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设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课设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课设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课设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

班级:电气08-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分离丙烷和丁二烯组分,并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塔顶轻组分主要是丙烷,塔低重组分主要是丁二烯。其中丙烷占10,丁二烯占89,其它杂质占1。

为了满足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的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设计包括提馏段的温度及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塔顶鸭梨为被控变量,气态丙烯及去尾气管线组成分层控制;进料流量的简单均匀控制;回流罐的液位及回流管的回流量组成串级均匀控制;回流量的定制控制;以及进料、回流、塔顶、塔釜的温度检测,塔压检测,回流量的流量检测等。

关键字:串级控制,被控变量,分层控制,均匀控制,定值控制,检测。

目录

第一章主要故意流程和环境特征概论 (4)

第二章控制原理分析 (5)

1、提馏段的温度及蒸汽流量组成串级控制 (5)

2、分程控制 (7)

3、单回路均匀控制回路 (7)

4、液位报警系统 (8)

5、温度检测系统 (8)

第三章节流装置的设计计算 (10)

第四章调节阀口径计算 (15)

第一章主要工艺流程和环境特征概况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切割C3和C4混合馏分,塔顶轻关键组分是丙烷,塔釜重关键是丁二烯。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第一脱乙烷塔塔釜来的釜液和第二蒸出塔的釜液混合后进入脱丙烷塔,进料为气液混合状态,液化率为0.28。进料温度为32℃,塔顶温度为8.9℃,塔釜温度为72℃。塔内操作压力为0.75MPa(绝压)。采用的回流比约为1.13。冷凝器由0℃丙烯蒸发制冷,再沸器加热用的0.15 MPa(绝压)减压蒸汽由来自裂解炉的0.6 MPa(绝压)低压蒸汽及冷凝水混合制得的。和其他精馏塔一样,脱丙烷塔也是一个高阶对象,具有对象通道多、内在机理复杂、变量间相互关联、动态响应慢、控制要求高等特点。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应满足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

脱丙烷塔所处的环境为甲级防爆区域,工艺介质为多种烃类混合物,沸点低、易挥发、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处于露天,低压、低温。主导风向由西向东。

仪表选型说明

所选仪表应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等特点,电动Ⅲ型仪表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已能满足要求。电动仪表信号传送快且距离远,易及计算机配合使用,除控制阀外,最好全部选用电动Ⅲ型仪表。采用安全栅,可构成本质安全防爆系统。

第二章控制原理分析

1、提馏段的温度及蒸汽流量组成串级控制

下图是精馏塔底部示意图,在再沸器中,用蒸汽加热塔釜液产生蒸汽,然后在塔釜中及下降物料进行传热传质。为了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需要把提馏段温度θ。保持恒定。为此在蒸汽管路上装上一个调节阀,用它来控制加热蒸汽流量。从调节阀的做到温度θ发生变化,需要相继通过很多热容积。实践证明,加热蒸汽压力的波动对θ的影响很大。此外,还有来自液相加料方面的各种干扰,包括它的流量、温度和组分等,它们通过提馏段的传质过程,以及再沸器中传热条件(塔釜温度、再沸器液面等),最后也影响到温度θ。很明显当加热蒸汽压力波动较大时,如果采用如图2-1所示的简单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品质一般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由于存在这些扰动故考虑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及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其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形成了两个闭环。

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及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双环系统相同,就其主回路(外环)来看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内环)则为一个随动系统。以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为例,在控制过程中,副回路起着对炉出口温度的“粗调”作用,而主回路则完成对炉出口温度的“细调”任务。及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

串级控制系统多用了一个测量变送器及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增加的投资并不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说,仅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器),但控制效果却有显著的提高。其原因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包含二次扰动的副回路,使系统有如下几点的改善:

①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②对二次扰动有很强的克服能力。

③提高了对一次扰动的克服能力和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系统工艺要求,决定在系统设计中采用闭环串级控制方式。

设计方框图:

采用如图所示的提馏段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副调节器QC2根据加热蒸汽流量信号控制调节阀,这样就可以在加热蒸汽压力波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蒸汽流量稳定。但副调节器QC2的给定值则受主调节器θC1的控制,后者根据温度θ改变蒸汽流量给定值Qr,从而保证在发生进料方面的扰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温度θ满足要求。用这个方法以非常有效地克服蒸汽压力波动对于温度θ的影响,因为流量自稳定系统的动作很快,蒸汽压力变化所引起的流量波动在2至3s以内就消除了,而这样短暂时间的蒸汽流量波动对于温度θ的影响是很微小的。

2、分程控制

一般来说,一台调节器的输出仅操纵一只调节阀,若一只调节器去控制两个以上的阀并且是按输出信号的不同区间去操作不同的阀门,这种控制方式习惯上称为分程控制。

图表示了分程控制系统的简图。图中表示一台调节器去操纵两只调节阀,实施(动作过程)是借助调节阀上的阀门定位器对信号的转换功能。例如图中的A、B两阀,要求A阀在调节器输出信号压力为0.02~0.06MPa变化时,作阀得全行程动作,则要求附在A阀上的阀门定位器,对输入信号0.02~0.06MPa时,相应输出为0.02~0.1MPa,而B阀上的阀门定位器,应调整成在输入信号为0.06~0.1

MPa时,相应输出为0.02~0.1MPa。按照这些条件,当调节器(包括电/气转换器)输出信号小于0.06MPa时A阀动作,B阀不动;当输出信号大于0.06MPa时,而B阀动作,A阀已动至极限;由此实现分程控制过程。

分程控制可以应用于调节塔顶压力中,以塔顶压力为被控变量,气态丙烯及去尾气管线组成的分程控制。

要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塔顶的压力恒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影响此压力的是再沸器的气态丙烯流量以及回流罐的压力。为了扩大控制阀的可调范围,改善控制系统的品质,满足工艺要

求,以塔顶压力恒定为主要控制目的,当操纵变量气态丙烯流量的改变不足于控制塔顶压力时,调节去尾气管线上的流量,以达到控制塔顶压力。

3、单回路均匀控制回路

均匀控制是指一种控制方案所起的作用而言,因为就方案的结构看,有时像一个简单液位(或压力)定值控制系统,有时又像一个液位及流量(或压力及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

根据工艺要求,塔的进料为单管传输,流量较平稳,回路扰动不大,控制要求不高。为了保证液位稳定在一定的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可采用均匀控制的方案。从经济和控制效果的角度综合考虑进料回路可选用简单均匀控制方案。

4、液位报警系统

采用ON\OFF输出方式用电极点做液位检测,在液体中给予一定的电视,当导线触到水时电势发生改变。并且采用单片机进行报警控制。

如图,采用继电器和发光二极管进行液位报警指示。

5、温度检测系统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对进料温度、回流物温度、塔顶、塔底的温度进去检测。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多点温度检测系统以达到多点的温度检测要求。如图,由一台上位机,和下位机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通过上位机控制下位机进行现场温度采集。温度值既可以送回主控机进行数据处理,由显示器显示,也可以由下位机单独工作,实时显示当前各点的温度值,对各点进行控制。

第三章节流装置的设计计算

本课程设计要求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需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程序设计流程框图如下图所示。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汇本(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有图)

成绩: 《过程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2年12月31日~2013年01月4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说明书 (5) 1、摘要 2、基本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3、节流装置的计算 4、蒸汽流量控制阀口径的计算 三、参考文献 (11) 四、附图 (15)

一、设计题目: 《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及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控制方案的设计、仪表选型的方法及管道流程图、仪表接线图、仪表安装等 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节流装置和调节阀的计算。 4、了解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的设计和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 5、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须的工程知识,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 工程设计任务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所需数据: 1、主要工艺流程和环境特征概况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切割C3和C4混合馏分,塔顶轻关键组分是丙烷,塔釜重关键是组分丁二烯。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脱乙烷塔塔釜来的釜液和第二蒸出塔的釜液混合后进入脱丙烷塔,进料为气液混合状态,液化率为0.28。进料温度为32℃,塔顶温度为8.9℃,塔釜温度为72℃。塔操作压力为0.75MPa(绝压)。采用的回流比约为1.13。冷凝器由0℃丙烯蒸发制冷,再沸器加热用的0.15 MPa(绝压)减压蒸汽由来自裂解炉的0.6 MPa(绝压)低压蒸汽与冷凝水混合制得的。和其他精馏塔一样,脱丙烷塔也是一个高阶对象,具有对象通道多、在机理复杂、变量间相互关联、动态响应慢、控制要求高等特点。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应满足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 脱丙烷塔所处的环境为甲级防爆区域,工艺介质为多种烃类混合物,沸点低、易挥发、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处于露天,低压、低温。主导风向由西向东。 2、仪表选型说明 所选仪表应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等特点,电动Ⅲ型仪表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已能满足要求。电动仪表信号传送快且距离远,易与计算机配合使用,除控制阀外,最好全部选用电动Ⅲ型仪表。采用安全栅,可构成本质安全防爆系统。

脱丁烷塔改造及运行分析

脱丁烷塔改造及运行分析 摘要:详细介绍了首套煤制烯烃项目脱丁烷塔运行原理及改造背景,结合上游原料关键组分含量和下游MTBE产品中重组分含量分析改造的必要性及设计需求,并对改造后的脱丁烷塔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达到降低混合C4损失、满足碳四装置原料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脱丁烷塔改造混合C4损失重组分 一、项目介绍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烯烃分离装置采用的是美国Lummus公司的前脱丙烷后加氢、丙烷洗工艺技术,将来自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产品气通过三级压缩、酸性气体脱除、洗涤和干燥后,在高、低压脱丙烷塔进行初次分离。高压脱丙烷塔顶物流经产品气四段压缩后送至脱甲烷塔,其塔顶产品主要是甲烷,经冷箱换热后得到燃料气。高压脱丙烷塔底物流送至脱丁烷塔,得到C5以上产品和混合C4产品。脱甲烷塔底物流送至脱乙烷塔进行C2和C3分离,塔顶C2进入乙烯精馏塔塔,塔顶产品即为聚合级乙烯产品。塔底C3进入丙烯精馏塔,塔顶馏分便是聚合级丙烯。聚合级的乙烯和丙烯产品分别送入聚乙烯装置和聚丙烯装置作原料,混合C4送至C4装置作为深加工原料。同时,随着原油价格上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工技术的进步,混合碳四作为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用于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合成橡胶等技术已成为石油化工研究和投资热点[1]。因此,为了有效降低脱丁烷塔釜物料中的碳四损失,增加混合碳四产量,同时保证混合碳四质量满足下游装置原料需求,我公司经分析决定对脱丁烷塔进行改造。 二、脱丁烷塔改造 1.脱丁烷塔运行原理 脱丁烷塔为板式塔,塔内安装有47块塔盘,塔径1100mm,塔高为29000mm,进料口在28块塔盘上,塔顶设有热旁路调节塔压,塔釜设有蒸汽再沸器。脱丁烷塔(160T605)从C5’s及更重的组分中分离出C4,s组分。脱丁烷塔的进料来自低压脱丙烷塔(160T502)塔釜。从界区外来的混合C4’s物流作为回流的补充。脱丁烷塔顶采出C4产品送往烯烃罐区,作为碳四装置原料储备。塔釜采出C5+产品送往烯烃罐区,作为副产品外卖。设计中混合C4中C5+含量不高于5wt%,混合C5中C4-含量不高于2.5wt%。 脱丁烷塔的压力通过两个压力调节器进行控制。第一个压力调节器PC-661通过分程控制去脱丁烷塔塔顶冷凝器(160E617)冷却水的量(A阀)和热旁通量(B阀)来控制塔压。当第一个压力调节器不能阻止塔压持续上升时,则第二个压力调节器将打开脱丁烷塔回流罐(160V605)顶部的压力调节阀PC-660将物料排放到火炬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电气08-3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日期:2012年01月04日?2012年01月12日 摘要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分离丙烷和丁二烯组分,并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塔顶轻组分主要是丙烷,塔低重组分主要是丁二烯。其中丙烷占10, 丁二烯占89,其它杂质占1。 为了满足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的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设计包括提馏段的温度与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塔顶鸭梨为被控变量,气态丙烯与去尾气管线组成分层控制;进料流量的简单均匀控制;回流罐的液位与回流管的回流量组成串级均匀控制;回流量的定制控制;以及进料、回流、塔顶、塔釜的温度检测,塔压检测,回流量的流量检测等。 关键字:串级控制,被控变量,分层控制,均匀控制,定值控制, 检测。

第一章主要故意流程和环境特征概论 (4) 第二章控制原理分析 (5) 1、................................................. 提馏段的温度与蒸汽流量组成串级控制. (5) 2、................................................. 分程控制7 3、................................................. 单回路均匀控制回路.. (7) 4、................................................. 液位报警系统8 5、................................................. 温度检测系统8 第三章节流装置的设计计算 (10) 第四章调节阀口径计算 (15)

基于脱丙烷塔的精馏塔建模及稳态仿真

化工动态建模报告 题目:基于脱丙烷塔的精馏塔建模及稳态仿真姓名: 赵东 学号:2011200832 班级:信研1102

目录 一、背景介绍 (3) 1、课题背景 (3) 2、气分脱丙烷装置介绍 (3) 二、模型分析 (5) 1、建模方法 (5) 2、机理分析 (5) 三、模型建立 (7) 1、参数整理 (7) 2、逐板递推计算公式 (8) 四、仿真实验 (10) 1、仿真界面 (10) 2、仿真验证 (12) 2.1、脱丙烷塔的仿真检验 (12) 2.2、其它模型工况参数检验 (16) 参考文献 (18) 附录程序 (19)

一、背景介绍 1、课题背景 精馏塔作为化工流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而一套好的精馏塔模型,可以给我们的研究和控制带来很多便利。本课题基于气分脱丙烷过程,研究学习了脱丙烷塔的模型建立,用脱丙烷过程中实际工况数据加以验证。此外,基于此模型还编制了一个精馏塔稳态仿真的MATLAB界面,适用于其它相似的分离过程,达到方便且快捷仿真的目的。 2、气分脱丙烷装置介绍 气体分馏装置是以催化裂化装置所产液化气经脱硫、脱硫醇后作为原料,主要生产精丙烯,再作为聚丙烯装置的原料。丙烷馏分可作为工业丙烷或与碳四混合后作为民用液化气。 脱除硫化氢和硫醇的催化液化气进入装置,经凝聚脱水器脱除游离水后进入脱丙烷塔进料罐,液化气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从进料罐抽出,经原料—碳四换热器换热后,再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加热,以泡点状态进入脱丙烷塔的进料塔板。 脱丙烷塔采用了69层高效浮阀塔。塔顶蒸出的碳二、碳三馏分经脱丙烷塔顶冷凝器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丙烷塔顶回流罐,冷凝液自脱丙烷塔顶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用脱丙烷塔顶回流泵送入塔顶第69层塔板上作为塔顶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抽出作为进料。脱丙烷塔底再沸器热源为中压蒸汽。塔底碳四采出馏分经于原料换热后,再经碳四馏分冷却器冷却后送至液化气罐区。如图1.1[1]。

脱丙烷塔操作指导

2#裂解装置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低负荷操作,班组对高负荷下的系统操作显得不够熟悉。对于2#裂解装置,由于操作滞后对系统的影响比1#装置要大许多,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操作的困难性和苛刻性,并及时进行调整。高压脱丙烷塔TB401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会出现瓶颈问题: 第一、在高负荷下高压脱丙烷塔TB401当前只投一台再沸器,盘油调节阀 FV24002几乎要接近全开(目前新增脱丙烷塔再沸器EB-401C正在施工中,等施工完毕后投两台再沸器并运,第三台备用)。当液相进料在超过35t/h时,TB-401塔的分离效果会比较差,塔釜轻组分偏多,容易造成低压脱丙烷塔系统和脱丁烷塔系统超压。所以在高负荷状态下,应联系急冷岗位尽量提高盘油温度,以保证TB401灵敏板温度控制在38-40℃,塔釜温度保持在80-83℃;同时要密切注意TB401塔釜分析仪表C2组分的变化,如果仪表有较大的偏差必须马上通知仪表进行处理。 第二、在提高高压脱丙烷塔再沸用量时,必须要注意塔顶的C4组分不能超标,塔顶温度控制在-5℃以下,否则过多重组分带入碳二加氢系统,会影响催化剂活性和寿命。 第三、在进行裂解炉切炉、投料负荷及COT改变、液相干燥器切换排液等操作时,应密切注意TB401液相进料量变化,在确保TB401状态正常前提下进行前述操作。此项工作值班长必须跟踪前后系统变化,协调前后岗位的合作,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 第四、如果出现TB402、TB530超压的情况,塔顶冷剂量不能无限的增加,要确保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主操必须冷静分析原因,塔顶冷凝器换热效果不好、或者是进料轻组分过多、或者是塔釜再沸量过大等等,针对相应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调整。 第五、TB402超压调整措施:当发生低压脱丙烷塔TB401塔压超高、回流罐VB-402液位偏低时,高压脱丙烷塔TB401由于少了自VB402的这股回流(FV24009),TB401的顶温会迅速上升。此时,应加大自VB401的这股回流FV24006(VB401液位时可通过EB409冷剂进行调节)。同时,应逐渐提高TB401的釜温至80-83℃,减少塔釜的碳二含量。低压脱丙烷塔超压时,可以通过VB402的火炬排放阀HV24018进行控制。

20122013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自动化.doc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MATLAB仿真完成。设计题目分为二个部分。 答疑时间:15周周四(12月13日)下午2:00-4:30;地点:工学二号馆501; 有问题可以发邮件或者打电话。 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设计题目的要求完成报告; 答辩时间:自动化0901:16周周五上午8:30-12:00,地点:工学二号馆513; 自动化0902:16周周五下午1:30-5:00,地点:工学二号馆513; 答辩要求:(1)长学号(如3109001440)末位数相同的若干位同学一起答辩; (2)要求演示仿真程序; (3)答辩时交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 要求:按照长学号(如3109001440)的末位数选做下列题目。 采用MATLAB仿真;所有仿真,都需要做出以下结果: (1)超调量 (2)峰值时间 (3)过渡过程时间 (4)余差 (5)第一个波峰值 (6)第二个波峰值 (7)衰减比 (8)衰减率 (9)振荡频率 (10)全部P、I、D的参数 (11)PID的模型 (12)设计思路 0、精馏塔塔内温度的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表所示,控制量阶跃变化50 ?=。试根据实验 u δ≤的无差控制系统。 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p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1、锅炉汽包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表所示,控制量阶跃变化5 ?=。试根据实验数 u 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δ≤的无差控制系统。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2、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测取温度对象的过程为:当系统稳定时,在温度调节阀上做 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δ≤的无差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δ≤的无差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设小组:第四小组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说明 (2) 1.1课程设计题目 (2) 1.2 课程设计容 (3) 1.2.1 设计前期工作 (3) 1.2.2 设计工作 (4) 第二章设计过程 (4) 2.1符号介绍 (4) 2.2水箱液位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6) 2.3压力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2.4串级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第三章压力 P2 定值调节 (8) 3.1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原理图 (8) 3.2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8) 第四章水箱液位L1定值调节 (9) 4.1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9) 4.2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9) 第五章锅炉流动水温度T1调节串级出水流量F2调节的流程图 (10) 5.1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10) 5.2串级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11)

第六章控制仪表的选型 (12) 6.1 仪表选型表 (12) 6.2现场仪表说明 (13) 6.3 DCS I/O点位号、注释、量程、单位、报警限及配电设置表 (14) 第七章控制回路方框图 (15)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过程控制设计DCS

任务书3脱丙烷塔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及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控制方案的设计、仪表选型的方法及管道流程图、仪表接线图、 仪表安装等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节流装置和调节阀的计算。 4、了解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的设计和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 5、了解过程控制设计的设计文件构成及编制。 6、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须的工程知识,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和协作完成工程设计任务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所需数据: 1、主要工艺流程和环境特征概况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切割C 3和C 4 混合馏分,塔顶轻关键组分是丙烷,塔 釜重关键是丁二烯。主要工艺流程如附图1所示:第一脱乙烷塔塔釜来的釜液和第二蒸出塔的釜液混合后进入脱丙烷塔,进料为气液混合状态,液化率为0.28。进料温度为32℃,塔顶温度为8.9℃,塔釜温度为72℃。塔内操作压力基本恒定在0.75MPa(绝压)。采用的回流比约为1.13。冷凝器由0℃丙烯蒸发制冷,再沸器加热用的0.15 MPa(绝压)减压蒸汽由来自裂解炉的0.6 MPa(绝压)低压蒸汽与冷凝水混合制得的。和其他精馏塔一样,脱丙烷塔也是一个高阶对象,具有对象通道多、内在机理复杂、变量间相互关联、动态响应慢、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假设该脱丙烷塔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塔釜关键组分,可以再沸器的减压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且此时再沸器的减压蒸汽流量是经常出现的扰动。同时要保持塔进料稳定,以及塔釜液位与塔底A馏出物料均匀缓慢变化。试设计自动控制,满足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 脱丙烷塔所处的环境为甲级防爆区域,工艺介质为多种烃类混合物,沸点低、易挥发、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处于露天,低压、低温。主导风向由西向东。 2、仪表选型说明 所选仪表应具有本质安全防爆性能等特点,电动Ⅲ型仪表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已能满足要求。电动仪表信号传送快且距离远,易与计算机配合使用,除控制阀外,可选用电动Ⅲ型仪表或采用数字式控制仪表。采用安全栅,构成本质

精馏塔仿真指导书

精馏塔单元仿真实训指导书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1) 1、工艺说明 (1)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2) 3、设备一览 (2) 二、精馏单元操作规程 (2) 1、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2) 2、正常操作规程 (3)

3、停车操作规程 (4) 4、仪表一览表 (6) 三、事故设置一览 (7) 四、仿真界面 (9) 附:思考题 (11)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本流程是利用精馏方法,在脱丁烷塔中将丁烷从脱丙烷塔釜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精馏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对混合物分离。本装置中将脱丙烷塔釜混合物部分气化,由于丁烷的沸点较低,即其挥发度较高,故丁烷易于从液相中气化出来,再将气化的蒸汽冷凝,可得到丁烷组成高于原料的混合物,经过多次气化冷凝,即可达到分离混合物中丁烷的目的。 原料为67.8℃脱丙烷塔的釜液(主要有C4、C5、C6、C7等),由脱丁烷塔(DA-405)的第16块板进料(全塔共32块板),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灵敏板温度由调节器TC101通过调节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从而控制丁烷的分离质量。 脱丁烷塔塔釜液(主要为C5以上馏分)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18A、B)部分汽化为蒸汽从塔底上升。塔釜的液位和塔釜产品采出量由LC101和FC102组成的串级控制器控制。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塔釜蒸汽缓冲罐(FA-414)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2调节底部采出量控制。 塔顶的上升蒸汽(C4馏分和少量C5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A-419)全部冷凝成液体,该冷凝液靠位差流入回流罐(FA-408)。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 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冷凝器以冷却水为载热体。回流罐液位由液位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电热水壶度控制系统方案,使系统满足85度至95度热饮需要。 二、预期实现目标 通过按键设定温度,使系统水温最终稳定在设定温度,达到控制目标。 三、设计方案 (一)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要分析一个系统的动态特性,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合理、适用的数学模型,这也是控制系统分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数学模型时所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或者更具体的说,是系统输入作用与输出作用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本系统中,被控量是温度。被控对象是由不锈钢水壶、2Kw电加热丝组成的电热壶。在实验室,给水壶注入一定量的水,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水中,以最大功率加热水壶,每隔30s采样一次系统温度,记录温度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水量是不变的。 经过试验,得到下表所示的时间-温度表: 表1 采样时间和对应的温度值

以采样时间和对应的温度值在坐标轴上绘制时间-温度曲线,得到图1所示的曲线: 图1 时间-温度曲线 采用实验法——阶跃响应曲线法对温箱系统进行建模。将被控过程的输入量作一阶跃变化,同时记录其输出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称为阶跃响应曲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输出温度值的变化规律与带延迟的一阶惯性环节的阶跃曲线相似。因此我们选用 ()1s ke G s Ts τ-= + (式中:k 为放大系数;T 为过程时间常数;τ为纯滞后时间)作为内胆温度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 (1)k 的求法:k 可以用下式求得: ()(0) y y k x ∞-= (x :输入的阶跃信号幅值)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步进式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一、步进式加热炉工艺流程 1. 步进式加热炉简介 ⑴步进式加热炉步进式加热炉是一种靠炉底或水冷金属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的动作 把料坯一步一步地移送前进的连续加热炉。 炉子有固定炉底和步进炉底,或者有固定梁和步进梁。前者叫做步进底式炉,后者叫做步进梁式炉。轧钢用加热炉的步进梁通常由水冷管组成。步进梁式炉可对料坯实现上下双面加热。 (2)步进式炉的几种类型 步进式炉从炉子构造上分目前有:单面供热步进式炉、两面供热步进式炉、钢料可以翻转的步进式炉、交替步进式炉、炉底分段的步进式炉等等。 单面供热步进式炉也称步进底式炉,钢料放置在耐火材料炉底或铺设在炉底上的钢枕上。钢坯吸热主要来自上部炉膛,由于一面受热,这种炉子的炉底强度较低。它适用于加热薄板坯、小断面方坯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两面供热步进式炉也称步进梁式炉,活动梁和固定梁上都安设有能将钢坏架空的炉底水管。在钢坯的上部炉膛和下部炉膛都设置烧嘴,因此炉底强度较高,适用于产量很高的板坯或带钢轧前加热。 钢坯可以翻转的步进式炉是每走一步炉内钢料可以翻转某一角度,步进梁和固定梁都带有锯齿形耐热钢钢枕,这是加热钢管的步进式炉,每走一步钢管可以在锯齿形钢枕上滚动一小段距离,使受热条件较差的底面逐步翻转到上面,以求加热均匀。 交替步进式炉则有两套步进机构交替动作。运送过程中,钢坯不必上升和下降,振动较小,底面不会被划伤,表面质量较好 炉底分段的步进式炉的加热段和预热段可以分开动作。例如预热段每走一步,加热段可以

走两步或两步以上。这种构造是专门为易脱碳钢的加热而设计的。钢坯在预热段放置较密,可以得到正常的预热作用,在加热段钢坯前进较快,达到快速加热,以减少脱碳。 (3)步进式炉的优缺点 步进式炉是借机械将炉内钢坯托着一步一步前进,因此钢坯与钢坯还不必紧挨着,其间距可根据需要加以改变。 原始的步进式炉只用于加热推钢机无法推进的落板坯或异形坯,随着轧机的大型化和连续化,推钢式炉已不能满足轧机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近十年来造价较高的步进式炉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结构也日趋完善。 步进式炉具有以下特点:(1)炉子长度不受钢坯厚度的限制,不会拱钢,炉子可以建得很长,目前有些炉子已接近60 米长,一个步进式炉可以代替1.5—2 个推钢式炉。(2)操作上灵活性较大,可以通过改变装料间隙调节钢坯加热时间,且更换品种方便。(3)炉内钢料易于清空,减少停炉时清除炉内钢料的时间。(4)钢坯在炉内不与水管摩擦,不会造成通过轧制还不能消除的伤痕。(5)水管黑印小,即能得到尺寸准确的轧材。(6)两面加热步进式炉可以不要实底均热段,因此加热能力比推钢式炉稍大。(7)没有出料滑坡,减少了由于滑坡高差作用而吸入炉内的冷空气。(8)钢坯有侧面加热,这样可实现三面或四面加热,因此加热时间短,钢坯氧化少。( 9)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从炼钢连铸后开始全连续的直接生产。( 10)产量大幅度提高,在100* 104t/a 以上。( 11)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都是单回路仪表和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也大多是模拟量控制式供电装置,现在的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多数都具有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和三级生产管理系统,传动系统都是全数字化的直流或交流供电装置。 步进式炉的缺点是炉底机械设备庞大,维护和检修都较复杂,炉子造价太高。两面供热的步进式炉炉底水管较多,热损失大。单面供热的步进式炉虽然无水冷热损失,但产量较低。因此,尽管步进式炉有很多优点,仅由于它造价太高,目前在中小型厂全面推广还不适宜。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 辽宁工业大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 题目: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 院(系): 》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课 程 设 计 ( 论 文 ) 任 务 设计任务 设计精馏塔塔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精馏塔塔内压力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实验数据如下: 设计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辨识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一个无差控制系统,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 2、 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和参数; 3、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4、若设计由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程序流程图; 5、按规定的书写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 字以上。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5大气压,控制压力:1±大气压 ,超调量小于等于25%; 工作计划 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理解掌握系统的控制要求。(2天 ) 2、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1天 ) 3、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和参数。(2天 ) 4、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 1天),调节阀的气开 气关形式以及流量特性选择。( 1天) 5、上机实现系统的模拟运行或仿真、答辩。(2天 ) 6、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 )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总成绩: 年 月 日

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2008级电气08-3 (2)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摘要 (7) 二、基本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9) 三、节流装置计算: (11) 参考文献 (17) 附件 (18)

2008级电气08-3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及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控制方案的设计、仪表选型的方法及管道流程图、仪表接线图、 仪表安装等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节流装置和调节阀的计算。 4、了解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的设计和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 5、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须的工程知识,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和独立完成工程设计任务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所需数据: 1、主要工艺流程和环境特征概况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切割C 3和C 4 混合馏分,塔顶轻关键组分是丙烷,塔 釜重关键是组分丁二烯。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脱乙烷塔塔釜来的釜液和第二蒸出塔的釜液混合后进入脱丙烷塔,进料为气液混合状态,液化率为0.28。进料温度为32℃,塔顶温度为8.9℃,塔釜温度为72℃。塔内操作压力为0.75MPa(绝压)。采用的回流比约为1.13。冷凝器由0℃丙烯蒸发制冷,再沸器加热用的0.15 MPa(绝压)减压蒸汽由来自裂解炉的0.6 MPa(绝压)低压蒸汽与冷凝水混合制得的。和其他精馏塔一样,脱丙烷塔也是一个高阶对象,具有对象通道多、内在机理复杂、变量间相互关联、动态响应慢、控制要求高等特点。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应满足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 脱丙烷塔所处的环境为甲级防爆区域,工艺介质为多种烃类混合物,沸点低、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原理。了解PID参数整定的基本方法,如Zieg ler-Nichols整定方法、临界比例度法或衰减曲线法。学会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系统进行PID参数整定。 二、设计正文: 在热工生产过程中,最简单、最基本且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单回路控制系统,其他各种复杂系统都是以单回路控制系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组成方框原理图如图1所示,它是由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包括调节阀),连同被控对象组成的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 图1、单回路控制系统组成原理方框图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可分为理论计算法和工程整定法。理论计算方法是基于一定的性能指标,结合组成系统各环节的动态特性,通过理论计算求得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设定值。这种方法较为复杂繁琐,使用不方便,计算也不是很可靠,因此一般仅作为参考;而工程整定法,则是源于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工程实际经验的一套工程上的方法,较为简单,易掌握,而且实用。常用的工程整定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响应曲线法等等,本设计中主要是应用Ziegler-Nichols整定方法来整定控制器的参数。 参数整定的基本要求如下所述: 1、通过整定选择合适的参数,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在热工生产过程中,通常要求控制系统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即要求过程有一定的衰减比,一般要求4:1~10:1。 3、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要求控制过程有一定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所谓准确性就是要求控制过程的动态偏差和稳态偏差尽量地小,而快速性就是要求控制时间尽可能地短。 总之,以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去选择合适的参数。 目前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是PID控制,这种控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鲁棒性强,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的变化不太敏感。 (1)比例控制(P控制):G c(s)=Kp=1/δ; (2)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G c(s)=Kp(1+1/TIs)=1/δ(1+1/T I s); (3)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Gc(s)=K p(1+1/T I s+T D s)。 Ziegler-Nichols法是一种基于频域设计PID控制器的方法,根据给定对象的瞬态响应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如果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看起来是一条S形的曲线,则可用如下传递函数近似:

《过程控制课设》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脱丙烷塔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电气08-3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脱丙烷塔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分离丙烷和丁二烯组分,并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塔顶轻组分主要是丙烷,塔低重组分主要是丁二烯。其中丙烷占10, 丁二烯占89,其它杂质占1。 为了满足脱丙烷塔的自动控制的质量指标、物料指标、能量平衡及约束条件等要求。设计包括提馏段的温度与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塔顶鸭梨为被控变量,气态丙烯与去尾气管线组成分层控制;进料流量的简单均匀控制;回流罐的液位与回流管的回流量组成串级均匀控制;回流量的定制控制;以及进料、回流、塔顶、塔釜的温度检测,塔压检测,回流量的流量检测等。 关键字:串级控制,被控变量,分层控制,均匀控制,定值控制, 检测。

第一章主要故意流程和环境特征概论 (4) 第二章控制原理分析 (5) 1、................................................. 提馏段的温度与蒸汽流量组成串级控制. (5) 2、................................................. 分程控制7 3、................................................. 单回路均匀控制回路.. (7) 4、................................................. 液位报警系统8 5、................................................. 温度检测系统8 第三章节流装置的设计计算 (10) 第四章调节阀口径计算 (15)

简单精馏塔严格计算

设计一脱丙烷塔。已知进料量h kmol /100,原料压力MPa 0.1,温度50℃,组成如下表。塔操作压力 0.817()MPa A ,塔顶设全凝器,塔底设再沸器。分离要求:塔顶异丁烷含量为0.06,塔底丙烷含量为 0.06 解:(一)、用简捷法得到如下基本参数 (二)LM 法 1、初步确定理论级数 1)设8=S 、2=n 、6=m (包括塔釜、进料板)、74.1=R 3252.75=D 6748.24=W 逐板计算,结果列表:

2)设7=S 、2=n 、5=m (包括塔釜、进料板)、74.1=R 3252.75=D 6748.24=W 逐板计算 3)比较进料板液摩尔分数已经接近,可进入第一次循环。 2、第一次循环 1)塔顶塔底量调整 1585.035.165.684977.05652.0=+-== ?A d 4004.062 .538.42206 .01871.0-=+-=?B d 4509.07076.122107.02924.22716.02716.02107.0-=+-= ?C d 0073.09972 .4037 .00028.00102.00102 .00370.0=+ -=?D d 归零化,使得 ∑=?0d ,i i w d ?-=?- 2)根据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塔的逐板计算,结果列表,各板的汽液流率和摩尔分数列表 3)温度分布 4)计算各板气液流率 5)计算换热器热负荷 6)计算各板汽体液体流率 7)核算各板气液组成 (1)各板汽液流率和温度确定相对挥发度 (2)逐板计算

3、采用同样的方法,经过4次循环,结果如下:

基本达到要求。故理论板数为7.

《过程控制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与仪表(A)》课程教学大纲 Process Controls and Instrument 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L08041 2.学分:3学分 3.学时:48(理论40,实验8) 4.适用专业:自动化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是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及日后从事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过程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掌握自动化仪表的结构原理、测量原理、使用方法、选择方法,掌握一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掌握简单及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整定方法,熟悉数字控制仪表及数字控制系统,熟悉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动态和新成果,领悟过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及控制系统、仪表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整定方法,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过程控制实际问题方法,培养具备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概述(2课时) 主要内容: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概况、技术指标,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及组成的控制系统。 1. 基本要求 掌握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各单元的功能、原理、系统图,掌握自动化仪表的任务,掌握双线制变送器原理及活零点概念,掌握DDZ-III型仪表的信号范围,熟悉自动化仪表的精确度、灵敏度、变差、动态指标等基本技术指标。 2. 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2学时。 (二)检测仪表(4课时) 主要内容:温度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液位检测仪表。 1. 基本要求 (1)掌握热电偶、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熟悉DDZ-III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工作原理及实际线路,仪表选择原则,了解其它温度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弹性式压力测量元件压力测量工作原理,掌握力平衡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熟悉位移式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了解固态测压仪表测压原理。 ⑶掌握节流式流量测量原理及计算、选择和安装,了解容积式、涡轮式、电磁式及旋涡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精馏塔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精馏塔操作手册.DOC 精馏塔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零四年八月

一工艺流程说明 本流程是利用精馏方法,在脱丁烷塔中将丁烷从脱丙烷塔釜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精馏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对混合物分离。本装置中将脱丙烷塔釜混合物部分气化,由于丁烷的沸点较低,即其挥发度较高,故丁烷易于从液相中气化出来,再将气化的蒸汽冷凝,可得到丁烷组成高于原料的混合物,经过多次气化冷凝,即可达到分离混合物中丁烷的目的。 原料为67.8℃脱丙烷塔的釜液(主要有C4、C5、C6、C7等),由脱丁烷塔(DA-405)的第16块板进料(全塔共32块板),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灵敏板温度由调节器TC101通过调节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从而控制丁烷的分离质量。 脱丁烷塔塔釜液(主要为C5以上馏分)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18A、B)部分汽化为蒸汽从塔底上升。塔釜的液位和塔釜产品采出量由LC101和FC102组成的串级控制器控制。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塔釜蒸汽缓冲罐(FA-414)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2调节底部采出量控制。 塔顶的上升蒸汽(C4馏分和少量C5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A-419)全部冷凝成液体,该冷凝液靠位差流入回流罐(FA-408)。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冷凝器以冷却水为载热体。回流罐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3调节塔顶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回流罐中的液体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送下一工序,另一部分液体由回流泵(GA-412A、B)送回塔顶做为回流,回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C104控制。 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吸收解吸单元复杂控制回路主要是串级回路的使用,在吸收塔、解吸塔和产品罐中都使用了液位与流量串级回路。 串级回路:是在简单调节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串级回路调节系统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系统通过副调节器的输出操纵调节阀动作,实现对主参数的定值调节。所以在串级回路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定值调节系统,副回路是随动系统。

第六章 精馏系统

第六章精馏系统 一、工艺流程简介 脱丁烷塔是大型乙烯装置中的一部分。本塔将来自脱丙烷塔釜的烃类混合物(主要有C4、C5、C6、C7等),根据其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精馏塔内分离为塔顶C4馏分,含少量C5 馏分,塔釜主要为裂解汽油,即C5以上组分的其他馏分。因此本塔相当于二元精馏。 工艺流程为:来自脱丙烷塔的釜液,压力为0.78MPa, 温度为65℃(由TI-1指示),经进料手操阀V1和进料流量控制FIC-1,从脱丁烷塔(DA-405)的第21块塔板进入(全塔共有40块板)。在本塔提馏段第32块塔板处设有灵敏板温度检测及塔温调节器TIC-3(主调节器)与塔釜加热蒸汽流量调节器FIC-3(副调节器)构成的串级控制。 塔釜液位由LIC-1控制。塔釜液一部分经LIC-1调节阀作为产品采出,采出流量由FI-4指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05A/B)的管程汽化为蒸汽返回塔底,使轻组分上升。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釜温由TI-4指示。设置两台再沸器的目的是釜液可能含烯烃,容易聚合堵管。万一发生此种情况,便于切换。再沸器A的加热蒸汽来自FIC-3所控制的0.35MPa 低压蒸汽,通过入口阀V3进入壳程,凝液由阀V4排放。再沸器B的加热蒸汽亦来自FIC-3所控制的0.35MPa低压蒸汽,入口阀为V8,排凝阀为V9。塔釜设排放手操阀V24,当塔釜液位超高但不合格不允许采出时排放用(排放液回收)。塔顶和塔底分别设有取压阀V6和V7,引压至差压指示仪PDI-3,及时反映本塔的阻力降。此外塔顶设压力调节器PRC-2,塔底设压力指示仪PI-4,也能反映塔压降。 塔顶的上升蒸汽出口温度由TI-2指示,经塔顶冷凝器(EA-406)全部冷凝成液体,冷凝液靠位差流入立式回流罐(FA-405)。冷凝器以冷却水为冷剂,冷却水流量由FI-6指示,受控于PRC-2的调节阀,进入EA-406的壳程,经阀V23排出。回流罐液位由LIC-2控制。其中一部分液体经阀V13进入主回流泵GA405A,电机开关为G5A。泵出口阀为V12。回流泵输出的物料通过流量调节器FIC-2的控制进入塔顶。备用回流泵的入口阀为V15,出口阀为V14,泵电机开关是G5B。另一部分作为产品经入口阀V16,用主泵GA-406A送下道工序处理。主泵电机开关为G6A,出口阀为V17。顶采备用泵GA-406B的入口阀为V18,电机开关为G6B,泵出口阀为V19。顶采泵输出的物料由回流罐液位调节器LIC-2控制,以维持回流罐的液位。回流罐底设排放手操阀V25,用于当液位超高但不合格不允许采出时排放用(排放液回收)。 手操阀VC4是C4充压阀。系统开车时塔压低会导致进料的前段时间内入口部分因进料大量闪蒸而过冷,局部过冷会损坏塔设备。进料前用C4充压可防止闪蒸。 二、流程图说明 1.流程图画面 详见图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