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律考研刑法学的基础知识汇总

2017法律考研刑法学的基础知识汇总
2017法律考研刑法学的基础知识汇总

2017法律考研刑法学的基础知识汇总

1. 绪论:一共三节,分别讲的是刑法的概述、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

(1)这一章告诉我们刑法是什么,从哪里而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而来)

(2)法律的原则统领了每一个法律,刑法的原则也是在刑法中做了一个统领的效果

(3)效力是刑法考的一个重点,所以这里讲的重点就是刑法空间效力

2. 犯罪概念:一共两节,讲了在什么情况下犯罪才属于犯罪,所以对犯罪下了一个具体的结论

(1)这个对犯罪做了一个动态的介绍,里面有个法理方面的解释——但书(这个字是一个转折的字眼,但是在刑法里面这里面的东西就可能从犯法转化为不违法)

(2)犯罪的特点从犯罪到惩罚做了一个全面的解释

3.犯罪的构成:这一章一共讲了五节,犯罪的构成、犯罪的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1)对犯罪的构成做了一个整体剖析

(2)对犯罪主体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在那种情况下才能构成是犯罪的主体

(3)犯罪的客体讲的是侵害的对象,所以犯罪的客体方面是侵害社会利益

(4)犯罪的客观方面讲的是犯罪的侵害的客体,有客观事实存在

(5)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刑法最抽象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所以这一章剖析的知识点是一个全面并且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总之:犯罪构成这一章节里是贯彻在整个刑法里的理论和知识点,所以这个是刑法里面最能体现刑法讲的犯罪等一些知识点,在这章节里面一定要牢固的掌握一点——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4.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这一章节讲了五节,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1)这一章节是首先要知道犯罪的每个形态的概念

(2)然后要理解犯罪其中每一个形态他们之间的变化,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了

(3)最后要能分清楚这个四个犯罪形态之间在具体案例中的动态变化

5.共同犯罪:这一章有两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

(1)重点理解共同犯罪中共同的两个字有静态到动态的一个变化过程

(2)共同犯罪包括的具体形式,具体的责任

6.一罪与数罪:这一章节有四节,一罪与数罪的概述、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

(1)一罪与数罪怎么评判

(2)实质的一罪包括哪些罪,每个罪中具的具体列子一定要记清楚

(3)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一定要清晰的明白他们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处断原则

(4)在清晰的明白他们之间的微妙区别

7.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这章重点来讲的是对第三方或者本人遇到危险的时候,通过什么手段来表明自己是不属于犯罪

(1)正当防卫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防卫的对象

(2)紧急避险要知道侵害的对象损害的大小以及程度

8.刑罚的概念和种类:这一章节讲的是刑法中的罚,所以在罚的概念里面,一定要清晰的记住每个刑期的特点。

(1)刑罚这块重要的要知道刑法的目的,要分清刑法目的中的报应刑怎么理解。

(2)刑罚中每个刑期的特点以及处罚原则,最终的效力

9.量刑:这一章讲了三节,量刑的概念和原则、量刑情节、量刑制度

(1)量刑这章节重点掌握的就是在量刑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量刑中要注意的法定量刑情节和酌情量刑情节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酌情情节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要求考虑的知识点

(2)在考虑量刑的时候要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比如自首、立功等

10.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执行的过程中讲了刑罚减刑和假释。

(1)在减刑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清楚其对象条件以及实质条件等

(2)假释同样一定要努力记住限制和实质条件

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他的减刑和假释的时候有发现新罪或者旧罪等情况,怎么执行原判刑和之后对新的罪行给出的处罚原则和责任。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7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

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2010~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已过时]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C 【考点】汉字的产生与演变 【解析】隶书在八分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2.[已过时]标志着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时期()的刊刻。 A.《大藏经》 B.《十三经》 C.《十三经注疏》 D.《九经》 【答案】D 【考点】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

【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经》。《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3.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作品编辑发行 B.编辑复制发行 C.作品复制发行 D.作者编辑读者 【答案】B 【考点】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即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编辑、复制和发行。 4.中国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2020-1中的“5403”表示的是()。 A.出版序号 B.出版物号 C.出版代码 D.出版者号 【答案】D 【考点】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名称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数字出版基础》笔记

数字出版基础笔记 第一章数字出版概述 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 2005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标志着我国出版业驶入了数字出版的快车道。 一、数字出版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数字出版的定义 工作定义:指利用数字技术今夕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数字化。 主要形态: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原创文学、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 数字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1”后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 注意:数字技术如果只用于出版的某些业务环节,并不能被称为数字出版。 按需印刷,可将其视为数字出版的一个环节。 (二)电子出版的含义 《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的定义: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删个,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CD-ROM、DVD-ROM等)、一次写入光盘(CD-R、DVD-R 等)、可擦写光盘(CD-RW、DVD-RW等)、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等,以及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2008年发布的ISO9707标准中,对电子出版物的解释是:以数字形式出版并通过互联网访问或物理形态承载的文献,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和数据库。 (三)网络出版的含义 《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界定: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1.互联网出版 是数字出版活动的形式之一。 与其他出版形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只是在于A.出版物的载体形式、B.物质生产方式和C.将出版物提供给消费者的方式不同。在出版物的精神生产方面,数字出版与其他出版物的出版时基本相同的。 2.手机出版 从内容上分类:包括手机读物、手机动漫游戏、手机音乐、手机电视等。 从内容获取方式上:分为无线互联网、有线互联网和内置手机芯片三种。 特点:A.传播与更新速度快B.开放性C.隐蔽性D.便携性 手机出版使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 手机出版的实质:内容提供商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经过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制作并通过无线网络传播的数字出版行为。 与通过PC终端发布的数字出版产品相比较,它具有的四个突出的特点: 1)移动性2)碎片化3)娱乐性4)个性化 3.互联网出版产品 经过数字出版单位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 从内容来源,分为:从以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转换而来的作品;经过编辑加工后直接通过数字出版的作品。 从内容本身,设计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 从产品形态看,有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像制品、数据库和网络游戏等。 互联网出版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产品数字化。 关于网络出版概念的定义,争议焦点是“口径”问题,即在多宽的范围内认可网络出版。 二、相关概念的关系 数字出版、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的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电子出版和数字出版都可以用来指印刷出版的印前部分,涵盖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编辑加工、排版印刷等活动,网络出版没有这一用法。 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都逐渐趋同。 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也在逐渐趋同。 第二节数字出版产品 一、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 按照与传统出版物的承继关系,分为: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等。 (它们既可以是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形式,也可以完全是原创型数字出版产品,知识承继了某一类传统出版物的某些特点。) 1.数字图书 来源:一是从纸质图书转换而来,并以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布、传输;二是内容直接通过互联网发布的作品,发布形式多为网页或与阅读终端软件相适应的文件格式,发布时往往以篇、节、章为单位。 2.数字报纸 以网页形式居多,特点:即时发布、传播快捷、读者面广、回溯性强、全文搜索、编读互动、集合多种媒体。 3.数字期刊 来源:一是从纸质期刊转换而来,二是在网络上直接发布的内容。 发布形式:一是以单本期刊为单位发布、传播;二是以数据库方式存储,以但篇文章为单位发布。 4.数字音像制品:通过互联网传宝的音乐、影视和动画节目。 5.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典型类型:题库、期刊库、文献库等。 特点: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要求,即时形成相对独立的内容片段供用户使用。 注意:一些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内容以方便用户检索,但这些出版物在显示时仍以单本书、单期报刊的形式呈现,一般不把这种形式呈现的数字出版物产品称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二、按照是否具有交互性区分 分为:单向类和交互类。 对于交互类数字出版物,读者不仅可以与出版物互动,也可以与其他读者互动。 1.网络地图 2.网络游戏:由游戏开发运营、网络支撑、销售推广等个多个环节组成。 3.在线知识服务:有内容资源动态更新、即时服务、贴近用户应用场景、用户定制等特征。 包括产品生产、在线服务、运营维护三部分。 1

2019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法律基础知识题库2020

2019年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1.下列各项中,单位名称和中文表述都正确的有(ACD)。 A.速度单位m/s:米每秒 B.质量热容单位J/(kg?K):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C.面积单位m2:平方米 D.摩尔体积单位m3/mol:立方米每摩尔 E.力矩单位N?m:牛顿米 2.编辑检查复印清样的主要目的有(ABE)。 A.确保排版质量 B.确保全书结构组成齐全 C.处理作者修改意见 D.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疏忽的问题 E.检查全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印订次序 3.书刊外部装帧设计不包括(AE)。 A.版心规格设计 B.书刊开本选择 C.书心用纸选择 D.表面整饰设计 E.页码版式设计

4.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包括(ACE)。 A.草字误判 B.原告错误 C.邻位错改 D.校样错改 E.拆字失误 5.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BCE)。 A.“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B.“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C.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D.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E.“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6.下列关于折校的表述,错误的有(CE)。 A.折校不利于校是非 B.折校是对校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C.折校是一种本校法 D.折校时,要把校样放在桌上,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进行 E.折校时,要把原稿和校样平放在桌上进行 7.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DE)。 A.通读校样时常采用本校法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出版基础知识点

出版定义: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出版活动包括: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编辑、复制、发行是构成出版活动的三要素。 电子出版定义:电子出版可以定义为,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磁、光、电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借助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 曾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图书、期刊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排版技术,这实际上是指出版物生产过程中手段的计算机化,出版的最终产品仍以纸张为载体;二是指不仅生产技术采用电子技术手段,而且最终产品也是电子形式的出版物;三是指以电子形式传递出版信息,尤其是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即所谓的无纸出版。 发展历程:电子出版是计算机技术与出版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化。美国《化学题录》磁带版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出版物。1977年英语中首次出现“ ”这个用语,当时主要指把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于出版物的印前编辑工作,还不是指出版全过程数字化。

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电子出版曾指印刷前工艺的电子化,表示这种含义的“电子出版系统”在国外通常称为“ ”(桌面出版系统,简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读光盘()问世。到了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的普及,新兴的网络出版()成为电子出版的主流。 中国电子出版:1991年5月我国第一种数字出版物《国共两党关系通史》(磁盘载体)发行。1992年年底第一种多媒体数字出版光盘《邮票上的中国》发行。1993年1月第一种数据库光盘《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开始发行,到1993年年底共出版了12种只读光盘数字出版物。互联网是美国率先发展的。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是1987年成立于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报刊——《华夏文摘》于1991年4月在美国创刊。我国内地出现的第一份网络报刊——《神州学人》创刊于1995年1月,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向全球发行,主要是为出国留学人员服务。 数字出版的特征: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储存密度高、信息量巨大,所占物理空间却很小,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和超媒体,互动性,低成本、高效益,实现无纸化出版、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做到绿色环保 数字出版类型:网络出版、电子书、手机出版。 博客出版的优势:自主化、草根化、感性化。博客存在很大局限性,无法替代传统主流媒体。主要体现在:博客仍然需要传统主流媒体、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与经济效益相一致 D.编辑富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 )。 A.只读光盘 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 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B )。 A.物质产品属性 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 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C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空间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C )。 A.面封 B.底封 C.内封 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 B )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 B.满90日 C.满120日 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 D )职务。 A.见习编辑 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 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B )。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D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 )。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 D )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D )。 A.着想(zhuó) B.炽热(chì) C.嗜好(shì) 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C )。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初级) 2008年08月19日 10:47 阅读次数:491 1.下列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 3.“奪”简化为“夺”,采用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C。鸶D.虒? 的简化方法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A。简化偏旁 B.保留局部?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B.这6年多来,中科院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50余人,国外杰出人才700余人。 C.《18家诗钞》卷25收录了陆游《元日读易》。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与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实体法与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就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就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就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就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就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与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就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就是(C )。 A、行政法就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就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就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就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就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真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A.西夏文 B.八思巴字 C.突厥文 D.朝鲜文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恒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 B.编辑是通过创作作品对信息进行开发 C.复制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D.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晶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 参考答案:B 第4题: 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自我修养 B.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C.加强制度化建设 D.加强经营活动 参考答案:D 第5题: 作者自投的图书稿件,其编辑过程一般不包括()环节。 A.组稿 B.审稿 C.编辑加工 D.校样处理 参考答案:A

第6题: 关于出版社业务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部门主要保证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的质量 B.校对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 C.出版部门负责全社出版计划的制定 D.发行部门负责促进出版物在市场上顺利流通并实现其价值参考答案:C 第7题: 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在编辑指导下练习组稿 B.练习撰写书评 C.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D.在编辑指导下加工稿件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选题中,不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A.《云南自助游地图集》 B.《青少年性教育读本》 C.《日本动画选编》 D.《××市机关名录》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原始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为自然人作者,一为()。 A.合作作者 B.演绎作者 C.视为作者的组织 D.作品创作的组织者 参考答案:C 第11题: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包括()。 A.表示停顿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知识点)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课程讲授 选题策划概述 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是作者(精神创作劳动)与读者消费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 如果选题策划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出版市场就会繁荣昌盛;相反,则会出现恶性循环。 一、选题策划经历的三个环节 信息采集(基础)、选题策划(优化)和组稿(实体化) (06年真题)5.信息采集是( )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A.编辑加工 B.审稿 C.选题策划D.校样通读二、选题策划的概念(“掌握”内容) 1.概念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理解:“创造性活动”。作品是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将设计与选择的“作品”来推向读者,也是创造性劳动。 注意点:“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不要理解为选题策划就是编辑主观意愿去设计与选择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选题的类型 按规格分: 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 按重要性分: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 按时机分:计划内选题(08年奥运选题)计划外选题(08年汶川地震选题) 3.作用 (1)有助于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 比例分配:选题内容的比例分配,决定出版物内容,也就决定了方向。 保证三农图书的比例,就是要符合出版方向。方向: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规定要求许多出版社出版三农图书的比例。 审批过程: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过程,也是考量出版物内容是否符合社会效益要求,是否能够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过程。 (2)能够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选题的策划、比例的分配,尤其是策划报告中对于图书印刷数量、发行方式与规模的规定,有利于出版社提前有组织地分配全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易中天《读城记》估计印制册数、印时间、资金数额、营销手段等,关系到出版社的运作秩序。 (3)能够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理解两层: 编辑层面:选题策划本身是优化、精心论证选题好不好的过程。 管理层面: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可减少编辑层面的失误。 (4)能够塑造和保证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选题策划大多在出版单位品牌定位的指导方向下进行,能够保证品牌形象。 如商务印书馆可在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品牌定位下,精心设计选题。又如人大社的选题突出教材品牌;清华大学社的选题突出计算机品牌等。 三、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掌握”内容) 四步:准备、设计、论证、优化 (一)基础准备

最新书记员法律知识基础完整考试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书记员法律知识基础考试题库28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参考答案:D】人民法院对于下列何项应采取“决定”的形式。 A.有关撤诉的事项 B.有关中止和终结诉讼的事项 C.有关移送或指定管辖的事项 D.有关回避的事项(BC11.下列各项原则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是 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B.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 D.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某县公安局对林某违法作出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林某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某市公安局违法作出拘留7天的行政处罚,为此()(1、2)(1)某县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3天的责任(2)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4天的责任(3)某县、市公安局共同赔偿拘留7天的责任(4)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7天的责任 3.甲为工商局干部,乙为公安局干部,两人共同违法作出没收李某财产的决定,为此()。(2)(1)甲乙共同赔偿(2)工商局与公安局共同赔偿(3)甲乙分别赔偿(4)工商局与公安局分别赔偿 4.行政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张某录像机的决定,张某气愤之极而砸毁了自己的录像机,为此()。(2)(1)应由某行政机关赔偿(2)张某不能主张行政赔偿(3)由行政机关与张某共同承担(4)减轻行政机关的赔偿责任 5.某甲因调戏妇女被带到派出所,有一警察从外面进来,看到某甲态度不好,便踢了某甲一脚,却造成某甲脾脏破裂。为此()。(2、4)(1)该警察所在的派出所应对某甲承担赔偿责任(2)该警察所在的公安局应对某甲承担赔偿责任(3)某甲自行承担(4)对某甲实行国家赔偿后,对该警察实行追偿 6.【参考答案: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7.【参考答案:ABCD】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政机关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A.行政指导行为 B.重复处理行为 C.刑事侦查行为 D.调解行为

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详细答案

06年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 A.凄B.逸 C.鸶 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