在后排,教师对他们管理较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秦选峰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人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学生的权利以及学生的心理、人格、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作初步分析,力求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学校的设立,重点班的举办,以及近几年“高价生”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特别是工薪阶层和农民的不满。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使同样的学生不能受到相同的教育。 2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公平。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倾向于频繁地叫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学生回答问题。布罗菲和古德对4个一年级的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生”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教师与不同成绩的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质上则有着重大的不同。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是“差生”回答正确后受到表扬的两倍;而“差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比较而言,“差生”受到批评的可能,是“优等生”受到批评的三倍。当“优等生”和“差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愿意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功夫是“差生”的两倍。 3教师编排座位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编排座位时为部分学生“优先定位”,使学生享受座位特权。根据物理学原理的场理论,场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的远近。

2020年六级作文范文练习(8):教育不公平

2020年六级作文范文练习(8):教育不公平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1. 近年来出现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2.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3.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 【作文范文】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T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have attracted the public's attention. For instance, the backwar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dilapidated school buildings tn rural areas are in sharp contrast to those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well-equipped classrooms in urban areas,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can,t go to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the high tuition.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lo these problems. Firs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s unbalanc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Second, educational loans for poor students are far from enough. Third, the inequality in some schools* admission policies also turns many studeats away. The education inequality can have many bad impacts. On the one hand, it can affect people’s future employment. On the other hand,it is the root of many social problem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I think,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Firstly,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duca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学校不公平现象举例

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举例 1.课堂教育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展示自我,上讲堂讲课,演讲的机会,这些时候一些性格开朗大方的学生会比较占优势,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则比较吃亏。同时,有些老师也不考虑帮助内向的同学发表意见,偏向于她比较喜欢的学生或者善于交流的学生,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不公平形象。举例:在高中时候,教英语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老师,平常我们考试的作文会拿到课堂上评点,一般都是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们的。老师虽然讲的很好,很负责任的指导我们,但是这种机会一般不会给学习较差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 2.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会有重点班,平行班之分。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或者知名度比较高的学校,这种等级分化会非常明显。学校各种学习资源,师资力量都集中在少数的“重点班”里,学校给予的关注也非常多。相反,平行班的学生享受到的关心和教育会比较少。这是一种明显并且严重的教育不公平。 举例:我们高中属于二类重点,我入学的这一届有九个班,其中八、九班属于重点班,从军训开始,各种的不公平就出现了。军训分配给八、九班的教官是军事素质最好的,同时吃饭、训练都不需要排队。在学校里,只有他们两个班可以彻夜学习,经常搞特殊化。他们的师资力量也是全校最好的,

年级主任都亲自给他们代课等等。平行班的同学都没有这样的特权。 3.老师的职业道德、个人偏好、性格特点等也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偏爱。通常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格外青睐,上课只看这些学生,仿佛专对这些学生授课,提问、板演多是这些学生。作业也批改细致,多夸奖鼓励之语。平时总找好学生淡心.对他们关怀备至。在学生发生纠纷的时候,也是“木匠斧子一面砍”,对好学生袒护。教师这种偏爱,对差生是极大的冷落与刺激,甚至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反感,不但不好好服从管理,甚至连他的课也丧失兴趣。其结果会造成人心涣散,纪律松懈,教学质量下降,即使被偏爱的好学生也因被孤立而苦闷,影响正常进步。处事不公,则不能服众。必然引起大多数学生有意见,这对于面向全体学生,团结每一个学生极为不利。还有的老师偏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这些教师自我修养欠缺,或者有什么私欲杂念,想借助教师这个“神圣”职业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物色有能力的家长进行感情投资,首先偏爱这些家庭的学生,主动为这些学生补课,表示出额外的关怀,在谈话与教学中表现出特别的亲密溺爱,频繁的家访,尽量表现出对这些学生的优遇,从而博得这些家长的好感,影响恶劣。 举例:我们高中的政治老师讲课讲的非常好,简洁清晰。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