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doc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doc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doc

第七章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7.1 电子商务

(侧重的部分比较多)

一、基本概念(理解即可)

1.电子商务是以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作为基础,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进行的商业活动。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是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条件1:计算机系统应用,条件2:离不开因特网)

两种交易类型:

B to B

B to C(B:Business,C:Customer)

3.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的概念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的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

4.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了解即可)

⑴以最小的费用制作最大的广告。

⑵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的变化,作出理性的决策。⑶展示产品而不需要占用店面,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获得几乎同等的商业机会。

⑷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获得顾客的反馈消息。

⑸在线交易方便,快捷,可靠。

使用户了解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只是电子商务的第一步。

在线交易是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的。它是指买卖双方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进行在线的销售与购买。

在线交易需要较为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降低在线交易的风险。

5.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EDI脱离了因特网,通过专网形式(主要区别)

都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商务形式(EDI是电子商务的前身)

7.电子数据交换EDI(基本概念):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信息,经数据通信网络,在a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即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报文,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按照协议将b标准化的文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EDI是电子商务的先驱。

8.EDI系统三个特点:

⑴EDI是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与EDI通信网络系统相连接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

⑵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消息遵守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国际标准。b标准化

⑶数据自动的投递和传输处理不需要人工介入,应用程序对它自动响应。

总之,计算机通信网是EDI应用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应用是EDI的前提条件,而数据信息标准化是EDI的关键。(网络是基础,应用是前提,标准化是关键)

9.EDI的工作流程:(重点注意两个部分)

⑴发送方计算机应用系统生成原始用户数据。

⑵发送报文的数据映射与翻译。映射程序将用户格式的原始数据报文件展开为平面文件,以便使翻译程序能够识别(映射)。翻译程序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的EDI格式文件(翻译)。

⑶发送标准的EDI文件。

⑷贸易伙伴获取标准的EDI文件。

⑸接收文件的数据翻译与映射。

与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不同,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网络中传输的是经过翻译软件翻译的标准格式报文。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是实现EDI的基础和必要条件。EDP主要是企业内部自身业务的自动化。在EDI应用系统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通过专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EDI网络平台,建立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

10.EDI交换平台和接入方式:(专用平台)

⑴具有单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入方式:利用电话交换网,通过调制解调器直接接入EDI中心。

⑵具有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入方式:一般是采用连网方式(专用网络)

⑶普通用户接入方式:通常通过因特网或电话网以拨号的方式接入(这里简单理解就可)

二、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

1.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比较重要)

⑴网络基础平台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是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

⑵安全保障结构

(属于中国产业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盈利性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非盈利性

⑶支付系统

⑷业务系统

电子商务业务包括支付型业务和非支付型业务。

支付型业务通常涉及资金的转移。支付型业务建立在支付体系之上,根据业务的需要使用相应的支付体系非支付体系则直接建立在安全基础结构之上,使用安全基础层提供的各种认证手段和安全技术保障安全的电子商务服务。

2.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

⑴CA安全认证系统

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签名的,它包括证书拥有者的基本信息和公用密钥。

证书的作用归纳为两个方面:

①证书是由CA安全认证中心发放的,具有权威机构的签名

②每份证书都携带着证书持有者的公用密钥

安全是电子商务的命脉。电子商务的安全是通过加密手段来达到的。公用密钥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加密技术之一。

证书按照用户和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个人证书,企业证书,服务器证书和业务受理点证书等等。

⑵支付网关系统(重点性理解)

支付网关处于公共因特网与银行内部网络之间,主要完成通信,协议转换和数据加密解密功能和保护银行内部网络。

⑶业务应用系统

每一个业务应用系统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业务应用。

支付型的业务应用系统必须配备具有支付服务功能的支付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支付服务软件系统接入因特网,并通过支付网关系统与银行进行信息交换。

⑷用户及终端系统

人们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最常用的终端是计算机终端。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需要CA安全认证中心,支付网关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及用户终端系统的配合与协作。

三、电子支付技术

1.电子付款就是网上进行买卖双方的金融交换,这种交换通常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的。

2.电子支付方式

⑴电子现金

金额较小的业务支付。

⑵电子信用卡(重要知识点)

通过SET(安全的电子贸易协议)进行电子信用卡在网上的标准支付流程。

⑶电子支票

3.SET(安全的电子贸易协议):是VISA和MASETERCARD所开发的开放式支付规范,是为了保证信用卡在公共因特网上支付的安全而设立的。

4.安全电子交易SET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

⑴信息在公共因特网上安全传输,保证网上传输的数据不被黑客窃取。

⑵订单信息和个人帐号信息隔离。

⑶持卡人和商家相互认证,以确保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

⑷要求软件遵循相同的协议和信息格式

SET协议涉及的当事人:

持卡人,银行,商家,发卡机构,CA以及支付网关。

SET协议针对用卡支付的网上交易而设计的支付规范,对不用卡支付的交易方式,则与SET协议无关。

CA针对每一个当事人进行身份验证。

6.SET协议的安全技术

常规密钥加密技术和公钥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是两种最基本的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信封技术、信息摘要技术、双重签名技术

双重签名技术应用的目的:信息的隔离

数字信封技术:首先利用散列函数对数据形成散列,散列之后形成摘要,然后对摘要进行签名,然后利用常规加密技术对消息进行加密,加密之后再把加密的密钥利用公开密钥加

密技术的公钥进行加密,然后再发到对方;对方接收后对公开密钥利用私钥进行解密,解密之后再用常规密钥使用的密钥对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对消息进行同样的散列,最后发送过来的摘要和形成后的摘要进行对比,确认对方的身份。——这就是常规加密和公开加密的结合。

为什么要结合?

因为公开加密要比常规加密速度慢,所以要用常规加密对消息进行加密,然后再用公开加密对常规加密的密钥进行加密。

四、站点内容和页面策划和推广(了解,常识性的东西)

1.站点内容和页面的策划要求:

⑴精炼网站内容。

⑵精心设计网页版面。

⑶建立与网民的交互空间。

⑷点缀行业及其他信息。

⑸收集统计信息。

⑹加强网站的管理。

2.站点的推广方法:

⑴利用传统方法推广站点。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网站的推广与营销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⑵利用搜索引擎推广站点。

⑶利用旗帜广告扩大站点的影响面。

⑷利用电子邮件宣传站点。

⑸利用站点链接延伸到其他站点。

3.使用因特网进行网上购物

⑴购物步骤:①在线浏览和选择商品。②填写订购单。③选择支付方式。

⑵支付方式:①传统的现金支付。最重要最广泛的支付方式。②网上直划付。

7.2 电子政务

1.基本概念:网上的政府系统,可以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为精简,使政府的工作更公开、更透明,将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将重新构造政府、个人、居民、企业之间的关系。

2.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⑴G to G:政府和政府

⑵G to B:政府和企业

⑶G to C:政府和公民

电子政务中,网络是基础,安全是关键,应用是目的。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包括三方面:

⑴信息收集

⑵业务处理

⑶决策支持

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

⑴面向数据处理阶段

⑵面向信息处理阶段

⑶面向知识处理阶段

6.国家电子政务目前的机遇与挑战

⑴电子政务需要安全的保障

⑵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7.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⑴基础设施层:

①网络基础设施子层:

因特网、公共服务业务网、非设密政府办公网、设密政府办公网

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子层:

PKI(公共密钥基础结构) 共网系统的认证和加密

PMI(授权管理基础结构)

可信时间戳—防止重放攻击

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等。

⑵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

①统一的接入平台

②统一的WEB服务平台

③统一的WEB门户平台

④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⑶电子政务应用层

8.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网络划分

⑴政府内网(三小部分)⑵政府外网

9.网络安全结构设计

⑴基本策略:

在安全系统中可以允许敏感信息交换,而在非安全网络系统则要采取多个层面的安全测试。

⑵在安全和非安全网络之间的接口处是网络安全策略实施的对象。

10.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⑴概念

由网络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服务平台,用户通过访问这个统一的门户就可以得到全程的服务。

⑵实现流程:身份验证→服务请求→服务调度和处理

第八章网络技术展望

人们每次发送的报文分为较小的数据块,既报文分组,每个报文分组单独传送,达到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成报文,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信元交换技术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技术延迟小和分组交换技术灵活的优点。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A TM采用信元交换技术,其信元长度为53字节。

目前主要的运营网络有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N-ISDN把2B+D信道合并为一个144kbps(B=64,D=16)的数字信道,通过这样一个适配器,用户可以用144kps速率的完整数字信道访问Internet。64x2=128+16=144kps

宽带ISDN的核心技术是采用异步传输模式A TM。另一个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满足各种各样的服务质量QoS要求。

宽带ISDN的业务分为两类:交互型业务和发布型业务。

交互型业务是指在用户间或用户与主机之间提供双方信息交换的业务。

发布式业务是由网络中某点向其他多个位置传送单向信息流的业务。

宽带ISDN的协议分为3面和3层,3个面分别称为用户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每个面又分为3层:物理层,A TM层和A TM适配层。

所谓社区宽带网是接到用户的快速网络,网络通常需求的速率至少是2Mbps。

RRB提供多种综合集成业务,有多种网络构筑方式,其中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的方式速率最高。

RRB由业务提供者,传送者,接入网和家庭网共同组成。

从目前来看,有3种主要的技术,一种是基于电信网络的数字用户线路XDSL方式,它是建立在原有的电信线路上面传送宽带数据。还有一种在有线电视网CATV上传送宽带数据;另一种就是纯粹计算机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域网,它可能以基于IP的方式传输宽带数据。

有线电视网CATV是采用单向传输方式。RRB极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是,采用ATM技术把所有的家用电器连接起来。

宽带网络是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吞吐量的通信网络。

整个宽带网络可以分为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3大部分,所以宽带网的相关技术也分为3类:传输技术,交换技术和接入技术。宽带传输网主要是以SDH为基础的大容量光纤网络,宽带交换网是采用ATM技术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接入网主要有光纤接入,铜线接入,混合光纤/铜线接入,无线接入等。

光纤通信系统由电发射端机,光发射端机,光纤,中继放大器,光接收端机和电接收端机组成。

波分复用可使用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光纤上传输,这样既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又打破了光纤点到点连接的限制,从而可以用光纤构成网络连接。

波分复用和光孤子技术:光纤的传送容量为100Gbps以上。光孤子采用很窄的光脉冲,传播以后能达到很小的失真,从而到达很高的传输容量。

宽带网络中的交换技术要求提供高速大容量交换,能支持各种业务,目前最有前途的交换网络是ATM网。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信号交换形式,达到大容量,多速率交换;通过虚连接和流量控制机

制实现统计复用,以较高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各种业务的交换。

ATM且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

宽带网络对接入技术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网络的宽带化和业务的综合化。

在传输网中,目前采用的是同步数字体系SDH。

SDH主要有以下特点:

2 具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结点接口,简化了消息互通。

3 具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这些信息结构叫做同步传输模式。

4 在帧结构中具有丰富的用于维护管理的比特,因而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

5 所有网络单元都有标准的光接口,包括同步光缆线路系统,同步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等,因此可以在光路上实现互通。

6 具有一套特殊的复用结构,允许现有的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同步数字体系SDH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消息都能进入其帧结构,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7 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置和控制,使得新功能和新特性的增加比较方便,适合未来的发展。

SDH信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模块信号是STM-1,其速率为155。520Mbps。更高等级的STM-N是将STM-1同步复用而成。

STM-1每秒钟的传输速率为9*270*8*8000=155。52Mbps。

每个帧分为3个主要区域:

1 段开销SOH区域。

2 信息净负荷区域。

3 管理单元指针区域。

这是指示符,用来指示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

SDH的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ADM和数字交叉设备DXC等。

终端复用器的主要任务是将低速支路和155Mbps的电信号纳入STM-N帧结构中,并经过电/光转换为STM-N的光路信号,或相反。

分插复用器的主要任务是综合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分插任何信号。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是SDH网的重要网络单元。

纯光DXC是唯一能与高速光纤传输速率相匹配的交叉连接技术。

自愈网是无需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失效故障中自动恢复所承载的业务,使用户不会感到网络已经出了故障。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

ATM用固定长度的分组发送信息,每个信元在其头部包含一个VCI,VCI提供一种方法,以创建多条逻辑信道,并在需要时候多路复用。因为信元长度固定,信元可能包含无用的比特。

ATM承载业务的重要特征:

3 它提供的服务是面向连接,通过虚电路传送数据。

4 数据被封装在53字节的信元中传输。

5 同一信道或链路中的信元可能来自不同的虚电路,它们采用统一多路复用技术。

6 为了满足不同的服务质量,A TM交换机能够以非平等的方式处理同一信道内不同的VC 连接中的信元流。

ATM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它仅仅把数据从一个端点传送到另一个端点,它本身并不提供差错恢复。

高层协议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和网络层。

适配层分为2个子层:会聚子层(CS)和坼装子层(SAS)。CS本身包括2个子层:特定业

务会聚子层(SSCS)和公共部分会聚子层(CPCS)。

ATM信元由53字节组成:前5个字节是信头,其余48字节是信息字段。

ATM网络优点:

2 非常适合标记交换。

3 响应时间短。

ATM协议的一个重点特点是响应时间短,以及具有LAN和W AN的无缝联网能力。

4 高速和高带宽。

5 综合网络。

6 从用户端综合接入。

7 现有协议和传统LAN的互连。

ATM应用例子:

1 高带宽ATM主干。

2 中心局的ATM交换机。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A TM。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基站,归属位置登记处,被访位置登记处,业务控制点和移动台组成。

4 ATM之上的视频会议。

5 实时多媒体信息的大规模发布。

DSL是数字用户线路的简称。

XDSL技术是按上行和下行的速率是或相同可分为速率对称型和速率非对称型两种。

电话网是由一系列独立的电话交换局互连而成,每个交换局的服务半径一般在5KM以内。其特点是可在任何双绞线上传输,误码率低,下行数字信道的传输可达6Mbps,上行数字信道的传输速率可达144kbps或384kbps;模拟用户话路独立;采用线路码。

一个基本的ADSL系统由局端收发机和用户端收发机两部分组成,收发机实际上是一种高速调制解调器。ADSL的非对称性表现在局端到用户端下行速率和用户端到局端上行速率不同。

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和用户端模块组成。

中央交换局端包括在中心位置的ADSL Modem和接入多路复用系统,处于中心位置的ADSL Modem被称为ATU-C。接入多路复用系统中心的Modem通常被组合成一个接入节点,也被称为ADSL接入复用器“DSLAM”。用户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用户端ADSL Modem通常被叫做A TU-R。

在连接中央交换局和用户端的双绞线两端都接入一个滤波器,分离承载音频信号的4Hz以下的低频带和ADSL Modem调制用的高频带。

ADSL业务能力可提供的传输通道有:

1 高速单工通道。

2 64kbps双工数据传输通道。

3 全双工通道。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对称的DSL技术。

HDSL是在无中继的用户环路网上使用无负载电话线提供高速数字接入的传输技术,典型速率2Mbps,可以实现高带宽双向传输。

在机线矛盾突出,地下管道紧张的地区,HDSL作为建设光纤接入网是十分经济和实用的。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

可在很短的双绞铜线上传送比ADSL更高速的数据,其最大的下行速率为51-55Mbps,传输线长度不超过300m,当传输速率在13Mbps以下时,传输距离可达到1.5km。

和ADSL相比,VDSL传输带宽更高,而且由于传输距离缩短,码间干扰小,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简化,成本将明显降低。

单线路数字线路用户线(SDSL)。

SDSL是对称的DSL技术,与HDSL的区别在于只使用一对铜线。

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RADSL)。

RADSL提供的速率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也是提供一种高速下行,低速上行并保留原语音服务的数字线路。与ADSL的区别在于:RADSL的速率可以根据传输距离动态自适应,当距离增大时,速率降低,这样可以供用户灵活选择传输服务。

基于ISDN的数字用户线路(IDSL)。

ISDN从现在的应用来说也是DSL的一种。IDSL可以认为是ISDN技术的一种扩充,它用于为用户提供基本速率BRI的ISDN业务,但是其传输距离可达到5km,其主要应用场合有远程通信和远程办公室连接。

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和保密性强等优点。

FTTR光纤敷设到远端节点。FTTB光纤敷设到办公大楼(最迫切)。

FTTC光纤敷设到路边。FTTZ光纤敷设到用户小区。FTTH光纤敷设到每个家庭

光纤接入网络OAN是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输的网络形式,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光纤传输系统,而是针对接入网环境所设计的特殊的光纤传输网络。

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型结构。

根据光网络单元与用户的距离,OAN又可以分为若干种专门的传输结构。主要有:

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楼(FTTB),光纤到户(FTTH)或光纤到办公室(FTTO)等。

FTTH也将是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既从本地交换机一直到用户全部是采用光纤线路。HFC(既光纤到同轴电缆混合网)从接入用户的角度来看是经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是以同轴电缆网络为最终接入部分的宽带网络系统。

HFC网络的传输结构是,光纤由有线电视中心端出发,连接到用户区域的光纤结点,再由结点以750MHz同轴线连出,经由电缆线连到用户家中。

电缆调制解调器传输一般采用所谓的“副载波调制”方式进行,就是利用一般有线电视的频道作为频带划分单位,每个频道有8MHz的频宽,将数据加载到某个电视频道的信号中,传送到用户端。

基频调制是来自网上的数字信号经过调制过程,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以模拟的方式在有线电视的电缆上传输。

电缆调制解调器将调制后的基频信号转换到我们要使用的频带,既把基频信号转化到某个电视频道,这就是上转频。

下转频道就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到有线电视的信号后,经过“下转”频的操作,将信号转换为基频信号,以便进行解调的操作。

解调是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操作,它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送到电脑中去。

每个有线电视频道的频宽是8Mbps。当其他使用者没有进行大量传输时,用户几乎可以独享全部的频宽。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网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电波这一传输媒介连接业务接入节点(交换机)和用户终端。

无线接入网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电话,传真和短消息服务等。

无线接入网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两大类。

1 无线微波扩频接入技术。

无线微波扩频通信以其建设快速简便等优势成为建立广域网连接的另一重要方式。

微波扩频通信技术特点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输入信息进行扩展频谱编码处理,然后在某个载频进行调制进行传输,属于中程宽带通信方式。

微波扩频系统的产品按TCP/IP网络分层可分为4种: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集线器,无线网桥和无线路由器。

无线Modem采用双工通信方式,既接收和发送使用各自的通信信道。

无线Hub使用以太网接口,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既接收和发送共用同一通信信道,既可用于点对点通信连接,也可以建立点对多点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传输技术是利用卫星通信的多址传输方式。

按照系统采用的技术,卫星通信系统可分为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中轨道卫星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系统。

甚小型天线地面站VAST卫星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就是数据通信,其最大传输速率不超过2Mbps。

全球多媒体网络将是一个可互操作的网络集合,它支持数据,音频,图形,视频,图象和动画合并的多媒体应用。

全球多媒体网络在很多方面是异构型的,同时也是多构成的网络,它包括公用电话网,因特网,当前CATV分布系统的扩充,卫星网络,分组无线点网络和局域网。

全球多媒体网络必须具有下列5个特性:

2 异构性:应付大量的传输技术,终端技术以及应用程序的能力。

3 服务质量:在网络和终端设备内预留资源的能力,以确保满足性能的指标。

4 移动性:对网络提供移动访问点的能力。

5 扩展性:适应未来各种各样的新应用程序和用户的能力。

6 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确保用户通信不被载获和其位置不被跟踪的能力,同时也确保网络服务的高可靠性。

构造全球多媒体网络的技术主要有:组网,信号处理和应用程序。

组网技术关心的是在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优质的端到端传输。

信号处理关心的是编码,压缩,存储以及视频,音频和图象信号的回收。信号处理技术包括编码和压缩算法,加密,纠错算法以及用硬件和软件实现的办法。

应用技术关心的是开发通用应用程序,以使用户的应用程序易于开发。

当前实际的主流是使应用程序不依赖于网络。

跨学科研究的领域有:体系结构,服务质量,移动性,异构性,扩展性,安全性。

服务质量(Qos)是用户和应用程序所看到的网络的性能指标。

无线接入多媒体网络时,有限的传送带宽将是限制获得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移动网络的管理的很多现有算法为蜂窝电话网络开发的。

异构性是全球网络必不可少的特点。

包容异构性是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用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完善的适应日益增长的使用量和应用程序是多媒体网络挑战的中心任务。

扩展性的关键问题是在建立阶段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允许网络的未来演进,而无需大规模的改动或更新。

对新服务和新应用程序的扩展是未来多媒体网络的重要特性。

扩展服务要避免两个传统上的障碍:第一个是临界规模问题。第二个是标准化障碍问题。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一对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所谓“电子商务(E-Business Commerce)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广泛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其过程既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也包括货物的投递、销售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等,以达到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增进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目的;而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改善和优化行政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要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而后者宗旨是利用电子手段实施商业管理。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行为,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交易活动,那么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电子方式提高交易事务的效率和交易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经济主体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公正。此外,二者的框架结构也有所区别。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树型结构;而政府部门则不同,它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 然而,二者在支撑体系、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系统安全与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都是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利用电子化手段来实施“政务”、“商务”活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同质的。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公务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因而其业务模式也就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G2G)、政府与公务员之间(G2E)、政府与企业之间(G2B)和政府与公民之间(G2C)四种。类似地,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以及消费者,电子商务也包括四种业务模式,即B2B (Business-Business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G( Business-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2C (Business-Customer),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Customer-Customer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二者在很多方面还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G2B、B2G就是二者的交集。它是既涉及到政府又涉及到企业的相关活动,如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电子报关、电子报检、信息咨询服务等。它们既有政府的参与,又有企业的参与;既是政府行为,又与商务活动有关。G2B、B2G使政府和企业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政企链而相互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实施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宏观监控能力,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推动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则为电子商务的正确、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自考重点内容).doc

EDI被称为电子数据交换,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专用数据网络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单位与部门连接在一起,应用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实现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交换自动化,从而提高了业务效益。 Intranet内联网也叫企业内部网,是指利用因特网技术构建的一个企业,组织或部门内部的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计算机网络 支付网关是因特网与银行内部的专用网之间的安全接口,网络支付的电子信息必须通过支付网关进行处理后才能进入安全的银行内部支付结算系统,进而完成安全支付的授权和获取。 政府门户网站指能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因特网单一入口(前台)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后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服务,也是政府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网络证券是指投资者利用因特网上的网络资源,获取各类证券的即时报价,分析市场行情,进行投资咨询并通过因特网委托下单,实现实时交易。 简述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和联系 答: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用户不同。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相至借鉴;4)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也利于扩大电子商务的潜在市场,政府的网上交易就是一笔很大的电子商务。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其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推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信息化。 简述C to C 电子商务的优势 答:从理论上讲,C to C 模式是最能够体现因特网的精神和优势的。数量巨大。地域不同。时间不一,规模不同的买方和同样规模的卖方通过一个网络平台找到合适的对家进行交易,在传统商务领域这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买家,通过网络订货不受时间的限制;获得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商品价格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便宜。而作为卖家,网上销售的经营成本低,经营门槛不高,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等。 C to C 模式采用柔性的价格机制,卖家会给出所拍卖商品的低价,买家可以就自己的承受程度竞价,双方可以讨价还价,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更有弹性。消费者掌握着议价的主动权,更能体现公平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原则。 对于C to C网站来说,由于不负责商品的库存和配送,而且还可以向卖家收取商品登录费,交易费,网页Banner广告费等,则与其他模式电子商务的网站相比,C TO C网站更容易获利。 简述电子支票的支付特点 1 电子支票在内容,外观,支付流程上与传统支票十分相似,易于被用户理解和接受。 2 电子支票较好的支持了B TO B电子商务市场,尤其是电子支票可以很容易地与金融EDI相结合,推动EDI 基础上的电子订货和支付。 3 电子支票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比纸质支票中使用印章和手写签名更加安全可靠,加密的电子支票也比电子现金更易于流通。 4 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不仅可以从交易双方抽取固定交易费用或按一定比例抽取费用,还可以提供存款账目查询服务,给第三方金融机构带来收益。 5 电子支票技术将因特网连入金融支付和银行清算网络。 简述推动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意义 答: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推动,提高服务本身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作为电子政务中的关键内容,其发展对其电子政务体系中的其他环节也具有重要意义。 1 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流程的优化; 2 方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公共服务; 3 促进电子化民主进程 4 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 5 有助于树立廉洁,公共高效的政府形象。 简述确定化流程对政府管理具有哪些作用 1确定化的流程可使政务处理过程优化,有利于政府建立稳定的工作秩序。 2确定化的流程的存在减少了政务处理中的不确定现象,促进政务的规范性,公平性和依法行政。确定化流程的重要性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对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各种行为,抑制腐败,减少以权谋私。

专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_试卷_答案

专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a 一、(共 75 题,共 150 分) 1. WWW 最重要的特点是()。(2 分) A.连接的计算机可进行电子邮件的传输 B.具有容易使用的标准图形界面 C.连接的计算机可进行内容互访 D.连接了世界上最多的计算机 标准答案: C 2. TCP 协议是基于 OSI 参考模型中的哪一层? ()(2 分) A. 网络层 B. 传输 层 C. 应用层 D. 数据链路层 标准答案: B 3. 在 Internet 的基本服务功能中,电子邮件采用以下哪个协议?()(2 分) A.Telnet B.FTP C.rlogin D.SMTP 标准答案: D 4. 下面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网上对电子文件提供发表时间的保护?()(2 分) A. 数字签名 B. 数字证 书 C.消息摘 要 D. 数字时间戳 标准答案: D 5.企业间网络交易是电子商务的哪一种基本形式()。( 2 分) A.G2B B.G2C C.B2C D.B2B 标准答案: D 6. IPv6 地址由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2 分) A.16 位 B.32 位 C.64 位 D.128 位标准答案: D 7. 数字证书的内容不包括() (2 分) A. 证书版本信息 B. 证书序列号 C.证书所有人的私钥 D. 证书所有者名称 标准答案: C 8. 用 Frontpage 可以制作网页,它是由哪个公司开发的?()(2 分) A.Microso ft https://www.360docs.net/doc/af4785508.html,scap e C.Sun D.IBM 标准答案:A 9.有一个公司有多个位于不同城市的子公司。它需要一个企业级的用于员工协作的解决方案,并尽 量节省花费。下面哪种技术能够在最经济的情况下保证intranet 内部网的安全性 () (2 分) A. 租用线路 B. 宽带 C.虚拟专用网 VPN D.SSL 标准答案: C 10. SET 协议又称为 ()。(2 分) A. 安全套接层协议 B.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C.信息传输安全协 议 D. 网上购物协议标准答案: B

电子政务运营模式与特征

电子政务运营模式与特征 专业:电子商务

目录 一、电子政务的运营模式 (3) (1).政务网站建 (3) 1.政府自建电子政务网站 (3) 2.与第三方合作建设模式 (3) 3.网站外包建设电子政务网站——新的运营模式 (3) (2).政务网站运营模式 (4) 1.自主运营模式 (4) 2.与三方合作运营模式 (4) 3.外包运营模式 (4)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 (4) (1).电子政务的分类 (5) (2).电子政务的特征 (5) 1.与传统行政方式的区别: (5) 2.电子政务的特征: (5) 三、电子政务的现实问题 (6) 四、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7)

一、电子政务的运营模式 (1).政务网站建设模式 1.政府自建电子政务网站 政府自建政务网站,就是政府依靠自身利用进行规划设计、软件开发和网站设计进行自建的方式。 在中国,这种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政务网站建设小组,建立运营本部门政务网站的情况较多,但是此种模式下有很多问题。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节约资金投入,与业务能够较好结合;缺点是技术和应用系统通常保障能力差,专业性较差,时间周期很长;要求自身具有很强的网站规划和软件开发能力,投入人力和时间有足够的保障。 2.与第三方合作建设模式 合作建设模式就是指依靠较为专业的开发商,购买专门的软件系统,自己进行规划和网站设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利用了专业的应用系统,专业性较强,保障性较好;缺点是建设者自己参与性较多,专业性不够,开发时间较久;要求自身具有很强的网站规划、网页设计和熟悉网站建设相关知识。 目前这种模式的运用相当普遍,但是由于其经费、管理等问题,此种模式有较多的争议,尤其是各级政府政务网站使用的第三方软件系统不统一造成很多麻烦的问题。 3.网站外包建设电子政务网站——新的运营模式 电子政务外包,是指一个部门或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公司,由他们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完成。 目前,电子政务外包的运营模式在我国比较少见,它属于一种新型的政务网站建设模式,对政府来网站建设质量很高,实施周期短;但是是投入费用会较多。不过有部分部门已开始运用此方式建设运营政务网站,如,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等已经部分或全部将IT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和管理。中国也涌现出一些以承接政府和企业IT外包服务的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典型电子政务的解决方案 摘要 政府是上层建筑。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政府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主要信息的收集和发布者,如果政府的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企业和社会上信息发展的步伐,信息化应用水平跟不上企业和社会信息应用的发展速度,必将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现在,在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原有的各种办公自动化系统越来越难以适应网络时代政府办公的高标准要求,电子政务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着各个发达国家都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来取代传统政务的同时,电子政务被认为是有效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服务和协调能力的手段之一。发展网络,建设信息化工程实施电子政务系统,将进一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促进其发展经济的重要策略。 关键字: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电子政务系统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s a superstructure. As “the center node” of making up the n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flow, the government becomes important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gress. As the collection of the social main information and the announcement, if the level of governmental information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society in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governmental information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sp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social information, will affect seriousl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al information. Now, under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formation developing, with the original OA hardly adaptation to the high standard in network ages, the E-government system is brought under this background. Along with every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ing the E-government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al affairs, the E-government is well-known with one of the means of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 department function、the service and the harmony ability.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constructing the project of information, putting the E-government system into practice, will further become the important strategy which promote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Keywords:E-government, Solution project, E-government system

专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试卷答案

专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a 一、(共75题,共150分) 1. WWW最重要的特点是()。(2分) A.连接的计算机可进行电子邮件的传输 B.具有容易使用的标准图形界面 C.连接的计算机可进行内容互访 D.连接了世界上最多的计算机 .标准答案:C 2. TCP协议是基于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一层?()(2分)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标准答案:B 3. 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中,电子邮件采用以下哪个协议?()(2分) A.Telnet B.FTP C.rlogin D.SMTP .标准答案:D 4. 下面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网上对电子文件提供发表时间的保护?()(2分) A.数字签名 B.数字证书 C.消息摘要 D.数字时间戳 .标准答案:D 5. 企业间网络交易是电子商务的哪一种基本形式()。(2分) A.G2B B.G2C C.B2C D.B2B .标准答案:D 6. IPv6地址由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组成?()(2分)

A.16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 .标准答案:D 7. 数字证书的内容不包括()(2分) A.证书版本信息 B.证书序列号 C.证书所有人的私钥 D.证书所有者名称 .标准答案:C 8. 用Frontpage可以制作网页,它是由哪个公司开发的?()(2分) A.Microsoft https://www.360docs.net/doc/af4785508.html,scape C.Sun D.IBM .标准答案:A 9. 有一个公司有多个位于不同城市的子公司。它需要一个企业级的用于员工协作的解决方案,并尽量节省花费。下面哪种技术能够在最经济的情况下保证intranet内部网的安全性()(2分)A.租用线路 B.宽带 C.虚拟专用网VPN D.SSL .标准答案:C 10. SET协议又称为()。(2分) A.安全套接层协议 B.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C.信息传输安全协议 D.网上购物协议 .标准答案:B 11. 子网掩码的位数为( ) 。(2分) A.24 bits B.48 bits C.32 bits D.64bits .标准答案:C 12. 关于数字签名,下面( )说法是错误的。(2分)

浅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浅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1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 电子政务就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以电子的方式进行公共管理和处理政府事务,它包括三个部分:1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企业以电子的方式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或以电子方式为手段的经济活动,它包含了四个部分:1企业与消费者的电子交易。2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3企业与政府的电子交易。4消费者与消费者的电子交易。”【1】 2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之间的活动是不同的,而且它们的出发点也不同。 电子政务是一种管理与服务活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如今,只充当“守夜人”的政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公众需求,而“全能的政府”也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国家安全、公众安全仍是政府最核心的职能,但是政府的职能将大为缩减,社会经济管理控制职能会削弱,政府职能服务化是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方向,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现代政务既是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种服务活动。电子政务是利用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化手段来进行政务工作,这只是工作方式和手段的变化,不会改变政务工作的本质属性,所以,电子政务既是通过网络对社会进行管理

的活动,也是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种交易与经济活动。商务是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有关事务,实质上是与商品交易有关的事务,是一种商品交易活动。商品交易不是政治行为,也不是管理活动,而是属于经济活动的范畴。同样,电子商务仅仅是采用了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只是活动手段的变化和创新,也不改变其工作性质。因此,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交易活动,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是一种经济活动。 3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如信息基础设施,都是依靠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信息之间的传递等等。 3.1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都依赖于共同的信息基础设施,都要求提高上网率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基本上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的,没有计算机网络,就不可能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所以,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共同的信息基础实施。要实现真正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网络必须宽带、快速和安全。1993年9月,美国宣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由高速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网络,使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与任何目的地进行通信联系,使公众、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单位都可以通过电子方式交换信息和开展政务、商务等活动。l994年9月,美国又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知识总结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重点知识总结 政府改革的四大趋势: 其他部门从职权划分,工作机制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在彼此的行为边界上既职责分明有协同行动,实现无缝和协作一致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2,扁平化组织:指通过简化机构等级,减少中间层次达到分散公共权力强化组织内部协作实现各级工作人员参与的趋于扁平的组织形态;3,项目制管理;4,一站式服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解决部门机构设置和办公地点分散的矛盾,方便企业和公众将办公地点集合起来办理各种服务事项; 电子政务于政务管理创新的关系: 2,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管理创新的关键; 3,电子商务是政务管创新顺利实施的保障;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特点: 2,随时随地的提供服务;3,以公众需求为导向;4,服务内容的高度集成;5,服务流程得到优化;6,多样化的服务方式7,服务成本降低;8,服务效能提高;推动电子公共服务的意义: 化;2方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公共服务;3,促进电子化民主进程;4,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5,有助于树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形象。 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3,注重过程控制; 4,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5,建立新型的内部关系; 6,强调信息工具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与确定化流程的关系: 2,确定化流程的存在,电子商务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3,基于流程的电子商务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BPR七原则说: 1,围绕最终结果而非具体任务来实施再造工作;2,让后续过程的有关人员参与到前端过程,3,将信息处理融入到产生该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4,将地域上分散的资源集中化;5,将并行工序连接起来而不是集成其结果;6,决策点下移并将控制融入过程中;7,在源头获取信息; BPR四原则说: 息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标杆管理的基本步骤: 团队;5,持续改进;6,评价与提高;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4,以标准化为基本尺度;5,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6,规划要确定发展的优先级;7,系统安全是规划的基本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用性,规范性。 政府公务处理电子化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 机制不同:前者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而后者已成为信息孤岛;3,应用范围不同;前者侧重于机关内部及整个政府系统的大范围内,后者是具体的机关;4,管理核心不同;前者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后者以信息管理为核心;5,管理理念不同,前者奉行的是真正以人为本,而后者忽略人的作用; 列举网络支付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不稳定性。 电子现金的支付流程: 3,资金清算;4,商家获得付款后,向买方发送去人信息。第三方代理机构的银行卡支付流程: 买方银行账号和与之相对应的账号;2,买方在线订货并支付时将这个账号传送给商家3,商家将此账号提供给第三方代理人验证,4,第三方代理人验证账号信息后,将验证信息返回给商家。 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狭义电子商务(EC)广义电子商务(EB)。电子商务就是应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技术)是手段。 电子商务的特点: 1交易电子化。 2突破了时空限制。 3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4密切了与用户的关系。 5服务个性化。(体现在三个方面1个性化的信息2个性化的产品3个性化的服务)。 6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格局。 7交易透明化。 电子政务的定义:是运用机算计及其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与技术,重组行政组织机构。 电子商务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三层次来看 1电子:反映了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政务:反映了电子政务中的主体内容,是政务活动。 3电子化政务:是传统政务有本质区别的政务模式。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与联系: 1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用户不同。 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 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相互借鉴。 4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服务。 为什么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政务: 1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可能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企业为了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运作。 3企业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知识总结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 重点知识总结 政府改革的四大趋势: 1,一体化格局:指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政府部门及其他部门从职权划分,工作机制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在彼此的行为边界上既职责分明有协同行动,实现无缝和协作一致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2, 扁平化组织:指通过简化机构等级,减少中间层次达到分散公共权力强化组织内部协作实现各级工作人员参与的趋于扁平的组织形态;3,项目制管理;4, 一站式服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解决部门机构设置和办公地点分散的矛盾,方便企业和公众将办公地点集合起来办理各种服务事项;电子政务于政务管理创新的关系: 1,电子政务是政务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2,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管理创新的关键; 3,电子商务是政务管创新顺利实施的保障;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特点: 1 ,以网络系统作为主要的服务平台; 2,随时随地的提供服务;3,以公众需求为导向;4,服务内容的高度集成;5,服务流程得到优化;6,多样化的服务方式7,服务成本降低;8,服务效能提高;推动电子公共服务的意义:1 ,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流程优化;2 方便公众充分享受政府公共服务;3,促进电子 化民主进程;4,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5,有助于树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形象。 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1 ,组织结构优化;2,注重过程效率;3,注重过程控制; 4,突 岀管理的服务本质;5,建立新型的内部关系;6,强调信息工具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与确定化流程的关系: 1 ,确定化的流程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据可循; 2,确 定化流程的存在,电子商务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3, 基于流程的电子商务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BPR七原则说: 1,围绕最终结果而非具体任务来实施再造工作; 2,让后 续过程的有关人员参与到前端过程,3,将信息处理融入 到产生该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4,将地域上分散的资源 集中化;5,将并行工序连接起来而不是集成其结果;6, 决策点下移并将控制融入过程中;7,在源头获取信息; BPR四原则说: 1,追求全面最优;2,以顾客为中心;3,善于利用信 息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标杆管理的基本步骤: 1确定标杆企业;2,确定标杆值;设计流程;4,构造 团队;5,持续改进;6,评价与提高;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以公众需求为目标;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3, 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4,以标准化为基本尺度;5, 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6,规划要确定发展的优先级;7,系统安全是规划的基本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扩展性,经济性,易用性,规范性。 政府公务处理电子化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 1,基本功能不同,前者是优化政务管理流程,2,运作机制不同:前者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而后者已成为信息孤岛;3,应用范围不同;前者侧重于机关内部及整个政府系统的大范围内,后者是具体的机关;4, 管理核心不同;前者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后者以信息管理为核心;5,管理理念不同,前者奉行的是真正以人为本,而后者忽略人的作用; 列举网络支付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窃取,篡改,冒用身份,否认和抵赖,网络支付系统否认不稳定性。 电子现金的支付流程: 1 ,购买电子现金;—用电子现金购买商品; 3,资金清算;4,商家获得付款后,向买方发送去人信息。第三方代理机构的银行卡支付流程: 1,买方在第三方代理人处开设账号,第三方代理人持有买方银行账号和与之相对应的账号;2,买方在线订货并 支付时将这个账号传送给商家 3,商家将此账号提供给第三方代理人验证,4,第三方代理人验证账号信息后,将验证信息返回给商家。 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狭义电子商务(EC广义电子商务(EB)。电子商务就是应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技术)是手段。 电子商务的特点: 1交易电子化。 2突破了时空限制。 3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4密切了与用户的关系。 5服务个性化。(体现在三个方面1个性化的信息2个性化的产品3个性化的服务)。 6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格局。 7交易透明化。 电子政务的定义:是运用机算计及其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与技术,重组行政组织机构。 电子商务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三层次来看 1电子:反映了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政务:反映了电子政务中的主体内容,是政务活动。 3电子化政务:是传统政务有本质区别的政务模式。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与联系: 1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用户不同。 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 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相互借鉴。 4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服务。 为什么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政务: 1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可能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企业为了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运作。 3企业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 4 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资源,企业经营已经进入客户时代。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复习题.doc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始于( D ) A、电报 B、电话 C、计算机处理 D、EDI 2、电子政务的源动力是( B ) A、政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B、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趋势呼唤高效能政府 C、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D、政务管理的民主化需求 3、目前最完整、被普遍接受的通信协议,也是Internet采用的通信协议是( A ) A、TCP/IP B、SMTP C、SNMP D、POP3 4、从客户到经销商,到制造商,再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商务活动流程是( B ) A、信息流 B、资金流 C、物流 D、商流 5、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中,电子支付属于的技术层是( D ) A、网络基础设施层 B、信息发布层 C、信息传输层 D、贸易服务层 6、在网络支付体系中,因特网与银行内部专用网之间的安全接口是( B ) A、认证中心 B、支付网关 C、商家开户行 D、客户开户行 7、RFID指的是( D ) A、条码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自动订货技术 D、射频识别技术 8、网络营销的目的是( B ) A、扩大知名度 B、扩大销售 C、增加产量 D、降低成本 9、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为企业进行宣传的网络广告形式是( D ) A、按钮式广告 B、插页式广告 C、文字链接广告 D、关键字广告 10、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是( C ) A、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 B、内容管理CMS系统 C、办公自动化0A系统 D、文档处理WS系统 11、法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 D )

A、社会组合 B、社会实践 C、社会组织 D、社会秩序 12、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 A ) A、集权机构 B、分权机构 C、扁平机构 D、分散机构 13、政府公务处理电子化的起源是政府办公( A ) A、自动化 B、社会化 C、组织化 D、电子化 14、1990年初,推动业务流程重组BPR产生的最重要的人物是( C ) A、詹姆斯·钱皮 B、诺兰 C、迈克尔·哈默 D、布朗 1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首要环节是( A ) A、理解政府使命目标 B、政府完成使命的方式 C、技术如何支持政府目标实现 D、电子政务系统架构方式 16.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显著的区别是( C ) A.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B.与公众进行沟通的实时化和双向化 C.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D.政府工作透明化和服务个性化 17.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是( D ) A.企业客户 B.社会公众 C.政府机构D.商业机构 18.下列关于加密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加密前后的文本统称为密文 B.对称加密技术的加密和解密均采用同一个密钥 C.非对称加密技术中,公钥的发布也需要保密 D.对称加密技术的加密、解密速度较慢 19.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中,建立网上商城属于( B ) A.贸易服务层B.电子商务应用层 C.信息传输层D.网络基础设施层 20.企业在B to B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中,不仅注重内部流程,还透过上、下游一起协同合作,整合企业内外流程,此时处于( D ) A.电子数据交换阶段B.基础的电子商务阶段 C.电子交易市场阶段D.协同商务阶段 21.在网络支付体系中,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各个主体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机构是( A ) A.认证中心 B.支付网关 C.商家开户行D.客户开户行 22.GIS指的是( B ) A.条码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射频识别技术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

2011.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始于( D )P11 A、电报 B、电话 C、计算机处理 D、EDI 2、电子政务的源动力是( B )P18 A、政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B、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趋势呼唤高效能政府 C、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D、政务管理的民主化需求 3、目前最完整、被普遍接受的通信协议,也是Internet采用的通信协议是( A ) A、TCP/IP B、SMTP C、SNMP D、POP3 4、从客户到经销商,到制造商,再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商务活动流程是( B )P52 A、信息流 B、资金流 C、物流 D、商流 5、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中,电子支付属于的技术层是( D )P53 A、网络基础设施层 B、信息发布层 C、信息传输层 D、贸易服务层 6、在网络支付体系中,因特网与银行内部专用网之间的安全接口是( B )P81 A、认证中心 B、支付网关 C、商家开户行 D、客户开户行 7、RFID指的是( D )P119 A、条码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自动订货技术 D、射频识别技术 8、网络营销的目的是( B )P127 A、扩大知名度 B、扩大销售 C、增加产量 D、降低成本 9、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为企业进行宣传的网络广告形式是( D )P152 A、按钮式广告 B、插页式广告 C、文字链接广告 D、关键字广告 10、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是( C )P160 A、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 B、内容管理CMS系统 C、办公自动化0A系统 D、文档处理WS系统 11、法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 D )P173 A、社会组合 B、社会实践 C、社会组织 D、社会秩序 12、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 A )P178 A、集权机构 B、分权机构 C、扁平机构 D、分散机构 13、政府公务处理电子化的起源是政府办公( A )P191 A、自动化 B、社会化 C、组织化 D、电子化 14、1990年初,推动业务流程重组BPR产生的最重要的人物是( ) A、詹姆斯·钱皮 B、诺兰 C、迈克尔·哈默 D、布朗 1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首要环节是( A )P233 A、理解政府使命目标 B、政府完成使命的方式 C、技术如何支持政府目标实现 D、电子政务系统架构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我国电子商务相对起步较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ABCDE )P13-14 A、物流配送 B、信用机制 C、网上支付 D、法律 E、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电子现金支付特点的有( ABCDE )P88-89 A、匿名性 B、协议性 C、对软件的依赖性 D、灵活性 E、安全性 18、从90年代中期开始,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DE )P191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比较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比较 https://www.360docs.net/doc/af4785508.html, 2000/09/05 17:59 新浪科技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有相通之处。 正如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和商务两个层面的改变,电子政务也有两个基本面,一是政务手段的演进,一是政务内涵的演进。前者是“用”上的变革,后者是“体”上的变革。 今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意义上的电子政务还没有排上议事日程,电子政务还仅仅限于政务手段上的变革,但了解电子政务在其它国家引起的由用而体的变化过程,对理解电子政务的实质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和电子商务一样,都在于全心全e为人民服务。“全心全e”,将导致“为人民服务”的“直接化”。在直接经济中,通过网络,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更有效率、更低耗费地互相契合,从而更好实现生产目的。电子政务通过网络,更直接,从而更有效率、更低耗费地实现“人是目的”这个命题。 电子政务“直接沟通”: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 最近,电子政务的进程,在世界各国明显加快。 最近一份报告显示,到二○○六年时,美国各级政府将接获三亿三千三百万份企业和民众经由线上提出的申请或报告,政府当局也将在全美各地推出将近一万四千种在线申请服务。 英国已经有60%的政府机构的互联网服务网站已经开通或正在建设,其它国家这一比例最高为53%。德勤公司预计,到2002年将有41%的英国公众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与之相比,加拿大的这一比例将达到40%,澳大利亚为34%,美国为31%。 日本政府决定国会下个会期讨论一项法案,如获通过,日本将把九千零八九种申请及注册表格转到网上处理。法案一旦通过,将有助成就日本在二00三会计年度实现“电子政府”的目标。 这一系列变化,表面上看,只是行政形式的变化。其实不然。我认为新加坡交通及资讯科技部政务部长林瑞生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透。 林瑞生认为,“电子化政府不只是将服务放到网上而已,主要意义在于,在虚拟空间里,政府能跨越各部门间的限制,进行再造,提供人民完整而便利的服务”。林瑞生说,新加坡电子化政府要让没有电脑的人也可透过各种方式上网,“与政府直接沟通”。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 区别和联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一对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所谓“电子商务(E-Business Commerce)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广泛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其过程既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也包括货物的投递、销售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等,以达到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增进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目的;而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改善和优化行政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要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而后者宗旨是利用电子手段实施商业管理。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行为,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交易活动,那么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电子方式提高交易事务的效率和交易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经济主体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公

正。此外,二者的框架结构也有所区别。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树型结构;而政府部门则不同,它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 然而,二者在支撑体系、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系统安全与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都是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利用电子化手段来实施“政务”、“商务”活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同质的。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公务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因而其业务模式也就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G2G)、政府与公务员之间(G2E)、政府与企业之间(G2B)和政府与公民之间(G2C)四种。类似地,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以及消费者,电子商务也包括四种业务模式,即B2B (Business-Business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G( Business-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2C (Business-Customer),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Customer-Customer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二者在很多方面还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G2B、 B2G就是二者的交集。它是既涉及到政府又涉及到企业的相关活动,如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电子报关、电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关系初探(一)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关系初探(一) 引言 伴随着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在五大应用领域中分别被列为第一位和第二位,可见它们在信息网络社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与政务两个不同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各种商业经营管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利用Internet进行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包括4种运行模式:一是企业对企业(B2B)的电子商务;二是企业对消费者(B2C)的电子商务;三是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电子商务;四是企业对政府机构(B2G)的电子商务。 1.2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也包括4种运行模式:一是政府部门内部(G2E)的电子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G2G)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共享;三是政府部门与企业(G2B)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四是政府部门与公众(G2C)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 从以上基本概念可以看到,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而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交易事务的效率和主体的经济效益。从一开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就相互关联,之间有着交叉的应用领域(B2G或是G2B)。 2.电子商务对电子政务的推动作用 随着Internet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电子政务而言,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它的建设与发展,为电子政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发展是辨证的统一。 2.1电子商务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撑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一方面其发展有助于巩固电子政务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还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并接入了互联网,这为政府对企业的政务管理提供了可能。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快,很多新技术层出不穷,如电子密钥,电子认证系统的开发,网上支付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这些技术手段都可以直接为电子政务所利用。另外,伴随电子商务活动建立的法律法规等,也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