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mycin ,vancomycin and cloxacil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phylo 2

coccus aureus endocarditis in rats and role of test conditions in this

determination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0,34:234822353.

[16]K ennedy S ,Chambers HF.Daptomycin (L Y146032)for preven 2

tion and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aortic valve endocarditis in rab 2bit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89,33:152221525.[17]Ramos MC ,Grayson ML ,Eliopoulos GM ,Bayer https://www.360docs.net/doc/af7296644.html,pari 2

son of daptomycin vancomycin and ampicillin 2gentamicin for treat 2ment of experimental endocarditis caused by penicillin 2resistant

Enterococci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36:18642

1869.

[18]Lee BL ,Sachdeva M ,Chambers HF.Effect of protein binding of

daptomycin on M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J ].Antimicrob A 2gents Chemother ,1991,35:250522508.

[19]Woodworth J R ,Nyhart EH ,Brier G L ,Wolny JD ,Black HR.

Single 2dose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apto 2

mycin a new lipopeptide antibiotic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An 2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36:3182325.

[20]Tally FP ,Zeckel M ,Wasilewski MM ,et al.Daptomycin :a nov 2

el agent for Gram 2positive infections [J ].Exp Opin Invest Drugs ,1999,8:122321238.

[21]Woodworth J R ,Nyhart EH ,Wolny JD ,Brier G L ,Black HR.

Tobramycin and daptomycin disposition when co 2administered to healthy volunteer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4,33:6552659.

[22]Thibault N ,Grenier L ,Simard M ,Bergeron M G ,Beauchamp D.

Protection against gentamicin nephrotoxicity by daptomycin in nephrectomized rats [J ].Life Sci ,1995,56:187721887.[23]Oleson FB ,Berman CL ,K irkpatrick JB ,Regan KS ,Lai JJ ,Tally

FP.Once 2daily dosing decreases toxicity of daptomycin [J ].Toxi 2col Sci ,1999,48:322.

[24]Oleson FB ,Berman CL ,K irkpatrick JB ,Regan KS ,Lai JJ ,Tally

FP.Once 2daily dosing in dogs optimizes daptomycin safety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44:294822953.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01年11月,20(6):462-465.

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孟 玲1,林庚庭1,王荫椿2 (1.中国人民解放军117医院,浙江杭州 310004;2.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46)

[收稿日期] 2000207210 [接受日期] 2000210223[作者简介] 孟 玲(19582),女,浙江杭州人,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尤擅长面肌痉挛、脑血管病的治疗。

[联系人] 孟 玲。Phn :8625712864525875,ext 8206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药物疗法;肌;张力障碍;

斜颈;Meige 综合征;斜视

[摘要] 综述了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 TA )临床应用中(包括局限性与非局限性

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斜视及其他眼部疾病等)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根据文献报道B TA 注射治疗中所引起的副作用轻微、短暂,不留后遗症,更无全身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57.2;R741.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7669(2001)0620462204

迄今,可用肉毒毒素治疗的神经病学指征急增。该制剂以其化学性去神经作用日益受到神经科学界的重视[1]。自Scott [2]在1979年首次用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治疗斜视获成功后,1989年美国FDA 正式批准肉毒毒素用于斜视、面肌痉挛等治

疗[3],同年我国研制成功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 TA )。1993年开始,北京协和医院

首次用美国产和国产的B TA 局部注射治疗肌张力

障碍取得满意疗效[4]后,该疗法为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及其他肌肉痉挛性疾患开辟了新的治疗领域,临床适应证日渐增多。现将其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作一概述。

局部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1 特发性眼睑痉挛 Frueh 等[5]在1984年首先报告可用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与面肌痉挛。Dutton [6]总结了2295例眼睑痉挛的6069次注射结果,有效率(93.3±6.2)%,75%~100%,痉挛缓解间期(13.4wk ±8.2wk ),5.9~104wk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睑下垂、复视、干眼症、暴露性角膜炎、溢泪等,常在注射后2~3d 出现,1~6wk 逐渐消退。睑下垂的发生率(13.4±4.3)%,因注射上睑轮匝肌时毒素弥散到提上睑肌所致,其发生常与剂量有关,每眼剂量大于25U 更多见,与每个位点的

剂量增加呈正相关,因为提上睑肌对毒素较敏感,故应避免在上睑中央注射,注射点选在上下睑中内1/ 3,中外1/3处。复视发生率为2.1%;常因注射下睑时毒素弥散致下斜肌麻痹所致,其发生也与剂量有关,一般每眼剂量也不应大于25U。Frueh[5]认为避免下睑内2/3处注射可减少下斜肌麻痹所致的复视,且不影响疗效。干眼、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4%~64%,由眼轮匝肌麻痹带来的兔眼、瞬目减少所致,尤多见于老年病人,必要时可予人工泪液点眼,红霉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或对症治疗。偶见溢泪、暂时性睑外翻或内翻、眼睑出血和瘀斑,发生率各为0.3%,治疗前应停服阿司匹林或皮质激素。另可见眼睑水肿、注射局部疼痛,罕见的副作用包括眉下垂、视力模糊[7]。

2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 ST的局部注射点多选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治疗有效率53%~90%,约15%病人对首次注射反应不佳,疗效持续1~6mo,副作用为颈肌乏力、吞咽困难,发生率可达20%~30%,尤以注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多见[8,9],呈可逆性,2~7wk完全消失。颈肌乏力与局部注射剂量相对较大有关,吞咽困难较前者多见,因毒素直接浸润咽后肌或从注射点向咽后肌、食道肌扩散所致[8]。斜颈分作4种类型:即扭转型、后抑型、侧倾型、前屈型,注射时应根据斜颈类型选择注射的肌肉,每次选2~3块,最好在肌电图(EM G)监视下实施,因EM G引导注射时局部副作用发生率仅为9%,凭经验注射则高达28 %。肌肉定位要准确,注射不宜过深,注射位点不宜过多,剂量不宜过大以及避免同时注射两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均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如发生吞咽困难,应密切观察,半侧卧位及半流质饮食有助吞咽,严重时需鼻饲营养[10]。遇女性、颈细小者,宜减少胸锁乳突肌的注射剂量,以免发生吞咽困难[9]。3 痉挛性构音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 S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科的慢性综合征,因喉肌肌张力异常所致,诊断需依靠纤维喉镜证实和分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目前治疗SD最有效的方法。注射点选择声带,声音症状改善率达80%~100 %[11]。副作用包括暂时性咽部发痒、声嘶、严重者可失音、甚至进食困难,2~4wk这些症状消失[12]。治疗时应根据分型选择注射肌肉,如内收型选甲杓肌,外展型选环勺后肌,重者加注环甲肌,须在EM G 监视下进行。经间接喉镜注射毒素到相应的肌肉,更方便、准确。EM G引导下肉毒素素甲杓肌注射治疗内收型SD可作为首选方法[13]。

4 Meige综合征(oromandibular dystonia,OMD) OMD是1910年Meige[14]首先描述的一种病因未明、以眼睑痉挛与口面部肌肉持续性不规则异常运动合并存在为特征的病症。注射治疗常选择眼轮匝肌、咬肌、颞肌、翼内外肌及二腹肌等,治疗显效率为70%,疗效持续3mo,可长达1a。眼轮匝肌注射的副作用同其他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尚可有轻度吞咽不适、构音障碍、咀嚼乏力或短暂的下颌关闭力弱,但可自行缓解[15]。注射治疗多需EM G仪指示定位,应选择熟悉局部解剖和生理的医生来实施治疗,必要时加药物对症治疗。

5 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WC)WC为在书写时由于手肌紧张及运动异常所导致的书写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书写困难。Karp等[16]用B TA注射治疗WC的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率达81%。其中65%病人有手臂力一过性减弱,另有腕下垂,指关节伸展乏力,多在1mo后自行缓解,该结果表明B TA注射治疗是本病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手段。Rivest[17] 1997年报道用B TA治疗12例WC,8例病人疼痛减轻,书写障碍显著改善。此后相关报道增多。治疗时宜用EM G指示引导,根据病人具体病况合用镇静剂、氟哌啶醇及改善大脑供血的药物。首次注射剂量应小于75U。如何选用最小剂量、最少注射点,既保证疗效又不使毒素向邻近肌肉近散,尚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非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

1 半侧面肌痉挛 1979年Scott[2]最先用B TA治疗斜视获成功。汤晓芙等[4]1996年报道B TA治疗面肌痉挛,总有效率达100%,此后该疗法被广泛地用于各级医院,是国内神经科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治疗时采用颧弓上下、颊部、口角上下少量多点注射法,每点注射0.1mL,疗效可持续(18wk±4.1wk) 12~28wk,且复发后再治(同样剂量)仍获满意疗效。副作用以轻度面瘫最多见,包括鼻唇沟变浅[18]、口角向健侧歪斜、面肌乏力等,尤以原有某种程度面肌乏力者更易发生;另可见鼻根部发紧[9],咬颊粘膜及流涎[20],口角下垂[4]等,均轻微、短暂,2 wk内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注射宜采用少量多点法,一次剂量<50U,应避免过大剂量、过频的治疗,必要时用EM G选择受累肌肉的注射部位[19]。2 震颤 Jankovic等[1]报道了B TA注射治疗51例头颈或手震颤者,治疗时前者选双侧头颊肌或胸锁乳突肌,后者选前臂屈腕肌或伸腕肌群多点注射,

有效率达67%,注射后可出现吞咽障碍、颈或手臂力弱、局部疼痛等,呈一过性,3wk内消失。

3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 K oman[22]于1993年正式报道用B TA矫治CP功能性畸形,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病儿的畸形,使该治疗成为CP康复训练中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副作用包括注射区酸胀、疼痛或暂时性肌无力。若注射不准确或误注入正常肌肉可导致畸形加剧、功能恶化。因此治疗前应正确选择适应证及靶肌(即导致畸形、功能障碍的主导肌肉)。肌张力低下、发热、正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有固定性畸形者应属禁忌。

4 肢体痉挛或僵硬 脑卒中、脑外伤及缺氧性脑病者常遗有肢体痉挛,帕金森病病人常因肌张力增高导致僵硬。Grazko等[23]曾双盲对照研究过B TA对肢体痉挛和僵硬的疗效,结果发现多数病人肌张力下降、功能改善、疼痛缓解,因此认为B TA是减轻痉挛与僵硬的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药物,其副作用与CP相似。

5 偏侧咬肌痉挛 以一侧发作性颞颌部痉挛、疼痛、张口困难为特征。既往采用卡马西平、苯妥英等,多难奏效。骆裕民等[24]和杨韩妮等[25]用B TA 注射治疗该病2例均获满意疗效,但其诊断须经临床症状、EM G检查证实,该2例未见副作用发生。斜视及其他眼部疾病

1 斜视 Scott[2]于1979年首次应用B TA注射治疗斜视获成功后,该治疗现已成为某些类型斜视的手术替代疗法,并广泛地用于许多眼肌痉挛性疾病。它适用小角度斜视、麻痹性斜视早期、废用性斜视、Graves眼病引起的复视及不适宜手术的斜视病人。眼外肌注射时局部的副作用是暂时的,多为1~2 wk。最常见的为上睑下垂,其产生机制与毒素弥散至提上睑肌有关,以注射内直肌时多见,均能自行缓解;另有垂直斜视,并产生复视,可能与内直肌注射时药物弥散至下直肌神经分支有关;眼位未完全复位并产生复视,如低矫、过矫或并发垂直斜视;结膜下出血、球后出血,虽属罕见,且多自行吸收,但给病人带来精神压力;瞳孔扩大、调节减弱等[2,7,26];罕见而严重的副作用为巩膜穿孔[25],多在1~2mo内恢复。B TA注射时应采用眼肌电放大器(一种小型台式EM G)监视,对病儿,可用氯胺酮(0.5~1.0mg ?kg-1)麻醉,既引起催眠状态又不消除EM G反应[26]。控制注射剂量,以免药物扩散至邻近肌肉产生副作用。国外作者常用剂量为0.7~3.58U[26],国内注射的药量为每条肌肉0.1mL(2.5U),因5U以上的剂量可使睑下垂发生率增加[7]。复视者可遮盖一眼,遇球后出血者必要时须减压。

2 获得性眼球震颤 病人常有振动幻觉和视力模糊,肌电监护下根据眼球震颤类型行B TA球后注射及水平肌或垂直肌注射,可减轻振动幻觉,并提高视力,但引起不同程度的睑下垂、复视和眼位偏斜[27228]。

3 角膜疾病 对角膜暴露和无痛性角膜溃疡者, B TA提上睑肌注射引起暂时性睑下垂,以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副作用为同侧上直肌力弱,多在提睑肌功能恢复前复原,故病人无症状[29]。

国内外的临床实践皆证明,B TA局部注射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和半侧面肌痉挛、斜视等病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运动失调疾病后,正确判断受累肌肉,熟悉注射部位的局部解剖,必要时EM G引导掌握注射剂量,尽量减少B TA对邻近非靶肌的弥散,对保证疗效、减轻局部副作用至关重要。B TA注射所引起的副作用常轻微、短暂,不留后遗症,亦无全身副作用。随潜在适应证的增多、现有适应证范围的扩大,应注意长期应用的蓄积作用及一些罕见的副作用,并针对不同病症治疗中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更多的病人从肉毒毒素肌肉松弛的药理作用中受益,以改善众多难治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botulinum toxin2A in treating neurologic disoders[J].Neurolo2 gy,1990,40:133221336.

[2]Scott AB.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into extraocular muscles as an

alternative to strabismus surgery[J].Ophthalmology,1980,87: 104421049.

[3]Jankovic J.Botulinum toxin in movement disorders[J].Curr

Opin Neurol,1994,7:3582366.

[4]汤晓芙,万新华.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与面肌

痉挛[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11.

[5]Frueh BR,Felt DP,Wojno TH,Musch DC.Treatment of ble2

pharospasm with botulinum toxin,a preliminary report[J].Arch Ophthalmol,1984,102:146421468.

[6]Dutton JJ,Buckley EG.Long2term result and complications of bo2

tulinum A toxin in the treatment of blepharospasm[J].Ophthal2 mol,1998,95:152921534.

[7]吴 晓.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的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

杂志,1998,6:45247.

[8]Blackie JD,Lees AJ.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in spasmodic tor2

ticolli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0,53:6402643.

[9]Stell R,Thompson PD,Marden CD.Botulinum toxin in spas2

modic torticoll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88,51:9202923.

[10]胡兴越,邵宇权,王 谨,蒋 红.肌电引导局部注射A 型肉毒

毒素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交叉对照研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236.

[11]Jankovic J ,Brin MF.Therapeutic uses of botulinum toxin [J ].

New Engl J Med ,1991,324:118621194.

[12]黄 光,汤晓芙,张宝泉,王玉平.A 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失

音四例报告[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125.

[13]胡兴越,范正钢,王 谨.在肌电引导下对痉挛性构音障碍行A

型肉毒毒素治疗五例报告[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335.

[14]Mauriello JA ,Phillon S ,Leone T ,Pakeman B ,Mostafovi R ,

Y epez MC.

Treatment sections of 239patients with ble 2

pharospasm and Meige syndrome over 11years [J ].Br J Ophthal 2mol ,1996,80:107321076.

[15]Schwartz K ,Jankovic J.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of oro 2

mandibular dystonia [J ].Neurology ,1991,41Suppl 1:274.[16]K arp BI ,Cole RA ,Cohen L G ,et al.Long term 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of focal hand dystonia.Neurology ,1994,44:70276.[17]Rivest J ,Lees AJ ,Marsden CD.Writer ’s cramp :treatment with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 [J ].Mov Disord ,1991,6:55259.[18]俞丽立,王晋杨,瞿治平,洪 震,姚景前.A 型肉毒毒素治疗偏

侧面肌痉挛症[J ].新药与临床,1997,16:1772178.

[19]孟 玲.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4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

药学杂志,1999,19:4272428.

[20]吴兴越,吕 文,王 谨,程源深.A 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过

强[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38240.

[21]Jankovic J ,Schwartz K.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of tremors

[J ].Neurology ,1991,41:118521188.

[22]K oman LA ,Mooney J F 3rd ,Smith B ,G oodman A ,Mulvaney

T.Management of cerebral palsy with botulinum 2A toxin :Prelim 2inary investigation [J ].J Pediatr Orthop ,1993,13:4892495.[23]Grazko MA ,Polo K B ,Jabbari B.Botulinum toxin A for spastici 2

ty ,muscle spasms ,and rigidity [J ].Neurology ,1995,45:7122717.

[24]骆裕民,乔锡鸿.半侧咬肌痉挛2例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

病杂志,1996,22:175.

[25]杨韩妮,高东康.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偏侧咬肌痉挛一例报告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301.

[26]Scott AB.Botullinum toxin injection of eye muscles to correct stra 2

bismus [J ].Trans Am Ophthalmol Soc ,1981,79:7342735.[27]Holmes MJ ,Jay WM.Botulinum toxin in ophthalmology [J ].

Semin Ophthalmology ,1992,15:52.

[28]Tomsak RL ,Remler BF ,Averbuch 2Heller L ,Chandran M ,

Leigh RJ.Unsatisfactory treatment of acquired nystagmus with retrobulbar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J ].Am J Ophthalmol ,1995,119:4892496.

[29]K irkness CM ,Adams GG ,Dilly PN ,Lee J P.Botulinum A toxin 2

induced protective ptosis in corneal disease [J ].Ophthalmology ,1988,95:473248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01年11月,20(6):465-468.

苯丁酸钠抗肿瘤的广谱诱导分化作用

孙立军,黄 强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苏州 215004)[收稿日期] 2000207213 [接受日期] 2001204202[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870862)[作者简介] 孙立军(1974-),男,北京人,医师,在读博士生,从事胶质瘤诱导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联系人] 黄 强。Phn :862512282821647,ext 3937or 3935

[关键词] 丁酸苯酯类;肿瘤;细胞分化

[摘要] 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近年来倍受关

注的新策略,苯丁酸钠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诱导分化新药,实验表明它对胶质瘤、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化学预防方面都有明显作用。由于临床上可以实现其有效浓度,本身低毒可以大剂量口服,具有独特的优势。苯丁酸钠与其他药物合用可以增强抗癌效果。该药临床上曾用于治疗尿素合成紊乱、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症,目前美国正在进行对胶质瘤和前列腺癌的临床Ⅱ期实验,前景看好。

[中图分类号] R979.1;R7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7669(2001)0620465204

恶性肿瘤诱导分化治疗,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

新策略,高效低毒的诱导分化剂是这一策略的核心。在诸多的诱导分化剂中,符合高效低毒在临床上有推广前景的尚少。本文详细介绍已在美国进入Ⅱ期临床[1],并对多种肿瘤起诱导分化作用,毒性反应不大的苯丁酸钠(sodium phenylbutyrate ,PB )。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 PB 无特殊气味,便于口服,在体内经β氧化转变成苯乙酸钠(sodium phenylac 2etate ,PA ),后者又可与血浆中谷氨酰胺合成苯乙酰

1-江苏省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江苏省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该项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是指应用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A型肉毒毒素,通过向3岁以上患者的特定部位注射肉毒毒素改变局部肌肉收缩状态以达到治疗肌张力障碍及痉挛等相关疾病的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必须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乙等及以上综合医院或康复专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内科或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病房。 (三)每年可完成肉毒毒素注射技术30例以上,开展该项技术的科室床位不少于20张。近三年无与该项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或不良事件记录。 (四)医院设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审查规范。 (五)有符合要求的单独治疗室 1、有移动或固定紫外线消毒设备。 2、能够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有氧气通道、麻醉机、

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配有必备的抢救药品。 (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检验科:能够满足常规的化验检查,包括三大常规、生化(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等。 2、肌电图室:能够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 (八)有至少2名具有肉毒毒素注射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并均具有主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经过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实施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或康复医学专业,第一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 2、有5年以上神经内科或康复医学科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作为术者完成肉毒毒素注射技术30例以上。 4、经过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5、每个医疗机构开展该项技术的医师不少于2名。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肉毒毒素注射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由于其强效的神经阻滞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神经、康复及泌尿等临床治疗领域。为了更好地规范肉毒毒素治疗技术在国内神经、康复、泌尿科等领域的应用,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肉毒毒素概述 1820年德国医生Justinus Kerner首次描述了食物源性肉毒中毒的临床症状,1970年美国眼科医生Alan Scott采用肉毒毒素成功治疗儿童斜视,开启了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1989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的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上市。1993年中国研发的肉毒毒素——lanbotulinum toxin A 获批试生产文号[1]。 肉毒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0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的轻链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的重链组成。重链识别并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轻链作为锌钛链内切酶水解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从而影响突触

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滞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腺体分泌障碍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2]。据抗原性不同,目前已知肉毒毒素有8种血清型(A~H) [3],已经进入商品化运用的是A型和B型,其中我国上市的两种肉毒毒素均为A型。不同血清型的毒素,其裂解SNARE 复合体中的底物蛋白有所不同,其中A型作用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B型作用于突触相关膜蛋白(VAMP)。不同品牌及不同血清型肉毒毒素的效力均采用单位(mouse unit,U)计量,由于不同生产厂家评价毒素效力的实验条件不同,即使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品牌肉毒毒素剂量也不能进行简单换算。以下文中所用剂量均为A型肉毒毒素参考剂量。肉毒毒素注射后3~14 d起效,作用通常持续3~6个月,随神经末梢处的神经芽生,递质传递功能恢复,肉毒毒素的神经阻滞作用逐渐消失。 二、肉毒毒素注射引导技术 肉毒毒素剂型除rimabotulinum toxin为液体外,其余剂型均为冻干粉剂,不同肉毒毒素制剂辅料略有不同。肉毒毒素属医疗用毒性生物制剂,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运输、保存和管理。临床使用前根据不同注射部位及适应证需求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配制,常用浓度范围为2.0~5.0 U/0.1 ml,相同剂量肉毒毒素作用效果可能会受到配置浓度影响。配制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影响毒素效力,配置后4 h内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备有肾上腺素和其他抗过敏措施[2]。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毒素有其消极的一面,是人类安全的大敌,但是,以毒攻毒,自古有之。在了解了毒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后,人类开始用毒素来作为有效药物。最明显的例子是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1980年,Scott首次将肉毒毒素注射入人眼肌,治疗斜视,代替了以前的手术治疗,成功纠正了眼位,开始了将其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探索。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局批准A型肉毒毒素作为新药投产,用以治疗12岁以上人的肌肉紊乱性斜视、偏侧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还可用于许多其它肌张力障碍和运动失调等疾病的实验性治疗。1993年我国同类产品问世,在国内开辟了一个新的毒素应用领域。 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约50%重获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视觉功能。用此法治疗后,15%-50%的患者出现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局部痛胀感、睑外翻和眼部刺激症状等副作用,但轻微、短暂,且均可恢复。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有效率为53%-90%,其伴随症状如震颤、肌痛等也得以缓解。起效时间平均为一周,症状改善的期在3个半月,大约持续6周。副作用为注射部位及周围疼痛、颈肌无力、吞咽困难、恶心等,以吞咽困难最常见,多数副作用在停药两周内自愈。当然FDA批准的A型肉毒结晶毒素必须有严格的质量规范。对可以配成药物并用于肌肉注射的A型肉毒毒素,如果使用浓度过高,发生副作用则后果更为严重。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目前治疗痉挛性发音困难的最有效的方法。注射点选择声带,声音症状改善率80%-100%,副作用包括短暂的发音弱、声嘶及抽气。 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震颤肌肉的4-6个不同解剖学位点。治疗后所有患者功能中等程度或显著改善,67%的患者震颤幅度下降。 还有一些与不自主肌肉震颤有关的其它疾病也可用肉毒毒素治疗,这包括手震颤、喉肌力障碍、因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中风后的肢体肌肉痉挛、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腿痉挛和脑瘫儿童的痉挛状态。肉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最新)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 南 为了规范肉毒毒素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召开了关于肉毒毒素的使用安全和规范化操作共识会。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注射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为国内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指导意见。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适应证 面部动力性皱纹; 某些部位的肌肉肥大; 某些部位的肌肉张力过大或痉挛; 某些部位的腺体如汗腺分泌过多(注:目前除眉间纹外, 其余部位的注射均属于“标签外”用药,需要告知患者)。 2.禁忌证 过敏者; 重症肌无力或Lambert- Eaton综合征患者; 以注射部位存在感染; 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女性; 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 发烧、急性传染病。 3.需谨慎使用的情况 近期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者;

近期使用过抑制凝血的药物(维生素E、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抗炎药等)者; 依靠面部表情的工作者(如演员等)做面部注射; 依靠发声的工作者(如播音员)做口周注射; 上睑下垂的患者做额部注射; 干眼症的患者做眼周注射; 月经期; 儿童及老年人 4.制剂品牌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肉毒毒素是中国产的“衡力”牌和美国产的“保妥适” 两者均为A型肉毒毒素,产品分别为50U和100U。其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相近。 5.制剂保存 肉毒毒素冻干粉冷冻保存,配制溶解后立即使用,亦可置于2℃~8℃冰箱4h内用完。 6.制剂配制 使用生理盐水配制肉毒毒素,配制浓度为40~100U/ml,即100U肉毒毒素溶解在1.0-2.5ml的生理盐水中,配制时注意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因为肉毒毒素在空气和液体的交界面上有可能出现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其效力降低。同样的注射剂量,如果使用不同浓度的肉毒毒素,注

肉毒毒素及其在国内外临床上的应用

肉毒毒素及其在国内外临床上的应用 王荫椿 作者单位: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 370046 通讯作者:王荫椿,E 2mail :wangyinchun2@biohengli 1com 1989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 注射用A 型肉毒毒素(BOT OX )作为新药上市,是世界上第1个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此后,英国(Dysport )、中国(衡力,BTX A )同类产品相继问世,成为当今国际三大知名品牌。昔日闻而生畏的毒素,今日变为治病良药,既是观念上的突破和更新,也开创了微生物毒素用于临床治疗的先河。 肉毒毒素的产生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简称肉毒梭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根据毒素抗原的不同分为7个型别,即A 、B 、C1、D 、E 、F 、G 。 A 、 B 、E 、F 是人中毒的主要型别,它们能引起病死率极高(20%~40%)的肉毒中毒。由于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可分为食物性肉毒中毒、创伤性肉毒中毒、婴儿肉毒中毒和吸入性肉毒中毒。我国以食物性肉毒中毒为主,新疆等西北省、区每年有多起因进食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而引起的A 型或B 型肉毒中毒发生,青海、西藏则偶有生食冬藏牛、羊肉所致的E 型肉毒中毒的报道。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自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生产各型肉毒抗毒素以来,对肉毒中毒的救治起到了药物保障作用。 肉毒毒素是迄今已知的最毒的生物毒素之一,1μg 纯毒素可杀死30000只小鼠,人的致死量为011~1μg ,合3000~30000小鼠致死量。也有资料称,1g A 型肉毒结晶毒素能致死100万人。 肉毒毒素的结构和功能 肉毒毒素通常以神经毒素和血凝素复合体(也 称前体毒素)的形式存在。其中神经毒素具有神经毒活性,是致病和起治疗作用的关键成分,血凝素则能保持毒素的三维结构和稳定性。神经毒素开始被 肉毒梭菌合成为单一多肽链,然后被酶(内源性或外 源性)切割为由二硫键连接的双链分子(裂痕毒素),轻链〔L ,相对分子质量(M r )为50000〕是锌肽链内切酶,重链(H ,M r 为100000)则与受体结合,促进轻链内转而发挥其作用。肉毒毒素进入机体后,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进入靶细胞,完整的肉毒毒素双硫键被切断,轻链进入胞质并按毒素型别分别作用于乙酰胆碱囊泡膜的小突触泡蛋白(B 、D 、F 、G 型)或突触前膜的相关蛋白(A 、E 型)和融合蛋白(C1型)等膜联系/跨膜蛋白,从而影响乙酰胆碱囊泡的锚靠和融合,并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 近年又发现,A 型肉毒毒素能通过对肌梭的作用,减少I a 纤维的传入,间接影响中枢系统,从而调节感觉反馈。A 型肉毒毒素还能影响传递痛觉的伤害神经元,通过周围和中枢的抗伤害感受作用而发挥止痛效果。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眼科研究所的Scott 医师从肉毒中毒病人最先累及眼外肌,引起视 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和复视等症状并缓慢恢复的过程中得到启示,与世界著名肉毒毒素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微生物及毒素学系Schantz 教授合作,在猴实验基础上将肉毒毒素引入眼科疾病治疗,并在1980年首次报告眼外肌注射A 型肉毒毒素替代斜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此后他和其他临床专家对肉毒毒素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免疫学反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在斜视、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迄今,国外报道,肉毒毒素已可用于眼科、神经科、康复科、消化科、泌尿科、皮肤科及美容科等50余种病症(很多是疑难杂症、难治之症)的治疗。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利用自行开发的治疗 用A 型肉毒毒素(衡力,BTX A )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疾 病,如眼睑痉挛,口、面部肌肉痉挛(Meige 综合征),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构音障碍,职业性肌张力障碍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一)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 为了更加规范肌电图的操作,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制定了简单的、便于操作的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并经过多次讨论达成共识,辑录如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 第一部分概论 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技术。狭义肌电图通常指运用常规同芯圆针电极,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特性。广义肌电图包栝常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 Uition,RNS)、F波、H反射,瞬(fan she _shun)目反射(blinkreflex)、单纤维肌电图(singlefiberelectromyography,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以下主要介绍比较常用的肌电图操作规范。 一、肌电图检查的适应证 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栝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住射肉毒毒素部位的选择(部分患者)。 二、肌电图检查的安全性和住意事项 1.必须使用三相电源插座和插头供电,并保证插座的地线完整。 2.遵守仪器使用的安全要求,由业余人员定时检查设备的漏电情况,当出现触摸设备外壳有电击样感觉或电源线破损等情况时,应及时停止操作。 3.不要将刺激电极置于心脏区域,刺激电极、记录电极和地线应置于肢体同一侧,以减少通过躯体的泄露电流。 4.对于意识障碍或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要特别住意,避免意外损伤。 5.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不要再将其他与电源线连接的设备与患者相连或接触,除非经过业余人员检查确保安全。测定过程中不应让患者接触肌电图设备外壳或面板。 6.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应仔细评估肌电图检查的利弊。如果血小板低于/mm3,或抗凝治疗时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5~2.0,采用针电极检查时,出血的风险增加,如果决定检查,建议先检查位置表浅的小肌肉,观察出血情况。血友病或其他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应避免进行肌电图检查,除非已经提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mycin ,vancomycin and cloxacil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phylo 2 coccus aureus endocarditis in rats and role of test conditions in this determination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0,34:234822353. [16]K ennedy S ,Chambers HF.Daptomycin (L Y146032)for preven 2 tion and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aortic valve endocarditis in rab 2bit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89,33:152221525.[17]Ramos MC ,Grayson ML ,Eliopoulos GM ,Bayer https://www.360docs.net/doc/af7296644.html,pari 2 son of daptomycin vancomycin and ampicillin 2gentamicin for treat 2ment of experimental endocarditis caused by penicillin 2resistant Enterococci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36:18642 1869. [18]Lee BL ,Sachdeva M ,Chambers HF.Effect of protein binding of daptomycin on M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J ].Antimicrob A 2gents Chemother ,1991,35:250522508. [19]Woodworth J R ,Nyhart EH ,Brier G L ,Wolny JD ,Black HR. Single 2dose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apto 2 mycin a new lipopeptide antibiotic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An 2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36:3182325. [20]Tally FP ,Zeckel M ,Wasilewski MM ,et al.Daptomycin :a nov 2 el agent for Gram 2positive infections [J ].Exp Opin Invest Drugs ,1999,8:122321238. [21]Woodworth J R ,Nyhart EH ,Wolny JD ,Brier G L ,Black HR. Tobramycin and daptomycin disposition when co 2administered to healthy volunteer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4,33:6552659. [22]Thibault N ,Grenier L ,Simard M ,Bergeron M G ,Beauchamp D. Protection against gentamicin nephrotoxicity by daptomycin in nephrectomized rats [J ].Life Sci ,1995,56:187721887.[23]Oleson FB ,Berman CL ,K irkpatrick JB ,Regan KS ,Lai JJ ,Tally FP.Once 2daily dosing decreases toxicity of daptomycin [J ].Toxi 2col Sci ,1999,48:322. [24]Oleson FB ,Berman CL ,K irkpatrick JB ,Regan KS ,Lai JJ ,Tally FP.Once 2daily dosing in dogs optimizes daptomycin safety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44:294822953.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01年11月,20(6):462-465. A 型肉毒毒素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 孟 玲1,林庚庭1,王荫椿2 (1.中国人民解放军117医院,浙江杭州 310004;2.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46) [收稿日期] 2000207210 [接受日期] 2000210223[作者简介] 孟 玲(19582),女,浙江杭州人,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尤擅长面肌痉挛、脑血管病的治疗。 [联系人] 孟 玲。Phn :8625712864525875,ext 8206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药物疗法;肌;张力障碍; 斜颈;Meige 综合征;斜视 [摘要] 综述了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 TA )临床应用中(包括局限性与非局限性 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斜视及其他眼部疾病等)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根据文献报道B TA 注射治疗中所引起的副作用轻微、短暂,不留后遗症,更无全身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57.2;R741.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7669(2001)0620462204 迄今,可用肉毒毒素治疗的神经病学指征急增。该制剂以其化学性去神经作用日益受到神经科学界的重视[1]。自Scott [2]在1979年首次用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治疗斜视获成功后,1989年美国FDA 正式批准肉毒毒素用于斜视、面肌痉挛等治 疗[3],同年我国研制成功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 TA )。1993年开始,北京协和医院 首次用美国产和国产的B TA 局部注射治疗肌张力 障碍取得满意疗效[4]后,该疗法为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及其他肌肉痉挛性疾患开辟了新的治疗领域,临床适应证日渐增多。现将其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作一概述。 局部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1 特发性眼睑痉挛 Frueh 等[5]在1984年首先报告可用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与面肌痉挛。Dutton [6]总结了2295例眼睑痉挛的6069次注射结果,有效率(93.3±6.2)%,75%~100%,痉挛缓解间期(13.4wk ±8.2wk ),5.9~104wk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睑下垂、复视、干眼症、暴露性角膜炎、溢泪等,常在注射后2~3d 出现,1~6wk 逐渐消退。睑下垂的发生率(13.4±4.3)%,因注射上睑轮匝肌时毒素弥散到提上睑肌所致,其发生常与剂量有关,每眼剂量大于25U 更多见,与每个位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