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用耐火材料

转炉用耐火材料
转炉用耐火材料

转炉用耐火材料(refractories for steelmaking converter)

砌筑炼钢转炉使用的耐火材料。转炉是一种不需外加热源,主要以液态生铁为原料进行炼钢的直立式圆筒形炉(见图)。根据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分为酸性转炉和碱性转炉两种。根据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侧吹和顶底复合吹炼转炉(见彩图插页第19页)。

世界各国由于铁水成分及耐火材料资源不同,因而炉衬砖的选择也有所侧重。美国主要使用焦油结合镁砖、方镁石砖、焦油浸渍烧成方镁石砖,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使用镁碳砖。法国主要使用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白云石碳砖、沥青结合镁砖和镁碳砖。英国曾使用过焦油白云石砖,烧成白云石砖,1989年以后大量使用镁碳砖。俄罗斯多采用焦油白云石砖,少数工厂也使用焦油镁砖和方镁石尖晶石砖。日本是最早将镁碳砖从电炉移置于转炉的国家,使用效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转炉炉衬的发展经历了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焦油结合镁砖、镁白云石砖、高钙镁砖、镁白云石碳砖及镁碳砖(见彩图插页第19页)等过程。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均逐渐采用镁碳砖取代其他砖种。由于镁碳砖具有抗热震性能好、抗侵蚀性能强,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稳定性能、导热性好、耐磨损及耐剥落性好等优点,加之冶炼技术的改善与进步以及喷补技术的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炉衬寿命大幅度提高,吨钢消耗耐火材料一般不超过2kg。

各部位炉衬的工作条件和所用耐火材料由于转炉各部位工作条件的差异和操作因素的影响,炉衬侵蚀速度极不均匀,导致两侧耳轴、渣线、炉帽、出钢口等部位过早损坏,其余部位虽然基本上完好,但是整个炉衬无法继续使用。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大都使用单一焦油白云石砖砌炉,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进入70年代后,陆续开发了以焦油或树脂结合的二步煅烧料制成的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碳砖及烧成罗k白云石油浸砖等。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毁特点,选用不同等级和质量的衬砖进行综合砌炉,使损毁达到基本均衡。转炉各部位炉衬的工作条件及采用的砖种见表1。

采用全镁碳砖砌筑炉衬后,也根据转炉炉体部位损毁的特点使用不同品级的镁碳砖配合砌筑,形成均衡损毁的综合炉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00t转炉各部位用镁碳砖的性能(举例)见表2。

出钢口砖出钢口受钢水冲击、炉渣侵蚀、空气和炉渣的氧化作用及温度剧烈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损毁严重。提高出钢口质量的途径是采用高温烧成电熔镁砖或优质原料并添加特殊抗氧化剂的镁碳砖,并采用等静压成型以增加制品的致密度与均匀度。

传统的出钢口系以若干外方内圆筒形砖构成,并固定在周围的炉衬中,后改进为以浇注料或捣打料筑成圆筒形出钢口大砖。较新的结构是外部直径较小,而进口端较大,形成有利的钢水束流,其寿命比传统的出钢口砖约高30%~50%。供气元件也称透气砖,设在炉底。目的是使惰性气体(氩气、氮气)均匀地从炉底通入熔池。它是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的关键制品。20世纪90年代采用的供气元件分为喷管和透气砖两种。透气砖又分为弥散型、环缝型及定向气孔型等。一般认为透气砖的使用效果好,特别是定向气孔型透气砖尤佳。

复合吹炼过程中,供气元件承受钢水和炉渣的化学侵蚀和强烈的搅拌作用,频繁的温度骤变,以及供气的氧化作用,其工作条件极其苛刻,要求透气砖具有耐高温、耐侵蚀、耐冲刷、抗剥落和抗氧化等性能。从冶炼角度,要求透气砖能通过所需容量的气体,产生的气泡细小且分布均匀,使用安全可靠,其寿命要求与炉龄同步或基本同步。

制造透气砖时,可选用镁质及镁碳质原料,内嵌数十根很细的不锈钢管,用等静压法或真空法成型,其外形可制成圆形或方形(见彩图插页第16页),使用寿命已超过1200炉次。中国300t。转炉顶底复吹供气元件性能如下:体积密度2.9g /cm3,显气孔率0.6%,耐压强度40MPa,高温抗折强度(1400℃,

0.5h)11MPa,.MgO%26ge;74%,C%26ge;17%。

炉衬的维护即便采取综合砌炉,也会由于炉衬局部过早损坏而被迫停炉,必须对炉衬实行热补,通常热补的方法为投补、贴补和喷补,上述3种方法可以兼用。以喷补法使用较广,80年代又发展为火焰喷补,它与传统的半干法、湿法喷补不同的是粉料颗粒从喷枪喷出后,在达到受喷体的过程中,被加热至塑性或熔融状态,在喷补处粘附非常牢固,效果极佳。常采用的补炉料根据炉衬的砖种分为镁质和镁白云石质两种,前者含MgO%26gt;90%,后者含MgO80%~86%。补炉料应具有合理的颗粒组成,一定的粘结性和较小的收缩,在低温时借助结合剂的化学作用形成较高的结合强度,在高温下又能形成陶瓷结合并与炉衬砖牢固地粘附在一起,以提高补炉效果。炉衬损毁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炉渣及钢水在高温下的化学侵蚀;(2)炉内温度变化以及局部过热导致炉衬胀缩不均,产生应力,因而发生脱落现象;(3)因加入废钢及熔池搅拌引起机械磨损,加之由于炉渣及钢水的化学侵蚀使炉衬强度降低而加剧磨损;(4)对镁碳砖而言,由于氧化性炉渣,高温氧化气氛及Mg()在高温下气化等因素的影响,使镁碳砖严重脱碳,是损毁的重要原因。

炉衬损毁的程度与冶炼的钢种、操作及维护条件,以及衬砖的品种有关。总的来说,渣线附近及出钢口的下部损毁剧烈,顶底复合吹炼条件下由于钢水剧烈搅动,熔池损毁亦严重。

炉衬砖的使用结果表明:工作面的基质成分与熔渣反应,形成厚度为0.5~2.0mm的熔化层,接着是厚度为0.5~1.0mm的脱碳层,脱碳层后面为原砖层。

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的熔化层中SiO2、Fe2O3、Al2O3和MnCl等杂质含量显著增加,并与白云石发生反应,生成2CaO%26bull;Fe2O3、2CaO%26bull;SiO2、3caO%26bull;SiO和MgO%26bull;FeO等低熔点物质,使砖发生连续性熔损,损毁速度取决于脱碳层形成的快慢。

焦油结合镁砖的熔化层中的主要矿物为方镁石、还有MgO%26bull;FeO、

2CaO%26bull;Fe2O3,2CaO%26bull;SiO2、3CaO%26bull;SiO2和少量的MgO%26bull;SiO2,CaO%26bull;MgO%26bull;SiO2等。由于MgO比CaO 稳定,熔化层形成较慢,熔渣侵入砖内较深,并在脱碳层和熔化层之间积聚并发生反应,致使砖组织收缩而产生龟裂。镁质炉衬砖的损毁主要是热剥落,而熔损是次要的。

镁白云石砖含有适量的。Mg()和caO,其损毁状况介于白云石砖和镁砖之间。此种砖的损毁以熔损为主,较少发生结构剥落。

镁碳砖的损毁主要是熔渣中的FeO和空气中的O2使石墨氧化,衬砖热面的碳部分逸出以及一部分碳溶解于钢水中或被砖中Mg()氧化形成薄的脱碳层;溶渣渗

入砖脱碳层的气孔中,并与镁砂发生反应形成低熔点氧化物;变质弱化的表面层被搅动的熔渣和钢水冲刷而脱落。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 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电炉.转炉系统炼钢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FeO,SiO2 , Mn0,)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

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 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也有侧吹转炉)。这种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 转炉一炉钢的基本冶炼过程。顶吹转炉冶炼一炉钢的操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六步组成: (1)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 (2)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 (3)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炉内噪声较大,从炉口冒出赤色烟雾,随后喷出暗红的火焰;3?5min后硅锰氧接近结束,碳氧反应逐渐激烈,炉口的火焰变大,亮度随之提高;同时渣料熔化,噪声减弱); (4)3?5min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min后火焰微弱,停吹);

转炉炼钢用耐火材料

转炉炼钢用耐火材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b03950718.html, 2010.2.5 转炉是一种不需外加热源,主要以液态生铁为原料进行炼钢的直立式圆筒形冶炼炉。根据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分为酸性转炉和碱性转炉两种。根据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侧吹和顶底复合吹炼转炉。 转炉炉衬 世界各国由于铁水成分及耐火材料资源不同,因而炉衬砖的选择也有所侧重。美国主要使用焦油结合镁砖、方镁石砖、焦油浸渍烧成方镁石砖,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适用镁碳砖。法国主要使用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白云石碳砖、沥青结合镁砖和镁碳砖。英国曾使用过焦油白云石砖、烧成白云石砖,1989年以后大量使用镁碳砖。俄罗斯多采用焦油白云石砖,少数工厂也使用焦油镁砖和方镁石尖晶石砖。日本是最早将镁碳砖用于转炉的国家,使用效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转炉炉衬的发展经历了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焦油结合镁砖、镁白云石砖、高钙镁砖、镁白云石碳砖及镁碳砖等过程。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均逐渐采用镁碳砖取代其他砖种。由于镁碳砖具有抗热震性能好、抗侵蚀性能强,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稳定性能、导热性好、耐磨损及由于有结合剂固化后形成的碳网络,将氧化镁颗粒紧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而具有耐剥落性好的优点,加之喷补技术、溅渣护炉等技术的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炉衬寿命大幅度提高,吨钢消耗耐火材料一般不超过2kg。 转炉内衬用砖 转炉内衬由绝热层、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绝热层一般是用多晶耐火纤维砌筑,炉帽的绝热层也有用树脂镁砂打结而成;永久层各部位用砖也不完全一样,多用低档镁碳砖或焦油白云石砖、或烧结镁砖砌筑;工作层全部砌筑镁碳砖。 砌筑工作层的镁碳砖有普通型和高强度型,我国已制定了行业标准。根据砖中碳含量的不同可分为3类,而每类又按其理化指标分为3个牌号,即MT10A、MT10B、MT10C;MT14A、MT14B、MT14C;MT18A、MT18B、MT18C等。 转炉的工作层与高温钢水、熔渣直接接触,受高温熔渣的化学侵蚀,受钢水、熔渣和炉气的冲刷,还受加废钢时的机械冲撞等作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吹炼过程中,由于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针对这一状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容易损坏或不易修补的部位,砌筑高档镁碳砖;损坏较轻又容易修补部位,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氧气转炉用耐火材料

第六章转炉炉衬及耐火材料 6.1耐火材料概述 氧气顶吹转炉是高温冶金设备,经常处于近2000℃温度下作业,所以内衬必须用耐火材料砌筑。它不仅承受高温钢水与熔渣的化学侵蚀,还要承受钢水、熔渣、炉气的冲刷作用,以及加废钢的机械冲撞等。因而转炉内衬用耐火材料的性质与质量不但直接关系到炉衬使用寿命,还影响着钢的质量。在工业国家中,一般耐火材料总产量的60%-70%是用于冶金工业,而其中用于钢铁工业约占65%-75%。冶金工业的发展不断对耐火材料提出新的要求,而耐火材料的新成就又为冶金工业技术进步创造条件。炼钢工作者不能光懂炼钢,会炼钢;还应对转炉用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质、影响炉衬寿命的因素,以及炉型是否合理,如何加强日常的维护等都应该清楚明白。 6.1.1耐火材料的分类 凡是具有抵抗高温及在高温下能够抵抗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的材料统称耐火材料。它们一般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制品,也包括天然矿物和岩石等。 耐火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若按其化学性质可分酸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和中性耐火材料。按耐火度的高低可划分为普通型耐火材料、高级耐火材料、特级耐火材料和超级耐火材料。普通级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在1580-1770℃;高级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在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在2000℃以上;耐火度在3000℃以上的称为超级耐火材料。按其化学矿物组成分类,可划分为硅酸铝质耐火材料、硅质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和碳质耐火材料等。如果按其用途还可分为高炉用耐火材料、顶吹转炉用耐火材料和连续铸钢用耐火材料等。 1)酸性耐火材料 >93%的氧化硅质耐火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高温下能酸性耐火材料通常是指ω sio2 抵抗酸性熔渣的侵蚀,易与碱性熔渣起反应。如石英玻璃制品、熔融石英制品、硅砖及硅质不定形耐火材料均属酸性耐火材料;粘土质耐火材料是属半酸性或弱酸性耐火材料;锆英石质和碳化硅质作为特殊酸性耐火材料也归在此类之中。 2)碱性耐火材料 碱性耐火材料是指以MgO或MgO和CaO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这类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都很高,能够抵抗碱性熔渣的侵蚀,像镁砖、镁铝质、镁铬质、镁橄榄石质、白云石质材料等均属此类耐火材料;其中镁质、白云石质属强碱性耐火材料;而镁铝质、镁铬质、镁橄榄石质及尖晶石类材料均属弱碱性耐火材料。

钢铁厂用耐火材料都有哪些呢

钢铁厂都需要哪些耐火材料那?金京窑业给您详细的分析一下。其实耐火材料可以有许多分类方法,其中没有一种是令人满意的。从化学观点来看,耐火材料和一般物质一样分为三类:酸性、碱性和中性。理论上,酸性耐火材料不能应用于碱性炉渣,碱性气体或烟气,而在上述碱性介质中,最好应用碱性耐火材料。 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规则不断地被打破。因而,长期以来化学分类只是学术上的,对于指导实际应用没有多少价值。而且真正意义上的中性耐火材料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通过用途来分类是相当广泛采用的方法,如高炉耐火材料或氧气炼钢耐火材料等等。 那么钢铁厂所使用的耐火材料又是哪一类呢?

高炉耐火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分为三部分:出铁场用耐火材料,炉体用耐火材料,热风炉及附属设备用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应用于钢铁工业中的重要材料,它主要应用在炼钢炉、炼铁炉的内衬,承装和运输金属及炉渣的钢包的内衬,下道工序加热钢坯的炉子内衬,以及传导热气的烟道和高炉炉身的内衬。因此,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它视作结构材料,它们可以承受的温度为260-1760℃。 一、耐火材料特性 1.黏土砖的强度:

黏土砖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反映砖承重外力的能力叫做强度;而反映强度大小称为强度等级。一个建筑物选用哪一个强度等级的砖,应由设计单位通过计算确定。 2.质量等级: a.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b.依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质量等级。 3.黏土砖的吸水率: 黏土砖都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吸附一定量的水分,吸水的多少可以用吸水率来表示。吸水率一般允许在8%—10%的范围内。 4.黏土砖的抗冻性: 是指砖抵抗冻害的能力。抗冻性由实验作出。 5.黏土砖的外观质量: 普通黏土砖的外形应该平整、方正。外观无明显弯曲、缺楞、掉角、裂缝等缺陷,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色泽均匀一致。 以上就是钢铁厂用耐火材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感谢您的阅读!

转炉炼钢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 (FeO,SiO2 , MnO,) 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 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也有侧吹转炉)。这种

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量。 转炉一炉钢的基本冶炼过程。顶吹转炉冶炼一炉钢的操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六步组成: (1)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2)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 (3)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炉内噪声较大,从炉口冒出赤色烟雾,随后喷出暗红的火焰;3~5min后硅锰氧接近结束,碳氧反应逐渐激烈,炉口的火焰变大,亮度随之提高;同时渣料熔化,噪声减弱); (4)3~5min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min 后火焰微弱,停吹); (5)倒炉,测温、取样,并确定补吹时间或出钢; (6)出钢,同时(将计算好的合金加入钢包中)进行脱氧合金化。 上炉钢出完钢后,倒净炉渣,堵出钢口,兑铁水和加废钢,降枪供氧,开始吹炼。在送氧开吹的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加入量相当于全炉总渣量的三分之二,开吹3-5分钟后,第一批渣料化好,再加入第二批渣料。如果炉内化渣不好,则许加入第三批萤石渣料。 吹炼过程中的供氧强度:

耐火材料在钢铁工业的的用途

我国在高炉使用寿命方面,巩义五耐以刚玉为主原料。采用微气孔结构的特殊工艺研制的高炉陶瓷杯用微孔刚玉砖,解决了抗碱浸蚀性、抗炉渣浸蚀性和微气孔三个技术关键,其综合使用性能达到或超过了国外陶瓷杯壁用棕刚玉浇注块的性能指标。他们研制的莫来石、硅线石、低蠕变砖三大类9个牌号的高炉热风炉系列高性能耐火材料产品。在武钢5号(3200 m3)高炉使用,寿命达16年。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赛隆结合刚玉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钢。 COREX——C3000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产品在COREX熔融炉用耐火材料的垄断地位,扭转了我国炼钢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中钢集团耐火材料公司研制的高炉风口区快干高强刚玉——氮化硅——碳化硅复合浇注料,在炼铁高炉使用效果良好,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金属复合氧化物非氧化物耐火材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耐火材料,Si—SiC—棕刚玉高炉陶瓷杯材料已在国内多个大钢的100多座高炉使用。同时研制的Si3N4高炉铁沟料和Si3N4复合高炉喷补料也先后问世,对炼铁高炉的维护和使用寿命的延长起到了积极作用。首钢二耐与北科大共同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大型高炉用无水泡泥”在使用性能上克服了传统产品的缺陷,在满足大型高炉冶炼及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提高。经首钢炼铁厂等大型高炉使用,其拔泡时间,平均出铁次数,吨铁泥耗和钻杆用量等指标均大幅下降。 在炼钢方面,转炉炉龄是耐火材料质量、冶炼条件及筑炉维护的综合反映,耐火材料质量是炉龄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炼钢转炉炉龄一直很低,上世纪70年代末,原鞍钢大石桥镁矿研发的烧成油浸镁白云石砖,才使鞍钢150t大型转炉炉龄提高到1000次以上。随着宝钢引进项目所需耐火材料的逐步国产化,我国自己引进、移植、研发的镁碳砖问世(原辽镁公司、上海二耐及丹东四兴的镁碳砖产品首先在宝钢使用),使转炉炉龄大幅提高,也使我国炼钢转炉用耐火材料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3年转炉平均炉龄4674炉,溅渣护炉技术的推广,使转炉炉龄的世界记录不断刷新,全国已有20家重点企业转炉的炉龄突破一万炉大关。武钢耐火公司研制生产的镁碳砖,1999年8月在武钢二炼钢厂2号转炉创下了15208炉的顶底复吹炉龄记录,2002年12月以29942炉刷新了世界记录,2003年3月,在武钢二炼钢1号转炉又创下了30368炉的最新世界记录,实现了在溅渣护炉条件下,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与转炉炉龄同步的突破。营口青花集团自主研制的CaO含量15%—50%镁钙砖系列产品,2007年生产12.69万吨,在太钢、宝钢、酒钢等一百多家钢厂的AOD炉上使用,产量仅次于LWB,居世界第二位,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该公司等单位研制生产的RH炉用电熔再结合镁铬砖在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使用,替代进口,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高效连铸方面,濮阳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包透气上水口”,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被国家认定为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他们采用板状刚玉,氧化锆,碳化硅等为原料研制的不烧优质滑板,具有扩孔小,抗氧化性能好,耐热震性好的特点。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洁净钢用无碳无硅水口”、“高效连铸用长寿命整体复合塞棒”、“长寿命铝锆碳浸入式水口”和“长寿命不烘烤薄壁长水口”等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很快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洛阳耐火材料研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介绍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介绍 ---- 冶金自动化系列专题 【导读】:转炉炼钢是把氧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炼钢的基本任务是脱碳、脱磷、脱硫、脱氧,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温度和调整成分。归纳为:“四脱”(碳、氧、磷和硫),“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成分和温度)。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供氧,造渣,升温,加脱氧剂和合金化操作。本专题将详细介绍转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要求等信息。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发表建议】 转炉冶炼目的:将生铁里的碳及其它杂质(如:硅、锰)等氧化,产出比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力学性能更好的钢。 【相关信息】钢与生铁的区别:首先是碳的含量,理论上一般把碳含量小于2.11%称之钢,它的熔点在1450-1500℃,而生铁的熔点在1100-1200℃。在钢中碳元素和铁元素形成Fe3C固熔体,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钢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力学性能,可进行拉、压、轧、冲、拔等深加工,其用途十分广泛。 [查看全文] 转炉冶炼原理简介: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 (FeO,SiO2 , MnO,) 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氧气是从炉底吹入,那就是底吹转炉;氧气从顶部吹入,就是顶吹转炉。 [查看全文] 转炉冶炼工艺流程简介:

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

作为高温工业方面的重要原材料,耐火材料在整个的钢铁工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钢铁冶金之锅,没有耐火材料作炉衬,是炼不出钢来的。据调查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占整个的60-70%。因而,耐火材料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那么一般在钢铁工业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耐火材料呢?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转炉用耐火材料 在转炉炼钢方面,一种水冷技术和悬挂系统分别在转炉炉壳的上部锥体部位和下部桶体部位得到应用,从而减小转炉炉体变形,延长转炉炉衬寿命,提高转炉生产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已对耐火材料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转炉炉龄提高到平均4000炉以上,加之喷补,高石灰和白云石的应用以及溅渣护炉技

术的应用,炉龄超过1万次是不成问题的。这是值得耐火材料生产者重视的发展 二、高炉用耐火材料 高炉陶瓷杯的发展越来越普遍,但需要高抗侵蚀性耐火材料的应用保证其使用寿命的延长。除了设计方面的变化,耐火材料材质方面也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微孔炭砖代替过去的普通炭块以降低铁水的渗透。用过的粘土砖作原料更能适应出铁口炮泥的使用要求。采用灌浆法对高炉背衬进行修补可有效地阻止背衬热气流的冲刷,从而延长高炉炉衬的寿命。 三、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由于连铸系统的发展,中间包已由过去的中转站变成现在的影响铸钢质量和提高铸钢生产率的冶金容器。因此,许多功能材料逐渐应用在中间包内,如挡渣堰、冲击板、过滤器、吹氩透气塞等。

浸入式水口作为连铸用的重要功能耐火材料,所开展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渣线部位抗侵蚀性,二是降低内壁Al2O3附着。采取将ZrO2含量增加到88%,以及佳化颗粒尺寸分布的措施可以降低制品的热膨胀率和气孔率,提高致密度改善抗渣侵蚀性。 另外,要密切注视用户工业的技术进步,如最近几年兴起的直接还原铁,以及直流电弧炉炼钢等新工艺对耐火材料提出的新要求。 以上就是金京窑业带给大家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金京窑业的关注与支持!

6.3钢铁冶金-炼钢用原材料







6.3 炼钢用原材料
濮耐技术
2009年10月
陈勇

原材料是炼钢的基础,原材料的质量和供 应条件对炼钢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产生 重要影响。 对炼钢原料的基本要求:既要保证原料具 有一定的质量和相对稳定的成分,又要因地 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原料资源,不宜苛求 。炼钢原料分为金属料,非金属料和气体。

● 金属料:铁水、废钢、铁合金 ● 辅助材料:
? ? ? ? ?
造渣剂:石灰、活性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材料 冷却剂:废钢、富铁矿、氧化铁皮、烧结矿、团矿、石灰石 燃料:焦炭、石墨籽、煤块、重油 氧化剂:氧气、铁矿石、氧化铁皮 还原剂和增碳剂:石墨电极、木炭、焦炭、电石、硅铁、硅钙 、铝等

入炉原料结构是炼钢进程及各项指标结构产生重要影 响:
◆钢铁料结构,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分配; ◆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的配
比制度;
◆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
选渣料的合理利用。

一、金属料
1、铁 水
铁水是转炉炼钢的主要原 材 料 , 一 般 占 装 入 量 的 70%100%。是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 。 对铁水要求有: (1)成分; (2)带渣量; (3)温度。

1)硅(Si)
是重要的发热元素,铁水中含Si量高,炉内的化 学热增加,铁水中Si量增加0.10%,废钢的加入量可提 高1.3%-1.5%。 铁水含Si量高,渣量增加,有利于脱磷、脱硫。 硅含量过高会使渣料和消耗增加,易引起喷溅, 金属收得率降低,同时渣中过量的SiO2 ,也会加剧对 炉衬的侵蚀,影响石灰渣化速度,延长吹炼时间。 通常铁水中的硅含量为0.30%-0.60%为宜。

转炉各部位耐材使用条件及砌筑方法

2018年4月 耐火与石灰 第43卷第2期 转炉各部位耐材使用条件及砌筑方法 任红霞高俊玲侯金鹏(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457100)摘要:以某钢厂180t转炉为例,介绍了转炉各部位耐材使用条件和转炉炉体的常用砌筑方法,对其他转炉的砌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转炉;耐材配置;砌筑;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F7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92(2018)02-0019-03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masonry method of refractorie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converter Ren Hongxia Gao Junling Hou Jinpeng(Puyang Refractories Group Co.,Ltd.,Puyang457100,China) Abstract:Take a180t·d-1converter for example,this paper introduced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common masonry method of refractorie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converter,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t for other converters. Key words:Converter;Refractory configuration;Masonry;Construction method 收稿日期:2017-11-03 作者简介:任红霞(1982-),女,助理工程师

钢铁厂用耐火材料有哪些

钢铁厂用耐火材料有很多种,耐材制品是钢铁工业中的重要材料,它主要应用在炼钢炉、炼铁高炉的内衬,炼铁热风炉保温、蓄热砖,承装和运输金属及炉渣的钢包的内衬,下道工序加热钢坯的炉子内衬,以及传导热气的烟道和高炉炉身的内衬,目前中小高炉的出铁沟也普遍使用耐高温耐冲刷的耐火材料。因此,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它视作结构材料,它们正常可以承受的温度为260-1760℃。 下面金京窑业结合自身生产施工经验,为大家介绍钢铁冶炼厂的耐火材料经济型选用方法。

耐火材料价格昂贵,任何耐火材料的事故都将导致浪费大量的生产时间和设备,有时甚至是产品本身。耐火材料类型也将影响能量的消耗和产品质量。因此,选取适合于各种应用的耐火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而经济效益对此有很大的影响,适合某种用途的耐火材料不必是用得最久的材料,而是能在安装成本与使用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的材料,这种平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新工艺或新耐火材料的引入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证明,坚持不懈地寻求和开发更合理的冶金工艺,极大地推动了耐火材料的发展,这些耐火材料问题的迅速解决又成为近代钢铁工艺不断发展的重要素。本文的内容是讨论包括这些问题的许多因素,以及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信息。 耐火材料可以有许多分类方法,其中没有一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 从化学观点来看,耐火材料和一般物质一样分为三类:酸性、碱性和中性。理论上,酸性耐火材料不能应用于碱性炉渣,碱性气体或烟气,而在上述碱性介质中,最好应用碱性耐火材料。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规则不断地被打破。因而,长期以来化学分类只是学术上的,对于指导实际应用没有多少价值。而且真正意义上的中性耐火材料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通过用途来分类是相当广泛采用的方法,如高炉耐火材料或氧气炼钢耐火材料,而且这些分类在不断地被修正。 因此,我们根据所准备的原料和加工后的主要矿物质对耐火材料进行分类。我们确信这种分类方法为清楚理解钢厂耐火材料的本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A.氧化镁或氧化镁-氧化钙类

转炉修补用耐火材料新技术

转炉修补用耐火材料新技术 章荣会邓乐锐董战春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怀柔 1014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转炉前大面、后大面及炉底修补使用的镁质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和一种可对转炉侧墙进行遥控喷注修补的湿喷技术。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自流料烧结过程无烟,烧结时间缩短到不及原来的一半,使用寿命超过传统料4倍以上。新的遥控喷注修补技术将取代传统人工干法修复转炉侧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工人劳动强度高以及修补质量欠佳的问题。 关键词转炉修补自流料遥控喷补喷注 转炉处在炼钢生产流程的中心,是钢厂的主要设备之一。转炉的装料侧、出钢侧和炉底的耐火材料长期处在高温状态下,并受到机械力冲击和炉渣的反复侵蚀,其结构极易遭到破坏。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转炉每炼钢8~10炉次就必须进行炉底和大面修补[1],。而耳轴部位以及其他大面自流料修补不到的位置通常采用喷补的方式进行修补。现阶段沥青/树脂结合的大面自流料被广泛用于大面及炉底修补,而转炉喷补作业则大多采用干法进行。 传统大面料含有10%以上的沥青/树脂,存在着烧结时间过长,烧结烟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材料孔隙多、结构不致密,抗侵蚀、耐冲刷性差,使用寿命短等诸多不足。干法喷补则由于喷补料多以磷酸盐或硅酸盐作为结合剂,导致材料高温性能劣化,耐侵蚀性能差,需要频繁进行炉况维护,影响耐火材料消耗和转炉作业率[2]。同时,由于加水过多,导致材料致密性下降,强度性能降低,抗侵蚀、耐冲刷性也随之恶化,工人劳动强度大,喷补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和转炉遥控喷注修补技术,此两项技术可彻底弥补传统转炉炉前大面修补过程中烟气有毒害、烧结耗时长、使用寿命低以及传统干法喷补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喷补效果不佳,寿命不长等不足。将使转炉炉前修补向高效、环保、低耗方向迈进一大步。 1 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 1.1 实验室试验 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以高纯镁砂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机液体结合剂,采用合理的颗粒级配,并含超微粉、分散剂、低温和高温流平剂以及粘结剂等。试验对比了新型大面自流料和从使用现场取回国内某耐火材料厂生产的沥青/树脂结合大面自流料(对照组)烧结特性。对照组材料性能指标详见表 表1 某传统料性能指标 化学组成(w/%) 酌减(w/%) 粒度组成(w/%) MgO SiO2CaO Fe2O3 C 5-3mm 3-1mm 1-0.088mm <0.088mm 78.72 1.31 1.04 1.17 8.16 7.28 14 28 25 33 同样为500g的两种料一起放置到1200℃的耐火材料底板上,试验料铺展迅速,很短的时间内即在底板上铺平,而对照组料铺展的较慢,最终铺展直径也略小于试验料。试验料烧结过程中有水汽逸出,无烟无异味。而对照组料烧结过程中冒出刺鼻的黑烟。试验料经过135s后不再有气体逸出,视为烧结完毕,而

电炉炼钢用耐火材料100问

电炉炼钢用耐火材料100问 发布日期:2010-6-21 [ 收藏评论没有找到想要的知识 ] 第一节:耐火材料的基本知识 1、耐火材料的定义? 耐火材料就是指耐火度不低于 150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耐火材料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 (1)耐火度(2)高温体积稳定性(3)耐急冷急热性 3、耐火材料在电炉炼钢厂的应用? (1)电炉炉衬、炉盖、炉底、炉坡、渣线修补料。 (2)精炼钢包包衬、包盖、滑动水口、透气砖系统。 (3)连铸中间包包衬、包盖、长水口、整体塞棒、浸入式水口。 (4)模铸用漏斗砖,中注管,中心砖,汤道砖,尾砖,模底砖。 4、按耐火度不同,耐火材料可分几类? (1)普通耐火材料,耐火度1580~1770℃; (2)高级耐火材料,耐火度1770~2000℃; (3)特级耐火材料,耐火度> 2000℃; 5、按化学矿物组成的性质不同,耐火度可分为几类? (1)酸性耐火材料,如硅砖;(2)碱性耐火材料,如镁砖、白云石砖、镁碳砖;(3)中性耐火材料,如高铝砖、碳砖。

6、按外形尺寸的多少,耐火材料可分为几类? (1)标准型耐火砖,外形尺寸≤4个;(2)普通型耐火砖,外形尺寸≤6个;(3)异型耐火砖,外形尺寸<10个,带孔、槽、角;(4)特异型耐火砖,外形尺寸>10,带多个孔、槽、角。 7、按外形耐火材料可分类为几类? (1)耐火砖——具有一定的形状。(2)不定形耐火材料——散状实,需按所要形状进行施工用耐火材料。(3)耐火泥——砌砖填缝用耐火材料。 8、学习耐火基本知识的目的? (1)掌握基本技能,科学合理使用耐火材料。 (2)掌握使用特性,防止穿炉、穿包、漏钢、跑钢事故发生。 (3)掌握使用规律,不断提高炉衬,包衬使用寿命,降低炼钢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能 9、什么叫气孔率? 耐火材料制品中开口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常用%表示。 式中:V 2=开口气孔体积,V 3=贯通气孔体积,V=制品总体积,V 2+V 3=开口气孔体积。 10、什么叫体积密度?

转炉耐火材料的新发展

转炉耐火材料的新发展 经150余年的创业,德国Veitsh—Raclex—Didier(VRD)集团现已成为世界转炉炼钢用耐火材料的革新旗帜及优质产品的象征。欧洲、美国及日本转炉炼钢工艺有很大差异,对耐火材的需求各不相同。VRD区别对待每个转炉耐材用户,针对其具体条件设计出成本与寿命相平衡的炉衬。为此开发出各种各样相应的耐火原料:从廉价的富铁MgO熟料到高纯度熔融方镁石,从优质焦油、石墨到晶粒组织优化的添加剂。由于能提供各种给定性能的转炉耐火材料,因而造就出能在全炉役中均稀磨蚀的平衡炉衬。VRD的喷补设备及护机器人,转炉专用流钢嘴及其更换机以及新型底吹装置,与竞争对手相比也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下面着重介绍近年完成的几项创新。 1.炉流钢嘴。Isojet B型流钢嘴及随后的改进型产品已成为公认的标准构件。 此型流钢嘴采用拉瓦利式园锥状钢水流路,可使钢水呈层流状态均匀流出炉口。凡是安装钢水裹渣予板系统及挡渣器的连炉,配用这种流钢嘴是生产洁净钢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VRD特意推荐Amepa钢水裹渣予板系统及最近刚面世的Intertop闸板式挡渣器。Salzigete钢厂自从用这种方式以来已将裹渣减至最低并加快了出钢时间。 2.PTX机械手是Promp—Tap—Xchage的简称,是特地为更换流钢嘴水套,并能在 上新水套后从低温侧灌入粘结灰浆,将水套与凹槽锒边件间的缝隙填满,杜绝空腔及“搭桥”的形成,从而保证流钢嘴的较长寿命,并可减少材料消耗及节省更换时间。 3.Isojet C型流钢嘴及配套的TBD装置(Br¢aking—Out—Devie)是VRD在基础上 的革新。把这两种器件合地一起配套使用,对用户来说也是最隹的选择。TBD头部装有钢钎,可凿掉水套残存部,把凹槽一直清理到低温侧,而不会损及流钢嘴高温侧周围主炉衬。这种配套系统大大缩短了流钢嘴的更换时间。例如,Niderlandx钢厂采用配套系统后,流钢嘴的更换时间仅为60~80分钟。此外Isojet C型流钢嘴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水套前半部有三道园锥形沟槽,使水套能在主炉衬大型砌块里自行对准中心。对于装有挡渣器的转炉来说,这种自行对中保证特别地重要。 4.底吹活动炉底换衬操用装置。VRD的这种装置是用吸嘴式托盘将大块耐火砖从包 装箱里运送到砌筑地点。此操作装置可调整托盘的容量及喂砖方位,使盘适合于任意长度的耐火砖及任意走向的砌筑型式。此外,耐火砖的重量已由原来的10公斤改为2公斤,不再需要用人工搬运。 5.转炉底吹器件的革新。代之气孔塞砖等老式器件,VRD开发出CIP(Converter— Innergas—Purging)系统。VRD以此命名向用户推荐这种包括底吹耐火喷枪、输气管系、控制装置及其它辅助设施的最新底吹设备。 Multi—Hole—Plugs公司开发的这种多管管束式转炉义底吹喷枪是目前最先进的底吹装置。根据底吹系统压力及对气体流量的要求,可由16、24或32根细管成正方形排列装配成不同规格的喷枪。提取供的喷枪长度一般为600—1100mm。若用户有特殊需要,还可制造长1400 mm的管束喷枪。制造喷枪用的材料是碳残留量为14%的优质熔融方镁石。在CIP中配有瑞典FC

钢包耐材承包技术协议甲方:中普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

钢包耐材承包技术协议 甲方:中普(邯郸)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 乙方: 为保证中普一炼钢炼钢工序安全稳定生产,满足钢包正常周转使用等技术要求,甲乙双方就60-80吨钢包耐火材料及砌筑总包等事项进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责任、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 1、提供钢包砌筑及维护用的水、电、气等条件。 2、提供钢包砌筑、拆卸所需的行车、拆包机。 3、提供仓储场地及卸车用叉车。 4、提供、搅拌机、切砖机和风镐。 5、负责钢包烘烤。 6、职责范围以外的内容均由乙方负责。 (二)乙方 1、以甲方钢包设计图为依据,钢包砌筑按甲方对盛钢水量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满足工艺要求的钢包耐材。按钢包容量要求设计砖型,计算数量,绘制精确筑图。施工前将砌筑图、定型材料砖型图、材料用量明细表提供给甲方。提供满足工艺要求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包括砌筑图、耐材使用明细表、烘烤方案(曲线)、砌筑标准、定修模式、施工组织网络及进度等)。 2、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主产品必须在本公司直属生产厂加工生产,不得转包、分包、转让合同。若承包单位有不能生产的材料需要外委生产时,应将外委物料的生产厂家报甲方并备案。

3、钢包用耐火材料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严格对原料和衬砖质量进行把关。并定期抽检衬砖等耐材送国家耐材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检验费用由乙方支付。每季度将各个部位耐材自检指标报告送甲方备案。 4、对砌筑设计要求、砌筑质量、耐材使用及炉次要严格把关。如果因乙方原因导致刺包、穿包等事故,导致钢水外泄引发的人身及设备生产事故,事故后果由乙方全部承担。 5、乙方负责跟踪、检查生产中使用钢包耐材的侵蚀情况,不能用的要及时停用。 6、现场设专职施工管理员、技术人员,做好各种记录,每月向甲方上报钢包周转使用记录、总结。 7、保证甲方正常生产使用的钢包数量,按时完成砌筑、残衬的拆解及相关钢包准备工作。每次钢包修砌前要把钢包外壳、包身以及包底上面的残渣、残钢清理干净,否则导致制约生产工艺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8、施工过程中执行甲方安全作业管理相关规定,维护好甲方现场的生产设备,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做到文明施工,活完地净。 9、乙方施工前与甲方公司安监部、分厂安全科签订相关安全、环保协议,对施工人员严格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安全作业,杜绝工伤、工亡伤亡事故由乙方全部承担。 10、乙方人员应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和地方法规,如有违反,按有关法律处罚,并遵守甲方相关管理规定,服从相关部门的管理。 11、钢包耐材材质变动时,必须经过甲方(主管厂长、技术科、准备车间)同意,方可执行。 12、由于乙方原因,对生产造成影响,按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处罚,

转炉用耐火材料

转炉用耐火材料(refractories for steelmaking converter) 砌筑炼钢转炉使用的耐火材料。转炉是一种不需外加热源,主要以液态生铁为原料进行炼钢的直立式圆筒形炉(见图)。根据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分为酸性转炉和碱性转炉两种。根据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侧吹和顶底复合吹炼转炉(见彩图插页第19页)。 世界各国由于铁水成分及耐火材料资源不同,因而炉衬砖的选择也有所侧重。美国主要使用焦油结合镁砖、方镁石砖、焦油浸渍烧成方镁石砖,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使用镁碳砖。法国主要使用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白云石碳砖、沥青结合镁砖和镁碳砖。英国曾使用过焦油白云石砖,烧成白云石砖,1989年以后大量使用镁碳砖。俄罗斯多采用焦油白云石砖,少数工厂也使用焦油镁砖和方镁石尖晶石砖。日本是最早将镁碳砖从电炉移置于转炉的国家,使用效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转炉炉衬的发展经历了焦油结合白云石砖、焦油结合镁砖、镁白云石砖、高钙镁砖、镁白云石碳砖及镁碳砖(见彩图插页第19页)等过程。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均逐渐采用镁碳砖取代其他砖种。由于镁碳砖具有抗热震性能好、抗侵蚀性能强,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稳定性能、导热性好、耐磨损及耐剥落性好等优点,加之冶炼技术的改善与进步以及喷补技术的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炉衬寿命大幅度提高,吨钢消耗耐火材料一般不超过2kg。

各部位炉衬的工作条件和所用耐火材料由于转炉各部位工作条件的差异和操作因素的影响,炉衬侵蚀速度极不均匀,导致两侧耳轴、渣线、炉帽、出钢口等部位过早损坏,其余部位虽然基本上完好,但是整个炉衬无法继续使用。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大都使用单一焦油白云石砖砌炉,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进入70年代后,陆续开发了以焦油或树脂结合的二步煅烧料制成的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碳砖及烧成罗k白云石油浸砖等。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毁特点,选用不同等级和质量的衬砖进行综合砌炉,使损毁达到基本均衡。转炉各部位炉衬的工作条件及采用的砖种见表1。

转炉炉衬结构讲解

转炉炉衬结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b03950718.html, 2009.02.25 转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可以分成炉底、熔池、炉壁、炉帽、渣线、耳轴、炉口、出钢口、底吹供气砖几部分。 1.永久层 永久层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置的,很少出现损坏现象,在砌筑新的炉衬时,这一层是不需要拆除的。永久层厚度一般为230mm左右,用烧结镁砖砌筑,需要指出的是,砌筑时应使用有较好粘接性的镁质火泥;砌筑后永久层有非常好的整体性,在以后反复拆除工作层时,永久层会保持较为完整。 2.综合砌炉 在拆除使用后的炉衬时发现,损坏是由个别侵蚀严重的部位不能使用造成的,而其余相当多的部位虽然仍可以使用,可是为了砌筑新的炉衬而不得不废弃。这就使人们提出一个综合砌炉、均衡炉衬的概念。针对炉衬不同部位的侵蚀状态选择不同质量的炉衬砖。 渣线、耳轴区是转炉炉衬中使用条件最苛刻的部位,受到钢液、炉渣的冲刷、侵蚀以及炉内气体的冲刷作用,要求使用抗侵蚀性最好的砖砌筑。 炉帽区主要受炉内气体的冲刷作用,以及吹炼时炉渣的喷溅作用,这部分衬砖的主要问题是剥落和掉砖。炉帽区的衬砖大都处于一种悬臂状态,加之炉体的经常摇动,反复的加料、出钢时的机械碰撞等原因造成了掉砖现象。解决掉砖的方法有几种:①将这部分衬砖的外面包装铁皮,高温下铁皮熔结在一起,使炉帽区的衬砖整体性更好;②在铁皮的外侧焊接绞链并将绞链同炉壳连接在一起;③在砌筑炉帽区衬砖时,背部使用以树脂为结合剂的粘接泥料,使炉衬有更好的整体性。

炉壁区的衬砖,特别是装料侧的炉衬砖,受到钢水、炉渣的冲刷作用,要求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 熔池和炉底的衬砖主要受到钢液的侵蚀,应具有很好的抗侵蚀性。 炉衬砖的长度为500~800mm,个别部位的砖长度在lm以上,这种砖有很大的生产难度,一般要用高吨位真空压砖机成型。 转炉炉衬砖都采用干砌法,不希望砌得过分紧密,甚至还在砖缝中夹一些纸板。目前的衬砖大多是镁碳砖,或者泥砌一些含碳的镁白云石砖。这些砖在高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膨胀,砌筑过分紧密会因为膨胀产生剪切应力,容易造成衬砖断裂,破坏炉衬的整体性。 综合砌炉,应根据不同厂家的具体情况,选择3~6个不同档次的砖种,分别砌筑在渣线、耳轴、炉壁、熔池等部位,以求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底吹供气砖 在转炉炉衬中底吹供气砖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砖种。在顶底复合吹炼 中,底吹Ar,CO 2,N 2 就是通过这块砖吹入炉内的,严格地讲,底吹供气砖已经 脱离了原有耐火砖的概念,而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因此,一般定义这类耐火材料为功能性耐火材料。 最初的底吹供气砖是单管式或狭缝式的,由于难于满足顶底复合吹炼工艺的要求,现在都已弃用,而改用技术更先进的直通孔式供气砖。 直通孔式供气砖是由不锈钢管埋设在镁碳质耐火材料中构成的,不锈钢管焊接在均压气室上。不锈钢管内经1~2mm,外径2.0~2.5mm,一支供气砖需要埋设几十根不锈钢管。 直通孔式供气砖生产技术难度较大,以高纯电熔镁砂、高纯石墨、酚酣树脂结合剂为原料,添加高效抗氧化剂,用等静压机成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