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度异质性

和侵袭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脑胶质瘤的

分子诊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为了规范中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

制定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势在必行。

一、前言

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准确

的分子诊疗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脑胶质

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分子诊疗的重要性

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分子亚型、突变情况和表达谱,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此外,分子诊疗还可以帮助评估患者

的预后和监测疗效,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分子诊疗指南的内容

1.脑胶质瘤的分类和亚型

根据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脑胶质瘤分为多种亚型,如IDH突变型、TP53突变型、EGFR增强型等。指南需要详细介绍每种亚型的分子标

志物和临床特征。

2.常见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

包括IDH1、IDH2、TP53、EGFR等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

指南需要详细介绍这些突变基因的检测原理、常见突变位点和检测敏感性。

3.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指南需要详细介绍分子标志物在脑胶质瘤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选择和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标志物与其他临床指标(如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等)的联合应用。

4.脑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根据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指南需要介绍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和不良事件监测等内容。

5.分子诊疗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指南需要介绍分子诊疗在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治疗效果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结语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的制定将为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这一指南的建立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我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贡献力量。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医学领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权威 指导文献之一,它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联合制定。指南的更新意味着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以往 版本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 多变,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 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这份指南包含了胶质瘤的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 化疗等方面内容。其中,诊断部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 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胶质瘤。分期部分则是为了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和指导治疗选择,包括TNM分期、WHO分级等。手术治疗是胶质瘤 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指南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 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放疗和化疗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胶 质瘤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措施,指南对其适应症、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 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该指南还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胶质瘤病情复杂多变,不同患者可能需要个别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根 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标志着胶质瘤领域的研究 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通 过遵循指南中的建议,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胶质瘤患者,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同时,患者也能够更加理解胶质瘤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最全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最全版) 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其中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的全文如下: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

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也是目前神经肿瘤领域内的难点。传统上,胶质瘤主要通过形态学进行分类与分级。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基于形态学的病理分类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些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例如,有些病理上诊断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良性),短期内复发与进展,而有些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却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又如,部分胶质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而同样是相同恶性度的胶质瘤却对治疗无效。如何准确的预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是目前基础与临床的工作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已能够在分子水平对胶质瘤进行“解剖”,并且发现了一些能够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记,如1p19q杂合性缺失(详见本网站相应博文)及MGMT。 为了能够科学规范的检测及使用分子标记物,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经过1年多的酝酿,组织国内胶质瘤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并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作为指南的编写组成员,我体会到,国内在胶质瘤诊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供患者及医务人员参考。 指南编写组成员名单:马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士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研

究室)、王任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洪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永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引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白红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文斌(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区)、李桂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科)、吴安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陈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忠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邱晓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杨学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康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姚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蒋传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赛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樊小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和脑发育实验室)、颜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医学前沿丨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最新进展

医学前沿丨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最新进展 脑胶质瘤(Glioma)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约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居第三位。 传统上主要根据组织形态和肿瘤生长方式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胶质瘤可分为WHO I~IV级,其中I级为局限性胶质瘤,主要发生在儿童中;II、III、IV级为弥漫性胶质瘤,WHO II级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和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肿瘤生长较慢,但多数最终还是会发展到恶性程度更高的高级胶质瘤;WHO III级的胶质瘤主要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s);原发和继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属于恶性程度最高的WHO IV级的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一半以上。GBM的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只有15个月。研究报道,WHO II级和III级胶质瘤发展为继发性GBM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年和2年。 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推荐采用手术和/或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推荐最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特别对于高级别胶质瘤,

最大程度安全切除可降低复发风险;放疗推荐分次外照射;而化疗推荐替莫唑胺(TMZ)化疗。替莫唑胺属于口服烷化剂,其优点为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肿瘤部位,在细胞内转化为高效烷化剂后,可使基因组DNA中鸟嘌呤烷基化而损伤DNA,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同时替莫唑胺代谢物通过肾脏排泄,患者耐受相对良好。此外,胶质瘤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化疗前建议检测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对于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如果有MGMT启动子甲基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或单纯化疗可延长生存期,但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的患者可能不能从替莫唑胺化疗中获益,因此不建议进行辅助化疗。 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研究发现了脑胶质瘤多个高频突变基因,位于多个细胞信号转导相关通路上。其中,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对大样本量GBM 的全外显子测序发现,GBM的高频突变基因主要位于RTK/RAS/PIK、TP53以及细胞周期相关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 在RTK/RAS/PIK信号通路中,总共约有67.3%的突变发生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基因上,EGFR(57.3%)、PDGFRA(13.1%)、FGFR2/3(3.2%)和MET(1.6%)为主要的突变基因,其中约一半的FGFR2/3同时又伴随着EGFR突变。目前靶向RTK/RAS/PI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是脑胶质瘤靶向药物开发的热点,其中,已有多个靶向EGFR vIII和PDGFRA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 同时,TP53信号通路基因在约85.3%的肿瘤中发生了异常,其中突变比例最高的为CDKN2A/2B缺失(61%)和TP53突变/突变(28%)。此外,IDH1/2突变更容易与TP53突变同时出现,且在RTKs非突变肿瘤中富集。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前言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本规范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失能率,提高治疗效果。 二、诊断 2.1 临床表现 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力障碍、运动或感觉障碍等。对于怀疑脑胶质瘤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2.2 辅助检查 脑胶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和PET-CT等。其中MRI是最为敏感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对于低度恶性的胶质瘤,MRI的诊断价值更为重要。

2.3 病理诊断 脑胶质瘤的病理类型较多,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弥漫性胶质母细胞瘤等。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类型、分级及分子学特征等,对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三、治疗 3.1 手术治疗 手术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方法,旨在实现肿瘤的完全切除或最大限度切除。手术切除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病理类型及分级等进行评估,同时需要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3.2 放疗治疗 放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控制病情进展。常用的放疗方式包括传统的外放疗和近年来发展的精准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强度调控放疗等。放疗的适应证、剂量、范围及模式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化疗治疗 化疗是辅助手段,可在手术和(或)放疗后用于减轻病情和控制病情进展。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依托泊苷等。化疗方案的制定需根据肿瘤类型、病变程度、分子学特征等进行评估。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 (2012版) 前言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肿瘤,其中以恶性者(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III,IV级)多见。虽然CNS恶性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和诊治措施,但是,一般III级者生存2-3年,IV级(如胶质母细胞瘤)1年左右。近来,欧美等国先后制订了有关胶质瘤处理的指南或推荐,对规范和提高CNS胶质瘤的诊治很有助益。国内有关专家,按偱证医学五级分类,随机对照研究“CONSORT”,以及指南“AGREE”程序,多人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磋商,评估文献的证据质量,达成推荐级别。经反复讨论和修改,首次制订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应用,希望有助规范和推动我国CNS恶性胶质瘤的诊治,更好地为广大病人及其家属服务。 1.概述 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近30年,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老年人群尤为明显。一般认为恶性胶质瘤的发生是机体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及体征。目前,恶性胶质瘤主要依靠MRI和CT影像学诊断,通过肿瘤切除术或活检术明确病理学诊断,分子、基因水平的病理学诊断研究正逐步深入。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术主张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而功能MRI、术中MRI、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该目的的实现。放疗可杀灭或抑制残余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替莫唑胺(TMZ)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方案。 2. 恶性胶质瘤的诊断 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以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伴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影像学诊断方面强烈推荐MRI平扫加增强为主,CT为辅。MRI的表现是:平扫通常为混杂信号病灶,T1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伴有出血、坏死或囊变,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肿瘤常沿白质纤维束扩散。增强时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环状强化。CT平扫示密度不均匀,常见出血、坏死或囊变,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均较明显。增强为显著不均匀强化,不规则或环状强化。 推荐MRI特殊功能检查(MRS、PWI、DWI、DTI)、PET和SPECT检查等,主用于鉴别诊断、术前评估和疗效评价。 3.恶性胶质瘤的病理诊断及生物学标记 强烈推荐严格按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恶性胶质瘤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为配合胶质瘤病人的治疗、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强烈推荐各级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选择性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如GFAP, Olig2, EMA, p53, MGMT, Ki67和1p/19q LOH。 4.恶性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强烈推荐对于局限于脑叶的原发性高级别(WHO III~IV级)或低级别(WHO II级)胶质瘤应争取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基于胶质瘤膨胀性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及血供特点,推荐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脑沟、脑回为边界,沿肿瘤边缘白质纤维束走向作解剖性切除,以最小程度的组织和神经功能损伤获得最大程度的肿瘤切除,并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皇冠,尤以脑胶质瘤相关知识体系最为庞大且更新最快,也最是需要基础研究成果的推动。因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必要性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事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专业人员,包括神经外科、放射科、肿瘤化疗科、神经影像科、神经病理科、康复医学科等,如果仅从教科书或现有专业书籍中获得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分子遗传学、病理学、影像诊断、外科处理、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无疑会落伍,甚至会在相关专业研讨会上不知他人所云。目前,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试验纷纭众多,本文拟梳理脑胶质瘤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与治疗指南和(或)规范、临床试验体系等关键问题。 一、脑胶质瘤的整合诊断 自1846年Virchow提出“胶质瘤”的概念至今,对胶质瘤的认识已有170余年历史。1926年,Bailey和Cushing依据Cohnheim的胚胎残留学说尝试对神经上皮肿瘤进行分类。1949年,Kernohan和Mabon 首次提出了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I-IV级)。1979年,Zülch教授主持出版了第一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至2007年共出版4版。在对胶质瘤病理学认识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组织学形态一直作为肿瘤分类的基础,但也显示出诊断重复性差和预后预测不精确的缺点。2016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首次在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分子 病理学特征,尝试对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进行整合诊断。IDH 突变、1p/19q共缺失、TP53突变、ATRX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H3K27M 突变等关键分子信息作为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的分子病理学特征逐步 为临床医师所熟悉。 为了便于在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制定之前可以进行充分讨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信息与分类实践联盟-非WHO官方组织(cIMPACT-NOW)应需成立,迄今对弥漫性胶质瘤的整合诊断模式共进行了4次重要更新,为2020年预计发布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进行铺垫。2019年10月,该项工作的重要参与者Brat教授到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笔者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理解,对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可能出现的部分变化进行解读。 1.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 诊断时需满足4项条件:肿瘤呈弥漫性生长、位于中线部位、呈现胶质瘤的组织学改变、存在H3K27M突变。对于不完全符合上述4项条件的患者,即使存在H3K27M突变,也不能归于这一类型。位于中线部位的局限性肿瘤(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或位于非中线部位的胶质瘤(例如节细胞胶质瘤),即使具备H3K27M突变的分子病理学特征,也不能诊断为这一类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属WHO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0%~60%。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常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占有重要地位。本指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胶质瘤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参考2007年NCCN的临床治疗指引,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几种颅内常见胶质瘤(包括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靶体积设定、处方剂量及放疗联合化疗等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旨在推行脑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一、常规检查 所有的患者均需于放疗前行头颅MRI T1、T2加权成像及造影增强扫描,了解肿瘤的切除范围及残留情况。 二、定性定量检查 必要时可行头颅核磁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核磁灌注成像(MR Perfusion)或11C-蛋氨酸-PET/CT(11C-MET-PET/CT)检查,了解肿瘤代谢及局部血流情况,可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以及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 三、综合治疗原则 脑胶质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地保全神经功能”。由于脑胶质瘤的浸润性以及生长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放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低级别的胶质瘤(LGG,WHOⅠ~Ⅱ)患者,如果手术完全切除,无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存在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症状未控或进展者,可放疗或化疗;对于症状稳定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而对于高分级的胶质瘤(HGG,WHOⅢ~Ⅳ)患者,无论手术情况均需行术后辅助放疗。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可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少突胶质瘤(WHOⅢ)必要时也可考虑化疗。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 总结

我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总结 近年来,脑胶质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抗癌协会的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权威 的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脑胶质瘤的相关问题。在本文中, 我将总结该指南的重点内容,分析其对脑胶质瘤治疗的意义,并共享 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学习我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中包 含的内容。该指南主要涵盖了脑胶质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和随访等方面。其深度和 广度都较为全面,涵盖了脑胶质瘤治疗的方方面面,为医生提供了很 好的参考依据,也为患者提供了完整的治疗信息。 在阅读指南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其中对于诊断和治疗的要求都颇为严格,这表明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精准和标准化的操作至关重要。该指 南对于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强调了各种治疗手段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有助于医生更科学地制定 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除了针对已有的治疗手段,我国抗癌协会的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也 对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进行了介绍和推荐。这一点在 当前癌症治疗领域尤为重要,因为新型治疗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

部分难治性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我国抗癌协会的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给予了脑胶质瘤患者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治疗建议,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严谨的诊疗流程。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该指南的贯彻应用,以期为更多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是一部值得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重要指南。它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参考依据。希望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贯彻该指南的精神,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我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作为一份全面的脑胶质瘤诊疗指南,对于临床实践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总结了该指南的要点,并对其对脑胶质瘤治疗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后,接下来我们将着重探讨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及该指南对于脑胶质瘤管理的一些潜在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基于靶向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如EGFR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等,针对特定的脑胶质瘤亚型具有很好的疗效。另外,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也在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我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提到了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进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2022)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2022)要点 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脑胶质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生存质量,给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大量临床试验的开展,脑胶质瘤的分型越来越清晰,传统诊疗方案及新型诊疗方案也逐渐精确化、标准化。 1 流行病学 中国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三大国家之一。总体来讲,中国人群低级别胶质瘤(WHO2级)、间变性胶质瘤(WHO3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约为78.1、37.6和14.4 个月。 2 诊断与评估 2.1 临床表现 脑胶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和认知

功能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 2.1.1 颅内压增高主要由肿瘤占位效应引起,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2.1.2 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 2.1.3 癫痫 2.2 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1)用于定位诊断,确定肿瘤大小、范围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及形态学特征等;2)提出功能状况的诊断要求,如肿瘤生长代谢、血供状态及对周边脑组织的侵袭程度等。当前主要的影像学手段有CT、MRI 和PET-CT等。 2.2.1 CT 2.2.2 MRI 2.3 组织病理与分子病理整合诊断 3 常规治疗策略

3.1 总体建议 脑胶质瘤的治疗需要开展多学科整合诊治,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系统性治疗和支持治疗等。在脑胶质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整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状态、病情状态和肿瘤综合分型等因素。 3.2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脑胶质瘤的首选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目的包括:解除占位征象和缓解颅内高压症状;解除或缓解因脑胶质瘤引发的相关症状,如继发性癫痫等;获得病理组织和分子病理,明确诊断;降低肿瘤负荷,为后续整合治疗提供条件。 3.2.1 手术治疗方式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肿瘤切除术和病理活检术。 1)肿瘤切除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CT 或MRI 提示颅内占位;存在明显颅内高压及脑疝征象;存在由肿瘤占位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有明确癫痫发作史;患者自愿接受手术。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及复发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其他不适合接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禁忌证。 2)病理活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合并严重疾病,术前神经功能

国家卫健委2018版《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放化疗相关部分

国家卫健委2018版《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放化疗相关部分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常是在明确肿瘤病理后,采用6-10MV直线加速器,常规分次,择机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RT)不适用于脑胶质瘤的初治。 1. 高级别脑胶质瘤 手术是基础治疗,放/化疗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1级证据)。 (1)放疗时机 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术后早期放疗能有效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强烈推荐术后尽早(手术后2-6周)开始放疗(2级证据)。 (2)放疗技术 推荐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适形调强技术(IMRT),常规分次,适形放疗技术可提高靶区剂量的覆盖率、适形度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缩小不必要的照射体积,降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2级证据),放疗前图像验证(CBCT或EPID)是放疗质控不可缺少的环节。 (3)放疗剂量 推荐放射治疗照射总剂量为54-60 Gy,1.8-2.0 Gy/次,分割30-33次,每日1次,肿瘤体积较大和(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及WHO III 级间变性胶质瘤,可适当降低照射总剂量(1级证据)。尽管3D-CRT 或IMRT具有提高靶区适形度、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最大限度地缩小照射体积,能够给予靶区更高的放疗剂量,但提高剂量后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盲目提高照射总剂量或提高分次量,应十分慎重。 (4)靶区确定 高级别胶质瘤放疗靶区争议至今,其焦点主要是最初的临床靶区(CTV)是否需要包括瘤周的水肿区,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会(RTOG)推荐CTV1需包括瘤周水肿区外2 cm 区域,给予46 Gy,缩野后

CTV2需在大体肿瘤靶区(GTV)外扩2 cm,剂量增至60 Gy。2018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MRI T1增强或 T2/FLAR 异常信号为GTV,外扩1-2cm形成WHOIII级胶质瘤的CTV,而外扩2-2.5cm形成GBM的CTV。CTV外扩3-5mm形成PTV;而T2/FLAR 显示的水肿区建议包括在一程的CTV1中(46 Gy/23 f),二程增量区(Boost:14 Gy/7 f)应仅仅包括残余肿瘤或术后瘤腔外扩2.0 cm形成的CTV2。II期临床试验证实包或不包水肿区在肿瘤控制和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异,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 CTV 设定并不强调一定要包括所有瘤周水肿区。 靶区勾画原则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肿瘤达到60 Gy的照射剂量,应参考术前、术后MRI,正确区分术后肿瘤残存与术后改变,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根据靶区位置、体积、患者年龄、KPS评分等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以上关于靶区设定的建议,平衡照射剂量、体积与放射性损伤之间的关系。 (5)联合放化疗 放疗和 TMZ 同步应用: ① GBM:强烈推荐成人初治者放疗联合TMZ(75mg/m2)同步化疗,并随后6个周期TMZ 辅助化疗,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应用TMZ,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1级证据),这一协同作用在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中最为明显(2级证据)。 ② 间变性脑胶质瘤:对于存在1p/19q联合缺失的患者对化疗和放疗更敏感(1级证据),放疗联合PCV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1级证据),目前TMZ对WHO Ⅲ级肿瘤的治疗初步显示疗效(2级证据),而且副反应更少。研究TMZ、放疗、1p/19q联合缺失三者关系的2项大型临床随机试验正在进行中,中期结果显示:对于无1p/19q联合缺失者,放疗联合12个周期TMZ化疗,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期。IDH和TERT启动子区突变与预后密切相关,IDH野生型伴或不伴TERT启动子区突变患者,临床预后最差,应加强放化疗强度,在WHO II级胶质瘤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 间变性胶质瘤放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一般状态、分子生

2021年度我国脑胶质瘤领域研究进展

2021年度我国脑胶质瘤领域研究进展 1.指南发布 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牵头、联合国内外31 家单位的69 位专家共同制定的《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临床诊疗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Diffuse Gliomas)于2021 年2 月在Cancer Letters 正式发表。该指南是继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第一部英文版临床实践指南——《CGCG 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临床诊疗指南》(2016 年正式发布)后首次更新再版,对于推动我国脑胶质瘤学科发展即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手术方案改善 胶质瘤的手术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进一步精细化胶质瘤外科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中之重。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共同制定了《成人丘脑胶质瘤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同时,基于手术患者队列探讨了成人新诊断丘脑胶质瘤的临床预测模型,并完成了在线预后评估工具的建立 胶质瘤的切除边界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对胶质瘤分子病理的认识加深,研究者发现在特定的分子亚型中广泛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江涛教授团队基于CGGA 数据库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显

示,年龄>45 岁、术前KPS>80 分及IDH 突变的星形细胞瘤患者可从肿瘤全切中获益,但IDH 野生型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未从肿瘤全切中得到生存获益。这一结论可能改变胶质瘤的手术理念:从“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至“有效的安全切除” 3.新靶点探索、新药研发及靶向治疗研究 MET 基因融合突变可激活MAPK 信号通路,破坏细胞周期调控,进而诱导肿瘤进展,既往研究提示MET 抑制剂在动物模型中可抑制肿瘤生长。江涛教授带领的脑胶质瘤精准诊疗创新团队通过自建中国人群脑胶质瘤数据库,识别胶质瘤全新治疗靶点PTPRZ1-MET 融合基因,研发了单靶点小分子化合物伯瑞替尼,并在动物模型和患者层面探索了其在胶质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以亮点文章发表于Cell 。 同年发表于Lancet Oncology 的研究发现,靶向BRAF 的达拉非尼与靶向MEK 的曲美替尼的联合靶向治疗,在携带BRAFV600E 突变的难治性/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以及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均具有临床意义 抗血管靶向药物可抑制脑胶质瘤生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牟永告教授团队通过回顾性研究指出,多靶点抗血管生成剂安罗替尼单独使用或与替莫唑胺联合均对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4.03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2〕104号 •【施行日期】2022.04.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诊断标准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2〕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和血液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我委委托有关单位制修订了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见附件,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做好实施工作。 附件: 1.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膀胱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3.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4.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5.胰腺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

6.肾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7.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8.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9.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0.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2.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 13.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14.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15.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16.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诊疗指南(2022年版) 18.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19.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 2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2年4月3日

胶质瘤诊疗规范

胶质瘤诊疗规范LT

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脑水肿等急性反应及神经损伤、内分泌失调等慢性损害亦比常规放射治疗少。不过,局部治疗的一个最大缺陷在于极度依赖于影像对肿瘤侵袭范围的识别,而迄今为至,尚无一种影像设备能完全满足识别肿瘤边界的要求。 4)立体定向引导内放疗及后装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进展集中在放射增敏剂的应用和选择,放射剂量、放射野、时间间隔的改进上。大多数胶质瘤对射线不敏感,因此应用增敏剂来提高放射效果,可以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放射增敏剂是指电离辐射中能增强生物效应的物质,临床上用于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常用增敏剂有硝基咪唑类、生物还原剂等。硝基咪唑类药物,如Misonidazole 、SR22508 、RO20328799 等放射增敏剂,可选择性增强缺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比单纯放疗效果提高30 %~70 % 。对于不能够完全切除的肿瘤及复发的肿瘤应用伽马刀治疗是有效的。有报道说,对于Ⅱ级星形细胞瘤, 伽马刀的局部肿瘤控制率达到70 % ~93 %。 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 放疗(RT) 适应证不适合手术的病人: ①肿瘤具有明显的浸润特征; ②具有进展增殖的趋势; ③成年病人。术后病人: ①存在不良预后因素, 如老年病人、KPS 评分<70、影像学肿瘤存在对比增强; ②存在高危险预后因素的病人。放疗时间窗及剂量手术后放疗的时间窗并不影响放疗的效果。放疗剂量: ①50.4 Gy 进行28 次分割; ②54 Gy 进行30 次分割。每次分割的剂量<2.0 Gy。 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治疗原则综合广泛手术切除+ 放疗+ 化疗。 放疗剂量1.8 Gy/ 次×33, 7 周内完成。 七化疗 目前用以治疗脑胶质瘤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尼莫司汀(Nimustine ACNU) 、卡莫司汀( bischloro2nit rosourea ,BC2NU) 、洛莫司汀(chlorethyl cyclohe xyl nit rosourea ,CCNU) 、甲基苄肼( Procarbazine , PCB) 、甲氨喋呤( methot rexate , MTX) 、环磷酰胺(Cyclophosph2amide ,CYP) ,替尼泊苷(vu2mon ,VM226) 等。常用的方案有PCV 方案( PCB + CCNU + V CR) 、BVM 方案(BCNU + VM226) 等。 1) 系统化疗:化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传统的全身系统化疗,药物剂量较大,而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很易造成严重的肝脏损害及骨髓抑制。往往因为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较重而不得不放弃化疗。 2) 超选介入化疗:超选颈内动脉介入化疗是应用微导管技术,在眼动脉远心端,持续灌注有效化疗药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在非肿瘤区聚集,克服了系统化疗药物剂量较大、肿瘤局部药物浓度低,毒副反应较重的不足。但由于动脉内选择化疗药物浓度高,而靶血管的选择不可能只达到理想的纯肿瘤区灌注, 因而药物对血管支配的正常脑组织损害较严重。此外,方法复杂、费用高也是超选化疗的不足之处。

大脑半球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路径(2021年版)

大脑半球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2021版) 一、大脑半球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门诊/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大脑半球脑胶质瘤(ICD-10:C71/D43.0-D 43.2); 2.经开颅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符合放射治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中国胶质瘤放射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等。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神经功能缺失、癫痫、精神症状等。 2.组织病理:胶质瘤(WHO Ⅱ-IV级)。 3.分子病理:IDH1/2突变、1p/19q联合缺失、MGMT启 动子甲基化、TERT突变、ATRX突变等。 4.术前、术后MRI影像(T1、T1增强、T2/FLAIR)、手 术记录、KPS评分等一般资料。 5.根据以上结果对胶质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制定放/ 化疗计划(高级别胶质瘤主要依据年龄和KPS评分;低级别

胶质瘤主要依据年龄和肿瘤切除程度,另外还应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是否跨越中线、肿瘤体积、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星形细胞瘤成分、IDH突变状态、CDKN2A/B纯合缺失状态等)。 (三)选择放射治疗方案依据 根据《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外科学(第4版)》(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中国脑胶质瘤临床管理指南》(江涛、蒋传路、马文斌、王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胶质瘤放射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等。 1.适应证:经开颅或活检术后病理确定为胶质瘤;经评估符合术后放疗指征;患者自愿接受放疗。 2.禁忌证:手术切口未愈合;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放疗;其他不适合接受放疗的禁忌证。 3.放疗时机:建议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应在术后2-6周开始行放疗,同时需评估放疗时同步化疗的必要性;低级别胶质瘤有放疗指征患者应术后4-8周开始行放疗。 4.靶区勾画:在CT或CT/MRI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建议低级别胶质瘤GTV为T2/FLAIR序列上的异常

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2021年版)

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2021年版) 一、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大脑半球胶质瘤()。 2.行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ICD-9-CM- 3:01.52-01.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第4版)》(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周良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颅脑肿瘤外科学(第2版)》(赵继宗、江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 1.临床表现:依病变所在部位及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主要表现为颅高压、神经功能缺失、癫痫三大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 (1)颅高压症状:肿瘤体积增大或周围水肿引起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2)神经功能缺失:肿瘤位于功能区或其附近,可早

期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包括锥体束征、感觉异常、失语和视野改变; (3)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及局限性发作,部分患者表现为发作性感觉异常。 (4)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差;亦可有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等。 此外,对于曾被诊断为Cowden病、Turcot综合征、Lynch综合征、Li-Fraumeni综合征以及1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NF1)的患者,应考虑其并发脑胶质瘤的可能。 2.影像学评估:主要依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多数低级别胶质瘤的CT、MRI检查显示病灶增强不明显,CT扫描通常表现为低密度,MRI的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FLAIR加权像为高信号且范围可能超过肿瘤的边界;而高级别胶质瘤可以出现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增强,中央为坏死区域。 为进一步术前评估及制定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可行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动脉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磁共振波谱(MRS)、功能磁共振(BOLD-fMRI)等,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脑磁图(MEG)、脑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