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1.引起心输出量降低的因素:出血、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2.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因素:体力过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用力排便。

3.冠脉痉挛易发生在夜间的原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

4.冠心病心绞痛易发生在晨起的原因: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5.心绞痛发作诱因: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荷增加、饱餐、夜间冠脉痉挛。

6.饱餐后易发生心绞痛原因:血中脂肪酸增高,血小板易于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

7.诱发心绞痛的基本原因:冠脉供血的减少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

8.评价心肌耗氧量指标:心率和收缩压。

9.心肌梗死的3个类型:透壁型、非透壁型、灶型。

10.心肌梗死发生的2个机制: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

11.心肌梗死的诊断条件的3:2原则: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

12.心肌梗死诊断必备条件:肌钙蛋白的升高。

3.CK-MB、CTNI在诊断心梗中的地位和作用:CK-MB诊断透壁型心梗意义大,CTNI诊断灶型梗死。

14.评价心肌梗塞预后的重要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15.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一定有心电图异常吗:不一定。灶型心肌梗塞或回旋支病变可无心电图异常。有些严重冠心病可不出现心电图异常。因冠脉病变范围、病变部位、和发作时间决定了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不足。50%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正常。

16.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正常,一定能排除冠心病吗?不能。有些患者冠脉造影正常,但出现了心梗,其原因是冠脉痉挛或血小板血栓自溶。

17.存在胸痛、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酶升高一定诊断冠心病吗?不一定,需排除主动脉、心肌病变可能。

18.缓解心绞痛的方法:吸氧、药物(硝酸酯、倍他乐克、止痛药等)、再血管化治疗。

19.左心室最薄部位:心尖部。

20.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20-30分钟心肌开始坏死,1-2小时大部分坏死,1-2周开始吸收,6-8周瘢痕愈合。

21.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的改变形式:收缩不协调、收缩减弱、无收缩、反常收缩及矛盾运动。

22.心肌梗死最早酶学改变是:血肌红蛋白,在犯病24小时内,而尿肌红蛋白能维持83小时左右。

23.大面积心梗的概念:40%心肌坏死的心梗。

24.心梗后心脏破裂的最常见部位:左室游离壁。其他部位是前乳头肌、室间隔。

25.心脏破裂好发时间:心梗后一周内。

26.室壁瘤对人体的影响:影响收缩功能、出现心律失常、形成附壁血栓。

27.室壁瘤容易破裂吗?一般不易。

28.心梗死亡时间及原因:多在一周内,最易死于发病后数小时内。多因恶心心律失常而死亡。

29.心梗住院后应重点预防: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再梗。

30.心梗后心室变化:梗死扩展和心室扩大。

31.右室梗治疗注意事项:补足血容量,防止低血压,预防缓慢心律失常,慎用利尿剂和硝酸酯药物。

32.窦房结和房室结供血血管:窦房结一般有右冠脉供血,房室结一般右冠脉或回旋支供血。

33.心梗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最重要因素是心肌收缩力降低。

34.心源性休克死亡率:80%。

35.目前心梗死亡率:6.5%-8%左右。开始30%,建立监护病房后为15%,溶栓或介入治疗后为6.5%-8%左右。

36.心梗后最严重的临床情况是急性肺水肿合并心源性休克。

37.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左房压、肺动脉压升高,后者主要是动脉压和心输出量的降低,后者比前者更严重。

38.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第24小时不易应用的强心剂是:洋地黄,可引起心脏破裂。

39.急性非ST段抬高心梗特点:住院死亡率低,但心绞痛再发率和再梗率及远期死亡率高。

40.降低非ST段抬高型心梗的药物有:地尔硫卓、阿司匹林、他汀药物。

41.治疗急性左心衰最有效的2种药物:利尿剂和吗啡。

42.预防心室重塑的药物:倍他乐克、ACEI或ARB、螺内酯。

43.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缓解心肌缺血、挽救频死心肌、防治严重心律失常、防止心衰、预防心肌重塑、尽可能保存心肌功能。

44.急性心梗住院期间严防: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再梗、猝死。

45.心脏彩超提示室壁运动异常一定是心梗吗:不一定,病毒性心肌炎亦可出现,但后者不出现心肌变薄。

46.急性心梗一定有胸痛吗?不一定。有些可表现为胸闷、休克、消化道症状,一定要注意心梗的临床表现多样性。

47.心梗住院后必须检查项目是:反复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

48.心梗患者发展方向:缺血性心肌病或猝死。

49.急诊处理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检查,阿司匹林300mg、氢氯吡格雷300mg立即嚼服,立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点硝酸甘油,行心电监护,止疼,随时准备处理恶心心率失常(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多巴胺、硝普钠、吗啡、速尿备用),检查除颤仪。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行急症冠脉介入或搭桥术。

50.高危心肌梗死患者识别:高龄、多器官损害、KILIIP III-IV级、合并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心电图广泛ST-T改变、AVR ST段抬高、前降支近端梗塞、频发恶心心律失常。

51.冠心病等致心衰的死亡率:以往相当于恶心肿瘤,4年死亡率达50%,严重心衰1年死亡率达50%。目前应用ACEI、ARB、b-他受体阻滞剂、螺内酯、CRT、ICD等显著降低死亡率。

52.改善心衰预后药物和方法:ACE或ARB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起搏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体内自动除颤器(ICD)。起搏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降低死亡率36%,体内自动除颤器(ICD)也显著减少猝死,B受体阻滞剂使死亡率下降34%,螺内酯降低重度心力衰竭死亡率30%,ACE抑制剂可以使是死亡率平均下降24%。

53.冠心病等致慢性心衰治疗目的:慢性心衰的治疗目的有三个方面,首要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其次在改善长期预后的治疗之前,应当先采用缓解症状和体征等降低病残率的治疗,第三个目的是预防。

54.冠脉造影阴性能除外冠心病吗?冠脉造影阴性不能排除冠心病。临床急性心梗患者中,冠脉造影显示管腔狭窄程度小于50%的反而要比狭窄程度大的还多。临床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两种情况,一是稳定斑块到一定程度,70%的管腔狭小了,引起心绞痛。另一种是管腔狭窄不明显,但不稳定斑块破了,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这种不稳定斑块,冠脉造影检查多是阴性结果,但使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即可见血管壁内的斑块发展已很成熟——脂类核心大,纤维帽薄,局部有炎症等,极易破裂。

55.急性心梗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急诊搭桥。

56.急性心梗治疗时间窗:3小时内溶栓和介入均可;大于3小时,介入好于溶栓;超过12小时,一般不再溶栓或急诊介入。

57.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标准:一般为,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适度地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

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要控制在8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还要控制血脂,总胆固醇要低于4.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要低于2.60mmol/L,甘油三酯要低于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要高于 1.0mmol/L。

58.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性别。2.年龄.3.家族遗传史倾向。

59.最早被证实的且最重要的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高脂血症。

60.冠心病的检查方法: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心脏彩超、ECT、心肌酶谱、心肌核素显像、血管镜、血管内超声。

61.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原则:积极缓解心肌缺血,防治恶心心律失常,防治心衰,预防再梗。

62.急性心肌梗塞重要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替罗非班等。

63.急性ST段心肌梗塞溶栓方案:1.rt-PA:15mg静脉注射,35mg+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后加用肝素;2.尿激酶:生理盐水100ml+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动态监测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注意防止再灌注心律失常。

64.ST-T改变临床意义: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影响ST—T 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

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还应注意的是,健康人中也可出现ST—T改变,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尤其绝经期前)更为多见。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冠心病。

冠心病论文健康教育论文: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论文健康教育论文: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效果评价,以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120例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重点讨论了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休息与活动的教育,饮食指导,药物知识教育,心理指导及出院教育;教育过程及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满意度,促进病人健康行为。结论护士应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关键词] 冠心病;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因相关的保健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良等,心血管疾病发病已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社会和患者本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促进疾病康复,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理的必要的护理措施。现将我科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做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均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最小的36岁,最大的81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52例,高中和大专以上68例。 2 健康教育方法通过面谈和问卷评估患者健康知识、学习需求、心理状况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针对不同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主要方法包括讲解和演示,书面材料,病友经验介绍,黑板报,健康讲座等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1]。 3.2 饮食教育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另外要忌烟酒,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通过饮食控制

心绞痛论文冠心病论文

心绞痛论文冠心病论文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予补阳还五汤100ml,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同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1、IL-6、TNF-α及MCP-1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炎症介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水平。 关键词: 冠心病炎症介质补阳还五汤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的慢性炎症病变,其累及心脏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CAD)威胁着人类健康。其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CAD患者的预后,易损斑块可引起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变为易损的过程涉及到炎症、免疫、代谢、凝血等多个环节,炎症反应是引起斑块易损的关键因素[1].本研究观察补阳还五汤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观察其治疗CHD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WHO 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 1.1.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气虚血瘀的标准[3]. 1.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严重疾病,无脑出血,近期重大手术及严重创伤,无精神病,能配合观察者。 1.3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内二科住院患者,按照查随机数字表单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12±6.12)岁,病程(7.21±4.23)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4.47±5.47)岁,病程(7.85±2.3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一般基础治疗,如休息、戒烟,调脂、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精选5篇)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题目:内蒙古地区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 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选择在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人民医院心内科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53.40±11.47分, 健康管理水平较低。 关键词:冠心病; 健康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近年来, 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且由于冠心病不可治愈, 需要终身治疗和控制, 这就导致了冠心病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控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冠心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延缓的疾病,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规范和控制患者的生活习惯, 以达到控制或减轻冠心病的目的。健康自我管理是应对慢性病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保健模式, 其通过行为调节和心理调节来控制症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实现长期稳定和维持健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调查来了解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的水

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以期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随机抽取的200例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性别不限, 意识清楚, 发放冠心病个人健康管理量表, 并为患者阅读并解释问卷内容, 患者作答的同时书写问卷, 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回收率为100%。 2. 研究方法: (1) 一般资料调查:一般资料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共同居住者、居住地、家庭每月人均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因冠心病住院次数、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式、合并症等基础信息。(2) 使用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量表对所选中的患者进行调查, 根据问卷内容可将问卷分为3个维度, 共27个条目, 3个维度分别为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采用五级评分法为每一个条目赋值, 患者获得的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及冠心病个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总得分。分数的计算:转化分= (实际分-理论最低分) / (理论最高分-理论最低分) ×100。得分>80分时, 患者的个人健康自我管理则为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论文范文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冠心病康复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 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 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康复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冠心病、慢性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分流术CABG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后及其他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后的康复。现代心脏康复的观点强调早期下床和运动训练、早期重复运动实验、健 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建立等方面。冠心病早期康复不仅可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 天数和提前回归社会,而且还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复发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护理综合康复护理 1 I期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目标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 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 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 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 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 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 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 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 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 Ⅱ期康复护理

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均可增加我们得冠心病的机会,主要包括: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除遗传外,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控制 和改善的。了解增加心脏疾病和冠心病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的粥样硬化是我们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推迟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 90-94mmhg勺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冠心病论文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心绞痛论文 氯比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 为观察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本研究将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硝酸甘油、B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A组给予氯比格雷负荷量300mg后,75mg,1次/d,随访1年;对照组B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心血管死亡、AMI、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表明氯比格雷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5例(7.04%),而安慰剂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21例(19.08%),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中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氯比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分为ST段持续抬高的ACS(绝大部分发展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即STEMI)和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对于STEMI,治疗关键是尽早、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而对于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的治疗对策是强化抗栓。抗血小板治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临床常用药物,能选择性的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激

活ADP与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为此笔者观察了新的抗栓药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我院 2008年5月~2010年10月就诊患者中符合诊断条件的患者18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氯比格雷组,共71例(男53例,女18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61.43±10.87)岁;B组为安慰剂组,共110例(男81例,女29例),年龄为38~82岁,平均(52.274±13.26)岁。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包括 ①初发型心绞痛:近1个月内首次发生的心绞痛;②恶化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的基础上,近2个月出现逐渐加重的心绞痛,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③静息心绞痛:在休息或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引起的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即AMI 24h以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符合以下3个条件:①有典型缺血性胸痛病史;②CK-MB 和(或)cTnT(cTnI)水平升高;③心电图示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0.1mV和(或)T波倒置,无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1.3 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A组给予氯比格雷负荷量300mg后,75mg,1次/d,随访

冠心病论文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论文心力衰竭论文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患有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联合常规西药。对照组则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采用组间对比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可改善舒张功能指标、心率,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优(P<0.05)。结论对于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而言,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改善左心舒张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更加突出,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的情况下, 心室肌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以西药为主,但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我院针对此种情况,探索并初步实践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以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与西药相结合来治疗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先报告

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 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被临床确诊为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共1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41-68岁,平均年龄(58.37±5.21)岁;为病程(6.79±4.03)年,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共50例,对照组3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8.39±6.8)岁;病程为(5.95±4.32)年,对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结合中国心力衰竭协会最新修订的舒张性心衰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拟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临床上存在可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心血管疾病;(2)出现有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症状; (3)左室不大或稍大,左室射血分数>50%;(4)体检和X线检,显示肺淤血。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学》与《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表现症候有以下几点(凡具备主证中任意四条和次证中任意两条者可诊断为气虚血瘀证):主证(1)气短、喘息、心悸,遇劳则甚;(2)舌质紫暗或有瘀斑;(3)胸胁作痛,时作时止;(4)颈部青筋暴露;(5)下肢浮肿;

冠心病1例讨论 毕业论文

冠心病1例讨论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症状、治疗、预防 一、临床病例概要 1、病例: 主诉:发作性胸痛2年,双下肢水肿伴气促半年,喘憋1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2年前因劳累时突发胸痛,为持续性的剧烈刀割样剧痛,尤以心前区为甚,可放射到左肩及颈部。伴大汗淋漓。无抽搐及意识障碍等不适症状。遂于当地医院(具体不详)就诊,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院保守治疗(具体诊疗计划及用药情况不详)2周后,以上症状好转出院。此后间断发作胸痛,多与劳累,饱餐有关,休息5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未予以药物治疗。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伴乏力,呼气性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加剧,夜尿2~3次,于家中自服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症状似有减轻。近期气短逐渐加重,夜间时有不能平卧。1天前夜间突发喘憋,大汗淋漓,咳少量粉红色泡沫痰,自觉难忍,遂平车送往我院急诊部就诊。急诊查体:BP140/75mmHg、R22次/分,P102次/分,双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肝肋下3cm,质中,有轻压痛,双下肢可凹性水肿。疑诊为“心衰”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自起病以来,无发热及胸痛,畏寒、呕吐等不适,精神食纳欠佳,尿量少,大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无“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药食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慢性咳嗽,咯血史,无肺结核接触史。 个人史:出生本地,未曾到外地久居,否认血吸虫疫水和毒物接触史,吸烟史50年余,20支/日,无酗酒及冶游性病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男3女.妻子,儿女均体健。 家族史:未询及特殊遗传家族史及类似的疾病史。 体格检查:T37.0°C、P 102次/分、R22次/分、BP140/75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慢性病容,半卧位;全身皮肤湿冷,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色红润无发绀,舌苔薄白,双侧颈部对称,无颈项强直,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规整。

营养与疾病论文——冠心病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冠心病 病理概要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有冠状动脉的粥样病变引起。冠状动脉为心肌供血的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当 动脉血管的内膜因受损伤或因细胞更新不正常而变粗糙,此时如果血脂代谢不 正常,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内膜上,逐渐形成斑块,使光滑的内膜斑驳不均犹 如粥粒粘附,血管因此硬化、管腔因此变狭窄,致使冠状动脉对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由此引起缺氧和缺营养,继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官腔痉挛、狭窄甚至闭塞,使心肌血供应不足而至 缺血、坏死,临床上有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猝死等不 同类型的表现。本病有以下几个易患因素,即“五高”:1.高血压病:我国冠 心病患者于70%以上合并高血压病;2.高血脂:胆固醇大于260mg%者,是冠心 病发病率为胆固醇小于200mg%的者的5倍;3.高血糖: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50%有冠心病;4.高体重与肥胖:冠心病中肥胖患者的发病率为瘦小型的5倍;5.高年龄:多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50岁以后尤为常见。此外,本病的发病 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性别:男女发病比例为2—5︰1,女性60岁后发并率同 男性相差无几,这和体内雌激素下降有关;2.吸烟:每日吸烟20支者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3.遗传因素;4.饮食习惯:高 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以及高钠饮食的患病率高;5.水和微量元素:含微量 元素和无机盐的水是硬水,锰与铬的缺乏可形成动脉硬化;6.工作性质、精神 因素、体育锻炼:脑力劳动者、精神紧张郁闷者、缺乏体育锻炼者发病率高。 营养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1.脂类影响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 论文摘要:冠心病是当代威协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市场的竞争,就业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使部分人不适应这一变革的现实,导致精神紧张疲劳失调,使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糖素增高引发高血压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调解膳食结构树立正确人生观,制怒、忌愁、祛除烦恼、乐观愉快。 参评论文: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病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以外,严惩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1、基本病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多的报取动物脂肪及含胆因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各类肉食,蛋黄等,使人体体内胆因醇含量增多。、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就业、科技的竞争日益增加,使部分人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现实,导致精神紧张、失眠、疲劳。由于精神紧张使用时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糖质激素水平增加,引发高血压,同时还可造成脂肪代谢率乱。而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的周期升高,将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环境污染的变化,使人体血管内毒性物质PAF明显升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受损,脂肪堆积后产生动脉粥样破坏,同时PAF还不断吸附凝聚性增强的血小板,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内膜的增厚变硬,使心脏供血不足。、现代市场、就业、科技的竞争,日益增加,使部分人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现实,导致紧张、失眠、疲劳。由于精神紧张使内分泌功能率乱,血液中的儿茶胺、肾上腺糖质激素水平增加,引发高血压,同时还可造成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而高血压胆固醇水平的周期升高,将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这此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污染环境的恶化,人体血管内毒性物质TAF明显升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管壁的受损,脂肪堆积后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PAF还不断吸附,凝聚性增强的血小板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血管内膜的增厚变硬,使心脏供血不足。 2、一般的预防治疗措施调节膳食结构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含脂类食物摄取增加等饮食结构变化,交通便捷,锻炼日趋减少的生活方式改变;商品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浪朝时代社会压力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冠心病发病率日趋高发。传染病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威胁逐步减小,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已跃居第一位,据卫生部全国卫生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居榜首[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常见病、多发病,其有效防治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成为每一种医疗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2]。有着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以整体观念为主的辨证调护具有较好防治再发之效。兹就浅述如下,希有益于临证治疗。 1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研究 此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和肥胖人群的增加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独立危险因素。oxLDLmmLDL和小而致密的LDL都被认为可导致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牙周炎等感染密切相关[3]。 治疗的已由原来延长寿命为主,转变为寿命和质量并重。经多年循证医学论证,冠心病综合治疗取得显著进展。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2)β受体阻滞剂。(3)钙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扩张外膜下冠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且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但短效二氢吡啶类不宜多用,可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4)抗凝剂及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积极提倡用阿司匹林,其对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均有肯定疗效。此外,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他汀类、溶纤维蛋白药等均有一定防治之效[3]。 另外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颇具创伤小、痛苦少、易恢复,疗效高诸多优点,PCI日益受到冠心病患者青睐。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并配合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及皮下注射肝素拮抗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有显著效果,尤其药物涂层支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

应根据QCA选择B/A=1: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B/A=1:1),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 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是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血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spot stenting)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技术,但deep sitting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裂,如果支架以远有狭窄,应选用与血管直径1 :1的球囊和低压力时间扩张。 3.长病变的定义 答:冠状动脉长病变是指单个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弥漫性病变是长病变的一种,是指单个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40mm;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1998年ACC/AHA

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有关冠心病的重要概念 1.引起心输出量降低的因素:出血、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2.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因素:体力过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用力排便。 3.冠脉痉挛易发生在夜间的原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 4.冠心病心绞痛易发生在晨起的原因: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5.心绞痛发作诱因: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荷增加、饱餐、夜间冠脉痉挛。 6.饱餐后易发生心绞痛原因:血中脂肪酸增高,血小板易于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 7.诱发心绞痛的基本原因:冠脉供血的减少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 8.评价心肌耗氧量指标:心率和收缩压。 9.心肌梗死的3个类型:透壁型、非透壁型、灶型。

10.心肌梗死发生的2个机制: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 11.心肌梗死的诊断条件的3:2原则: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 12.心肌梗死诊断必备条件:肌钙蛋白的升高。 3.CK-MB、CTNI在诊断心梗中的地位和作用:CK-MB诊断透壁型心梗意义大,CTNI诊断灶型梗死。 14.评价心肌梗塞预后的重要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15.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一定有心电图异常吗:不一定。灶型心肌梗塞或回旋支病变可无心电图异常。有些严重冠心病可不出现心电图异常。因冠脉病变范围、病变部位、和发作时间决定了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不足。50%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正常。 16.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正常,一定能排除冠心病吗?不能。有些患者冠脉造影正常,但出现了心梗,其原因是冠脉痉挛或血小板血栓自溶。 17.存在胸痛、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酶升高一定诊断冠心病吗?不一定,需排除主动脉、心肌病变可能。

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均可增加我们得冠心病的机会,主要包括: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除遗传外,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和改善的。了解增加心脏疾病和冠心病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的粥样硬化是我们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推迟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1)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 ,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症:除年龄外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 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2-3%.甘油三脂 (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往往伴有低 HDLC和糖耐量异常 ,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 .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 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对机体有许多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于烟雾中所含的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而引起的。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 -反应关系。 (5) 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 80%。

冠心病

于洪,男性,48岁,公务员。以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室就诊。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休息后约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能缓解。10天前患者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病史,有吸烟史。【学习目标】 I. 基础医学部分 1、冠状动脉解剖,左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及供血范围; 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左右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左冠状动脉为一短干,发自左主动脉窦,经肺动脉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左前方行3~5mm后,立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切迹至心的膈面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相吻合 左冠状动脉沿途发出: (1) 动脉圆锥支,分布至动脉圆锥; (2) 外侧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大部及前室间沟附近的右室前壁; (3) 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2/3。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钝缘时发出粗大的左缘支分布于左室外侧缘;至心后面时发出较小的分支分布至左房与左室。右冠状动脉起自右主动脉窦,经肺动脉根部及右心耳之间,沿右冠状沟行走,绕过心右缘,继续在膈面的冠状沟内行走,在房室交点附近发出后降支,即后室间支。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guān xīn bìng),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一、目前研究成果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疾病自测:冠心病自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自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好发部位:据我国6352例尸检统计,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和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