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双循环“新格局小论文

“双循环”新格局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稳步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一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如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国内经济发展转型,从各方面来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格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人民主体性发展的角度,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根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本质,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推动生产力、对外开放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得了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以国内循环为主,与国外经济联系较少。在这一阶段,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飞速发展打下基础,但由于缺乏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引进,无法与国际市场贸易,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劳动资源丰富、劳动费用低,可以吸引国外企业。于是,我国抓住这一发展外向型经济良好的机会,提出了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针。把外商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与我国资源较丰富的优势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是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百年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需增长型经济,需要推动展业转型升级等,才能从发展中国家转为发达国家。“十二五”规划就进一步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逆全球化,有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推出各种多边协议、挑起贸易摩擦。与此同时,中美关系日益紧张,2018年发起贸易战,强化对华技术出口封锁。新冠疫情从2020至今,疫情在许多国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特别是印度,,首先进入6月后,季风性气候会带来大量的降雨,那时候,印度将会变成地球最恐怖的地方。第二,印度已经这么多尸体已经够恐怖了,但是加上大雨和高温就会完全不一样,而尸体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产生的瘟疫就更恐怖了。第三,这新冠虽然耐寒不耐热,但是其他细菌病毒是喜欢高温的,只等雨季一到,不忍直视。第四,高温、毒水和降雨会依靠大气循环,病毒瘟疫会靠大气传播的到处都是,进一步导致大量的人死亡。第五,同时过量焚烧尸体,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会电离一部分氢离子,虽然说亚硫酸是弱电解质,但他还是有酸性啊,腐蚀建筑物、甚至是人的皮肤。第六,酸雨,会进一步导致土壤酸化,而土壤酸化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大家都耳熟能详,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又会导致饥荒。总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疫情的影响使各国从安全角度考虑进行供应链的调整,中国所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正在加大。

当前,世界世界经挤要走出困境、走向复苏,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必然对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复苏产生重大影响。过去几个月来,为帮助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尽快恢复生产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措施,比如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间接贡献。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使美国等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些政客将抗疫斗争中体现出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优势歪曲成专制集权威权主义、侵犯“自由、民主、人权”,抛出“中国阴谋论”“中国责任论”等“中国威胁论”新版本,把本来一些正常的国际经贸和科技交流的关系意识形态化,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发起全方位围追堵截。这些做法不可能迫使中国屈服,而是促进中国思考如何在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寻找新的发展。因此,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经济应对逆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从哲学角度来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应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必然选择。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双循环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确立,是中国经济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

“双循环”的新格局,就是中国给的答案!

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优秀4篇

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优秀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篇一 【关键词】就业形势 经济新常态 结构 政策选择 对策 新時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为广大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泛的就业平台,成为目前相关部门探索的重点。加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进行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在就业形势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或挑战,具体表现在: (1)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比较凸显。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供需发生变化,那么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就业结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力结构调整和产业机构变化之间未能协同的矛盾更加凸显。比如常见的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没有上升到依靠内涵式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素质提升等发展道路上来,市场劳动力价格低,且没有竞争优势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依然比较粗放,从而导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供给侧结构带来转岗就业的现实问题。伴随国家供给侧结构进 程的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程有序推进,但是也要看到供给侧 结构也会导致一些劳动力出现转岗等情况,进而导致煤炭、钢铁等传统行 业很多的职工需要转岗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压力。 (3)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与就业难度大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随着新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对科技方面 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科技进步 一定程度上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性失业情形的出现,尤其 是对于劳动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而言,他们对科技进步方面的认知度 不够,甚至存在机器代替人工等作业情况,机器人等智能化工具的推广使用,将会导致很多的工作群体面临失业。 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劳动力用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工资水 平随着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提高,加上国家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中 国企业承担较重的社会保险费率,另外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人 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导致劳动群体人数不断减少,进而出现人口红利逐渐 衰减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的满足。 另外还存在就业质量偏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伴随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不 断增大,城乡差距依然比较大,劳动力就业质量明显不高的局面依然存在。 为了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公平开 放的就业环境,切实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成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就业 政策进行完善探索: (1)围绕稳增长与保就业两大基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衔接机制。当前政府对民生问题越来越关注,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 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另一方面对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应当

2023国考申论范文_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

2023国考申论范文_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 2023国考申论范文: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双循环理念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引擎,以此来构建发展新格局。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内外循环以及创新驱动三个方面,阐述推动双循环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推动双循环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驱动,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然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去年全球疫情的冲击,暴露了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脆弱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内需方面的拉动,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通过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增长点,促进国内市场活力的释放,可以有效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外,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其次,构建双循环需要加强内外循环的有机衔接。双循环理念强调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外循环代表着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通过扩大外贸规模,促进国内外市场的互利共赢,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内循环,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以内需为依托,推动形成更加紧密、有机的内外循环。内外循环的有机衔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创新驱动是构建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创新是推动双循环的核心动力,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内生增长能力。

我们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此外,要积极推动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相互支撑,推动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首先,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其次,加大对创新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培育新兴产业。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开放合作空间,引导全球资源要素流动,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 综上所述,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面对和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加强内需拉动,优化内外循环的有机衔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支撑,全面激发经济的发展活力与潜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发展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内需拉动和优化内外循环的有机衔接,实现供需平衡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创新驱动是双循环的核心动力,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还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和推动国际合作。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最新2篇)

2023形势与政策心得篇一 经过这几天学习形势政策课及查询资料,使我感触很深! 首先,我上网听了2023年X月25日由国家民委办公厅刘宝明副主任 所作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为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他滔 滔不决的话语,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国家高干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 们不仅享受着因知识的积淀所带来的无限欢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 深深陶醉。我们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 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容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 益匪浅,泽被至深。 第三、过分强调民族性与特殊性,是否会掩盖一些问题的存在和延缓 搁置解决现存问题的良策? (1)再就是我感觉我们国人缺少那创新精神,记得我曾经看到过这 样一个报道,是关于索尼创始人的经历。索尼,是个很为人知的大品牌大 公司了,但多少年前他不也是像雏鸟一样吗?她从一个小小的工厂发展到 现在的规模,靠的是创新,是过硬的技术!当索尼还是小工长的时候,老 板就聘请许多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只要他们有所创新就让他们做,不管出 多少钱,结果如何!从录音机创新到随身听多么巨大的进步啊!中国人缺 少的就是这个,就是这种精神!不创新,哪来新产品?哪来祖国的繁荣?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值得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动手能力较弱的中 国人只会学前人遗留的,而很少会在他们的肩膀上站的更高,望的更远!

(2)我们大学需要社交能力,也就是会说话,这样到社会上能很好 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能够很好的了解社会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更好的 发展自己。 (3)我感觉我们国人太认钱,很多有能力的大学生博士生很多都在 外国,根本没有我们钱爷爷的爱国精神,他好不利己,为了国家的强大, 放弃了荣华富贵,为我们国家作贡献;而切我们国家的设备也不是很高, 有很多有用人才在我们国土根本发挥不出来他们的真正水平,这样我们又 会失去很多人才。 第四、对现在专业学生就业分析: (1)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观察了用人单位,需要 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过关,还有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但是丰富的知识来具备教师的资格,还要有更好的能力,这个能力就体现在讲课的方面,讲课的好与坏正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 第一步筛选,那么做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技术尤为重要,那技术 就体现在平时的实验中,应重视起来! (2)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积极的心态,就比如 刚开始觉得实验蛮好玩的,但做久了,开始感觉到实验的烦琐和时间消耗 过多,从现在开始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去思考.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3)学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应该盲目的随大流,对于学习要有 针对性,我们现今大学生都缺乏信心和耐性,这样就会使很多大学生失去 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就业问题的难度。

2023国考申论范文: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

2023国考申论范文: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 2023国考申论范文: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其中,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格局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将就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推动双循环发展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首先,推动双循环发展有助于稳定国内经济。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到冲击。如果过度依赖外需,我国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过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强内需的拉动作用,提升我国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稳定国内经济。 其次,推动双循环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当前,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建设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自主可控能力,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另外,推动双循环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国内外市场的互利互惠合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更开放、更便利的政策措施,

扩大国内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可以促进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更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二、构建发展新格局 构建发展新格局是推动双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新格局的构建,必须抓住经济内外环境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这三个重点。 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内外环境变化。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处在深刻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涌现。要围绕这些新变化,及时调整我国发展节奏和方向,推动双循环战略的顺利实施。 其次,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在新格局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 再次,必须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创新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培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三、问题与对策 在推动双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 首先,要解决内外市场错位的问题。当前,我国内需潜力巨大,但国内市场规模与全球第一的地位不对等,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内需潜力相比,对外开放水平仍相对较低。要通过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激发内需潜力,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解决科技自主可控的问题。尽管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材料等方面

形势与政策”双循环“新格局小论文

“双循环”新格局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稳步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一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如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国内经济发展转型,从各方面来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格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人民主体性发展的角度,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根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本质,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推动生产力、对外开放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得了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以国内循环为主,与国外经济联系较少。在这一阶段,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飞速发展打下基础,但由于缺乏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引进,无法与国际市场贸易,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劳动资源丰富、劳动费用低,可以吸引国外企业。于是,我国抓住这一发展外向型经济良好的机会,提出了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针。把外商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与我国资源较丰富的优势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是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百年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需增长型经济,需要推动展业转型升级等,才能从发展中国家转为发达国家。“十二五”规划就进一步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逆全球化,有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推出各种多边协议、挑起贸易摩擦。与此同时,中美关系日益紧张,2018年发起贸易战,强化对华技术出口封锁。新冠疫情从2020至今,疫情在许多国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特别是印度,,首先进入6月后,季风性气候会带来大量的降雨,那时候,印度将会变成地球最恐怖的地方。第二,印度已经这么多尸体已经够恐怖了,但是加上大雨和高温就会完全不一样,而尸体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产生的瘟疫就更恐怖了。第三,这新冠虽然耐寒不耐热,但是其他细菌病毒是喜欢高温的,只等雨季一到,不忍直视。第四,高温、毒水和降雨会依靠大气循环,病毒瘟疫会靠大气传播的到处都是,进一步导致大量的人死亡。第五,同时过量焚烧尸体,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会电离一部分氢离子,虽然说亚硫酸是弱电解质,但他还是有酸性啊,腐蚀建筑物、甚至是人的皮肤。第六,酸雨,会进一步导致土壤酸化,而土壤酸化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大家都耳熟能详,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又会导致饥荒。总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疫情的影响使各国从安全角度考虑进行供应链的调整,中国所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正在加大。 当前,世界世界经挤要走出困境、走向复苏,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必然对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复苏产生重大影响。过去几个月来,为帮助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尽快恢复生产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措施,比如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间接贡献。

关于形式与政策小论文【九篇】

形式与政策小论文1 【摘要】本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与宏观经济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宏观经济政策,并进一步对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金融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 1、从出口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益出发,目前人民币不能贬值。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如果人民币也像周边国家那样大幅度地贬值,出口增长速度可能比现在高一些。但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增加出口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应为出口而出口,出口的目的之一是要赚钱。我们赚钱的本事如何所赚的钱与出口的增加成正比吗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比如我国出口美国的许多商品,价格不仅大大低于“四小龙”,甚至低于“四小虎”),许多东西已经在地摊上出售,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通过本币大幅度贬值来增加出口吗总不能发展到白送吧 所以,对目前的中国外贸来说,提高竞争力不能再靠货币贬值,而要靠品牌,靠提高产品质量,靠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附加值。从事外贸工作的人还应该向发达国家搞外贸的同行学习从事国际贸易的本事,而不能一味地要求或寄希望于本币的贬值。 2、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扩大出口的作用不大。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第一,出口的增长不完全决定于汇价,还取决于进口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内需求增长状况。在目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无论我们想出什么高招、采取何种政策,我们的出口也绝不可能达到1997年那么高的增长速度,因为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和日韩的经济深陷泥潭,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也在放慢,其进口需求都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民币贬值,由于并不能因此而增加相关国家的国内购买力进而增加进口需求,对我们扩大出口作用不大。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多(大多超过50%),出口与经济增长未见起色甚至出现负增长就是有力证明:1997年上半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对日本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1%,而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的下半年,相反却下降为负8.7%;到1998年5月,这些国家对日出口下降就更厉害了:与1997年同期相比,泰国下降23.4%,马来西亚下降32.1%,印尼下降32.7%。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日出口比那些货币大贬值的国家的情况却好得多,1998年1~7月仅下降了4.3%。特别是在全球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对欧美、拉美和非洲的出口仍保持18%以上的高速增长,更是有力证明。 第二,从我国目前的出口结构看,一般性贬值对促进出口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讲,中国的所有出口制成品中,进口的成分的价值含量已超过50%,假使人民币汇率下调10%,它真正能发挥的作用不超过5%,而且就是这个5%,也马上会被外部的压价和内部的涨价所湮没。对外经济贸易部负责人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对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的实际作用不大,其理由,一是加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论文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5月14日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习近平再次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的调整,是规则博弈的纵深化。这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于对世界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所做出的战略判断和方向指引,以此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征程。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形成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实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性事实。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较封闭的发展模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国民经济的内循环体系,进出口比重很低,国际资本很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开始发展国际大循环,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出口增长率超过了GDP的增长率,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2006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和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都达到较高水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态势到2006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贸进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出口占GDP 的比重从2006年的36%以上,一直下降到2019年的17%左右。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64.5%;下降到2019年的35.7%。经常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2007年的10%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一个经验性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也都实行较自由的市场经济。按照主流经济学思维范式,市场经济以工具理性为主导,具有增长的无限性。增长的无限性之所以成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因为工具理性所追求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格。交换价值以货币形态来表现,企业追求以货币单位计量的利润最大化。世界各国由市场经济主导,无限地追求交换价值,其逻辑结果和现实表现就必然是经济全球化,即市场经济具有扩展至全球的内在冲动。那么,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必然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发展,追求无止境的经济增长。 就某一国家而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比重,首先取决于国家的规模。小国经济的增长更大部分要进入国外市场,进行国际循环。例如,新加坡的国际经济循环部分就非常大。而大国的国内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大,一般来说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大,有更多的经济活动可以在国内市场中完成循环。例如,美国尽管是发达国家,相对于庞大的国内经济,它的国际经济比重就相对较小。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作者:陈劲阳镇尹西明 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21年第01期 摘要: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器与加速器,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与全新的国际关系新形势,系统厘清当前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新经济形势以及新的问题挑战为确立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双循环背景下如何系统性扭转与解决传统过度注重外循环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意义凸显。本文立足于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长期战略背景,从创新政策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模式三重视角探究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双循环下的创新引领体系需要基于“底线开放思维+全面自主创新”全新创新战略实现创新引领,并基于新型举国体制引领、未来产业引领与世界一流企业引领的整合式创新三重引领路径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关键词:双循环;创新引领;新发展格局;底线思维;产业政策;未来产业;自主创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848-2021(01)-0001-09 一、引百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时期迈人创新型国家的收官之年,也是面向“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步人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开局关键机遇期,厘清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助于“十四五”时期系统性地予以解决,推动我国整体产业与微观企业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驱动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路。自我国确立创新战略三步走以来,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尤其是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涌现出一大批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实现导向,我国持续加强了科技创新投入,从2016年的15500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21737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209亿元,创新投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在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下,我国在整体层面的创新能力不断攀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水平位居世界第14位,较10年前提高了29位次,位居中等收人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中的第1位。从创新产出的视角来看,不管是专利授权规模还是国际论文发表量都处于世界前列。自2013年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保持世界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lPO)的数据,2019年全球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6.58万件,年增长率为5.2%,其中,中国提交了58990件专利申请,超过美国提交的57840件,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尤其是在5G专利上,根据专利剖析组织IPlytics的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黄群慧 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20年第10期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会更加认识到加快促进这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极端的必要性,应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 从经济运行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呈现出深V型恢复的变化趋势。从中国经济一季度的数据看出,虽然总体上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6.8%,但是如果对比3月份和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三次产业的增加值,还是就业、投资、消费等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增速反弹、降幅明显甚至大幅度收窄的特点。而4月份和5月份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在从这次强度前所未有的巨大短期冲击中逐步恢复过来。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也就是说,截至5月份的数据,1-2月份的数据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谷底”,3月份以后逐步开始恢复,基本呈现出深V型恢复的态势。 从4、5月份的经济运行指标,再考虑到6月份疫情流行曲线状况和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虽然北京出现了新疫情会有一定影响,但初步判断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应该大概率能够转正。如果不出现太大的突发情况,下半年应该可以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明年迎来中高速增长。但5月份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深V型恢复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筑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稳企业保就业,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纾困政策应该保持到年底,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生态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尤其是落实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继续坚持“短期纾困与长期创新相结合”的政策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持续萎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和5.2%。从贸易上看,一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3%,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WTO预计二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18.5%,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看,一季度美国、欧元区和日本GDP同比下降4.8%、3.1%和3.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GDP将分别萎缩8%、10.2%和5.8%。面对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衰退,各个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超大规模的经济救助措施,这将有助于经济逐步恢复,由于迄今为止美国等国家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之医学界有预测认为疫情还可能在今年秋冬季卷土重来,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将十分艰难,甚至有可能呈现W型恢复的基本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4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三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我们上课的形式是老师讲解配合ppt演示。虽然每周只有一堂课,但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得兴趣也很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

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郑明月肖劲松 来源:《新经济导刊》 2020年第3期 面对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遭受冲击 和重塑,这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发展 格局 文/郑明月肖劲松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凭借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制造业体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体系,并在全球产业链 和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世界发展指数(WDI)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成为12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外贸对当年GDP的贡献率为31.83%,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但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严 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和调 整中国的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时指出,要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 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 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 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一)国际不利因素激增,国际循环受阻 1.“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近年来,美国先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公约,并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美国优先”成为其国内认知主流。2019年日韩发生半导体 产业贸易争端。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思潮以及各种贸易保护 主义、排外情绪等愈演愈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 将受到不利影响。 2.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消费锐减。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扩散加剧,许多国家采取不同程 度的生产与运输禁令,制造业和服务业停工停产,给全球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压力。世贸组织预测,2020年世界贸易额在前两年已经开始下降的基础上,再降低13%~32%。国际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旅游流动人口将下降20%~30%。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1-6月,中国货物贸 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3.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值得警惕。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美国、日本等一些 国家加紧实施“产业回流”战略。日本提出“中国+1” []政策,并为迁回本国的制造企业提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旨在通过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为辅助的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将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后,为适应国内外形势而提出的新战略。双循环即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为辅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竞争力;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具备打造内循环经济的潜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内需为主导,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潜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循环辅助国内循环,实现国内外市场联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开放发展。国际循环辅助国内循环的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和税收负担,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合作,推动“一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文章10篇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文章10篇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文章10篇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怎么写?让各类人才能够看到发展前景,努力实现发展目标,让肯干、能干、敢干的人才得到重用,以政策激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矢志奋斗的决心。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内容。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事业兴衰,惟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新时代新形势下,要目光如炬辨良才,砥砺作为促成才,身心关怀聚人才,不断增加“三度”,培植“凌云木”,锻造一支敢打仗、打胜仗的人才铁军,以“人才指数”提高“创新指数”拉升“发展指数”,实现人才工作新跨越。 把好“需求脉”,打通“选才路”,拓展人才涌现的“宽度”。 《默觚·治篇》有言:“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只有求贤若渴,才会群贤毕至。因此,要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坚持以“岗”取人、以“需”择人,冷眼看英雄,自觉摒弃“透过门缝看人”“以亲疏定是非”“一己之好恶”等狭隘、偏颇观念,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牢固树立“唯贤是举”的选才观,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听其言,迹其行,察其能,于恒河沙砾中挑出珍珠,在乱花迷眼处选出良木,扩大人才增量;要重视“挖”出本土人才,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基础农业、主导产业等急需人才为重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摸底排查,全面筛选,摸清特长,用好“靶向挖才,乡情挖才、政策挖才”,把“土专家”“田秀才”挖出来,让当地的能工巧匠齐聚一堂,破土飘香,盘活人才存量。

优秀形势与政策3000字论文最新6篇

优秀形势与政策3000字论文最新6篇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篇一 通过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又有了 更深一层的认识,就我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势才能更加体会到国 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坚信并支持国家的政策才能缓解形势的紧张。当代我 国很多人对国家的一些合适的政策心存偏见,往往是由于自己没有对整体 形势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独立辩解政策适合与否的能力,只偏信于媒体 或者其中一个人的宣讲,导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贯彻下去,造成了巨 大的经济和人力浪费。同样,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对国家政策曲解,对政策 心存怀疑,这样社会和国际形势能好起来吗?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更真诚地的去了解形势,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间的关系一定会亲切起来,全中国人才能同心协力,共同朝着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前进。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就明确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无论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 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 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 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还 应顺应时代发展,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 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作者:王伟杰王慧聪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05期 〔摘要〕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应对国际复杂严峻形势、适应“外循环为主体”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转型、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仍面临国内大循环梗阻与国际大循环掣肘。为此,必须在战略主线层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在核心支撑层面以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第一引擎作用,以内循环的高质量展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5-0045-08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调整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代选择,更是对冲疫情影响、化解外部风险,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党中央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来,立刻引发学界高度共鸣。目前学界主要关注以下议题:一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研究。学者们主要立足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时代困境〔1〕,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2〕及国内改革发展的挑战〔3〕三个维度展开阐释。二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研究。学者们探讨了“国内大循环”的基本特征〔4〕,“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关系〔5〕。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难点问题研究。学者们从高端供给不足、消费增长受限、市场环境尚需完善等角度阐释国内大循环的发展难点〔6〕。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研究。学者们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畅通〔1〕,构建完整内需体系〔7〕,产业链-供应链稳定〔8〕及推进全面开放〔9〕等视角提供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多维路径。应当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课题,现有研究已经初步勾勒了这一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轮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从整体上分析这一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现实逻辑,及其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实践困境的研究成果还有待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科学内涵、现实挑战及对策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科学内涵、现实挑战及对策建议 作者:董艳玲安帅 来源:《贵州省党校学报》2021年第03期 摘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历史任务、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效衔接存在梗阻等诸多挑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打通社会再生产堵点,全面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1)03 - 0031 - 08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作出的深刻调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 一、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中的许多制约因素和难点问题都需要在中长期的发展中予以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构建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战略举措,也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 (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持续探索的理论成果,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等经济理论探索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