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环节,关注细节,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

把握环节,关注细节,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
把握环节,关注细节,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

把握环节,关注细节,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

四环节教学模式是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学习全国知名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以学定教,以学导教,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经过反复论证,实验推行的以“定性自学”——“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训练”为环节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探索,使课堂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高。通过笔者大量的课堂调研,与一线教师交流,就教学环节把握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和老师们形成了广泛共识。

一、课前准备环节

四环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着力打造真正的“学堂”。学生预习的特点是先人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核心。

只有充分的预习,才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欲说无言”的问题,才会有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才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我们常用“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来启发教师坚持以具体的任务让学生用心预习,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高效预习,以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有效预习的途径。

“功夫在课前,精彩在课堂,轻松在课后”这是老师们所达成的共识。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定位。确定“学什么”,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点、难点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如何操作。就课堂各环节如何操作,怎样进行有效引导,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等要形成具体思考。三是充分预设。“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教师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以便依据课堂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以”调“、“联”、“扩”、“删”,进行结构重组,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引导。

二、定向自学环节

1自学内容合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学提纲合理与否决定着课堂的成败。它是学习目标具体化、问题化和习题化的再现。在设计自学提纲时主要把握好“学什么”,其次要体现学路,指导学生“怎样学”。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其内容的确定和数学学习提纲的设计谈自己的观点: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语文姓什么”(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文章写什么”、“文章怎样写”和“为什么写文章”这几个要点,才真正体现语文的课程性质。数学自学提纲的设计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找准联系点(新旧知识的联系),二是铺好探究路(有序设计),三是抓住关键处(突出重点),四是预设易错处(设计易混易错题)。

2、自学时间充足。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对整体学习任务有全面的把握,通过自我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探究解决自学提纲中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将自己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请教、交流。长期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自学,对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让他们一生受益匪浅。切不可让学生自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进入合作环节,不但形成形式化的低效自学,而且影响了合作环节的学习质量,并让学生形成过于依赖的习惯。

3、自学辅导充分。四环节教学模式是双主体教学,定向自学环节中面对知识经验不足,自学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学,并不意味着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从过去集中式的讲解走向差异性的辅导。教师应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为学生解疑释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特别要走近差生,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说“悄悄话”。我们经常提醒教师“关爱差生是最好的师德”,四环节课堂更要表现这一大爱。

4、捕捉学习问题。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每一环节解决一部分学习任务,出现的问题留在下一环节去解决,作为下环节重点探究的问题。为使下环节探究问题更加集中,便于教师更好的引导和调控,教师必须看看优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较难问题和普遍性问题,进行盘点梳理,确定下一环节的探究要点。但对于一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切不可费时费力的去辅导,以免耽误学习进度。

三、互动探究环节

1、有效的合作小组。学习小组是互动探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合作集体,其合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建设好合作小组是一个长期不懈探索的课题。一是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小组间要成绩均衡,这样课堂交流进程就无较大差距,也便于形成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实行优中差搭配,按不同性格、不同性别去差异组合,形成强弱适当、性格互补、异性相益的合作团体。二是选好用好小组长。小组长当然要成绩较好,更重要的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学生认可度。在使用小组长上要多给鼓励、多给指导、多给权利。让他们有尊严、有自信地去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三是建立合作常规。倾心教导、用心鼓励、严格要求,让“学会尊重、学会求助、学会倾听、学会辅导”成为小组成员的座右铭。四是实行捆绑式评价。“评价团队才会形成团队”。为提高学生的合作力,打造有力的合作小组,我们建议老师们提问在小组,展示代表小组,课堂激励在小组,阶段评价在小组。哪怕不公布个人成绩但也必须公示合作小组的集体成绩,让同学们看到他们与其他小组的差距,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2、有序的课堂展示。展示可以暴露学习问题,展示是最好的资源共享。课堂展示是四环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展示要从一下几方面思考:一是多样化展示。依据学习提纲和课堂实际来确定展示方式,听说读写背等学习形式都可以作为展示方式。课堂上一定要避免单一化的展示,既不吸引学生,有不利于暴露问题,还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二是最大化的展示。我们倡议:“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旨在提醒老师们要扩大学生的展示面,至少每一小组均有展示对象,这样既能看到小组的学习情况,又发现更多的学习问题。三是分层次展示。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展示为了以下目的:优秀学生的展示为了“兵教兵”,中等学生的展示可以看看整体学习情况,差生展示可以暴露更多的学习问题,便于确定下一环节的精讲要点。四是有序化展示。互动的课堂需要有序的课堂纪律做保障,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全班同学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认真倾听,方可更好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五是民主化展示。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到位不越位,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有繁琐的提问,要学会少一份“情不自禁”,多一份“默默倾听”,把学生的展示达到极致。

四、精讲点拨环节

1、明确的精讲内容。此环节是教师主体地位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依据以上两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照教学目标,及时进行“二次备课”,确定的“教什么”。一是纠错。就是把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倾向性问题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精讲,从最后一个学生抓起,有效矫正学习问题。二是整合。从教材整体出发,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三是补充。学习提纲不可能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所学内容也未必全部都呈现在学习提纲之中,这就要老师进行有效补充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四是强化。对定义、要点、易错等问题教师要抓住关键,相机引导,进一步巩固强化,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科学的精讲方法。精讲不仅是数量上的少讲,更应是质量上的精彩。精讲要教以方法,点出规律,注重迁移,讲求实效,力求做到“四不”:一是不就题讲题。且不可像辅导试卷一样解决出错的问题,而要从学习内容的整体出发,寻找出错的根源,从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突破。二是不沉长地讲解。一连串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把好端端的陈述句转换做疑问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吃力而低效。三是不搞“一言堂”。精讲不一定是老师的专利,老师讲未必就优质高效。我们倡导课堂中更多的使用“兵教兵”、“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可以让优秀学生走上讲台为全班进行辅导精讲,也可以再次给小组布置精讲任务,让学会的同学过把“老师隐”。四是不单纯动口讲。要充分利用挂图、板书、多媒体等直观化强的辅助性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能。

五、检测训练环节

1、紧扣目标检测。知识要用检测去巩固,效果要用检测去验证,问题要用检测去发现,能力要用检测去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用检测去保证。“学什么”当然就要“考什么”。检测内容要依据教学目标,参考学习提纲,以及课堂实际而制定,形成“学教考”一体化的课堂。

2、精选检测内容。选取检测题时要有针对性、量力性,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而选取,达到真正检测的目的。同时要难易适中,面向全班学生,既不超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又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3、检测形式多样。单一形式的检测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同一检测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训练,可保持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个体、小组、全班几个层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如:表格、朗读、背诵、表述、猜谜、游戏、表演等方式。

4、固定检测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检测训练,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应该占有5——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把它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5、及时进行补救。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实现“堂堂清”。作为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堂检测承载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走近学生,特别是差生,或者动员学生之间互检互测,充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的及时补救,如果学生仍然不会的的,让他们整理好错误的题,记在记错本上,可采用课后的“兵教兵”和其他的补救措施,这样才会真正达到检测的目的。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流程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五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分组展示、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五个教学环节。 一、目标导学环节 【操作】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或读投影或导学案。 【时间】2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自学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索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投影或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地位】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②要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③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④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要适当,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⑤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环节 【操作】1、教师进行自学指导; 2、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完成自学检测。 【时间】8-10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全过程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点拨讲解做准备。 【注意点】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检测。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解读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环节解读 一、模式流程:(根据青岛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将新授课的四环节制定为如下四个环节) 1.情境创设(复习旧知、预习反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 2.合作探索(动手操作、实验活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系统建构等。) 3.自主练习(本课相应练习巩固应用、检测评价。) 4.梳理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梳理知识点,引导评价、反思。) 二、模式的解读及实践过程 (一)情境创设 目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实验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 (二)合作探索 目的要求:合作探索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学生学习目标落实,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此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备课,定准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学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建构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环节我们可以细分为: 1.出示自学指导的学习活动设计:(达到四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习时间或用1. 2. 3.4代替)--细化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课堂教学案例 2.学生学习活动程序: ①自主学习:首先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②组内(间)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质疑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会问或会质疑,对要解决的问题有自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在《中东》一课的运用 刘桥中心学校王昆仑 今天课堂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它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对教师来讲,需要的是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我们学校在此不甘落后,较早就确立了“以校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发展”的办学思路。教学中一直坚持“举科研兴校之旗,走内涵发展之路”。因此我校被评为濉溪县“教改实验基地”。现在我校以此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载体,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我校课堂教学中的“三段”指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时段。先学:学习认知的储备阶段;后教:理解认知的交流阶段;当堂训练:消化认知的收获阶段。“三段”被细化为“五步”,即课堂教学中的五个具体的步骤。“创设情境,导课示标”是教学的起步,“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是教学的迈步,“小组合作,讨论解疑”是教学的快步,“展示交流,点拨评价”是教学的稳步,“归纳总结,当堂训练”是教学的跨步。前三步对应教学的第一个时段“先学”。第四步对应教学的第二个时段“后教”。第五步对应教学的第三个时段“当堂训练”。 下面本人以《中东》一课的教学为例,展示我校“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以此让老师们更深层认知我校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再者恳请老师们给出宝贵意见,使我校“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地更科学、更有效。 一、创设情境,导课示标 教师首先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娴熟本课教材,即使不能达到“手中无书,心中无书”的境界,也应力求做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的状况。这样才会有课前的自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 教师的候课是非常必要的。我校要求教师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口: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的感情------这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有了上述准备教师满怀激情走上讲台,表情自然,目光环视学生“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幻灯片,同学们请用心观看思索”。学生观看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中东地区在哪儿(位置)?中东地区为什么战争不断?等问题,然后引入本课教学,并展示本课教学应实现的目标: 1.能读图说出中东的位置和主要产油国,并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认知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了解中东水资源状况。 3.认知中东宗教文化上的差异。 二、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学习内容(一):中东的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自学“三洲五海之地”,并把本部分相关教学目标转化为以下自学问题: 1.三洲指的是哪三洲?五海又是哪五海? 2.中东联系了两大洋是哪两大洋? 3.中东有哪些国家?其中埃及、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三国有何共同点?波斯湾沿岸有哪些国家? 学习内容(二):中东战争不断的原因。教师组织学生自学“世界石油宝库”,“匮乏的水资源”,“多元的文化”。并把这三部分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以下自学问题: 1.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产油国。 3.中东石油哪儿去了,输出国外的咽喉要道?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枣庄八中南校 自2004年秋季始,山东省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四个课改省区之一进行了首轮新课程改革,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2008年1月,山东省又启动了新一轮课程 改革,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从而使得全省中小学的办学行为日趋规范。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目标,亟需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在借鉴外地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和学情,适时推出“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也称为“十二字”教学法),内容包括“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和“当堂达标”三段以及“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总结”、“训练建构”、“达标拓展”六个环节。 一、基础条件与可行性 枣庄八中南校是山东省重点中学和省级规范化学校,是枣庄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全校任课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2岁,学历达标率100%,90%以上的教师教过两届高三毕业班,积累了丰富的教 学和管理经验。由于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因此接受新事物非常快捷。学校高度重视校本研训工作,特别是自2008年9月推行“三为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以来,全校教师学习理论争先恐后,按模尝试积极踊跃,互听互评蔚然成风,教学技能快速提升。2009年5月薛城区高效课堂推进现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20位教师成功执教公开课,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这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09年高考的全面胜利进一步坚定了教师们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素质教育得以普遍实施,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变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参与式、诱思式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及合作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洋思中学原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全吻合,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理念一脉相承,为我们推行“三段六

“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导入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2.先学环节。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3.后教环节。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4.训练环节。即完成作业、互改作业、公布结果。 “四环节”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生各学科老师灵活运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环节”课堂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四环节课堂教学方法重点提示 教师提前3—5分钟到教室门前候课。 师生互致问候后、进入教学环节。(特殊班级特殊学段还要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导入环节(共3点)控制在2分钟以内 1. 板书课题(要求) 引入一句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课题字迹要工整。 时间要求20秒完成。 2. 出示目标要求: 目标必须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目标必须明确、实在、单一,忌模糊、空泛、复繁。 目标必须谈由点学生读、全班默读老师范读均可。 这节课没结束,目标不能撤下。 3. 自学指导(要求) 围绕目标设置2—4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必须具体、有针对性、有明确的答案,不能假、大、空。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所有问题都必须集中精力读一遍。 自学指导提示也不能随便撤下。 第二个环节——先学环节,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两个步骤) 1. 读书看书(要求) △先看自学提示,后读书看书。带着问题读书看书。 △一般只能带一个问题读书,多了无效。 △独立在书上做些批注找出答案 2. 检测练习或提问 △点学生演牌几道习题,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做同样的检测题。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 4 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四环节

数学教学模式汇报 基于“任务单”的“三段四环”教学模式是我校一直在深入探究的,它也被应用于我们的数学学科。 学习任务单是有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生认知需求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方案,是以学习任务为核心,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学习任务单的基本范式: (1)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单 (2)学习任务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3)学习评价:*** 所谓的三段即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施任务,建构智知;总结提升,活化能力”,其中在第二段中又增加任务单中的“四环”,即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教师点评。” 这种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吃了”,又能“吃饱”,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有1-4号学生: 1号: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组长) 2号: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3号: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4号: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环节要分层进行,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快乐,组长要控制好节奏,进行兵教兵的模式,例如:可以让1号教4号,2号和3号讨论。 学生展示时候以组为单位,一号答对得0.1分,二号答对得0.2分,三号答对得0.3分,四号答对得0.4分,即鼓励组内4号学生答题。 课堂评价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在学生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再由教师点评,尽量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营造一种倾听和对话的课堂氛围。评价要每节课记录,每天汇总,每周小汇总,每月大汇总,以此评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等,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例如校级表彰(校领导颁奖)、物质鼓励、精神鼓励、校园展示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努力做到: 1号学生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2号学生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1号学生转化。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总结 祖颖 “三段六步”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即:感知-探究-总结三阶段;理 清文脉-发现问题-个人质疑-合作探究-总结评价-体验迁移六步程序。这样做能使群体交流活而有序,个别质疑也能切中要害,课堂生动活泼又不失之浅显,主体得到体现,潜能得到开发,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真正被定在促进者、引导者的位置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说:“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现代教育理念“警告”我们: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精神,把鼓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现行初中中学物理教科书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固墙小学基于教学“五环节”创建高效课堂开展教研行动实施方案 一、课堂改革的宗旨 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改革,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设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育人环境,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二、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说明 “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以“学习周期”为基本单位,将一个周期切分为五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短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五个环节。具体这五个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巩固---达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学案;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实施学案。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十几个课时。这个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相对闭合的程序,一个周期内几个环节必须要有,顺序固定,周而复始。一般情况下,程序的几个环节在学习一个知识单元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现,但不一定在每节课中都体现出来。一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几节课,也可以是几分钟。每个环节有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单位时间内,紧扣任务,周密安排。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及说明 (一)备课阶段 目标引领 即确定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 确定目标要求: (1)、在备课之前,要求所有教师要熟悉或基本熟悉教材知识体系。 (2)、通过各种途径,或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

初中语文“四环节五步骤”阅读课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四环节五步骤”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基本模式描述 【四个环节】 【 五个步骤 】 二、基本模式解说 (一)模式的理论支撑 1.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感受与体验。同时, 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突出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与个性的体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也迫切要求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2.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针对中学段的阅读目标,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储备、具备了基本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前提下,理应在学生阅读与独立识字的习惯、理解词句和体会表情达意的能力、学习默读与学会质疑能力、初步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上下功夫。模式的建构也应该为此而搭建平台。 (二)模式的基本结构 ----四个环节 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就是交往和探究。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学”的空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基于此,我们大致将课堂结构分为四个环节,简单勾勒为: 【四个环节】【解读】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六步”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模式的来源 1.直接来源。为便于全县中小学自选,在实验学校“三段六步养正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改造为“三段六步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2.间接来源。实验学校“三段六步养正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学校“养正教育”特色发展而提出的。 二、模式的内涵 1.“三段六步”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中学习三段,每段分为两步。第一段“自主学习”包含“目标导学”和“自学生疑”两个步骤,教师激情导入,出示“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学生独立自学,解决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问题。第二段“合作学习”包含“展示质疑”和“精讲精导”两个步骤,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与困惑或小组或全班展示交流,相互生疑质疑,教师依据预设的重点问题和针对展示交流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精讲精导,解决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问题。第三段“用中学习”包含“过关检测”和“拓展延伸”两个步骤,在于检验、反馈学习效果,归纳知识结构,交流学习感悟,解决知识的迁移运用问题。重点体现通过学与教的合作,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又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育人效果。 2.“导学自主”是本模式的基本特征:(1)“导学”包含教师的教学主导和学生运用“学案”导学。教师的主导方式包括引导、疏导和指导。“学案”导学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通过教师有效的“导”,促进学生积极的“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自主”即教师自主备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①自主备课是指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整体思路,在领会“学案”编写意图和模式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深挖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考点、亮点和疑点等,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出符合学生实情、彰显模式理念和操作流程的“学案”,对“学案”内容合理而有效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上。②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依据“学案”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展示、自主测评、自主反馈,突出学生学习主体,贯穿自主学习主线。 ③合作探究就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小组或全班质疑释疑、教师点拨”等方法式共同解决,包括组内和组际的生生合作探究的帮扶学习,以及质疑、反馈、评价过程中的师生合作探究等。合作探究,由师生共同预设、共同生成。 3.实现目标:

“三段六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三段六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9-07-05T17:09:46.540Z 来源:《成功》2018年第9期作者:姜永芳 [导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切教学环节都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安排,有目的地组织教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学生只能简单地直接受前人已获得的知识成果。学生认识比较简捷,虽然学位时间内知识容量大,但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参与,有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主动的、充满情趣的学习实践活动,就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着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 盂县东梁联合学校辛庄小学山西阳泉 045100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切教学环节都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安排,有目的地组织教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学生只能简单地直接受前人已获得的知识成果。学生认识比较简捷,虽然学位时间内知识容量大,但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参与,有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主动的、充满情趣的学习实践活动,就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着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究出以下几点肤浅的施教方法。 一、基本环节 预习、质疑,交流、展示,练习、反馈。 1.预习、质疑(5---10分钟左右) 预习:教师上完课后将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发给学生。预习提纲可以编印,也可以抄写到自学本或直接在课本上标注。学生根据预习提纲的要求进行预习。预习主要在课前完成,通过预习,独立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或课本上,以备上课时交流解决。 质疑:上课时学生根据预习指导提纲进行交流,提出质疑。质疑时教师要参与,通过巡视,查看,重点指导中、差生。 2.交流、展示(本环节20---25分钟) 教师将一课的重点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若干部分、让各小组先交流、后上台展示。对共性或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可先由小组讨论,再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上升为理论,指导运用。 3.练习、反馈(本环节为10----15分钟左右) 练习:通过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形式可采用口答、书面、电教手段多种形式。练习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变式训练。 反馈:反馈是衡量达标与否的重要手段。检测题要突出重点和难点,题量不宜太多,但题型要多样,要有层次性。 练习与反馈可以整合进行。 二、实施注意事项 (一)预习提纲的制定 1.提出一课的预习目标。任课教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教学资料,对本科目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然后依据知识点和主要问题设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般以“1、2、3、4……”的形式条例。目标的确定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2.确定预习提纲内容。将本课基本知识点以填空题等方式表现出来;难度设置要小一点,便于学生自学掌握;题目表现形式,要与期末考试题型或中段考试题型接轨。 (二)预习效果的反馈与交流 1.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预习交流,学生做好目标日记(学生可在书上标出知识点和问题)。 2.学生预习反馈,可让学生组长检查一部分学生的预习成果,其他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预习成果。检查形式可多样,如:说、查、看、改、写等。 3.教师搜集学生预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或者是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逐一写在纸条上,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可以将重要问题重复分给某个小组);各个小组组织同学交流探究,合作学习;然后,将这些问题抄在黑板上,各小组讲完后,小组间互动交流。(三)展示与质疑的策略 1.展示可借助黑板、多媒体等平台进行。将展示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本子上、或在多媒体上展现。 2.把各个难度较大的问题用纸条的形式发给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可巡回辅导,讲解。这些难题解决之后,各小组派人去黑板上快速抄题,然后学生展示,可讲、可写、可唱,以各种形式自由发挥,展现才能。对展示好的拍掌鼓励、加分。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3、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是对展示内容的质疑,也可以是对新生成问题的质疑等。质疑与展示可以交叉进行。 (四)练习与检测题的设置 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检测题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接着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进行评价。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要予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记录”,同时让学生整理难题,重点学习,加深理解记忆。课后作业安排应从精务实,严格执行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总量不超过15分钟的规定。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应紧扣课本;对优等生可适当增加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题,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以便及时反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 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在“精选材料”上下功夫;精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五)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如果运用不好,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收获甚微。在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

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海口十中黄小红 在12月22日这天,听了我校三位优秀数学教师的课,我深受启发,同时也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个模式在什么条件下实施更有效。 首先是吴锐老师的这节课,《角的大小比较》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恰当合理。再对比六个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引入新课,采用先复习旧知后创设问题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因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与上一节: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是类似的,因此有必要复习。体现知识的迁移。第二环节:提出问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突出了重点,说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很准。第三环节:自习与合作。学生在很认真的看书和思考问题。第四环节: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多数正确,不对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及时更正,不足之处在于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由学生口述,教师作图完成。学生口述不完整,老师虽作纠正,但由思路可知,学生的作图也不会完整,因此这里应改为让学生上黑板画图,其余同学也动手练习,老师再作讲评更好,并且老师应把作角的步骤写出来,让学生清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第五环节:课堂练习,学生都独立完成,并且答案正确。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学生回答很清楚明白。 第二节课是梁勇老师上的《菱形》,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

很积极很踊跃的回答问题,说明老师引导的很好。在六个环节的处理上,一环紧扣一环,由平行四边形引入菱形,由生活中的菱形图片欣赏到研究菱形的性质,再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层次分明。如果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老师再投影作讲评就更好了。 第三节课是由阎建海老师上的《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我觉得所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很有深度,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书本的知识,还将知识扩充,进行拓展与延伸,很值得我学习。 在听这三节课之前,我听说过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人们常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个字概括。其6个主要环节如下:(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6)当堂训练。 三位老师的教学法与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类似的。从效果看也取得较好的成效。 陶行知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就不同了。”正是基于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

河南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河南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解读面对即将在全县启动的“区域推进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正确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且非常必要的工作。 感谢局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我的发言谈不上是解读,权作一次与大家的共同学习。更权威的解读,应该来自于一线的实验教师,来源于各实验学校的不断研究和艰苦实践。 一、主要环节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和概括,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第一环节:设疑自探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本课的“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 第二环节:解疑合探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第三环节:质疑再探 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 第四环节:运用拓展 师生围绕自探提纲和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 二、操作要点 1.设疑自探环节 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步骤①: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尽快形成问题

氛围,使学生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步骤②:设置自探问题提纲。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产生。 步骤③:学生自探。学生针对自探提纲,开展自主探究。 “自探提纲”作为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是本课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明确导向,其问题的解决程度体现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为学生的学习指明具体的方向。倡导在实施初期,使用“导学案”,在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得到较好培养的情况下,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补充设疑。 2.解疑合探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提问与评价。一般由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 第二种形式: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回答正确,则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 第三种形式: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解之前不讲。 3.质疑再探环节 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教学四环节模式

自学导学互学拓学四环节模式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自学互学导学拓学法”的课堂四环节模式是改革利刃,首先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当前最大的教学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有老师说,“学生不学,怎么自学?”为“怕改革、不改革”找借口。在许多老师看来,“讲不讲,讲对没有”是我的任务和责任;“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最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不学”也应该是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之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采取“听”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学习动机。“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要求、调动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只有参与了,有了活动,有了交流,才有感情,才有热情,也才有动力。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导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指向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更要指向于“学不学”的问题,甚至要把“学不学”看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加强与改善课堂导学的设计,以课堂的形式去吸引与调动参与课堂,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然后逐步实现“满足需要的手段变成新的需要”的目标,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改造和完善了与新疆电大互联互通互动的传输系统,营造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从以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到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疆电大“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要素联动教学模式框架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在开放教育试点中积极推广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我们的收获 自从我校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拓学”四环节的教学模式, 1、教师的素质正逐步提高。教师更新了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突出“真、实、活、趣、新”,做到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为教学起点;以科学生动的自学、互帮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的核心;以活泼、愉悦的共同互帮互学为教学氛围;以有效地探寻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学习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保证。多位教师在“自学——导学——互学——拓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该课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片区举行的语文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邢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本片区参加该课题的师级课堂教学竞赛。 2、学生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令我们惊讶和赞叹;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共进,乐于交际分享彼此的成功,常常令我们佩服和欣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张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正在形成,智力水平得到可喜的提升。2009年春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六年级质量检测中,五年级获得了全市第三,六年级获得全市第一(其中语文、数学、科学均获全市第一)的喜人成绩。 我们的困惑 1、动机激发。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是课堂的灵动力,多数教师的动机激发在新课伊始进行,课中的 激发有时总感学生无动于衷。我们要问:如何让学生的探究动机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2、互帮成效。课堂中发现,学生的互帮多是结论性的告诉,少有方法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问:应该怎样让先会来教后会?

“345”教学模式四环节

“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促思定向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突破点,在学生的情绪和体验中找到支撑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数学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采用游戏、摆摆、拼拼、数数、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用手具体的画一画、指一指、摸一摸从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以便于区别面积(图形的大小)概念。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活跃了气氛,更让学生对周长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此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操作中学生手脑并用,参与探究当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概念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因“千米”的单位不同于“米、分米、厘米”不能在课内演示,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显得很模糊,以至会出现用“千米”来做旗杆等物体的高度单位。为加强直观而正确的认识,可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利用跑步来理解“千米”的大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得记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甚至终身难忘。 3、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形成概念 教师的设疑问难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剔除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化走向一般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4、练习巩固,反思评价,矫正补缺 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评价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数学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