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复试.doc

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复试.doc
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复试.doc

面试的流程:

1.进去面试室后,首先面带微笑跟各位老师打招呼,穿着和表情不要太夸张和造作,自然一点。

2.打完招呼完,老师会叫我抽一份复试题目(总共有10或8份题目)。抽完的题目,①老师就叫我把题目给她,让她根据题目来提问我;②有些组是自己拿着题目,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我是①的复试形式,所以②就不是很了解啦)

3.复试的内容是自我介绍,回答专业问题,口语问答,专业翻译四部分。

1.自我介绍部分:包括学校,专业,哪里人,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些老师会挑一些

你所熟悉的问题来问的;还有要把自己的特长说一下,这当然是指做研究的特长,现在的老师都希望学生勤快,有做实验的经验和能力。考华工的目的很简单:专业知识很扎实,但立志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总之讲一些专业内的术语什么的,不要整的太空。自我介绍很重要,只要你在这一部分给老师好印像的话,接下来就容易啦。

2.专业问题部分(重要):总共有五道题。遇到会的问题,应该迅速而又有条理地回

答问题,让老师觉得你这个人够聪明,反应够快,是个可造之才。遇到不会的问题,不用害怕,更不要直接说不会,要稍微考虑一下,试着去有条理地分析,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会给你提示的,老师出题的初衷不是要考倒你,所出的题目你也不可能全会,主要是考察你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口语部分:总的来说,口语是最简单的,老师通常只是问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问

题,问题也很简单,很容易就能听明白。但不要紧张,紧张会使发音改变,有可能使老师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回答时,不要说得太短,太快,清楚一点,慢一点没关系的。口语举例:1 when you find ten thousand dollars in the street, what will you do?(我的口语题目)

2 when is your birthday?

3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nternet?

4 talk about honest

4.专业翻译部分:短文一般为150个单词左右,难度比我们所学的专业英语要难得

多,而且那些文章的时效性都比较强的,老师会先叫你把专业的英语短文先浏览一遍,然后自己读一句翻译一句,遇到不会的单词不用慌,可以直接问老师,老师都会告诉你中文意思的。专业英语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可能是材料的性能,合成,改性或加工等。

总的来说,这部分也比较简单。

4.小结:①去年总分计算方法为:总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基本上复试的1分比初试的2分还要多,所以复试很重要,必须要很重视,特别是在初试成绩比较低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复试,争取在复试有较高的分数,这样才能在总分上胜出。个人觉得自我介绍可以自己先写出来,背下来,到时回答肯定也是八九不离十的。而专业课部分则是最重要的,所以也应该花最多的时间去准备。

②材料学院去年高分子分为四个组来复试,每个组评分的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不

用担心,材料学院采用的是小组内淘汰的形式(一般一个小组淘汰1到2个,每个组有15个人),你的竞争对手就是同一小组面试的人,所以应该尽量打听别人复试的题目,而自己复试的题目却要尽量不要跟组内的人说。华工的复试还是很公平的。

③面试时,不用紧张,没什么好怕的, 对老师要尊敬一点,谦虚一点,表现醒目一点,

反应快一点,说话清晰一点,有条理一点。总之要让老师觉得你是个聪明,勤快,踏实,肯做学问的人,是个可造之才。

④复试前,最好和自己想报的老师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一下,说明一下自己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你也可以同时联系几个老师。复试时,如果刚好有你想报的老师在,他可能会对你有所关照,当然这个也不一定啦。

⑤有时运气好像也很重要啊,复试开始前,都会小组内抽签,以决定复试的次序,在

同一组,后面复试的同学面试分普遍都比较高一些。这是因为听说面试只有八套题(有人说是十套题目),前面有人复试了,后面的人很有可能会抽到同一份题。所以即使没轮到面试时,也不要急着走,留在门口,等复试的人出来后,就走上去打听考了些什么题目和

答案,试想一下,如果你运气够好,刚好抽到同一份题,那面试不就简单了吗。但这是一把双刀刃,如果自己是前面复试的人,那就不要把题目告诉别人,以免别人从中得益,没办法,竞争是激烈的。复试时,最好有盟友,可以通过手机尽快了解其它小组复试题目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各个小组的复试题目都是一样。

复试50%

先是自我介绍

有可能是用英文有可能是中文当然复试时候的表情仪态也重要哦

第二是你对材料学科的见解包括对现在科研的主要方向今后趋势以及发展态势有10几个老师复试

关于第二点可以回答成科研主要方向是向功能化、分子设计划、改性化、生命医学化发展

今后趋势是在这几个方勔加强加深

发展态势:高分子材料凭借自身的优势有强劲的发展态势查阅相关资料补充说明

A打出来做为提纲在查资料补充

第三考查相关的基础知识

包括:高化高物基本常识

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共聚

高分子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高聚物加工(非重点):塑料加工比较多写橡胶等考的比较少

第三:毕业论文的问题这个比较重要

你应该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思路很清晰

并且知道你论文的创新点在那里只需要知道他的思路创新的位置就可以了

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多注意这些

复试时间4.2号左右

也可以现在是不是要去和老师联系下

但是复试准备工作更重要

第五:专业英语

一般是有段相关的文献我估计是在某篇英文文献抽出来的

先让你读一遍

再让你翻译可能会用英文问你问题

考华南老师的论文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复试不会考的过高

有时间可以看文章没有的话多记专业词汇

你如果报的材料学就可能没有笔试

2006年没有

但一切以下发的通知为准

通知下来到考试一般没有多长好像不到一个月把三个星期的样子

(1)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都远低于室温,但二者在室温下都是典型的塑料,而乙烯和丙烯的无规共聚物在室温下却是柔软的橡胶,为什么?

(2)乙丙橡胶的知识

3聚乙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一般为70%),当它被氯化时,链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无规取代,发现当取代度较低(10-15%)时,其软化点下降;而当达到较高的取代度(>70%)时,软化点又上升,试解释之。(8分)

4.高聚物的溶解过程及高分子溶液的性质与小分子的溶解过程和性质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殊性?

5. 试述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对高聚物的拉伸强度的影响以及聚合物增强的主要方法

6. 试述在塑料加工中分别加入增塑剂、橡胶和玻璃纤维,对塑料的力学性能各有何影响?

7. 聚合物的脆化温度(Tb)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比较并从分子结构的观点解释下列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的高低。为什么聚碳酸酯的脆化温度比尼龙66低。

聚二甲基硅氧烷;天然橡胶;聚乙烯;聚甲醛;双酚A型聚碳酸酯;尼龙66

8. 聚合物的结晶过程有什么特点?结晶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存在最佳结晶温度?

9.聚合物的内耗危害和作用是什么?各举出一个在实际情况中应用和避免它的实例。

10. 试比较玻璃态聚合物的强迫高弹形变和橡胶高弹性的异同点。

1.五大工程塑料

2.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是什么?(胺类)

3.PET与PS怎么区分?(用红外的方法,检查酯基)

4.说出四种橡胶的名字和单体

5.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相比较的优缺点。

6.20%PS与80%PP能合成什么?合成的东西有什么性能?

7.如何区分出PC与PS

8.解释一下乳液聚合的自加速现象

9.PVC 与PE加工的螺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10.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多少?

1.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的组成,合成工艺?

PB和PS的结晶温度大概是多少?

2.螺杆分为几部分?

加工PVC要用什么样的螺杆(双螺杆),长径比如何?

双螺杆的转向如何?(异向)

加工PVC要注意什么问题(开始分解的温度比熔融温度低)?

PVC分解会产生什么啊?

3.加工轮胎要经过多少个工序?经过多少种机器?

4.PVC与PE的鉴别?(你要了解大部分聚合物的鉴别)

5.用简单的方法区别PS和PMMA?

6.轮胎的结构是什么?

内胎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

外胎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

胎面胶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7.PE如何与淀粉相容性如何?怎么样去改善两都的相容性?

(这类题目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材料来问,一般是因为极性不同,所以相溶性不好,一种为极性,另一种为非极性,可以通过改性来改善相容性)

8.EP(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是什么?(胺类固化剂)

9. 聚丙稀的玻璃化温度是负几十度,为什么却是塑料?(它的结晶度很高)

10.说出五种纤维名称?包括化学名。

11.你对现在聚合物发展前沿的一些了解和看法。(必考)

12.PET的中文,PVC的生产注意点,单双螺杆挤出机,乳液聚合与本体聚合

13. 怎么用现代测试的方法鉴别区分PS与PET塑料瓶?

14.什么是熔融指数MFI?怎么测?测试步骤?

15.举例说出五种橡胶?最常见的五种通用塑料?

16.为什么用PC做的奶瓶可以放在水中煮?而PET做的饮料瓶一加热就变软?

(有人说是因为Tg不同的原因)

以上是我现在所知道的复试题目,如果以后还有,再发给你,复试时的题目一般偏重于实际的运用,理论的比较少。对于常用的塑料,橡胶,纤维等聚合物要了解其基本性能,基本用

途;对于日常生活所经常接触到的聚合物制品要知道其所用何种材料做成。(比如饮料瓶用PET;电器的外壳用ABS或ABS/PC;鞋底用PU,因为PU耐磨;海绵(即软泡)用PU,PU在泡沫塑料中占了大部分,其发泡剂为水;硬发泡材料(大部分用于隔热保温)用PU,此外还有很多实际应该的例子,在看书时要留意一下)

一般来说,复试问题的内容都包括在高化(重要),高物,加工(重要),测试四本书中(以上的书以华工学生使用为标准,与广工的课本有点不同)。个人觉得塑料,高化非常重要,橡胶那本书也是重要的,起码要了解常用的,如PE,PP,PVC,PS,PA,PC,PMMA,PU,POM,EP,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已丙橡胶。。。。。。书上有讲的,都应该去看看,还有一些工业上很常用的共聚物也要去了解合成过程,使用用途,比如ABS,SBS,HIPS等等。

1.20%PS与80%PP能合成什么?合成的聚合物有什么性能?是共混吧?

2.解释一下乳液聚合的自动加速现象?

当聚合进入中期后,随转化率增加,聚合速率自动加快,这一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

这是由于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使链自由基的终止速率受到抑制,而链增长速率变化不大,从而使聚合速率加快。自动加速现象可提高聚合反应速率,但控制不好,会出现爆聚使聚合失败。

3.加工PVC与PE的螺杆有何不同?

PVC螺杆要求为螺杆设计尽量要低剪切,防止过热,流道一定要光滑,不能有死角,防止积料分解;为防止藏料无过胶圈,采用锥形头镀硬铬的螺杆;螺杆机筒要防止腐蚀;

PE螺杆要求为螺杆要有止回环

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

苯醌能用什么溶剂?

轮胎的内胎(密封性最好),外胎(耐磨性好)用什么胶?

例如:内胎(密封性最好)用丁基橡胶, 外胎(耐磨性好)用顺丁橡胶.

加工类:加入Al(OH)2,Mg(OH)2到聚合物中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

高分子成型加工的方法(举5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热压成型,浇铸成型.{考过} PS,PMMA怎么鉴别?

苯醌的抗氧剂怎么除去?

IR的用途?{考过}

桶怎么成型的?

怎么鉴别尼龙-6, 尼龙-66?T g

怎么鉴别PS,PP,PE,PVC?如燃烧状况,气味,熔滴情况,发烟情况?{考过}

25%苯乙烯和75%丁二稀共聚是什么材料?

SBR,{解释一下为什么}

乳液聚合的优缺点,乳聚和悬浮聚合的区别,解释一下

PS和PMMA的区别

用红外,PMMA加热到某个温度就分解为单体

什么材料可以做奶瓶,奶嘴

看看书,好像奶瓶PC,奶嘴EPDM

加工PVC和PE.PP的螺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看看成型工艺,PVC热稳定性不好,螺杆压缩段和螺杆头的设计如何

常用的分析方法,如红外,GPC,TG,DMA,DSC,和核磁,用来鉴别什么东西,

如IR是鉴别基团(有红外活性震动的)等

丙纶,氨纶,芳纶,涤纶是什么

如丙纶是PP纤维

对高分子学科前沿的了解,前沿研究

自我介绍(中文),可能问你想不想读博的、

到时要和老师英文对话,是生活上的问题,如生日,那里人,爱好,为什么选这个学校等

我当年(06)是问怎么认识诚信问题(talk about 诚信)和谈谈互联网,你认为互联网对于你是好还是坏?

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

06年:离子聚合是否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06年:影响MFI测试的因素?

苯醌(阻聚)能用什么溶剂?

轮胎的内胎(密封性最好),外胎(耐磨性好)用什么胶?

例如:内胎(密封性最好)用丁基橡胶, 外胎(耐磨性好)用顺丁橡胶.

加工类:加入Al(OH)2,Mg(OH)2到聚合物中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

高分子成型加工的方法(举5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热压成型,浇铸成型.{考过} PS,PMMA怎么鉴别?

苯醌的抗氧剂怎么除去?

IR的用途?{考过}

桶怎么成型的?

怎么鉴别尼龙-6, 尼龙-66?T g

怎么鉴别PS,PP,PE,PVC?如燃烧状况,气味,熔滴情况,发烟情况?{考过}

要看看成型工艺学(比较重要的哦),还有看看专业英语

1.六大合成纤维的全称

2.PP与PMMA的区别

3.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分类

4.HIPS的Tg有几个?具体多少?

5.为什么PP的成型收缩率大?PS的Tg比PP的高,但为什么PP的热变形温度反而高?

6.简述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优缺点

7.IR能给我们什么信息

8.环氧树脂用什么做固化剂?

9.LDPE与PP透明薄膜的最简便方法

10.分析几个聚合物的Tg排序

11.用溶液法鉴别ABS和PP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12.PP和PET的鉴别

13.PC可以高温消毒,PET为什么碰开水就变形?

14.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对单体结构的要求

15.五大通用塑料(五大工程塑料、五种橡胶)

16.溶体流动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17.离子聚合中有没有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

18.橡胶、塑料、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不同

19.现代测试鉴别PC和PS

20.自动加速现象和乳化聚合的机理和区别

21.PVC加工,长径比是大还是小点好

22.说出五种设备的名称和用途等

版本三

1.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的组成,合成工艺?

PB和PS的结晶温度大概是多少?

2.螺杆分为几部分?

加工PVC要用什么样的螺杆(双螺杆),长径比如何?

双螺杆的转向如何?(异向)

加工PVC要注意什么问题(开始分解的温度比熔融温度低)?

PVC分解会产生什么啊?

3.加工轮胎要经过多少个工序?经过多少种机器?

4.PVC与PE的鉴别?(你要了解大部分聚合物的鉴别)

5.用简单的方法区别PS和PMMA?

6.轮胎的结构是什么?

内胎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

外胎用什么材料做?为什么?

胎面胶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7.PE如何与淀粉相容性如何?怎么样去改善两都的相容性?

(这类题目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材料来问,一般是因为极性不同,所以相溶性不好,一种为极性,另一种为非极性,可以通过改性来改善相容性)

8.EP(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是什么?(胺类固化剂)

9.聚丙稀的玻璃化温度是负几十度,为什么却是塑料?(它的结晶度很高)

10.说出五种纤维名称?包括化学名。

11.你对现在聚合物发展前沿的一些了解和看法。(必考)

12.PET的中文,PVC的生产注意点,单双螺杆挤出机,乳液聚合与本体聚合

13. 怎么用现代测试的方法鉴别区分PS与PET塑料瓶?

14.什么是熔融指数MFI?怎么测?测试步骤?

15.举例说出五种橡胶?最常见的五种通用塑料?

16.为什么用PC做的奶瓶可以放在水中煮?而PET做的饮料瓶一加热就变软?

(有人说是因为Tg不同的原因)

1.自由基聚合得优缺点,离子聚合得优缺点?

自由基:优点:大多数得单体都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

缺点生成得聚合物具有分散性,分子量分布较宽,且不能进行嵌段聚合

离子聚合:缺点:由于聚合分为阴离子与阳离子聚合,不是所有得单体都能进行离子聚合,

优点:分子量分散较窄,可以进行嵌段聚合

2.关于自动加速效应得问题:记住只有双基终止得聚合反应才能进行自动加速效应

3.关于乳液聚合得一些信息; 是在乳胶粒中进行,活性链不断增长,体系粘度增加

4.所有有关于鉴别聚合物组成得题目:均用IR(红外光谱来鉴别)

5.IR给我们得信息是什么?记住IR上面的峰与基团是相对应的

6.影响MFI(溶体流动速率)的内外因素?

内:分子量增大,流动变慢分子量分布较宽,流动较快

外:温度、压力越大流动越快

7.举出五大工程塑料

8.举出五大通用塑料

9.关于顺酐化的PP的信息:因为含有酰酐基,为极性基团则可以与其它物质反应

10.有关物质的变形:记住用软化点来解释比如:奶水瓶达到软化点则变软

11.为什么挤出机中的双螺杆要做成锥形?这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得材料降解

12.关于HIPS的信息:有两个Tg 一个是-70度一个是100度左右是由两种什么成分构成的?当其中一种含量多一点则分别命名为什么呢?

13.橡胶成型过程中有用到哪些仪器?

压延机开炼机密炼机硫化机等

14 如有碰到关于PP的题目还要想到它的结晶度非常高

15.说出几种橡胶?丁苯橡胶丁青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等等

16.关于流动的信息:它只能溶涨,不能熔融

17.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PS PE PP 三种高分子?通常用点燃的方法

PS 具有芳香味道PE 具有白色的烟雾PP 相对与PE具有浓烟

18.说说选用增塑剂的原则?

19.谈谈你对高分子前沿的一些认识?

分享我09年考华南理工材料学的复试面试题目

1、自我介绍(中文就OK)

2、是否考虑读博、出国、研究生阶段想研究哪些方面的课题

3、举例说出五种工程塑料及其应用

4、举例说出五种纤维及其纺丝方法

5、IR有什么用?举例具体说明一下

6、NMR有什么用?举例具体说明一下

7、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的区别、其长径比是多少?有哪些注意事项?

8、鉴别PS和PC的简单方法

9、轮胎内胎用什么材料?外胎呢?为什么?

10、翻译,大约200单词,应该出自某本英文原著的,先给你两分钟看一遍,然后读出来,再把它翻译出来,遇到不懂的单词可以问老师,没多大关系。最后提醒大家: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在老师面前夸夸其谈,即使你说的是对的。遇到不知道的,可以试着想一下,把你知道的正确但有的关系的说上,千万不要说错,宁可说不知道也不能错,主要是保证大方向正确就OK了。

高分子材料典型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高分子材料典型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 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在这一实验中将选取两种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力学测试实验,即拉伸实验及冲 击试验作为介绍。 实验一:高分子材料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了解测 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判断不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率下,在标准试样(通常为哑铃形)的 两端沿轴向施加载荷直至拉断为止。拉伸强度定义为断裂前试样承受最大载荷与试样的宽度和厚度的乘积的比值。实验不仅可以测得拉伸强度,同时可得到断裂伸长率和拉伸模量。 玻璃态聚合物在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

是在较低温度下出现的不均匀拉伸,所以又称为冷拉。 将试样夹持在专用夹具上,对试样施加静态拉伸负荷,通过压力传感器、 形变测量装置以及计算机处理,测绘出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曲线上的特征点如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拉伸强度)、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拉伸断裂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 点处的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和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断裂伸长率,以百分数表示)。所涉及的相关计算公式: (1)拉伸强度或拉伸断裂应力或拉伸屈服应力或偏置屈服应力σt σt 按式(1)计算: (1) 式中σt—抗拉伸强度或拉伸断裂应力或拉伸屈服应力或偏置屈服应力,MPa; p—最大负荷或断裂负荷或屈服负荷或偏置屈服负荷,N; b—实验宽度,mm;d—试样厚度,mm。 (2)断裂伸长率εt εt 按式(2)计算: 式中εt——断裂伸长率,%;

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实验

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实验 1. 实验目的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及断裂伸长率的意义和测试方法,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判断不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征。 2. 实验原理 拉伸强度是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作用力速度,在试样的两端以拉力将试样拉至断裂时所需的负荷力,同时可得到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弹性模量。 将试样夹持在专用夹具上,对试样施加静态拉伸负荷,通过压力传感器、形变测量装置以及计算机处理,测绘出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曲线上的特征点如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拉伸强度)、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拉伸断裂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点处的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和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断裂伸长率,以百分数表示)。 3. 实验材料 实验原料:GPPS、PP、PC。 (1)拉伸样条:哑铃型样条,测试标准:ASTM D638。样条如下:

4. 实验设备 万能材料实验机及夹具 5. 实验条件 不同的材料由于尺寸效应不同,故应尽量减少缺陷和结构不均匀性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按表2选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拉伸试样类型以及相应的实验速度。 表 2 拉伸试样类型以及相应的实验速度 ①Ⅲ试样仅用来测试拉伸强度 实验速度为以下九种: A: 1mm/min ±50% B: 2mm/min ±20% C: 5mm/min ±20% D: 10mm/min ±20% E: 20mm/min ±10% F: 50mm/min ±10% G: 100mm/min ±10% H: 200mm/min ±10% I: 500mm/min ±10% 6.实验步骤 (1)实验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50%,气压86~106KPa。 (2)测量试样中间平行部分的宽度和厚度,精确到0.01mm,每个试样测量三点,取算术平均值。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一、热塑性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熔融指数 (Melt Index 缩写为MI) 是在规定的温度、压力下,10min 高聚物熔体通过规定尺寸毛细管的重量值,其单位为g 。 min)10/(600 g t W MI ?= 影响高聚物熔体流动性的因素有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因主要指分子链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外因则主要指温度、压力、毛细管的径与长度等因素。 为了使MI 值能相对地反映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等物理性质,必须将外界条件相对固定。在本实验中,按照标准试验条件,对于不同的高聚物须选取不同的测试温度与压力。因为各种高聚物的粘度对温度与剪切力的依赖关系不同,MI 值只能在同种高聚物间相对比较。一般说来,熔融指数小,即在10min 从毛细管中压出的熔体克数少,样品的分子量大,如果平均分子量相同,粘度小,则表示物料流动性好,分子量分布较宽。 1、 测烯烃类。 2、聚酯(比如涤纶)不能测。 3、只能区别同种物质。 聚丙烯的熔点为165℃,聚酯的熔点为265℃。熔融加工温度在熔点上30~50 考:简述实验步骤: ① 选择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合适的毛细管。(聚丙烯230℃) ② 装上毛细管,预热2~3min 。 ③ 加原料,“少加压实”。平衡5min ,使其充分熔融。 ④ 加砝码,剪掉一段料头。1min 后,剪下一段。 ⑤ 称量 ⑥ 重复10次,取平均值。 ⑦ 关闭,清洁仪器。 思考题: 1、影响熔融指数的外部因素是什么?(4个) 2、 熔融指数单位:g/10min 3、测定热塑性高聚物熔融指数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热塑性高聚物制品大多在熔融状态加工成形,其熔体流动性对加工过程及成品性能有较大影响,为此必须了解热塑性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能,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熔融指数是用来表征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流变性能的一种相对指标。 4、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与其分子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熔融指数值不能在结构不同的聚合物之间进行比较? 答:见前文。 二、声速法测定纤维的取向度和模量 测定取向度的方法有X 射线衍射法、双折射法、二色性法和声速法等。其中,声速法是通过对声波在纤维中传播速度的测定,来计算纤维的取向度。其原理是基于在纤维材料中因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导致声波传播的各向异性。 几个重要公式: ①传播速度C=)/(10 )(106 3 s km t T L L ??-?- 单位:C-km/s ;L-m ;T L -μs ;△t-μs ②模量关系式 2 C E ρ= ③声速取向因子 22 1C C f u a -= ④?t(ms)=2t 20-t 40(解释原因) Cu 值(km/s ):PET= 1.35,PP=1.45,PAN=2.1,CEL=2.0 (可能出选择题) 测定纤维的C u 值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聚合物制成基本无取向的薄膜,然后测定其声速值;另一种是反推法,即先通过拉伸试验,绘出某种纤维在不同拉伸倍率下的声速曲线,然后将曲线反推到拉伸倍率为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应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高分子材料压制成型和注射成型实验,制得的高分子材料试样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掌握常用塑料的压制成型和注射成型工艺流程,了解影响塑料制品性能的因素,初步锻炼学生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法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塑料压制成型: (1)熟练操作开炼机、高速混合机、平板硫化仪成型设备,操作步骤见附录1; (2)制备出塑料试样。 2、塑料注射成型: (1)了解实验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操作步骤见附录2; (2)了解注射成型设备对制品性质的影响; (3)掌握如何根据聚合物的性质,确定注射成型机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 (4)制备出塑料试样。 3、塑料制品拉伸性能测试: (1)掌握电子拉力机测定塑料拉伸试样的基本操作,操作步骤见附录3; (2)依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各种力学参数(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 4、塑料制品硬度测试:利用邵氏A型硬度计测定试样的硬度,操作步骤见附录4; 5、塑料制品导电性测试:利用高阻仪测定试样的表面电阻。测试时,将充分放电后的试样,接入仪器测量端,调整仪器,加上实验电压一分钟,读取电阻的指示值。 三、实验原理 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可以通过压制和注射成型。 压制是板材成型的重要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下列工序:(1)混合:按照一定配方称量各组分,按照一定的加料顺序,将各组分加入到高速分散机中进行几何分散;(2)双辊塑炼拉片:用双辊开炼机使混合物料熔融混合塑化,得到片材;(3)压制:把片材放入恒温压制模具中预热、加温、加压,使片材熔融塑化,然后冷却定型成板材。正确选择和调节压制温度、压力、时间以及制品的冷却程度是控制板材性能的工艺措施。通常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压制温度,降低成型压力,缩短成型周期对提高生产效率是行之有效的;但过高的温度、过长的加热时间会加剧树脂降解和熔料外溢,致使制品的各方面性能变劣。 注射成型亦称注射模塑或注塑,是热塑性塑料的一种重要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是将塑料(一般为粒料)在注射成型机的料筒内加热溶化,当呈流动状态时,熔融塑料在柱塞或螺杆的加压下被压缩并向前移动,进而通过塑料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实训1 海带中海藻酸钠的提取 1.实训目的 1.1巩固常用基本仪器的操作 1.2巩固几种常用溶液的配制 1.3巩固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1.4掌握EDTA测定溶液中钙离子的测定 1.5掌握茚三酮溶液与蛋白质颜色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1.6掌握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原理和方法 2.实训原理 甲壳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碱法、EDTA脱钙法和酸碱交替法等,其中酸碱交替法具有可提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短,无需脱色处理等优点而为本文采用。 原理:盐酸处理溶去其中的碳酸钙;碱煮处理去除与甲壳素共价交联的蛋白质;虾壳中含有的虾红素在碱煮过后,仍有大部分存在,故甲壳素显现红色,须用氧化还原的方法来处理虾红素。 3.实训原料、仪器、药品 3.1实训材料 虾壳、蟹壳 3.2实训仪器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烧杯100、250 、500 mL 10、5、5个按顺序 2 锥形瓶250mL 6个 3 移液管5、10、25、50mL 各一支

4 容量瓶100、250mL 各3个 5 酸性滴定管25mL 一支 6 数显恒温水浴箱一台 7 电子天平 8 电热恒温烘干箱 9 玻璃棒数支 10 滤纸若干 11 量筒10、50、100mL 各一支 3.3实训药品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浓盐酸(体积百分数 为35~38%) 2 NaOH 3 30%过氧化氢 4 高锰酸钾 5 亚硫酸氢钠 6 酸性络蓝K K—B指示剂的 7 萘酚绿B 配制 8 EDTA EDTA的配制与 9 ZnO 滴定 10 氨水(1:1) 11 1%的铬黑T(EBT) 12 茚三酮配制1%茚三酮 13 氯化亚锡 溶液

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年级: 10级材料化学 日期: 2012-10-25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一、 预习部分 聚合物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最基础的力学试验。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提供力学行为的许多重要线索及表征参数(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屈服伸长率、破坏应力、极限伸长率、断裂能等)以评价材料抵抗载荷,抵抗变形和吸收能量的性质优劣;从宽广的试验温度和试验速度范围内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助于判断聚合物材料的强弱、软硬、韧脆和粗略估算聚合物所处的状况与拉伸取向、结晶过程,并为设计和应用部门选用最佳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1、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力学实验,由实验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出评价材料性能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征参数,不同的高聚物、不同的测定条件,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同的。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即:P bd σ= 00100%t I I I ε-= ? E ε σ = 式中 σ——应力,MPa ; ε——应变,%; E ——弹性模量,MPa ; A 为屈服点,A 点所对应力叫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 的为断裂点,D 点所对应力角断裂应力或断裂强度 聚合物在温度小于Tg(非晶态) 下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冷拉曲线)如下图

曲线分以下几个部分: OA:应力与应变基本成正比(虎克弹性)。--弹性形变 屈服点B:应力极大值的转折点,即屈服应力(sy);屈服应力是结构材料使用的最大应力。--屈服成颈 BC:出现屈服点之后,应力下降阶段--应变软化 CD:细颈的发展,应力不变,应变保持一定的伸长--发展大形变 DE:试样均匀拉伸,应力增大,直到材料断裂。断裂时的应力称断裂强度( sb ),相应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eb) --应变硬化 通常把屈服后产生的形变称为屈服形变,该形变在断裂前移去外力,无法复原。但如果将试样温度升到其Tg附近,形变又可完全复原,因此它在本质上仍属高弹形变,并非粘流形变,是由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所引起的。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可将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六类:(a)材料硬而脆: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仅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之前发生断裂,有高模量和抗张强度,但受力呈脆性断裂,冲击强度较差。 (b)材料硬而强: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附近断裂,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 (c)材料强而韧: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较大,材料受力时,属韧性断裂。 (d)材料软而韧:模量低,屈服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强度较高,可用于要求形变较大的材料。 (e)材料软而弱:模量低,屈服强度低,中等断裂伸长率。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 (f)材料弱而脆:一般为低聚物,不能直接用做材料。 注意:材料的强与弱从σb比较;硬与软从E(σ/e)比较;脆与韧则主要从断裂伸长率比较。

《高分子材料》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高压聚乙烯的熔融指数; 2、了解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黏性及其重要性; 3、熟悉测定塑料熔体流动指数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衡量高聚物流动性难易程度的指标有:熔融指数、表观黏度、流动长度等多种方法。这里介绍熔融指数。熔融指数是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塑料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习惯用MFR(MI)或MVR表示。 在塑料成型加工中,熔融指数是用来衡量熔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试仪器通常称为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熔融指数仪)。对一定结构的塑料熔体,可用MI来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MI越小,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反之MI越大,其相对分子量越小,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其加工性能就相应好一些,但其它性能如断裂强度、硬度、耐老化稳定性等将差一些。 此法测定熔体流动速率简便易行,对材料的选择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采用。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试样:ABS粉料或颗粒,测试前进行干燥处理 2、仪器: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天平,秒表,装料漏斗,锋利刮刀,玻璃镜,液体石蜡,绸布和棉砂, 镊子,清洗杆和铜丝。 四、实验步骤 1、准备。熟悉仪器结构和操作规程。接通电源,选择测试条件,安装好口模,在料筒插入料杆。调节加热控 制系统使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恒温至少15min。 2、加料。取出料杆将试料加入料筒,把料杆再插入料筒并压紧试料,预热4min使炉温回复至要求温度。 注意:取出料杆后置于耐高温物体上,避免料杆头部与其它坚硬物体碰撞; 切勿用料杆去压紧物料,避免损伤; 3、在料杆顶托盘上加上砝码,随即用手轻轻压下,促使料杆在1min内降至下环形标记距料筒口5-10mm处。 待料杆(不用手)继续降至下环形标记与料筒口相平行时,切除已流出的样条,并按规定的切样时间间隔开始切样,保留连续切取的无气泡样条三个。当料杆下降至上环形标记和料筒口相平行时,停止切样。4、停止切样后,趁热将余料全部压出,立即取出料杆和口模,除去表面的余料并用合适的黄铜丝顶出口模内 的残料。然后取出料筒用绸布蘸少许溶剂伸入筒中边推边转地清洗几次,直至料筒内表面清洁光亮为止。 5、称重计算。把肉眼可见气泡的样条丢弃,将保留的样条(至少三个)冷却后,置于天平上分别称其质量(准 确至0.0001g),求出它们的平均质量。若其质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0%,则实验重做。 6、实验条件 标准口模内径:2.095mm 实验温度:230℃切样次数:7 口模系数:464g/mm3负荷:10kg 试样加入量:4g 切样时间间隔:10s 7、计算熔体流动速率 试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按式:MFR= t W 600计算,式中MFR-熔体流动速率,g/10min;W-切取样条质量的算术平均值,g;t-切样时间间隔,s。 8、注意事项 1)料筒、压料杆、毛细管属于精密仪器,要轻拿轻放,不可掉落地下,清理时切忌擦伤。 2)清理时要戴手套,防止烫伤。 3)加金属重物压入余料时,要求总力不超过250N,切忌用人的压力把余料挤出,以防压料杆和出料托板

高分子 材料成型 本构方程

本构方程在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工程中的应用 (吴其晔,高分子材料流变学) 判断一个本构方程的优劣主要考察: 1)方程的立论是否科学合理,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简单明了。 2)一个好的理论,不仅能正确描写已知的实验事实,还应能预言至今未知,但可能发生的事实。 3)有承前启后的功能。例如我们提出一个描写非线性粘弹流体的本构方程,当条件简化时,它应能还原为描写线性粘弹流体的本构关系。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实验事实(实验数据)是判断一个本构方程优劣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高分子液体流变本构方程理论和实验规律的研究对于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尤其高分子物理的发展和解决聚合物工程中(包括聚合反应工程和聚合物加工工程)若干重要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则由于高分子材料复杂的流变性质需要精确地加以描述,二则由于高新技术对聚合物制品的精密加工和完美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以往那些对材料流动性质的经验的定性的粗糙认识已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高分子结构研究(包括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研究)以及这种结构与高分子材料作为材料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性能、功能间的关系研究始终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主要线索。与“静态”的结构研究相比,高分子“动态”结构的研究,诸如分子链运动及动力学行为、聚集态变化的动力学规律、

高分子流体的非线性粘弹行为等,更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前沿领域。按现代凝聚态物理学的概念,高分子体系被称为软物质(soft matter)或复杂流体(complex fluids)。所谓软物质,即材料在很小的应变下就会出现强烈的非线性响应,表现出独特的形态选择特征。这正是高分子流体的本征特点。如果能精确描述出高分子液体的复杂应力-应变关系,找出这种关系与材料的各级结构间的联系,无疑对高分子凝聚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分子工程方面,当前各种各样新型合成技术及新成型方法、新成型技术(如反应加工成型、气辅成型、振动剪切塑化成型、特种纤维的纺制、新成纤技术等)陆续问世,在每一种技术发展过程中,研究高分子液体(熔体、溶液)的流动规律以及新工艺过程与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控制的关系,都是最重要的课题。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完全取决于化学结构。化学结构一定的高分子材料可以由于不同的聚集状态(凝聚态结构)而显示出不同性质。在工业上,这不同的凝聚态大多是由于不同的加工成型方法而造成的。因此采用流变本构方程精确地研究和设计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通过在成型过程中对高分子形态的主动控制来获得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型材料,是高分子工程中的重要热点课题。 要完成这些任务,仅有对高分子熔体和溶液的流动性质粗浅的认识(比如仅仅测量粘度)是不够的。取而代之的是要对大形变下高分子材料的反常的流变性质给出全面的定量的理性描写,要为解决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中出现的流体动力学和应力分析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目前,高分子流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已深入到高分子科学研究和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工程的各个领域。许多领域中,如高分子材料设计、配方设计、模

100800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Po1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0080011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成型加工原理 后续课:毕业论文 总学分:2.5学分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和复合材料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通过对一些典型的高分子的合成及材料性能的测试的训练,掌握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热、力学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原理,以及测试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步骤。熟悉通用高分子的基本性能,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对不同高分子材料基本性能的方法。 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 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浇注聚合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过本实验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着重了解聚合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掌握有机玻璃制造的技术。要求所制得的产品透明、无气泡、平整。 实验二、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及其水处理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酰胺,并进行水处理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溶液聚合的原理及优缺点。 2.了解产物的分子量与引发剂用量、分子量调节剂及温度的关系。 3.了解用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三、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得珠状聚苯乙烯。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有关悬浮聚合的特点及操作方法。要求制得颗粒大小较均匀的无色透明珠状聚合物。 实验四、醋酸乙烯乳液聚合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制备聚醋酸乙烯乳液。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原理。 2.了解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实际体系”与典型的乳液聚合体系的差别。 实验五、环氧树酯的合成和应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通过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缩聚制取环氧树酯,了解环氧树脂的使用方法和性能。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制备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 2.环氧树脂的浇铸实验。 3.环氧树脂的粘接实验。 实验六、酚醛树脂的制备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和掌握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固化过程。 实验七、聚合物的差热分析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DTA、DSC测定聚合物的T g,T c,T m,X0。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DTA、DSC的基本原理。 2.学会用DTA、DSC测定聚合物的T g,T c,T m,X0。 实验八、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TGA测定聚合物的T d。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热重分析的实验技术。 2.从热谱图求出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T d。 实验九、塑料耐热性实验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维卡软化点测定仪测定高聚物热变形温度及软化点。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高聚物热变形温度及软化点测定方法。 2.了解热变形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2高分子材料压缩强度测定

实验2 高分子材料压缩强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压缩性能,确定材料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压缩应变; 2、掌握高聚物的压缩性能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加力速度下,在试样上沿轴向方向施加静态压缩负荷,以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压缩实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力学实验,压缩性能实验测定是把试样置于万能试验机的两压板之间,并在沿试样两端面的主轴方向,以恒定速率施加一个可以测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使试样沿轴向方向缩短,而径向方向增大,产生压缩变形,直到试样破裂或变形达到预告规定的例如25%的数值为止。施加的负荷由试验机上直接读得,并按下式计算其压缩应力: σ= P/F 式中σ——压缩应力,MPa; P——压缩负荷,N; F——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压缩屈服应力指应力—应变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应变增加而应力不增加的转折点(屈服点)对应的应力,以MPa表示。 压缩强度指在压缩试验中试样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以MPa表示,它不一定是试样破坏瞬间所承受的压缩应力。 定应变压缩应力指规定应变时的压缩应力,即与应变为25%时对应的应力值,以MPa表示。 试样在压缩负荷作用下高度的改变量称为压缩变形,按下式计算: ΔH=H0-H 式中ΔH——试样的压缩形变,mm; H0——试样原始高度,mm; H——压缩过程中任何时刻试样的高度,mm。 试样的压缩变形除以试样原始高度为压缩应变ε,计算式如下: ε=ΔH/ H0 式中ε——试样压缩应变; ΔH——试样的压缩形变,mm; H0——试样原始高度,mm; H——压缩过程中任何时刻试样的高度,mm。 压缩模量指在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比值,以MPa 表示,取应力—应变直线上两点的应力差与对应的应变之比,按下式计算: E=(σ2-σ1)/(ε2-ε1) 式中E——试样的压缩模量,MPa; 三、影响高分子材料压缩强度的因素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考题知识点

复习课主要内容 1 在工业上获得成功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在概念上要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或要求?(重要)a有一定的力学性能; b兼或同时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 c具有一定的可加工性; d市场价值(经济价值); e环保、节能、安全特征(社会价值)。 要求:可满足生产或生活中的某种需要,并能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聚合物流体通常被认为是软物质或复杂流体?(理解,不需掌握) 软物质:即复杂流体,主要特征是易形变,弱力引起大形变。聚合物流体同软物质都是多层次多尺度,小刺激产生大变化。 3如何理解“流动”?(重要) 流动:运动单元在外场作用下相对运动并损耗能量。 聚合物流体的流动现象:聚合物流体某尺寸水平上的运动单元在外场作用下相互间产生相对运动并损耗能量的现象。 4 为什么高分子材料往往需要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对其流动性进行必要的调控?甚至有些高分子材料流动性的调控非常困难以至难以规模化工业生产?(了解) 高分子材料通常不具有所需要的流动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控以实现材料的工业化生产。而高分子材料不具有所需要的流动的原因有: 1时间尺度不匹配:基于聚合物流体在不同空间结构尺度上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聚合物流体流动往往超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生产实际所需要的时间尺度要求,太慢或者太快。 2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影响分子链间的相对运动,影响凝聚态结构及超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破坏或重建)及其不同运动单元的相对运动。 3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形式: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高聚物多姿多彩的凝聚状态的内在原因,是指大分子间存在的形式多样的次价键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它们具有不同的强度、方向性及对距离和角度的依赖性,是材料结构自组织形成并发生演变的基础;包括:Van de Waals力、氢键及分子间配键作用。 5为满足成型和加工的需要,通常如何获得或调控某些特定的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性?(没记)a、主要调整温度压力等外在工艺技术条件,包括:Van de Waals力、氢键及分子间配键作用; b、主要对分子结构进行化学改性(如纤维素),或将化学结构控制和工艺技术条件控制相结

试验1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

实验1 高分子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聚合物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特点、试验速度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意义,熟悉它们的测试方法;并通过测试应力—应变曲线来判断不同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 为了评价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用等速施力下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进行描述。所谓应力是指拉伸力引起的在试样内部单位截面上产生的内力;而应变是指试样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相对其原尺寸的相对形变量。不同种类聚合物有不同的应力—应变曲线。 等速条件下,无定形聚合物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的α点为弹性极限,σα为弹性(比例)极限强度,εα为弹性极限伸长。在α点前,应力—应变服从虎克定律: σ=?ε 式中 σ——应力,MPa; ε——应变,%; Ε——弹性(杨氏)模量(曲线的斜率),MP 。 曲线斜率E反映材料的硬性。Y称屈服点,对应的σy和εy称屈服强度和屈服伸长。材 料屈服后,可在t点处,也可在t′点处断裂。因而视情况,材料断裂强度可大于或小于屈服强度。εt(或εt′)称断裂伸长率,反映材料的延伸性。 从曲线的形状以及σt和εt的大小,可以看出材料的性能,并借以判断它的应用范围。如从σt的大小,可以判断材料的强与弱;而从εt的大小,更正确地讲是从曲线下的面积大 小,可判断材料的脆性与韧性。从微观结构看,在外力的作用下,聚合物产生大分子链的运动,包括分子内的键长、键角变化,分子链段的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对位移。沿力方向的整体运动(伸长)是通过上述各种运动来达到的。由键长、键角产生的形变较小(普弹形变),而链段运动和分子间的相对位移(塑性流动)产生的形变较大。材料在拉伸到破坏时,链段运动或分子位移基本上仍不能发生,或只是很小,此时材料就脆。若达到一定负荷,可以克服链段运动及分子位移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运动就能发生,形变就大,材料就韧。如果要使材料产生链段运动用分子位移所需要的负荷较大,材料就较强及硬。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22201222 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开课院系: 材料学院 制订(修订)人:左建东 审核人: 批准人: 2010 年 10月 8 日制(修)订

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英文名称: Polymer Material Processing 总学时: 54 学分: 3 先修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第二版),周达飞、唐颂超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教材: 1.黄锐主编塑料成型工艺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D.G.贝尔德(美), D.I.科利斯(美)主编;西鹏等译聚合物加工设计与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贵恒主编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课程性质: 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基础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及其配方、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加工工艺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质(包括加工过程中的行为)。为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生产和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通过课程实验的学习,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挤出机、注塑机、硫化机等几种典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深入理解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几种基本技能,为学生从事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生产、研发、检测、销售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简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内容包括:聚合物加工概论、聚合物加工理论基础、聚合物加工方法(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热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生产过程、设备、工艺、生产故障及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的制造;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历史与未来。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影响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影响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物理因素;制造方法及组成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加工助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交联剂;填充剂;其它助剂。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制品设计的原则和程序;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高分子材料配方分析。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混合及制备混合与分散理论;混合设备;橡胶的塑炼与混炼;塑料的混合与塑化;聚合物共混。 第六章压制成型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橡胶制品模型硫化;复合材料压制成型;橡胶的加工成型实验(了解橡胶加工的主要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橡胶制品配方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橡胶加工的基本原理;熟悉橡胶加工过程和橡胶制品的

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与配方技术实训

实训任务书

实训任务书

目录 (一)LDPE/HDPE共混物泡沫塑料的配方设计研究 (1) 一、研究综述 (1) 二、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5) 三、设计容 (6) 3.1.PE发泡塑料助剂的选用与配方设计 (6) 3.11.基体 (6) 3.12.助剂的选用 (6) 3.2不同比例LDPE/HDPE共混物泡沫塑料设计制备方案 (7) 3.21基体与助剂的混炼 (7) 3.22.制品的模压成型 (7) 3.23.二次发泡 (7) 3.24.制备步骤流程图 (8) 3.3不同比例LDPE/HDPE共混物泡沫塑料性能测试 (8) 3.31.密度测试 (8) 3.32.泡孔结构 (9) 3.33.拉伸实验 (9) 3.34.冲击强度实验 (9) 四、预测结论分析[11] (11) 参考文献 (11) (二)聚丙烯塑料的阻燃改性配方设计 (13) 前言 (13) 一、实验部分 (14)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4) 1.1.1 实验材料 (14) 1.1.2 实验设备 (14) 1.2 实验流程图 (14) 1.3 配方设计及计量 (15) 1.4 性能测试 (15) 二、结果与分析 (15) 三、结论 (16) 参考文献 (16) 实训体会及建议 (17) 实训评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LDPE/HDPE共混物泡沫塑料的配方设计研究 一、研究综述 摘要:本设计对不同比例LDPE/HDPE共混物泡沫塑料的配方设计、实验操作和性能测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查资料对PE泡沫塑料的情况进行了解。本设计以LDPE/HDPE为变量,添加固定量的EVA、AC发泡剂、DCP交联剂、氧化锌、硬脂酸锌进行模压发泡,并对其密度强度等进行测量,以获取最佳性能的 LDPE/HDPE比例。 关键词:发泡塑料LDPE/HDPE配方研究性能测试 前言:本设计所做的论题是PE发泡塑料的配制,探讨不同比例LDPE/HDPE 共混物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PE泡沫塑料是泡沫塑料中应用较广的一种也是最早成功制得的泡沫塑料之一。早在1941年美国杜邦公司就用氮气发泡制得了PE 泡沫塑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PE泡沫塑料已发展成熟,在品种及应用方面实现了多样化,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产品[1]。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发泡技术的进步,PE泡沫塑料在产量和质量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展。阻燃PE泡沫塑料﹑可降解PE泡沫塑料、共混交联等改性PE泡沫塑料及PE泡沫塑料回收再利用是当前PE泡沫塑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2]。 本文作者为做此次论题而收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主要是最近来有关PE发泡塑料的研究论文、期刊、书籍和发明专利等,如期刊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书籍类《塑料助剂》等。通过对相应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现就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PE发泡塑料是聚乙烯发泡塑料,即英文的缩写为EPE,即定义为以PE为基础而部具有无数微孔性气体的塑料制品,因此它既有聚乙烯的化学性能和泡沫塑料的一般物理性能。PE发泡塑料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耐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胺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各种化学物质,硝酸和硫酸对聚乙烯有较强的破坏作用。PE发泡塑料容易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碳黑对聚乙烯有优异的光屏蔽作用。受辐射后可发生交联、断链、形成不饱和基团等反应[3]。PE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比如:具有质量轻、密度小,能防止空气对流、不易传热、能吸音,具有隔热保温、防震包装、隔音等。它安全无毒,强韧,挠曲性好,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主要应用于建筑、化工管道、设备等领域的隔热保温。泡孔尺寸减小时热导率有减小的趋势,可以减少热量损失。PE泡沫塑料的成型方法:挤出、注射、模

高分子材料实验分析

实验1有机玻璃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和有机玻璃的性能。 2.掌握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得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聚合物,其最突出的性能是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它的比重小,故其制品比同体积无机玻璃制品轻巧得多。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弯曲限度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故外科手术中利用它把光线输送到口腔吼部作照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电性能优良,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BPO)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 CH2 C CH3 COOCH3CH2 C CH3 COOCH3 n n 聚合反应开始前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率为零,体系粘度无变化。在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加快,即产生自动加速效应。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需要升高温度才能使之聚合完全。 聚合配方中引发剂的含量,应视制备的模具厚度而定,一般情况如下: 厚度(mm)1-1.6 2-3 4-6 8-12 14-25 30-45 偶氮二异丁腈(﹪)0.06 0.06 0.06 0.025 0.020 0.005 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密度只有0.94 g·mL-1,而其聚合物密度为1.17 g·mL-1,故有较大的体积收缩,因而生产上一般先做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体,然后再进行浇模,这样一则可以减少体积收缩,二则预聚体具有一定粘度,在采用夹板式模具时不会产生液漏现象。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二碳酸环己酯偶氮二异丁睛 试管三颈瓶冷凝管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 1.制模(烘箱聚合用模) 取两块表面光滑、无磨损的玻璃块,经肥皂洗净擦干后,用酒精擦洗一次,烘干,在四角用一定的垫块垫好(注1),然后用不透水的纸(玻璃纸或描图纸)用聚乙烯醇水溶液(10 g聚乙烯醇溶于100 mL蒸馏水中)作浆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标准测试试样的注射成型实验

标准测试试样的注射成型实验 实验目的 1. 熟悉注射成型标准测试试样的模具结构、成型条件和对制件的外观的要求; 2. 掌握注射条件对标准试样的收缩、气泡等缺陷的影响。 3. 了解螺杆式注射机的结构、性能参数、操作规程以及程控注射机在注射成型时工艺参数的设定、调整方法和关注意事项; 4. 掌握注射机的操作技能;锻炼一种实际工作的技能 实验原理 采用螺杆式注射机进行实验。在塑料注射成型中,注射机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塑料的均匀塑化、熔体注射、成型模具的启闭、注射成型中的压力保持和成型制件的脱模等一系列操作过程。注射机的这些操作有两种控制方式:人工控制的手动方式和计算机控制的程序控制方式,后者更为普遍。 (1)螺杆式注射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 1)注射装置 注射装置一般由塑化部件(机筒、螺杆、喷嘴等)、料斗、计量装置、螺杆传动装置、注射油缸和移动油缸等组成。注射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塑料原料均匀塑化成熔融状态,并以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将一定量的熔体注射到成型模具的型腔中。 2)合模装置(锁模装置) 合模装置主要由模板、拉杆、合模机构、制件顶出装置和安全门组成。合模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注射成型模具的启闭并保证其可靠的闭合。 3)液压传动和电气控制系统 液压系统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注射机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压力、注射速度、温度、时间)和动作程序所需的条件。 (2)注射机的动作过程 1)闭模及锁紧 注射成型过程是周期性的操作过程。注射机的成型周期一般是从模具闭合开始的。模具先在液压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处于高压状态下进行快速闭合,当动模与定模快要接触时,液压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转换成低压(即试合模压力)、低速状态,在确认模内无异物存在时,再转换成高压并将模具锁紧。 2)注射装置前移及注射 确认模具锁紧之后,注射装置前移,使喷嘴和模具贴合,然后液压系统驱动螺杆前移,在所设定的压力、注射速度条件下,将机筒内螺杆头部已均匀塑化和定量的熔体注入模具型腔中。此时螺杆头部作用于熔体上的压力称为注射压力(Pa),又称一次压力。螺杆移动的速度称为注射速度(cm/s)。 3)压力保持(保压) 注射操作完成以后,在螺杆头部还保存有少量熔体。液压系统通过螺杆对这部分熔体继续施加压力,以填补因型腔内熔体冷却收缩产生的空间,保证制件密度。保压一直持续到浇口封闭。此时,螺杆作用于熔体上面的压力称为保压压力(Pa),又称二次压力,保压压力一般等于或者低于注射压力。保压过程中,仅有少量熔体补充注入模具型腔。保压过程以持续到浇口刚好封闭为宜。过早卸压,浇口未封闭,模腔中熔体会发生倒流,制件密度不足;保压过程过长或保压压力过大,会使浇口附近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也会增大制件的内应力,造成脱模困难。

六、高分子材料拉伸实验

六、高分子材料拉伸实验 6.1 实验目的 (1)熟悉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 (2)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6.2 实验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专用夹具上,对试样施加静态拉伸负荷,通过压力传感器、形变测量装置以及计算机处理,测绘出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曲线上的特征点如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拉伸强度)、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拉伸断裂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点处的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应力-应变曲线偏离直线性达规定应变百分数(偏置)时的应力(偏置屈服应力)和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与初始标距之比(断裂伸长率,以百分数表示)。 6.3 实验试样 (1)试样的类型和尺寸 ①Ⅰ型试样Ⅰ型试样形状及尺寸 图6-1 Ⅰ型试样 表6-1 Ⅰ型试样(mm)

注:①d≤0.25mm的试样不少于4h; 0.252mm的试样不少于16h。 ②Ⅱ型试样Ⅱ型试样形状及尺寸分别 图6-2 Ⅱ型试样 表6-2 Ⅱ型试样(mm) 注:②d≤0.25mm的试样不少于4h; 0.252mm的试样不少于16h。 ③Ⅲ型试样Ⅲ型试样形状及尺寸分别见图6-3和表6-3

图6-3 Ⅲ型试样 表6-3 Ⅲ型试样尺寸(mm) ④Ⅳ试样Ⅳ试样形状及尺寸分别见图6-4和表6-4

表6-4 Ⅳ型试样尺寸(mm) (2)试样类型的选择不同的材料由于尺寸效应不同,故应尽量减少缺陷和结构不均匀性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按表6-5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拉伸试样类型以及相应的实验速度。 表6-5 拉伸试样类型以及相应的实验速度

2020版《高分子物理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高分子物理实验》是高分子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的最基础的实验技术,是研究和表征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和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及溶液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基础的相关实验技能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高分子物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基本掌握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为后续的高分子材料与科学的相关实践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This course,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as an important part in polymer science knowledge system by providing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for polymer science research,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the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experimental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means of characterizing and studying th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solution properties of polymers, as well as basic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data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students can connect theory with practice,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olymer physics theory knowledge,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peration process, data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