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4-05-18;改回日期:2004-09-07;责任编辑:刘淑春。

作者简介:陈骏,男,1954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Email :chenjun @nju .edu .cn 。

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陈 骏1)

 姚素平1)

 季峻峰1)

 张传伦2)

 李一良

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210093

2)Savannah River Eco logy Laboratory and M arine Sciences Depar tm ent ,U niversity of Georgia ,U SA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地球化学近期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可以促进许多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岩石和矿物风化、元素迁移和聚集、有机质降解以及矿床形成等方面;还表现在部分控制大气成分,参与有机物和无机物循环并影响其全球分布,从而对地球形成以来物质在上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的成果已经从根本上修正了地球科学的核心观点,它的发展必将对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微生物地球化学 地质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风化作用 生物成矿作用

微生物地球化学(micr obial geochemistr y)是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相互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生物地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分为研究对象,从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微生物及其产物在地壳各圈层的分布形式、存在状态、演化过程以及微生物参与下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Krumbein ,1983;王克将等,1999)。

研究微生物地球化学是为了充分认识环境中微生物参与下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特别是碳、氮、氧、硫、硅、铁、锰等元素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中微生物的催化反应和它们的动力学过程;探讨微生物对岩石和矿物风化、元素迁移和聚集、有机质降解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和条件;比较古代化石微生物和现代微生物及其矿化体的形态和结构;分析现代微生物的分子基因,以便对古代微生物进行正确分类并探讨其演化过程和推断古代地质环境。在生产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利用微生物对环境物质的地球化学作用,促进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微生物地球化学已广泛应用到石油、煤炭、化工、选矿、探矿、冶金、建筑、环保和农业等部门。因此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

期的水生或土壤微生物学工作者开展了对土壤、沉

积物和水域中非医学的微生物过程的开拓性研究,成为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地质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Ehrenberg (1938)首次研究了赭石色的沼泽铁沉积物与锈色嘉利翁氏菌(Gallionella f er ruginea )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该类细菌对这种沉积物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W inog radsky (1887)发现贝日阿托氏菌属(Beggiatoa tr evisan )能够将H 2S 氧化成元素S,赭色纤发菌(L ep r othrix ochr acea )能够将FeCO 3氧化成Fe 2O 3,他认为两种微生物都可以从这些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Muentz(1890)研究了细菌在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开创了微生物风化作用研究的先河。此外,Beijerinck(1913)发现了微生物参与自然界中M n 的氧化和沉积作用。Harder (1919)研究了铁沉淀细菌和其地质上的逻辑关系,第一次肯定了微生物对地质过程的贡献。Wo ksman(1932)报道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参与的地质作用,如硝化细菌、地衣、真菌等一些产酸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微生物地质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微生物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发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于各种环境中的新微生物

第50卷 第6期

2004年11月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 REVIEW V ol.50 N o.6

No v . 2004

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并影响地球化学环境和地球化学过程。一些微生物,如自养细菌(A utotr o p hic bacter ia)(Schlegel and Bow ien,1989)、厌氧细菌(A naerobic bacteria)(Zehnder,1991)、厌氧真菌(A naerobic f ungi)(M ountfort and Or pin,1994)、古细菌(Ar chaebacter ia)(Kates et al.,1993)、嗜热(Robb and Place,1995)、嗜盐(Dassarm a and Fleischmann,1995)和嗜压微生物(Kato et al., 1998)、趋磁细菌(Blakem ore,1975)等被报道。一些特别的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甲烷生成作用、乙酸产生作用、硫酸盐还原作用、铁还原作用、锰氧化作用等被发现和研究。生物圈的边界从地球表层扩展到地下数英里(Gould and Cor ry,1980),生命适宜生活的条件,如温度、压力、pH、盐度等覆盖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范围,微生物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地质过程。地质学家进而开始研究不同种属微生物与不同环境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和机理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和提高。Vernadsky(1944)特别强调生命过程在自然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巨大作用,并根据生命过程的速率和统计分析,认为地壳中无机物质的总量已经全部经过了生命的循环。1950年发现了氧化铁和氧化硫的硫杆菌(Thiobacillus f erroox idans and T.thioox idans)能促进黄铁矿的氧化而产生酸性矿井水(Colm er et al.,1950)。1958年硫杆菌作用于硫化物矿床的第一个生物滤化模式建立(Br yner and Jam eson,1958)。Bar ghoom和Schopf(1965)报道了前寒武纪原核生物化石的光学检测结果,对追溯生命起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1962年《Geomicr obio logy Journal》杂志创立,为地质微生物学这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的正式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近20年来,微生物地球化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1983年,Krum bein编辑的《Microbial Geochem istry》专著出版,系统地总结了前期研究成果,主要论述了微生物的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的风化作用和微生物的成岩成矿作用,标志着微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诞生。1991年,W estbro ek出版了《Life as a Geolo gical Fo rce》,论述了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2000年,美国微生物学会《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 y》期刊开始报道微生物地球化学和地质微生物学。2001,美国地质学会(GSA)设立了生物地质学和地质微生物学分部(Geobiolog y&Geomicrobio logy Division),进一步加强了地质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地位。我国学者特别关注微生物成矿学的研究,叶连俊(1993,1996)对低温生物成矿;戴永定(1994),戴永定等(1996)、阎葆瑞等(2000)、关广岳(2000)对微生物成矿学进行过系统的总结;殷鸿福等(1992)、陆元法等(1994)、林丽(1994)、张景荣(1998)、刘志礼(1999)等众多学者研究了金矿中的微生物作用,特别是微生物对金的富集作用和机理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还得益于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原始微生物生理过程和微生物地质现象(如微生物侵蚀岩石)的描述研究开始,到实验室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并接种到培养基上再现地质过程的实验技术的发展;从原始的光学显微镜检测技术发展到高分辨率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 icrosco py)(Ray et al.,1997)、共聚焦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 sco py) (Barker et al.,1998)、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地质体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产物;从光学检测发展到分子技术,如DNA测序、高分辨的色谱质谱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单体烃同位素技术的应用。此外,能谱、X射线、红外、核磁共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正以崭新的面貌快速发展。

1 微生物风化作用

微生物风化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物风化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自然界矿物元素转变过程中微生物所起的作用以及矿物分解的微生物效应研究。微生物风化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和分泌的化学物质腐蚀岩石,或者通过导致矿物发生成岩变化或溶解的岩石组分氧化或还原作用来腐蚀岩石(Ehrlich,1998;Bar ker et al.,1998),这些化学作用剂可以是HNO3和H2SO4等无机酸,也可以是各种有机酸,包括主要由真菌产生的柠檬酸、草酸和葡萄糖酸,以及由细菌产生的甲酸、乙酸、醋酸、乳酸、琥珀酸、丙酮酸、2酮基葡萄糖酸和其他一些有机酸。微生物还可以分泌配合基,如由细菌和真菌产生的具有络合三价铁能力的配合基(Sider ophores)以及由苔藓、地衣产生的肺衣酸等酸类,这些分泌物能促进岩石的风化。氧化性或还原性风化作用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包括由嗜酸铁细菌产生的三价铁以及由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生的硫化物,酸溶液中的三价铁可与CuS之类的硫化物矿物产生化学反应,而硫化物则可还原M nO2。Bennett 等(2001)研究了微生物对硅酸盐的风化作用,认为

621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并不是简单的新陈代谢作用的副产品,而是微生物需要从特殊的矿物中提取所需的有限的营养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矿物的风化速率取决于其痕量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生态。Maurice等(2001)通过在有氧的条件下利用一种假单胞菌在高岭石粘土矿物上培养,发现喜氧假单胞菌可以促进高岭石分解以获取铁元素。因为在大多数有氧条件下,铁是不可溶的,微生物的生长因缺铁营养而受到限制(Schw ertmann,1991)。正是由于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驱动了高岭石的风化分解。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在Fe的供给受到限制条件下,喜氧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从(氢)氧化铁(Fe3+)中获取铁的能力、速率和机制,细菌可以通过加速赤铁矿、针铁矿和水铁矿等铁(氢)氧化物矿物的分解而获得Fe。Glow a等(2003)比较了真菌(Piloder ma)从黑云母、微斜长石、绿泥石三种矿物中提取K和Mg的能力,Piloder ma是通过加强土壤矿物的风化作用而获取营养。研究表明这种真菌可以从黑云母中提取更多的K提供给寄主植物,但提取的机制尚不清楚。

微生物也可以直接促进矿物的风化。Barker等(1998)通过对铝硅酸盐矿物的微生物风化作用研究认为:微生物直接促进铝硅酸盐的风化可能仅仅限于微生物细胞周围微环境水分的保持作用,因为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胞外聚合体(主要是蛋白质和多糖),在微生物细胞固着岩石的表面形成凝胶层或生物膜(Bar ker and Banfield1996;Fortin et al., 1997),而多糖在微生物中具有反去湿作用(Ophir and Gutnick1994)。

由微生物风化作用导致生物喀斯特地貌形成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张捷等,1995),已被确认对岩石具有侵蚀能力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藻类。微生物喀斯特地貌侵蚀机制目前多认为是化学机制,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大量有机酸,从而对基岩产生侵蚀作用。Ho se等(2000)在一个喀斯特环境中检测出多达19种细菌,特别是硫化物氧化菌将地下水中的硫化氢、硫和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硫酸将石灰岩表面转换成石膏,石膏被水溶解使洞穴扩大。喀斯特沉积作用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有钙化作用、结壳作用、充填作用、捕获和粘结作用、分泌作用等,不同环境下多种生物可参与或影响喀斯特的侵蚀和沉积过程,导致喀斯特发育模式和侵蚀速率的差异。微生物侵蚀岩石的微形态研究不仅具有地貌学上的研究意义,而且对灰岩甚至其他岩类区的成土过程和石刻文物的风化作用研究也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2 微生物成岩成矿作用

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作用,一方面能改变成矿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促进金属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另一方面,微生物机体及其生命活动可吸附和吸收成矿元素,并在有利成矿部位直接沉淀和聚集成矿。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微生物在沉积成岩和成矿过程中的作用。Sax by(1976)等和T rudinger等(1976)对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意义作过系统的论述,他们认为生物成矿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质对某些金属离子的风化、迁移、富集、沉淀有重要影响并造成金属离子在富含有机质沉积物中相对集中;其次是细菌对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所产生的H2S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微生物对许多矿物和岩石的形成都具有较大影响,如碳酸盐、氧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硅酸盐等(For tin et al.,1997)矿物和叠层石、核形石、树枝石和凝块石等,以及某些鲕粒、团粒、球粒和泥晶。由于微生物对形成岩石的影响,Bur ne等(1987)提出了微生物岩(m icrobiolite)的概念,以描述由底栖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理活动而产生的生物沉积岩。

碳酸盐的微生物成矿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微生物对碳酸盐矿物的影响既可以影响碳酸盐沉淀的地球化学条件,也可以作用碳酸盐矿物沉淀的晶核(Ehr lich, 1996)。生物矿化的碳酸钙并不是和任何特殊的微生物群有关,而主要是特别的地球化学环境,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促进碳酸钙的沉淀是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碱性条件而形成。Jones(1995)研究了微生物的钙化、捕获和粘结碎屑对碳酸盐新晶体生长的作用,认为钙化微生物直接对洞穴堆积物起了贡献。微生物充当碳酸钙沉淀的核心位置,在许多情况下控制了形成晶体的类型。在碳酸钙的沉淀中微生物通过其新陈代谢作用起了直接的和主动的作用。相反, Golubic(1973)认为碳酸钙的沉淀主要是受环境要素的控制(如和碳酸盐有关的饱和度),而微生物只是起到一个被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只是方解石沉淀于其上的底物,并没有起直接的作用。M erz(1992)发现只有在和方解石沉淀有关的水溶液在过饱和的情况下,蓝细菌的钙化作用才发生。丝状或纤维状微生物通常能粘结和捕获碎屑颗粒, Jones等(1987)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特性,并用于

622地 质 论 评2004年

解释洞穴沉淀(Cunning ham et al.,1995)。Defarg e 等(1994,1996)则分别对南太平洋T uamo tu群岛和中太平洋的现代叠层石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形成及钙化过程为水体盐度、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变化及细菌的生命活动综合效应的结果。Folk(199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尤他州大盐湖(Great Salt Lake)沉积物粒内及其间的文石胶结物中有细菌及微细菌(nannobacteria)实体存在,而细菌的菌壁在其生活过程中,对钙、镁离子具很强的吸附性,因此碳酸盐矿物能以细菌体作为结晶核心而结晶。此外,在现代喀斯特洞穴黑暗环境中,也发现有菌、藻类成因的叠层石和凝块石存在(王福星,1998;戎昆方, 1998),说明在无光的条件下,微生物群也可促使碳酸钙沉淀。上述研究说明,细菌在促使碳酸盐沉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生物富金作用的实验模拟已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藻、菌生物活体富金试验研究;另一方面则是生物衍生物——有机质富金实验研究(胡凯等,1993)。实验研究已肯定了菌藻生物活体、有机质(包括原油)对金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并且金属与生物体本身或其衍生的有机质的结合非常稳定,可以使金直接沉淀下来,生物的这种特性对矿源层的形成尤为重要。矿化岩层中存在生物成矿的一些证据,在某些铁矿床的矿石中发现了蓝藻细菌或藻状有机质的化石残体(戴永定等,2003),表明了细菌在这些矿床形成中的作用。Raiswell等(1998)研究认为莓状黄铁矿是在细菌或生物参与下,通过有机质球粒的交代或充填作用而形成。Altschuier等(1983)认为低S煤中的黄铁矿是细菌还原植物组织形成的。Berner(1984)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形成必须具备SO2-4、Fe2+及有机质,如黄铁矿的草莓状结构,草莓状黄铁矿属原生黄铁矿,其成因与细菌作用有关。

锰细菌在锰矿床的沉积过程中起着催化剂作用。Cr erar和Barnes(1974)建立了深海锰结核成因的催化模型,锰的氧化细菌,如生金菌属,在上部氧化带中加速M n的沉淀;在下部还原带中,相似的微生物群能催化M n的还原和溶解。目前许多学者对淡水锰结核和海底多金属锰结核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洋沉积物锰结核的形成与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Larock和Ehrlich(1975)观察了采自大西洋的锰结核,发现许多杆状和球状细茵的微菌落,通过明显的聚合体联结方式牢固地附着在结核表面。Richardso n等(1988)对美国纽约州奥奈达湖进行的研究表明,微孢藻属蓝藻菌(M icrocy sis)使表层水中的锰发生氧化,蓝藻菌死亡后,锰氧化后被下沉的生物质带到湖底并构成结核。Somm ers等(2002)报道了淡水湖相微生物成因的Fe-M n叠层石和结核。

Ehrlich(1998)认为微生物能够促使金属矿物形成于其细胞表面。首先将金属阳离子键合到带负电荷的细胞壁上,然后被键合的金属离子与阴离子反应形成不可溶盐。在所需阴、阳离子丰富的情况下,附着在细胞表面的金属盐就起到晶核的作用而促成矿物的形成。

在某些淡水和海洋沉积物中,硅藻的硅质残体和原生动物的硅质残体(如放射虫)可形成堆积,形成氧化硅沉积。

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对岩石破坏和生成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微生物形成和破坏矿物的条件不同于矿物形成和破坏的物理化学条件(Krumbein 1986;Ehrlich1999)。已发现一些特殊的矿物可以形成于细胞内(De Vrind-de Jo ng e et al.,1997)、细胞周质和细胞表面(Beveridg e,1989),或形成生物膜(Krumbein,1986)。生长在矿物底物上的共生微生物常常和新矿物的形成有关(Jones and Wilson, 1986)。Go rbushina等(2001)发现一种新的生物成因的镁橄榄石和蛋白石生长在受到严重生物侵蚀的石英岩上,并形成于蓝细菌的表面生物膜的地衣皮层里,但两种矿物的形成均需要地衣的参与。

在微生物成岩成矿研究领域,由于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中相继发现许多细菌等微生物,其形成环境从海洋(滨海至深海)、湖泊、河流、喷泉,到洞穴、风化壳和沙漠,而且微生物形成的岩矿常构成高品位的磷、锰、铁、硫、石灰岩、白云岩、菱镁矿和硅藻土等矿床,如我国的黔中磷矿、湘黔锰矿、宣龙铁矿,以及现在成为热点研究的深海锰结核。微生物碳酸盐岩构成叠层石礁丘、泥晶丘和核形石-鲕粒滩,也粘结生物矿物体及其碎屑建造生物礁丘,造成优良的储集空间,形成油气田和各种多金属、非金属矿产,如河北任丘油田、四川威远气田和云南东川铜矿等。微生物成因的硅岩、灰岩和有机质页岩也是很好的矿源层,能产生石油、天然气和铜、铅、锌、钼、钒、铀、汞等沉积矿产。因此,微生物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成为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微生物成岩成矿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礁丘、热泉沉积和磷铁锰微生物岩。

623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3 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作用研究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作用研究开展得较早,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文献来自于可燃有机矿产形成和演化的微生物作用。

首先,微生物是石油形成和演化的物质基础,已经证实:圈闭在地质历史时期海相和湖相沉积物中的蓝细菌和藻类已逐渐转变为石油,Simo neit (1986)和Venkatesana等(2003)发现了近现代沉积物中藻类转变为石油的证据,现代菌、藻类的热模拟实验也证实了这类有机质具有极好的油气生成潜力(宋一涛,1991;李超等,1999)。但不同类型的藻类生油气潜力不同,叶得泉等(1993)根据辽河断陷、济阳坳陷、东濮凹陷的沙河街组以及泌阳凹陷桃园组、江汉盆地潜江组、百色盆地那读组等主要生油层都富含沟鞭藻的事实,提出生油岩类型与浮游藻类的类别有关,富含半咸水—咸水生活的沟鞭藻类的生油岩类型好,含淡水藻类(不包括轮藻)多的生油岩相对类型较差。张枝焕等(2000)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发现的优质生油岩中存在大量莓状黄铁矿被有机质包裹的现象,可能与绿色硫细菌的活动有某种成因上的联系,说明菌类有机质对生油也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细菌对有机质初期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一部分有机质,把释放能量的一部分转给另一部分剩余的有机质,使之脱氧、脱氢、加氢,向着石油的方向转化。章冰等(1996)通过对小球藻经细菌降解前后生烃特征的比较发现,细菌降解后的小球藻产烃能力明显提高,并且更早地进入生烃门限;微生物分解将释放能量的另一部分转给地层,形成了还原相,反过来有利于剩余有机质的保存;同时微生物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不仅有利于成岩封闭地层,也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王克将等,1999)。被埋藏的藻类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大范围的生物降解作用,其最终产物主要是甲烷、CO2和少量的H2。近30年来,微生物成气作用的研究成果令人注目,主要证实了在有机质丰富的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演替导致了生物甲烷的形成(Rice and Claypool,1981)。其次,微生物地球化学在石油工艺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科学尖端。因为微生物可在地层下生长繁殖,同时又能产生H2、C02和CH4等气体,这些气体既可以增加地层的压力,又能溶解于原油中,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有些微生物的产物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能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以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增加石油的产量。此外,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有机酸改善了石油储层性质,影响石油的运移和储集。

微生物在腐殖型有机质早期成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姚素平,2002)。通过对现代泥炭沼泽的调查,发现泥炭沼泽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泥炭剖面中,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微生物组合和数量,微生物积极参与了沼泽植物遗体的分解和转化,而且细菌分解植物遗体是没有选择性的,就是最坚硬、最难分解的木质组织也容易被破坏掉。近年来,应用化学分析、同位素测定、结构特征等分析方法所取得的成果表明:微生物的生物质也参与了泥炭的组成。此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研究不仅涉及有机质的成岩作用,还涉及到其他许多方面。如影响有机碳的地球化学循环,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净化,生物标志物与母源之间的关系以及沉积环境条件(Peters and M oldow an,1993)等。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包括微生物对有机质降解的难易程度和速率、环境条件、影响因素及降解过程和机制,如Am ellal等(2001)研究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的对象主要是低环数(3~4个环)的多环芳烃。Janice 等(2002)研究了森林泥炭和非森林泥炭中甲烷的产率,发现森林泥炭的环境条件限制了甲烷的产出,因为产甲烷菌在森林泥炭的环境下活性降低。

4 环境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最近10年来,金属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成为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议题,这主要得益于微生物可以从水溶液中除去、富集和恢复毒性金属。目前环境微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表生风化条件下和缺氧环境中微生物对环境物质中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双重影响及相互作用机理。Ledin等(1996)将环境中微生物影响归结为六个方面:即微生物产生影响pH和Eh的物质、产生结合金属的物质、影响有机质合成或降解、氧化还原过程、碱化/脱碱过程以及主动或被动积累金属,从而影响重金属的活动性。

大量的研究显示许多金属阳离子能被吸附到藻类、细菌、真菌上。特别是对以Bacillus subtilis为代表的格兰氏阳性细菌和以E scher ichis coli的细胞壁为代表的格兰氏阴性细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M ullen et al.,1989;M ayers and Bev eridge, 1989),结果表明格兰氏阳性细胞壁比格兰氏阴性细胞壁更能键合某些金属元素,而且细胞壁对不同金

624地 质 论 评2004年

属阳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如被Bacillus subtilis 吸附的金属顺序为Ag>La>Cu>Cd。不仅如此,不同细菌种类对不同浓度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也有所不同。细菌吸附金属的影响因素包括细菌的多聚糖和蛋白质、鞭毛和散毛以及溶液的各种理化参数,如表面电性、pH值、离子强度、表面张力、金属和生物的种类(Herald and Zo ttola,1989;M clean et al., 1992)。细菌和矿物微粒共同作用于金属的吸附研究近年也有报道,如Sm all等(2001)研究表明,海藻(S.Alga)对Sr2+的吸附与离子强度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离子强度的增加,Sr2+对S.Alga的表面配位常数(K S Sr)明显地从10-0.51增加到10-0.26。但当细菌吸附到含水的铁氧化物后,细菌和铁氧化物的复合体对Sr2+的吸附能力与离子强度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这可能是细菌对含水氧化物表面Fe3+的吸附和沉淀改变了混合物固体的电化学表面属性的缘故。

由于原核生物细胞生成新陈代谢能量的呼吸活动与细胞的原生质薄膜和细胞壁有关,当原核生物能利用酶氧化或还原金属和准金属时,这些金属并没有进入细胞内部,从而使细胞不致中毒。已经报道的能被细菌通过酶的作用氧化的元素,包括还原形式存在的H、C、P、S、V、M n、Fe、Co、Cu、As、Se、M o、Sn、Sb、W和U等;能被细菌通过酶的作用还原的元素,包括氧化形式存在的C、P、S、V、Cr、M n、Fe、Co、As、Se、Br、Mo、Sb、Bi、T e、Hg、W和U (Poole and Gadd,1989;Ledin and Pedersen,1996)。但对微生物氧化还原的速度和程度等方面缺乏定量研究。

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降低、微生物呼吸速率降低或显著增加、酶活性受损、降低了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转化效率,从而使微生物在逆境条件下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需消耗更多的能量,但对碳源的利用效率却降低,而且可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改变;DNA研究表明,这种损伤具有长期效应(Eric et al.,1997)。

最近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和诱导碳酸盐沉淀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根际是土壤和滨岸沉积物中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影响的微域环境,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和微生物生态系统,成为当前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其中环境科学侧重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或沉积物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根际微生物及其活动影响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降低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减少植物体内的金属含量。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同化物约有20%~50%通过根系分泌及死亡而输入土壤(Lam bers, 1987)。全球CO2浓度升高有可能改变植物—土壤系统中碳能量在质和量方面的变化,将使根际微生物如根际固氮菌、菌根菌、硝化、反硝化细菌等的底物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这些微生物类群的区系和分布,同时这些土壤过程还将反馈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林伟宏等,1999)。

对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的兴趣主要是生物修复技术,土壤和地下水中被放射性和痕量元素污染,三价(氢)氧化物被认为是重要的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吸附剂。但在地下缺氧的含水层中,微生物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三价铁变成可溶的二价铁,导致共同沉淀或吸附的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得到释放。细菌能够促进碳酸盐的地球化学反应,使在缺氧环境中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放射性元素和痕量元素沉淀于固相的碳酸盐中。Fujita等(2000)研究了氮代谢的细菌产生碱性条件,从而使碳酸钙沉淀,使和碳酸钙共同沉淀的二价(如Sr2+, U O2+2,Co2+)放射性核和污染金属的迁移变缓。

微生物物质成分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的同位素指标)已成为追溯古全球变化与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证实:地质体中有机质的丰度及代表有机质组成及其演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变化与原始生物的种属、类型、地区、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这既可以表现在其正烷烃、脂肪酸、酮、醇、甾、萜等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差异上,还可以表现在分子精细结构变化和同位素组成变化上。自从Boon等(1978)在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长链(C37-C39)不饱和酮系列化合物以来,海洋第四纪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目前在开阔海域中这些长链不饱和酮唯一已知的生物源是赫胥黎颗石藻(E miliania hux ley i),它属于世界性分布的海洋颗石鞭毛类。微生物培养实验已证明长链不饱和酮的产生与藻的生长温度直接相关,因而是极有价值的古海水温度指标。Br assel等(1986)根据对宽范围纬度内第四纪沉积物中长链不饱和酮的不饱和比与上覆海水表面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定义出了长链不饱和酮的不饱和指数U37k,并对其进行了线性温度标定。研究发现,U37k值的变化曲线与深海沉积物碳酸盐氧同位素变化曲线有良好的对比性,这极好地反映了古气候、古环境的变迁史。Fr eeman等

625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1992)对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盆地层状沉积物的研究,揭示了20世纪的气候变化,说明可以用不饱和酮的不饱和比值来研究埃尔尼诺(El Nino)事件。不饱和酮地层学正在迅速发展成一个极为重要的重建海面古温度的工具。尤其是它已经把古气候研究的范围延伸到了缺少碳酸盐而不可能进行 18O和有孔虫分析的沉积物。

Po pp等(1989)提出用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指示古大气P CO

2

,认为海洋表层游离的溶解CO2含量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碳同位素分馏(水体溶解CO2与浮游植物碳同位素的差值)有某种函数关系,因而通过海洋沉积物中一些保存有完整光合作用信息的长链烯酮化合物与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可以推算古大气CO2含量的变化,一些学者开展了相似的研究工作。但研究也证明,不仅海水CO2的浓度影响有机质的碳同位素值,而且光照强度、生长速率、浮游植物的生理参数都可能影响颗粒有机质的 13C值(Popp et al.,1998)。

5 分子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分子地质微生物学(molecular geom icrobiolog 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微生物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过程。微生物地球化学方向研究的重要突破性进展源于环境微生物地球化学,其中分子微生物地球化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微生物地球化学从生物分子标志物组成、同位素分馏效应和基因分析的角度表达了微生物在现代和古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新基因和基因组序列能够揭示以前无法解释的诸如矿床的形成、全球气候变化及表面氧化等一些重要的地质过程的内在机理,同时基因研究还可以揭示微生物进化的机理和速率,探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M acalady and Banfield,2003)。在这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微生物与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由于微生物化石保存极少,形态不明显,个体小,容易被矿物所取代。而且微生物残存的化石形态从有生命记录以来变化极小,难以进行比较和研究生命进化序列。所以尽管前寒武纪时代是微生物的时代,古生物学家也难以借助微生物化石群落划分并确定前寒武纪岩层的时代和微生命进化的历程。通过对现代微生物基因的分析,可以部分弥补微生物化石记录的缺乏,即分析现代微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以确定起源于共同祖先的基因,使得用DNA差异重建导致现代基因的出现的事件顺序成为可能,进而从分子级别研究生命进化。基因研究证明了系统发生树中第一个细胞生命是喜热的,横向基因变化(lateral gene transfer)在早期生命进化历程中,如光合作用的进化和光合生物的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微生物进化的源动力。关于最早期生命存在的证据主要来自西格陵兰伊苏阿(Isua)上壳岩带条带状含铁层的碳同位素数据(Mo jzsis et al.,1996)和发现于西澳大利亚西北部约3.5Gs的早太古宙埃佩克斯玄武岩中的细菌化石(Scho pf,1993),早期生命的年龄值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所给出的推算值相一致(W oese,1987)。

(2)分子微生物地球化学与古环境。从地质记录中的地球化学数据可以指示微生物基因的选择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同位素证据发现于3. 47Ga的早太古代(Shen et al.,2001),指示了早期地球环境和生命演化的特点。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标志,岩石中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可以和现代微生物的基因或有机体进行对比,2.7Ga岩石中抽提出的有机质中含有和现代蓝藻细菌中相同的甲基藿烷,甲藻甾烷发现于早寒武纪地层中,古细菌的类脂生物标志物被用来推断中白垩世海相微生物的类型和环境(Kuypers et al.,2001)。微生物有机质的同位素标志也被广泛用于古环境的研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同位素标志也反应了酶的特殊的特征,微生物中酶的差异性将导致同位素分馏的差异,如深海喷口中有机质的碳同位素分布有两个众数,分别为 13C为-34‰, 13C 为-12‰,与不同的酶固定碳有关(Scott et al., 1999)。

(3)近现代环境研究中的分子地球化学。不同微生物生长和利用特殊物质或元素均需要合适的温度、pH值和溶液的化学性质,如丰富的岩石自养氧化铁细菌生活在海洋地壳及土壤中,远洋古细菌(Pelagic ar chaea)在海洋大部分区域均有大量的分布,瘤状微生物和喜酸性的细菌可以适应土壤和沉积物等不同的环境,沉积物中的浮游藻类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酮已用于评价古海水温度。此外,沉积有机质的C/N、Rock-Eval热解参数、有机碳、正构烷烃分布及相关的羧酸、醇类标志等可以作为追溯物源和环境变迁的标志(陈建芳,2002)。但到目前为止,涉及到在地球化学转换和微生物的区系分布的大多数基因仍不清楚。

(4)微生物活动导致的同位素分馏。有些微生

626地 质 论 评2004年

物具有使某些稳定同位素混合物发生分馏的能力(Ehrlich,1996;Zhang et al.,2001,2002),实验证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馏的同位素,包括12C/13C、H/ D、14N/15N、16O/18O、32S/34S,细菌成因甲烷更富含12 C和1H。Hoefs(1997)对微生物作用的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表明,特定元素的不同稳定同位素之所以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馏,是基于反应动力学的原因,即不同稳定同位素在一关键性单方向反应中的反应速度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同位素发生分馏。细菌还原硫酸盐过程中,使32S/34S分馏的关键反应是硫酸盐级S-O键的分裂;在光合作用中,使12C/13C分馏的关键反应是CO2被摄入细胞及随后被酶固定的生物化学反应。在两种主要的原核微生物细菌和古细菌(A rchaea)中,不同的固定碳的方式将产生不同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此外,分子生物标志物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古环境中有机质的来源、恢复古生物化学过程及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Hayes等(1987)从Messel页岩中检测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在-20.9‰~ 73.4‰之间,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是由古沉积环境中不同的生物化学作用所生成,即由甲烷营养微生物、化学自养微生物和化学无机营养微生物生成,或是由湖相沉积物及潮水中生存的生物体生成。Schoell等(1992)对一种未熟原油中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C28藿烷可能来自化学自养微生物,而碳同位素组成较重的C29和C30藿烷类与来自藻类的化合物相似。Ruble等(1994)通过单体烃同位素分析,区分了蓝藻、甲烷营养菌和原生动物对沉积有机质的贡献,并分析了不同有机质的古沉积环境。沉积有机质氮同位素 15N也能够用来区分藻类与陆源植物来源, Peter s等(1978)用 15N的不同来估计加里福尼亚近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Scho ell等(1994)发现,自早中新世至中中新世,藻类标志物和细菌的标志物组成的差异增加是由于中新世加里福尼亚沿岸上升流加强的结果。沉积物中由浮游植物而来的C27甾烷 13C几乎是常数-25.4‰,其值与该地区现代C27甾醇的 13C=-26.4‰非常接近,但指示细菌的C35藿烷的 13C却由早中新世的-25‰降低至中中新世的-30.5‰,记录了由于上升流作用加强,导致海洋上层冷而富含CO2水增多的历史。

6 微生物驱动的物理化学反应动力学

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中参与的物理化学反应已经被大量报道。研究表明微生物对多种物质,包括可溶性有机物、矿物微粒、金属阳离子及稀土和放射性核素等均有很强的亲近性。特别是细菌作为重要的微生物种类,它的细胞壁能强烈吸附水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导致水体金属的含量与细菌的可移动性息息相关。同时,细菌通过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影响金属元素的迁移。因此,微生物可通过吸附和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反应控制地表和地下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目前,微生物吸附金属的定量模型主要用体积分配关系和表面络合模型来描述,体积分配模型广泛应用于金属—细菌系统实验中的定量吸附(M ayers and Bev eridge,1989),它使用相对键合常数或不同金属与细胞壁间的分配系数和相关的Freundlich或Lang muir等温线,对细菌(如B acillus subtilis)键合单一或多种金属离子的能力进行的定量数值模拟。Plette等(1996)提出了一种非理想的竟争吸附(NICA)模型,它用亲合力分布来描述金属离子键合到细菌表面的不同有机官能团,实际上,NICA模型也是一种多组分的Langmuir-Freundlich模型,与分配吸附模型类似,它的参数是特定的,是由每一特定的系统组成决定。Fein等(1997)和Daughney等(1998)提出了比NICA模型亲合力分布基团更为简单的不连续平衡常数来模拟单一金属和单一细菌系统的吸附行为。表面络合模型采用不受溶液条件变化影响的准热力学常数来描述表面化学反应,Fein等(1997)通过金属与B acillus subtilis吸附实验表明金属与细菌表面络合物的稳定性足以使金属随细菌的移动而迁移,从而影响水系统的金属运移。Fow le等(1999)证明能用表面络合模型模拟单一金属和单一菌种实验的金属—细菌表面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据此说明吸附阳离子间的竟争、吸附表面的竟争、随pH值和金属/细菌变化的吸附程度,表明表面络合模型可以精确地估计发生在多组分系统中的细菌对金属的吸附。Nathan等(2003)用表面络合的方法定量研究细菌对金属的吸附,测定每一种金属和细菌的热动力学稳定常数,从而在细菌—水—岩石系统中预测金属的分布。

近年来,对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参与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多种反应—运移模型。其中Hunter 等(1998)提出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RXNT RN)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他用一个动力学反应—运移模型来定量模拟地下水流动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和多成分运移(C、O、H、N、S、M n、

627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Fe、Ca),在这个模型中考虑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化学无机营养过程和无机化学反应的耦合作用,并将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途径、次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矿物沉淀—溶解反应均用动力学来描述。他的主要结论是有机质底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是生物地球化学动力学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次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数值模型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反应的设置。但该模型没有考虑微生物生态方面的动力学特征。Wang等(2001)扩展了Hunter模式,将微生物群落动力学和Hunter建立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到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核素铀污染物的迁移中。Tebes-Stevens等(1998)研究了水溶液物质反应和受动力学过程控制的吸附作用、表面溶解和生物降解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反应。Salvage等(1998)提出的水溶液中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反应的数值模型则考虑了化学系统的动力学和平衡反应,pH和离子化强度;水合过程、吸收、离子交换和沉淀或溶解等化学过程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底物的微生物代谢的化学降解、营养和电子接受体等微生物反应因素。将化学和微生物反应过程以及对流和弥散流的物理学过程结合起来是建立精确的地下水污染物(如核素和重金属)的微生物地球化学的运移数值模型的必要条件,多种成分和多种作用过程的模拟是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7 结束语

综合上述,微生物可以促进许多地球化学过程,微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参与矿物的生长和分解,还表现在部分控制大气成分,参与有机物和无机物循环并影响其全球分布,参与泥炭、煤和石油、天然气的形成等,从而对地球形成以来物质在上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微生物地球化学的成果已经从根本上修正了地球科学的核心观点,人们将会越来越认识到微生物在地质循环中的巨大作用。它的发展也必将对重塑地球演化过程及各层次的自然演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陈建芳.2002.古海洋研究中的地球化学新指标.地球科学进展,17

(3):402~409.

戴永定.1994.生物矿物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572.

戴永定,陈孟莪,王尧.1996.微生物岩研究的发展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11(2):209~214.

戴永定,宋海明,沈继英.2003.河北宣龙铁矿化石细菌.中国科学(D

辑),33(8):751~759.

关广岳.2000.金属矿床氧化带微生物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216.

胡凯,刘英俊,贾蓉芬,等.1993.低温热液条件下有机质富集金机理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B辑),23(8):880~888.

李超,王开发,张玉兰,等.1999.A lternaria tenuis菌孢热模拟生烃试验研究Ⅱ.石油勘探与开发,26(4):30~33.

林丽.1994.拉尔码金矿床中的生物作用.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51~63.

林伟宏,张福锁,白克智.1999.大气C O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通报,44(16):1690~1696.

刘志礼,等.1999.藻类及其有机质成矿作用试验.沉积学报,17

(1):9~18.

陆元法,刘宝郡,薛堂荣,等.1994.狗头金表生生物成矿作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戎昆方,等.1998.初论生物成因的洞穴叠层石的形成条件.中国岩溶,17(3):285~290.

宋一涛.1991.丛粒藻烃类的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2(1):22~

33.

王福星,等.1998.洞穴黑暗带中有无叠层石?中国岩溶,17(3):278~284.

王克将,常弘,廖金凤,等.1999.生物地球化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327~406.

阎葆瑞,张锡根.2000.微生物成矿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158.姚素平.2002.早期煤化作用机制与有机质成岩演化.地球科学进展,17(1):63~68.

叶得泉,钟筱春,姚益民,等.1993.中国油气区第三系(Ⅰ)总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叶连俊.1993.生物成矿作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217.

叶连俊.1996.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北京:海洋出版社,1~283.

殷鸿福,谢树成.1992.四川松潘东北寨金矿预富集过程中的菌藻成矿作用.地球科学,17(3):241~249.

章冰,吴庆余,盛国英,等.1996.细菌降解前后小球藻热模拟生成的气、油和类干酪根.地球化学,25(2):105~111.

张捷,包浩生.1995.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0

(5):458~463.

张景荣.1998.生物—有机质在金成矿作用中的实验研究.见:胡受奚,王鹤年,王德滋,张景荣主编.中国东部金矿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26~236.

张枝焕,杨藩,李东明,等.2000.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5(1):65~70.

References

Altsch uier Z S,Sch nepfe M M,Silber C C,et al.1983.Su lfur diagenesis in Everg lad es peat and origin of pyrite in coal.

Science,221(2):221~227.

Am ellal N,Portal J M,Ber th elin J.2001.Effect of soil stru cture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polycyclic ar om atic hydrocarbons w ith in aggregates of a contam inated soil.Applied Geochem istry,16: 1611~1619.

Barker W W,Banfield J F.1996Biologically versu s inorganicallymediated eatherin g reactions:Relationships betw een minerals an d extracellular microbial polymers in lithobion tic communities.Chemical Geology,132:5~69. Barker W W,Welch S A,Chu S,et al.1998.Ex perim ent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b acteria on alu minosilicate w eather ing.Am erican M in eralogist,83:1551~1563. Barghoon E S,S chopf J W.1965.M icroorganis ms from th e late

628地 质 论 评2004年

Precambrian of Central Aus tralia.Science,150:337~339. Beijerinck M W.1913.Oxydation des M ang ancarb on ates d urch Bakter ien und Schimmelpilze.Folia M icrobiol,(Delft)2:123~134.

Benn ett P C,Roger s J R,C hoi W J,et al.2001.Silicates,s ilicate w eathering,and microb ial ecology.Geomicrobiology Journ al, 18:3~19.

Bern er R A.1984.Sedimentary pyrite form ation:An up date.

Geochim Cos mochim Acta,48(5):605~615.

Beveridge T J.1989.Role of cellular des ign in bacter ial metal accumulation and mineralization.Ann.Rev.M icrobiol,43:147~171.

Blakem ore R.1975.M agn etotactic bacteria.Science,190:377~379.

Boon J J,Van der M eer F W,Schuyl P J W,et 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anic

g eoch emical analysis of cores from site362Walvis Ridg e,DSDP

L EG40.In:Bolli H M,Ryan W F B,eds.Initial Reports of th e Deep S ea Drilling Project.Wash ington: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er nmen t Prin tin g Office,40(su ppl):627~637.

Bras sel S C,Eglin ton G,M arlowe I T,et al.1986.M olecular s tratigraphy:A new tool for climatic ass es sment.Natu re,320: 129~133.

Bryner L C,Jameson A K.1958.M icroorg anis ms in leaching s ulfide m inerals.Appl.M icrobiol,6:281~287.

Burne R V,M oor e I S.1987.M icrobialites:Organosedimentary

d eposits of benthic micr ob ial commu nities.Palaios,2(3):241~

254.

Chen Jian fang.2002.New geoch emical proxies in p aleoceanogr aphy s tudies.Advance in E arth Sciences,17(3):402~409(in

C hinese w ith Englis h abs tract).

Colmer A R,T emple K L,Hinkle M E.1950.An iron-oxidizing

b acterium from the acid m ine drainage of s ome bitum inous coal

m ines.J.Bacter iol,59:317~328.

Crerar D A,Barnes H L.1974.Depos ition of deep-sea manganese.

Geochim.Cosm ochim,Acta,38:279~300.

Cunn igham K I,Northup D E,Pollastro R M,W right W G,Larock

E J.1995.Bacteria,fung i and b iokars t in Lechugu illa C ave,

C arlsbad C averns National Park,New M exico.Environ Geol.,

25:2~8.

Dai Yongding.1994.Biologic M ineralogy.Beijing:Th e Petroleum Ind ustry Pr ess,1~572.

Dai Yongding,Chen M eng'e,W ang Yao.1996.Developmen t and p ers pective of res earch for m icrobolites.Advance in Earth S ciences,11(2):209~214(in Chin 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 Dai Yon gding,Song Haim ing,S hen Jiyin g.2003.Foss il bacteria in Xuanlong ir on or e deposits of Heb ei Province.S cience in Ch ina S eries(Series D),33(8):751~759(in Chinese).

Dass ar ma S,Fleisch man n E M.1995.Halophiles.New York:Cold S pring Harbor L aboratory Press.

Daugh ney C J,Fein J B,Yee N.1998.A comparis on of the th ermodynamics of metal adsorption on to tw o common bacteria.

C hem ical Geology,144:4161~4176.

Defarge C,et al.1994.Kopara in Polynes ian atolls:early stag es of formation of calcareou s stromatoletes.S ed.Geo.,89:9~24. Defarge C,et al.1996.T exur e of microb ial sediments revaled by cryo-scann ing electron m icroscopy.J.Sed.Res.,66:935~947.

De Vrind-de J on ge E W,Vrind J P M.1997.Algal depos ition of car bonates and silicates.In:Baneld J F,Nealson K H,eds.

Geomicrobiolog y:interactions betw een microbes and min erals.

Review s in M ineralogy,35,W as hington DC:M in eralogical S ociety of America,267~307.E hren berg C G.1838.Uber die Bild ung der Kreidefelsen un d des

Kreidemergels du rch u nsichtbar e organism en.K nigliche Akadem ie d er Wis sen sch aften zu Berlin,Abhandlungen1838, Physikalische Abhandlungen,59~147.

E hrlich H L.1996.Geom icrobiology,3rd ed.M arcel Dekker,

Inc.,New York.

E hrlich H L.1998.Geom icrobiology:its sign ificance for geology.

Earth-Science Review s,45:45~60.

E hrlich H L.1999.M icrobes as geologic ag ents:their role in

mineral formation.Geomicrobiol J.,16:135~154.

E ric S,Pau la L,Karel W.1997.Detection of shifts in microbial

comm 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soil caus ed by copper contamination us ing amplified ribos om al DNA res triction analysis.FEM S M icrobiol Ecol.,23:249~261.

Fein J B,Daugh ney C J,Yee N,et al.1997.A chem ical equ ilibrium model for metal adsorp tion onto bacterial surfaces.

Geoch imica et Cosmoch imica Acta,61:3319~3328.

Folk R L.1993.SEM imaging of b acteria and nannobacteria in carbonate sediments and rock s.J.Sed.Petro.,63:990~999. Fortin D,Ferris F G,Beveridge T J.1997.S urface-mediated mineral develop ment by bacteria.In:M in 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view s in M ineralog y,52~533.

Fow le D A,Fein J 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petitive adsorption of metal cation s onto tw o gram positive bacter ia:T esting the chem ical equ ilibrium model.Geoch imica et Cosm ochimica Acta,63:3059~3067.

Freem an K H,Wakeham S G.1992.Var iations in the distrib ution 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alk enones in Black S ea par ticles and sediments.Or g Geochem.,19:277~285.

Fujita Y,Ferr is F G,Law s on R D,et al.2000.Calcium carbonate recipitation by Ureolytic S ubsu rface Bacteria.Geomicrobiology Journ al,17:305~318.

Glow a K R,Arocen a J M,M ass icotte H B.2003.Extraction of potas sium and/or magnesium from selected soil minerals by piloderma.Geom icrobiology Jour nal,20(2):99~112.

Golu bic S.1973.T he relationsh ip betw een b lue-green algae and carbonate dep os its.In:Car r Nm B,W hitton B A,eds.The biology of the b lue-green algae.Oxford:Black w ell,434~474. Gorbus hina A A,Boettcher M,Brum sack H J,et al.2001.

Biogenic fors terite and opal as a produ ct of biodeterioration and Lichen tr om atolite For mation in Table M ountain S ystem s (T epu is)of Venezuela.Geomicrobiology Journal,18:117~132.

Gould G W,Corry J E L,eds.1980.M icrobial Gr ow th and Su rvival in Ex tr emes of Environments.New York:Academ ic Pres s.

Guan Gu angyu e.2000.M icrobial Geochemistry in oxidation zone of metallic ore deposit.Beijing:Science Pres s,1~216(in Chin ese).

Harder E C.1919.Iron depositing bacteria and their geolog ic relations.U.S.Geol.S urv.Prof.Pap.113.89.

Hayes J M,T ak igiku R,Ocam po R,et al.1987.Is otop ic comp os itions an d probable or igins of organic molecu les in the Eocene M ess el s hale.Natur e,329:48~51.

Herald P J,Zottola E A.1989.Effect of variou s agents upon the attachm ent of Pseudomonas fragi to stainless steel.Journal of Food S cience,54:461~464.

Hoefs J.1997.Stable isotope geochemis tr y,4th edn.Springer, Berlin,5:41~42,59~60.

Hos e L D,Palmer A N,Palmer M V,et al.2000.M icrobiology and geochemistry in a hydrogen-su lphide-rich karst environm ent.

Chemical Geology,169:399~423.

629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Hu Kai,L iu Yingjun,J ia Rongfen,et al.1993.The experimental s tudy of gold enrich men t in organic m atter in low-tem perature

h ydrotherm al fluids con dition.S cience in China(Series B),23

(8):880~888(in Chinese).

Hunter K S,Wang Y F,Cappellen P V.1998.Kinetic modeling of m icrobially-driven redox chem istry of subs urface environm ents: couplin g transp ort,microbial metabolis m and geochemis tr y.

J ournal of Hydrology,209:53~80.

Janice R,Coles P,Yavitt J B.2002.Control of M ethane M etabolism in a Fores ted orthern W etland.New York State,by Aeration,Sub strates,and Peat Size Fraction s E om icrobiology J ournal,19:293~315.

Jones B.1995.Process es as sociated w ith microbial b iofilms in the tw ilight zone of caves:ex amp les from the Cayman Is lan ds.J.

S ed.Res.,A65:552~560.

Jones D,W ils on M J.1986.Biomineralization in crus tos e lichens.

In:Leadbeater B S C,Riding R,ed s.Biomin eralization in lower plants and animals.Oxford:C larendon,401.

Jones B,Pemberton S G.1987.Th e role of fungi in the diagenetic alteration of s par calcite.Can.J.Earth Sci.,24:903~914. Kates M,Ku shner D J,M athes on A T.1993.T he Biochemis try of Ar chaea(Archaeb acteria).New York:Elsevier.

Kato C,Li L,Nogi Y,et al.1998.Extremely barophilic bacteria is olated from the M ar ianas T rench,Challenger Deep,at a depth of11000meters.Applied and Env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64: 1510~1513.

Krumbein W E.1983.M icrobial Geochem istry.Oxford:Blackw ell S cientific Pu blications.

Krumbein W E.1986.Biotr ans fer of m inerals by microbes and m icrobial mats.In:Leadbeater B S C,Riding R,eds.

Biomin eralization in low er plants and animals.Oxford:

C larendon Pres s,55~72.

Kuypers M M M,Blokker P,Erbach er J,et al.2001.M as sive expansion of marine Ar chaea d uring a mid-Cr etaceous oceanic anoxic event.Science,293:92~94.

Lambers H.1987.Grow th,respireation,exudation and symbiotic ass ociation s:the fate of carbon tran slocated to the roots.In: Gregory P J,et al,eds.Root Developm ent and Function.

C amb ridge UK:Cambridge U nivers ity Press,125~146. Larock P A,Ehrlich H L.1975.Ob ser vations of bacter ial m icrocolonies on th e s urface of ferromanganes e nodules from Black Plateau by s canning electron micros copy.M icrob.Ecol., 2:84~96.

Ledin M,Peders en K.1996.T he environ mental im pact of mine w astes r oles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s ignificance in treatment of mine w astes.E arth Sci.Rev.,41:67~108.

Li Chao,Wang Kaifa,Zhang Yulan,et al.1999.StudyⅡon the th ermal simulation for generatin g hydr ocar bon by A lte rnaria tenuis f ung i.Petroleum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6(4): 30~33(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Lin Li.1994.Biologic process in Larma gold deposit.Chengdu:

C hen gdu S cience&Techn ology Press,51~63(in Chinese). Lin W eihong,Zhang Fusu o,Bai Kezhi.1999.Responses of p lan t r hizosph ere to atm ospheric CO2enrich men t.Chinese Scien ce Bulletin,44(16):1690~1696(in Ch ines e).

Liu Zhili,et al.,1999.M ineralization tes ts made by algae and it's org anic matters.Acta Sedim entologica Sinica,17(1):9~18(in

C hinese w ith Englis h abs tract).

Lu Yuanfa,Liu Baojun,Xue T an grong,et al.1994.Nugget S urface Biomin eralization.Ch engdu:Southw es t Jiaotong U nivers ity Press(in Chin ese).

M acalady J,Banfield J F.2003.M olecular geomicrobiology:gen es

and geochem ical cycling.E arth and Planetary S cience Letter s, 209:1~17.

M aur ice P A,Vierkorn M A,Hers man L E,et al.2001.

Enh ancement of Kaolinite Dissolution by an Aerob ic P seu domonas me ndoc ina Bacterium.Geomicrobiology J ournal, 18:21~35.

M ayers I T,Beveridge T J.1989.T he sorption of metals to Bacillu s su btilis w alls from dilute solutions and sim ulated Hamilton harbor(Lake Ontario)w ater.Can adian Journ al of M icrobiology,35:764~770.

M clean R J C,Beauch emin D,Beverid ge T J.1992.Influence of oxidation s tate on iron bin ding by bacillu s licheniformis capsule.

Applied and Environ mental M icr ob iology,58:405~408.

M erz M U E.1992.T he biology of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by Cyanobacteria.Facies26:81~102.

M ojzsis S J,Arrhenius G,M cKeegan K D,et al.1996.E vidence for life on earth before3800million years ago.Natur e,384,55~

59.

M ountfort D,Orpin C G.1994.Anaer ob ic Fungi:Biology, Ecology,and Function,M arcel Dekker.Inc.,New York.

M uen tz A.1890.Sur la decomposition des roch es et la form ation de la terre arable.C.R.Acad.Sci.(hebd.seances)(Paris)110: 1370~1372.

M ullen M D,W olf D C,Ferris F G,et al.1989.Bacterial sorption of h eavy metals.App lied an d Environ mental M icrobiology,55: 3143~3149.

Nathan Y,J eremy B F.2003.Quan tifying metal adsorp tion onto bacter ia mixtures:a tes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 urface comp lex ation model.Geom icrobiology Journ al,20(1):43~61. Oph ir T,Gutnick D L.1994.A r ole for exopolysacch arides in the protection of microor ganis ms from desiccation.Applied and Environm ental M icrobiology,60:740~745.

Peters K E,Kaplan I R.1978.Correl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ratios in s edim entary organ ic matter.Lim nology and Oceanography,23:598~604.

Peters K E,M oldowan J M.1993.Th e biomaker guid e: inter preting molecular fos 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Prentice Hall,Inc.,New J ers ey,USA

Plette A C C,Benedetti M F,Van Riem sdijk W H.1996.

Competitive bind ing of prontons,calcium,cadmium,and z inc to isolated cell w alls of a g ram-p os itive s oil bacter ium.

Environm ental Science&Tech nology,30:1902~1910.

Poole R K,Gadd G M.1989.M etal-m icrobe interactions.Spe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 ociety for General M icrobiology,26.

Oxford:OIRL Pres s.

Popp B N,T akigiku R,Hayes J M,et al.1989.T he post-paleoz oic ch ronology an d mechanism of 13C depletion in marine organ ic matter.America Jour nal of S cience,289:436~454.

Popp B N,Law s E A,Bidigare R R.1998.Effect of phytoplankton cell geometry on carbon is otopic fractionation.Geoch imica Cosm ochimica Acta,62:69~77.

Raisw ell R,Bu ckley F,Bern er R A,et al.1998.Degree of pyritization of iron as a paleoenvironm ental indicator of b ottom-w ater oxyg enation.J.S ed.Petrol.,58(7):812~819.

Ray R,L ittle B,W agner P,Hart K.1997.Environmental scan ning electron m icroscopy investigations of b iod eterior ation.

Scan ning,19:98~103.

Rice D D,Claypool G E.1981.Generation,accum ulation and resource potentiall of biogenic gas.AAPG Bull,65(1):5~25. Rich ards on L L,Aguilar C,Nealson K H.1988.M angan ese oxidation in pH and O2microenvironments produced by phytoplankton.Limnol.Oceanogr.,33:352~363.

630地 质 论 评2004年

Robb F T,Place A R.1995.T hermophiles.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 s.

Rong Kunfan g,et al.1998.Developed con dition s of b iogenic cave s tromatolite.Foss il bacteria in Xuanlon g iron ore depos its of Hebei Province.Carsologica Sin ica,17(3):285~290(in C 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Ru ble T E,Bakel A J,Philp R 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pound specific isotopic variability in Uinta Bas in native bitum ens:Paleoenvironmental im 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Geochem.,21:661~671.

Salvage K M,Yeh Gour-T syh.1998.Developmen t and application of a numerical model of kin etic and equilibr ium microbi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reactions(BIOKEM OD).J ournal of Hyd rology,209:27~52.

Saxby I D,W olf K H.1976.Handbook of s tr atabound and s tratiform ore depos its.2.

Schlegel H G,Bow ien B.1989.Autotrophic Bacteria.New York: S pringer Verlag.

Schoell M,M cCaffrey M A,Fag o F J,et al.1992.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28,30-b isnorhopances and oth er biological m ark ers in a M ontarey crude oil.Geoch em Cosmochim Acta, 56:1391~1399.

Schoell M,Sch outen S,S inningh e D J S,et al.1994.A molecular org anic carb on record of M iocene clim ate.Science,263:1122~1125.

Schopf J W.1993.M icrofos sibles of the E arly Archean Apex chert :new evidence of the antiqueity of life.S cience,260:640~646.

Schw ertmann U.1991.Solubility and dis solution of ir on oxides.

Plant Soil,130:1~25.

Scott K M,Robins on J J,Nguyen D T,et al.1999.Form I and Form II Rubis co in chem oautotrophic bacter ia:influence on s table carbon isotope values(Ab str).en.M eet.Am.Soc.

M icrobiol,99:383.

Sh en Y,Buick R,Canfield D E.2001.Is otopic evidence for m icrobial su lphate reduction in the early Archaean era.Nature, 410:77~81.

Sim on eit B R T.1986.Hydrotherm al petroleum fr om recen t

d iatomaceou s sedimen ts in Guaymas Bas in,th

e Gul

f of

C alifornia.Institute of Geochem istry Academia S inica.Annu al

r esearch report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laborator y1986-

b iomark ers an d kerogens.Guiyang:Gu izhou People's

Pub lish ing Hou se,464~501.

Small T D,W arren L A,Ferris F G.2001.Influence of ionic s treng th on s tr on tium sorption to bacteria,Fe(Ⅲ)oxide,and composite bacter ia-Fe(Ⅲ)oxide su rface.App lied Geochemistry,16:939~946.

Somm ers M G,Dollhope M E,Douglas S.2002.Fresh water Ferromanganes e Stromatolites from Lake Vermilion, M innesota:M icr ob ial Cultu ring and Environm ental S cann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 Investigations.Geom icrobiology Journ al,

19:407~427.

Song Yitao.1991.Study on hydrocarbon of b otryococcus.Oil and Gas Geology,12(1):22~33(in Ch ines e with English abs tr act).

T ebes-Stevens C,Valocchi A J,VanBries en J M,Rittmann B E.

1998.M ulticomp on ent transport w ith coup led g eoch emical and m icrobiological reactions:model description and exam ple s imulations.Jour nal of H yd rology,209:8~26.

T rudinger P A,Wolf K H.1976.Han dbook of stratab ou nd and s tratiform ore depos its, 2.

Ven katesana M I,Ruthb E,Raoc P S,et al.2003.Hydroth erm al p etroleum in the sediments of th e An dam an Backar c Basin,

Indian Ocean.Applied Geochemistry,8:845~861.

Vernadsk y V I.1944.Problems in biochemistry,II:The fundamen tal matter-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inert natu ral bodies of the biosph ere.T rans actions of the Connecticu t Academy of Arts&Sciences,36:483~517.

W ang Fuxing,et al.1998.Do stromatolites occur in th e dark-zone of kars t caves?Car sologica Sinica,17(3):278~284(in Chin ese w ith Englis h abs tract).

W ang Kejiang,Chang Hong,Liao Jin feng,et al.1999.

Biogeochem istry.Guang zhou:Guan gdong Science& T ech nology Pres s,327~406(in Chinese).

W ang Yifeng,Hans W P.2001.Kinetic modeling of microbially-driven red ox hem istry of radionuclides in s ubs urface en vironmen ts:couplin g transport,micr ob ial metab olism and geochemistry.Journal of Contam inan t Hydrology,47:297~309.

W es tbroek P.1991.L ife as a geological force:dyn amics of the earth.Norton,New York,US A.

W inogradsk y S.1887.U ber Sch w efelbacterien.Botanis che Zeitung.XL V:489~507.

W oes e C R.1987.Bacterial evolution.M icrobiol.Rev.,51:221~271.

W oks man S A.1932.Principles of Soil M icrobiology,2nd.Ed.

Rev.W illiam s&Wilkins,Baltimore,M D.

Yan Baorui,Zhang Xigen.2000.M icrobial metallogeny.Beijing: Science Pres s,1~158(in C hinese).

Yao Suping.2002.Advan ces in th e mech anis m of early-stage coalification an d diagensis of organic m atter.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7(1):63~68(in C hinese).

Ye Lianjun.1993.Biomin eraliz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1~217 (in Chinese).

Ye Dequ an,Zhong Xiaoch un,Yao Yimin,et al.1993.Tertiary of the oil an d g as area in Ch ina(Ⅰ).Beijing:T he Petroleum Indus tr y Press(in Chinese).

Ye Lianjun.1996.Bio-organ ic min eralization.Beijing:Ocean Pres s, 1~283(in Ch ines e).

Yin Hongfu,Xie Shuchen g.1992.Th e mineralization of bacteria and algae in th e p re-enrich men t of dong beizh ai gold deposit, Songp an,Sich uan Province.E arth Science,17(3):241~249 (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Bin g,W u Qin gyu,S hen g Guoying,et al.1996.Gas,Oil and kerogan-like materiall g enerated by pyrolysis of chlorella before and after bacter ial deg radeation.Geochimica,25(2):105~111(in Ch ines e w ith E nglis h abs tract).

Zhang J ingrong.1998.Exper imental s tudy on organism-organ ic matter and gold deposits relation ship.In:Hu Sh ou xi,Wang Hen ian,Wang Dezi,Zhang J ingrong,eds.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deposits in East C hina.Beijing:Science Pres s,226~236(in chinese).

Zhang J ie,Bao Haosh eng.1995.On biok ars t and its micromorphological res earch.Advan ce in Earth Scien ces,10

(5):458~463(in Ch ines e).

Zhang Zhih uan,Yang Fan,Li Dongming.2000.Th e organ ic geochemistry research progress in Cenozoic S alified lake in Chin a.Advance in Earth s ciences.15(1):65~70(in Chin es e). Zhang C L,Horita J,C ole D R,et al.2001.Factor s affecting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biogenic siderite.Geoch im.

Cosm ochim.Acta,65:2257~2271.

Zhang C L,Ye Q,Goetz D,Reysenbach A-L,et al.2002.Carb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s ass ociated with thermophilic bacteria T herm otoga maritima and Pers ephonella marina Environ.

M icrobiol,4:58~64.

631

第6期陈 骏等: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Zehnder A J .1991.Biology of Anaerobic M icroorganis ms .New

York :John W iley &Sons .

The History and Advances of Microbial Geochemistry

CHEN Jun 1),YAO Suping 1),JI Junfeng 1),ZHANG Chuanlun 2),LI Yiliang 2)

1)D ep artment of E ar th S cience ,N anj ing Univ er sity ,210093

2)S av annah Riv er Ecology L abor atory and M arine Sciences D ep artment ,U niv er sity of Geor gia ,US A

Abstract

The histo ry and advances of micr obial geochem istry are elucidated in this article.

Some

microorg anisms,including various kinds of bacter ia,fung i,algae and pr otozoa,can pro mote a lot of geolo 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cesses .T 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ock and mineral w eathering ,elem ents mo bilization and accumulatio n,tr ansfor matio n of org 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and mine form ation and so on.They take par t in the cycles of org anic and inorganic matter and influence the com positio n of the atmosphere in respect to O 2,CO 2and CH 4,then have ex er ted important contr ol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tter in the upper litho sphere ,the hy drosphere ,and atmospher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merg ing of modern geochemistr y w ith microbiolog y w ill inspire the development of g eo sciences and bio sciences.

Key words :microbial g eo chemistry ;geomicrobio logy ;enviro nm ental m icrobiolo gy;w eathering pr ocess;biom ineralizatio

n

632地 质 论 评

2004年

《高级微生物学研究进展》期末复习题

1.It is well known that microbes are:pioneers, ubiquitous, metabolically varied, helpful,harmful and alien, please write out your understanding to each aspect above and also show at least one example to support your understanding. 众所周知,微生物是:先驱,无处不在,代谢多样,有益,有害和外来性,请在上面的每个方面写出你的理解,并至少显示一个例子来支持你的理解。 2.Please list and explain the major subdisciplines of modern microbiology based on your knowledge. 请根据您的知识列出并解释现代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其他微生物之间,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外界环境理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各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等等。实际上,微生物学除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外,还包括了有别于动植物研究的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是一门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微生物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微生物学,当今的发展无疑是最为活跃、最为迅速、最为辉煌、影响最大的生命科学之一。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又可根据研究的侧重面和层次不同而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还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按研究对象分,可分为细菌学,放线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藻类学等。按过程与功能分,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细胞微生物学等。按生态环境分,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水域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宇宙微生物学等。按技术与工艺分,可分为发酵微生物学,分析微生物学,遗传工程学,微生物技术学等。按应用范围分,可分为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预防微生物学等;按与人类疾病关系分,可分为流行病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随着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正在不断形成和建立。 细胞微生物学 (cellular microbiology)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基因组学等在分子水平、基因水平和后基因组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生命本质的分支学科和新型研究领域的出现,表明微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Based on your understanding, in what areas/parts microbes might exist in human body? And discuss the good and bad effects of these microbes to human health (Giving examples is good). 根据您的理解,人体内可能存在哪些区域/部位微生物?并讨论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好坏效果(举例说明是好的)。答:1、皮肤微生物组:皮肤主要由四门细菌组成: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还有含有双链DNA(dsDNA)的病毒,如多瘤病毒科和乳头瘤病毒科。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通常由皮肤微生物群感染引起。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特应性皮炎皮肤上非常普遍,并且与特应性皮炎临床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2、口腔微生物组:通常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棒状菌(主要由链球菌和放线菌组成)和革兰氏阴性球菌(韦荣球菌科)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定植的口腔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其中大多数菌水平与血浆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也促进血栓的形成。 3、肠道微生物组:主要是大肠杆菌、粪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双歧杆菌也可增加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还可间接活化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合成、活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4、呼吸道微生物组: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韦荣球菌属、嗜血菌属以及奈瑟球菌属。与健康人群相比,哮喘患者的呼吸道中嗜血菌属、莫拉菌属和奈瑟球菌属明显增加,而普雷沃杆菌属明显减少。4.Recently, microbe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bra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 (e.g.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ased on your understanding, please discuss how microbes might affect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uch diseases (Giving examples is just fine). 最近,根据您的理解,发现微生物与大脑发育和疾病(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请讨论微生物如何影响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给出的例子很好)。 答: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也是导致痴呆的最主要原因。Aβ沉积往往被认为是AD发病的始动环节,而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则推动了AD的病情进展,神经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或坏死,最终导致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积聚的Aβ周围出现炎症反应和胶质增生,其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肠道微生物的酵解产物SCFAs可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小胶质细胞,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成熟。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引发了一系列炎症因子的产生,不仅可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也可通过影响脉管系统破坏血脑屏障,加大对大脑的损害。此外,变形菌门的某些细菌自身便可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如IL-6、IL-8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肠道微生物参与人体的物质代谢,包括胆固醇代谢和对血糖的调节,而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增大AD的患病风险,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较高罹患AD的风险。许多病原微生物如单纯疱疹病毒、肺炎衣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弓形虫、HBV、人类巨细胞病毒也都被认为同AD相关。

瘤胃微生物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_郭同军

瘤胃微生物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郭同军1,2,王加启1,王建平1,霍小凯1,2,卜登攀1,魏宏阳1,周凌云1,刘开朗1 (1.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当前人们对瘤胃中微生物的认识只有10%~20%,不断改进研究技术和手段,才能大大推动瘤胃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作者阐述了瘤胃微生物传统定量方法(滚管计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和分子生物学定量方法,如探针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D GGE、定量PCR和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等的应用状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瘤胃微生物;滚管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Real2Time PCR;流式细胞计量术 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236(2009)0420019206 反刍动物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瘤胃发酵系统。瘤胃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目前为止,所知细菌达200种以上,活菌数为1011个/mL,原虫超过25个属,其数量为104~106个/mL,真菌含有5个属(Miron等,2001)。由众多的细菌、真菌和原虫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不仅每种微生物与底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复杂(冯仰廉,2004)。传统定量方法如滚管法(Hun2 gate,1969)和最大似然法(Dehority等,1989)只能培养瘤胃微生物中的一小部分,这使得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被严重低估(Amann等,1995)。20世纪80年代,基于16S/18S rRNA/rDNA的分子生物学定量方法的兴起,可以提供微生物核酸分子方面的特征,评价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 收稿日期:2008211226 作者简介:郭同军(1981-),男,甘肃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瘤胃微生物工程。 通信作者:王加启(1967-),男,安徽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牛奶质量改良研究。E2mail: wang2jia2qi@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201.html,;010*********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奶业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4和2006BAD04A10)。系统发育关系(Tajima等,1999),而且还能对瘤胃微生物进行计数(Sdiva等,2004),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人们不断的发现许多新的瘤胃微生物品种(K oike等,2003;Shin等,2004)。认识瘤胃微生物的功能、活动规律和建立准确、快速、高效的瘤胃微生物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是瘤胃微生态研究必然的趋势。作者主要就当前瘤胃微生物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阐述。 1 定量研究方法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评价 1.1 传统定量方法 采用Hungate发展起来的厌氧培养技术,以及采用模拟瘤胃环境而设计的培养基,对瘤胃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培养、计数、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别、分类等。瘤胃细菌与真菌的数量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常采用滚管法计数,以及最大或然数计数法(mo st p robable number,MPN) (Dehority等,1989)。 1.1.1 稀释平板记数法 稀释平板记数法又称活菌记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高度稀释条件下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特征设计的记数方法。瘤胃液中细菌或真菌的活菌记数常采用亨氏滚管计数法(roll2t ube tech2 nique)(Hungate,1969)。亨氏滚管计数法可以获 Abstract:The advances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feedstuff evaluation and formulation techniques of broiler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t showed that feeding phases decision is more scientific f rom three to four phases;nutrient requirement specifica2 tions is presenting diversified trend of development,which are referred to be combined with the broiler breeds,environment, production goal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s of the feedstuff itself etc;secondly,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itself is rel2 ative invariable,but if the coefficients matrix of formulation model is integrated f rom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utrients of used feedstuff,it will evidently enhance the true probability for goal nutrients to reach.The third,performance prediction a2 bout broiler is improved when diets are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ize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The results and thought can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new generation expert system of broiler feeding and nutrition. K ey w ords:broiler;nutrient requirements;formulation technology;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ility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结论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校园概况沈阳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 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采样高度为1.2~1.5m,采样时间1min,采样流量28.3L/min。细菌在37℃培养48h,霉菌在26℃培养72h 后,分别计数两级采样皿中的细菌菌落数和霉菌菌落数(cfu),也即捕获在采样皿中的空气细菌粒子数和霉菌粒子数。全年共采样2016份。 1.3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高盐查氏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按使用说明配置、灭菌。使用Φ9cm平皿,每平皿倾注20ml培养基,冷却备用。 1.4主要仪器JWL-2 两级筛孔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北京检测仪器有限公司;DXC-280B型不锈钢手提式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YLN-30A菌落计数器,北京市亚力恩机电技术研究所;SHP-250型生化培养箱和MJP-250型霉菌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B-4A控温电热板,金坛市天竟实验仪器厂,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下采样时使用。 1.5 统计分析菌落计数后,按照公式n=N×1000/(Q×t)计算受检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式中:N—平皿菌落计数,个;Q—空气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1.6质量评价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细菌菌落总数≤2500cfu/m3为合格。 2.结果 2.1空气中细菌粒子浓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见表1,图1。 由表2可见,同样在冬季,室外空气中霉菌粒子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季节,而在室内

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要:微生物药物作为广泛使用的临床药物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抗感染、抗肿瘤、降血脂和抗器官移植排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29年青霉素被发现后20世纪4年代以来,已有上百种抗生素先后用于临床的细菌感染治疗、肿瘤化疗、降血脂以及器官移植康排异反应。总体上,由于微生物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寿命延长了15年。广义的微生物药物即由微生物发酵获得的药物现约占全球医药生产总值的50%。 1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为创新微生物药物提供更多的药物靶标。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微生物学要就的深入,近期将有5000个功能基因或蛋白被认为是潜在的药物靶标,是20世纪末已经确定的药物靶点的10倍以上,这为微生物新药的筛选与发展奠定了更广阔的基础。具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世界范围内已有2500种以上的病毒,582种细菌,100多种的真菌的基因组完成测序。与此同时,蛋白基因组学研究正在兴起,2002-2005年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人类肝脏蛋白组学计划”,鉴定和发现了一大批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构建了大规模的蛋白中数据库,系统测定了一部分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全面系统的解析出108个独立蛋白质三维结构,发现了一批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制备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蛋白质单克隆抗体库。 作为病原微生物来讲,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微生物必须基因和治病基因的确定提供了前提。对于一般的病毒来讲,其整个基因组可

以编码10个左右的蛋白基因,其中有4~6个功能蛋白可作为药物靶标,如再加上特定的病毒的细胞辅助蛋白,可有10个以上的药物靶标。真菌的基因组在2、5-81、5mb,作为真核生物,其许多蛋白质是保守的,在生物的进化当中被保留下来,另一些蛋白在进化中被遗弃了,并代之以新的蛋白基因。通过与人类功能基因的比较,找出真菌必需的和与人类有差异的基因与蛋白,对医疗上重要真菌基因组的分析有可能抗真菌药物靶标。 2高通量药物筛选在微生物药物早期发现的应用,加速了苗头化合物的获得。 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抗生素,是现代规模化药物筛选的开端,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物粗提品的药物筛选,由于重复性较差,活性成分纯化的难度大,限制了创新微生物药物筛选的速度和成功率,也是大的药物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组合化学制备的大规模化合物库的高通量药物筛选。虽然筛选效率大大提高,但得势不得利,其获得新的化学实体的数量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随着新药标准的提高,新的化学实体反而成下降趋势。因此,天然药物作为创新药物的筛选资源再度受到重视。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相对于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来讲,具有更易开发利用,不不破坏生态环境,可通过发酵大量获得和易于采用生物技术等优点。高通量微生物药物筛选模型已达150种,年筛选量已由“十五”期间的20万样次,发展到“十一五”期间的100万样次。就微生物药物的筛选规模和水平来讲,我国的创新微生物药物筛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赵光辉1,2,赵改名1,刘 蓉3,王玉芬2,谢 华2,冯 坤1,崔艳飞1,黄现青1,2* (1.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2.双汇集团技术中心,河南漯河 462003; 3.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河南信阳 464000) 摘 要 简要介绍了预测微生物学模型的2个类型(品质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估模型),特定腐败菌在微生物预测中的特殊作用,可追溯技术、温度综合函数和生物指示器等新技术在微生物预测中的应用,以及国外的预测模型库和国内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预测微生物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生物;预测模型;特定腐败菌;模型库 中图分类号 Q93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7021(2010)04-0076-07 Advance m ent of Predicti ve M icrobiology Z HAO Guang hu i1,2,Z HAO Gai m ing1,LI U Rong3,WANG Yu fen2,XI E H ua2, FENG Kun1,C U I Y an fe i1,HUANG X i a n qi n g1,2 (1.C oll.of F ood S ci.&Technol.,H e nan Ag ric.Un i.,H enan K e y Lab.o f M eat Process.&Qua lit y Safet y C on t., M e a tP rocess.&Qualit y Safet y Cont.Eng i n.Technol.R es.C tr.,Zhengzhou450002;2.Technol.C tr.of Sh i ne w ay G roup;Lu ohe462003; 3.X i nyang P o w er Suppl y C o mpany,H enan Prov i nce P o w er C o mpany,X inyang464000) A bstrac t Tw o types of t he predicti ve m icrob i o l ogy mode,l the special ro l e o f spec ifi c spo ilage m icrobes;t he app lica ti ons o f techno logy,te mperature co m prehensive f uncti on and bio i ndica tor and other new techno l og ies i n predictive m i c robiology w ere traced,t he research prog ress o f the R epre d icti veM od e lL i bra ry abroad and current studies i n hom e coun try w ere briefl y rev i ewed i n this paper;and the deve l op m en t trend of the pred i c ti ve m i c robiology w as also prospected. K eywords pred icti ve m icrob i o logy;predictive m ode;l spec ific spo ilage m i crobe;repred icti ve model li bra ry 20世纪80年代初,Ross等[1]最先提出 微生物预报技术这一概念,从此预测微生物学便应运而生。食品预测微生物学(Food Pred ictive M icro b iology)是一门在微生物学、数学、统计学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学科。它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和设计一系列能描述和预测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长和衰亡的模型。它是依据各种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特征信息库,通过计算机的配套软件,在不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的前提下,判断食品内主要病原菌或腐败微生物死亡、残存和增殖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食品安全做出快速评估的预测方法[2 3]。1983年,国外食品微生物学家小组应用直观预测的De l p h i 工艺,用计算机预测了食品货架期,开发了腐败菌生长的数据库,从此揭开了预测微生物学序幕[4]。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式,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食品中的病原菌(如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后来,随着食品企业对自身产品品质问题的关注,腐败菌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对这些细菌进行建模[5]。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更是致力于微生物预测软件开发,旨在对食品货架期进行有效的预测,并对致病菌进行风险评估[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09G J D00047) 作者简介:赵光辉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E ma i:l z ghw ork@s i na.co m *通讯作者。Te:l0371 ********,E m ai:l hxq8210@126.co m 收稿日期:2010 01 04;修回日期:2010 04 27 76微生物学杂志 2010年7月第30卷第4期 J OU RNAL OF M I CROB I OLOGY July2010V o.l30N o.4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钟强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摘要 简要介绍了预测微生物学模型的2个类型(品质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估模型),特定腐败菌在微生物预测中的特殊作用,可追溯技术、温度综合函数和生物指示器等新技术在微生物预测中的应用,以及国外的预测模型库和国内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预测微生物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生物];[预测模型];[特定腐败菌];[模型库]。

Advancement ofPredictive Microbiology Abstract Two types of the predictive microbiology model the special role of specific spoila gemicrobes; the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emperatur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and bio-indicator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inpredictivemi-crobiology were raced,the research progressof the Repredictive ModelLibrary abroad and currentstudies in home coun-trywere brief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edictive micro biology was also prospected. Keywords:[predictive micro biology]; [predictive model];[specific spoila gemicrobe]; [repredictive model library]

微生物学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 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 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 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 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 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 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 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 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 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 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 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 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瘤胃微生物研究进展

瘤胃微生物与瘤胃发酵调控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1.植物提取物对瘤胃发酵调控的影响 陆燕等(2009)综述了大蒜素及其抑菌机制,以及大蒜素对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认为大蒜中活性物质能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可抑制瘤胃内甲烷生成,降低蛋白降解率,降低氨态氮浓度,保护过瘤胃蛋白。与其他植物提取物相比,添加低浓度的大蒜素对饲料消化率的负面影响较小,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林波等(2009)综述认为植物提取物中的挥发油、皂苷、生物碱、萜类等化学物质具有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等功能。并总结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提取物还可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提高氮存留,减少甲烷排放的功能,因此,植物提取物作为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一种重要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在有效植物品种的筛选和植物提取物作用机理、剂量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中就目前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我国开展植物提取物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调控添加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世霞(2009)以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羯羊为试验动物,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纤维降解及各血清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新的瘤胃发酵调控剂。研究结论如下:①以淀粉、酪蛋白和纤维素粉为底物,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发酵时间24h,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pH值、NH3-N浓度、原虫蛋白产量和乙丙比,提高发酵的产气量、乙酸、丙酸、丁酸、TVFA浓度和细菌蛋白产量;②以淀粉、酪蛋白和纤维素粉为底物,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山羊瘤胃体外纤维降解的影响,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纤维素降解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量为1.2%时,纤维素降解率可达到55.30%;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滤纸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对木聚糖酶的影响最大;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③通过体内试验得出:瘤胃发酵参数的结论与体外试验一致,本试验所设定的银杏叶提取物的添加范围对山羊各血清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此添加范围对山羊机体是安全的、可靠的。 2.外源微生物对瘤胃微生物和瘤胃发酵调控的影响 邓露芳(2009)研究了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 strain RNLBSN002,BSN2)作为奶牛安全饲用微生物的应用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发挥益生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认为(1)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为典型革兰氏阳性杆状菌,通过对其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教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案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功能和分类;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 的角色;了解生物圈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2.了解土壤生态条件以及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理解土壤自净 的概念,了解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概念; 3.了解空气的生态条件以及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熟悉空气微生物 的卫生标准及生物洁净技术;掌握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4.了解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理解水体自净的概念和自净过程;了解衡量水体 自净的指标;掌握 BOD;COD;TOD;DO;SS及 TOC 等概念;了解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理解 BIP指数;细菌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等概念;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掌握污化系统的划分以及各带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土壤的生态条件及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及生物洁净技术;水体自净过程;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BOD;COD;TOD;DO;SS;TOC;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和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生物圈;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分类;土壤的生态条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土壤自净和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空气的生态条件;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及生物洁净技术;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水体自净;自净过程;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BOD;COD;TOD;DO;SS;TOC;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BIP指数;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微生物研究进展论文

微生物解磷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磷元素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而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比较低。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其中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的不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本文对解磷细菌的种类分布、解磷能力、解磷机制进行了综述。希望通过对解磷机制的了解,可以选择和构建出溶磷效果明显的菌株,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土壤;解磷细菌;解磷机制。 Abstract: Phosphorus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to plant growth, however, there is fairly less content of soluble phosphorus in soil. There are lots of microbes in soil, some of them could dissolve insoluble phosphorus that could not be utilized by plant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soluble phosphorus. In the paper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osphorous 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PSMs)were reviewed in aspects of species diversity, distribution,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ability and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mechanism. 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mechanism, we can choose and build a better effect of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strain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tter. Key words: soil;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bacteria; phosphorous-solubilizing mechanism.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是植物体内核酸及多种酶、辅酶、ATP等重要组成成分,这些物质对于细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磷在土壤中主要以无机磷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两种形态存在,其中无机磷的含量约占全磷含量的50%以上,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很低。为了解决土壤中的缺磷状况,每年我国要施用大量的磷肥,但是当施磷肥以后,在土壤中容易形成难溶性的磷。磷肥的利用率相当的低,当季的利用率只有10%一25%[1]。施人土壤中的磷肥除一小部分被植物吸收外,大约70%转化为Ca—P、Fe—P和Al—P等难溶性化合物而储存在土壤中,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2-3]。而土壤中的磷肥容易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中,使水体出现磷素的富集氧化现象,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在生活中也是很普遍的,我们急需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不仅要对环境进行治理,更要从源头来进行防治。 如何提高磷素的利用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研究表明从土壤中分离的某些细菌对这些难溶性的磷具有降解作用。然而,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溶磷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效

最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有机污染物生物净化(天然物质、人工合成物质) ?无机污染物生物净化 第一节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机理 ?净化本质——微生物转化有机物为无机物 ?依靠——好氧分解与厌氧分解 一、好氧分解 ?细菌是其中的主力军 ?原理:好氧有机物呼吸 ? C → CO2 +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 H → H2O ? N → NH3→ HNO2→ HNO3 ? S → H2SO4 ? P → H3PO4 ?二、厌氧分解?厌氧细菌 ?原理:发酵、厌氧无机盐呼吸C → RCOOH(有机酸)→CH4 + CO2 ?N → RCHNH2COOH → NH3(臭味) + 有机酸(臭味) ?S → H2S(臭味) ?P → PO 3- 4 ?水体自净的天然过程中 厌氧分解(开始)→好氧分解(后续)第二节各类有机污染物的转化 一、碳源污染物的转化

?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石油和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等。 1.纤维素的转化 ?β葡萄糖高聚物,每个纤维素分子含1400~10000个葡萄糖基(β1-4糖苷键)。 ?来源:棉纺印染废水、造纸废水、人造纤维废水及城市垃圾等,其中均含有大量纤维素。 A.微生物分解途径 B.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好氧细菌——粘细菌、镰状纤维菌和纤维弧菌 ?厌氧细菌——产纤维二糖芽孢梭菌、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及嗜热纤维芽孢梭菌。?放线菌——链霉菌属。 ?真菌——青霉菌、曲霉、镰刀霉、木霉及毛霉。 ?需要时可以向有菌种库的研究机构购买或自行筛选。 2.半纤维素的转化 ?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杂多糖。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水中含半纤维素。 ?分解过程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 ?许多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能分解半纤维素。霉菌有根霉、曲霉、小克银汉霉、青霉及镰刀霉。 3.木质素的转化自然界中哪些微生物能够进行木质素的降解呢??确证的只有真菌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疑似的有软腐菌。 黄孢原平毛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rium)是白腐真菌的一种,隶属于担子菌纲、同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丝核菌科。 白腐—树皮上木质素被该菌分解后漏出白色的纤维素部分。*木质素降解的意义何在呢?(二)油脂的转化

高通量测序在病原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通量测序在病原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对大量分离菌高通量,更准确的序列分析,以及对细菌种群进行高分辨率的系统发育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对病原微生物产生、适应和传播的认识。高通量测序(high throughput generation sequencing,HTS)技术是人类和动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与基于Sanger方法的最复杂的毛细管测序仪相比,该技术可以产生的数据多100倍。 与传统的第一代测序,又称Sanger测序相比,在DNA测序方面,HTS技术具有快速、廉价和高通量的优点,使得细菌基因组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通量“台式”测序仪的出现的使实验室能够独立于专业测序中心进行测序工作,同时,HTS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确定病原菌克隆的分子机制,辅助研究人员推断出全球大流行以及局部暴发期间的传播途径,甚至可以对患者个体在感染期间进行细菌种群进化分析。与传统的杂交方法相比,HTS还提供了转录组分析的潜力,包括覆盖全基因组范围及准确定量等,且深度测序辅助对细菌突变体文库的构建,以确定病原菌在体内生长或在其他特定生长条件下存活所需的决定因素。本文将对HTS在细菌病原体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一、感染过程中细菌进化的研究 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结果往往取决于宿主与病原体如何相互作用,采用HTS技术进行的研究为定殖和感染过程中细菌病原体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例如,研究发现,在感染过程中,由于选择性压力(例如与其他微生物共同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某些固定的亚种中会随机出现有利与病原菌的突变,同时,在感染期间还可以发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突变。相较于与传统的PCR扩增技术和一代Sanger测序,HTS的超基因组学方法可以从微生物群分析得到更大的多样性。例如,与健康者相比,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与更严重的炎症相关,并且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的明显发生改变。 二、确定疾病暴发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传统的细菌分型方法鉴别力较低,无法在传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精准的作用。全基因组序列可以为分离株之间核苷酸提供最高水平的分辨率,可识别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以及社区之间的传播。应用该种新方法可以确定传播的起源是某单一菌株还是多个菌株共同引起。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 题目植物与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 学生李春葳 指导教师王全伟副教授 年级 2009级 专业生物科学 系别生物科学系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年5月

论文提要 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两者形成了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统。植物影响着其周围及体内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这些微生物又通过其生命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与认识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植物类型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叶围微生物和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以及内生放线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并就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植物与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 李春葳 摘要: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两者形成了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统。植物影响着其周围及体内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这些微生物又通过其生命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与认识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植物类型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叶围微生物和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以及内生放线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并就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植物根际微生物内生菌叶围微生物 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植物与叶围微生物的互作、植物与内生菌的互作及植物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植物与周围环境生物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以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为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就植物类型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叶围微生物和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以及内生放线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并就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1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主要指对植物生长和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的土壤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一些途径,促进植物定植、生长和发育[1、2]。根据根际有益微生物主要作用可以将其分为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PGPM(plant growth promoting micribiology)和生防微生物BCA(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2大类。 1.1植物促生微生物 植物促生微生物主要包括根瘤菌(Rhizobium)、菌根菌等。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可以通过固定大气中的N 从而增加植物对氮素的吸收。WuF 2 B发现,苗期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接种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 sp.)、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多糖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和根瘤菌后,其功能叶中氮、磷、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均明显提高[3]。尽管固氮微生物在非豆科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根际所占比例很小(1%),但对某些植物来说其根际固氮微生物所固定的氮素对其生长来说仍是重要氮源[1]。有些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主要是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影响植物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如增加植物根系吸收面积、改变植物根系通透性从而影响植物对N、P、K的吸收[4]。陈洁敏等[5]研究表明,分别接种3种AMF(泡囊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Zeamays)对氮和磷的吸收比未接种的玉米增加了41.14%~78.29%。一些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或酶一类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土壤中以螯合形式存在的营养元素,从而使其活化,特别是许多AM真菌对P直接进行活化,从而增加了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P。也有研究表明,菌根可以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