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调压塔水量调节系统设计解读

水电站调压塔水量调节系统设计解读
水电站调压塔水量调节系统设计解读

水电站调压塔水量调节系统设计

水电站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概念——水流过大坝,转动水轮机,而水轮机则带动发电机发电。传统水电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水坝、引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等。如下图所示:

图1 水电站组成框图

调压塔是对引水式水电站的有压引水道或地下室厂房的较长有压尾水道,为了减小水击压力,并改善机组的运行条件而建造的水电站平水建筑物。它利用扩大了的断面和自由水面的反射水击波的特点,将有压引水道分成两段:上游段为有压引水隧洞,下游段为压力水管。调压塔的设立,使隧洞基本上可避免水击压力的影响,同时也减小压力水管中的水击压力,从而改善机组的运行条件。

调压塔的工作原理:

当水电站以某一固定出力运行时,水轮机所引用的流量Q0保持不变。调压室稳定运行的水位比上游低,为Q0通过引水道时所产生的水头损失。当水电站丢弃全部负荷时,水轮机的流量变为零,压力水管中发生水击现象,水流将随之停止流动。此时引水隧洞中的水流由于惯性作用仍继续流向调压塔,使调压塔水位升高,引水隧洞始末两端的水位差随之减小,流速也逐渐减慢。当调压塔的水位达到水库水位时,水流由于惯性作用仍继续流向调压塔,使调压塔水位继续升高,直至引水隧洞内的流速减小到零为止,此时调压塔内水位达到最高点。由于这时调压塔内水位高于水库水位,在引水隧洞的始末又形成了新的水位差,所以水流反向水库流去,调压塔中水位开始下降。当调压塔水位下降到水库水位时,水流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流向水库,调压塔水位还继续下降,直至引水隧洞内的流速减小到零为止,此时调压塔内水位降到最低点。而后由于调压塔的水位低于水库水位,引水隧洞中的水流又开始流向调压塔,调压室水位又开始上升。这样,伴随着引水隧洞中水流的往返运动,调压塔的水位也就上下波动。由于引水道存在摩阻,运动水体的能量会被不断消耗,波动也就逐渐衰减,最后波动停止,调压塔水位就稳定在水库水位。水电站增加负荷时,调压塔水位波动与丢弃负荷时相反。当机组的负荷发生小的变化时,也会引起调压塔的水位产生类似的波动。

压管道中的阀门突然开启、关闭或水泵因故突然停止工作,使水流流速急剧变化,引起管内压强发生大幅度交替升降。这种变化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游或下游传播,并且在边界上发生反射,这当种水流现象称作水击,交替升降的压强称为水击压强。水锤是在突然停电或者在阀门关闭太快时,由于压力水流的惯性,产生

水流冲击波,就像锤子敲打一样,所以叫水锤。水锤效应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导致管子的破裂或疮陷、损坏阀门和紧固件。当切断电源而停机时,泵水系统的势能将克服电动机的惯性而命名系统急剧地停止,这也同样会引起压力的冲击和水锤效应。为了消除水锤效应的严重后果,在管路中需要受到一系列缓冲措施和设备。为了改善水锤现象,常在有压引水隧洞(或水管)与压力管道衔接处建造调压室(调压塔)。

图2 调压塔工作原理图

数据库的设计

(1)波动的稳动性计算

调压塔的临界断面,应按水电站在正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小水头计算。上游的最低水位一般为死水位,但如电站有初期发电和战备发电的任务,这种特殊最低水位也应加以考虑。

引水系统的糙率是无法精确预侧的,只能根据一般的经验选择一个变化范围,根据不同的设计情况,选择偏于安全的数值。计算调压塔的临界断面时,引水道应选用可能的最小糙率,压力管道应选用可能的最大糙率。流速水头、水轮机的效率和电力系统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只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加以考虑。

(2)最高涌波水位的计算

上游水库水位应取正常高水位,引水道的糙率应取可能的最小值,负荷的变化情况一般按丢弃全负荷设计。最高洪水位丢弃全负荷或部分负荷进行校核。如电站的机组和出线的回路数较多,而且母线分段,经过分析,电站没有丢弃全负荷的可能,也可不按丢弃全负荷计算。对于丢弃全负荷情况,可假定由最大流量

减小至空转流量;为了安全,有人认为应按丢弃至零计算。

(3)最低涌波水位的计算

上游水库水位应取可能的最低水位,引水道的糙率应取可能的最大糙率。确定最不利的增加负荷情况比确定最不利的丢失负荷情况更加困难。增加负荷对调压室的工作比丢弃负荷更危险,如计算不正确,可能使引水道和压力管道进入空气,破坏建筑物和机组正常的运行。在技术设计阶段,增加负荷的条件应根据设计电站在系统中的工作情况,经专门研究确定,并应考虑系统将来的发展。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其余所有机组都已满负荷运行,而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的情况作为设计情况,若电站机组多于3台时,最后加入的容量,应不小于电站总容量的1/3。此外,应计算丢弃全负荷后水位波动的第二振幅,以检验其是否低

于增加负荷时的最低涌波水位,此时,上游水位应取可能的最低水位,糙率应取可能最小值。

如果调压塔波动的衰减时间相当长,这时还应补充研究电站在丢弃负荷后不久又重新带上负荷(或相反,带上负荷不久后又丢弃负荷)引起波动叠加的可能,这一点也说明调压塔波动迅速衰减是很重要的。

水量调节设计

(一)水量调节设计流程图

N

图3 调压塔水量调节系统设计流程图

本系统设计基于keil c51语言设计。利用一个端口连续不间断地查询塔内水位的情况,当水位发生变化时,检测调压塔内的水位,当水位高于理论计算的最高涌水位时,可以增加负荷工作或者溢流放水让调压塔内的水位达到正常水位。当端口检测到调压塔内的水位低于最低涌水位时,应该丢失负荷工作,来维系调压塔内的平衡,预防空气的进入,而破坏建筑物和机组正常的运行。

同时在塔内高度方向上可布置多个传感器,利用传感器的间距以及到达各传感器的时间我们可以知道塔内水位增加及衰减的速度,再根据引水隧道内的流入量及压力水管的流出量中的任何一个可以控制另一个输入或输出量,让塔内水量达到最佳状态。

(二)调压塔水位检测的设计

电路的设计,可利用水的导电性这个基本原理来检测调压塔内的水位,在理论最低水位界面处放置两个传感器,只有当最低涌水位和最高涌水位界面两个传感器接受到信号1时,我们才认为此时塔内的水位高于或者等于最高涌水位,当只有最低涌水位接受到信号1时,可以确定此时塔内的水低于最高涌水位但是高

于最低涌水位,当没有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时,我们认为此时水位低于最低涌水位,由于一般限制最低涌水位的出现可在,可在最低涌水位上一定范围内再设置一个

表1 所有条件下的状况分析

接地

最低涌水位

界面

图4 关于水量检测的电路设计

对于检测到的信号,需要及时反馈到厂房部处控制发电机的载荷的数量。对于蓄水式发电站可以利用此检测信号在上流的死水期可以利用抽水机将已排放的下流水再抽回,来平衡调压塔内水位。

总结:在设计系统中,必须根据调压塔的条件来计算调压塔的最低涌水位和最高涌水位,再根据水轮机的大小及发电机的功率建立一个数据库。对于检测到的信号信息需实时与数据里的数据进行比较,利用得到的反馈信息来实现对水位的调节。系统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有单片机,keilc51语言,数据库,传感器,串行通信等技术手段的应用。由于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的情况比较理想化,以及现实中有具体的情况,试验的只能作为现实设计中的一种参考。

高层建筑PLC控制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高层建筑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1 概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对人民生活与工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强,人民对供水的质量和 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等应用到供水领域,成为对供水系统的新要求。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 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 节能性,这在能量日益紧缺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设计该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变频恒压供水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水节能已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条

件下,我们这个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 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用水 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 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 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 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有可能使 水管爆破和用水设备的损坏。在恒压供水技术出现以前,出现 过许多供水方式,以下就逐一分析。 1.一台恒速泵直接供水系统 这种供水方式,水泵从蓄水池中抽水加压直接送往用户,有的甚至连蓄水池也没有,直接从 城市公用水网中抽水,严重影响城市公用管网压力的稳定。这种 供水方式,水泵整日不停运转, 有的可能在夜间用水低谷时段停止运行。这种系统形式简单、造 价最低,但耗电、耗水严重,水压不稳,供水质量极差。 2.恒速泵加水塔的供水方式 这种方式是水泵先向水塔供水,再由水塔向用户供水。水塔的合理高度是要求水塔最低水位 略高于供水系统所需要压力。水塔注满后水泵停止,水塔水位低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1总平面布置 一般规定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条确定。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 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主要建(构)筑物 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 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基于 PLC 和变频器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基于 PLC 和变频器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赵华军钟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章介绍一种基于三菱PLC 和变频器控制恒压供水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硬件的构成和控制流程。系 统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工业等恒压供水需求。系统具有节能、工作可靠、自动控制程度高、经济易配置等优点。 关键词:变频器;PID;PLC;恒压供水 1 引言 目前,在城市供水系统中,还有很多高楼、生活 小区、边郊企业等采用高位水塔供水方式。这样,由 于用水量具有很大随机性,常常出现在用水高峰时供 水量很小甚至没有水用的问题;且采用高位水塔,很 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 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变频器内置PID 功能的恒压供水 系统,采用了PLC 控制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对传统 水塔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该系统根据用水量的变 化,经过压力传感器将水压变化情况反馈给系统,使 得系统能自动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从而控制水泵转 速,调节输出数量,使得水量变化时可保持水压恒定; 可取代高位水塔或直接水泵加压供水方式,为城市供 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条极具推广、应用的新途径[1]。 2 工作原理 本文采用的变频器是三菱FR-A540,该变频器内 置PID 控制功能;供水系统方案如图1 所示。 将通往用户供水管中的压力变化经传感器采集 到变频器,与变频器中的设定值进行比 较,根据变频器内置的PID 功能,进行数 据处理,将数据处理的结果以运行频率的 形式进行输出[2]。 当供水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变频器 就会将运行频率升高,反之则降低,且可 根据压力变化的快慢进行差分调节。由于 本系统采取了负反馈,当压力在上升到接 近设定值时,反馈值接近设定值,偏差减小,PID 运算会自动减小执行量,从而降低变频器输 出频率的波动,进而稳定压力。 在水网中的用水量增大时,会出现“变频泵” 效率不够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增加水泵参与供水,通 过PLC 控制的交流接触器组负责水泵的切换工作; PLC 是通过检测变频器频率输出的上下限信号,来判 断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从而控制接触器组是否应该增 加或减小水泵的工作数量。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DLT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urge chamber of hydropowerst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关于发布《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 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 电技[1996]733号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其编号为:DL/T5058-1996 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1996年10月31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及位置选择 4调压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基本类型及选择 5调压室的水力计算及基本尺寸的确定 6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的设计 7调压室的结构设计、构造、观测及运行要求 附录A压力水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附录B调压室的涌波计算公式 附录C抽水蓄能电站水泵工况断电、导叶拒动时的调压室涌波计算方法 本规范用词规定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水电站调压室是压力水道系统中一项重要建筑物,为体现国家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一调压室设计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设计,小型水电站的调压室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水电站调压室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压力水道的布置、机电特性和运行条件等资料,经综合论证,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0.4水电站调压室设计除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补充规定、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J173—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试行)、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等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与规定。以上标准将来如有修改,则执行其新版本。 2术语、符号 2.0.1名词术语

水电站调压室的基本类型

水电站调压室的基本类型 (1) 简单圆筒式调压室 特点:断面尺寸形状不变,结构简单,反射水击波效果好。但水位波动振幅较大,衰减较慢,因而调压室的容积较大;在正常运行时,引水系统与调压室连接处水力损失较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可采用有连接管的圆筒式调压室。 适用:低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 (2) 阻抗式调压室 将圆筒式调压室的底部,用较小断面的短管或用较小孔口的隔板与隧洞及压力管道连接起来,这种孔口或隔板相当于局部阻力,即为阻抗式调压室。 特点:进出调压室的水流在阻抗孔口处消耗了一部分能量,可以有效地减小水位波动的振幅,加快了衰减速度,因而所需调压室的体积小于圆筒式。正常运行时水头损失小。由于阻抗的存在,水击波不能完全反射,压力引水道中可能受到水击的影响。 (3) 双室式调压室 特点:双室式调压室是由一个竖井和上下两个储水室组成。 上室供丢弃负荷时储水用,一般在最高净水位以上,在正常运行时是空的。下室在正常运行时充满水,供增加负荷时补给水量用,应在调压室中最低静水位以下。竖井是用来连接上下室和引水道与压力管道的。刚丢弃负荷时,由于竖井断面较小,水位迅速上升,当水位达到上室时,其上升的速度放慢,从而减小波动振幅。当增加负荷时,水位迅速下降到下室中,并由下室补充不足的水量,因此限制了水位的下降。 适用:水头较高,要求的稳定断面较小,水库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电站。 上室的底部高程由水库最高水位控制,下室的顶部高程由水库的死水位控制。 (4) 溢流式调压室 溢流式调压室顶部设有溢流堰。 当丢弃负荷时,调压室的水位迅速上升,达到溢流堰顶后开始溢流,限制了水位的进一步升高,有利于机组的稳定运行,溢出的水量,可以设上室加以储存,也可排至下游。(5) 差动式调压室 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筒组成,中间的圆筒直径较小,上有溢流口,称为升管,其底部以阻力孔口与外室相通。 特点:外室直径较大,起盛水及保证稳定的作用,其断面由波动稳定条件控制。差动式调压室所需容积较小,水位波动衰减得也较快。但其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适用:地形和地质条件不允许大断面的中高水头水电站,在我国采用较多。 (6) 气垫式或半气垫式调压室 在压力隧洞上靠近厂房的位置建造一个大洞室,室中一部分充水,另一部分充满高压空气。利用调压室中的空气压缩或膨胀,来减小水位涨落的幅度。 适用:深埋于地下的引水道式地下水电站。目前我国尚未采用。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1 总平面布置 1.1一般规定 1.1.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1.1.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1.1.3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1.1.4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1.1.5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2.3.4条确定。 1.1.6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1.1.7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1.1.8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1.1.9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1.2主要建(构)筑物 1.2.1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

水电站试题

第一部分引水建筑物 第一章水电站的布置形式及组成建筑物 一、填空题 1.水电站的基本布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其中坝式水电站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2.有压引水式水电站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而无压引水式水电站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3.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4.按其调节性能水电站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 二、思考题 1.按照集中落差的方式不同,水电站的开发分为几种基本方式?各种水电站有何特点及适用条件? 2.水电站有哪些组成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潮汐电站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4.何为水电站的梯级开发? 第二章水电站进水口及引水建筑物 一、判断题 1.无压引水进水口,一般应选在河流弯曲段的凸岸。( ) 2.有压进水口的底坎高程应高于死水位。( ) 3.通气孔一般应设在事故闸门的上游侧。( ) 4.进水口的检修闸门是用来检修引水道或水轮机组的。() 5.渠道的经济断面是指工程投资最小的断面。( ) 6.明渠中也会有水击现象产生。( ) 二、填空题

高楼恒压供水系统

高楼恒压供水系统 高楼恒压供水系统的PID控制原理: 根据反馈原理:要想维持一个物理量不变或基本不变,就应该引这个物理量与恒值比较,形成闭环系统。我们要想保持水压的恒定,因此就必须引入水压反馈值与给定值比较,从而形成闭环系统。但被控制的系统特点是非线性、大惯性的系统,现在控制和PID相结合的方法,在压力波动较大时使用模糊控制,以加快响应速度;在压力范围较小时采用PID来保持静态精度。这通过PLC加智能仪表可时现该算法,同时对PLC的编程来时现泵的工频与变频之间的切换。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造价也不高。 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要想维持供水网的压力不变,根据反馈定理在管网系统的管理上安装了压力变送器作为反馈元件,由于供水系统管道长、管径大,管网的充压都较慢,故系统是一个大滞后系统,不易直接采用PID调节器进行控制,而采用PLC参与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对控制系统调节作用。 高楼恒压供水系统指导: 1、无负压供水设备由专业人员提供或指导,普通状况可采用建筑设计图中的给排水设计图所标定的流量及扬程停止供水设备。 2、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根据用户的供水参数(流量、扬程等),满足最不利点请求,应思索系统沿程和部分压力损失。(普通沿程损失的计算可参考每10米沿程增加1米扬程的办法计算。即大楼从泵房至楼顶最不利配水点管路总长100米,那么沿程损失可大约以为是10米,在肯定扬程时,应增加10米计算)。 3、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工作点应充沛思索水泵效率区域。 4、用户提供供水量与供水压力外,还应提供自来水管网管径和自来水管网在用水顶峰时的供水压力值(因无负压供水设备为叠压该数据便于计算扬程)。 高楼恒压供水系统安装的过程: 1、将设备控制柜水平安放在水泥基础上,并用膨胀螺丝固定好; 2、找好进水口、出水口; 3、将自来水管引入到设备进水口,设备进水口法兰前端请顺序阀门,过滤器; 4、将用户出水管引入到设备出水口,设备出水口法兰前端请阀门,扰性街头; 5、将三相四线电引入到控制柜电源接线端,电源线大小根据设备总功率来定;

调压室水力试验

调压室水力试验

目录 一、实验目的............................................................................... . (2)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 (2) 三、实验设备及模型数据............................................................................... .. (2) 四、实验成果............................................................................... . (3) 问题1:描述实验观察到的阻抗式和差动式调压室中的水力现象 (3) 问题2:根据阻抗式调压室模型数据用解析

法求出上水箱为高水位丢荷后调压室的最高水位,并与实验成果比较.......................................................................... (4) 问题3:比较差动式和阻抗式在同一实验情况时观察到的水力现象 (6) 问题4:在引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引水管长度对阻抗式调压室水力现象的影响.......................................................................... . (8) 问题5:比较不同阻抗孔口面积对差动式调压室水力现象的影响 (9) 五、实验的收获与不足............................................................................... . (9)

有压引水系统水力计算

一、设计课题 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水力计算。 二、设计资料及要求 1、设计资料见《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2、设计要求: (1)、对整个引水系统进行水头损失计算; (2)、进行调压井水力计算球稳定断面; (3)、确定调压井波动振幅,包括最高涌波水位和最低涌波水位; (4)、进行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检验正常工作状况下税基压力、转速相对值。 三、调压井水力计算求稳定断面 <一>引水道的等效断面积:∑= i i f L L f , 引水道有效断面积f 的求解表 栏号 引水道部位 过水断面f i (m 2 ) L i (m) L i/f i

所以引水道的等效断面积∑= i i f L L f =511.28/21.475=23.81 m 2 <二>引水道和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计算: 引水道的水头损失包括局部水头损失 h 局和沿程水头损失h 沿两部分 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包括局部水头损失h 局和沿程水头损失h 沿两部分 1, 2 2g 2h Q ?ξ局局=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Q :通过水轮机的流量取102m 3/s ω :断面面积 m 2 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局部水头损失h 局计算表 栏号 引水建筑物部位及运行 工况 断面面积 ω(m 2 )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局部水头损失 10-6Q 2(m ) 合计(m) (1) 进 水 口 拦污栅 61.28 0.12 0.017 0.307 (2) 进口喇叭段 29.76 0.10 0.060 (3) 闸门井 24.00 0.20 0.184 (4) 渐变段 23.88 0.05 0.046 (5) 隧 洞 进口平面转弯 23.76 0.07 0.066 0.204 (6) 末端锥管段 19.63 0.10 0.138 (7) 调 压 正常运行 19.63 0.10 0.138 2.202 (1) 拦污栅 61.28 4.1 0.067 (2) 喇叭口进水段 29.76 6.0 0.202 (3) 闸门井段 24.00 5.6 0.233 (4) 渐变段 2 3.88 10.0 0.419 (5) D=5.5m 23.76 469.6 19.764 (6) 锥形洞段 21.65 5.0 0.231 (7) 调压井前管段 19.63 10.98 0.559

高楼恒压供水的PLC 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关于高楼恒压供水 恒压供水是指用户段不管用水量的大小, 总保持管网水压基本恒定, 这样既可满足各部位的用户对水的需求, 又不使电动机空转造成电能的浪费。高楼恒压供水通常是采用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给水塔或楼顶高位水箱,以自来水局部加压的形式供水,这种气压供水可以取代任何高度的水塔或楼顶高位水箱,水质亦不易污染,占地面积亦小。 建筑给排水是与人民生活、生产活动、卫生安全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在日常常生活中,如果供水系统的水压不稳定,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对居民用水而言,水压过高,会导致管路泄露和水源流失严重;水压过低,用户用水会导致供水不足。对于消防用水而言,水压不稳定,会影响灭火质量。因此,保持供水压力的稳定是很有必要的。恒压供水系统是指用户端不管用水量大小,总保持管网中水压基本恒定。随着微机技术及变频技术的发展,设备简单、投资少、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控制系统将是高楼恒压供水系统研究的方向。 1.2 PLC的概述 1.2.1 PLC的简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对PLC定义如下: 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它能够存储和执行指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式一体,易于拓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事实上, PL C就是以嵌入式CPU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等模块,可以方便的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装置。PLC与机器人,计算机帮助设计与制造一起作为现代工业的三大支柱。 1.2.2 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上是一种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PLC系统与微型计算机结构基本相同,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通用型PLC的硬件结构 通用型PLC的硬件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它是一种通用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模块及电源组成。

调压室的功用、要求及设置条件

调压室的功用、要求及设置条件 一、调压室的功用 在较长的压力引水系统中,为了降低高压管道的水击压力,满足机组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常在压力引水道与压力管道衔接处建造调压室。调压室将有压引水系统分成两段:上游段为压力引水道,下游段为压力管道。调压室的功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反射水击波。基本上避免了(或减小)压力管道传来的水击波进入压力引水道。 (2) 减小水击压力(压力管道及厂房过水部分),缩短了压力管道的长度。 (3) 改善机组在负荷变化时的运行条件。 二、调压室的基本要求 根据其功用,调压室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调压室尽量靠近厂房,以缩短压力管道的长度。 (2) 调压室应有自由水表面和足够的底面积,以保证水击波的充分反射; (3) 调压室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在负荷变化时,引水道及调压室水体的波动应该迅速衰减,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4) 正常运行时,水流经过调压室底部造成的水头损失要小。为此调压室底部和压力管道连接处应具有较小的断面积。 (5) 结构安全可靠,施工简单方便,造价经济合理。 三、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调压室是改善有压引水系统、水电站运行条件的一种可靠措施。但调压室一般尺寸较大,投资较大,工期长,特别是对于低水头电站。 调压室的造价可能占整个引水系统造价的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是否设置调压室,应在机组过流系统调节保证计算和机组运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地形及地质条件、压力管道的布置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加以确定。 1.上游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初步分析时,可用水流加速时间(也可称为压力引水道的时间常数)Tw来判断,设置上游调压室的条件: Tw的物理意义:在水头Hp作用下,不计水头损失时,管道内水流速度从0增大到V所需的时间。显然,Tw越大,水击压力的相对值也越大,对机组调节过程的影响也越大。

调压室水力计算分解

调压室的水力计算 1. 调压室断面计算 当上游死水位,下游为最低水位,最小水位H min=188.9m,三台机满发,引水道糙率取最小值,压力管道糙率取最大值,通过水轮机的流量为57m3s?,则此时的引水隧洞水头损失的计算如表格1,压力钢管水头损失的计算如表格2。引水道应选可能的最小糙率0.012,压力管道应选择可能的最大糙率0.013。 表格1引水隧洞水头损失表 表格2压力钢管水头损失表 F T?> Lf 2αgH1 = Lf 2αg(H0??w0?3?wT ) =45.548m2 其中 H0——最小水头损失,H0=188.9m; ?w0——引水隧洞损失,?w0=17.802+0.296=18.098; ?wT 0——压力管道水头损失,?wT =3.110+2.805=5.915m; L——引水隧洞长度,12662m;g——重力加速度,g=9.81m/s2 f——引水隧洞面积,16.62m2。α——引水道阻力系数 v0=Q f = 57 16.619 =3.43m s? α=?w0 v02 = 18.098 3.4302 =1.5385

为了保证大波动的稳定,一般要求调压室断面大于托马斯断面,初步分析时可取(1.0~1.1)F T?,作为调压室的设计断面。这里选取D=7.8m,则系数k为: F k=47.784 k=F k/F T?=1.05 2. 最高涌波水位计算 按正常蓄水位时共用同一调压室的三台机组全部满载运行瞬时丢弃全部负荷(即流量由Q max=57减至流量Q=0)作为设计工况。引水隧洞的糙率取尽可能的最小值(能耗少,涌波高)。n=0.012 引水道损失由表格1和表格2得: ?w0=? w0程+? w0局 =17.802+0.296=18.098m v0为时段开始时管中流速v0=Q f =3.43m s?;f为引水隧洞断面面积。 F为调压井断面面积,145.267m2;引水隧洞长L=12662m,g=9.81m s2 ?得引水道—调压室系统的特性系数。 λ= Lfv02 2gF?w0 = 12662×16.62×3.432 2×9.81×47.784×18.098 =145.89 令X0=?w0 λ=0.124,X=z λ ,则要求最高涌波水位z max,只需要求出X max=z max λ 即可。X max的符号在静水位以上为负,以下为正。 ln(1+X max)?X max=?X0 运用牛顿切线法求解方程的根 令 φ(x)=ln(1+x)?x+X0牛顿迭代公式为: x k+1=x k?φ(x)φ′(x) 取迭代初值x0=?0.5,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格3迭代计算结果 由表格3可以看出精确到0.001,X max=z max λ =?0.419 |z max|=?λX max=61.128m 根据《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不宜小于1m。所以调压室的顶高程: Z=1279+61.128+1.5=1341.63m

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某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 该水电站所在河流中下游地段侧向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地貌,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某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和厂房位于南天门岭,此处分水岭宽约800m ,而两端河水位差达13m ,本区地层主要是前震旦系的黑云母混合片麻岩通过,沿洞线未发现断层,且洞线顶上部新鲜岩体厚达80~160m ,深部裂隙已趋闭合因此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洞线前部通过两条较大岩脉均大致与洞线正交,一条为石英斑岩,宽30~40m ,另一条为正常闪岩,宽26~30m ,岩脉与围岩接触良好,厂房后山坡地形坡度约50o~60o,坡高40m 左右,后山坡边坡基本稳定。 7.1隧洞洞径及洞线选择 布置考虑了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施工条件与水力条件,由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引水洞径不宜大于12m ,因此,选择两条引水隧洞,四条压力管道分别给每台机组供水,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即单管单机),钢管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使水流平顺,减小水头损失。 7.1.1有压引水隧洞洞径计算 由于水轮机选型部分已知单机最大引用流量:3max 124.91/Q m s = 隧洞断面面积:max 2e Q A V = 24 A D π= 式中: 4.2/e V m s = 由上式得:2max 22124.9159.484.2e Q A m V ?= == 则洞径8.7D m === 本设计中取9.0D m =。 7.1.2洞线选择原则 1)地质条件:尽可能位于完整坚硬的岩石中,避开岩体软弱、山岩压力大、地下水充沛及岩石破碎带、地震区。必须穿越软弱夹层或断层时尽可能正交布置。隧洞通过层状岩体时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尽可能大,以利于围岩稳定,提高承载

第二节 调压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程

第二节调压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程 一、调压室的工作原理 水电站在运行时负荷会经常发生变化。负荷变化时,机组就需要相应地改变引用流量,从而在引水系统中引起非恒定流现象。压力管道中的非恒定流现象(即水锤现象)在上一章中已经加以讨论。引用流量的变化,在“引水道-调压室”系统中亦将引起非恒定流现象,这正是本节要加以讨论的。 图13-5为一具有调压室的引水系统。当水电站以某一固定出力运行时,水轮机引用的流量亦保持 不变,因此通过整个引水系统的流量均为,调压室的稳定水位比上游水位低,为通过引水道时所造成的水头损失。 当电站丢弃全负荷时,水轮机的流量由变为零,压力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压力管道的水流经过一个短暂的时间后就停止流动。此时,引水道中的水流由于惯性作用仍继续,流向调压室,引起调压室水位升高,使引水道始末两端的水位差随之减小,因而其中的流速也逐渐减慢。当调压室的水位达到水库水位时,引水道始末两端的水位差等于零,但其中水流由于惯性作用仍继续流向调压室,使调压室水位继续升高直至引水道中的流速等于零为止,此时调压室水位达到最高点。因为这时调压室的水位高于水库水位,在引水道的始末又形成了新的水位差,所以水又向水库流去,即形成了相反方向的流动,调压室中水位开始下降。当调压室中水位达到库水位时,引水道始末两端的压力差又等于零,但这时流速不等于零,由于惯性作用,水位继续下降,直至引水道流速减到零为止,此时调压室水位降低到最低点。此后引水道中的水流又开始流向调压室,调压室水位又开始回升。这样,引水道和调压室中的水体往复波动。由于摩阻的存在,运动水体的能量被逐渐消耗,因此,波动逐渐衰减,最后全部能量被消耗掉,调压室水位稳定在水库水位。调压室水位波动过程见图13-5中右上方的一条水位变化过程线。 当水电站增加负荷时,水轮机引用流量加大,引水道中的水流由于惯性作用,尚不能立即满足负荷变化的需要,调压室需首先放出一部分水量,从而引起调压室水位下降,这样室库间形成新的水位差,使引水道的水流加速流向调压室。当调压室中水位达到最低点时,引水道的流量等于水轮机的流量,但因室库间水位差较大,隧洞流量继续增加,并超过水轮机的需要,因而调压室水位又开始回升,达最高点后又开始下降,这样就形成了调压室水位的上下波动,由于能量的消耗,波动逐渐衰减,最后稳定在一个新的水位,此水位与库水位之差为引水道通过水轮机引用流量的水头损失。水位变化过程见图13-5中右下方的一条水位变化过程线。 从以上的讨论可知,“引水道一调压室”系统非恒定流的特点是大量水体的往复运动,其周期较长,伴随着水体运动有不大的和较为缓慢的压力变化。这些特点与水锤不同。在一般情祝下,当调压室水位达到最高或最低点之前,水锤压力早已大大衰减甚至消失,两者的最大值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在初步估算时可将两者分开计算,取其大者。但在有些情况下,如调压室底部的压力变化较快(如阻抗式或差动式调压室)或水轮机的调节时间较长(如设有减压阀或折流板等),这时水锤压力虽小,但延续时间长,则需进行调压室波动和水锤的联合计算,或将两者的过程线分别求出,按时间叠加,求出各点的最大压力。 在增加负荷或丢弃部分负荷后,电站继续运行,调压室水位的变化影响发电水头的大小,调速器为了维持恒定的出力,随调压室水位的升高和降低,将相应地减小和增大水轮机流量,这进一步激发调压室水位的变化,因此调压室的水位波动,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逐步衰减的,波动的振幅随时间而减小;另一种是波动的振幅不衰减甚至随时间而增大,成为不稳定的波动,产生这种现象的调压室其工作是不稳定的,在设计调压室时应予避免。 因此,研究调压室水位波动的目的主要是: (1)求出调压室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和最低涌波水位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决定调压室的高度和引水道的设计内水压力及布置高程。

恒压供水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为《高楼恒压供水自动化系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随着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设计出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供水厂复杂环境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趋势。这些文献给与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进几年有关高楼供水自动化系统的文献期刊。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节能特性使得其越来越广泛用于工厂、住宅、高层建筑的生活及消防。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由PLC、传感器、变频器及水泵机组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变频器、PLC 是恒压供水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 汤跃和尚亚(2007)在《变频调速恒压与变压供水的能耗分析》研究了恒压和变压两种供水方式的能耗.采用图示法对比了水泵全速、恒压和变压运行的能耗差别,分析了管网特性的静扬程随水泵工况变化的关系. 胡赤兵和桑瑞鹏(2005)在《利用PLC实现泵站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结合某大型小区新建泵站利用PLC设计了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介绍了基于PC 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实际问题介绍了利用MSComm6.0函数实现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上位机的通信。 王晓瑜(2011)在《基于PLC和HMI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介绍用三菱FX2N PLC、变频器和人机界面,设计桓压供水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的控制原理,设计系统流程图及软件程序.实践结果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实现住宅恒压供水和节能的环保要求. 朱本坤(2008)在《基于S7-200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一种采用S7-200 PLC作为控制核心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PT203B应变式压力传感变送器实时测定水流压力,经PID调节器调节后送入变频器进行变频调节,PLC根据变频器输出信号来控制恒压供水系统。 陈宏志(2003)在《变频恒压供水应用效果分析》简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传统供水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变频技术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以两个实例说明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应用变频技术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景文(2007)在《高层建筑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根据管网和水泵的运行特性曲线,阐明了供水系统的变频调速节能原理,分析了变频恒压供水的原理及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研究和比较,可采用变频器和PLC实现高层建筑的恒压供水.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周力(2005)在《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模糊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的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应用了模糊控制技术,较好的克服了传统PID控制中稳定性差、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用PLC实现模糊控制的新方法.该系统取代了高塔或水泵直接加压供水方式,提高了供水质量,

引水式水电站布置调压室结构设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 1 -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 3 - 1.1地理位置 (3) 1.2水文气象 (3) 1.2.1水文条件............................................................................................................................ - 3 - 1.2.2气象条件............................................................................................................................ - 4 -1.3工程地质 (4) 1.4交通状况 (5) 1.5设计控制数据 (5) 第二章水轮机................................................................................................................................. - 5 - 2.1特征水头 (5) 2.1.1 H min的确定 ........................................................................................................................ - 5 - 2.1.1.1校核洪水位................................................................................................................................. - 5 - 2.1.1.2 设计洪水位................................................................................................................................ - 6 - 2.1.1.3 正常蓄洪水位............................................................................................................................ - 6 - 2.1.1.4设计低水位................................................................................................................................. - 7 - 2.1.2 H max的确定........................................................................................................................ - 7 - 2.1.2.1 校核洪水位................................................................................................................................ - 7 - 2.1.2.2 设计洪水位................................................................................................................................ - 8 - 2.1.2.3 正常蓄洪水位............................................................................................................................ - 8 - 2.1.2.4设计低水位................................................................................................................................. - 9 - 2.1.3 H av的确定....................................................................................................................... - 9 - 2.2选型比较 (10) 3.3调速系统 (14) 3.4水轮机转轮流道尺寸: (15) 3.4.1蜗壳尺寸.......................................................................................................................... - 15 - 3.4.2尾水管尺寸...................................................................................................................... - 16 -第三章发电机................................................................................................................................... - 16 -第四章混凝土重力坝................................................................................................................... - 18 - 4.1枢纽布置 (18) 4.1.1枢纽布置形式.................................................................................................................. - 18 - 4.1.2坝轴线位置...................................................................................................................... - 18 -4.2挡泄水建筑物.. (18) 4.2.1坝顶高程确定.................................................................................................................. - 18 - 4.2.1.1坝顶超出静水位高度△h ......................................................................................................... - 19 - 4.2.2挡水建筑物——砼重力坝.............................................................................................. - 19 - 4.2.2.1基本剖面................................................................................................................................... - 19 - 4.2.2.2实用剖面................................................................................................................................... - 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