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网络的延时评价

道路交通网络的延时评价
道路交通网络的延时评价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目的 公路安全性评价(Highway Safety Audit,简称USA)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多采用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改线等措施降低运营期间的公路交通事故率,效果虽然很好,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造成很多人员和财产损失之后才来逐步解决。如果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或在公路设施规划、研究、设计阶段就能发现公路设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并加以纠正,就能大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公路安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0 1985年前后,英国首先开始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公路安全评价技术,并规定从1991年起对所有新建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进行公路安全评价。1992年以后,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丹麦、荷兰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公路安全评价的研究和应用。美国公路安全研究起步很早,1967年AASHTO就发表了“考虑公路安全的公路设计与操作实践”,1974年修改、扩充再版;1985年建立了公路安全信系统,积累交通事故数据,从1990年开始进行公路安全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91年形成AASHTO标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1997年AASHTO又公布了《道路安全设计与操作指南》的最新版;2003年推出了路侧安全分析程序Roadside Safety Analysis Program(RSAP)和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程序Interactive Highway Safety Design Model(IHSDM),使公路安全性评价从定性评价方式过渡到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示范文本

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 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 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 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 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 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 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 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

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小,85%以上的公路都是三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交通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虽然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成为影响交通事业发展的瓶颈。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根据道路运行的情况和过去的数据统计来分析道路的安全状况,评定道路的安全等级,找出安全度低的道路并适当采取安全措施,其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上有重要的意义,一直被各国重视。 通过分析我国道路安全现状,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从人、车、路这个交通系统入手,对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都予以考虑。通过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分析,把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分解为若干指标,根据若干指标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道路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四元评价方法(DHGF)及其基本步骤,并把此方法应用于兰州安宁区建宁东路的交通安全等级评价,客观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交通安全状况。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评价;四元评价模型(DHGF)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our country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hile highway mileage is increasing, bu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ffic,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situa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causing huge casualties and the loss of property, road traffic safety becomes a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study of road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main road running situation and past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road safety situation, safety evaluation of road safety, to find out the low degree of road and take appropriate safety measures and in the reduction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road safety level, has been national atten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China's road safety, find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ffic safety, mainly from the people, cars, the road traffic system of,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road safet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the influence road traffic security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a number of indicators, three level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oad safety evaluation (DHGF )method and its basic step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An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Jianning road traffic safety assessment,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object of traffic safety status evaluation Key Words:Road traffic safety; influencing factors; evaluation; four yuan evaluation model(DHGF)

全欧交通运输网络

欧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历程与现状 全欧交通运输网络(Trans-European Transport Networks,简称TEN-T)项目在欧盟成员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TEN-T 是欧盟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运输网络的一系列规划纲领,持续施效时间已接近20年。TEN-T的规划与起草最初发生在1996年,该年第1692/96/E 号决策暨全欧交通运输网络发展方针经审议通过,欧盟议会、欧盟理事会根据此项决策进行规划编制。2001年5月,欧盟议会、欧盟理事会通过了第1346/2001/EC 号决策,新增对于沿海港口、内河航运港口、多式联运枢纽节点的发展目标,并纳入TEN-T框架体系。2004年4月,欧盟议会、欧盟理事会又通过第884/2004/EC 号决策,它在1692/96/EC号决策的基础上做出了区域性调整,旨在通过调整适应欧盟东扩带来的交通量改变。为了更加合理地制定2014-2020年欧盟财政预算框架,欧盟在2009年对TEN-T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2004年决策调整后,TEN-T项目通过构筑连接欧洲东西部成员国的运输走廊,加快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互联互通,被认为是过去十年内该项目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经过20年的发展,欧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趋合理,有效支撑了成员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根据最新有效数据,截止2011年,欧盟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里里程、内河航道里程、油气运输管道里程分别达到21.62万公里、500万公里、7.14万公里、4.15万公里和3.7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在世界上各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如表1);从人均路网资源占有情况来看,人均铁路营业里程为0.43米,在各主要经济体中排第3位,

道路交通流量分析

问题描述 交通拥堵是困扰当前城市交通的重要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都必将会急剧地增加,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成为当前城市交通的主要矛盾,因此,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必然会频繁发生。 在很多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工作的耽误,直接或间接的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问题定义及分析 交通拥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想要通过某路段的车辆总数(交通需求)超过了某路段在该段时间内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总数(道路的通行能力),从而导致车辆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 道路对交通的供给,是通过道路的通行能力来反映的,导致路段单元道路通行能力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员和行人等的安全交通意识,如闯红灯、超车等 2)非机动车对交通的影响 3)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4)交通事故 5)道路本身的通行能力 车辆在以自由状态行驶的时候,时间是与距离成正比的,但是在实际的城市道路中,车辆不可能以自由状态行驶。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阻碍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通畅程度。 路段行驶时间和流量的关系建模 进行道路交通流量分析建模的主要目的: 1)分析目前交通网络的运行状况 2)发现当前交通网络的缺陷,为后面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评价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优劣性、合理性

4)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阻塞的发生,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由交通流理论可知,交通量(Q)、速度(V)和密度(K)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 1Q KV =其中,Q 为路段的车流量,K 为路段车流密度,V 为路段行车速度。 当某一段公路上的交通量逐渐增大,达到/1Q C =时,道路上的车辆将开始产生拥挤,此时所计算到的交通密度称为最大密度,用j K 来表示,而j K 所对应的交通量就是路段通行能力C 。此时如果该路段的车辆仍不断增加,将最终导致交通阻塞,从而使速度最后达到零,整个路段道路(车道)被车辆全部占据,我们称此时道路上的交通密度为交通阻塞密度(又称为最大密度max K )对应的交通量显然为零。理论上通过该路段的时间为无限长,这种规律关系见下图。 又由速度-密度的线性关系表达式可知 ()() max 2f f V V K V K K =-其中,f V 为自由流行驶时的行车速度,max K 为路段拥堵到流量为0时的车流密度,其它的同式(1) 由(1)式和(2)式可知路段流量和路段车流密度之间的关系为 ()() 2max 3f f V Q K V K K K =-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1、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人类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便捷等优越 70 50、60 升, 年, 30.9亿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超过印度、美国、俄罗斯。 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和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种种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2.1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2.2车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车辆是工具,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安全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在事故统计中,因为车辆而直接导致的事故比例并不大,但如果能进一步改善车

辆的结构和性能,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从某种角度讲是可以防止驾驶员失误的,至少也可能减轻事故的损失。为了安全快速行驶,汽车配备有前照灯、制动灯、挡风玻璃,安全带及后视镜等。如果某一设施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汽车的使用性能相对于交通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动力性越好,制动性越可靠,同时拥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随 2. 具有足够强度的路面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不产生过多的磨损、压碎及变形,同时还要保证一定限度内的抗滑能力和平整性,这样才能为安全行车创造有利条件;在道路线形设计时,应该合理安排曲线的半径和转角,通过弯道超高、弯道加宽的办法防止出现横向翻车或滑移的现象,同时有足够的视距能够在发现障碍物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因为汇集在交叉路口的机动车、行

人以及自行车行驶方向各不相同,所以交叉口处存在着大量干扰与冲突,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四路以上的交叉路口,同时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交叉交通流的相对速度,采用分离车道和隔离式道路为左右转弯车辆的运行提供方便,减少车辆在交叉路口区域的冲突。 2. 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与适用性 3.1绝对数引 用绝对数进行评价采用四项指标,即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国内外对策(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国内 外对策(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国内外对策(新 版) 摘要: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车祸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所以,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除了国家和社会加大投入,尽快改善道路交通硬件条件之外,当务之急是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成因分析;对比国内外;预防措施 1引言 交通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美国学者乔治·维伦在他的著作《交通法院》中写道:“人们应该承认,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的最大问题之一,它比火灾更严重,因为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火灾更大。它比犯罪问题也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

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只要他们在公路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12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因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约为5000万;交通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1%~2%。若不采取措施,预计2020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将比2000年增加65%。迄今,全球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罹难人数,故此交通事故又被称为“无休止的战争”。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非正常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加大,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其中汽车1.06亿辆。机动车流量的过速增长与社会对道路交通的投入不足形成反差,加之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和管理诸多方面,致使道路交通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按我国公安部发布的数字,在2003年以前,连续多年车祸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2004年跌至9.4

交通安全评价学习资料

交通安全评价 交通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现有道路交通安全度评价方法 绝对数法(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地点事故率

运行事故率 事故率法 路段事故率 事故密度法 运行事故率 地区事故率 人口事故率 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 车辆事故率 事故次数—事故率综合法(矩阵法) 绝对数——事故率法 安全度系数法 概率论—数理统计法 质量控制法、改进的质量控制法 当量总事故次数法 基于统计推断的鉴别法 累计频率曲线法 模糊评价法 灰色评价法 交通冲突法 层次分析法 成因分析的突出因素法 安全系数法 全系数法 (一)交通事故的绝对指标 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二)交通事故的相对指标 1、公里事故率L A R L = 2、车辆事故率(又叫万车事故率) R n = 410?N D (11—1) 式中:R n ——表示万辆登记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台车); D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N ——统计区域机动车保有量(辆)。 3、人口事故率(又称10万人口事故率) R p = 510?R D (11—2) 式中:R p ——表示10万人口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口); D ——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R ——统计区域的常住人口数(人)。 4、运行事故率(又称亿车公里事故率)

R t = 810?T D (11—3) 式中:R t ——表示亿车公里运行事故率(人/亿车公里); D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T ——统计区域内总运行车公里数(车公里)。 R= l AADT ???3658 10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5、交叉口事故率(次/百万车辆) 按百万或万车流入交通量,计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即以汽车进入交叉口的流量为基数,用交叉口内的交通事故数除之,就得到交叉口的事故率。其公式为: 交叉口的事故率= d 36524610??小时流入交通量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次/百万车次) (10—4) R= l AADT ???3656 10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式中:l ——道路或路段长度 6、综合事故率410??= P V D d 式中:d ——综合事故率,也称为死亡系数; D ——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V ——机动车拥有量 (三)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 (四)典型的交通安全分析模型 1、斯密德(Smeed )公式:3/12)(003.0NP D = 2、阿拉加尔公式: 6543211396.01447.02597.02831.08542.05215.0X X X X X X Y -+--+= 3、北京模型 4、Oppe 的“学习心理学”模型:b at t e R += 5、丹麦模型:j p j j L N U E α=)( 6、英国微观模型:βαX Y =

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是由彼此协作、相互补充与紧密配合的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并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线,交通港站与枢纽为连接点,可进行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的交通运输网络。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与等级层次,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在地域上组合的具体体现。其特点有:①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全国、大区域地区生产综合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分布图式大体与其所在区域的对外运输联系及区内各地间运输联系的总格局相近似;②在运输部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组合特点,且取决于所在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交通位置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特征;③由若干地位、作用与功能不同的交通线路(全国主干线路、开发或先锋线路)所组成;④有一定的地域等级层次,除最高一级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外,尚有大区、省区和地区等其他一些较低等级或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各自所覆盖的地域范围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在设施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并以此来适应不同层次地域经济体系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所提出的种种不同需要。 一、历史状况 有史以来,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因交通闭塞,26种民族被纵横交错的群山峻岭长期与外界隔离,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之间的贸易交往,只能靠双腿、双肩和少数马匹运输。自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蜀(今四川)身毒(今印度)道。又经历了庄跻入滇、秦修五尺道、唐代驿道网初步形成,以及明、清两代步驿道交通较发达时期。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劳动,在崎岖万水复千山的高原上修筑的一条条驿道、步道和大量竹、木、石桥和人马吊桥、铁竹藤溜索。为沟通内地与云南边疆的联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越南进入云南的通道,建设与内地铁路不相接的米轨铁路。全长464公里。1913年,个旧矿商集资,耗时20多年,开工修建了个旧--碧色寨—石屏间的寸轨铁路。1928年建成昆明—安宁的云南第一条汽车公路。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路、民用航空发展较快,长达954.4公里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和飞越驼峰的中印航空线的开辟,曾对抗战运输起了重要作用。 二、交通枢纽建设

线性代数实验题04-交通网络的流量分析

数学实验报告 学号: , 姓名: , 得分: 实验内容:实验题:交通网络流量分析问题(线性方程组应用) 城市道路网中每条道路、每个交叉路口的车流量调查,是分析、评价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基础。 问题:某城市有下图所示的交通图,每条道路都是单行线,需要调查每条道路每小时的车流量。图中的数字表示该条路段的车流数。如果每个交叉路口进入和离开的车数相等,整个图中进入和离开的车数相等。 求(1)建立确定每条道路流量的线性方程组; (2)分析哪些流量数据是多余的; (3)为了唯一确定未知流量,需要增添哪几条道路的流量统计。 解: (1)由题意得:x1+ x7=400 x1+ x9= x2+300 x2+100=300+ x11 x3+ x7=350+ x8 x4+ x10= x9+ x3 x11+500= x4+ x12 x8+ x5=310 x6+400= x10+ x5 x12+150= x6+290

整理得: x 1+ x 7=400 x 1- x 2+ x 9=300 x 2+ x 11=200 x 3+ x 7- x 8=350 -x 3+x 4+ x 10- x 9=0 -x 4+x 11- x 12=-500 x 5 +x 8=310 - x 5+x 6- x 10=-400 -x 6+ x 12= 140 将方程组写成矩阵向量形式为AX = b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400 x 1 1 -1 0 0 0 0 0 0 1 0 0 0 300 x 2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200 x 3 A=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b= 350 X= x 4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x 5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500 x 6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310 x 7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400 x 8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40 x 9 x 10 x 11 x 12 在MATLAB 环境中,首先输入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 和方程组右端向量b A=[1,0,0,0,0,0,1,0,0,0,0,0;1,-1,0,0,0,0,0,0,1,0,0,0;0,1,0,0,0,0,0,0,0,0,1,0;0,0,1,0,0,0,1,-1,0,0,0,0;0,0,-1,1,0,0,0,0,-1,1,0,0;0,0,0,-1,0,0,0,0,0,0,1,-1;0,0,0,0,1,0,0,1,0,0,0,0;0,0,0,0,-1,1,0,0,0,-1,0,0;0,0,0,0,-1,0,0,0,0,0,1] b = [400;300;200;350;0;500;310;-400;140] 解得 x 1=- x 9+500 x 2=200 x 3=- x 9+ x 10- x 12

道路安全评价调查报告

道路安全调查报告 —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 调查人员: 指导老师: 调查地点: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 调查时间:2018.07.13 19:00-20:30

一、引言 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一些城市所出现的交通拥挤堵塞问题也是空前严重的。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更是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小时。为此,交通问题已经日益引发各城市政府的重视,并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2000年,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全国部分城市实施道路交通的“畅通工程”,力图通过行政手段促进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协调,推动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缓解。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直辖以来,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随之出现。交通拥堵不仅制约了城市的运转速度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主城区运营公交车9088辆,同比增长261辆;运营线路661条,同比净增38条。主城区地面公交工作日早晚高峰小时平均运营车速为14.7公里/小时,同比小幅降低0.5公里/小时。公交优先道实施后示范效果明显,两条优先车道运营平均车速保持在19公里/小时左右2017年,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达151.1万辆,同比增加11.3万辆。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突破百万,达到108.2万辆,同比增加9.4万辆。交通现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二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不高。三是交通组织安全性很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 二、调查目的 本次通过对重庆市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进行道路安全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使用人为现场记录的方式,分时段统计交通量,分析在傍晚高峰期不同车型、车辆数对道路安全的影响。观测路况标志,路口行人行为,同时采集照片,记录车辆与行人的违规、违章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找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交叉口概况 学府大道江南立交方向三叉路口,位于重庆五公里设计院门前,重庆工商大学附近,靠近五公里回龙湾。本次现场调查主要是评估该路口的设置合理性、平交设计的平纵线形、平交口交通标志、交通组织等的安全性,并提出评估调查意见。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68-44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

系统,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 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 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

(交通运输)SF公司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交通运输)SF公司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SF公司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目录 导语1 第1章方案综述2 1.1选题依据2 1.1.1运输在现代物流中具有重要作用2 1.1.2运输在SF公司具有重要战略地位3 1.2方案设计目的与目标5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5 1.4方案特色与亮点7 1.4.1方案特色7 1.4.2主要亮点8 第2章SF公司运营现状分析及问题诊断9 2.1SF公司基本情况介绍9 2.1.1SF公司现有基础设施及网点9 2.1.2SF公司信息化情况11 2.1.3SF公司现有业务12 2.2SF公司经营环境分析15 2.2.1宏观环境分析15 2.2.2行业环境分析17 2.3SF公司速运业务需求增长预测19 2.4问题诊断21 第3章SF公司公路干线网络优化23

3.1粤闽公路干线网络优化23 3.1.1问题诊断与设计思路23 3.1.2粤闽干线集散模式的调整24 3.1.3东南地区支线集散模式的调整27 3.1.4粤闽干线网络优化方案的效益分析30 3.2华东公路干线网络优化31 3.2.1问题诊断与设计思路31 3.2.2禁忌搜索算法在本方案车辆优化调度问题中的应用31 3.2.3华东区干线网络优化方案的效益分析39 第4章SF公司航空运输网络优化42 4.1问题诊断与设计思路42 4.2SF公司航空枢纽的选择43 4.2.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空枢纽选择43 4.2.2结论48 4.3SF公司航空资源的整合49 4.3.1必要性分析49 4.3.2整合方案49 4.4优化后的SF公司航空运输网络50 4.5SF公司网络内航空件时效规划52 4.5.1航空网络时限规划52 4.5.2航空快件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新路径52 第5章SF公司高铁运输网络构建54

我对道路交通交通安全的认识

我对道路交通交通安全的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交通事故的状况及死亡率的描述,分析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得出要想拥有完美的交通蓝图,不得不做好完美的规划。 关键词: 死亡率现状问题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 一、我国的交通事故的状况 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却依然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近年来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一)公路交通事故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二)道路交通事故基本逐年增加,呈现恶化趋势,除了万车死亡率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上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率高。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事故死亡人数与伤亡总人数之比。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发达国家. (三)道路交通事故按全年、全天成时间不均衡分布,除了在常规的早、中、晚高峰出现明显外,在凌晨零至一时也是一个高峰时段 (四)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 (五)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 (六)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严重。 (七)因大货车、摩托车肇事致死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因小货车、农用运输车肇事致死人数略有增加。 (八)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 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点,主要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因而只有通过对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才能发现形成这些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形成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1、人的因素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抓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就必须抓住对人的教育和管理,所以说交通事故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另外,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人的自由度很大,可靠性与机械相比是很差的,交通事故发生基率自然增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2、车辆因素

互联网 对四种传统交通运输的影响

互联网+对四种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不断深入的应用,不断衍生出互联网+的产物,类似滴滴出行、智慧交通、12306以及去那儿网等等。这些都为改善交通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四种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做了简述以及优缺点对比,然后阐述互联网+的含义,最后写了一些互联网+的衍生产物。 关键词:四种交通方式;互联网+;智慧交通; 第一章绪论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简述 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包括公路、水运、航空、铁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应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标准化、国际化。交通设备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对于我国而言,交通运输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交通运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样化,交通系统中的数据量正处于急剧增长的状态,智能交通系统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交通系统是一个实时的、多变的系统,随着数据量的增多,传统方式处理交通数据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尤其是过高的延时性与较低准确性在实时路况预测和路线最优引导方面表现非常差,互联网+正在影响着这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性价比和优缺点: 一.公路交通的优缺点 在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工具,以实现旅客和货物位移为目的的生产生活活动。公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之一,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其它运输方式的重要纽带。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完善,公路运输成为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运输组织最灵活、运输产品最丰富的运输方式,货物和旅客的运输量也快速增长。 在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营业务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及与公路运输相关的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等。旅客运输主要是用汽车运送旅客、服务社会大众、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包括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私家车和包车客运。货物运输主要是指以载货汽车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通过道路使货物发生转移的生产活动。 1.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灵活性强、货物的损耗低、运送速度快、可点对点运输,不需要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 (2)建设投入资金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易解决,社会渗透程度高。 (3)适应性强,便利快捷,容易获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2.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有: (1)运输能力相对其它运输方式小,运送的货物和旅客比较少。 (2)运输货物或旅客耗费能源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3)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不适合大批量运输,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送大件物资,不适宜运输大宗和长距离货物。 (4)公路建设占地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极大的增加二者矛盾。 (5)容易发生事故,易污染环境。 因此,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短途旅客、货物,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旅客和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旅客和货物运输;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 新版)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3大类。 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道路运输,并严禁酒后驾车。 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加强行人的法律

(完整版)ARCGIS网络分析学习――道路网络分析Networkanlysis(详细步骤)

ARCGIS网络分析学习――道路网络分析(详细步骤) 一、实验目的 网络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重要功能分。 有两类网络,一为道路(交通)网络,一为实体网络(比如,河流,排水管道,电力网络)。 此实验主要涉及道路网络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最佳路径分析,如:找出两地通达的最佳路径。最近服务设施分析,如:引导最近的救护车到事故地点。服务区域分析,如:确定公共设施(医院)的服务区域。 通过对本实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加深对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ARCGIS下进行道路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 结合实际,掌握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软件准备 ArcMap,要求有网络分析扩展模块的许可授权 数据准备:Shape文件创建网络数据集(高速公路:Highways,主要街道:Major Streets,公园:Parks,湖泊:Lakes,街道:Streets) Geodatabase网络数据集:NetworkAnalysis。mdb:包含:街道图层,Streets;仓库图层,Warehouses;商店图层:Stores; 在ArcMap中加载启用NetWork Anylyst网络分析模块:执行菜单命令[工具Tools]>>[Extensions],在[Extensions]对话框中点击[Network Analyst] 启用网络分析模块,即装入Network Analyst空间分析扩展模块。 道路网络分析步骤1。创建分析图层2。添加网络位置3。设置分析选项4。执行分析过程显示分析结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 最佳路径分析根据给定的停靠点,查找最佳路径(最省时的线路) 1.1 数据准备 (1).双击ArcMap工程,或从ArcMap中打开工程EX10_1.mxd。 (2).如果网络分析扩展模块(Network Analyst Extension)已经启用(参考实验准备中的步骤) (3).如果网络分析工具栏没有出现,则在工具栏显区点右键打开或执行菜单命令[View-视图]>>[Toolbars-工具栏],并点击[Network Analyst]以显示网络分析工具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