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院校设施园艺类课程本科教学比较

中美高等院校设施园艺类课程本科教学比较
中美高等院校设施园艺类课程本科教学比较

中美高等院校设施园艺类课程本科教学比较

近20年来,中国在设施园艺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很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是科技水平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只有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设施园艺面临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各高等农业院校纷纷开始“设施园艺”课程的教学。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中国已有20多所高校相继增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这新的本科专业,设施园艺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已有一部分高校正在或已经把“设施园艺学”申报为国家、省市或学校精品课程。在这一背景下,各大专院校开展了一些关于设施园艺课程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是,关于中国设施园艺课程教学的研究,尚缺乏国内和国外横向比较,这不利于该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

美国设施园艺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几乎所有高等院校的园艺专业都设有设施园艺方向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已发展得较为完善。美国在该课程教学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笔者在通过网络查询了15所中国和16所美国大学设施园艺方向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一

些教学材料(包括讲义、试题、作业题等)基础上,和部分教师交流了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亲身教学体会。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上的差异,以期更好地借鉴美国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设施园艺教学,推动和促进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设施园艺人才。

基本情况

美国设施园艺类核心课程主要是温室管理(表1),此外相关课程还有温室环境调控、温室设施设计和建造、温室观赏植物生产、温室蔬菜生产和温室作物生理等。中国的核心课程主要是设施园艺学,相关课程有园艺设施学、设施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灌溉技术。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主要园艺设施是以连栋大型温室为主的,而中国目前是从简易设施到高级设施等多种园艺设施类型并存(过去名称为保护地栽培,后来引进日本的叫法改为设施园艺)。

美国设施园艺类核心课程一般是3个~4个学分,教学对象主要是3年级~4年级的园艺专业本科生,少部分是2年级本科生和1~2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中国设施园艺类核

心课程学分要少些,以3年级园艺专业本科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主要是考虑到4年级学生的毕业实习对教学的影响,此外,也面向其他专业(例如农学、植保等专业)开设选修课,一些院校一年级的硕士生还开设高级设施园艺专题等课程。

美国绝大多数具有农学院的大学都开设有设施园艺类

课程,课程开设单位主要是下属的园艺系或植物科学系,此外也有少部分学校的农业生物系统工程系开设此类课程。授课教师从事研究方向多为观赏园艺,这与美国温室种植作物主要为盆栽花卉有关。中国一般是园艺学院(或园艺系)开设本课程,授课教师也多在蔬菜学科,这主要与中国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为蔬菜有关。此外,中国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工程类专业也开设了设施园艺相关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偏重于温室建筑设计、环境控制和温室设备与机械等。而且农业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有专

门的设施园艺环境工程方向,目前部分学校(如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已设立了该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教学目标对比

课程教学目标会因学校不同、课程名称和内容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但也存在较多共同点。下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课程进行比较(表2)。从表2不难看出,美国课程

除要求学生掌握温室的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外,多数还要求掌握温室建设和生产的经济性分析;中国则主要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园艺设施的类型、材料、环境、规划和栽培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温室生产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基本没有要求。

教学内容对比

美国课程教学内容强调温室管理(表3),重点以温室管理的各个要素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国主要从园艺设施类型、覆盖材料的选择、设施环境特点和控制、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设施栽培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讲授。多数院校把重点内容放在园艺设施环境特点及控制和园艺设施类型、特点和应用上。

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除了与使用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关外(美国多数院校采用Paul V.Nelson编著的《温室生产和管理》,中国主要采用张福墁教授主编的《设施园艺学》),还与两国的

环境控制

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的温室环境来达到较好的生长效果

采用世界知名的制造商生产的环境控制产品,来防止温度和湿度的极端化及变化过快。国情有关。美国虽然强调适地栽培,温室栽培面积不大,但是温室技术世界领先,其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水平高,基本可以实现对温室各个环境因素的精确调控,其温室园艺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可控环境水平,将温室管理课程的重点放在环境因素的管理上,是有其现实原因的。而中国虽然设施园艺面积世界第一,但设施类型中,除了温室外,塑料大中小拱棚、地膜覆盖等简易设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认识各种类型设施,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此外,美国教学方面,不仅有物理化学环境要素(基质、营养、水分、温度、光照)的管理,还有生物环境(病虫害)的管理和植物生长的管理(当然前者内容占了大部分)。同时,不仅有产中管理,也有产后的管理(销售、经营)。可见,美国强调温室生产的企业化运营。

从学时上来说,美国实验课占的比重较大,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比例为(1.5~2):1。而中国一般为(2~6):1。美国设施园艺类课程一部分实验在温室里进行,主要是进行温室植物管理方面的活动,另部分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进行,主要是学习一些温室管理软件工具。从实验课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温室花卉的植物管理(包括一品红的上盆、摘心、施肥、品质评价)和温室环境的管理(基质理化特性检测、光照测量、

加温和降温负荷计算、病虫害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中国主要集中在园艺设施栽培类型的调查、设施内小气候观测和温室园艺植物的栽培方面。另外,从实验安排来看,美国教学一般以一种温室植物的栽培管理为主线,每次课既有植物的管理,也有温室环境的测量,学期末还对每个同学栽培的温室植物品质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管理环节有了完整系统的理解。由此可见,美国高校对学生实践环节培养的重视程度。

教学方法对比

尽管没有亲历美国的教学现场,但是从各高校的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作业范例和电子讲义中,仍可以管中窥豹。笔者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的“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典型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是美国多数学校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在老师的课堂讲义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一章节的内容是由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贯穿起来的。以美国某高校的温室光照管理这一章的讲义为例,开始给出了本章所要讨论的主题:光的重要性,光质,光强和光照时数。在围绕这几个

主题的学习过程中,相继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光照重要?什么是光?什么是光质?为什么光质重要?怎样测量光强?什么是植物的适宜光强和忍受光强?遮阳程度多少合适?光照时数多少合适?什么是最好的温室补光光源?你可以大量补光吗?7什么时候拉遮阳网进行光周期调节?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按要求阅读了教材中这章节的内容,因此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老师再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总结。在讲义中间,还要求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相互提问、向老师提问。如此把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前阅读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学互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

再以美国某高校老师布置的两个作业为例,一个作业是撰写温室管理指南。假设某个学校新建了一座温室,使用该温室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相关的温室管理背景知识,请上本课程的全班同学一起编写一本温室管理指南给他们。可以先定指南编写分几个章节,然后据此进行分组,每组写一章。每一章内容要全面,必须覆盖所有要点。此外,要求各章内容相互之间不能冲突,也不能脱离主题。初稿写好后,各组对合写的整个指南内容认真阅读,不明确的地方相互提问,各组对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解释。各组根据其他组所提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拿出完成稿。

另一个作业是栽培基质试验。以组为单位,每组学生要求设计试验来比较不同基质成分配比和不同肥料配方栽培

基质的理化特征和植物的生长反应。学生每周都要进行定期测量和记录结果。试验结束后,每组学生要求把原始数据整理成图表的形式,并在课堂上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分析汇报。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将试验结果联系理论课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前一个作业很明显是采用了范例教学模型中的第三个阶段――“学生运用知识创造范例”来对学生进行多种智能训练,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构建,促进认知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后一个作业则主要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型”中的团队研究式,即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完成课题研究的一种情景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分工具体,又相互合作,群策群力实现团队目标。这样既有利于每个学生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激发创造精神,也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尽管国内也开始了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但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课堂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师生互动较少,多数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课堂要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满足在认知能力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师生间的互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般在国内和实验实习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还是运用较多的,关键是如何最大发挥教学效果。国内设施园艺课程在范例教学方面相对运用较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研究。

考核方法对比

从美国各高校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实验实习成绩和其他评价形式的成绩三部分(表4),其中各部分所占比重因学校而异。但不难看出,他们不以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定高低,因为即使有的学校考试成绩占到了总评成绩的60%~70%,但是其考试次数较多,除了期末考试以外。平时学习过程中,重大考试就有3次~4次,以检验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始终能够努力学习。国内成绩评定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个别学校会有期中考试,但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常常使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前通宵达旦临阵磨枪,虽然勉强通过了考试,但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除考试频繁外,内容丰富的其他学习评价形式也是美国课程考核方法的一大特点。这些评价形式通常是一些课后作业,如温室管理日志的记录、生产试验项目的完成、温室植

物的种植和养护、生产实际问题的解答、课堂讨论内容的准备等。以温室植物的种植和养护为例,每个学生在温室中栽培床上被分配一块栽培空间,用来种植一品红,除病虫害防治外,学生要进行一品红的养护管理。此外,每个学生要做好管理日志。学期末,商业花卉生产者会来到学校温室里检查每个同学种出来的一品红的商品性,在与同学们单独的交流过程中,会询问他们种植花卉的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种植的花卉质量和相关养护知识,专业花卉生产者会给这些学生打分,种得最好的同学会得到表彰。美国高校这种内容多样化的评分制度,有助于教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美国的考核非常严格。首先是考勤制度严格,在教学大纲里一般都会有关于考勤的详细规定,如果是由于生病或意外伤害无法上课,必须提供医院出具的看病日期和时间的证明。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每位同学上课前必须签到。有的学校虽然不强制学生来听课,但教师会进行不定期的小测验,如果学生在上课5 min后到教室(特殊情况除外),那么这次测验没有成绩。其次是作业和考试严格,教学计划里给出了每次作业的最后期限,每位同学都必须按时上交作业,迟交将扣除10%的分数。如果是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作业,小组中任意成员迟交作业都会影响到该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如果抄袭别人的作业,被认为是剽窃行为。剽窃被认为最恶劣的学术

不良行为之一,学校有具体的专门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缺考后不允许补考,除非生病或家里发生突然事件。对于考试作弊,学校也有具体的专门规定进行处理。

美国的考试和作业出题常常能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美国考试一般采用闭卷方式,考试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判断、填空、选择等各种题型都有。从考试试题内容来看,往往能结合实际情况出题,非常有趣。例如,有一考试问答题:如果你是连栋塑料薄膜温室的推销员,你怎么说服顾客购买你的温室,而不购买你的竞争对手的单栋塑料薄膜温室?如果是国内出题,一般就是:比较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单栋塑料薄膜温室的优缺点?同样的考试内容,但是出题形式的差异给人感觉不同,前者生动有趣,后者生硬古板。再例如,美国某高校出的一道作业题,该课程老师将温室生产专家收到的种植技术咨询信复印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要求以温室专家的口吻写一封3页~4页的答复信,回复写信人提出的所有问题。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回复信发到邮箱,信中不能有拼写、标点和语法错误。

结束语

从上面的比较分析中,笔者认为国内在今后的设施园艺教学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植物、环境和工程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生仅仅凭借以往园艺专业的实践经验,很难全面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实验实习课的学时,如果涉及到总学时的增加,则需要与学校教学部门进行协调,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外作业。例如,把温室“分田到户”,让学生完成某一种园艺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管理,最后评价收获的园艺产品质量和温室管理方法。当然,实际操作起来,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加强“范例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在设施园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范例教学”中,首先教师平时需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典型范例,通过生动的范例总结一些原理性东西,可以避免直接讲授原理的枯燥。其次,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资源收集范例以验证所学知识,最后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范例。“交互式教学”中课堂上不能只有教师的声音,还要有学生的积极发言的声音,变学生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当然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从老师、学生到管理者的观念要改变:其次,具体操作方法要经过长期摸索,不断改进,这样才能达到实际应有的效果。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让学生不仅要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①判断和推理能力:在温室管理日志记录过程中,学生发现温室植物生长异常表现后,会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前面的温室管理记录,对发生原因自觉进行判断和推理,寻找解决方案。②科学试验能力通过设计试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总结一些温室生产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曼)交流表达能力采用书面和口头形式来表达所学知识。如制定温室生产计划,完成实习调查报告。

高校课堂教学案例

《最后一课》教例 原州四中李晓科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 一、阅读,思考。(1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二、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

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 本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较好地说明,教学环节不能太多,实际上教学环节多,学生摸不着脑袋,也是无效的教学。这个案例具体好在那里?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

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歐用生 摘要 大學課程與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相關研究不多,改革的實踐也不容易。但大學學術社區的成員如何扮演轉型知識份子的角色,使課程與教學發揮實踐(praxis)和行動的功能,應是當前大學最重要的使命。本文先對大學的課程組織作社會、政治的分析,強調大學課程與教學要誇越疆界和混種(hybridity),由集合型課程轉向統整型課程,並提供六項途徑作為參考。 關鍵詞 集合型課程(collected code)、統整型課程(integrated code)、 混種(hybridity) 壹、前言 大學的課程和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因此相關研究不多;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也唱議了很久,但至今仍缺少具體的行動和成效。例如一九六○年代末期興起的「潛在課程」研究,已對中小學的課程和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伯璋,民74年;黃政傑,民74年;歐用生,民72 年),但在高等教育上,「潛在課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Margolis (2001)編著「高等教育中的潛在課程」乙書,從潛在課程的定義和觀點、校園環境的角色、身體(body)的重要、社會化的實踐和專業化的滲透和抗拒等方面,探討了潛在課程對大學的結構、功能和師生生活的意義和影響,對大學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思考有很多的啟示。 社會如何將知識加以定義、選擇、分類、傳遞和評鑑,反映了權力分配

和社會控制的原理(Bernstein , 1971),而大學在知識的生產和分配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大學位於學術階層的頂端,處於知識的象牙塔當中,卻疏於反省,讓許多潛在課程在有意、無意中繼續發揮作用,如Margolis、Romero(1998)在「學院(department)是這麼男性、這麼白、這麼老、這麼保守」這篇文章中說的,大學的課程和教學由於強化了性別的、種族的、階級的、年齡的意識形態,結果維續了階層化的社會。 但是課程可能將壓迫或壓制再製並合法化的同時,也發揮鬥爭和抗拒的功能。(Apple, 1982;Giroux, 1988)在批判教育學中,課程成為協商的動態的過程,師生檢討他們所生存的社會,考驗影響他們的社會、政治的勢力,不斷的追求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平等的民主原則如何成為運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課程是一直在改變、一直在發展的,批判的課程詴著讓學生了解批判的民主,以實現社區的建構和社會的正義。(Kincheloe, 1999)大學的課程和教學如果能發揮這種批判和實踐(praxis)的功能,學術社區的成員,如教授和學生才能扮演轉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角色。 本文探討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先從課程的社會組織的觀點,分析大學課程的特色及其改革的困難,然後提出若干改革的途徑,以供參考。 貳、大學課程的社會、政治分析 探討握有權力者在選擇和組織知識時隱含的假定,是研究課程社會學的重要觀點。因此Young(1971)、Bernstein(1971)等強調,要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探討知識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及其中的權力之間的關係。他們利用階層化(stratification)、專門化(specification)和開放性(openness)、地位(status)等概念來分析誰將什麼界定為知識,哪些人可以接近哪些知識,不同的知識領域間的關係為何,接近不同知識的人之間的關係又如何等問題。階層化是指知識的價值或地位的高低;專門化是知識範圍(scope)的廣狹;開放性則是指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其結構如圖一所示:

中美教学方法进行比较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科协2000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演讲中,通过对比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之间的不同,说明了美国与亚洲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别。他指出,美国的中学生在考试中是比不上亚洲学生的,他们常常只能考倒数的名次,但也有人开玩笑说,恰恰是美国学生考倒数的名次,才成就了美国创新的氛围和新经济的发展。杨振宁教授概括说: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则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美国学生东奔西跑,亚洲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亚洲学生安安静静;美国文化培养学生勇敢,亚洲文化则训练学生胆怯;美国学生有信心,亚洲学生则没有信心;美国学生傲慢,亚洲学生谦逊……。这些话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学生有个性,而亚洲学生包括中国学生没有或缺乏个性呢?无论从传统还是从当今上讲,我国教学理念的主流都是一元性的,都是排斥创造性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大一统体制上构建起来的一体化社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设置了一个强制性一元化的思维模式,人们的思维向度只能囿于这一固定的模式中。建立在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庞大的封建国家机构,需要信仰和观念的同步化,需要一种奴性文化,人们只能求同,只能从一个视角、一个向度去接受现成的统一结论,把人们的思想牢牢地固定在了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圣贤典籍上。中国传统教育遵从的是以循旧性为特征的一元性的思维方式,如所谓“法先王”、“注经解经”、“以圣人是非为是非”等等,它导致了社会的死寂、沉寥、单调,形成了抱残守缺、否定创新的陈旧世风。在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中形成和强化起来的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制度,必然导致反对个性,个人没有选择和自主的自由,人人必须迎合世俗。因此,封建专制及其教育只会造就一代一代狭隘、封闭,因循、保守、目光短浅、求稳苟安和没有超越意向的无棱无角的奴才,只会形成“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反对多样性和嫉恨新异的恶劣世风。鲁迅先生曾对此痛心疾首:“我独不了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1[1] 直到近现代,封建专制的一元化思维模式才逐渐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种一元化思维模式的最大叛逆者,勇敢地接受了来自西的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和现实体制中的某些弊端,一元化思维方式仍然深刻而顽固地存在于现今的社会和教育中,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强大阻抗力。在教学中,我们遵从的是一元化的真理观和价值观,压制多样性和选择性,过分追求结论和获取结论的方式的唯一性和统一性,说一不二、不容置疑,即便张玉庭:《可悲的“安分守已”》(《文汇报》1995年6月28日)。不理解、不赞成的结论和认知方式也必须接受,一味要求学生认同,力图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规范到预先设定的统一的模式中。这种意在使人“听话”和“安分守已”的一元性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某小学学生的作业本上有这么几个造句:“想——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2[2]应该说,这些句子造得很是精彩、生动传神,充满了童心、童趣和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正是这样一些句子,却被老师那么干脆地打了一个大“×”。理由无他:开花不可能有声音;活泼只能用来形容人或动物;鱼根本不会说话;孩子把爸爸丢了,这不符合常识;把牵牛花比作小弟弟爬树,这不利于提倡“五讲”、“四美”。多么霸气!僵化死板一旦达到这种理直气壮的程度,天真浪漫而富有创造天性的孩子们便不得不“缴械投降”、安分守已了。孩子们的鲜明个性和创造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综合国力1、经济规模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的GDP为11.20万亿,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8.57万亿,尚有7.37万亿的差距,我们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895美元和52195美元,美国的人均GDP为中国的7.6倍。根据我们的预测2027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但是距离发达国家4万美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987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今年有新的表述。今年,我们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人均GDP从8千美元到4万美元,美国用时约26年,日本用时约31年,中国需要多久?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2050年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美国为34.10万亿美元。基于世行估计的人口数据估算人均GDP,中国在2050年的人均GDP为3.73万美元,美国为8.78万美元,差距仍然巨大。 3、经济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生产的效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经济;三是效率改进。从CTFP(按目

浅谈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关系之比较(一)

浅谈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关系之比较(一)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将从是“品牌的竟争”,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木要素合格产品”到“是一项最基本用户满意”。高午学校教学工作是永恒的主题,质童的竟争将、最主要的教学实践活动。要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教学质童辩证统一关系,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各,是学科建设的基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搞好课程建设,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中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比较与借鉴

中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比较与借鉴 该文回顾了美国大学数学基础主要是微积分课程近60年教学改革大致主要历程,从教学内容到习题形式及数量等比较了中美大学基础课程教材的区别,探讨了双方大学数学教学的理念和形式,美方教学偏注重“四原则”,多角度及实用的去描述展现数学基本概念,而我们则侧重扎实的理论推导演绎。通过比较和分析,结合一贯的传统严谨严密特点,借鉴国外应用性和启发性强的特色,发挥平衡各自所长,摸索一个合适我们特色的大学基础数学教改方式与模式。 随着数学本身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些教学改革的活动也被人们所接受,这与国外的情况相一致。虽然中国与美国等国家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是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该文调研了美国的一些改革历程思路和方法,以作为我们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借鉴。 1 美国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 美国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改革自上而下、思路清晰。美国的微积分教学在近60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

“微积分改革”。[1-2]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高校开始研究数学课程教学特别是微积分的教学形式改革。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信息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并且开始对教学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2)很多学生考试不通过,可能与教学方法有关;(3)学生们提出对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4)传统的教科书(比如经典的Thomas《微积分与解析几何》(Calculus and Analytic Geometry),1st版)偏理论与实际脱节,需要重新进行选择;(5)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6)可以缩小授课规模等。 改革以后的进展值得我们借鉴。1985年,美国举办了数学会(AMS)年会,并进行了特别的研讨会。[3]也导致了之后两次会议的产生:首先,是1986年的Tulane大学会议,会议主要的议题是“走向精简活泼的微积分学”;[4]其次,是1987年的华盛顿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新世纪的微积分学:水泵而非滤器”。[5]当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了微积分改革的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改进与更新微积分学的相关课程,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举一反三的技能。同时,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要求减少繁琐、乏味的计算。NSF给予了这项改革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促使了数学家们对于以前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严肃的反思。 哈佛微积分联盟所编写的教材非常有创意,其中有很多非常特别

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1)两国在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时,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的需要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美国密歇根州在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时,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作为重要标准。中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持续,也注重了学生的主体需求,但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效果并不突出。(2)美国的中小学课程设计体现的较为突出,尤其是在编选教材时,强调项目开展的多样化和弹性化;在此基础上,注重与当地社会和生活习惯的结合,使体育课程具有乡土化和民族化的特点,灵活开展体育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开展,是养成终身体育行为的关键所在,如何使学生能够将学校所学会的运动项目一直坚持下去,是体育课程设置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利于终身体育运动的非竞技性运动技能进入各国体育课程中,做到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统一。 标签:中国;美国;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比较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中国中小学推行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已有一些时日了,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是对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比较,从两国教学内容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分析两国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并通过美国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制定给予一定的启示,有利于借助先进经验解决问题,且为深化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提供理论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为主要以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搜索有关中国学校体育、比较教育、比较体育、美国初等教育等相关理论的专著,并利用知网搜集大量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前沿,收集美国及密歇根州基础课程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文件、政府报告、体育课程标准,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逻辑分析法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一、课程设置 中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占全部课程3.9%,美国小学不开设思想品德课; 中国语文占全部课程25%,美国占38%; 中国算术20%,美国占23%; 中国科学课占4.7%,美国占3%; 中国地理课和历史课都占1.6%,美国小学地理课和历史课教学都溶入社会教育之中; 中国小学不开设社会学习课,而美国小学社会学习课程占全部课程13%; 中国小学体育课占全部课程7.8%,美国占10%; 中国小学音乐和美术课程占14%,美国占13%; 中国小学劳动课程占1.6%,而美国小学则不开设劳动课程。 从课程开设来看,中美小学对本国语言课程重视程度区别较大,其次是思想品德教育,美国规定在课堂上不得宣讲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应该由家长向子女传授。 二、教师要求 中国小学教师大多是高中或师范毕业生,而美国小学教师要求至少是大学毕业; 中国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是$250,美国小学教师月工资则达人均$4000; 中国政府每年为每位小学生投入$81,美国则多达$4563; 中国小学每班通常都达到70人左右,而美国小学每班人数不得超过33人; 中国小学文化课学习水平通常都要比美国小学生高出两级,即中国小学二年级学生水平与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水平相当。 中国小学教师一般情况下只教授一门课程,而美国小学实行包班制,即某一个班所有课程全部由一位老师承担。 从这里看出,两个国家对小学教师入职要求区别很大,对教育投入区别也非常大,美国实行是真正免费义务教育,而中国义务教育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很多收费任由学校收取,导致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

三、课堂教学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最大区别要数课堂教学了。 首先是班额差别大,中国小学通常都是第班60人左右,少数地区班额高达80人,美国小学班额则不会超过30人; 中国课堂中学生规矩守纪,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认真听讲,美国课堂中学生自由活跃,学生或席地而坐,或随意走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虽然近几年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模式稍有改变,但应试教育根基并没有动摇;中国课堂教学内容深,要求高,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而美国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要浅得多,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 5.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6.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2.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 A.斯克瑞文 B.斯太克 C.普罗沃斯 D.莱斯 3.“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4.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 B.统一论 C.平行论 D.超越论 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计30分) 1.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 2.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素描教学:中美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探析

中美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探析 【内容摘要】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2016中美基础素描教学展暨学术研讨会”为例,对中美专家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梳理,从中美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比较、中美基础素描教学在当代的现实问题、基于比较研究的素描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基础素描教学方法进行阐述与比较,并讨论了中美两国学生教育背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安排、基础素描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的基础素描教学和现当代的观念素描教学。文章在阐述事实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当代美术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中美基础素描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在20世纪初的欧洲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为了反对传统的学院素描对美术教学的垄断,提出了“艺术教学多元化”的概念。此后,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艺术也发展出了新的形式。这些新的形式对学院的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基础素描教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基于写实的素描教学体系受到多元艺术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基础素描教学还受到体系化发展的应试素描的影响。在多元化的影响下,基础教学应主动与不同的新生艺术方式接轨,运用传统的绘画语言改观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从而使今天的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出较全面的人才。 一、中美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基础素描教学研究这一当代主题上,比较研究法具有相当的优势。《比较

教育学》一书将“比较法”定义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在教学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通过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背景教育方式的分析,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双向梳理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通过掌握教学发展的规律,保持教学内容、方法的先进性。在基础素描教学的发展中,中国的基础素描教学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二是对多元艺术发展的应对。中国基础素描教学体系是基于欧洲传统美术教学的延伸,部分教学体系由欧洲留学人员引进的西方教学方法组成。同时,它还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美术交流,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基础是以此时期的俄式素描为主。二者的审美标准都建立在西方写实绘画评判标准之上,在中国美术教学中并存。这是一种将17、18世纪古典艺术审美标准作为标准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以光影的视觉原理、透视的视知觉为主。通过绘画语言在二维空间上形成三维立体画面效果,是中国基础素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美国的教育具有涵盖面广及职业化倾向等特点。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全体学生不论其背景基础如何、是否具有天赋,甚至残疾与否,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在一个科技日益先进、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对复杂信息的感知、阐释、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此种观念指导下,美国艺术专业学生往往并不以成为职业艺术家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基础素描教学更多是为艺术的初学者提供学习艺术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应用简单的绘画材料学习基

中美课堂差异比较001

基于个案研究的中美课堂差异比较 中美课堂差异比较—以中美小学数学课堂为例之文献综述宏观 中国的“课堂教学任务过于细化,重视纪律在课堂中的地位,强调整齐划一,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是‘一言谈’,学生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容 易失去兴趣,知识结构单一,学习被动。1” 而美国的课堂“如开讨论会,形散而神不散。课堂中提问与回答不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教学。鼓励‘群言谈’,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去,收获大,效率高。2” 美国课堂的整体特点。首先在班级人数上,美国课堂人数在25左右,属于小班教学,上课多实行同质或异质编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立教 室,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没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不同时段按课表进来上 课;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上,教材很厚,但里面的内容色彩鲜艳,信息缤纷,具有吸 引力和真实性;在课堂教学上,在个性化教室鲜明氛围(如历史课教室墙上贴满了 缩小版的各国国旗)的辅助下,教师采用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方式,课堂氛围轻松活 泼,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如历史课既重视重大时事又传授简单的 股票操作实践原理)。 (一)课堂教学差异比较 1.师生关系 中国历来重视师道尊严,教师在课堂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使中国的整个课堂教学具有单向性、等级性和秩序性的特点; 而美国的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只是承担着“平等中的首席” 的角色,师生在课堂上彼此互相尊重,这使美国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双主体性的 特点。 中国课堂上,教师是主角; 美国课堂上,学生是主角。 中国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主导和权威,美国课堂师生之间多是平等友好的关系,“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受西方的影响,师生关系已有所改善,将 1瞿睿,浅谈中美课堂教学差异,新课程(下),2012,(12):109 2瞿睿,浅谈中美课堂教学差异,新课程(下),2012,(12):109

中美宏观经济指数比较.综述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指数对比 一、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数体系 1.指标体系主要构架

2.主要关注指标 (1)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3)进出口额 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欧美日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实体经济出口量的冲击越大。 (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4)CPI,PPI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 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6)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5)货币供应量余额 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备受关注。利率体现了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7)储蓄存款余额。 (8)汇率和外汇储备

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及启示

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及启示 摘要:本文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科学技术、经济实力都在世界上占据了首要位置,这与其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关系,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似乎是成功的。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成功反映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科学、合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研究美国是依靠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培养教师的,从而可以为改革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中美教师教育课程比较 (一)培养目标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教师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合格的教师。至于什么是合格的教师,两国受各自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又有各自的标准。传统文化中,我国对教师的要求可

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具体来说就是合格的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1]这个观点对我国教师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从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合格的教师主要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专门化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育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而这些正好体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 与我国的培养目标相比较,美国教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更为重视,要求教师像医生看病那样对学生的“病情”(学习困难)进行分析、诊断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为学生开“处方”(给予指导和帮助),成为教学的“临床专家”。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趋于专业化,将教师看成是一种专业而非职业。近些年里我国也开始对教师专业化关注,不过还没有在培养目标中得到具体体现。 (二)课程设置 1.通识类课程设置 我国师范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一般在30%到40%之间,必修课为主要形式,其类别可以说是全国统一,主要为政治、英语、计算机这三大块。其中英语、计算机都有考级要求,这使很多未来的教师在这些课程上花费了不少精力。为了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向学生提供大量可跨专业选课的全校性选修课。[2]不过目前我国通识课程的选修课相对比

高校课堂:6+1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6+1”课堂教学模式随着石家庄精英中学“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大主体办学理念的三箭齐发,该校2013年也力创高考奇迹:据权威部门统一口径计算,2013年该校本一、本二上线率均以绝对优势跃居全市第一。作为民办学校,精英中学当年高一录取的几乎全是低端生源,取得如此好成绩,源于2010年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原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出任精英中学校长之后,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特别是学校首创的高效6+1课堂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学成绩的快速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引来全国教育界人士如潮观摩。 高效6+1课堂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角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热烈讨论、激情展示,通过自己深思熟虑学到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大幅提高了课堂效率。 中学传统课堂的六个问题:①灌输方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②被动学习,传统课堂的分水岭,学生缺乏主动。③缺失自信,在未来竞争社会中处于劣势。④丧失兴趣,课堂少有质疑、探索精神。⑤机械学习,仅仅学会了而达不到会学的目的。⑥泯灭个性,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千人一面。学校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全面推行“6+1”

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是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它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学通,能用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模式。 一、关于“6+1”课堂教学模式 “6”是课堂教学六个环节,依次为“导(引导),思(自学),议(讨论),展(展示),评(点评),检(检测)”六个环节。“1”是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环节解读 (新授课为例) 1.“导”就是老师导入新课(4分钟) 老师快速总结旧课,引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及考情预测。2.“思”就是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 同学们按导学提纲的指导,先泛学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解答导学提纲中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老师们将课本知识具体化、问题化、层次化,其中层次化的问题,是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要静静观察学生的“思学”状态。 3.“议”就是小组起立讨论(7分钟)。 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商议刚才学习思考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

中美经济数据对照表

美国在任谁摆布答:强势美元和中国 2015年10月20日12:20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 美国这个经济体过去就像身后跟着一群小喽啰的彪形大汉,常常炫耀自身力量。 即使这些日子确实曾经存在过,也早就结束了。尽管与主要的经济竞争对手相比美国仍不算开放,但进出口贸易也占了这个国家经济总量的30%。这个数字创下了记录新高,是数十年前的约3倍。 其结果是:美国的利率政策和相关事宜是由全球各地发生的事情所支配的,并且由此造成的局面相当糟糕。这就是美联储上月决定不加息并可能将之推迟到2016年的缘故。

美联储正为3个因素所掣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元的强势和美国国内通胀情况。这些因素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先看中国。中国经济放缓使得股市在8月和9月暴跌,令美联储不敢轻举妄动。央行官员们担心,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减缓,其可能产生溢出效应。 由于美国的经济数据不多,投资者本周将重点关注中国的第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报告。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经通胀因素调整后同比增长6.9%,,但名义GDP仅增长6.2%。此前外界认为,若这个数字跌至6.5%以下,另一波股市动荡就会随之而来了。 雷蒙·詹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的首席经济学家斯各特·布朗称:“人们对从中国传出来的消息感到心惊胆战。”不过,他认为这些担忧有些过虑了。 由于中国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美联储的高层官员担心,加息所带来的坏处要比好处多。他们尤其担忧,加息会使本来已经非常强势的美元进一步升值。 汇率达到10多年来新高的美元已经重创了依赖出口的生产商和公司,因为外国人必须为美国制造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些公司

探究美国小学年级及课程设置之一

探究美国小学年级及课程设置之一美国小学一般都是从K年级到5年级,也就是K—5。K年级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幼儿园大班。 昨天,我对Vicki说,我想看看K年级的教学。 今天一早,Vicki给了我一张schedule: 8:00—9:30,Room 902,Ms Norma; 9:30—11:00,Room 504,Ms Noemi; 12:15—1:15,Room 903,Ms Diane;; 1:15—2:15,Room 901,Ms Hope。 她说,K年级总共有四个班,这个安排,四个班我就都能看到了。 我还需要先说明一下。美国没有独立的幼儿园,K年级就进入了小学,属于小学的范畴。而在k年级之前,一般会设立preschool,在我到Jackson学校的第一周,Vicki就带我去了附近的preschool,给那里的孩子们送书。我还记得Vicki当初对我说:这些孩子就要进入我们学校了,所以要让他们熟悉我们的学校,让他们熟悉我这个校长。 Preschool基本是半天活动,而K年级就要和小学生一样,全天在校。这和我们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我们一般把preschool翻译成学前教育,把kindergarten翻译成幼儿园,而我们所说的学前教育和幼儿园之间的区别不很清楚,一种说法认为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在内,是为了顺利和小学对接的教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3岁之前叫托儿所,3岁到6岁叫幼儿园,这些都是学前教育。而且,不管幼儿

园还是学前教育,我们中国家长都习惯于把小孩全天交给老师管理。对于我们中国出现的幼儿园寄宿制情况,美国人很难理解。他们觉得,你生了这个孩子,你就有义务去教养这个孩子。这也就是美国全职妈妈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很多的家庭,都是等到孩子大了之后,妈妈才再出来工作。昨天说到的转行新教师,很多也就是由全职妈妈之后,再去读个教师资格证,来申请做教师的。 美国小学一般都是从K年级到5年级,也就是K—5。K年级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幼儿园大班。 昨天,我对Vicki说,我想看看K年级的教学。 今天一早,Vicki给了我一张schedule: 8:00—9:30,Room 902,Ms Norma; 9:30—11:00,Room 504,Ms Noemi; 12:15—1:15,Room 903,Ms Diane;; 1:15—2:15,Room 901,Ms Hope。 她说,K年级总共有四个班,这个安排,四个班我就都能看到了。 我还需要先说明一下。美国没有独立的幼儿园,K年级就进入了小学,属于小学的范畴。而在k年级之前,一般会设立preschool,在我到Jackson学校的第一周,Vicki就带我去了附近的preschool,给那里的孩子们送书。我还记得Vicki当初对我说:这些孩子就要进入我们学校了,所以要让他们熟悉我们的学校,让他们熟悉我这个校长。 Preschool基本是半天活动,而K年级就要和小学生一样,全天在校。这和我们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我们一般把preschool翻译成

高校教师课程教学总结2篇

高校教师课程教学总结2篇 Summar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校教师课程教学总结2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篇章2: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章1: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这一年相对于前两年来说,对于教学和教育工作有力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在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承担了一些新的教学任务,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年的工作任务。 一、教学任务:

1、本年主要继续担任科技英语的教学。 第一学期继续承担的是《电子商务》的教学。 这是我第二次带这门课,这次除了认真备好课外,继续不断扩展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课外知识,争取在讲好课文本身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基础知识。 这次比上次讲解更详细,而且讲解章节覆盖更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学期承担的是《计算机科学概论》的教学。 这是我第四次带这门课。 但是为了精益求精,我把课本详细地进行了整理,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在课件上补充了一些图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直观,增加讲授课人工智能这一部分,并且沿承以前的方式,针对大一新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每节课布置作业,坚持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情况,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重点讲解,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