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高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教师版)-莘庄

微专题-高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教师版)-莘庄
微专题-高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教师版)-莘庄

【微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

知识梳理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1)三大守恒、等量或比例关系的存在

①电荷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

混合溶液等,

②物料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某元素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量守恒,②不同元素的总量之间存在总量

上的大小或比例关系;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实例、互动略。

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和[OH-]总量相等。若是单纯的可水解的盐溶液可以直接快速得出

质子守恒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若是复杂的混合溶液则可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

⑤混合溶液的处理:

能反应的物质混合溶液,按照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比例处理;

不反应的溶液,按照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可水解的盐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混合溶液,讨论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某些题设条件可得出水解

和电离的相对大小。

3)恰好中和与溶液呈中性的区别:一定浓度或一定pH值的酸碱中和反应时,恰好中和、酸过量、碱过量时溶液的酸碱性的讨论。恰好中和是反应物质的量的关系,溶液呈中性是溶液的[H+]和[OH-]量的关系。

【解题关键】

1、先分析图像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

2、再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

针对性巩固练习

【典型例题】常温下,用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A.C(CH3COOH)>C(CH3COO-)>C(H+)>C(Na+)>C(OH-)

B.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C.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H)+ C(CH3COO-)

D.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解题思路】A项用极值思维,一桶酸(碱)与一滴碱(酸)

B项点①是酸碱按照2:1混合,看生成物,即醋酸和醋酸钠为1:1的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C项点②是中性的点,即酸稍微过量的点,醋酸和醋酸钠,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D项点③是中和的点,即醋酸钠盐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变式1】22.常温下,用0.100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 l·L -1

CH 3COOH 溶液所得滴定

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 (CH 3COO —

) +2 c (OH —

) = c (CH 3COOH) + 2c (H +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 (Na +

) < c (CH 3COO —

) + c (CH 3COOH)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 (Na +

) > c (OH —

) > c (CH 3COO —

) > c (H +

)

D .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 (CH 3COOH) > c (H +

) > c (CH 3COO —

) > c (Na +

) > c (OH —

) 【答案】AB

【变式2】22.在25mL0.1mol /L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 /L 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

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A 、B 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 > c(CH 3COO -

) > c(OH -

) > c(H +

) B.在B 点,a>12.5,且有:

c(Na +

) = c(CH 3COO -

) > c(OH -

) = c(H +

) C.在C 点:c(CH 3COO -

) > c(Na +

) > c(H +

) > c(OH -

) D.在D 点:c(CH 3COO -

) + c(CH 3COOH) = c(Na +

) 【答案】BC

【变式3】20、20℃时向20mL 0.1mol·L -1

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

0.1mol·L -1

NaOH(aq),溶液pH 变化如

图所示。此过程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 点:c (Na +

)>c (CH 3COO -

)>c (H +

)>c (OH -

) B .b 点:c (Na +

) = c (CH 3COO -

)>c (H +

) = c (OH -

) C .c 点:c (H +

) = c (CH 3CO OH) + c (OH -

) D .d 点:c (Na +

)>c (CH 3COO -

)>c (OH -

)>c (H +

) 【答案】AC

【变式4】21、常温下,向20.00mL 0.1000 mol 1L -?(NH 4)2 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 1L -?NaOH 时,溶液的

pH 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a 所示溶液中:c (NH +

4)>c (SO 2-

4)>c (H +

)>c (OH -

) B .点b 所示溶液中:c (NH +

4)=c (Na +

)>c (H +

)=c (OH -

) C .点c 所示溶液中:c (SO 2-4

)+ c (H +

)= c (NH 3·H 2O )+ c (OH -

) D .点d 所示溶液中:c (SO 2-

4)>c (NH 3·H 2O )>c (OH -

)>c (NH +

4)

pH

V(NaOH)/mL

7

10

20

.

.

.a

b c .

d

导电能力

加水体积

O

a

b c

V(NaOH)/mL 37pH

a

b

c d

【变式5】27. 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NH 4HSO 4溶液中滴加0.1 mol/LNaOH 溶液,得到溶液pH 与NaOH 溶

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试分析图中a 、b 、c 、d 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

(2)在b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3)在c d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1)a ;(1分) (2)c(Na +

)>c(SO 42

-)>c(NH 4+)>c(OH -)=c(H +

);(2分)

(3)NH 4+ + OH -

→ NH 3·H 2O ;(2分)

【变式6】15.将0.1mol/L 氢氧化钠滴入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 的盐酸和醋酸中,能正确反映溶液pH 变化曲线的是(实线表示盐酸,虚线表示醋酸))

【答案】B

【变式7】16.25℃,向一定体积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液,溶液中c (H +

)与c (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 .M 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 点

B .N 点所示溶液中c (CH 3COO ―

)>c (Na +

)

C .Q 点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D .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H 2O 的电离程度相同 【答案】D

【变式8】20.

0.1mol/L NaO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 mol/L

B .b )

C .c 点表示CH 3恰好反应完全

D.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COO ) c(H )-+

3

c(CH COOH)3

均等于K

【答案】BC

pH 14 7 1

pH 14 7 1

pH 14 7 1

pH

A B C D

c (OH —)(mol/L)

c (H +)(mol/L)

10—7

10—7

10— 10

—5

Q M N

【变式9】22.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 2A 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 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 代表H 2A ,II 代表HA -

,III 代表A 2-

)。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V (NaOH)=20m 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 (Na +

)>c (HA -

)>c (H +

)>c (A 2-

)>c (OH -

)

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 2A 溶液混合,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C .向Na 2A 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 .NaHA 溶液中:c (OH -

)+c (A 2-

) = c (H +

)+c (H 2A)

【答案】AD

【变式10】21. 25℃时,取浓度均为0.1 mol/L 的醋酸溶液和氨水各20 mL ,分别用0.1 mol/LNaOH 溶液、0.1 mol/L 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 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I:滴加溶液到10 mL 时

c(CH 3COO -) > c(Na +) > c(H +) > c(OH - )

B. 曲线I:滴加溶液到20 mL 时

c(Cl -) > c(NH 4+) > c(H +) > c(OH - )

C. 曲线II: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 之间

存在:c(NH 4+)=c(Cl -)>c(OH - )=c(H +

) D. 曲线II:滴加溶液到10 mL 时

c(CH 3COO -) -c(CH 3COOH) =2[ c(H +)-c(OH - )]

【答案】BD

V (NaOH)/mL

O

六年级 分数脱式运算专题训练二 100题

六年级分数脱式运算专题训练二(1-100) (1)3- 7 12 - 5 12 (2)14- 5 4 ÷ 10 9 (3)5 7 × 3 8 + 5 8 × 5 7 (4) 3 4 ÷6- 1 6 × 1 4 (5)4.6×13 8+8.4÷ 8 11 -1 3 8 ×5 (6) 8 15 × 5 16 + 5 27 ÷ 10 9 (7)4÷12 3+6× 3 5 (8)18 3 5 × 19 20 +2 2 5 × 19 20 - 19 20 (9)2 2 25 ×80× 8 13 ×1.25 (10)18×( 4 9 + 5 6 ) (11)2 3 ×7+ 2 3 ×5 (12) 5 8 × 11 10 + 3 8 ÷ 10 11

(13)(5 7 × 4 7 + 4 7 )÷ 4 7 (14) 8 5 × 4 3 + 4 1 × 8 5 (15)15.6-22 7 -4 5 7 (16) 1 5 ÷[( 2 3 + 1 5 )× 1 13 ] (17)14×21 4+14×3 3 4 (18) 3 4 ÷ 6 11 + 3 17 + 5 8 (19)8 9 × 7 15 + 8 15 ÷ 9 8 + 8 9 (20)3- 5 9 × 7 20 - 11 36 (21)7 6 - 7 15 - 8 15 (22)4 5 7 -3 1 3 +1 2 7 -2 2 3 (23)5 7 × 4 3 + 2 7 × 4 3 (24) 14 9 ÷75﹪- 5 9 ÷ 3 4

(25)(38 +56 -712 )×24 (26)(125+167 )×48 (27)(16-112)×24-4 5 (28)14 ÷52 ×(14 +1 6 ) (29)435 -114 -1.75+0.4 (30)57×38+58×5 7 (31)815×516+527÷10 9 (32)(13 -15 )×45 (33)2-[16 +(34 -712 )] (34)18×(49+5 6) (35)23×7+2 3×5 (36)(56 -13 )×(58 ÷14 )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稿

“提高双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讲座稿 课堂教学指的是什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进入知识. 数学课堂教什么? 数学的基本思想的两个标准: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赖的思想 学习过数学与没有学习数学的思维差异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研究对象:数量、图形 研究内容:数量关系、图形关系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几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

酸碱滴定练习题(1)

酸碱滴定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2、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3、用c(HCl)=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等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 4、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 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 )5、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 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 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 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 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10、用LHCl滴定L 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是() A、 NA2CO3 B、2 NA2CO3 C、1/3 NA2CO3 D、1/2 NA2CO3 11、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氨水(Kb=×10-5) B、苯酚(Kb=×10-10) C、NH4+ D、H3BO3(Ka=×10-10) 12、用L HCl滴定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用L HCl滴定L NaOH的突跃范围是() A、 B、 C、 D、 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4-5 B、5-6 C、4-6 D、5-7 14、用NaAc?3H2O晶体,来配制PH为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Ka=×10-5)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B、将98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C、将25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D、将49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17、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甲基红-次甲基蓝 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 g/mol,用它来标定L的NaOH 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 A、左右; B、1g左右; C、左右; D、左右。 20、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1、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2、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 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23、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25、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 H2C2O4?2H2O; B、 Na2C2O4; C、 HCl;D H2SO4 。 26、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单位:mol/L)相同,则何者碱性最强() A、 CN-(KHCN=×10-10); B、 S2-(KHS-=×10-15,KH2S=×10-7); C、 F-(KHF=×10-4); D 、 CH3COO-(KHAc=×10-5); 27、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中考复习训练专题二 计算求解题 附答案

专题二 计算求解题(必考) 类型一 简便运算 1. (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如图,是小明完成的一道作业题,请你参考小明的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 第1题图 (1)计算: ① 42020×(-0.25)2020; ②(125)11×(-56)13×(12 )12. (2)若2×4n ×16n =219,直接写出n 的值. 2. 嘉琪研究了“十位数字相加等于10,个位数字相等”的两位数乘法的口算技巧:如34×74=2516.结果中的前两位数是用3×7+4得25,后两位数是用4×4=16,经过直接组合就可以得到正确结果2516. (1)请用上述方法直接计算45×65=________;56×56=________; (2)请用合适的数学知识解释上述方法的合理性.

类型二 计算过程纠错 1. 小杨对算式“(-24)×(18-13+14)+4÷(12-13 )”进行计算时的过程如下: 解:原式=(-24)×18+(-24)×(-13)+(-24)×14+4÷(12-13 )……① =-3+8-6+4×(2-3)……② =-1-4……③ =-5④ 根据小杨的计算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杨在进行第①步时,运用了__________律; (2)他在计算中出现了错误,其中你认为第________步出错了(只填写序号); (3)请你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 (2020石家庄模拟)已知多项式A =(x +2)2+x (1-x )-9. (1)化简多项式A 时,小明的结果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请你检查小明同学的解题过程,在标出①②③④的几项中出现错误的是________,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小亮说:“只要给出x 2-2x +1的合理的值,即可求出多项式A 的值.”小明给出x 2-2x +1的值为4,请你求出此时A 的值. 第2题图

微专题高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教师版莘庄

【微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1)三大守恒、 等量或比例关系的存在 ①电荷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 ②物料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某元素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量守恒,②不同元 素的总量之间存在总量上的大小或比例关系;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实例、互动略。 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 -]总量相等。若是单纯的可水解的盐 溶液可以直接快速得出质子守恒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若是复杂的混合溶液则可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 ⑤混合溶液的处理: 能反应的物质混合溶液,按照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比例处理; 不反应的溶液,按照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可水解的盐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混合溶液,讨论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某些题设条件可得出水解和电离的相对大小。 3)恰好中和与溶液呈中性的区别:一定浓度或一定pH 值的酸碱中和反应时,恰好中和、酸过量、碱过量时溶液的酸碱性的讨论。恰好中和是反应物质的量的关系,溶液呈中性是溶液的[H +]和[OH -]量的关系。 【解题关键】 1、 先分析图像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 2、 再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 【典型例题】3COOH 溶液 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A .C(CH 3COOH)>C(CH 3COO -)>C(H +)>C(Na +)>C(OH -) B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OH -)=C(CH 3COOH)+C(H +) C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CH 3COOH)+ C(CH 3COO -) D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 3COO -)>C(H +) 【解题思路】A 项用极值思维,一桶酸(碱)与一滴碱(酸) B 项点①是酸碱按照2:1混合,看生成物,即醋酸和醋酸钠为1:1的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C 项点②是中性的点,即酸稍微过量的点,醋酸和醋酸钠,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D 项点③是中和的点,即醋酸钠盐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针对性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计算

专题3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丽水学院附中杨帆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1.能够从水的电离角度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2.知道PH的大小与氢离子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4.能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初步学习pH计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溶液酸碱性的本质溶液的pH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用具:CAI课件PH试纸稀盐酸食盐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前不久,农夫山泉在上海一些大卖场进行派发PH值试 纸、测试水的酸碱性活动,并在广告中宣称:“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 的弱碱性水,喝着这样的水,能在不知不觉间将身体的酸碱平衡调节 到完美”。此广告遭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一是碱性水能否调节人体 的酸碱平衡,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颐认为,人体胃酸 的PH值通常在3左右,酸性很强,但由于人体内的酸碱缓冲体系,喝下PH值为5~8的水后,其实几乎是没有差异的。另一名网友更对其产品本身提出质疑,该饮用水产品的包装上标注着:PH值为7.3(±0.5),说明该产品并不一定是碱性水。还有网友质疑将pH试纸全部放入玻璃杯中,进行“pH试纸测水”的方法是否正确? 问题:1.你认为农夫山泉打出碱性水广告依据是什么? 2.你对网友的质疑怎么看? [温故知新] 1.请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 w= 在25℃时其值是_____________ 3.往水中分别加入0.1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K w会不会变?将水加热到100℃时K w会不会变? [交流讨论]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 H-)之间有什么关系? 1.溶液中性的本质是C(H+) =1×10-7mol/L,还是C(H+)=C(O H-)? [归纳小结]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教学专题讲座 篇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稿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稿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

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几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 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训练 1. 在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 的右边 2.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酸式滴定管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有刻度的 50ml烧杯 3.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 低的是()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 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4.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 B. 与NaOH 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 C. 与NaOH反应时, 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 D. 与H2SO4反应时,Ba(OH)2 的中和热等于NaOH的中和热的2倍 5. 下列关于等体积、等pH的NaOH和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B. 需要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和 C. 温度升高10℃,两溶液的pH 仍相等 D.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6. 下列有关中和 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7.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 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 体体积为() A. 大于10.0mL B. 小于10.0mL C. 等于10.0mL D. 等于11.0mL 8.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发生反应将生成() A. HI B. IOCl C. HClO D. ICl 9. 有

小学数学运算技能讲座新

《小学数学运算技能》专题讲座 锦星镇红湖小学:曾锦 数学运算技能我想从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计算教学的意义和要求;二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三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计算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1、计算教学的意义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⑴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具有非负有理数(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也是他们继续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 ⑵计算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对劳动者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⑶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还要能够根据数据特点,恰当地应用预算定律与预算性质,使计算更合理、简便。计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⑷计算是一项“细活”。通过计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⑸计算教学是提高数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非常清楚:要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

为数学的一切题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凡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般都是计算不过关。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2、计算教学的要求 第一学段: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回家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第二学段: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 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如果我们能从学生计算错误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并从中分析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便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更快提高。 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大致是由知识和心理两个方面造成的。 1、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都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错误百出。 ⑴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新郑三中酸碱中和滴定 1、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A. a mL B.(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 mL 2、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 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 ②③⑥ 3、用0.1mol/L的硫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导致测定的NaOH浓度值偏大的操作有() A、将待测液NaOH溶液取到锥形瓶后,露置空气中较长时间,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定 B、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当甲基橙变红时停止滴定 C、移液管用蒸馏水冲洗后直接移取待测液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4、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中和热测定);⑥移液管(量取醋酸)。 A.①②⑥ B.①③ C.①③⑤ D.②④⑥ 5、用某仪器量一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xml,俯视时读数为y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是() A.量筒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容量瓶 6、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 2SO 4 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下表中正确的实验是 【】 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 液 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 A 碱酸石蕊(乙)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专题(2)——计算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专题(二)——计算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推动重100 N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桌面阻力是20 N,则水平推力的大小为( ) A.10N B.20N C.80N D.120N 2.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某中学生身体的体积约为( ) A.4×102m3 B.4×10-1m3 C.4×10-2m3 D.4×10-3 m3 3.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大气压下p空气=1.29 3)( ) A.300 B.300g C.300 D.300 t 4.如图所示,木块A重5N,木块B重9N,木块A上表面面积为0.1 2,木块B底面积为0.3 2,那么木块B对木块A的压力和压强各为( ) A.14 N,1.4×104 B.9 N,3×103 C.14 N,3×103 D.9 N,9×10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5.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的质量之比为 (p铜=8.9 g3,p铝=2.7 g3) 6.甲、乙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是5: 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若甲截去3 5,乙截去5 7 ,则甲、乙两物体 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7.如图所示,一块蛋糕对水平盘的压强为p,将它竖直对半切开取走半块, 剩下的蛋糕对盘的压强是,如水平切开一半,则剩下的蛋糕对 盘的压强是. 8.把体积为2.0×10-3m3的铜球全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

重,铜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g取10 ) 9.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 g,体积为1.8×10-4 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松手后苹果将(上浮/悬浮/下沉).(g 取10 ) 三、解答题(共72分) 10.(10分)一个体积是40 cm3的铁球,质量是156 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请用三种解法解答.(p铁=7.8×1033) 11.(10分)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2019年11月11日~2019年4月1日,我国完成了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如图所示是2019年2月底我国科考队员在薄冰上卸载卡特比勒车时的情景,车质量为2.5×104kg,履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2.5 m2. (g 取10 ) (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什么?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 12.(8分)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10-3 m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量程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所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1.01×105,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多少牛? 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什么?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答案)

第60课时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题型研究课) [命题者说]电磁感应图像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包括根据电磁感应过程判断图像的问题、根据图像求解电磁感应过程中相应物理量的问题、还有一些和图像相关的综合问题。掌握这类问题,会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图像、综合解决图像问题的能力,并对电磁感应知识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根据电磁感应过程分析、判断图像 考法1 [例1]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 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 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 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 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解析]导线框开始进入磁场过程,通过导线框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进而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安培力作用,速度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感应电流减小,安培力减小,导线框的加速度减小,v-t图线的斜率减小;导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后,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导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导线框从磁场中出来过程,有感应电流,又会受到安培力阻碍作用,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 D 考法2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涉及的图像 [例2]将一段导线绕成如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经典国学知识专题讲座(练习题)(48)汇总

经典国学专题知识讲座活动(试题) 1、“五四 ”运动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 A 、 鲁迅 B 、 钱玄同 C 刘半农 D 、郁达夫 2、下列哪个事件与张飞有关? A 、 水淹七军 B 、 刮骨疗伤 C 、 三气周瑜 D 、 智取瓦口关 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选自 A 、 警世通言 B 、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醒世姻缘传 4、 “仁者无敌于天下。 ”出自 A 、 《孔子》 B 、 《孟子》 C 、 《大学》 D 、 《庄子》 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是哪位诗人写的?() A 、 王维 B 、 李白 C 白居易 D 、杜甫 6、以下哪个字不含 “黑色 ”的意思?() A 、 玄 B 、 皂 C 青 D 、苍 7、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明的 它当时的用途 是: () 他 ”,后来谁创造了 “她”和“它”?() 谢公屐 ”,

A 、 舞鞋 B 、 上朝穿的朝鞋 C 登山鞋 D 居家鞋 8、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 “不知郎中桑落酒 ,教人无奈别离何 ”一句 ,句中所提到的 “桑落 酒”原产地在() A 、 永济 B 、 桑落 C 汾阳 D 、绵竹 9、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 、 朱淑真 B 、 秦良玉 C 李清照 D 、蔡琰 10、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A 、 B 、 C 、 D 、 11、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有一首词是专门描写宋代杭州的 十里荷花 ”,这首词是() A 、 《望海潮》 B 、 《八声甘州》 C 、 《雨霖铃》 D 、 《满江红》 ,其中描写杭州 “有三秋桂子, 12、 “拱手而立 ”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 左手在外 B 、 右手在外 C 右手在上 D 、左手在上 1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A 、 河南 B 、 甘肃 C 陕西 D 、山东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目标要求]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原理:n 元酸与n ′元碱恰好完全中和时:nc 酸V 酸=n ′c 碱V 碱。如果用A 代表一元酸,用B 代表一元碱,可以利用下列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 (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c A V A V B 。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实验仪器:pH 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量筒、铁架台。 实验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查: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先用蒸馏水洗涤两滴定管,然后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润洗2~3遍; (3)盛、调:分别将酸、碱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厘米处,并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然后赶走滴定管内部气泡,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处于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4)取: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 mL 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5)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6)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7)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根据c B =c A V A V B 计算。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 式分析,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 ,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 标准、V 待测均为定值,c 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 标准的大小。 下列为不正确操作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 (1)仪器洗涤 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高);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误用待测液润洗(偏高);③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低);④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偏高)。 (2)量器读数 ①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偏高); ② 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偏低)如图所示; ③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偏低)。 (3)操作不当 ①酸式滴定管漏液(偏高);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变小(偏高);③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偏低);④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⑤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时,溶液由橙色变红色时停止滴定(偏高);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橙色,5 s 后又褪去(偏低)。 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1.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 A.500 mL量筒B.10 mL移液管 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 解析: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答案:C 2.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 1

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若x>n>y,则该仪器是( ) A.酸式滴定管B.量筒 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 解析: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 答案:A 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滴定 2

3 等顺序操作,则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 A .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 B .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指示剂变色15 s 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 D .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解析:根据c (B)=c (A )·V (A ) V (B )判断,A 项中,V (B)的实际 量减少,导致V (A)减少,测定值偏小; B 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致V (A)增大,测定值偏大;C 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 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B 5.向盛有10 mL NaOH 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象中能体现溶液pH 变化情况的是( )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一、解答题(共30 小题) 1.计算: (1)+ ;(2)(+ )+(﹣). 2.计算: (1)(π﹣3.14)0+| ﹣2| ﹣+()-2.(2)﹣4﹣(﹣).(3)( x﹣ 3)(3﹣x)﹣( x﹣ 2)2. 3.计算化简: (1)++ (2)2﹣6 +3. 4.计算 (1)+ ﹣(2)÷×. 5.计算: (1)×+3 ×2 (2)2 ﹣6 +3 . 6.计算: (1)()2﹣20+| ﹣| (2)(﹣)×

(3)2 ﹣3 + ;(4)(7+4 )(2﹣)2+(2+ )(2﹣) 7.计算 (1)? ( a≥ 0)(2)÷ (3)+ ﹣﹣(4)(3+ )(﹣) 8.计算:: (1)+ ﹣(2)3 + (﹣)+ ÷. 9.计算 (1)﹣4 + ÷(2)(1﹣)(1+ )+(1+ )2. 10.计算: (1)﹣4 + (2)+2 ﹣(﹣)

(3)( 2 + )(2 ﹣);(4)+ ﹣(﹣1)0. 11.计算: (1)(3 + ﹣4 )÷( 2)+9 ﹣2x2? . 12.计算: ①4+﹣+4;②( 7+4 )( 7﹣ 4 )﹣( 3 ﹣1)2. 13.计算题 (1)××(2)﹣ +2 (3)(﹣ 1﹣)(﹣+1)(4)÷(﹣) (5)÷﹣×+ (6).

.已知: a=, b=,求2+3ab+b2的值. 14 a 15.已知 x, y 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 16.化简:﹣a . 17.计算: (1)9 +5 ﹣3 ;(2)2 ; (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 y= + ﹣4,计算 x﹣y2的值. 20.已知: a、 b、 c 是△ ABC的三边长,化简.21.已知 1< x<5,化简:﹣| x﹣5| .

专题高考中的图像问题

高考中的图像问题 知识点 回顾 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有:文字叙述、公式、图像。图像表示物理规律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因此在表示或反映物理规律方面,图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图像的考核也自然会成为物理学科考核的重要方式 知识点 题型一:获取图像信息 题给的关键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量变化过程用图像的方式作为已知,要求学生在领悟题给的文字结合图像信息的前提下,综合全部题给信息,再利用相关的物理规律或原理处理问题 物理图像包含了特定的物理环境下的物理信息,通过认真读图,可以获取大量需要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图像,获取有效信息: 1、关注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式什么,这是获取图像的第一关键,因为同样的图形,坐标物理量的不同,图像反映的物理规律会完全不同。 (2)数学中的图像横、纵坐标轴上只有标度,一般没有单位,物理中的图像不仅要关注横、纵坐标轴的标度,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绝不能忽视。 (3)因作图需要,常会出现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不是(0,0)的情况,所以必须关注坐标轴的起点数值。 (4)有些图像的物理量可能是某些物理量的变形方式,如倒数、平方、开方,或是某几个物理量的和、差、积等

2、关注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 (1)图像的斜率 图像的纵坐标增量与横坐标增量的比值叫做图像的斜率,图像的斜率有两种情况:切线的斜率:过图像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计算方法:用该点纵坐标变化量与横坐标变化量的比值表示,即 y x ?? 割线的斜率: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计算方法:用该点纵坐标量除横坐标量表示,即y x (2)面积 图像所围的面积也有两种情况,即: 由图线、横轴、图像上的某两点到横轴的垂线段所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 由横轴、纵轴、图线上的某点到两轴的垂线段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理量与另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满足a=bc,那么以b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在该坐标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值可代表a的大小,如F—s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代表力做功的大小。另外还要注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既可以在横坐标之上,也可以在横坐标之下。如果在横坐标以上部分的面积代表正值的话,则横坐标以下部分则代表负值。 3、截距 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截距,一般图线与横、纵坐标都会有交点,因此会存在两个截距:横截距和纵截距 在具体问题中,两个截距是否有意义,要根据题给的物理情景判断,判断时,可以求出图线的函数式,在分别令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值为零,即可得出截距的物理意义。 4、交点、拐点、渐近线的意义分析 (1)交点 两个物理量a、b同时随另一个物理量c变化,可以以物理量c为横坐标,两个物理量a、b为纵坐标,在同一个坐标系,画出两根图线。若两根图像有交点,该交点不仅反映了一个特殊值的大小,也可能会是物理现象的标志,如相遇、相距最远、最大或最小值等。 (2)转折点 有些物理过程发生时,可能出现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物理量变化时发生突变现象,这个突变点在图线中就表现为拐点。拐点可能代表了物理现象的突变或函数极值的出现。 (3)渐近线 渐近线是指图像无限逼近而不能到达的某条线,往往可以利用渐近线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和它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处理问题中,往往需要综合上述分析的各个方面对图像进行思考,只有在掌握图像全貌的基础上,方能准确解决物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