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内衬

焙烧炉内衬
焙烧炉内衬

兆丰铝电氧化铝分公司焙烧炉内衬大修项目

审批单位:编制单位:

主管:审批:

审批:审核:

审核:编制:

日期:日期:

氧化铝分公司焙烧炉内衬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氧化铝分公司焙烧车间焙烧炉P04至P03切线方向运行一年,局部出现浇注料脱落,大约10m2。根据分公司安排在停车期间予以恢复,并在P04部位增设人孔门及观察孔各1个。由于施工位置在焙烧炉51米处,内部需搭设脚手架。为满足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二: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和要求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87)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GB50309-9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BJ80-91)

三: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负责人:张彦昌

现场负责人:赵文森刘建平

质量负责人:原家富陈中英

安全负责人:王华

四:施工前的准备

1.施工场地,并清扫干净。

2.脚手架、架管、扣件及内衬材料运输到现场。

3.准备水源、电源,并办理用电手续、机械等各种工作票。

4.检查起吊设备、电焊机、搅拌机、振捣机机临时照明等。

5.各种施工工具、丈量仪器、施工用胎具、托架、支架、紧固件等

6.施工人员的劳保穿戴整齐。

五:施工工序及方法

1.施工用架管、工器具及材料吊运到6层施工部位。

2.脚手架搭设。

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带进入炉内,外边监护人员用大绳拉住。施工人员安全带随着人员慢慢放绳,直到施工人员下到炉底锥部,确保人员安全。

炉外边人员根据炉内锥部直径将合适的管架慢慢递到炉内施工人员。开始搭架,井字架的立杆、横杆与锥体浇注料接触部位必须用结实的方木垫住避免对原内衬浇注料直接接粗而损坏原浇注料。

脚手架搭至浇注料脱落部位。根据脱落的高度调整横杆的高低距离,以满足施工不影响支撑浇注,切线方向脚手架应预留出施工余地。

脚手架施工操作层应铺满脚手板,脚手架两端用铁丝绑扎,以防倾翻。脚手架平铺,并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脚手架P04与

P03qiexian部位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档脚板一道,栏杆上高1.2m,挡脚板高大于0.18m。

操作层铺设彩条布或篷布,并铺设严密。栏杆上立面挂安全网,下口与底部挡脚板封严、并固定。

搭设完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员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施工,并按要求向下一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下一班组安全施工。

3.焙烧炉检修部位内壁清除并割拆变形的炉壁。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员进行炉内查看内衬损坏部位并确定拆除损坏内衬浇注料的范围。

施工人员从上到下开始拆除变形的浇注料,把打的浇注料拆除成小块,从人孔门递到外边,烧结的浇注料用风镐打开逐块运到外边平台上。

浇注料拆除完毕,拆除隔热层部位。拆除时不要往下扔,要一层一层往下传递,安全的搬运到外边平台。

内衬料拆除后,清理炉内壁。把已变形不能使用的锚固件割除并检查炉体,待项目负责人确认后开始拆除变形的炉体钢板。

拆除完毕,清理脚手架工作台的路壳杂物。

4.更换炉壁及焊锚固件

待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测量炉壁拆除的尺寸后,施工人员对更换部位炉壁的钢板下料。钢板大的时候应焊接吊环,用倒链吊装到更换部位进行焊接,焊接时一次后有防护罩,且二次线不得超过2米。

锚固件安装

更换炉内壁内衬部位,按200×200梅花形布设划线安装。均匀分布最大误差不超过正负5mm。

不锈钢锚固件按照定位线进行分段布焊。

每焊完一段逐个清理焊渣。

清理完成后,逐个检查焊肉情况

补焊完后现场技术负责人检验质量问题进行下一道工序。

5.硅酸钙纤维板的粘帖

纤维板横向粘贴,宽度以炉内壁直径确定。

纤维板贴前锚固件、孔等定位,其宽度不大于3mm、长度不大于

5mm。

纤维板相互间和器壁的5个面都均匀涂抹高温粘结剂。

粘附后两块纤维板的缝隙不大于2mm。

纤维板粘接后与螺栓、孔之间隙之间的间隙用纤维毡填平。

6.纤维板表面喷洒防水剂两遍,间隔时间大于60分钟。

7.锚固件安装后纤维板以上部分用黑胶布缠绕1mm(抱过端头)。

作防胀处理。

8.浇注料的浇注。

采用厚度12mm的竹角板支膜并用方木加强。支膜时要求严密、内部光滑平整、并做好固定。

模具支好后开始打浇注料。施工时每块面积1.5m×1.0m左右应预留膨胀缝。膨胀缝用3mm的多晶纤维板粘结。施工时纤维板不得卷曲,浇注料每400mm高时应振捣到位再加料施工。

浇注料每施工一层后,自然凝固6小时再拆模进行下段施工。

浇注时严格按照材料供应商的比例配置,厚度不大于正负15mm,养护时间不低于24h。

9.浇注24小时后,模具拆除。

10. 孔门、观察孔各1个。

10.12mm的竹角板支膜并用方木加强。支膜时要求严密、内

部光滑平整、并做好固定。

10.2制作观察孔及、人孔门及人孔门盖。

10.3在人孔及观察孔周围拆除浇注料,并根据直径大小作防

膨胀处理。

10.4人孔及观察孔根据原内衬体恢复浇注料。

10.5在人孔盖上焊接锚固件,并站帖隔热板,支模打浇注料。

10.6人孔门浇注料自然凝固后,安装时用纤维板塞缝密封。

11.拆除脚手架。

11.1.清理操作台上的原料及垃圾,运输到外边平台上,把操

作台上铺设的彩条布或篷布折叠好回收。

11.2.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逐步拆除,原则先拆除后

搭的架杆,拉杆不准一次行全部拆除,要去杆拆到哪一

层,拉拆拆到哪一层。

11.3.拆除工艺流程:拆除拉杆—拆除脚手板—拆横杆—拆立

杆—传递到工作层—清理扣件—按规格堆放。

11.4.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下方人员接到杆

拿移拿实后,上方人员才准放手,严禁往下扔脚手料具。

11.5.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

心强、技术水平告的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

全作业。

12.吊运工器具及废料。

12.1.把焙烧炉6层平台上的架管、工器具运至吊装口。

12.2.由起重机、操作电弧炉,所有物料必须装到安全网兜里吊装到零米。吊装时。下面设防护警戒线并由专人看护。

12.3.有工器具、架管施工准备、返回项目部。废料运输到建筑单位指定的垃圾场所。

12.4.清理6层平台及零米地面的卫生。

六:工器具配置(见附表—工器具配置表)

工器具配置表

七:技术及质量要求

1.施工时浇注料的施工缝一定要错位。

2.严格执行《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施工高

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3.所有允许偏差项目都控制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八:安全施工措施

1.严格劳保用品穿戴,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挂牌作业

2.建立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确保目标实现。

3.进行岗前培训,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不经培训各交底不

得进行施工。

4.编制安全保证措施,及时办理施工安全认证手续,进行施工

作业安全确认。及时办理设备停用手续。

5.在施工危险区域和主要过道悬挂安全警示牌。

6.在易燃物附近动火时,要采取隔离或其他防火措施。

7.氧气瓶、乙炔瓶及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齐全

九:安全施工组织机构

1.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畅东武副组长:张彦昌赵文森

成员:刘建平陈中英原家富王华

2. 安全施工管理网络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施工

各班组安全员

各施工队长

项目安全员项目安全管理公司安全监督

项目负责人

晋铝建设有限公司阳泉检修项目部

二00九年三月十一

焙烧炉操作规程

第二章焙烧主控操作规程 焙烧炉主控操作规程 一.主要职责及任务 1.负责把氢氧化铝焙烧成合格的氧化铝。 2.作为车间生产控制中心,是班组各项工作的中心调度,负责班组内部工作的协调,负责班组各项工作的汇总、反馈,负责对外工作的联系汇报,负责外部信息的收集及传达。班长不在时行使班长的权利,负责班长的工作。 3.负责通过计算机中心远程开启设备,调整焙烧炉各参数,使之保持正常值。 4.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岗位交接班记录和各项操作记录。 6.负责本岗位所有设备和环境卫生的清理及各种工器具的管理工作。二、工艺流程及原理 工业生产的湿氢氧化铝一般含有6?8%勺附着水。在焙烧过程中,当氢氧化铝受热达到100C以上时,附着水即被蒸发脱除,当温度达到225C 时,氢氧化铝先脱掉两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一水软铝石;继续加热到500C?560C时,一水软铝石又脱掉最后一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无水的 r-AL2O3。脱水反应式如下: 225 C AL2O3.3H2O======= AL2O3.H2O+ 2H2O

500 C ?560C AL2O3.H2O===========r-AL2O3+ H2O 在500 C?560 C温度下焙烧得到的r-AL2O3是很分散的结晶质的氧化铝,需要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才能结晶并且长大为粗颗粒。将r-AL2O3加热至900C时,它开始转变为a -AL2O3,此时转化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则转化速度加快。在1050C?1200C下维持足够的时间r-AL2O3 才完全转变为a -AL2O3。 从成品过滤送来的氢氧化铝(含水率W 5%卸入L01给料仓(① 3000X 8200mm经棒式阀卸到电子计量给料机(DEM1480),计量后送入螺旋给料机(①600X 3200mm.螺旋给料机将氢氧化铝送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从P02顶部排出的烟气(320C )经烟道进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的地步和氢氧化铝混合进行热交换,氢氧化铝附水在闪速干燥器内蒸发干燥。经干燥后的氢氧化铝被烟气、水蒸气带人P01(①3950 X 9736mm进行气固分离,P01温度大约145C。如果从P02来的烟气不足以平衡氢氧化铝附水的蒸发量, 需要采用干燥热发生器T11 来补充热量。 从P01顶部排出的含尘废气进入电收尘(BABW100m净化,由排风机(Q=252000n/H、P=8800pa将其送入烟囱排放。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30mg/Nrh达到国际标准。电除尘器收下的粉尘由斜槽送入气体提升泵,再 由气体提升泵送入冷却器C03的上升管内。尾气接入系统 出风口 从P01 底部排出的干燥氢氧化铝卸入P03 的顶部排烟立管里,与P01排出的热烟气混合,在立管中氢氧化铝被预热,同时脱除结晶水,烟气和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概述: 本换热器有如下特点: 1、采用夹套式换热器,保持夹套内的水温,以增加凝结在换热面上沥青的流动性。 2、因采用天然气燃料,燃烧后有H2O生成,同时烟气中含SO2,,为延长使用寿命,故夹套换热面材料采用316L不锈钢。 3、烟气流动侧的烟道设有可拆开的烟道盖板,便于人工清除换热面上积沉的沥青。 4、设备参数: 设备外形尺寸: 2800(宽)×1800(高)×6000(长) 注:由4组2800(宽)×1800(高)拼装成 可回收热量:0.7MW,(热水70℃) 烟气计算总阻力:800Pa 5、附属设备:保温水箱,循环水泵,补水箱,控制系统等

一、基本概况 焙烧炉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烟气中含有的沥青2700~3500mg/Nm3,粉尘300mg/Nm3,二氧化硫80~400 mg/Nm3,要求烟气温度由140~160℃降低到90~100℃。并要求采用换热器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用来产生洗澡的热水及冬天采暖用热水 二、换热器设计 1、换热器结构形式确定 因沥青烟气降温后会成液态,并且会粘附在换热面上,如果粘附在换热面上的液态沥青不流动,就会附着在换热面上,从而就会使热器失效,因此如何很好的保持液态沥青在换热面上的流动性,成为该换热器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 有碳素厂在采用干法工艺(电捕尘法)进行沥青烟气治理合格后,发表作过《碳素厂沥青烟气治理系统设计》的论文。现摘取部分论述如下: 附: 沁阳黄河碳素厂所用沥青原料为山东、湖北等地产的中温煤沥青,软化点为60℃,闪点为197℃,烯点温度为218℃。沥青烟气的特点是易粘附,在一定温度之上易燃爆。在沥青烟气的收集、输送及消烟过程中,极易粘着管道及设备表面形成液态至固态沥青。固结后的沥青很难清除掉,往往造成管道堵塞、设备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环式焙烧炉

环式焙烧炉 (ring type baking furnace) 国内外碳素焙烧炉发展状况 环视焙烧炉是生产碳素制品最关键的大型热工炉窑设备,对一个预焙阳极生产厂而言,环式焙烧炉的基建投资占整个碳素厂总投资的50%~60%,而且焙烧炉设计及技术的先进性对产品的质量单位投资的产能、能耗及能源综合利用、炉子寿命、产品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焙烧炉火道墙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是设计焙烧炉最关键的技术。 碳素生产企业环式焙烧炉火道墙采用砖砌结构,由轻质耐火砖、粘土耐火砖、异型耐火砖砌筑而成。根据焙烧炉火道墙尺寸的不同,每条火道墙重约7~9吨,砖层多打40层。在生产过程中,依照工艺要求反复地升降温(1250℃~1300℃),降温(20℃~30℃),每次装、出炉时,天车夹具、碳素产品都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到火道墙上,这样火道墙就会发生变形,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拆除重砌。火道墙主要损坏形式:传统工艺采用耐火砖加耐火泥浆砌筑,采用了卧缝打灰、立缝不打灰的砌筑工艺,这样会出现砖缝泥浆脱落,影响了火道墙的整体结构强度。由于砌砖更多的注重了火道墙的牢固性,但忽视了火焰的流向,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度死角,对产品的均匀性造成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不均匀热膨胀以及频繁升降温和装出焙烧品的撞击,造成火道墙变形,继而火焰不走正道→温度死角→温差变大→炉箱变形等恶性循环,能耗增大,降低炉体寿命,出现频繁中小修。 目前国内碳素焙烧炉的设计是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火道墙采用砖砌筑结构,经历了半个世纪,并为大多数碳素厂所采用。随着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一些技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边火道墙向外突出或整体倾斜,使料箱变窄,装出炉困难; (2)中间火道向内外凹陷,使火道变窄,影响热流气体的流动和燃烧效果; (3)火道墙裂缝严重,导致漏风漏料,影响产品质量,增大热能损耗,破损比较严重的火道墙必须进行中修、大修,由于火道墙是由小块耐火砖砌筑而成,拆除一条火道墙大约需要7~8小时,重新砌筑需24小时左右,拆除并重砌一条火道墙就必须搬运近17吨的材料,这不仅给修炉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给车间的正常生产增加难度。特别是环式焙烧炉是以循环方式作业,留给维修、拆除、重砌火道墙的时间非常紧张,通常在炉温还有80℃~90℃时就必须开始刨修,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反过来又影响施工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用在环式焙烧炉上的耐火材料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高温抗蠕变性,荷重软化点,高温热稳定性等理化指标及产品外形尺寸精确度。加之生产管理,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的平均使用寿命为80~100炉次,国外焙烧炉一般达到150炉次。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类产品都必须以优质廉价来赢得市场,炭素制品也不例外。若焙烧炉火道墙变形严重,势必影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影响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砖砌火道墙存在的上述缺陷,国外多家碳素制品生产公司对火道墙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采用及砌筑方式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的改进,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贝克莱和利德汗姆公司对火道墙的砌筑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异地预砌墙的方法,整体吊运到现场安装。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改善了施工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焙烧炉的产量及砖

焙烧工艺学

一、焙烧的概念和机理 1 焙烧的概念:焙烧是把压型后的生制品装在焙烧炉内、保护介质(填充料)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间接加热,使生制品内的黏结剂焦化,并与骨料颗粒固结成一体的热处理过程。 2 焙烧的机理: 炭素生产用的黏结剂一般为煤沥青,是一种由多种多环和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高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生制品中的骨料已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煅烧,所以焙烧的过程主要就是黏结剂煤沥青焦化形成沥青焦的过程。 二、焙烧目的 焙烧的主要目的是使黏结剂成为沥青焦,把骨料颗粒结成一个整体,获得最大的残炭量,使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具体物理化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除挥发分 2、降低比电阻,提高导电性能 3、固定几何形状 4、黏结剂焦化 5、提高各项物理化学性能 三、焙烧过程的四个不同阶段 1、低温预热阶段 明火温度350℃时,制品温度在200℃左右,黏结剂软化,制品成塑性状态,这段的升温速度要快一些。 2、挥发分大量排除,黏结剂焦化阶段 明火温度在350℃—800℃之间,制品本身温度在200℃—700℃之间,黏结剂开始分解,挥发分大量排除。450℃—500℃时黏结剂焦化成沥青焦。此阶段必须均匀缓慢的升温。 3、高温烧结阶段 明火温度达到800℃—1200℃,制品本身温度达到700℃以上,黏结焦化过程基本结束。此阶段升温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一些,当达到最高温度后保温15—20小时,这是为了缩小焙烧炉内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温差。 4、冷却阶段 冷却过程温度下降太快,会引起产品内外收缩不均产生裂纹废品,也会对焙烧炉炉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冷却降温速度控制在50℃/h为宜,到800℃以下可使其自然冷却,一般到400℃以下方可出炉。 四、对焙烧过程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升温速度的影响 (二)、压力的影响 (三)、制品收缩的影响 (四)、焙烧炉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五)、黏结剂迁移的影响 (详细论述省略) 一、填充料的主要作用 1、防止制品氧化 2、固定制品几何形状 3、传导热量 4、阻碍挥发分的顺利排除,同时导出挥发分

宝丰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治理技术方案

宝丰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治理技术方案 一、碳素沥青烟特性和治理方案的概述 敞开式炭素焙烧炉漏风量大,烟气量大。焙烧烟气中除燃料燃烧产物之外,还有粉尘和沥青烟。沥青烟的主要是液态、气态、固态的焦油粒子,CO2、H2O、S2O、3,4—苯并芘等其他多环芳烃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焦油、沥青微粒是挥发性冷凝物,十分细微。粒烃在0.1——10μm之间,燃烧产生的烟尘也很细,平均为0.1——0.57μm,高温时比电阻大,采用常规除尘器不能达到环保要求,多采用电捕法净化,其它方法如焚烧法、湿法、吸附法因造价及诸多因素使用较少。 蜂窝式电捕焦油器,它融合了同心圆式和管式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克服了卧式除尘器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的缺点。沉淀极(电场工作区)为六边型蜂窝管,电晕线均匀分布在各管之间,当工作时在直流高压电场作用下,烟气中所含焦油、沥青粒子、尘埃等导电介质,带电荷后被吸附汇集在沉淀极内外两侧,在高于沥青软化点的电场温度下靠自重流至筒体底部。进入电捕前烟气经过冷却塔喷淋降温、除尘、增湿,沥青比电阻随之降低,利于净化效率的提高,电捕器适用于捕集比电阻在104Ω·cm—5×1010Ω·cm范围内的粉尘,当粉尘比电阻低于104Ω·cm粉尘沉积于极板后容易得返气流,当粉尘比电阻高于5×1010Ω·cm时,容易产生反电晕。故采用预处理+电捕的净化方式,据有关资料报道,烟气温度每降低10℃,净化效率可提高7%—10%,综合考虑到低温时沥青粘结,选择适宜的工作温度为80~90℃,在

此温度间其比电阻在最佳范围内。同时经过喷淋除去了大部分粉尘,提高了沥青的流动性,有利于沥青的排出。 二、我公司沥青烟净化电捕器的优点: A、沥青烟尘专用高压电捕器设计思路的更新: 1、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优化设计思路,增加设备适应工况的能力,降低投资,从结构设计上挖潜。 2、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利用国内成熟技术。 B、炭素行业专用立式电捕器,其优势如下: (1)该设备系由公司根据碳素行业沥青烟特性及烟气含量专门研制设计的,产品使用针对性强。 (2)电晕系统增设稳定装置,使电极丝与极板保持最佳工作位置,减小气流(气量变化)冲击的摆幅,使电压维持在高电位稳态工作状态。 (3)高压绝缘瓷瓶箱采用油浸式,保证高压输出功率不受损失,提高电场的强度。 (4)该设备采用两层配气,气体经二次配气,均匀进入电场工作区,以而保证电场的稳定性。 (5)塔内设有沥青分流装置,避免了因沥青粘度太大造成的高压正、负极短路。 (6)塔内装有消防灭火装置,对塔内沥青突发性着火燃烧及时扑灭,且塔顶装有防爆装置。 (7)电控系统设计合理,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恒流源技术,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概况

国家职业标准 焙烧工 (审定稿)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拟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焙烧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控制、调节焙烧炉、煅烧炉、烧结机及附属设备等,制备熔炼炉原料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粉尘,有毒有害,高温,噪音。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观察、判断和计算能力,动作协调性较好,具有从事一定劳动强度工作的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中级、高级均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均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及设备 标准教室及相应的焙烧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 ⑶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

炭素焙烧炉节能研究与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炭素焙烧炉节能研究与应用 作者:张斌, 谭芝波, ZHANG Bin, TAN Zhi-bo 作者单位: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 刊名: 炭素技术 英文刊名:CARBON TECHNIQUES 年,卷(期):2010,29(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吉延新.魏新伟.李宪磊.杨静.于易如.贾鲁宁.王平甫.JI Yan-xin.WEI Xin-wei.LI Xian-lei.YANG Jing.YU Yi-ru.JIA Lu-ning.WANG Ping-fu炭阳极在铝电解槽中混装使用的试验分析和建议[期刊论文]-炭素技术 2011,30(1) 2.魏新伟.吉延新.杜滨滨.刘志强.于易如.贾鲁宁.WEI Xin-wei.JI Yan-xin.DU Bin-bin.LIU Zhi-qiang.YU Yi-ru.JIA Lu-ning优化焙烧曲线生产优质预焙阳极[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3) 3.顾伟良.薛殿贵.刘春雷.GU Wei-liang.XUE Dian-gui.LIU Chun-lei炭素炉窑的发展趋势及节能措施[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1,30(4) 4.李宪磊.杨静.杜滨滨.于易如.贾鲁宁.王平甫.LI Xian-lei.YANG Jing.DU Bin-bin.YU Yi-ru.JIA Lu-ning. WANG Ping-fu预焙阳极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探讨[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6) 5.常先恩.陈开斌.CHANG Xian'en.CHEN Kai-bin铝用炭阳极焙烧炉节能技术探讨[期刊论文]-炭素技术 2007,26(5) 6.王忠心.WANG Zhong-xin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发展方向展望[期刊论文]-轻金属2005(5) 7.杨正华阳极焙烧炉节能型炉具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轻金属2009(8) 8.林萍.张峰.张艳伟.李庆余.王红强.LIN Ping.ZHANG Feng.ZHANG Yan-wei.LI Qing-yu.WANG Hong-qiang铝电解用炭素阳极抗氧化涂层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11,40(1) 9.张明谦.ZHANG Ming-qian预焙炭阳极生产工艺改进[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5) 10.龚思如.GONG Si-ru提高阳极一级品率,降低阳极消耗[期刊论文]-轻金属2010(1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4962.html,/Periodical_tsjs201005013.aspx

环式焙烧炉讲解

furnace) baking (ring type 环式焙烧炉 国内外碳素焙烧炉发展状况 环视焙烧炉是生产碳素制品最关键的大型热工炉窑设备,对一个预焙阳极生产厂而言,环式焙烧炉的基建投资占整个碳素厂总投资的50%~60%,而且焙烧炉设计及技术的先进性对产品的质量单位投资的产能、能耗及能源综合利用、炉子寿命、产品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焙烧炉火道墙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是设计焙烧炉最关键的技术。 碳素生产企业环式焙烧炉火道墙采用砖砌结构,由轻质耐火砖、粘土耐火砖、异型耐火砖砌筑而成。根据焙烧炉火道墙尺寸的不同,每条火道墙重约7~9吨,砖层多打40层。在生产过程中,依照工艺要求反复地升降温(1250℃~1300℃),降温(20℃~30℃),每次装、出炉时,天车夹具、碳素产品都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到火道墙上,这样火道墙就会发生变形,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拆除重砌。火道墙主要损坏形式:传统工艺采用耐火砖加耐火泥浆砌筑,采用了卧缝打灰、立缝不打灰的砌筑工艺,这样会出现砖缝泥浆脱落,影响了火道墙的整体结构强度。由于砌砖更多的注重了火道墙的牢固性,但忽视了火焰的流向,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度死角,对产品的均匀性造成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不均匀热膨胀以及频繁升降温和装出焙烧品的撞击,造成火道墙变形,继而火焰不走正道→温度死角→温差变大→炉箱变形等恶性循环,能耗增大,降低炉体寿命,出现频繁中小修。 目前国内碳素焙烧炉的设计是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火道墙采用砖砌筑结构,经历了半个世纪,并为大多数碳素厂所采用。随着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一些技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边火道墙向外突出或整体倾斜,使料箱变窄,装出炉困难; (2)中间火道向内外凹陷,使火道变窄,影响热流气体的流动和燃烧效果; (3)火道墙裂缝严重,导致漏风漏料,影响产品质量,增大热能损耗,破损比较严重的火道墙必须进行中修、大修,由于火道墙是由小块耐火砖砌筑而成,拆除一条火道墙大约需要7~8小时,重新砌筑需24小时左右,拆除并重砌一条火道墙就必须搬运近17吨的材料,这不仅给修炉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给车间的正常生产增加难度。特别是环式焙烧炉是以循环方式作业,留给维修、拆除、重砌火道墙的时间非常紧张,通常在炉温还有80℃~90℃时就必须开始刨修,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反过来又影响施工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用在环式焙烧炉上的耐火材料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高温抗蠕变性,荷重软化点,高温热稳定性等理化指标及产品外形尺寸精确度。加之生产管理,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碳素焙烧炉火道墙的平均使用寿命为80~100炉次,国外焙烧炉一般达到150炉次。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类产品都必须以优质廉价来赢得市场,炭素制品也不例外。若焙烧炉火道墙变形严重,势必影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影响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砖砌火道墙存在的上述缺陷,国外多家碳素制品生产公司对火道墙结构的设计,材质的采用及砌筑方式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的改进,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贝克莱和利德汗姆公司对火道墙的砌筑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异地预砌墙的方法,整体吊运到现场安装。提高了焙烧炉的产量及砖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施工环境,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砌火道墙的质量。鉴于我国耐火砖型尺寸的精确度及各类碳素厂起重设备受限,实现异地整体预砌、整体吊装难以实现。 我国环形焙烧炉技术共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0~70年代环式焙烧炉基本上未跳出苏联援建时的炉型框架,只在局部结构上有所改进,总体上看来,基本上环式炉技术落后。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至今是我国环式炉向新环式炉转变时期。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 df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控制回路设计 成员: 设计类型: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六日

摘要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是氧化铝焙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控制点,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流量,燃料流量的大小通过阀门开度进行控制,为了达到控制目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回路,实现焙烧炉温度的稳定控制。氧化铝焙烧的主要工艺参数 是灼烧温度.灼烧温度的高低与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氧化铝的出厂质量,所以稳定控制氧化铝灼烧温度是保证氧化铝生产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为背景,开展了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器件的选型。 关键词:氧化铝焙烧;器件选型;串级控制系统;PID 参数整定 组员分工: 蓝冠萍: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的撰写与排版 段秀花: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排版 蔡惠菁:论文资料汇总、论文的图片文字检查

一、氧化铝生产工艺 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与热法。目 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碱法生产。碱法有拜耳法、烧结法及拜耳烧结联合法 等多种流程。 目前,我国氧化铝工业采用的生产方法有烧 结法,混联法和拜耳法三种,其中烧结法占 20.2%,混联法占 69.4%,拜耳法占 10.4% 虽然烧结法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在今年来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烧结技术仍 处于较低水平。而由于拜耳法和烧结混合法组成的混联法,不仅由于增加了烧结系统而使整个流程复杂,投资增大,更由于烧结法系统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 不高,使得氧化铝生产的能耗增大,成本增高,降低我国氧化铝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拜耳法比较简单,能耗小,产品质量好,处理高品位铝土矿 石,产品成品也低。目前全世界90%的氧化铝是用拜耳法生产的。拜耳法的原理是基于氧化铝在苛性碱溶液中溶解度的变化以及过氧化钠浓度和温度的关 系。高温和高浓度的铝酸钠溶液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在温度和浓度降低时则自发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沉淀,拜耳法便是建立在这样性质的基础上的。 下面两项主要反映是这一方法的基础: A l2 O3 xH 2 O ?2 NaOH ?(3? x) H 2 O ?2 NaAl (OH )4 NaAl (OH )4? Al (OH )3? NaOH 前一反映是在用循环的铝酸钠碱溶液溶出铝土矿时进行的。铝土矿中所含的一水和三水氧化铝在一定条件下以铝酸钠形态进入溶液。后一反映是在另一条件下 发生的析出氢氧化铝沉淀的水解反应。铝酸钠溶液在95-100度不致水解的稳 定性可以用来从其中分离赤泥,然后使溶液冷却,转变为不稳定状态,以析出 氢氧化铝。 拜耳法生产过程简介:原矿经选矿、原矿浆磨制、溶出与脱硅、赤泥分离与精 制、晶种分解、氢氧化铝焙烧成为氧化铝产品。破碎后进厂的碎高矿经均化场 均化后,用斗轮取料机取料入输送机进入铝矿仓,石灰石经煅烧后输送到石灰 仓,然后与循环母液经调配后按比例进入棒磨机、球磨机的两段磨和旋流器组 成的磨矿分级闭路循环系统。分级后的溢流经缓冲槽和泵进入原矿浆储槽,用 高压泥浆泵输送矿浆进入多级预热和溶出系统,加热介质可用溶盐也可用高压 新蒸气,各级矿浆自蒸发器排出的乏气分别用来预热各级预

阳极焙烧

第四篇阳极焙烧 第一章焙烧工艺 一.概述 阳极焙烧工艺过程,把阳极升温到到1100O C,保温并冷却的过程。 阳极焙烧必须满足下列三个目标: 1.保证需要的产量 2. 优良的焙烧,质量满足电解使用的要求。 3.最低的成本 保证需要的产量 火焰周期取决于所需的产量和每个炉室的焙烧阳极的平均吨数,也就是说当一个焙烧炉建成以后,焙烧的产量直接取决于合理的火焰周期,火焰周期通常是24小时—30小时,通常为26-28小时。 其次是火焰系统的构成。 焙烧炉的年产量=火焰系统数×炉室数×每个炉室的装炉量(t)×365天×24小时÷火焰周期 良好的焙烧 良好的焙烧,即焙烧后的阳极必须满足电解车间质量的要求,焙烧的过程目的在于使沥青焦化,以便达到: 1. 阳极成为良好的导电和导热体 2. 提高阳极的机械性能 3.较低的氧化反应率 焙烧产品最大的均匀性,即对于同一炉室的不同料箱,同一料箱中不同位置的阳极,焙烧的阳极品质的均匀性。也就是所有的阳极应基本上按相同的升温和冷却曲线的,焙烧到同样的温度。 这与炉室及火道的结构有关。 最低的成本 它涉及到全部价格的所有领域。产品的合格率、燃料的消耗、火道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维护费用) 二.焙烧过程中的现象特征: 阳极焙烧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范围: 20 O C—200 O C 200 O C—550 O C 550 O C—1100 O C

从20O C—200O C在生阳极焙烧期间,其内部应力得以释放。通常情况下,所用的沥青的软化点为110O C,阳极从开始(室温)升高到约200O C时,有一个塑性的状态,在这一阶段,阳极变软,炉室内的填充料保证阳极的不变形。升温速度一般低于10O C/H。 从200O C—550O C 在这个间,沥青的挥发份将散发出来,在350O C—550O C 期间,最大限度的挥发份排出,重质物质经过连续不断的分解,透过填充料,及耐火砖逢,挥发份将在火道中燃烧,其条件: 氧气含量是充分的;火道温度为750O C;火道中有必须的烟气混合物。 注意:燃烧是放热反应,但一些物质的分解是吸热的。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挥发性物质释放可能在阳极里产生相当大的应力,甚至导致裂纹,内部应力大多数取决于在阳极中心和外表面的温度差别。在温差超过120℃时,裂纹的危险性较高。(当然生阳极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差与热传递速度有联系,热传递速度主要受烟气与阳极之间的温差和多层热扩散率控制。(砖--填充料--阳极)。 通常必须避免过快的阳极升温速度直到阳极中心温度到550。在一般情况下。升温速度必须低于20℃/h,中间与边缘的温差不得超过100℃。 挥发物质的散发会导致阳极的膨胀,但沥青在变成半焦时,有收缩现象。阳极的收缩决定于干料粒度的大小分布和沥青的组成。 从550 O C—1100 O C 这区间的特点是半焦质到沥青焦。这个转变的形成,随着挥发物的逸出,特别是氢气,直到750℃。 在连续焙烧到750℃以上,允许焦碳和沥青焦之间不同的反应率得以减少,。焙烧必须连续,温度达到1080--1150℃,以便达到足够的阳极密度标准,任何一块焙烧后的阳极的真密度: 焦碳的真密度-0。005 ≤焙烧后的阳极的真密度。该标准必须达到,以使在电解槽中的碳粉最少并降低阳极反应的能力。 由于焦碳里的硫释放出来的缘故,其反应可能增加,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在最后阶段,焙烧温度的增加速率仅取于加热区的技术的可能性.

碳素行业焙烧炉烟尘治理技术

碳素行业-锻烧、焙烧车间排放的烟(粉)尘治理工程 来源:湖北珠峰(亚太)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更新时间:09-3-30 11:13 工程所属单位:登封市嵩颖碳素有限公司 技术提供:湖北珠峰(亚太)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各项指标 电捕器主要原理是,电晕极接高压直流电源负极、沉淀极接其正极,当含有焦油、沥青油烟、粉尘、苯并芘等分子的混合气体从塔内流过时,其介质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带上负电荷,被正电极吸附于沉淀极上,然后靠自身重力作用沿沉淀极自由落入下筒体,由排污孔排出。 碳素行业其主要原料为石油炼油厂下角料,如炉底焦、沥青渣等,经混捏成形、焙烧处理等工艺,生产出阳极电极用于铝冶炼行业,阳极、阴极、炭棒用于冶金行业,石墨电极用于电器、人造金刚石、干电池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施放出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中,如沥青汽化烟、二氧化硫、苯、苯并篦等严重污染了大气,其中有几十种物质是致癌物质,特别是苯并芘对人体、动植物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沥青烟必须及时治理。传统的除尘设备大都采用袋式除尘、旋风除尘、麻石除尘、卧式电除尘等办法,其效果大部分只能将烟尘除去,而对二氧化硫、苯、苯并篦、沥青烟(因沥青粘度较大)效果较差。如卧式电除尘器在处理碳素厂废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极间距离400mm-500mm,这样极间距太宽,超过了处理这种混合气体中所含介质游离力矩,同时造成了一定电场盲区,原设计气体流速≥1.2m/s以上,造成混合气体在电场工作区内滞留时间短,严重影响电场捕集效果,另外体积庞大,造价昂贵,用户一般承受不了。加之由于沥青粘度大,容易造成塔内正、负极短路,负极高压瓷瓶爬电接地,电极吸附后受温差影响大易于结疤,影响长期连续使用。我公司研制的一种立式电捕器(专利号:Zl02278350 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具有除二氧化硫、苯、苯并芘、沥青烟效果好,体积小(约是卧式占地面积五分之一)、造价低(约是卧式的三分之一),可防止沥青等造成正、负极短路,高压瓷瓶爬电接地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碳素行业的电捕器。 其工艺如下:沥青烟气—预处理塔—专利电捕器—风机—烟囱 技术关键: 该设备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其间设置的沉淀极。上筒体上方设置的瓷瓶箱、高压绝缘子和筒内设置的阻气罩,上悬伞与下悬伞之间设置的电晕极,下筒体中设置的进气管,所述

碳素公司煅烧焙烧炉砌筑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编号: 包头东方希望碳素有限公司 煅烧炉、焙烧炉砌筑工程 承 包 合 同 建设单位: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一部分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包头东方希望碳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全称):黄冈市华厦机电热工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承包人资质等级:炉窑工程专业承包贰级 承包人安全生产许可证号:(鄂)JZ安许证字[2005]00151-02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包头东方希望碳素有限公司煅烧炉、焙烧炉砌筑工程 工程地点:包头东方希望碳素有限公司厂区内。 工程施工范围及施工内容: 1、施工范围:煅烧炉、焙烧炉砌筑。具体内容划分以项目通知书为准。 2、施工内容 煅烧炉砌筑:钢承重平台以上炉体的耐火砖、硅砖、保温砖、红砖、纤维毡、石棉板、铁皮等砌筑以及观火孔、调温孔、下料座、清扫口等铸件安装,烘炉完毕后炉顶及炉墙保温涂抹料的施工。 焙烧炉砌筑:整个炉体内耐火砖、保温砖、预制块、耐火泥及耐火纤维制品等砌筑,连通火道的浇筑料现浇,炉顶炉面块的安装。 二、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以项目通知书为准; 竣工日期:以项目通知书为准; 总日历天数:煅烧炉50天,焙烧炉70天。 筑炉人员:乙方承诺,煅烧炉大工80人、小工60人;焙烧炉大工70人、小工40人。 三、工程质量标准及安全保证 1、质量保证及技术要求 详见《煅烧、焙烧筑炉技术标准和要求》 2、安全保证 1)为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和工程事故发生,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一切不安全的人身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全权由乙方负责,甲方概不负责。

焙烧炉技术参数

招标编号:2009-03-S-3-1 内蒙古大唐国际鄂尔多斯综合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铝硅钛合金项目 焙烧炉 招标文件 第三卷 招标人:内蒙古大唐国际鄂尔多斯硅铝科技项目筹备处

二00九年十月中国·沈阳

目录 附件1技术规范 (2) 附件2供货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3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4交货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5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6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7分包与外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8设备性能违约金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9分项价格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0大(部)件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1设备重量表、发货清单、箱件清单及装箱清单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2履约保函(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3招标文件附图及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4 差异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5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6 投标人资格审查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7 投标人关于资格的声明函(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8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8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9 投标人承诺函(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0 投标保函(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1 投标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2 廉政建设保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3 廉政保证合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碳素焙烧热电偶

炭素焙烧炉用热电偶 一、炭素焙烧简介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素焙烧炉,是采用环式焙烧技术,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炉室呈双排布置,按移动的火焰系统运转,对压型的炭素生制品进行焙烧的大型热加工设备。我国的炭素焙烧起步于50~70年代的苏联技术,在80~90年代贵州铝厂先后引进日本和法国的技术后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的电解铝产量已从2001年的337万吨猛增到2011年的180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预焙阳极出口量2012年已超过130万。我国已成为世界铝用炭素制品和电解铝的生产强国。 炭素焙烧是铝电解工业的重要工序,炭素阳极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铝电解生产的效率和能耗。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炭素焙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控制系统,不断优化炭素焙烧工艺和加强焙烧过程控制,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一个焙烧周期为240~280h,炭素阳极的最终焙烧温度为1050~1200℃。炭素焙烧过程的温度安排见下表: 典型的炭素焙烧过程温度控制情况表 阶段温度范围(℃)升温或保温时间(h)升降温速度(℃/h)预热软化150~3502010.0 挥发分逸出焦化350~850707.17 高温烧结升温850~1180408.25 高温烧结保温1180500 冷却降温阶段1180~250~100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炭素焙烧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内容,测量温度的准确性、控制温度的稳定性、炭素阳极温度的均匀性、升温速率、温度梯度以及焙烧最高温度等因素对炭素阳极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所以,采用优质的具有良好性价比的热电偶测量温度,对炭素焙烧企业非常重要。 二、炭素焙烧对热电偶的基本要求 1、使用温度高:要求热电偶能长期适应1200℃的高温环境,最高可能超过1300℃(因为测量端不一定处于料箱内最高温度点)。这已是廉金属热电偶以及高温合金保护管、常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 2、强腐蚀环境:炭素焙烧过程使用重油、水煤气、天然气等作加热燃料,在焙烧的炭素阳极中还有大量的挥发分(石油沥青、焦炭杂质等)逸出助燃,碳、硫气氛高温腐蚀非常

碳素焙烧炉用粘土质耐火砖及特点

君道耐火砖厂家销售碳素焙烧炉用粘土质耐火砖及特点 筑炉的耐火材料决定着我们以后的生产是否顺利,炉子的使用寿命是否够长,俗话说只有最适合自己筑炉用的耐火材料,才是最好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下面我就给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 碳素焙烧炉的作用是将高压成型后的各种碳素制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规定的焙烧温度进行间接加热,以提高碳素制品的机械强度,导电性和耐高温的行能。 常见的碳素焙烧炉为连续多室的。连续多室碳素焙烧炉又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密闭式焙烧炉又有带火井和不带火井的两种炉型。多室焙烧炉的各个炉室一般是并列排成两行。根据室数的多少,分成若干规格。 密闭式焙烧炉底部的砖墩与坑面砌体承受着上部砌体和焙烧制品的重量,上部的电极箱加热强,火井箱和燃烧嘴等部位的砌体,遭受到1400℃高温的作用与在每一个焙烧炉周期内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采用机械强度高荷重软化温度高、热稳定性较好的粘土砖来砌筑,采用隔热耐火材料砌筑可移动的盖炉。 碳素焙烧炉所需要的砌筑材料有以下几种:红砖、粘土砖粘土质隔热耐火砖异形粘土砖砂子石棉板粘土质耐火泥水泥砂浆硅酸盐水泥黏土颗粒矾土水泥粘土质隔热耐火颗粒矿渣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毡石棉绳看火孔及烧嘴砖等;其中粘土质耐火材料占据绝大部分,粘土质耐火砖有以下特点:粘土砖属于硅酸铝制品中的一个主要品种,是以粘土熟料做骨料、耐火软质粘土做结合剂制成的AL2O3含量为30%~48%的耐火制品。 粘土质制品的性质在较大范围内波动,这是由于制品的化学组成的波动范围很大(AL2O3含量为30%~48%之间波动)以及生产工艺的差别所致。耐火度波动于1580~1700℃;其制品的抗热震性较好,波动范围大,一般均大于10次(1100℃水冷);粘土制品的线膨胀系数;20~1300℃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4.5~5.8)×10-6℃-1。 粘土质品属于弱酸性的耐火制品,随SiO2含量增加而使其酸性增强。它对酸性炉渣具有一定的侵蚀抵抗能力,而对碱性炉渣的侵蚀抵抗能力较差。因此粘土制品宜用作酸性熔渣窑炉的炉衬。

焙烧炉余热锅炉技术要求

设备技术文件制定要求说明 1、各分厂根据初设设备表的内容对设备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是: (1)设备同类原则,如吊车类,包含双梁吊车,抓斗吊车、单梁吊车,电动葫芦吊。 (2)同行业厂家供货原则,便于询价或招标 (3)同类设备可以分标段招标原则。 2、列出同类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技术参数、安装地点或工序名称) 3、同类设备的通用要求。 4、针对每台设备的不同技术要求。 附设备技术要求基本格式: 设备技术文件 一、设备类别:锅炉设备台数: 5

(1)焙烧炉余热锅炉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1、名称:焙烧炉炉余热锅炉 2、数量:2×1台 3、用途:回收焙烧炉烟气的余热,产生的饱和蒸汽供发电或生产和生活使用。 4、设计依据 4.1工作参数 锅炉型号: 锅炉蒸发量:43.9吨/时 蒸汽压力:(表压)4.0MPa 结构方式:焙烧炉的余热锅炉采用强制循环,分别设置一个锅筒。 给水温度:104℃ 4.2烟气参数 烟气量:79185Nm3/h; 烟气温度:950±50℃; 烟气出口温度:350±30℃; 进口烟气含尘:194.8g/Nm3; 烟气成分(体积%): SO2 SO3 CO2 H2O N2 O2 9.97 0.09 0 7.63 77.70 4.58 4.3、基本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4.0MPa; 工作温度:252℃; 蒸发量:43.9t/h。 水循环方式:强制循环; 清灰方式:弹性振打机+燃气高能脉冲吹灰器。 4.4水质要求

4.4.2余热锅炉炉水质量标准 4.4.3蒸汽质量标准 4.5锅炉要求 4.5.1 锅炉结构 锅炉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由于是强制循环,需要配备两台泵(不在供货范围)。 4.5.2锅筒 锅筒的尺寸(以施工图设计为准):长约8米,直径约1.8米。锅筒布置在余热锅炉侧上方,方便锅炉检修。 确定锅筒的尺寸时,要考虑,水位必需保持在高液位和低液位(停产)之间,液体的体积至少应等于锅炉和管道容积的三分之一或14~15分钟的给水量,视谁更大。 低液位(停产)必需能保证锅炉水量至少维持在给水设计能力的8分钟给水量。 锅筒的每个端头必需有一个人孔,最小尺寸为310 x 410 mm,高压密封。 锅筒配备所有必需的内部附件,以能将蒸汽有效地从汽-水混合物中分离,其尺寸规格可保证在出口获得饱和蒸汽。 锅筒还需配备有全部所需的安全阀、液位计(液位信号能实现远传,并能控制和调节)、控制和调节装置、加药、排污、排空等阀门。锅筒内必需安装给水分配管、加药管、排污管。 4.4.3 锅炉水冷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