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理解题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

古诗词阅读理解题

————————————————————————————————作者:————————————————————————————————日期:

1.(2010·武汉市,9-1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全品中考网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斥逐之追赶

b.富人病且死将要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

d.不复有故态原来的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何以战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全品中考网d.以塞忠谏之路

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答案】9.a 10.c 11. a

2.(2010·江苏省南京市,9—12,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全品中考网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2)以为求之必得。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答案】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11.(4分)(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2分)画绝痴绝(每点1分)

4.(2010·四川省乐山市,6-8,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

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

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殆未易致诘也思而不学则殆

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

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

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6.a 7.b 8.b

5.(2010·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全品中考网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

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案】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1分)

示例一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三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6.(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3,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

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

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

【答案】19、c20、bd

21、(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

2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7.(2010·浙江省东阳市,21-23,8分)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2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

2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2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答案】21 这全部走上前眼泪

22 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23 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8.(2010·浙江省宁波市,22-25,8分)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答案】22、①d;②a。23、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9.(2010·浙江省衢州市,21-24,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全品中考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1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答案】21.(1)让、使(2)适合(3)吃22.d

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10.(2010·浙江省温州市,21-23,11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11.(2010·浙江省义乌市,19-22,8分)阅读下面[ 甲][ 乙]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

[ 甲]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 “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5于《李靖传》乃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2金钏:金手镯。3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4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5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6乃:却。7安:妥当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金钏可易(换)酒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2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b雷以(因为)其疾

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

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 甲][ 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答案】19.d20.c21.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12.(2010,甘肃省兰州市,13—15,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始四望惨淡予:②泫然不能自已也已:

(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①风渐劲时: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答案】(1) ①我②停止(2) 亦甚雄快(愉快)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3)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13.(2010,江西省,11—1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全品中考网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答案】(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 跟随(1分)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 信(1分)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 14.(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9---12,1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全品中考网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答案】(二)(15分)

9.d(a拜访/看见b计谋/鞭打c出使/假如d都)

10.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

足”“丰足”也可。)

12.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

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附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16.(2010·四川省成都市b卷,3-5,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4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市:买

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责怪

d.狗马实外厩实: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3分)全品中考网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

【答案】3.(2分)c(怪:对……感到奇怪)

4.(6分)(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2分,共4分;语意

相近即可)

17.(2010·陕西省,17-20,12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7—20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2)秦王以为然而遣之。()

(3)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

(4)臣切为王患之。()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是()

19.将文中句句子翻译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20.选文中的燕使和足迹讽齐王纳谏有何不同?

【答案】

17.(1)顺服,顺从,服从(2)释放,使离去(3)通“拒”,抗拒(4)忧虑,担忧18.c

19.译文: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20.燕使从对方角度舍身处的进行劝说。

18.(2010·天津市,14-16,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小学古诗词试题(答案)

小学古诗词积累竞赛试题 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A《登鹳鹤楼》、B《江上渔者》、C《望庐山瀑布》、D《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B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D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6.屈原《国殇》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 7.赞美兄弟皆有才识的词语是() A.难兄难弟B.人琴两亡C.阿大中郎D.三荆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言B.慎于思C.慎于行 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出自()。 A.《易经》B.《庄子》C.《老子》 10.《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A.不汲汲于贫贱B.不戚戚于贫贱C.不郁郁于贫贱11.《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 A.《滁州西涧》B.《山居秋暝》C.《春夜喜雨》 1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的文章。 A.司马光B.魏征C.诸葛亮 14.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A.文质相当B.文质兼备C文质彬彬 15.“己欲立而立人”的下句是()。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 题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 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②簇:拥起。 1.本诗把“渔灯”比作“”,突出了环境的“”。(用诗中词句作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诗“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请分别概括“静”和“动”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甲】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乙】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池塘的岸。②寒漪(yī):水上波纹。③腔:曲调。 1.请指出这两首诗描写的内容在地点、时间上的相似之处。 2.两首诗分别通过哪些不同的人物行为,刻画出怎样一种共同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①高田②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③未明。 【注释】①雨足:雨十分大,充足。②高田:山上的旱田。③殊:尤,还,简直。 1.诗中农民的辛苦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这首诗的主旨和下面哪篇作品最接近( ) A.《十五从军征》(古乐府)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C.《过零丁洋》(文天祥) D.《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①,犹陪落日泛秋声②。 世间无限丹青手③,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释】①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②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③丹青手:指画师。 1.这是一篇题画之作。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诗中“”“”和“”等词,既是对金陵的描写,也是对晚唐的隐喻。(用诗中词句作答) 2.本诗第四句的“伤心”,有哪两层含义? 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一寸光阴不可轻”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第二个是“”。本诗后两句与第一个原因相对应。(用诗中词句作答) 2.这首诗包含作者对“少年”怎样的建议?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甲】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②,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③,纷纷射杀五单于。 【乙】蚕谷行 [唐]杜甫 天下郡国向④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注释】①擘:张,分开。②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③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④向:差不多。 1.两首诗都包含作者的想象,《少年行》想象出少年的英姿和“”的丰功伟绩,《蚕谷行》则构想了“”这一理想的和乐画面。(用诗中词句作答) 2.同样描写战争,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区别?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 一、《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三、《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五、《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六、《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问变式】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①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②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③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④罗帏:丝织的帘帐。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情感的特点。 2.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月夜①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①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思考与练习] (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瑶瑟怨①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②,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③, 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②冰簟:喻竹席之凉。③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思考与练习]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五年级古诗文及课外阅读竞赛答案

五年级古诗文及课外阅读竞赛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30分) 1.《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轩),主人公是(桑桑)。 2.秃鹤的本名叫(陆鹤),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他秃头)。 3.桑桑得的病是(鼠疮),他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最喜欢的男老师是(将一轮)。 4.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陆鹤)。 5.在海伦凯勒读的诗歌中,她最喜爱的一首是( 《被禁闭的鹦儿》) 6. 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名字叫什么( 莎莉文) 7. 六(3)班养在鱼缸里的绣球鱼是遭到了(小龙鱼)的毒手,只剩下一副尸骨躺在水草旁。 8.米老师去豆芽儿家送给他的礼物是(治尿床的偏方) 9.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白骨精)、大闹( 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 芭蕉扇)。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花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二、选择题(17分) 1.《秋思》的作者是(B) A纳兰性德B张籍C杜甫 2.《金缕衣》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写的是(B) A爱惜粮食B珍惜时间C思念家乡 3.唐代诗人杜甫的《属相》写的是(C) A刘备B唐太宗C诸葛亮 4.“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句是( A) A海上明月共潮生B何处春江无月明C带雨云埋一半山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A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7.下面不属于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小说)的是( C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2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指(B) A端午节B重阳节 C春节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古诗词专项练习 诗词赏析考什么? 1.内容。2.感情。3.写法。 解题思路: 内容:意象+意境 感情: 诗歌的标题、意象、关键语句、背景注释、联系已学相关诗歌等。写法:写法+表达作用 (一)城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 6、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2分) (二)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6.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一句,借景抒情,极具情致,请你试作赏析。(3分) (三)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 (四)[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8.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五)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六)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七)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八)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九)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十)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6.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7.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一)菊花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5.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6.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 、春色B、梨花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B、天下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A 、李延年 B 、李龟年C、李贺 22、“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完整word版,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 、春色B、梨花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B、天下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一 前言 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变样,小升初该如何应对 小升初,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升学,学校、家长都非常重视,进入好的初中,意味着进入好高中的成功率更大,而进入好高中的意义就无需多言了。 从统编版教材特点、教学体系、编排结构可以看出,对于语文科目,仅学教材上的课文已经远远不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都将不再是灵丹妙药。 新版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内容,小学语文的古诗词增加 87%。87%可不是个小数目,何况增加的是古诗词。 新教材从三到六年级语文教材,还增加了1到2篇小古文(文言文)。小古文和古诗词一样,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能够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意义。 古诗词默写和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是每年的中高考必考项目。 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19年的小升初试卷、以及19年3到6年级统考试卷,可以看出统编版教材考试趋势——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有以下几个题型:读拼音写汉字、古诗文默写、选择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古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几大题型。 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古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这几种题型,对小学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将会拉开很大的分差,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这些题型的训练。 小学古诗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唐]卢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分)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练习版)

古诗词阅读专题训练(练习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章台①夜思 【唐】韦庄 清瑟②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诗人此时正避战乱,求官不易,流寓在湖北一带,于是写下此诗。②瑟:古代弦乐器。③楚角:楚地的号角。 A.长夜漫漫,诗人谛听着凄神寒骨的弦音,恰似凄风苦雨,怎能不倍感哀怨呢? B.“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意象层层渲染,突出了“夜思”之苦。 C.夜思的原因是“芳草已云暮”,表达了诗人感慨时光易逝,人已暮年的惆怅。 D.“秋雁又南回”点出清秋时节,故人不能来,乡书又不能寄,抒发思乡之苦。 7. C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①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②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即杜元颖。②冷露:秋天的露水。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是“望月”,但诗人开头并不直接描写天上圆月,而是描写庭院中地白如霜,树上栖鸦停止聒噪的赏月环境。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丝丝寒意中不觉浮想联翩。“无声”二字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不知道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作者从他人的思念想到自己,抒发了家乡亲人入骨的相思之情。 D.这首诗以两句为一层,分别描写中秋月色和抒发望月怀人的心情。中秋之夜普天下的人都在望着明月思亲,以写景起,以抒情结,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十分动人。 7、C中的作者从他人的思念想到自己,其实应该是推己及人,而且是他自己在思念。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读史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7.B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理解(五)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古诗 词阅读理解(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景色,可以感受到() A.轻松、愉悦的环境B.壮丽、雄伟的场面 C.紧张的战争气氛,苍凉悲壮的情感 3.解释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反映了戍边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B.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C.全诗的基调是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的。 D.诗的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无家可归的同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 6.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解释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_________②却看:___________③漫:____________。 8.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9.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10.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13.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14.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 15.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是一首()诗。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 17.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18.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19.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B.不管C.无论D.也 20.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古诗二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春季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 15古诗二首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水乡什么多?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船,万条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1. 水乡的多,多,多,多。 2. 水乡的水多,体现在()。(多选) A. 千条渠 B. 万条河 C. 池塘一个连一个 D. 飘满湖面飘河 3. 诗歌中“装满一箩又一箩”的意思是什么?请你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 (2)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 4. 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参考答案: 1. 水桥船歌 2. A B C 3.(1)×(2)√ 4. 示例:喜欢。水乡的风景美、环境好。

看黄果村瀑布 常瑞 京京来到贵州省。阳阳说:“不去看黄果树瀑布,就不算到了贵州。”京京说:“那你带我去吧!”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使了几个小时。突然,“轰——轰——”远处传来一阵像打雷一样的声音。阳阳说:“黄果树瀑布到了。” 啊,瀑布!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阳阳说:“它有20层楼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全世界也挺有名哪!”瀑布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金银耀眼,像给大山罩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京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色,她急忙跑上观瀑台。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洗去了她一路旅行的疲劳。 阳阳说:“快,咱们过小桥,钻水帘洞去!” 于是,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去,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京京爬到“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窗帘。 从山洞出来,太阳已经偏西。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上了一条彩绸,那不是彩虹吗?” 京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她大声对阳阳说:“这回,我算真正来到了贵州吧!” 1. 文中的京京来到了看瀑布。 2. 听一听,文中哪个词语写出瀑布从上飞到下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A. 轰——轰—— B. 哗——哗—— 3. 读短文,来写一写瀑布的样子。 远看,瀑布像山崖顶上飞落的。 近看,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 黄果树瀑布的景象真是太壮观了! 4. 我国的美景处处皆是,猜一猜下面两处风景是哪里? ()()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古诗词简介 1、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送别诗常见意象 (1)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2)空间意象:长亭、劳劳亭、南浦、渡口、古道、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3)具体物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西风、美酒、芳草、笛声、烟波、浮云、鸿雁、子规 (4)乐曲:《阳关曲》、《骊歌》、《劳歌》。 情感表达常用词:依依惜别、思念牵挂、劝勉鼓励、孤寂惆怅、表明心志。 2、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哲理诗常见类型:1.即事说理——明确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2.借景说理——明确景物自身寄寓的哲理。3.托物说理——明确事物寄寓的哲理。 3、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咏史诗内容情感:1、怀人伤己2、怀古伤今3、理性反思 4、山水田园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借写山水、写田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1. 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2.表现隐士生活,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赞颂隐士的高尚品格。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情感表达常用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5、边塞诗: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的情感内容: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2、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及将士的艰苦生活状况3、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士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4、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矛盾,统治阶级的腐败、穷兵黩武。5、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及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达对战争的厌弃、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边塞诗的意象:景物——大漠、烽烟、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地名——楼兰、阴山、凉州、玉门关、天山、碛西、轮台、龟兹、夜郎等。 战事意象——(1)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号角、鼓等(2)战具: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弓、战车等等。 人物意象——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 6、爱情诗: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瓮安文联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A组)参赛序号:姓名.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名句。“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1 )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又 (2)思乡。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 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阴阴”写的是“杨柳”的特点,“又”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 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 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 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阴阴又 (2)思乡。 【点评】“柳”谐音“留”,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 达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等等。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幂 无重数”。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远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①已在渺茫中,家在扶余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热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 扶桑: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名为扶桑。是日出之地,亦为日本别名。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和答案

【2017省】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省市】 落梅 宋代: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愈被贬谪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省】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