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文化

名字的文化
名字的文化

名字的文化

名字从远古就有,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名字从人一出生就被称呼,伴随人的一生,到人死了,墓碑上还留有人的名字。

有人说,伴随你一辈子的,除了影子,就是你的名字。

名字虽短,却是人类文化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重要承接者。

汉语的姓名,通常只有两三个字。就在这短短两三字中,记录了多少人的历史,承载了多少民族文化,隐藏了怎样玄妙的秘密呢?

据说最早的名字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名字只是为了互相区别,只要发音方便就好,所以原始民族起的名字里面,有很多“阿”的音,阿大阿二,阿猫阿狗什么的。因为“阿”是最好发的音,元音。

慢慢地,随着文化的进步、发展,名字才有了特别的意义和讲究。

中国人尤其重名。名字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内容。

君子求名,小人逐利。蝇营狗苟,追逐利益那是儒家文化鄙夷的行为。名声、名望、名节才是古代士子们非常珍视,甚至可以拿生命捍卫的。因此,在给后代取名的时候,便有了很多讲究、很多文化、很多趣事。

说到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恐怕大多数父母都体会过象诗人一般冥思苦想,文思枯竭,抓耳挠腮,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

中国文字是表意的,所以可以灌注进去很好的愿望。短短一两个字,要响亮,干净,要大气,文雅,还寄予了长辈的殷切期望。可以说,取个好名字,要比作首好诗,写篇妙文更难。

姓高的,叫高升,姓郑的,叫郑钱。这种功利的期望,表露的未免过于赤裸裸了。

中国人有很多好名字,举不胜举:

如孟浩然,这个名字大气恢弘,还有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在里面,那是来自《孟子》里面:“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又比如老舍,原来叫舒舍予,那是把舒字拆开了,意思是牺牲自我的意思,有佛家的思想在里面。

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很妙的名字,为读者津津乐道。如王语嫣,语笑嫣然,一听就是美女的名字,得了中国文学的神韵。又如郭靖,杨康,那是“靖康耻,尤未雪”的意思,寄予了国仇家恨在里面。

古人起名字有很多趣事。

传说李白7岁那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能作诗了有一次,父亲就想作一首七绝诗来考考儿子,先提了前两句,叫做:“春风送暖等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他母亲先接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这个时候,这个小李同志马上就接上了一句,叫做:“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一听,这不是正好我儿子的名字吗?

李花当然是白的。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既富于诗意,又简洁明快,还象征着皎洁的人格,“白”字,还蕴涵了道家空静无为,飘然出世的文化色彩。又比如说宋朝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做父亲的苏洵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他是如何给他儿子起名的。

首先是苏轼。“轼”是古代车上的一个横栏杆,如果要登高远望,包括作战的时候,你要站起来,就必须要扶着这个东西,所以它能保障你的安全,另外因为有这个东西,你会看得远。所以他给苏轼的字,叫子瞻,就是瞻望,望远的意思。

他的二儿子叫苏辙。“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实际上前有车,后有辙,它如同轨道,可以保证了车子不颠簸,不偏离,等于有规矩似的。因此给他二儿子的字叫子由。“由”就是有规矩,但是又是能够行动自由的意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起名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北宋朝实行了科举制了以后,尤其到明清,就有好多人就取什么应魁、登榜、登第、登科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有叫抗美、援朝的。文革时期,大量的名字叫“红”、“专”、“跃进”、“卫星”的,有人干脆就叫“文革”,如有一个乒乓球的选手叫马文革。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统计:

1949年9月30号以前,咱们国家常用的名字当中,6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女性的名字非常多;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用的是:华、英、玉、明、秀;1966年6月到1976年,就是文革这10年,排行前六的这几个字:第一是红,第二是华,第三是军,然后是文、英和明;到了1976年11月至1982年6月,这前6个字,开始有春天的气息了,那就是:华、丽、春、小、燕、红。

可以说,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特定时代特定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不相同的姓名文化。

在英国,名字的历史比较晚,所以我们很熟悉的英美人的名字都和职业有关系。比如说史密斯是铁匠;比如现在有个偶像级的足球明星叫贝克汉姆,贝克是面包师的意思。而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要查他的英文的含义呢,乔丹是马桶盖的意思。

古代日本的平民没有姓,直到在明治8年的时候,为了社会管理,颁布了强制性的“描字必称令”,所有人必须有姓。当时,百姓没有时间考虑就要去登记,所以日本人很多人的姓,就是他当时登记的地方。正在田里干活的,叫田中;在田边育秧的叫田边,或者山上山下,家里田种在山里边,叫山田;正好在松树底下,叫松下;正好在井边,叫井上。非常地表意。

在国内,少数民族使用表音文字,他们的一些起名,很有特色。比如蒙古族,萨满教是崇拜自然神明的。蒙古的名基本上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自然山川的美好

的东西,一个就是他崇尚的,比如说巴特尔,就是英雄的意思。因为在蒙古,巴图鲁、巴特尔是一种勇士的级别。所以男孩就愿意叫巴特尔。女孩有叫齐齐格的,就是花的意思。叫格日勒的,就是光等等。

同一个人名用的字,在各地使用频率是大相径庭的。电影《柳堡的故事》里面,有一个英子。这个名字江苏特色就比较浓郁一点。有研究者的统计归纳出来,取名字的时候,江苏人比较喜欢多用英,比如秀英、贵英、凤英。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比较喜欢用宝、妹。辽宁人喜欢用树、凤、珍等等这些。陕西人喜欢用剑、军。四川人则喜欢起青、琼、德、成。广东人喜欢用什么雅,福建人喜欢用志、美、水等。

可以说,姓名上承载了很多文化的东西。

说到名字,不能不提到名片。

顾名思义,名片是名字的载体。它起源于中国,最初的名片除了写上自己的姓名,还要介绍籍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血缘宗亲。人们初次见面,或者在拜访长者,朋友或上司时,递上名片,是为了让对方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记住自己。

古代的名片,从竹片、丝绸、到纸质,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科技及文化。其中甚至出现过镶金线的超豪华名片。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

现代的名片,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介绍名字,而是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其中,折射出现代人怎样的心态呢?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小小一张名片在手,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现在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名片的角色更加重要了。那么如何把名片设计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特色,更巧妙地推荐自己。这可算得上一门学问。

现代社会人口剧增,重名的现象越来越多。

据说在上海,叫王小妹的人,有三千多号。1998年,有个叫孙宏伟的,因为与当时一个杀人犯同名同姓而被误抓,使自己名誉受损。

重名不仅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给社会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产房里有因为重名而抱错小孩的,殡仪馆有因为重名领错骨灰的,墓场还有因同名同姓而拜错祖坟的。

为了避免重名,有些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挖空心思,甚至奇招百出。有人用生僻字,有人用复姓,还有的人甚至把互联网中的符号都用在孩子的姓名中。为了解决起名的麻烦,现在还兴起了专门给人取名的起名公司。

如何避免重名?姓名中还蕴藏着多少丰富的文化意义,有多少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欢迎收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文化中国》栏目。从3月6号开始,连续五天,我们将播出《名字的文化》专题。主持人将在节目中给您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文化中国》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纪实频道,于2006年新创办的一档闲聊式的讲述型栏目。它由主持人和嘉宾浅入深出,以故事趣说中国历史文化,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真实展示中国文化精华。让观众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听完一个故事,记住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智慧,启迪一个哲理,享受智慧人生,提升文化素质。

向观众“真实地讲述一切”是《文化中国》的理念。“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历史,看不完的细节,学不完的文化是《文化中国》的特色。

姓名的文化内涵

姓名是代表符号

姓名伴随人一生一世。人从呱呱坠地,便有了自己的姓名,并带着它进入社会活动。 姓名的直接功能便是作为姓名所有者与他人相区别而独有的代表符号,供人们称呼,供人们识别。 姓名是一个人独特的代表符号。不仅仅是一个体生命的简单代称,还代表了人许多更本质的内涵,包括品格、职业、出身、文化程度、形象、社会地位、乃至优点和缺点。即人与人交流时,通过姓名传递各种信息。比如说陈景润,我们知道他是我国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拿破仑,我们就想起他是小个子的法兰西大军事家。 同时,作为一个代表符号,因为其社会性,姓名又具有法律意义:一个经公安机关登记,有了国籍、户籍(特定国家的公民和特定社区的居民)的姓名,又成了人身内容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人的权利(包括公民权、名誉权等)、义务(必须遵守法律、进行社会活动或从事某种职业的法规政策)。

姓名承载丰富的内涵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姓名亦从发端到演变,逐渐赋予宏富、复杂的内涵,从简单的“代号”嬗变为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文学、美学、音韵学、易学等内容的“综合文化”。

1、姓名的传承性 姓名的产生形式(一般为长辈为晚辈命名)就揭示了一种血缘关系,一种家族关系,可谓为“传宗接代”;表示姓氏的继承,又表示家族成员之间血脉相连,表明生命基因的延续。尤其,人们长期按“字辈谱”命名的方式,更是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文化特色,表达着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之间的血缘亲合关系,把人的个体生命延续意识和家族亲缘关系传承下去,形成家族坚不可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姓名的意愿色彩 根据汉字丰富的内涵,人们赋予姓名形形色色的含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正道,能有所作为,在为子女取名时往往寄寓美好的期望。因此姓名又凝聚着对新生命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也隐喻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追求:有的希望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吉庆安康,有的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不一而足。

3、姓名的时代性 人之取名,沿于时尚,因时而变,与社会背景、环境、形势及时代精神风貌密切相关。我们仔细研究人名演变的历史就会发现,名字的起用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从封建社会人们追求功名富贵到建国后“建国”、“国庆”、“超英”、“文革”、“卫东”等弥溢浓烈的政治色彩,再到当今社会姓名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名字中都折射出不同时代特定时期的人文氛围和价值取向。

姓名的包装功能

在平常的社会交往中,高雅、深邃的名字,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令人难以忘怀。而庸名俗字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厌恶心理或排斥感。

一件很平常的东西,经精美的饰物包装,就会收到非凡的效果。语音的优美多变,字义的丰富玄妙;字形的多姿多彩——以灵活生动和气韵传神的汉字,选择富有时代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好名字,足可以装饰人生,增添异彩。

中国的姓名文化

每个人从小儿呱呱坠地起,便有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带着它进入社会活动,使之起到代表自我而与他人相区别的最实际的作用。但是,在古代中国社会里,姓名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诸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考古资料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100多万年之前就在自己古老的国土上生活栖息了,可是称“姓”的历史,却迟至距今五、六千年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才开始。母系社会的特征,是妇女在氏族内部事务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实行不同氏族相互通婚、氏族内部禁婚的制度。正因为有了这种族外婚制度,便有了辨别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就产生了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识别称号--姓。

根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共有22个,但很可能还有更多的姓随着整个氏族的消失而淹没在历史波涛中了。与此同时,那些得以延续下来的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中国人在经过母系氏族社会后,走过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开始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飞跃。这个过渡时期的基本征象之一,就是不同祖先的氏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趋于频繁,由此导致的领导和臣服的格局,阶级社会的雏型开始出现。与之相伴生的,是许多有功绩的社会成员得到了占有新领地的封赏,并且被允许带领他们的家人、部属以及在战争中获得的俘虏一起前往,共同开辟新的生活区域。这些派分出去的人,来自若干姓称,在获得新居住地之外,他们还得到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的标识--氏。到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中国后,最初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姓”与来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氏”开始一体化。此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朝代更迭数十次,而每一次更迭都产生新的封地,新的封地又产生新的姓氏。

因此,姓氏成为阶级地位的标志,并以姓名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通过子孙繁衍而承传。而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便是这个整体的核心所在。时至今日,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华侨仍然有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的传统。

近年来,中国姓名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定历史产物,已成为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巨大库藏。比如从姓氏的起源、区分与合流入手,可以加深对上古时代不同社会形态更替特征的认识;又比如,从谱牒、世系、堂号、联宗等一系列具体事象着眼,可以揭示血缘关系纽带在古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作用等等,总之,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本质特征,如专制制度、家族型社会结构、以忠君孝亲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无不通过姓名文化得到充分展示;这又是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原因。

漫说姓名文化

顾土来源:文汇报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

我们的姓氏尽管依然保存,但是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却多被斩断。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阅读、想象自己的祖先那一次次艰难经历,让我们与文化与祖国与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可是,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

姓氏文化若与名字相比,还算幸运,毕竟所有的姓氏延续至今。可是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仅仅是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已成定局。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直至近几十年,有人专以祖辈父辈的名字为名,才使这一传统在人名文化中彻底消泯。

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这种趋附中间毫无文化意义可寻,趋的是一时的政治风云,附的是暂且的社会大潮。时过境迁,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另外,则是因为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过去很多目不识丁的人,许多没有读书经历的农民,却可以起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邻里和同族中总有一两位识文断字的人,可能是过去的秀才,或许是私塾先生。他们的历史文化涵养和代代相传的人名文化知识,让他们负起了传承之责。然而,这样的人早已作古。那个时代,即使许多乡土情调浓郁的名字,也带有山野特色,不像后来,连山乡渔村也和各地一样,都是跟风赶潮的产物。人名文化的延续还在于过去的许多名字都有祖辈定下的辈次之字,表达了大家族的伦理次序,最后形成习惯,一代一代接续。可是近几十年中,尤其是阶级斗争严酷的时代,家族历史是人们最为忌讳的事情,谁都害怕查三代,避之犹恐不及,辈次之字当然也在遗弃之列,加上趋附成风,最后,连有些孔子的后裔都抛弃了自己应有的辈次。

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如果少数名字简单直白,也不妨看作名称原始意义的回归,甚至算作一类风格。可是,当简单直白的名字以千万百万计,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有人以为现在人口众多,重名难免,可是,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那时,即便有几个重名,相遇也是一种惊喜;现在遭逢重名,大概只觉得在批量复制的符号堆里又添了一个同类而已。

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过去名字是文化,那是因为许多名字通伦理,讲蕴藉,有出处,求承载。名字伴随人的一生,特别是汉字,声形义并茂,因而名字有可能影响终生的志趣和品貌。当一个人自己的名字随随便便时,也就不会对名字有多少文化认识;当大多数人对名字无所谓时,名字也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古人起名字虽然志在高远,但比较讲究谦逊,因此有叫退之、如水的,也有称禅之、好问的。不像我们,尚未满月,已经是“胜利”“向前”了。而且许多人连起名字也喜好高大辉煌、立场鲜明、方向正确,学什么爱什么干什么一目了然,难得有庵、晚、潜、氓、庸、墨、渺等字出现。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且担当。

姓名文化为何衰落

据说一项新规定即将诞生,为了避免日益增多的重名重姓,以后将允许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这就是说,如果父姓吴母姓迟,孩子不妨称吴迟卫红;假如父姓梁母姓皮,孩子也可以叫梁皮建国。咋听起来,这的确是汉族姓名历史的重大改革。

复姓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诸葛、欧阳、令狐等等至今绵延繁衍,但并非父母姓氏的合二为一。男女姓氏合二

为一的情形过去也非常普遍,如今在香港、台湾和海外依然存在,比如张王氏、刘黄婉如之类,但那也不是为孩子准备的。

如今的改革,确实是一种创造,但是,能否改变重名重姓激增的状况,我不敢断言。因为汉族姓氏就那么多个,重叠相加或许可以舒缓一时之窘,但早晚还会重蹈覆辙,不过是变成双姓的重复罢了。张王李赵,又能变出什么花样?

其实,我们今天重名重姓的泛滥,并非姓氏的原因,而是名字重复的后果。

在我小的时候,四周长辈中姓与名都重复的很少,姓刘姓王的或许有几十位,可就是不重名。因为他们的名字含义讲究,重复概率不可能高。好不容易遇见个重名的,却又不重姓。即使很多来自乡村又没什么文化的人也不重名,名字还起得有滋有味,一问才知,他们的名字得自于村里识文断字的先生。当然,也有一些人开始重名,那是由于他们投身革命后都改了名字,革命后的名字大多是单字,而且简单明了,铿锵有力,极易重复。

到了我这一代以后,革命观念深入人心,当时的革命基本是二元思维,非此即彼,什么都追求简捷干脆,一刀切,名字当然也不例外。好象王莽时代禁止双字那样,单字成了名字中的大流,大概复杂、琐碎、庸俗、典雅、文绉绉,一概带有落后、不革命、小市民、资产阶级、封建阶级的嫌疑。稍微中立些的,叫青、丹、维、云、聪、方、宁、平、江、琴、洋;昂扬些的,称辉、燕、梅、华、阳、纲、东、庆、明、英、健;既鲜明又具体的,干脆就是军、红、兵、斌。即便是双字,也是国庆、卫华、建国、建军、胜利。假如五十年代初落地的,援朝、抗美是首选;如果1958年出生,就安个卫星、跃进,好歹也要有个钢在其中。有些运动名称因为过于直白,所以还没敢叫出反右、四清、批林、批邓的,可是文革、红卫已经成批生产。七十年代末讲抓纲治国,抓纲倒是没人叫,只是治国一窝蜂。那个时代,双字里面加个小的也有普及之势,在我生长的大院里,小纲、小军、小伟、小华、小红、小东、小庆,都是十个以上,文雅点的不过是将小改为晓而已。还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就加个大字,如果大字后面有点说头也未尝不可,但满眼都是大庆、大军、大明,幸亏没人叫大寨。实在想不出来了,一个最简单的字再一重叠,什么冬冬、方方、亭亭、圆圆,这样的名字在古代属于勾栏瓦舍,现在放在孩提时代还凑合,一把年纪之后未免滑稽。

名字追随人的一生,照理说最该斟酌,然而从我小的时候起最草率的就是名字,也不管重复不重复,随大溜就万事大吉;也不论姓氏与名字畅通不畅通,表示高姿态便一了百了。我有位熟人,姓白,父母却生生给起个爱国,弟弟则叫爱民、爱党,结果几十年成为人家背后的笑柄。文革初期还被揪出来,说是骨子里爱的是国民党。还有个单位,名字里竟然全是建国,牛建国、杨建国、马建国、罗建国、于建国、侯建国、苟建国、郎建国、胡建国、毛建国,有人闻后笑问:怎么就是没有任建国?

有人大约会说,人口少的时代自然重名重姓也少。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四万万到六万万并不算少。那个时代难得重名重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名称的文化含量,仅看那些文化名流的名字就可知一斑,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这样的名字怎么可能高度复制?万一有人同名同姓或者名字因单字而带来撞车的,还有个表字或别号加以区别。不像现在,大学教授、校长、作家、名流,也是兵、军、钢、明、国庆、胜利,再加一堆的小,不大拨轰才怪!

说那个时代仅仅是文化人名字有文化,难重复,也未必。民国初年张作霖、张宗昌、张敬尧、张勋很出名,这“四张”都是贫苦出身,上一代也没读过书,但除了勋字有可能重复外,其他名字都有点文化。如果有兴趣的话,也不妨翻查出生于六十年前的劳动人民,包括那些乡野出来的行伍将领,无论属于哪个党派或者山头,名字大多听起来都有点内蕴。原因很简单,那个年代普遍尊重文化,自己没文化也必定请个有文化的人起个有文化的名。当然,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也不少见,水生、根发、满囤、来旺、春妮、银翠等等,即便如此,地域风情十分明显,东南西北各不相同,还不至于全国各地一个模样。

只有当传统文化一旦丧失,再加上全国遵从同一种思维模式时,识字不识字,在城在乡,五湖四海,名字才必然高度一致。记得有一次新闻说在武汉抓逃犯,逃犯姓名王卫华,全市同名同姓的居然有上千个。我敢保证,假如是什么建国,估计还会翻番。

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允许多元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思想也越来越不那么统一了,按理说名字应当出现繁荣的局面,可惜,传统文化的毁灭已经使我们的姓名文化缺少了文化传承人。

在乡村,八十后出生的人依然起了许多六七十年代的名字,这是因为乡村旧时代培育的先生大多谢世,剩下的那些人在几十年政治运动的暴风骤雨中早已将看家本事丢得一干二净。其他识文断字的都是新式革命教育中培养起来的一代,姓名文化在他们那里恰恰是弱项。

在城市,八十后、八五后或者再往后的人,有的名字与乡村一样,选字仍然延续六七十年代,只有过于政治化的那部分才渐渐退隐;有的虽然产生了文化的追求意识,父母查字典、找起名公司、拜“大师”,结果却是五花八门。这时候起名字,如果不是一如既往,也多是莫名其妙,或是将奇异字一拼,或是把千寻万找发现出来的含有福禄财意思的字组装粘贴起来,或是带金带土带水的往一起那么一凑,但就是看不见有什么文化意韵和内在贯通。这是因为当父母的根本就不懂传统文化,连祖父母多半的生活岁月也是在思想改造里度过,不管有文化和没文化,他们在传统这条线上基本处于一个水

平。

姓名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更是特征,历史悠久,绵延不绝,在很长的历史中曾经兴盛发达,文明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别于其他民族,也影响了周边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我们每个人的姓名就是每个人的文化符号,我们民族的姓名文化犹如整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的文明意识、美学意识、历史意识和时代特色。一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影响一生的审美情趣、文化观念和自我感觉。在我们的姓名文化里,有学名小名,有表字有别号,号还可以有几个,可以分人号与自号。姓名文化中体现了辈分、渊源、传承、期盼、情感、思维,讲出处、有典故、通伦理、求蕴藉,姓名的避讳之礼尤其博大深厚,礼义廉耻尽在其中,传达了历史传统的精髓。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政治运动的洗刷,随着岁月的自然淘洗,姓名文化的传统已经荡然无存。今天,当我们讲求传承历史文化的时候,首先应该发现,最大众最普及最代表民族意识最值得赓续的姓名文化恰恰最难传承,这不能不令我们无限悲哀!

我国的姓名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人口众多,并且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中华民族的姓名文化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起源的姓遗传下来的姓只有任、姚、姜三姓了,其他的不是消失了就是人口极少。而父系氏族时的姓却大都保留了下来。据统计到今天我们中国的姓氏已达到了11939 个,其中单字姓5313 个,双字姓4311 个,三字姓1615 个,四字姓571 个,六字姓22 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 3 个,九字姓1个。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姓名文化是伴随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美丽的奇葩。

起名是一种文化行为, 中国人的起名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一个人的名字即体现了一种文化修养也寄予了人们追求的志趣、品味和方向。所以起名是很有学问的。名字的暗示作用是很大的,名字对每个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或是消沉碌碌无为的消极作用。一个人的名字将伴随人的一生,为了我们美好的一生为我们自己、为孩、为亲人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让好名伴好运,好运助成功,幸福美满过一生!

取名:怎样起一个好名字

取名之文化内涵 文字是记载历史的主体,中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化精髓,皆蕴含于有记录之文字当中。无论是成语,抑或古诗词,无一不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力量。自幼酷爱文学的我,总愿意从这些质朴却不平凡的文字当中,寻找思想的灵感,力量的源泉,不仅将其运用到文章之中,更发现当中蕴含着无数励志、优美的文字组合,用为人名,实为佳名。名字有其文化出处,则内涵丰富而耐人品味,赋予了名主一份高雅清新之气质品位,不仅出口成章易于介绍而且让人过目难忘好感立生。 总的来说,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可以从时节、时代、出生地、诗句、哲理、成语、希望等方面构思,如巧妙地结合姓氏,则取名更是事半功倍,当中韵味耐人追寻,犹如佳音,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道几回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一、诗句——艺术中的瑰丽 诗乃中华文化中最美丽也是最简洁的语言,是瑰丽的宝藏。诗亦为抒发情感之艺术,有铭志之言,有抒愤之语,有思念之情,有爱慕之意,有潇洒之风,也有高洁之格。短短数字,总能表达出刻骨铭心的感情。我常沉浸其中,仿佛沉醉不知归路,但终能提取精华,用于宝宝的名字,希望宝宝们美好的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不久前,四川一位苏姓家长打电话找我为其千金取名。苏先生与苏东坡同乡同姓,家住峨嵋山附近,最喜苏东坡之为人及文词,希望我为他的孩子取一个与苏东坡有关联的好名字。苏先生与我十分投缘,未得到名字详解前已先与我成为好友,我自当尽力为之。于是夙夜翻书,竟日构思,以觅佳名,愿能不负所托。终得苏雨晴一名供其参考选择。“雨晴”两字出自苏东坡的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骤风狂,不足萦怀,看我雨中漫步,别有风味,即使丛杖芒鞋,也能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仍觉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此外,还包含了一种对人生懂得用开朗阔达的心去领悟世事,潇洒任平生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也无风雨也无晴”,若非超凡脱俗的心境,岂能有如此潇洒的词句?晴也罢,雨也罢,于我何妨?这正是:“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达到一种豁达大度的境界,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苏雨晴”出自宝宝本家苏东坡的两大千古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是写豁达大度的心态,是谓内在修养,一句是写风景绮丽的西湖,如同外在气质,“雨晴”一名,象征着孩子内在美与外在美兼俱,宝宝姓苏,名又出自苏子诗词,这种搭配,新颖独特,巧妙别致。 苏雨晴,有雨过天晴、万物萌苏之意,小宝宝就像是刚发的嫩芽,经过春雨的滋润,充满了生命力,在晴朗的天空下茁壮成长。同时,名字本身还隐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风风雨雨总是难免的,而每次都能雨过天晴,则能激发人斗志昂扬,积极面对。 又如“启林”一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不仅其出处经典,而且极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孩子勤奋向上,不断开拓进取,成为卓越之人。此名可用于姓氏为毕、路的宝宝,如“毕启林”,直接取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巧妙利用了姓氏与名句的搭配,浑然天成。除此,其字形结构兼顾了上下、半包围左右三种结构,字形结构灵动多变,富于灵动美。关于姓名的字形结构美,将在

起名之中国古典文化

起名字之中国文化参考 摘自----美名腾智能在线起名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6663948.html, 起名字之源于典籍的名人名字 中国历史,文化发达,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有经、史、子、集等,其中包括名言名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这些也成为人们起名时的宝贵素材。自古至今,源自典籍的名字往往富有诗情画意与文化内涵,有着古典的意境和独特的美学韵味。 美名腾智能在线起名网结合典籍,给出几个源于典籍的名人名字例子如下: 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2.朱自清之名出自《楚辞.卜居》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表明自己要做一个清白自尊的人,以廉洁正直自律。 3.清代史学家戴名世,其名源于《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期间必有名世者”:“名世”即辅佐王者而闻名于世。 4.文字改革家钱玄同,其名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即“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之意。 5.哲学家王若水其名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若水”意为:“像水一样有益于万物。” 6.经济学家厉以宁,其名也出于《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7.数学大师陈省身之名源于《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寓“严于律己”之意。 8.文学家谢冰心,“冰心”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是指晶莹洁白如冰之水 9.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敏、李讷,典出《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勤勉、迅捷;讷,语言迟钝,引申为谨慎。这两个名字表达出对子女“多干实事,力戒空谈”的期望。 女宝宝起名字之源于诗经起名 给孩子起名字,中国自古一直就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自古至今,父母们在给女宝宝起名时,特别钟爱于从《诗经》中起名。这是因为一般女孩子名字,以清新、活泼、可爱为佳。而《诗经》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柔美的风格,用这些句子为女宝宝起名,就能使名字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显得清新、文雅,同时也能为女宝宝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由于《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每篇中都包含了较多的词句。因此起名时一一查阅这些诗词,从中选择出美好的词句,然后再为自己的宝宝起出好名字。这种从诗经中起的名字不仅蕴含着中国浓浓的文化底蕴,而且让您的宝宝的名字更富有价值,可以享用一生!

人名用字的文化内涵

人名用字的语言文化分析 内容摘要:中国人的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人的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时代性 纵观几千年中国取名史,断代的时代性特征是如此强烈。 自商汤的六世祖上报甲开始,历代商王均以十干取名,如成汤名大乙,以后有太丁、仲壬、太甲、太庚、太戊、仲丁等等,因兵败而自焚的商朝末代统治者纣王,名辛,所以又称帝辛。换了今天,谁要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为下一代取名,很可能被人讥为浅陋平庸。然而当时无论是安排农事生产或进行巫筮活动都离不开天干地支,在权贵者看来,这却是最好的称谓。 到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根源于蒙昧时代的原始泛神观念,还顽固地残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渔猎技术和畜牧经济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因此,人们又特别爱用动物的称谓来取名,著名的便有董狐、竖貂、阳虎、乐羊、触龙、西门豹、项燕等人。 两晋南北朝时,吏治黑暗,世风颓败,士人名流,竞慕虚玄,虚词、梵语、道化词取名,又成一时风气。如“之乎者也”的“之”,最称时髦,涌现过一大批?“之”为名的出名人物,如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到彦之、沈庆之、昌义之、陈庆之、颜延之等。它则“昙”、“智”、“净”、“僧”、“玄”、“灵”等,不一而足。又北朝人则多以神将取名,曰“夜叉”,曰“罗刹”,曰“金刚”,曰“力士”,赵(区瓦)北(翼)著《廿二史札记》,为此辟有专篇。 唐宋时文苑勃兴,风气流畅开放,远过于昔,取名方式和格例众多,但也并非没有若干时代特点可寻。如“文”、“德”、“忠”、“信”等彰德之字,“老”、“叟”、“翁”、“父”(甫)等倚年之词,大量人名。 元代,“汉人多作蒙古名”(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0),当是强调民族界别的统治政策

浅析名字里蕴涵的文化

题目:浅析姓名里蕴含的文化外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3 级 学号

浅析姓名里蕴含的文化 【摘要】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严峻老师说:“一个响亮的、优雅的、有品位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发展。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确实如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名字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并非只是一个无实际意义的符号。 【关键词】名字;意义;文化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便有了一个伴随一生的名字。提到名字,第一反应可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将所有者与他人区别的代表符号。而事实上,名字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表符号,其中还包含了很多本质内涵。诸如品质、出身、长辈的期盼、社会地位、文化心理等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名字当中。甚至,在历史和社会的锤炼下,很多名字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代表,也不再是那一个两个汉字所限有的文字意义,而是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标志或是精神上的东西。 一、起源 (一)姓氏 “姓”字右女坐生,为“女生”二字,由妇女生人,才有姓。“姓”表示人所始出为生,借草木出土为生而代指人降生,人出于女所以为女生。女有子为母,命姓始于姆【1】。 在古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姓”和“氏”可不是一个概念。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

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到了秦,实行了郡县制,取消了裂土分封,分宗命氏的基础被取消了,姓与氏就逐渐模糊。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姓氏之中包涵着很多的中国文化,就拿皇帝赐姓来说,有光荣的,也有悲哀的。 南明唐王赐郑成功为国姓爷,代表了郑成功的荣耀,可以说是光宗耀祖,这也被后人所津津热到。 而刘邦赐项羽的后代姓刘,虽然在古时与皇帝赐同姓是莫大荣幸的事情,然而作为一代英豪的项羽,在败给刘邦后,连姓别都给他改了,在我的观点看来项羽不仅仅失去了开朝机会,更是连祖先都丢了。 (二)名、字 与“姓”和“氏”一样,在古代,“名”与“字”也有它的区别,不像我们现在是一个词一起用。字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2】。 春秋鲁国大夫申繻提出取名的五条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3】古人取名,大体遵循“信、义、象、假、类”这五条原则。古代的这些取名原则,到了现在有的已经淘汰,有的还

公司起名——从姓名的文化内涵说商业命名方法

公司起名——从姓名的文化内涵说商业命名方法 2008-4-9作者: 中华起名网(人气:39) 来源: 中华起名网 核心提示: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嬴、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的姓氏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复杂,中国人的姓氏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和文化内涵。姓名本身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意义系统。透过文化的多棱镜,我们可以离析出姓名所承担的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一般说来,姓名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社会功能:代表个体群体;表明等级身分;弥补命运缺憾;指代特殊事物;体现社会评价;凝聚文明精华等等。 在姓名所承担的多方面功能中,作为社会交往中必需的群体或个体的代表符号,是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中国古代没有符号学学科,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即夏商时代,已有卜筮之术,它通过对一些特殊符号,譬如姓名的运作,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其中已有符号学的萌芽,在夏代这种方法称为“连山”在商代则称为“归藏”。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起),这一套卜筮之术形式更为完备,解释也日益丰富,名之为《周易》。 后来,《周易》被推为六经之首,经过历代学者的注释与补充,其内蕴已远远超出了卜筮之术的原有性质,而具有精湛深邃的哲学、文学、政治、历史与社会学的内容,也包含有系统丰富的符号学思想,现代姓名学即是渊源于此。 中国文化里向有“命运”一说。《易?乾》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其注曰:“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何晏注解此句,引孔安国曰:“命,谓穷达之分也。”“知命”是君子才能做到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寄希望于“算命”。小孩出生,请算命先生算一算,看他一生命运如何。如果算出有什么问题,便在命名的时候加以补救,于是,姓名就有了弥补命运缺憾的功能。现在有很多老板讲究用中国古老的“易文化”来给自己的企业或产品取名,用中国古代“易学 起名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企业的名字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有很多企业家不惜花重金起个好名字。好的名字是企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名美才能扬天下。《周易》在给企业取名时还有易文化的特点,例如讲究阴阳五行的平衡,讲究数理的逻辑自恰性,讲究易理的通达等等。当然,它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士繁琐的计算。本文就作者个人的理解来谈谈商业命名的一些原则、技巧和方法。 一、命名的原则 一般而言,商业命名应符合五项原则:原则一,简洁性。商业命名应该简单、清楚,不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嬴、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的姓氏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复杂。中国人的姓氏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和文化内涵。 一、汉语姓名中的宗族思想 在以宗族体系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重视儒家提倡的显亲耀祖、光宗睦祖、昌大后裔的思想,所以人名中“祭祖”“承祖”“显祖”“耀祖”“光祖”“承宗”“辅嗣”“延世”之类的名字真是举不胜举。人们在命名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强烈的宗族观念。在排行上,有一些特定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例如周末有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观其名即可知是老大和老三;孔子,字仲尼,可知其是老二;三国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字分别为伯符、仲谋。在按字排辈上,有的家族是根据族谱排辈的,叔伯兄弟的子女只要是同辈的皆用一个相同的字,另一个字可以自由选择。今天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常用同一个字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有的家族用命名上的语义联系来显示家族关系,例如按方位排的“东南西北”,按数字排的“一二三”,按猛兽排的“龙、虎、豹”,按天象排的“风云雨雪”等;有的还以相同的汉字偏旁表示这种联系,如名字皆从木旁“楠、彬、桦”,皆从水旁“波、涛、浪、涌”等;有的甚至用语音上的韵语来表示这种联系,如以iao韵相联系“妖、晓、霄”,以ang 韵相联系“强、绛、祥、昌”等。有了这些大家都熟知的规则之后,同族之人,不论居住在哪里,只要看一眼名字就可以认明亲戚之情,分清长幼之序了,它起到了凝聚宗族的作用。 二、汉语姓名还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因其深入人心,常被人们拿来用作命名的依据。例如明代人罗虞臣、宋代人李舜臣、唐代人刘禹锡等,其名字就是来源于古代部落首领之名。明代人沈鲤、孟化鲤,其名来自孔子之孙孔鲤。《红楼梦》中与贾宝玉同辈的兄弟取名分别为琏、珍、环、瑞、珠等字,皆从玉旁。据统计,当代人名用字运用频率最高的字中,玉占第二位,珍占第六位,这种命

古今名人名字的由来含义

古今名人名字的由来含义 姓名是中华文化的脉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历史上名字起得好的名人,人也惊艳,名也惊艳。下面让我们一起品味中国的名字艺术。 1、子,神国公嘉的后代,公嘉字文。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公子牙字叔,他的子就叫叔得臣。子也是近这种式为姓的。故姓。 为什么人们叫子为“老二”呢?原来,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国的一个将军,他原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仅有的一个儿子是个瘸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叔梁纥当然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又生下了子,叙梁纥以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因为子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所以人们又叫子为“老二”。 2、白,相传白到七岁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抓”时,抓了《诗经》这本书,这不但喜坏了他父亲,而且也难坏了他父亲。他想:如果儿子长大成了诗人,若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好名字岂不遗憾?于是,越往诗人的名声面想,越发对儿子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了,故此一拖多年没有定名。这年春天,白一家在家院中游玩,他父亲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绝诗,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他咏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就说:“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由你们母子二人续上吧。”白的母亲想了一会道:“火烧杏林红霞

落”,她的话音刚落,白就用手指树,脱白说道:“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听后,连声叫好,忽然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花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当即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白。 3、,1896年9月,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经过多曲折,在日本横滨中国革命志士少白的寓所,见到了文。文谈及革命时,其慷慨激昂之情,犹如深山虎啸。他俩被文的革命热情、见识和抱负深深感动,决心帮助文,并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忧,劝他暂时留驻日本。 文同意后,宫崎和平山就陪同文找旅馆。他们绕过日比谷公园,路过候爵府邸,来到“对鹤馆”旅馆,并由平山替文代笔登记。当时,文处于流亡之中,不便公开姓名身份。填写什么好呢?平山执笔踌躇一番,忽然想起刚才走过候爵府时看见的那块牌匾,于是就在旅馆簿上写下了“”两字。但按日本习俗,只是个姓,还得有一个适当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踌躇起来了。正在这时,文接过登记簿,在“”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樵”字,笑着对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这就是名字的由来。 4、迅,著名史学家候外庐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对迅之所以取名迅,作了如下解释:一般人把迅字解释为“快迅”,是不确切的。迅字《尔雅?释兽》云:“牝狼,其子激,绝有力,迅。”注云:“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缴”即激,从犬言兽性,从水言水性。都是激烈的意思。迅的,取自迅的母亲的姓。迅,古义的狼子。迅的字义可理解为牝狼一个有勇力的儿子。迅为什么要以狼子自居?他曾说过自己甘做封建制

男孩取名内涵诗意名字1200个

男孩取名内涵诗意名字1200个 展开全文 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事物,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名字亦如此,没有其寓意内涵,没有很好的展现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削弱第一感观的。所以给男孩取名挑选有内涵诗意的名字,是家长们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取这样的名字呢?下面五行阁起名分享的技巧、名字案例等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如何给男孩取名内涵诗意名字?1、借助古诗词取名“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等典籍,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现古人的浪漫情怀,也蕴含着美好寓意内涵。所以,从古诗词中取名,不仅给男

孩取到一个有诗意的名字,而且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源于古诗词中的名字会更加的喜爱,还能展现孩子以及家庭的文化内涵。 2、借助成语取名除了古诗词外,其成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不仅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而且也有固定的说法。而这种方式也是可提取内涵且诗意的男孩名字,如:“宇轩”一名取自成语“器宇轩昂”,展现出男孩子外貌特点。 3、借助中草药取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除了借助以上的两种方法取名,可赋予男孩一个内涵诗意的名字外,其中草药名也是很好的参考标准。如:“凌霄”一名,凌霄花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行血祛瘀、凉血祛风之功能。提取作为男孩名字意指健康、自由。 二、男孩取名内涵诗意名字案例推荐(家豪)“家豪”一名与“佳好”谐音,使其名字整体既独特又蕴含深厚含义。此外古诗词“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加强了名字的意蕴和内涵,意指孩子幸福,吉祥,气宇轩昂。其中“豪”字代表着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以“豪”入名形容男孩志向高远、豪迈豁达。(立勋)“立勋”一名来自《出塞》有云:“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指男子汉都很有志气,必将看到自己建功立业。其中“勋”是功勋的意思。组名“立勋”不仅有寓意内涵,而且响亮大气,预示着男孩自立自强、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功成名就。

姓氏的社会文化内涵

姓氏的社会文化内涵 潘守皎 (菏泽师专,山东菏泽 274015) 摘要:姓氏作为生命个体的符号标志,是我们身边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然而,在这种普遍的文化现 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姓氏是一个民族悠久社会文明史的具体体现,是维系中国漫长的宗 法制度的纤绳,它还曾是阶级社会中贵与贱的标志。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数次民族大融合,姓氏文化便是 一种见证。同时,姓氏还折射出封建皇权的威势,它也成为历史上各部族人民寻根的渠流。 关键词:姓氏;社会文明;宗法;寻根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3)04-0117-02

一、姓氏——一个民族悠久社会文明史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早在传说 中的炎帝、黄帝之时,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姓和氏。“黄 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1] 因而黄帝 姬姓,属轩辕氏、有熊氏;炎帝为姜姓,号烈山氏, 一作神农氏。黄帝又从其他姓族部落娶十二姓之女,并 分衍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 姞、嬛、依等 12 姓。到了周建立的时候,随着分封 制的实行和“赐姓命氏”,又产生了大量的氏(周人

有很多以国名、地名为氏),至秦汉以后,姓氏合一。 到了今天,我国有姓氏的历史已有数千年。而在亚洲, 朝鲜等国约在 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而日本直到 1870 年为实行“壬申户籍法”才准许百姓取姓,甚至 于在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至今仍不曾采用姓 氏。虽然古罗马在父系氏族时期就产生了姓,但实际 上,大多数欧美国家约在中世纪才开始采用姓氏,土耳 其在 20世纪 30年代人们才开始有姓。因此说,姓氏的 来历和使用的源远流长,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悠久 的具体体现。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2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3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4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5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 6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7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8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9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10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11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12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 13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 14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5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16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17 《红字》中珠儿和相关元素的象征涵义 18 E 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9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20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21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22 T 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23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 24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25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26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27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28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29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30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3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32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名字与文化

姓名是人人都有的特定指称,是人们使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定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之一。时至今日,许多人取名都摒弃了陈规陋俗,越来越讲究名字的艺术化、寓意化,这样的取名使名字中的生僻字越来越多。作为语言教师,新学年伊始每当拿到学生名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学生姓名,碰到个把不认识的难字赶紧查字典,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此同时还会经常接受来自同事的咨询,难怪有些教师感叹现在学生的名字是越来越怪、越来越生僻了。有感于此,我们特意做了名字生僻字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以此窥探名字生僻字的缤纷之态。 一、调查情况说明 1.语料来源:莆田学院2003、2004、2005、2006级学生姓名名单,以我院教务处提供的姓名样本为准,人数共计8900人。 2.考察办法:①将8900条姓名输入数据库,由此获得名字用字1271个,其中常用字952个,通用字304个,通用字外用字15个。我们以“不常见、不熟悉”为原则,从常用字外的各项里面分别选取生僻用字120个,在此语料基础上仔细分析生僻字的构成情况。②采用电话访谈的形式调查名字生僻字使用者的命名动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名字生僻字的类型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判断,所选120个用字都是大多数人“不常见、不熟悉”的,而这些用字大多数在通用字表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带着疑问我们对语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名字生僻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在现代生活中它已隐匿不再使用。例如:“祚”、“宸”分别指皇帝的地位,帝王住的地方;“嫔”是皇帝的妾;“玺”为帝王之印;“鲲”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瑄”是古代祭天的璧;“瓒”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勺子;“珅”是一种玉;“珏”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黉”是古代的学校;“彝”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鼒”是口小的鼎;“铚”是短小的镰刀;“笥”是盛衣物的方形竹器;“桢”是古代筑墙时所立的柱子。 2.文言词:表示的事物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这些词书面色彩十分浓厚,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时都带有“〈书〉”标记,表明“书面上的文言词语”,这类词在人名中较受欢迎,因而字数也较多,共有53个。比如:“晅、炘、朏、珺、爔、翀、昶、勖、昀、歆、曜、昉、灏、燊、忞、韫、燮、懿、昱、赟、昊、筠、鎏、昕、毓、懋、焜、旻、炅、湜、怿、祚、灏、劭、骐、晟、晗、姝、婧、睿、彧、澍、炀、晞、澂、烨、骞、倬、瀛、滢、胤、弈、弋”等。 3.联绵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参与构词也只出现在有限的一两个词语中,共有23个字。如:“菡萏、嵚崟、潺湲、婕妤、圪垯、娉婷、姽婳、葳蕤、峻嶒、峥嵘、铿锵、涟漪、偓佺、俣俣、蓁蓁、芊芊、湉湉、偲偲、芃芃”中加横线的字。 4.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山名、水名,共有18个字。如:“燚、屾、俤、毓、鋆、祎、焱、垚、鑫”用于人名;“邺”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岽罗、浛洸”是地名,前者在广西,后者在广东,“溱潼”是镇名,在江苏;“蓥华、昆嵛”都是山名,前者在四川,后者在山东;“淦水、浈水、汶水”分别在江西、广东、山东,它们都是水名。 5.专业词:科学技术上运用的词语,都是表示金属元素的词,共有5个:钒、镓、钕、

人名用字的文化内涵

人名用字得语言文化分析 内容摘要:中国人得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得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得变迁,社会得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得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得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得人文思想与丰富得文化底蕴。 中国人得取名方法灵活多样。中国人十分重视孩子得名字,在为孩子取名时,往往煞费苦心,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得变迁,社会得发展以及政治背景,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得名字上。如果把有典型特征得中国人名汇集一下,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进而了解中国人颇具特色得人文思想与丰富得文化底蕴。 一、时代性 纵观几千年中国取名史,断代得时代性特征就是如此强烈。 自商汤得六世祖上报甲开始,历代商王均以十干取名,如成汤名大乙,以后有太丁、仲壬、太甲、太庚、太戊、仲丁等等,因兵败而自焚得商朝末代统治者纣王,名辛,所以又称帝辛。换了今天,谁要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为下一代取名,很可能被人讥为浅陋平庸。然而当时无论就是安排农事生产或进行巫筮活动都离不开天干地支,在权贵者瞧来,这却就是最好得称谓。 到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根源于蒙昧时代得原始泛神观念,还顽固地残存在人们得头脑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得进步,渔猎技术与畜牧经济都有了相当程度得发展。因此,人们又特别爱用动物得称谓来取名,著名得便有董狐、竖貂、阳虎、乐羊、触龙、西门豹、项燕等人。 两晋南北朝时,吏治黑暗,世风颓败,士人名流,竞慕虚玄,虚词、梵语、道化词取名,又成一时风气。如“之乎者也”得“之”,最称时髦,涌现过一大批?“之”为名得出名人物,如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到彦之、沈庆之、昌义之、陈庆之、颜延之等。它则“昙”、“智”、“净”、“僧”、“玄”、“灵”等,不一而足。又北朝人则多以神将取名,曰“夜叉”,曰“罗刹”,曰“金刚”,曰“力士”,赵(区瓦)北(翼)著《廿二史札记》,为此辟有专篇。唐宋时文苑勃兴,风气流畅开放,远过于昔,取名方式与格例众多,但也并非没有若干时代特点可寻。如“文”、“德”、“忠”、“信”等彰德之字,“老”、“叟”、“翁”、“父”(甫)等倚年之词,大量人名。 元代,“汉人多作蒙古名”(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0),当就是强调民族界别得统治政策使然。 迄明清时,仕途益窄而科举益盛,士人都往一条八股捷径上抢跑道,乃有“魁”、“奎”、“元”、“第”、“恩”、“光”、“禄”、“士”等字大量人名。 鸦片战争以后,阶段性得取名趋时风尚,给人之印象愈为强烈。如“胡汉民”、“于右任”、“戴天仇”等人名中,透射出民族意识得勃兴。 而“建国”、“同庆”、“解放”等名得大量出现,则记载了新中国诞生得时代巨变。到了五十年代末“大跃进”,中国政府决心在几年之内在经济上超过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从“超英”,“超美”,“跃进”等名字中,不用问人们马上就知道这些人出生得年代。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得强劲东风又把“卫东”、“红卫”、“向东”、“要武”等吹得家喻户晓。如香港著名得女作家黄爱东西,原名黄爱东,就就是这个年代得见证。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浪潮得席卷,出现了一时得出国热,而“莉莉”、“莎莎”等颇具洋化色彩得名字有风靡一时。 从这些具有超强时代性得人名中,我们可以瞧出,中国人得敏锐得洞察力、强烈得政治倾向性与伟大得爱国思想。当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人得从众心理,注重共性,缺乏个性。如今,全球得多元化、一体化得发展,人们对自我、个性得追求,使得人名中得时代性特征大大减弱了,但就是,不可否认得,这种取名得方法在我国取名史上曾经占有主导地位。

2016宝宝取名最有内涵的女孩名字

2016最新版有内涵的女孩名字 中国自古就有取名寻出处的传统,一个气质优雅,出自经典、拥有厚重文化积淀的好名字,会让人平添几分敬意。如果你想为宝宝取个文雅的好名字,又不想自己钻到故事堆里费尽心机地查找,就看看这篇好名字大全。名字有《好运来起名》提供: 璟雯:璟:玉的光彩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艾琳:寓意:像美玉一样气质高贵,美丽大方。 碧萱:萱:一种忘忧的草。 海玲:寓意:大海的精灵。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慧艳:聪明美丽。 慧妍:慧:智慧妍:美好。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佳瑶:有美丽大方,逍遥快乐之意。 静宸: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靖瑶:靖:平安瑶:美玉。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凌菲: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曼柔:有婀娜多姿,性情温柔之意。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羽馨:羽缎;温馨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借用古诗词为羊年女宝宝起名字。

英语姓名起源和文化内涵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2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3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4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5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 6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7 Strategies of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8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9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10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11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12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 13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 14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5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16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17 《红字》中珠儿和相关元素的象征涵义 18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9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20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21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22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23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 24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25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26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27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28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29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30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3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32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33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34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35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36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37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38 违反合作原则下的幽默效果 39 女性的自我迷失与回归—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餐》(开题报告+论文) 40 目的论指导下的报刊新词英译 41 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 42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名字的文化

名字的文化 名字从远古就有,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名字从人一出生就被称呼,伴随人的一生,到人死了,墓碑上还留有人的名字。 有人说,伴随你一辈子的,除了影子,就是你的名字。 名字虽短,却是人类文化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重要承接者。 汉语的姓名,通常只有两三个字。就在这短短两三字中,记录了多少人的历史,承载了多少民族文化,隐藏了怎样玄妙的秘密呢? 据说最早的名字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名字只是为了互相区别,只要发音方便就好,所以原始民族起的名字里面,有很多“阿”的音,阿大阿二,阿猫阿狗什么的。因为“阿”是最好发的音,元音。 慢慢地,随着文化的进步、发展,名字才有了特别的意义和讲究。 中国人尤其重名。名字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内容。 君子求名,小人逐利。蝇营狗苟,追逐利益那是儒家文化鄙夷的行为。名声、名望、名节才是古代士子们非常珍视,甚至可以拿生命捍卫的。因此,在给后代取名的时候,便有了很多讲究、很多文化、很多趣事。 说到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恐怕大多数父母都体会过象诗人一般冥思苦想,文思枯竭,抓耳挠腮,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 中国文字是表意的,所以可以灌注进去很好的愿望。短短一两个字,要响亮,干净,要大气,文雅,还寄予了长辈的殷切期望。可以说,取个好名字,要比作首好诗,写篇妙文更难。 姓高的,叫高升,姓郑的,叫郑钱。这种功利的期望,表露的未免过于赤裸裸了。 中国人有很多好名字,举不胜举: 如孟浩然,这个名字大气恢弘,还有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在里面,那是来自《孟子》里面:“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又比如老舍,原来叫舒舍予,那是把舒字拆开了,意思是牺牲自我的意思,有佛家的思想在里面。 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很妙的名字,为读者津津乐道。如王语嫣,语笑嫣然,一听就是美女的名字,得了中国文学的神韵。又如郭靖,杨康,那是“靖康耻,尤未雪”的意思,寄予了国仇家恨在里面。 古人起名字有很多趣事。 传说李白7岁那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能作诗了有一次,父亲就想作一首七绝诗来考考儿子,先提了前两句,叫做:“春风送暖等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他母亲先接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这个时候,这个小李同志马上就接上了一句,叫做:“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一听,这不是正好我儿子的名字吗? 李花当然是白的。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既富于诗意,又简洁明快,还象征着皎洁的人格,“白”字,还蕴涵了道家空静无为,飘然出世的文化色彩。又比如说宋朝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做父亲的苏洵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他是如何给他儿子起名的。 首先是苏轼。“轼”是古代车上的一个横栏杆,如果要登高远望,包括作战的时候,你要站起来,就必须要扶着这个东西,所以它能保障你的安全,另外因为有这个东西,你会看得远。所以他给苏轼的字,叫子瞻,就是瞻望,望远的意思。 他的二儿子叫苏辙。“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实际上前有车,后有辙,它如同轨道,可以保证了车子不颠簸,不偏离,等于有规矩似的。因此给他二儿子的字叫子由。“由”就是有规矩,但是又是能够行动自由的意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起名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北宋朝实行了科举制了以后,尤其到明清,就有好多人就取什么应魁、登榜、登第、登科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有叫抗美、援朝的。文革时期,大量的名字叫“红”、“专”、“跃进”、“卫星”的,有人干脆就叫“文革”,如有一个乒乓球的选手叫马文革。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统计: 1949年9月30号以前,咱们国家常用的名字当中,6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女性的名字非常多;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用的是:华、英、玉、明、秀;1966年6月到1976年,就是文革这10年,排行前六的这几个字:第一是红,第二是华,第三是军,然后是文、英和明;到了1976年11月至1982年6月,这前6个字,开始有春天的气息了,那就是:华、丽、春、小、燕、红。 可以说,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特定时代特定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不相同的姓名文化。 在英国,名字的历史比较晚,所以我们很熟悉的英美人的名字都和职业有关系。比如说史密斯是铁匠;比如现在有个偶像级的足球明星叫贝克汉姆,贝克是面包师的意思。而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要查他的英文的含义呢,乔丹是马桶盖的意思。 古代日本的平民没有姓,直到在明治8年的时候,为了社会管理,颁布了强制性的“描字必称令”,所有人必须有姓。当时,百姓没有时间考虑就要去登记,所以日本人很多人的姓,就是他当时登记的地方。正在田里干活的,叫田中;在田边育秧的叫田边,或者山上山下,家里田种在山里边,叫山田;正好在松树底下,叫松下;正好在井边,叫井上。非常地表意。 在国内,少数民族使用表音文字,他们的一些起名,很有特色。比如蒙古族,萨满教是崇拜自然神明的。蒙古的名基本上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自然山川的美好

论姓名特征的文化内涵

论姓名特征的文化内涵 专业:12级汉语言文学班级:六班学号:201213000351 姓名:陆英 【内容摘要】每一个的姓名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每一个的姓名在我们身边都是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取名上往往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内涵,姓名的特征代表着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关健字】姓名特征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姓名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且关系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健康,婚姻,人际关系等。孔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①。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 姓名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它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进步,等社会发展到一定初级文明程度的时候,它才表现出文化意义及文化意旨。总的来说,姓名在能基础地表达出群类个体中的身份后,还能清晰地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各种深层意义。 人们常常以姓名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而一个的姓名特征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在人们取名字的时候就会根据一定的象征意义取名字。在民间人们取名习惯约有如下几种:第一是节令法如:夏雨、秋雨等,第二是盼子盼财法:来娣、招娣等。第三是动物法:啊牛、小鱼。第四是女当男养,亚男、男当女养,如新妹、秋月。第五是五行法:如杨森、张鑫等。还有的就是民国年间尚洋名如玛丽,海伦等。人们取名字都是有一种一定的心理暗示,以及名字里面隐含着的意义。如六班的“陆英”,“英”最初的意思是花开的时候,后来指的是杰出的英雄人物。再如“谢昌谨”中的“昌”代表着繁荣昌盛,则“谨”字寓意着做事谨慎。所以取名的文化内涵里面都有着自己所希望的寓意。 名字是一种心理暗示,然而我们看不见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时刻人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看不见的一种浓厚的文化传统时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的特有的文化传统,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表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 一个人的姓名能给人一生的命运带来影响,一个企业、产品的名称甚至给他的经营带来决定性的命运。文化的影响积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