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银盐信息记录材料冲洗加工_2_定影

第5章_银盐信息记录材料冲洗加工_2_定影

第5章_银盐信息记录材料冲洗加工_2_定影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光博会后看到照相机后的观后感,了解照相机原理及构造,以下资料来自专业人士介绍以及所学工程光学教材知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感光物质,它能把这个像记录下来,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 底片,用底片洗印就得到相片。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取景器。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帘快门。

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判断正误 1、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保存价值。 正确 2、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更具有参考作用。 错误 3、档案登记就是以簿、册、表、单等形式,记载企事业单位档案的有关事项,以揭示其过程、现状和变化的档案统计调查方法。 正确 4、档案利用工作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用户服务的一项活动。 正确 5、案卷分类目录即以大类为基本单元,依据大类内案卷排列顺序进行的流水登记。 正确 6、“帐内”文件材料是指不经过收发文登记环节处理的文件材料。 错误 7、全引目录是集案卷目录和分类目录为一体的揭示和介绍档案案卷、文件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检索工具。 错误 8、发文汇集是将本单位的全部发文按文号次序排列而汇集成册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 正确 9、文件材料的整理是指依照一定原则和方法,对现行使用完毕后集中保存起来的零散文件材料进行鉴别、组卷和编目等处理过程。 正确 10、档案外借对档案信息安全控制的难度有所减弱。 错误 11、陈列展览是通过展出档案原件或复制件,介绍单位发展情况、宣传档案工作和公布档案史料的利用服务方式。 正确 12、文件材料与档案的区别是指5个方面的不同特点。 错误 13、企事业单位档案收集工作是科学管理企事业单位档案的前提。 正确 14、以档案信息为参照,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解答利用者提出问题的一种服务方式。 错误 15、三次加工编研成果是依据档案,在系统、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形成的一种新的参考材料。 错误 16、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既要防止档案实体散失,也要防止档案内容泄密。正确 17、文件材料的归档是指按照归档制度的要求,将经过整理的文件材料移交档案部门保存的过程。 正确 18、数据式编研成果以数据结合文字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档案信息的编研成果。 错误 19、企事业单位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对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正确 20、分类目录编制打破全宗界限和库藏排架顺序。 正确 21、表式材料以表格的形式,用线条、文字和数据编制而成的反映某种事物概况的详细文件材料。

知网可查的材料科学方面期刊《信息记录材料》

知网可查的材料科学方面期刊《信息记录材料》 期刊征稿:信息记录材料 信息记录材料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全国磁性记录材料信息站 主办单位:全国磁性记录材料信息站 出版地方:河北快捷分类:化学国际刊号:1009-5624 国内刊号:13-1295/TQ 邮发代号:18-185 创刊时间:197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 开本:A4 编辑微信LunwenFz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简介 《信息记录材料》(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全国磁性记录材料信息站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医学摄影图像分会协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获奖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片)》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信息记录材料》它主要发表国内外在信息记录介质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等)。刊登的内容涵盖传统的磁、光信息记录材料,及新兴的数码输出材料等。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信息记录材料栏目设置 卤化银成像材料、热敏及数码成像材料、激光打印材料、喷墨打印技术、UV紫外光固化技术、磁记录与介质、医学摄影信息记录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目录 综述·论著 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曹志胜;1-2 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探究及其对基站配套影响研究郭正平;杨慧;罗康宁;2-3 相似性度量对KNN蓝牙定位的影响研究王健;闫菲;孙瑞;刘晓婷;刘志鹏;3-4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王恒宗;5-6 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发展方向张浩涵;6-7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加密与认证分析景冰;7-8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吴奇;8-9 声波发电系统的储存与应用研究王洋;张部明;安柳颐;安巍虎;张安然;王晓慧;10-11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张婧;12-13 浅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姚靖远;13-14 机械电子工程综述徐沛锋;14-15 材料·工程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王东辉;15-16

印刷信息记录材料

实验一银盐感光材料照相制版加工工艺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在图像复制时,为了进行大批量的印制,首先要将图像原稿进行色分解和加网,使其分解成为适合印刷复制的黄、品、青、黑四个单色分量的制版原版(通常称作菲林),然后用四色原版制成四色印版,最后经印刷机逐色套印合成为复制品。完成以上色分解过程的设备有照相分色机、电子分色机和桌面出版系统。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照相分色机、拷贝机和测试仪器,对制版照相机的机构和照相分色原理、印版制作和测量进行研究,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本次实验,使大家对印刷前端的设备和工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和材料 1、KLIMSCH制版照相分色机 2、KB-1000拷贝机 3、X-Rite341透射密度计 4、感光胶片 5、照相分色用反射梯尺 6、天平、量杯、放大镜 7、感光胶片显影液、定影液配制化学试剂 三、银盐感光胶片的结构和感光特性 银盐感光胶片,是呈现实物或原稿影像的材料。感光胶片分为卤化银感光片和非卤化银感光片两大类。目前,我国制版照相中所使用的感光片大都是卤化银系统的。 1、银盐感光胶片的结构 银盐感光胶片主要是由片基、乳剂层、保护层、防光晕层构成,如图1。 图一感光片结构示意图 (1)片基:片基也称支持体,常用的片基有玻璃板和塑胶片。以玻璃板

为片基的称为硬片;以塑胶片为片基的称为软片或胶片。无论是何 种片基,都应要求表面光滑,尺寸稳定,厚薄均匀。 (2)乳剂层:乳剂层是由感光银盐、动物胶、色素组成。其中:银盐是感光乳剂的主要成分。常用的银盐有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 等,它们受光照射时,均能发生光化学反映。动物胶可使乳剂中的 银盐分布均匀而不下沉,以形成稳定的感光乳剂。常用的有明胶; 色素可以增加乳剂的感色性能,使之成为感受色光的乳剂。(3)防光晕层:用以防止光晕现象的发生。 (4)保护层:保护层是涂在乳剂膜面上的极薄而韧的明胶层,以防止乳剂层被擦伤损害。 除此之外,根据照相的不同性能要求,还要适当地涂以底层、隔层、滤光层等辅助层。 2、银盐感光胶片的感光性能 感光片中,直接影响照象质量的因素称为感光片的照相性能,包括感光度、密度、反差系数、宽容度、解象力、清晰度、感色性等。每种感光片的照相性能都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也难以超越,只有掌握感光片的照相性能,才能提高照相的质量。 (1)感光度:用以表示感光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每一种感光片都有自己固定的感光度。感光度高,就可以在较暗或速度较高的 快门下拍照;感光度低,则要求在明亮的照明条件或降低快门 速度的情况下拍照。 目前,国际上衡量感光度的单位还不统一,我国采用“定”制,用拉丁字母DIN表示。感光片的感光度相当于21“定”的属于中等感光度片,高于27“定”的属于高感光度片,照相制版用的感光片多为低感光度胶片,如:南方牌PA硬性全色片的感光度为14“定”,PB中性全色片的感光度为17“定”,PC软性全色片的感光度为20“定”。 (2)密度:感光片经曝光、显影处理以后,产生黑色银象微粒的多少称为密度,用“D”来表示。每一种感光片,都有最大的密度 值,达到此值时,再增加曝光量和显影时间,感光片的密度值 也不会有所升高。密度值的大小用密度计来测定。制版照相感 光片的密度值一般为0.05到2.2之间,不得超过3.0。 (3)反差和反差系数:反差是指原稿或底片影像中,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差值。图像明暗的差异程度越明显,黑白分明,则反 差大或调子硬;相反,明暗差异不太明显,图像比较平淡、柔 和,则反差小或调子软、 照相底片上的影像反差,因受感光片本身的特性、拍摄条件、显 影处理条件的影响,与原稿反差往往是不相同的,有时甚至相差 很大。为了从数量上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反差系数γ

彩色全息记录材料介绍 (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彩色全息记录材料介绍(一) 全息记录材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大致有卤化银乳胶、重 铬酸盐明胶、感光性高分子、光导热塑性塑料、光致各向异性材料、光致 折变材料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卤化银乳胶和重铬酸盐明胶感光材料。 根据记录材料吸收光后材料性能变化的类型大致又可分为透射型、折射型、 浮雕型和混合型四种。在全息印刷中主要使用的则为透射型的卤化银、折 射型的重铬酸明胶和浮雕型的光致抗蚀剂,属折射和浮雕混合型的以漂白 处理方式使用的卤化银材料等。 记录材料的选择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记录波长,有单波长记录 和多波长记录两种情况。另一是全息图的类型,有透射全息图和反射全息 图的区别。前者要考虑记录材料的灵敏波长,后者考虑记录材料的厚薄。 单波长记录的透射式全息图,多用红敏的记录材料,如国产的天津全息I 型和II型,Agfa8E75,Ilford SP696T,SP673和俄罗斯的PRG03等银盐 干版,和光导热塑片等;蓝敏的用天津全息III型,8E56银盐于版和光致 抗蚀剂等。 单波长记录反射全息图多用DCG版(蓝敏),光致聚合物(红敏或蓝 敏)和8E56HD、8E75HD银盐干版等。多波长记录透射全息图常用 value=“649”unitname=“F”>649F,8E56银盐干版。反射全息图常用 8E56HD和8E75HD记录夹层全息和俄罗斯PRG03全色银盐干版;双色DCG 版;新兴起的光致聚合物有杜邦公司HRF系列和Ommi Dex全息胶片系列。为了方便详细介绍全息常用记录材料的特点,下面先简要介绍反映记录材 料性能的几个主要特性参数。 全息记录材料的特性参数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测试

1、题型:判断题分值:2 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发展过程是现行使用完毕。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2、题型:判断题分值:2 专业分类法即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设置类别,对档案进行分类。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2 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保存价值。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2 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更具有参考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组织形式,它决定了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具体组织管理原则。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保密性是指档案工作部门承担严守国家秘密的重要职责。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2 重点保管的档案要单独排放,并采取相应的重点保护措施。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2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价值排列。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2 分类类目标识就是指给档案分类体系各个类目的编号。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10、题型:判断题分值:2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记载一个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大事和要事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2 文件材料的作用是指文件材料在现行使用阶段的作用,被称为现行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2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标准性文件。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2 全引目录是集案卷目录和分类目录为一体的揭示和介绍档案案卷、文件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检索工具。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4、题型:判断题分值:2 业务(技术)手册编写要求的先进性意即要处理好先进技术和一般技术、典型情况和一般情况的关系,突出一般技术和一般情况,保证利用的效果。 正确

材料题XX年信息记录材料考试题

材料题XX年信息记录材料考试题 A 卷 填空:(每空1分) 1. 按使用性能可以分为两大类, 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其其它物理性能的材料。 2. 固体是由大量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每立方厘米含有1022~1023不等,根据固体中原子的排列是否有序可以将固体材料分为,,和软性凝聚体,比如液晶和凝胶。 3. 举出两种能承担材料电导任务的载流子: 4 上图是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图中用各个字母表示物理量,其中饱和磁化强度是;矫顽力是;剩磁是。 A 卷答案: 1. 结构; 功能 2. 晶体; 非晶体; 准晶体

3. 电子或电子空穴或离子中的任何两个;填写空穴,阴离子或阳离子可适当给分。 4. B s ;H c ;B r 。 B 卷 简答题 1 晶体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区别?(2分) 2 简述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区别?(3分) 3下图是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简述铁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和磁滞回线的形成过程。(5分) B 卷答案 简答题 1 晶体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区别?(2分)

关键词:答对有序无序即可给分。 2 简述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区别?(3分) 关键词:半导体:价带是未满带或价带是满带,但价带和空带之间的无禁带隔开或发生交叠。 半导体:价带是满带,价带和空带之间的禁带宽度不大。 绝缘体:价带是满带,价带和空带之间的禁带宽度较大。 3图是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简述铁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和磁滞回线的形成过程。(5分) 关键词: 磁化过程:(2分)有饱和磁化强度即给分 ? 易磁化,M 随H 曲线变化 ? H 很小时,磁化强度很大

资料员考试重点知识

1、建筑工程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结构及安全卫生可靠程度,认定工程质量等级的必要条件。 2、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3、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需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意见》的,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4、在工程竣工后的3 个月内,对工程档案进行正式验收。合格后,接收入馆,并发放《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合格证》。 5、工程资料管理的期限可分为永久(永久保存)、长期(指工程档 案的保存期限等于该工程的使用寿命)、短期(指工程档案保存20 年以下)三种期限。 6、工程资料保管的密级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 7、施工资料包括八个主要内容: (1)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2)施工管理资料(3)施工技术资料(4)施工测量记录(5)施工物资资料(6)施工记录 (7)施工试验记录(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8、建筑与结构工程的内业资料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

及屋面工程等四个分布工程。 9、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天。 10、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 11、在施工蓝图上一般采用杠(划)改、叉改法;如果重新绘制竣工图的,必须按照有关的制图标准和竣工图的要求进行绘制及编制;在硫酸图纸上修改晒制的竣工图,在原硫酸纸图上依据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等内容用刮改法进行绘制,再用绘图笔绘制修改内容,并在图中空白处做一修改备注表,注明变更、洽商编号(或时间)和修改内容,晒成蓝图。 12、竣工图应依据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包括技术核定单)等绘制。 13、图面变更面积超过1/3 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3 号-1 号应在装订边297mm 处折一三角或剪一缺口折进装订边。 14、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要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指:脚手架、施工用电、基坑在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及其它垂直运输设备。 15、根据规定,在开挖深度超过3 米(含3 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6、起升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保留3

hcna记录材料(数通方向)

目录 第一章VRP操作基础1VRP基础 (2) 4.命令行基础(2) (3) 5.VRP文件系统基础 (4) 6.VRP系统管理(1) (5) 7.VRP系统管理(2) (6) 第二章静态路由8.IP路由原理、静态路由基本配置 (6) 第三章RIP (7) 第四章OSPF (8) 20.OSPF基本原理及基本配置 (8) 第七章訪问控制列表 (9) 第八章网络地址转换 (13) 第一十一章交换基础、VLAN (14) 第一十三章VLAN间路由、VRRP (15) 第一十四章交换机port技术63链路聚合(手工模式) (16)

华为HCNA教程(笔记) 第一章VRP操作基础 1VRP基础 MiniUsb串口连接交换机的方法 2eNSP入门 3命令行基础(1) eNSP中路由开启后(记住port)---第三方软件连接该路由方法:telnet 127.0.0.1 port 用户视图(文件)—–系统视图(系统sys)——接口视图(接口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协议视图(路由) display hotkey 显示功能键 display clock 显示时间

clock timezone CST add 8 设置时区(先设时区再设时间) clock datetime 设置时间 header login information # 内容 登录前信息 header shell information 登录后信息(格式同上)Ctrl+] 能够退出查看该信息 用户权限15 命令权限3 为console口配置password: user-interface console 0 。进入到相应口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认证模式为passwork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huawei ;设置password(路由器不须要) 为vty(telnet)设置password user-interface vty 0 4 其他同上 user privilege level 3;用户命令等级3(管理员)PS:console不用 dis history-command;显示历史命令

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记录材料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T片段阅读+篇章阅读 表达T选词填空+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T读题面T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信息记录材料实验讲义(印10)

实验一银盐感光材料成像实验(6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照相机、放大机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2.掌握黑白负片、黑白正片成像的工艺过程。 3.了解银盐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4.了解成像条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5.了解冲洗加工条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基本内容 1.使用照相机对实际景物进行拍摄。 2.对已经曝光成像的黑白负片进行冲洗加工。 3.将冲洗加工完成的负片影像在放大机上对黑白相纸曝光,进行正片成像。4.对已经曝光成像的黑白相纸进行冲洗加工。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设备 照相机、放大机、显影罐、上光机、安全灯 2.实验材料 彩色胶卷、黑白胶卷、2#黑白放大相纸、3#黑白放大相纸、D—72显影液、D —76显影液、柯达F—5定影液 四.实验原理 1.负片成像 黑白胶片在照相机中曝光后,乳剂层中见光部分的卤化银颗粒发生光分解反应,生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与银离子在感光中心处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显影中心,显影中心构成肉眼看不见的、由银微斑组成的潜影。在显影加工过程中,曝光的卤化银以显影中心作为电极,与显影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全部还原成金属银原子,形成可见的金属银影像。为曝光部分的卤化银通过定影过程,与定影剂发生反应,从乳剂层中溶解,形成稳定的可见影像。 在对实际景物拍摄时,胶片曝光量多的部位,形成的金属银多,致黑程度大,影像密度高;曝光量少的部位,形成的金属银少,致黑程度小,影像密度低。最终得到的影像与实际景物的明暗程度相反,即得到负像。 2.正片成像 在胶片上形成的负像通过放大机在相纸进行曝光成像,经显影加工后,得到可见并且稳定的影像。其影像密度与负片上的影像密度相反,与被拍摄的实际景物相一致。 实验中分别采用不同反差系数的相纸进行成像,对相同的负片影像,采用不同性质的相纸及不同的成像条件,得到不同质量的影像。 五.实验步骤 (一).负片成像 1.实际拍摄 (1). 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学会照相机的使用; (2). 将胶卷装入照相机中; (3) 根据拍摄时的光线条件,按照胶卷包装盒上的曝光条件,选择合适的光 圈和快门速度; (4). 对实际要拍摄的景物进行选取、调节焦距进行拍摄。 2.负片的冲洗加工

口译记录材料速记符号归总

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归总 一、做口译笔记时的注意事项 1.口译笔记应记要点,切忌求记“全”。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不应也不必取代记忆。口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概念、命题、名称、数字、组织机构和逻辑关系(如大小、先后、正反、上下、升降、因果关系等),笔记单位以表达意群的词语和符号为主。 2.口译笔记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3.口译笔记可使用来源语,也可使用目标语,也可以双语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必拘泥于某种文字或符号。例如,“联合国大会”可笔录为“UN”或“联大”。 4.口译笔记使用大量常见略语,例如:cf(compare),Co(company),eg(for example),etc(and so on),esp(especially),ie(that is),max(maximum),min(minimum),ref(reference),std(standard),usu(usually),等。 二、常用速记符号 速记是一项特殊的技巧,速记语言是由一套完整的符号组成的体系。在口译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速记符号是有益的。 口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在口译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记录分为“脑记”和“笔记”两种。 人脑的记忆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组成。顾名思义,短时记忆是一种操作性的暂时记忆,长时记忆属于一种储存性的永久记忆。影响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记忆内容的意义性。即便是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人的短时记忆只可容纳由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因此,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 in Note taking Use only the abbreviations that fit your needs and that you will remember easily. A good idea is to introduce only a few abbreviations into your note taking at a time. Symbols helpful in math -- these are commonly used in texts and references. S = sum f = frequency Leave out periods in standard abbreviations. cf = compare e.g. = example dept = department Use only the first syllable of a word. pol = politics

光信息材料

第二章光信息材料 光信息材料是指光信息存储材料。光信息存储技术是在激光光源出现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具有信息存储密度高(比磁盘高几百倍),易于快速随机存取,能存储图像与数字两种信息等优点,从20世纪70年代初露头角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光信息存储技术有全息存储和逐点存储两种类型。全息存储是利用全息照相原理将信息存储在记录介质中,读出时通过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输出。逐点存储是通过受信号调制的激光束与记录介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状态变化(如熔化、相变)逐点记录信号的,读小时再用激光束投射到记录介质表面,从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中读出信息。全息存储所用的记录介质称为全息材料,逐点存储所用的记录介质对应于磁盘而被称为光盘材料。本章在介绍有关光信息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材料分别予以介绍。 2.1全息材料 全息照相术是一种与普通照相术完全不同的照相技术。普通照相是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在感光放片上记录被摄物体表面光强分布的平面像,只能从一定角度,一个侧面反映被摄物体。全息成像过程则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照相干板或胶片上以干涉条纹形式把图像记录下来,然后以光照射这种干板,就能以立体形式再现物体的原来图像。由于它记录了物体的全部信息(振幅和相位),所以称为全息照相术(Holography),源于希腊语,“完全记录”的意思。 1.基本原理 全息照相术的基本原理如图14—1所示,(a)中从点光源发出的相干激光束A与从另一方向射来的激光束B在照相干板上叠加而产生干涉,形成(b)、(c)所示的干涉条纹。如果将这种干板显影,则可变成一种衍射光栅,即全息照片。如果将全息照片置于原来的位置,并在与记录干涉条纹时参考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用相干光照射,则此照射光在显影了的干板(衍射光栅)上位衍射。由图14—1(d)可知,在衍射光栅的栅格间距小的地方,光的衍射角大;在衍射光栅的栅格间距大的地方,光的衍射角小。结果,整个衍射光就好像从原来点光源所在位置传播过来的方向亡被衍射。同理,非常复杂的干涉条纹被记录下来,如果用相干光照射物体时,光在与原物体存在时相同的方向上被衍射。换言之,在物体原来所在的位置上将再现出它的像,这就是全息照相术的基本原理。 2.全息过程的数学描述 在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以后,可将全息过程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去示。为此先作一些规定。将坐标xy取在全息图平面上.原点o在全息图中心,z轴垂直于全息图平面,xz面平行于参考光束和物光束主光线的入射面。光波自左向右传播。物在xy的左边为实物,在右边为虚物;像在xy面的左边为虚像,在右边为实保。 设在全息图平面上物光、参考光和再现用的照明光的复振幅分别为

磁记录材料

磁记录材料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www.myworldchem.com)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记忆、存贮、记录的技术及其材料的要求相应提高。单从计算机配套的信息存贮问题看.计算机的内存贮和外存健系统,以及用于档案、文献资料、图书管理、办公事务等各项情报管理工作中的存贮,都需要性能越来越高的新器件和新材料。从目前看仍以磁记录为主,这是因为磁记录器件能实现记录与重放,能多次重复使用,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一、基本概念 磁记录材料是指那些通过磁的作用可以直接理集、记录、存贮、传递信息的材料。通常又把这种材料叫做磁记录载体、介质或媒体。因此,凡是能转换成磁能的一切信号源,不管是机械的、电的,还是化学的、光学的都可以记录在这种材料上。所以,就其本质意义上,又可以说,凡是能对磁的作用发生变化,能够直接形成各种形式信息的材料均称为磁记录材料。 随着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磁记录材料也日趋完善达到了如此完美的程度。由最初单纯记录声音的本能作用逐步延伸到能记录和重现各种信息,并广泛地应用于通讯、J“播、电影、电视、文教卫生、电子计算机、地质勘探、资源卫星、数据处理以及军事科学领域。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与物质文明、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磁记录材料的特点与性能 1.磁记录的材料的特点

(1)产品特点 ①记录简便,快速准确磁纪律材料的应用不需要很多的设备和严 格的磁记录加工条件,投资少,,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高,而且对所记录的材料,能够全面而真实地记录上并立刻显示出来。 ②反复使用,便于复制磁记录材料具有反磁化进行退磁的特性,可 以通过消磁来消除原有的讯号和记录新的讯号。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多次,林外,通过高速和热磁及其他复制凡是,使已经获得的音像,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可以再短短的几分钟内进行成倍的翻版复制。 ③信息贮量大,记录密度高不仅单声迹可以记录很高的密度,而且 通过改变记录方式和介质运行速度,就可以在同样长度和宽度上,同时记录多条磁迹,其记录密度和容量就可大为提高。 ④结构小巧,重量轻随着磁记录材料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其结 构越来越趋向集成化,盒式化,微型化,体积越发变小,用料省,比长大,使用时间和记录密度成几倍的提高,可以用于任何肤质和要求极为特殊的场合和环境。 ⑤记录频率范围宽所记录的讯号频率包括全声频(0.2~20kHz) 在内并扩展到15MHz以上,而仍能保持很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以及很小的畸变。 ⑥记录动态范围大可以高达40dB以上,而且失真很小。可以从满 负载到0.3%的整个范围内的讯号,都能给出精确,呈线性的记录。 ⑦易进行时标(频率)变换可以允许用一种速度记录信息,而

资料员考试重点知识点

资料员考试重点知识点

1、建筑工程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结构及安全卫生可靠程度,认定工程质量等级的必要条件。 2、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3、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需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意见》的,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4、在工程竣工后的3个月内,对工程档案进行正式验收。合格后,接收入馆,并发放《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合格证》。 5、工程资料管理的期限可分为永久(永久保存)、长期(指工程档案的保存期限等于该工程的使用寿命)、短期(指工程档案保存20年以下)三种期限。 6、工程资料保管的密级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 7、施工资料包括八个主要内容: (1)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2)施工管理资料(3)施工技术资料(4)施工测量记录(5)施工物资资料(6)施工记录 (7)施工试验记录(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8、建筑与结构工程的内业资料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及屋面工程等四个分布工程。 9、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

10、

11、对接收的密级文件资料,要严格按保密规定妥善收存,并认真执行密级文件资料的借阅规定。 12、卷内文件页码编写位置:单面书写的文件在右下角。双面书写的文字资料页号正面标注在右下角,背面标注在左下角。对于折叠后的图纸,无论是何种形式,页号一律标注在右下角。 1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筑业)软件中,查找技术交底记录表格需在标准模板目录中选择C施工资料---C2施工技术资料----表C2-1技术交底记录。 1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15、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主持对图纸审核,并应形成会审记录。 16、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17、砌筑砖墙时应做到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砖砌体中允许灰缝的宽度一般为8——10mm。 18、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19、属于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的要求: 一、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资料记录材料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5、经济波动 (五)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和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和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却 导致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六)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②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材料表

表 1-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夹夜法 / 粘鼠板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诱饵: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街道(乡) 调查生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其他: 室内布夹(粘鼠板)总数:;室内有效夹(粘鼠板)数: 室外布夹总数:;室外有效夹数: 捕鼠数:;鼠密度:% 注:每个生境填写1张表格。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2.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路径法) 监测时间:年月日 监测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 表 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年月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监测单位:填表人:审核人:

表2-1. 成蚊(CO2)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诱蚊灯法□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 CO 2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乡镇(街道)气温:℃,风速: m/s,天气:晴□多云□阴□ 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人:_____ __ ___ 审核人:__________

表2-2.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气温:℃,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速: m/s 天气:晴□阴□雨□ *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 表2-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记录表 注:a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伊蚊请按C要求填写; C 请填写伊蚊种类序号:1. 白纹伊蚊; 2. 埃及伊蚊。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信息记录材料及应用复习题(整理版)

信息记录材料及应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就是记录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电磁辐射信息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材料。(课件) 2.物理成熟:乳化后,乳剂在一定温度下继续静置或搅拌一段时间,使卤化银颗粒继续成长至一定大小,这一过程称为物理成熟。类似于过饱和溶液再结晶过程(课件)期间没有发上化学变化故称物理成熟,又称第一成 熟。 3.乳化:在一定温度下,将硝酸银溶液和卤化物—明胶溶液混合在一起,反应生成卤化银—明胶溶液的胶体分散体系的过程。(课件) 4超加和性:两种显影剂混合使用不仅具有原来组分各自的特色而且整体表现出来的性能比单独使用更为优越。(课本)(二种显影剂混合使用表现出显影性能比单独使用更为优秀的性能。) 5.灰雾度:感光材料未经曝光,直接显影加工所得到的影像密度。用D0来表示用D0来表示,是感光材料的最小密度, 也是在特性曲线A点对应的密度值。(灰雾密度:含片基密度及其它原因产生的密度) 6.感光度: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 S=K / H K——常数 H——曝光量(Lux ? s) 7反差系数:影像反差和被摄体反差的比值。反差系数( )=影像反差/被摄体反差 8.感色性:感光材料对不同波长光波的敏感特性 9.宽容度:感光材料反映被摄体反差的范围。宽容度大小主要由乳剂本身性质决定。 10.化学成熟:指卤化银晶体表面进行局部化学变化,形成感光中心的过程,目的是使照相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又称第二成熟。 11.曝光:光导体受光激发后,产生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即光生载流子,使得光导层的电阻率迅速降低,呈导电状态。(课件) 指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12.显影:将已经发生曝光的卤化银颗粒还原成金属银影像的化学处理过程(课本) 将带有静电潜影相反电荷的色粉散在潜影表面,利用静电引力吸附在潜影上,形成可见影像(课件) 13:CTP:Computer to Plate的简称: 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页面通过独立于印刷机的成像设备(即直接制版机)直接成像到印版。 14.信息记录:借助一定的存储载体将信息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技术,信息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存储载体上记录信息的过程实际是信息由一种表现形式向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转换。 二、填空题 1、感光材料的分类:通常我们按感光材料的光敏介质将其分为:银盐(卤化银)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数字信息记录材料(静电照相成像材料、喷墨成像材料、热敏成像材料、光栅成像材料)、直接印刷成像材料) 2、感光材料的结构(黑白、彩色):乳剂层、支持体和一系列辅助层。 黑白:辅助层、乳剂层和支持体;彩色:辅助层、支持体、感红层、感蓝层和感绿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