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设计初探

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设计初探
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设计初探

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设计初探

何月萍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水电站砂石骨料生产会产生悬浮物含量极高的冲洗、筛分废水,如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在施工期污染河流水质。本文针对汉呷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的设计,结合其他电站废水处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水电站砂石废水处理设计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砂石料加工系统;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废水;处理

1前言

水电站施工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通常由施工企业在料场开采后,运输至砂石加工厂加工生产。其基本工艺过程为砂石料开采、破碎、筛分。其中筛分工艺需加水冲洗和降尘等,加入的水量除部分消耗于生产过程外,大部分将作为废水间接排放。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经对四川省内一些已建和在建电站现场采样实测,砂石料加工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40000~75 000mg/L,远远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砂石骨料加工厂废水若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对河流中悬浮物浓度影响较大,将会污染施工期河流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需对废水处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

本文针对汉呷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的设计,结合其他电站废水处理的经

验和存在的问题,对砂石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选用进行初步探讨。

2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汉呷木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在勒丫河左岸汉呷木天然砂砾石料场下游,承担电站大坝混凝土骨料、大坝过渡料、反滤料的加工。砂石骨料的加工分天然砂石加工和人工砂石加工。天然砂石料加工流程为预筛、筛分、棒磨、洗沙、脱水,主要设备为重型圆振动筛、圆振动筛、棒磨机、洗沙机、脱水筛、胶带机。人工砂石料

加工工艺流程采用三段破碎二闭路循环,主要设备如下:粗碎PEJ0912颚式破碎机一台;中碎PF-A-1010反击式破碎机一台;细碎及制砂PF-H-1007反击式破碎机一台。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高峰时,废水排放量约为150m3/h,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经现场取样检测,悬浮物浓度为45000~50000mg/L。

电站所处河段为Ⅱ类水域,禁止生产废水排入河道。为达到环境保护对废水排放的要求,废水经处理后被循环用于粗骨料的筛分,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

砂石加工厂废水从筛分楼流入泵池,由砂浆泵将高悬浮物废水提升后供给细砂回收处理器,去除大于0.035mm的悬浮物,筛滤水加絮凝剂混合后流入平流式沉淀池,经絮凝沉淀后上清液流入蓄水池,回用于筛分楼。共有两组沉淀池轮流使用,以利于维修清理。沉淀池泥浆用扫描式泵吸泥机吸出,经压滤机压滤,滤饼运往渣场。处理流程见图1。

3废水处理的主要环节

3.1泵池及砂浆泵

泵池为矩形池,其容积以停留3min的水量计。据对其他已建电站砂石废水处理系统的调查,泵池容积不宜太大,否则泥渣会在泵池中沉积,使砂浆泵无法将废水均匀地提升供给细砂回收处理器。

砂浆泵选用潜水排污泵。

3.2预处理——细砂回收器

砂石料生产废水中悬浮物浓度极高,采用沉淀池处理很容易淤塞,泥渣量大,难于清除。本处理系统采用细砂回收处理器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粗颗粒泥沙。细砂回收处理器选用美国德瑞克(DERRICK)公司HI-G细粒物料脱水回收装置。该装置由强力直线震动筛和放射状水力旋流器(直径100mm)组组成,可将砂石废水中大于0.035mm的细粒去除。最多可回收现有向沉淀池设施排放细颗粒物料的

80%,大大减少沉淀池的清理成本,且回收的细砂可用于工程中。

3.3絮凝剂的选择、投放及混合

砂石废水絮凝沉降实验比选了三种不同的絮凝剂,分别为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并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絮凝沉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AC沉降效果最佳,经一次絮凝沉降后,上层清水浊度为0.7。因此,本处理系统选用PAC为絮凝剂。

絮凝剂的投放选用JY型加药成套设备。该设备具有溶药、投加两种功能,由玻璃钢溶药罐、不锈钢叶片推进式搅拌器、加药计量及相应的附件(液位计、Y型过滤器、压力计、阀门等)组成。该投药设备占地小,运行管理方便,且费用不高。

絮凝剂混合采用JT型管式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设3节混合元件,混合器距沉淀池10m,进药口设在混合器前端距混合器0.3m。采用静态混合器,无需动力,混合效果好。

根据水力学公式计算静态混合器的直径和水头损失。静态混合器参数的计算结果及选型见表1。

3.4平流式沉淀池

汉呷木砂石加工厂废水处理构筑物分别由二个平流式沉淀池组成,其中一个为检修备用。沉淀池采用半地下式。入口采用淹没孔口入流,池内设置配水穿孔墙,出流采用矩形三角堰溢流式集水槽。沉淀池内沿长度方向设置导流墙以改善池内流态。排泥采取吸泥机机械排泥。

3.4.1沉淀池

根据砂石废水絮凝沉降实验,废水表面负荷取1.0m<;sup>3/m2·h,沉淀时间取2h。

池平面积F:F=Q/μ(m2)

式中Q——设计流量,m3/h;

μ——表面负荷,m3/m2·h。

池长L:L=3.6VT(m)

式中V——水平流速,mm/s;

T——沉淀时间,h。

池宽b:b=F/L(m)

沉淀池设计参数见表2、3、4。

3.4.2配水穿孔墙

根据孔口入流公式进行配水穿孔墙计算,孔眼过水面积及孔眼个数见表3。

3.4.3出水矩形三角堰

根据矩形三角堰过流公式计算堰上水头、过水流量等,结果见表4。

3.5吸泥机

选用BXM型扫描式泵吸泥机。该机为行车式,以无堵塞液下泵为吸泥动力,泵安装在滑车上,滑车可同时沿池长及池宽方向移动,达到吸泥目的。

3.6压滤机

从沉淀池吸出的泥浆,送入压滤机经压滤后,滤饼运往渣场,滤液回流入沉淀池。本处理系统选用SXY型板框式压滤机。过滤总面积及台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过滤总面积A:A=G/V

式中A——过滤总面积,m2;

G——污泥负荷(干重),kg/h;

V——过滤能力,根据污泥特性及设备性能实验确定,kg/m2·h。

压滤机数量N:N=A/a

式中N——压滤机台数,台;

a——单台过滤面积,m2。

该型压滤机为橡胶板框,压滤效果较好。据厂家实验结果,滤饼含固率可达50%,无需再处理可直接运往渣场。

3.7蓄水池

蓄水池为矩形池,采用地下式。沉淀池上清液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蓄水池,再回用于粗骨料的筛分。

蓄水池容积按4h存水量设计。

4结语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是水电站施工中主要的废水来源,妥善处理对电站施工期环境保护非常重要。砂石骨料生产废水悬浮物含量极高,在目前一些电站的废水处理措施中,普遍出现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淤塞,泥渣清理困难等问题。本设计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尽量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如采用细砂回收处理器进行废水预处理,不但大大降低了废水中泥沙含量,而且回收的细砂可回用于工程中;絮凝剂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道内混合,混合效果好,便于维护管理。虽然本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还有待于工程实践的检验,但积累的资料和数据,可为其他水电工程的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9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6级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书 题目: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系别:环境工程系_ 专业:环境工程 年级: 2 0 0 6级 设计指导书 一、确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在对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生产过程以及废水的产生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参考典型工艺流程,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工艺流程。 在选取工艺流程过程中,要考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污水中污染物状况,可生化性,污水处理程度,经处理后污水的排放问题。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定的主要依据,根据处理水的排放去向及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污水各类排放标准,确定应去除的污染物及其处理程度,再选择处理方法。 二、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一)预处理系统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筛网、沉淀池等,预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大的漂浮物等,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担。根据废水特点设计预处理系统。 根据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往往需要设置调节池,用于调节水质水量。

(二)、主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依据废水水质,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主体构筑物可以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或三者的相互结合,以经济、新颖、处理效果满足出水排放要求为准。 (三)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的基本问题是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为污泥提供出路。对于预处理和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达到污泥的减量化。工业废水处理站,由于处理的水量较小,污泥产生量较少,污泥处理一般采用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风干外运等方法。 机械脱水主要的方法是转筒离心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真空过滤机。 板框压滤机一般为间歇操作,基建设备投资大,过滤能力也较低,但由于其泥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物质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对运输、进一步干燥或焚烧以及卫生填埋的污泥、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填埋场用地。板框压滤机的选用,主要根据污泥量、过滤机的处理能力来确定所需过滤面积和压滤机的台数! 带式压滤机具有连续生产、机器制造容易、操作管理简单、附属设备较少等特点,从而使投资、劳动力、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都较低,在国内外的污水脱水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的发展尤其迅速,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设备几乎都采用带式压滤机。但由于我国的合成有机聚合物价格昂贵,致使污泥带式压滤机的运行费用很高。带式压滤机是根据生产能力、污泥量来确定所需压滤机的宽度和台数。 转筒离心机具有处理量大、基建费用少、占地少、工作环境卫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特别重要的是可以不投加或少投加化学调理剂。其动力费用虽然较高,但总运行费用较低。是世界各国较多采用的机种.转筒离心机的选择是根据它的处埋能力,即每台机每小时处理污泥立方数,或每台机每小时处理干污泥千克数和每日需要处理的湿污泥立方数或干污泥千克数来决定。至少选择二至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三、污水处理厂布置

皮革废水处理方案

5000m3/d皮革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况 为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联合国将每年的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人民密切关注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经济的发展和子后代的幸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天空烟雾弥漫;陆水域肮脏污浊;辽阔的大海成了垃圾场等等,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在环境问题变得如此十分严峻的时代,以脏、乱、臭、累闻名的制革工业已面临空前的压力。 制革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号称“三大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制革废水)之一。治理问题较多,难度较大,这与我国目前制革厂规模小,散布广,管理不严,不重视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国家已经明确指出,这些污染大户(如造纸厂、印染厂、制革厂)如果不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将迫使他们关、停、并、转。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十五小”企业于一九九六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全部下马,已表明了国家所下的决心。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COD Cr、BOD5、硫化

物、悬浮物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 国现有500多家工业规模的制革厂,15000多家小型制革厂,还有许多小作坊无法统计。年加工能力为牛皮1000多万,猪皮7500万和羊皮1000万。国制革厂现有近150多家建有环保设施,?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大多数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1、我国皮革行业污染特点 皮革行业有句行话说“水里捞金”是非常形象的,由于制革生产的湿加工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很多的皮革化工原料都要加到水中,而制革生产中的原料皮又不可能将水中的化工原料吸收完全,而且有的化工原料吸收率特别低,如制革生产中的浸灰脱毛工序,所使用的石灰、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吸收率只有约10~30%,从转鼓中排出时硫化物有3000多mg/l,COD高达十几万mg/l;还有从原料皮中溶解下来的蛋白质能过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氨氮浓度也特别高,致使经处理过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比没有处理前的氨氮含量还高;另外在加工皮革时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废水后,不但比较难去除,还影响到了微生物的生长;在制革过程中还使用了重金属铬,它回收回来后没有人要,用到制革过程中影响成品革的质量,不回收随着制革污泥排放到环境中又是危险废弃物等等。 另外制革废水的排放,还因为原料皮(牛皮、羊皮、猪皮)的不

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定)

第6章砂石料加工系统 6.1工程概况 本标段只承担电源电站厂房及引水系统土建和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该标段主体及临建工程的混凝土总量约为6.1万m3,浆砌石2.9万m3。其中三级配混凝土1.53万m3、二级配混凝土 3.8万m3、一级配混凝土0.77万m3,砂浆1.16万m3。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于主体工程和重要部位的混凝土的骨料,采用经监理人批准后可利用的合格洞挖料,如人工砂产量不足可开采其培河口与恩梅开江左岸交汇处的天然砂砾石料场补充。恩梅开江沿江两岸分布有砂料场,调查砂料储量约15万m3,主要是细骨料。试验资料见表6.1-1。 表6.1-1 细骨料筛分试验成果表 6.2 砂石骨料加工工作范围 本工程砂石骨料加工分人工砂石骨料加工及天然砂石骨料加工。根据标书要求我公司要负责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及天然砂骨料系统的全部施工详图设计、所有土建施工及机电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及试运行、人工砂石料采石毛料运输、天然砂骨料料源开采、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及天然砂骨料系统的运行管理。 6.3砂石骨料加工工作项目 6.3.1砂石骨料加工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原材料采集 本工程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不需要另外开挖石料,只是利用合格洞挖料进行毛料运输。天然砂石骨料只是对其培河口与恩梅开江左岸交汇处的天然砂砾石料场进行骨料开采。 (2) 人工机制砂石料加工系统 1) 土建 主要包括:场平、半成品料堆和成品料堆、各车间、办公室、带式输送机基础及廊道、供水管敷设、废水处理厂、排水沟、场内道路等。

2) 设备及部分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 3) 安装 主要包括:各车间所有设备、汽车受料仓及廊道内的给料机、带式输送机、配电、电器设备、钢桁架及管道的安装。 4) 调试、试运行 调试车间各种设备、带式输送机、电器设备、管道的试压等;试运行(包括空载试运行和负载试运行)。 5) 砂石系统运行维护 砂石加工系统运行期的砂石料生产。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毛料开采运输、砂石加工、给排水、废水处理、成品骨料质量检测、成品骨料计量等所有生产环节。 (3) 天然砂石料加工系统 如人工砂产量不足可开采其培河口与恩梅开江左岸交汇处的天然砂砾石料场补充,只在料场设置筛分系统,采用取砂弃石工艺,在加工厂生产的人工砂按比例进行掺合,使其达到要求的细度模数。 6.3.2砂石骨料加工自行承担和解决的工程施工所需的工程项目和临时工程(但不限于): (1) 施工交通(包括场内道路及砂石加工厂至拌和站道路之间的连接道路); (2) 施工供电(含运行期柴油发电机组变、配电设施采购、安装、运输、维护); (3) 施工及生产运行期间的供排水,含取水建筑物和水池建造,管路和设备的采购、安装,以及施工的运行、维护; (4) 施工照明; (5) 施工通信; (6) 修配厂、钢筋及木材加工厂等; (7) 仓库系统; (8) 临时房屋建筑工程; (9) 施工期环境保护设施。 6.4 本工程特点 6.4.1本工程是由承包人负责整个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的详图设计和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生产调试到生产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施工。同时包括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及天

砂石加工系统

砂石料生产系统 混凝土90%由砂石料组成,每立方米混凝土需1.5m3砂石骨料,约合2.2t/ m3。砂石料生产系统是混凝土大坝的粮仓,是工程的命脉。因此,砂石生产系统的。规模也十分庞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重大,应高度重视。 1砂石料源的选择 1.1砂石料的分类:天然砂石料、人工砂石料。 砂石料的综合成本:除计入开采、加工运输等成本外,还应包括料场及加工系统建设的土建和设备的一次性投资,以及采用不同类型骨料配制混凝土时其它成分材料差额的费用等。 有些工程招标时明确,综合成本还包括剥离层、边坡支护、场地排水、环境保护的费用。 1.2水工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详见《规范》 品质要求:骨料的级配、容重、比重、热学性能、物理力学指标(湿抗压强 度)。 有害成分:云母(<2%)、碱骨料、有机物、黏土、硫化物等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1.3砂石料源的选择: 1.3.1.1最佳料源选择方案取决于料场的布局、开采条件、可利用料的贮量,质量级配、 加工条件、弃料量、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及生产成本的因素,并结 合工程实际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1.3.1.2料源分类:天然砂石料场:陆上料场、河滩料场、河床水下料场。 人工料场:采石厂。 工程开挖利用料:导流隧道、坝肩坝基开挖等弃渣。 1.4砂石料的开采: 1.4.1砂石料开采量:砂石料需要量应按各级配混凝土需要量按比例分别计算。初估时, 可以按每立方米约需1.5m3砂石净骨料,其中,粗骨料1.067 m3 (1.5t), 细骨料 0.433 m3(0.7t)。折合成开采量时需计入开采、加工、运输、储存等的损耗系数。系 数可参阅有关资料。 1.4.2人工料场的开采:一般用钻爆法松动岩体,控制开采石块的粒径,用鄂式破、反击 破、移动式破碎站破碎,对超大块石用二次爆破或液压破碎锤处理。 2砂石加工厂 水电工程要求砂石加工厂,“现代化、高标准、绿色环保、智能节能”。加工厂由粗碎、中细碎、筛洗、制砂等车间单元组成,三个生产环节,即毛料生产、半成品料生产、成品料生产。 粗碎车间:最大进料粒径可达1000mm以上,将石料破碎到300~ 70mm,采用反击破、鄂破、旋回破筛分一体化布置,使粗碎 大大优化。 中细碎车间:将石料破碎到70~20mm~1mm,采用闭路生产工艺,可以 按需生产,新式反击式破碎机大破碎比,高效能。圆锥破碎 机(单缸和多缸),粒形好,产量高。应用于三峡、江垭等。 2.1人工砂石料工艺筛分工艺:新型筛分设备,超宽筛、高强钢网筛、球击筛面筛等筛分 效效率高、噪声低、不塞孔。高效脱水筛。 棒磨机制砂:产品稳定,粒径、细度模数良好,缺点, 产量低,耗钢量大。 制砂车间:破碎机制砂:旋盘式圆锥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制砂。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10-26 12:09来源:作者: 阅读:1526网友评论0条 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印染废水处理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PU革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产品,它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广泛应用于汽车、鞋革、箱包、沙发、装饰及服装生产工业,是皮革的优良代用品,而革基布则是PU革的基础材料,市场需求量极大,某县县现有织布厂20多家,织布机1500多台,年产革基布9000万米,以往某县县各织布厂生产的革基坯布未经漂染加工直接销往外地,产品附加值较低。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在某县县埔头工业区建设年产PU革基布3000万米这一项目,可成为某县县当地的漂染基地,既可增加某县县税费收入,又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估算,全国每天排放的废水量约(3-4)×106m3,且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pH变化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属较难处理工业废水。据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该项目的建成排放废水量800吨/日。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法》之规定,环保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受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委托,我们提出了该项目的废水处理方案,按本方案进行建设后,可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能极大地减轻该项目外排废水对某县的不利影响。 2 方案设计依据 2.1 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提供的水质参数 2.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2.4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7 2.5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2.6 其它同类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数据 3 方案设计原则 3.1 可行性原则。在工程设计中,在确保工艺可行的同时,兼顾经济上许可的能力(总投资费用省、运行费用低等),考虑工艺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协调统一。 3.2 可靠性原则。通过对印染行业目前废水处理情况的调研,结合多年从事废水处理的经验,同时借鉴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成功个例,并与当前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相融合,制定合理、成熟、可靠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处理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3.3 先进性原则,采用当前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和设备。 3.4 操作管理方便,技术简单实用,提高操作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的管理。 3.5 避免二次污染,在治理废水的同时,避免污泥和噪音产生二次污染。 4 废水的水质水量 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采用的原料为纯棉或涤棉坯布,染料有直接和分散染料,助剂有烧碱、碳酸钠、双氧水、表面活性剂、工业食盐、起毛剂等。 废水为连续排放,但水量、水质变化大,无固定规律,根据福建省某某印染有限公司提供并结合同类型企业的资料,其废水水质参数如下: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 随着皮革工业的迅速发展, 制革废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目前我国有大中小型皮革厂20000 余家, 年排放废水量达8000~ 12000 万吨, 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0. 3% 。这些废水中排放的Cr 约3500 吨, SS悬浮物12 万吨, COD 为18 万吨,BOD 为7 万吨。因此, 如何治理制革废水, 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皮革行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皮革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 1 皮革废水的来源 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鞣前工段(包括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灰软化工序)、鞣制工段(包括浸酸、鞣制工序)、整饰工段(包括复鞣、中和、染色、加脂工序)。鞣前工段是皮革污水的主要来源, 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

总量的60% 以上,污染负荷占总排放量的70% 左右; 鞣制工段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总量的5% 左右, 整饰工段污水排放量则占30%左右。 皮革废水主要来源于这三个工段,产生各环节主要污染物如下表: 工段工序主要污染物 准备工段 原皮水洗SS、COD、Cl- 浸水COD、Cl- 去肉脱脂S2-、COD、油脂脱毛、浸灰S2-、COD、油脂 鞣制工段 脱灰pH、SS、COD、Cl-、NH3-N 软化SS、COD、盐 水洗COD、油脂 浸酸、脱脂PH、COD、脂肪鞣制pH、COD、Cr、中性盐、色度复鞣pH、COD、Cr3+、中性盐 中和COD 染色SS、COD、色度 加脂COD、油脂 整饰工段 挤水COD、油脂 喷涂COD

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即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SS:即水质中的悬浮物,(Suspended Substance)。 1.2 皮革废水的主要特点 含有高浓度的S2-和Cr3+ , S2- 全部来自脱毛浸灰, 含量一般在2000 ~ 3000

砂石骨料加工系统设计方案

善泥坡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 砂石料加工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 批准: 校核: 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善泥坡水电站项目部 二00九年九月十日

目录 设计背景 (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 (4) 1. 工艺流程设计 (4) 1.1 设计依据 (4) 1.2 设计原则 (4) 1.3 料源规划 (5) 1.4生产规模 (6) 1.5流程设计 (7) 1.6关键加工工艺 (8) 1.7 设备选型 (9) 1.8 料仓及成品供料 (12) 1.9 系统特点 (13) 2. 施工布置 (14) 2.1 布置原则 (14) 2.2 系统组成 (14) 2.3 车间布置 (14) 2.4供排水系统 (16) 2.5供配电系统 (16) 2.6 临时设施 (16) 2.7 主要土建工程量 (17) 3 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7) 3.1设备选型 (18) 3.2功率因素补偿 (18) 3.3系统照明 (18) 3.4计量设计 (18) 3.5消防 (18) 4 供排水系统设计 (18) 4.1概述 (18) 4.2供水方案 (19)

4.3水回收方式 (19) 4.4排水系统 (19) 4.5用水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9) 4.6供水系统结构设计 (20) 4.7 管路布置 (21) 4.8 主要设备与工程量表 (21) 5钢结构设计 (25) 5.1 设计原则 (25) 5.2钢结构设计项目 (25) 5.3 钢结构设计 (25) 5.4钢结构主要工程量表 (27) 6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27) 6.1 设计原则 (27)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 (28) 6.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28) 6.4钢筋混凝土主要工程量 (30) 第二部分运行管理 (31) 7. 砂石料生产 (31) 7.1 概述 (31) 7.2 资源配置 (31) 8. 砂石骨料生产质量保证措施 (33) 8.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33) 8.2 砂石骨料工艺性试验 (33) 8.3加强砂石骨料生产质量的控制 (34) 8.4 认真做好成品砂石骨料的储存防护工作 (34) 9.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 (35) 9.1 安全文明生产 (35) 9.2环境保护 (36)

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河头上水库位于赫章县白果镇河头上村,所在河流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上源右支后河支流前河的小支流上。水库工程主要任务是承担赫章县城白果片区3.8万居民生活用水。本工程为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水库规模属小(1 )型,坝体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高62.5m。 本工程原定砂石料场因地方政策变化、移民征地等问题不能按约定提供招标阶段所规划指定的砂石料场,在此情况下经综合考虑利用左坝肩修建管理房其场平开挖出的有用料进行加工砂石料,用于河头上水库工程施工。 2. 砂石骨料需求情况 根据招投标文件,本工程混凝土总量为12.24万m3,混凝土高峰浇筑强 度约2.6万m3/月,平均强度为2万m3/月,主要为二、三级配混凝土。粗骨料大石粒径为80?40mm中石为40?20mm小石为20?5mm 砂为w 5mm 粗骨料同级别内要求粒径分布均匀,不得断挡,需满足DL/T5151-2014《水 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要求。为保证砂石骨料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利用能力,拟采用“全年开采、闲时备料”的运行方式,高峰期利用闲时储备料应急补充,因此,系统生产能力按照平均需求能力进行设计。根据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配合比计算,总计需生产成品砂石骨料18.36万m3。 3. 砂石系统组成情况 3.1系统组成 根据砂石骨料需求情况,以及骨料质量要求,本系统拟设置开采区、上料区、破碎车间、筛分车间、成品料场等。主要构筑物有:喂料回车平台、箱型锤式破碎机、1条平筛、胶带机(2条)及两台制砂设备。本工程砂石加工系统机械设备情况见下表3-1 o 表3-1 砂石加工系统机械设备情况表

皮革废水处理方案【精编版】

皮革废水处理方案【精编版】

5000m3/d皮革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况 为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联合国将每年的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人民密切关注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经济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天空烟雾弥漫;内陆水域肮脏污浊;辽阔的大海成了垃圾场等等,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在环境问题变得如此十分严峻的时代,以脏、乱、臭、累闻名的制革工业已面临空前的压力。 制革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号称“三大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制革废水)之一。治理问题较多,难度较大,这与我国目前制革厂规模小,散布广,管理不严,不重视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国家已经明确指出,这些污染大户(如造纸厂、印染厂、制革厂)如果不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将迫使他们关、停、并、转。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十五小”企业于一九九六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全部下马,已表明了国家所下的决心。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COD

、BOD5、硫化物、悬浮物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 Cr 国内现有500多家工业规模的制革厂,15000多家小型制革厂,还有许多小作坊无法统计。年加工能力为牛皮1000多万张,猪皮7500万张和羊皮1000万张。国内制革厂现有近150多家建有环保设施,?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大多数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1、我国皮革行业污染特点 皮革行业有句行话说“水里捞金”是非常形象的,由于制革生产的湿加工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很多的皮革化工原料都要加到水中,而制革生产中的原料皮又不可能将水中的化工原料吸收完全,而且有的化工原料吸收率特别低,如制革生产中的浸灰脱毛工序,所使用的石灰、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吸收率只有约10~30%,从转鼓中排出时硫化物有3000多mg/l,COD高达十几万mg/l;还有从原料皮中溶解下来的蛋白质能过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氨氮浓度也特别高,致使经处理过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比没有处理前的氨氮含量还高;另外在加工皮革时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废水后,不但比较难去除,还影响到了微生物的生长;在制革过程中还使用了重金属铬,它回收回来后没有人要,用到制革过程中影响成品革的质量,不回收随着制革污泥排放到环境中又是危险废弃物等等。

砂石加工系统方案

1.1砂石加工系统 1.1.1概述 本工程总混凝土量为33.6万m3,共需成品砂石料47.1万m3,其中中骨料(40~80mm)8.3万m3,小骨料(20~40mm)12.5万m3,细骨料(5~20mm)12.5,砂13.8万m3。大坝填筑需要填层料,小区料及反滤料共计28.1万m3,其中填层料25.9万m3,小区料0.76万m3,反滤料1.47万m3。 由于本工程附近没有天然石料场,本工程所需的成品砂石料全部采用人工轧制,轧制所需原料在尖尖山石料场开采。 1.1.2系统设计依据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混凝土浇筑的最大强度为2.0万m3/月,填筑料、小区料及反滤料填筑的最大强度为 2.2m3/月。考虑到加工损耗,加工系统生产能力的富余度,系统按二班制即每天工作14小时计算,系统的混凝土骨料生产能力按180t/h考虑,垫层料生产能力按90t/h考虑。 1.1.3砂石料开挖 粗碎车间要求开挖的砂石料最大粒径控制在50cm之内,因此,按过渡料开挖的方法爆取,采用深孔梯段毫秒微差爆破,梯段高度为15m。钻孔机具选用1台液压露天钻ROC742钻机,能满足2000m3/d的开挖强,具体开挖要求参见第10章的有关内容。 1.1.4破碎工艺 为保证工程在不同施工时期对骨料的不同需求,生产工艺考虑具有较强的调节骨料生产与耗用平衡,在保证产品质量及工程用耗量的前提下,加工设备选用国内领先且具有成熟使用经验的国产设备,以降低建厂投入,本系统将设置粗碎车间、中碎车间、细碎车间、一级筛分车间、二级筛分车间、细骨料分级、成品料堆存、运输等设施。 一、粗碎车间

粗碎车间与受料斗结合布置,车间设置二个容量各为15 m3的喂料斗及二台PE600×900鄂式破碎机、二台1000×700槽式振动给料机。原料由自卸车直接卸入料斗,由槽式振动给料机喂入粗碎设备PE600×900鄂式破碎机,加工成混合料落入皮带机送至调节料堆。 粗碎车间所能接受的原料最大粒度≤500mm,>500mm的蛮石将被二次解小再利用。 二、中碎及一次筛分 堆存于调节料堆的混合料由底部的二台槽式给料机卸料,由皮带机送往一级筛分车间,一级筛分设1台3KY1836型振动筛,对混合料进行筛分,将需破碎的物料由皮带机送往中碎车间破碎,中碎车间安装一台φ1600×1400反击式破碎机,通过改变该机的排料口宽度可有效地调整排料级配,一级筛分车间同时分出中石、小石成品料,由相应的皮带机送往成品料堆,<20mm的混合料由皮带机送往二级筛分车间继续筛分,>80mm的混合料由皮带机送往中碎车间破碎。 三、二级筛分及细碎车间 细碎车间安装1台PL—1000立轴式破碎机,对多余部分的细石进行进一步的破碎,该破碎机出料粒度小于5mm的占大部分,但是砂子细度模数粗,属粗砂范围,需要用检查筛将2-5mm的粒径通过闭合回路反送到PL-1000立轴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加工成小于2mm的粒径来调整成品砂细度模数。 二级筛分车间安装一台2YIC1836振动筛,一台FG1500螺旋分级机,用振动筛分离出5-20mm,2-5mm及<2mm的成品料,2-5mm由皮带机送到PL-1000立轴式破碎机进行再破碎,<2mm的砂通过螺旋分级机脱水后由皮带机送到成品料堆。用作垫层料的砂不经螺旋分级机直接由皮带机送到成品料堆。 5-20mm骨料在堆存的同时将多余的料通过皮带机送到PL-1000立轴式破碎机进行制砂。

工业废水处理教学大纲

工业废水处理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工业废水处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自然资源能否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必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污染,积极开展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本课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主要讲授关于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清洁生产、废水净化技术途径、典型处理流程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牢固掌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国民经济主要工业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水产生环节;各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的特点和典型处理流程。 (二)从能力方面,培养学生从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①具有工程观点,考虑问题时不仅注意到从理论上探索它的可能性,在实际应用中更需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应具有探索优化过程及改进工艺设计的本领;②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从教学方法上,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条理性。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本课程的学习应在学生掌握一定数理、化学、微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为后续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砂石骨料加工系统

4.5 砂石料加工系统 4.5.1 砂石料需用量 本工程砼总量为115.30 万m3,其中左岸72.35 万m3,需成品砂石料108.53 万 m3,考虑损耗约需砂石毛料 135.10 万 m3;右岸混凝土总量 42.95 万m3(含临时工程),需成品砂石料 64.43 万 m3,约需砂石毛料 80.20 万 m3,其他零星工程需要成品砂石料 9.07 万 m3,合计需要砂石成品料 182.03 万 m3,约需要砂石毛料215.30 万 m3骨料所需级配见下表: 4.5.2 系统规模 根据本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右岸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 3.52 万 m3,考虑混凝土浇筑月不均匀系数 1.5,砂石系统按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为 5.28 万 m3设计,砂石料生产每立方混凝土需用砂石骨料 2.3t,按每月 25 天、每天二班、每班工作 6 小时工作制进行加工。则砂石生产系统毛料处理能力为405t/h。 左岸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 3.72 万 m3,考虑混凝土浇筑月不均匀系数 1.5,砂石系统按混凝土月最高浇筑强度为 5.58 万 m3设计,砂石料生产每立方砼需用砂石骨料 2.3t,按每月 25 天、每天二班、每班工作 6 小时工作制进行加工。则砂石生产系统毛料处理能力为 430t/h。 综上左、右岸砂石加工系统均按系统毛料处理能力为 430t/h。 4.5.3 工艺流程设计 砂石料加工系统设计产出成品分别为大石(80~40mm)、中石(40~20mm)、小石(20~5mm)、砂(<5mm)4种料,设计主要采用粗碎、中碎、细碎三段破碎和制砂及三段筛分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根据破碎筛分的流程计算,确定工艺流程如图:《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工艺流程图》所示。

砂石系统设计

砂石(加工)系统(厂)设计 1 料源选择 砂石料源有两种:一是河床河滩的天然砂砾石料场(简称天然料场);二是开山爆破的人工砂石料场(简称人工砂石料场)。 料场选择的原则:一是料场的石料质量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使用要求;二是料场的有效地质储量必须满足需用要求;三是开采加工运输条件好(成本最低、最经济)。 2 砂石厂设计条件和依据 2.1 砂石厂设计条件 (1)厂址的场地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水源和供电情况并至少要有千分之一地形图; (2)对外交通条件:外部交通是否便于进场公路的连接。 2.2 砂石厂设计依据 (1)料场地质勘探(详查)成果: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含水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表观密度等; (2)天然料或爆破料的试验成果:包括最大颗粒粒径、各级颗粒级配百分比例、松堆密度等; (3)对各级砂石料需用产量和产品品种的要求; (4)对砂石料生产产品质量的要求。 3 砂石厂生产规模 根据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混凝土骨料级配和料场勘探成果(含泥量的多少)计算确定生产规模。

3.1 生产能力计算 (1)生产能力:Q s=2.2Q y/350---t/h (加3~5%取整数) 式中:Q s---成品砂石料生产能力(t/h); 2.2—每立方米混凝土需2.2t砂石料; Q y---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m3/Y)、 350—两班14h作业制,月工作25天350h。 (2)根据混凝土骨料级配计算各级料的产量按下表比例计算。 水工混凝土骨料级配比例表 常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3.2 处理能力计算 处理能力:Q c=K S Q s---t/h 式中:K S——包括含泥量、加工、堆存、运输等综合损耗系数。 对石灰岩砂石料场一般含泥量都在9%左右,加上加工冲洗、堆存、运输等总损耗为20%(已被龙滩两个砂石系统的生产实践所证实),K S=1.25。 4 主要组成部分 水电工程混凝土骨料大多采用三级配或四级配,一般采用三段破碎—四段破碎,砂石料场大多为灰岩(沉积岩),含泥量较高,大多采用湿法生产并对40mm 以下物料采用洗石机除泥,而湿法生产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只有5—7%,必须增加石粉回收装置。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通 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通用版) 论文摘要:染色废水属于典型的难生化降解废水,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其处理,且保证出水的稳定达标,一直是许多环境保护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染色废水处理的技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各类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一般染色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关键词:纺织工业废水处理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工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较多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占有15%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建设,纺织工业基本成为一个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部门。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棉、毛、丝、麻、

化纤、服装、纺织机械等行业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系。 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纺纱、织布、染色等生产领域;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等生产领域。 染色行业作为纺织工业中的中游行业,在纺织工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各类纤维加工制造的坯布,通过染色和印花工艺生产出各类带色彩和图案的织物。在染色业中,棉纺染色业是最大的行业。染色行业作为湿法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染色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00万~400万立方米,染色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5立方米。而且,染色废水成份复杂,含有的多种有机染料难降解,色度深,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日益破坏着地球生物圈几亿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存在威胁。

毕业设计(论文)-制革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制革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1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制革行业是我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制革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制革业同时又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 、硫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COD、Cr、BOD 5 化物、氨氮、悬浮物等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据调查统计,目前只有30%的制革企业不同程度的简单处理了废水,其余的70%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自然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带来破坏。所以为了使制革工业可持续发展,减轻制革工业对环境的危害,对制革废水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颁布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8978-88),中国制革工业的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标准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制革企业,二级标准针对现有制革企业。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适应我国工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污水综合排放国家标准GB8978-96,并于1998年起开始执行。新标准提出了年限制标准,用年限制代替了原标准以现有企业和新扩改企业分类。以1997年12月31日起划分为两个时间段。同时代替了包括制革行业在内的其它17个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国家标准。 国内制革业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95%的都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有一定数量的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1.2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1.2.1设计任务 按照国家环境污染企业“三同时”的文件精神,为了改善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成对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治理要求,为企业发展留足后劲。参照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且依据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处理水量4200m3/d,COD3000mg/l,BOD1200mg/l,SS2000mg/l 通过与指导老师进行反复讨论研究,结合近年来全国制革废水处理工程方面的经验,提出本设计方案。本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供温州市长远制革有限公司的领导审定。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新编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新 编版)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探析(新编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论文摘要:染色废水属于典型的难生化降解废水,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其处理,且保证出水的稳定达标,一直是许多环境保护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染色废水处理的技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各类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一般染色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关键词:纺织工业废水处理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工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较多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占有15%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建设,纺织工业基本成为一个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部门。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棉、毛、丝、麻、化纤、服装、纺织机械等行业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系。 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

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纺纱、织布、染色等生产领域;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等生产领域。 染色行业作为纺织工业中的中游行业,在纺织工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各类纤维加工制造的坯布,通过染色和印花工艺生产出各类带色彩和图案的织物。在染色业中,棉纺染色业是最大的行业。染色行业作为湿法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染色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00万~400万立方米,染色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5立方米。而且,染色废水成份复杂,含有的多种有机染料难降解,色度深,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日益破坏着地球生物圈几亿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存在威胁。由于逐渐加重的环境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各项有力的措施,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并向国际社会全球性环境保护公约作出了自己的承诺。 二、废水处理方法分类 根据使用技术措施的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废水处理法可分为物

制革废水处理方法

制革废水 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目前制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几个工段,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品[2],从而使得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铬、盐类、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主要污染物为: a:有机废物包括污血、泥浆、蛋白质、油脂等; b:无机废物包括盐、硫化物、石灰、碳酸钠、NH3-N 、烧碱; c:有机化合物包括表面活性剂、脱脂剂等 预处理系统 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处理设施。制革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高,预处理系统就是用来调节水量、水质;去除SS、悬浮物;削减部分污染负荷,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生物处理系统 制革废水的ρ(CODcr)一般为3000—4000 mg/L,ρ(BOD5)为1000—2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m(BOD5)/m(CODcr)值为0.3—0.6,适宜于进行生物处理。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氧化沟、SBR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较少的是射流曝气法、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流化床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物化处理 目前国内用于处理制革废水的物化处理法有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内电解等技术。用混凝剂物化处理,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并适合于间歇操作。 内电解法对废水的处理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和电池反应产物的絮凝及新生絮体的吸附等的协同作用。 典型的工艺组合 SBR的工艺流程: 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SBR-二沉池-出水。 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格栅-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气浮-活性炭滤池-出水。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 格栅-调节池-一级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二沉池-出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