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并发用户数的方法

估算并发用户数的方法
估算并发用户数的方法

估算并发用户数的方法

作者:Eric Man Wong

一、引言

为了进行容量规划和进行性能方面的管理,正式发布产品之前往往有必要估算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因为系统资源的使用直接与并发用户数挂钩。就拿Web 应用来说,内存的使用,CPU 的利用率,服务器的进程/线程数,数据库连接数和网络带宽占用率都是关于并发用户数的增函数。

尽管知道并发用户数的重要性,我们还是经常通过第六感或者是大胆臆测去估计这个数值,十分缺乏理性。在本文中,我们会尝试去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得出这个并发用户数的估计值——通过某些其他的参数,这个值将会更加易于估算并且更加合理。

二、一种不令人满意的方法

人们时常用的一种估计方法是这样的:假设并发用户数等于全部用户数乘以某个比例。这不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就算有时候总的用户数可以可靠的估计出来,然而百分比——尽管不能总说——是一个不具有说服力的魔力数字。

必须指出的是,刚提到的这个百分比不能视为在某个时间段内登录系统的那部分用户。在某些情况下才能肯定的得出登录系统的用户数。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每个用户都会在每个月的某一天使用且只使用一次某个系统,那么我们可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任意一天使用该系统的百分比是大约3.3%(作者注:就是1/30)。(译者注:30 就是提到的“每个月”)。

尽管如此,仅仅依靠这个百分比不能用来推导出并发用户数。因为在同一天使用系统的人并不是同时使用的。有的用户可能在上午使用,有的用户可能在下午使用。

我们接下来看看一种更好的方法。

三、估算平均并发用户数的公式

我们通过定义并发用户数来开始这一节。但是在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login session 的含义。

login session 的意思是通过开始和结束时间定义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资源被占用。使用任意一个需要用户登录的Web应用作为例子,login session从用户登录到系统开始,到用户退出系统结束。每次用户的登录都创建了一个用户的session(作者注:占用了系统的内存)。login session 的时长取决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我们现在做好定义并发用户数的准备了。我们应该同意某个瞬间的“并发用户数”是这

个瞬间的login session 的个数。在下图中阐明了这个定义:

横轴是时间轴。每一条水平线段代表了一个login session。处垂直的那条线与水平线有三个交点,那么并发用户数是3。

让我们关注时间从起点到随意的某个时间。下面的结论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证明:

……………………………(*)另外,如果从开始到时间T的范围内login session 的总数是n,并且平均的login session 时长是,那么

……………………………(* *)

正式的证明过程见附录。直觉上来看,这个公式可以这样来认为:设想每条session 的线条都是首尾相连的。如果这条线的长度超过了,那么我们就把它折叠起来,使得每一段都长度都是T 。折叠的次数就如同平均并发用户数。在下图对此做出了说明:

四、估算其中的参数

为了利用第三节的公式计算平均并发用户数(C),前提条件是在关注的时间段(T)中计算出两个参数:

●login session 的总数(n)

●login session 的平均时长(L)

在这一节中,我们会给出估算这两个参数的一些建议。

首先,必须指出通过公式得出的C,仅仅是一个平均值。有可能并发用户数会在这个时间段内起伏很大。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利用C 来作为并发用户数,我们应当限制关注的时间以便新的login session 的比例(作者注:比如说n/T的比例)能够或多或少的保持稳定。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系统仅仅在工作时间内使用,我们可以只关注工作时间,而不是一整天。那么T 就等于8(作者注:假设8 小时工作制),而不是24。否则,C 的值就会大大减少,因为事实上没有人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系统。

login session 的总数(n)和login session 的平均时长(L)经常可以由用户总体和使用习惯来确定。举例来说,如果有N 个潜在用户,并且我们知道每个用户每天可能使用系统一次、两次、三次的概率分别是,并且假设用户每天使用系统不会超过 3 次,那么每天的login session 的总数就的总数就是。另一参数——平均时长,可以通过观察样本用户来估算。

在许多的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对系统的使用频率以及平均使用系统时长波动的范围都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相似的用户分类,上述的分析依然成立。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一类用户的并发用户数并且将结果整合在一起。

无可争辩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往往是很难准确预测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系统,尤其是内部的应用,一些这方面的合理的、粗略的数据是可以得到的。下一节的例子会对此做出说明。

五、一个例子

H 市政府准备为了其170,000 名员工运行一个薪酬系统,员工可以通过此系统查询自己的薪酬信息。由于IT 技能的差异、电脑的资源有限以及其他种种的原因,预计到系统上线只有50%的员工会定期使用该系统。这些员工中的70%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使用系统一次。据观测,参与了用户接受度测试的员工们平均使用这个系统的时间是 5 分钟。

现在我们可以来估算一个月的最后一周的并发用户数了。我们限定关注的时间是每一天的工作时间(作者注:朝九晚五)。

所以,每个月最后一周系统使用的并发用户数是124。

六、估算并发用户数的高峰值

1、理论

第三节中的公式估算了平均并发用户数。接下来很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怎么预估高峰并发用户的数值?在本节中,我们能够看到在某些假设条件下,该高峰值也是可以估算出来的。

泊松分布是一种现成的并且广泛运用的统计模型,它适用于到达速率随机且独立的分布(作者注:该分布可以参见于大把介绍统计学的书籍)。假设在线用户数满足泊松分布,其中新登录的数量均值是λ,根据定义:

P代表的是概率,e是欧拉数,x!代表x的阶乘。

在此假设下,可以证明在任何时刻的登录成功的用户数都符合泊松分布。最惊异结论的莫过于根本不去理会保持登录的时间时长(作者注:保持登录的时长也是随机的且可以随意

长短)。根据上述等式,有:

C 是第三节提及的平均并发用户数。(作者注:这部分的证明过于繁琐。本文将其略掉。)

众所周知,泊松分布在均值为 C 的时候可以近似的认为满足均值为 C 且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作者注:再次说明,这些都可以在大把的统计学教材中找到)。(译者注:根据译者惨淡的统计学知识,作者漏了泊松分布要在均值大于20 的时候才近似正态分布,不过例子中在线的平均人数是超过20 的)。

如果我们令并发用户数为X,那么就意味着满足标准正态分布:均值

为0 且标准差为1。查表可得下面的结论:

(注:正态分布表可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b06259173.html,/jxcg/KJ/Bernoulli/N_table.htm)通俗的讲,上面的等式意味着并发用户数小于的概率是99.87%。这个概率对于绝大多数用途都足够大,所以我们估算高峰并发用户数为

2、实践

在上一节,我们讲述了新登录的用户数符合泊松分布,高峰并发用户数也是可以估算的。尽管如此,在现实世界里,登陆的用户是按照以下的方式运作的:

1、沉睡状态——在非工作时间不登陆;

2、片刻状态(上升)——开始工作的时候,人们开始登录系统;在线的数量不断增加;

3、稳定期——在线的用户数保持稳定;

4、片刻状态(回落)——工作时间结束;人们退出系统;在线的人减少;

这四个状态周而复始。

像上面的这个应用系统,6.1 节的假设只适用于第 3 个状态——就是稳定期那个状态。因此,倘若我们要更精确预估高峰并发用户数的话,应该遵循下面的步骤:

1、根据经验来估计稳定期的时间段。

2、估计在稳定期的登录用户数。

3、根据第3 节的公式(* *)计算平均并发用户数C。

4、运用6.1 节的公式(* * *)来计算高峰并发用户数。

通过第5 节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上述的步骤:

接上例,补充条件如下:假设80%的员工进入这个薪酬系统的时间是上午9:30 到12:30 以及下午2:30 到4:30 这5 个小时,尽管一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并且,在这5 小时之间登录数保持稳定。

T = 分钟5小时=300

n = 11,900 ×0.8 = 9,520

L = 5分钟

读者可能注意到了上面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和第 5 节的有差异,此处的结果更大。实际上两处的都是合理的。这正印证了第 4 节说过的,那就是——平均并发用户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关注的时间段。在第 5 节中,我们关注的时间段是整个工作时间,所以平均值被很少人登录的那段时间所拖累了。在本节中,我们限制了关注高峰的时间段,所以结果更大。尽管两个数据都是合理的,但是后者将更加适用于展现系统的使用情况。

七、根据并发用户数得到其他有用的数据

一旦我们找出了并发用户数,其他的一些系统属性值也可以由它推出。在本节中,我们会讨论如何计算网络带宽占用率。

对于Web 应用,请求率(作者注:比如说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数,有时候视为点击率)是另一个进行容量规划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样本得到用户的平均数值是r,那么可以容易得出:

式中的C和分别是平均并发用户数和高峰并发用户数。

拿薪酬系统的例子来说,如果平均每个用户每分钟发起10 个请求,那高峰时平均总的请求率就大概是1590/分钟。(作者注:)。

类似的,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每位用户的平均网络带宽占用率,总共的网络带宽占用率可

以用相同的方法求出。每个用户的单位时间的bits/bytes 可以由系统通过网络传给用户的数据转换。令平均的占用率是u,则有:

八、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通过系统的登录用户数来计算某段关注的时间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另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些估算这些参数的建议。

在登录用户数符合泊松分布的假设下,我们大致推断出了高峰并发用户数的上限。

文中的那几个公式并非解决找出并发用户数的灵丹妙药。它们仅仅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方向。确切的公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找到用户登录的时间段以及平均在线时长,这两者又取决于用户习惯。有时候准确预估并发用户数真的是又费马达又费电。然而,我们坚信对于很多的系统来说,有些虽然粗糙但又挺合理的估算在既省时又省力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

附录:关于第 3 节公式(*)的证明

设是t 时刻的并发用户数。设想从O 到T 的这个时间段被平均分成了n个小段。每一段的时长是并且第i 段在时间处结束:

当n 很大的时候,以下对于并发用户数的估算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定义并发用户的平均数如同到那样一直延伸到无穷大。这个求和就变成了一个积分。

假设在O 到T 时刻有m 个用户登录,分别用 1 到m 对其编号。我们来分别考察第i个用户的登录开始时刻和退出登录的时刻。我们再定义一个函数叫做,它是关于第个登录用户的,定义:

根据定义可以作图如下:

第 3 节对并发用户数的定义,可以有下面的等式:

对其两边从O 到T 求积分,

其中,显然等于——根据上面的那个分布图。简单地说,它等于第i 个用户的在线时长。

因此,

LoadRunner之并发用户数与迭代关系

Q1: 例如在LR里,要测100个用户同时并发登陆所用时间,是不是在录制好脚本后,需要参数化“用户名”,“密码”以及在那个记事本里构造100个真实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运行Controller,设置用户数为100? A:说的是对的。但是测并发数的时候,本身就是模拟的虚拟用户,所以认为不一定非要参数化100个用户,用一个用户跑100遍也是可以的。当然这样进行设置的话更符合实际情况。Q2:那么这里的迭代次数该怎么设啊,设成1和设成10有什么区别啊?搞不清测试并发用户,“迭代”和“并发用户数”(就是controller里设的虚拟用户数)的区别。 A: 迭代次数如果设置为1,那么你的脚本就只跑100遍(续Q1),如果你设置为100,那么当你设置并发数为100,那么脚本就要跑100*100=10000 遍。当然这种情况是在没有设置Conrtoller中的durantion,如果设置了这个场景的持续时间,那么你运行的场景时间就以这个时间结束为准,和迭代次数就没有关系了。 Q3:假如用LR测100个用户同时注册一个网站的帐号,参数化了100个用户名和密码,那么跑一遍脚本,并跑通了,并在controller里也run了一遍,那么这100个新增帐号是不是就真在数据库里添加了啊? A:是的,如果脚本没问题的话,那么数据库里肯定会有100条记录的。可以自己查看数据库,或者访问你录制的脚本网站,都能看到相应的记录。 Q4:对于并发数更多的情况下呢,例如并发数是1000,那是不是应该在多个机器上运行才可以阿? A:不一定啊,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当然多台机器运行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但是用LR如果是录制web应用程序的话,最大并发数可以到10000的。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大全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大全 作辅助线的基本方法 一:中点、中位线,延长线,平行线。 如遇条件中有中点,中线、中位线等,那么过中点,延长中线或中位线作辅助线,使延长的某一段等于中线或中位线;另一种辅助线是过中点作已知边或线段的平行线,以达到应用某个定理或造成全等的目的。 二:垂线、分角线,翻转全等连。 如遇条件中,有垂线或角的平分线,可以把图形按轴对称的方法,并借助其他条件,而旋转180度,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就会应运而生。其对称轴往往是垂线或角的平分线。 三:边边若相等,旋转做实验。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有时边角互相配合,然后把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仍会应运而生。其对称中心,因题而异,有时没有中心。故可分“有心”和“无心”旋转两种。 四: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欲证线段或角的和差积商,往往与相似形有关。在制造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般地,有

两种方法:第一,造一个辅助角等于已知角;第二,是把三角形中的某一线段进行平移。故作歌诀:“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托列米定理和梅叶劳定理的证明辅助线分别是造角和平移的代表) 五:两圆若相交,连心公共弦。 如果条件中出现两圆相交,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公共弦。六:两圆相切、离,连心,公切线。 如条件中出现两圆相切(外切,内切),或相离(内含、外离),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内外公切线。 七:切线连直径,直角与半圆。 如果条件中出现圆的切线,那么辅助线是过切点的直径或半径使出现直角;相反,条件中是圆的直径,半径,那么辅助线是过直径(或半径)端点的切线。即切线与直径互为辅助线。 如果条件中有直角三角形,那么作辅助线往往是斜边为直径作辅助圆,或半圆;相反,条件中有半圆,那么在直径上找圆周角——直角为辅助线。即直角与半圆互为辅助线。 八:弧、弦、弦心距;平行、等距、弦。 如遇弧,则弧上的弦是辅助线;如遇弦,则弦心距为辅助线。 如遇平行线,则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距离为辅助线;反之,亦

立体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策略

立体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主要策略:一是把定义或者定理中缺少的线、面、体补完整;二是要把已知量和未知量统一在一个图形中,如统一在一个三角形中,这样可以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得一些未知量,再如也可以统一在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体中。下面加以说明。 一、添加垂线策略。 因为立体几何的许多定义或定理是与垂线有关的,如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点到平面、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距离的定义,三垂线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定理,正棱柱、正棱锥的性质,球的性质等,所以运用这些定义或定理,就需要把没有的垂线补上。尤其要注意平面的垂线,因为有了平面的垂线,才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才能使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 例1.在三棱锥ABC O-中,三条棱OA、OB、OC两两互相垂直,且OA=OB=OC,M是AB 边的中点,则OM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图1 解:如图1,由题意可设a OA=,则3 ABC O a 6 1 V ,a2 CA BC AB= = = = - ,O点在底面的射影D为底面ABC ?的中心,a 3 3 S 3 1 V OD ABC ABC O= = ? -。又a 6 3 MC 3 1 DM= =,OM与平面 ABC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 a 6 6 a 3 3 tan= = θ,所以二面角大小是2 arctan。 点评:本题添加面ABC的垂线OD,正是三棱锥的性质所要求的,一方面它构造出了正三棱锥里面的ODM Rt?,ODC Rt?,另一方面也构造出了OM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二、添加平行线策略。 其目的是把不在一起的线,集中在一个图形中,构造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这样就可以通过解三角形等,求得要求的量,或者利用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来作出所需要的平行线。 例2.如图2,在正方体 1 1 1 1 D C B A ABCD-中, 4 B A F D E B1 1 1 1 1 = =,则 1 BE与D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17 15 B. 2 1 C. 17 8 D. 2 3

并发控制课后答案-简述并发控制

第八章并发控制 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 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2.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1)丢失修改(Lost Update)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丢失。 (2)不可重复读(Non -Repeatable Read)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 执行更新操作,使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不可重复读包括三种情况:详见《概论》8.1(P266)。 (3)读"脏"数据(Dirty Read)读"脏"数据是指事务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T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T2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技术是封锁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3.什么是封锁? 答: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4. 4.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 Locks, 简称 X 锁 )和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 S 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5.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答:DBMS在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对该数据执行封锁操作,例如下图中事务T1在对A进行修改之前先对A执行XLock(A),即对A加X锁。这样,当T2请求对A加X锁时就被拒绝,T2只能等待T1释放A上的锁后才能获得对A的X锁,这时它读到的A是T1更新后 的值,再按此新的A值进行运算。这样就不会丢失 T1的更新。

初中平面几何常见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中几何辅助线做法 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三角形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圆 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 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 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 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 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 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要作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 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假如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熟练。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 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 一、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 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作平行线时往往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 三、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 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 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 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 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5、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 6、作梯形的中位线 7、延长两腰使之相交 四、在解决圆的问题中 1、两圆相交连公共弦。 2、两圆相切,过切点引公切线。 3、见直径想直角 4、遇切线问题,连结过切点的半径是常用辅助线 5、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作弦心距。

时间戳和乐观控制法并发控制技术

不加锁的并发控制 1. 时间戳的并发控制 调度并发事务的时间戳方法给每个事务分配一个全局惟一的时间戳。时间戳的值产生了一个精确的顺序,事务按照该顺序提交给DBMS。时间戳必须有两个特性:惟一性和单调性.惟一性保证不存在相等的时间戳值,单调性保证时间戳的值是一直增长的。 同一事务中所有的数据库操作(读和写)都必须有相同的时间戳。DBMS按照时间戳顺序执行冲突的事务,因此保证了事务的可串行化。如果两个事务冲突,通常终止其中一个,将其回滚并重新调度,赋予新的时间戳。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每个值都要求两个附加的时间戳域:一个是该域最后一次读的时间,另一个是最后一次更新的时间.因此时间戳增加了内存需求和数据库的处理开销.因为有可能导致许多事务被终止,重新调度和重新赋予时间戳,时间戳方法一般需要大量的系统资源. 2. 乐观的并发控制 乐观方法基于这样的假设,数据库操作的大部分都不会发生冲突.乐观方法不要求锁定.作为替换,事务不受限制地被执行,直到它被提交.便用乐观方法,每个事务经过两个或者三个阶段,它们是读、确认、写。 (1) 读阶段,事务读取数据库,执行需要的计算,并对一个私有的数据库值的副本进行更新.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都记录在一个临时更新文件中,该文件将不会被剩下的其他事务访问. (2) 确认阶段,对事务进行确认以保证所做的修改不会影响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如果确认检查是肯定的,事务进入写阶段;如果确认检查是否定的,则事务回滚,重新启动,所做的修改被抛弃. (3) 写阶段,所做的修改被永久地写入到数据库中.乐观方法对于大多数只有较少更新事务的查询数据库系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3. 三种并发控制方法的比较 在存储空间上的比较: (1)封锁:锁使用的空间与封锁对象个数成正比. (2)时间戳:每个数据库对象的读时间和写时间都需要空间,不管是否当前被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2013-02-21 19:47139692人阅读评论(2)收藏举报 分类: 软件工程(25) PS:下面是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记录下: 一.系统吞度量要素: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或者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一个典型的上班签到系统,早上8点上班,7点半到8点的30分钟的时间里用户会登录签到系统进行签到。公司员工为1000人,平均每个员上登录签到系统的时长为5分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QPS = 1000/(30*60) 事务/秒

平均响应时间为= 5*60 秒 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 1000/(30*60) *(5*60)=166.7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 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 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二.系统吞吐量评估: 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初步预估。 而通常境况下,我们面对需求,我们评估出来的出来QPS、并发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日PV。 通过观察系统的访问日志发现,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各个时间周期内的同一时间段的访问流量几乎一样。比如工作日的每天早上。只要能拿到日流量图和QPS我们就可以推算日流量。 通常的技术方法: 1. 找出系统的最高TPS和日PV,这两个要素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除了放假、季节性因素影响之外)

(完整版)初中数学_巧添辅助线__解证几何题

巧添辅助线 解证几何题 [引出问题] 在几何证明或计算问题中,经常需要添加必要的辅助线,它的目的可以 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通过添加辅助线,使图形的性质由隐蔽得以显现,从而利用有关性质去解题;二是通过添加辅助线,使分散的条件得以集中,从而利用它们的相互关系解题;三是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旧问题加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辅助线的添加目的与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有关。 一、倍角问题 研究∠α=2∠β或∠β=1 2 ∠α问题通称为倍角问题。倍角问题分两种情形: 1、∠α与∠β在两个三角形中,常作∠α的平分线,得∠1=1 2 ∠α,然后证明∠1=∠β;或把 ∠β翻折,得∠2=2∠β,然后证明∠2=∠α(如图一) 2、 ∠α与∠β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这样的三角形常称为倍角三角形。倍角三角形问题常用构 造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添加辅助线(如图二) [例题解析] 例1:如图1,在△ABC 中,AB=AC,BD ⊥AC 于D 。 求证:∠DBC= 1 2 ∠BAC. 分析:∠DBC 、∠BAC 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有公共角∠C ,可利用 三角形内角和来沟通∠DBC 、∠BAC 和∠C 的关系。 证法一:∵在△ABC 中,AB=AC , ∴∠ABC=∠C=12(180°-∠BAC )=90°-12 ∠BAC 。 ∵BD ⊥AC 于D ∴∠BDC=90 ° ∴∠DBC=90° -∠C=90° -(90° - 12∠BAC)= 1 2 ∠BAC 即∠DBC= 1 2 ∠BAC 分析二:∠DBC 、∠BAC 分别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中,由所证的结论“∠DBC= ?∠BAC ”中含有角的倍、半关系,因此,可以做∠A 的平分线,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把?∠ A 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把∠DBC 沿BD 翻折构造2∠DBC 求解。 证法二:如图2,作AE ⊥BC 于E ,则∠EAC+∠C=90°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PS:下面是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记录下: 一.系统吞度量要素: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 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 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二.系统吞吐量评估: 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初步预估。 而通常境况下,我们面对需求,我们评估出来的出来QPS、并发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日PV。 通过观察系统的访问日志发现,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各个时间周期内的同一时间段的访问流量几乎一样。比如工作日的每天早上。只要能拿到日流量图和QPS我们就可以推算日流量。 通常的技术方法: 1. 找出系统的最高TPS和日PV,这两个要素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除了放假、季节性因素影响之外) 2. 通过压力测试或者经验预估,得出最高TPS,然后跟进1的关系,计算出系统最高的日吞吐量。B2B中文和淘宝面对的客户群不一样,这两个客户群的网络行为不应用,他们之间的TPS和PV关系比例也不一样。 A)淘宝 淘宝流量图:

第11章 并发控制(习题集)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习题集) 二、选择题 1、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D)。 A. 完整性控制 B. 访问控制 C. 安全性控制 D. 并发控制 2、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A)技术。 A. 封锁 B. 存取控制 C. 恢复 D. 协商 3、下列不属于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是(C)。 A. 丢失修改 B. 不可重复读 C. 死锁 D. 脏读 4、DBMS普遍采用(C)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A. 索引 B. 授权 C. 封锁 D. 日志 5、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他锁,则T对Q(C)。 A. 只能读不能写 B. 只能写不能读 C. 既可读又可写 D. 不能读也不能写 6、设事务T1和T2,对数据库中地数据A进行操作,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请问哪一种不会发生冲突操作(D)。 A. T1正在写A,T2要读A B. T1正在写A,T2也要写A C. T1正在读A,T2要写A D. T1正在读A,T2也要读A 7、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D)。 A. 一个是DELETE,一个是SELECT B. 一个是SELECT,一个是DELETE C. 两个都是UPDATE D. 两个都是SELECT 8、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属于(B)。 A. 系统故障 B. 事务故障 C. 介质故障 D. 程序故障 9、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是( C )的主要方法。 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三、填空题 1、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__排他锁__ 和_共享锁_ 。 2、并发操作可能会导致: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四、简答题

TOMCAT可以稳定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TOMCAT可以稳定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服务器配置: 单硬盘,SATA 8MB缓存 测试服务器和loadrunner运行服务器位于同一网段--100MB网络(同一交换机)上,排除网络问题的影响 服务器运行始终,CPU使用率非常低没有超过5% 因此虽然服务器配置低,但是不是性能瓶颈所在 服务器运行在windows server 2003 sp2中文版(正版系统) tomcat内存的设置:1.4GBJVM+256MB的池 set JAVA_HOME=C:\JAVA\JDK15 set CATALINA_OPTS=-server -Xms 1400m -Xmx1400m -XX:Perm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tomcat线程的设置:初始产生1000线程数最大支持2000线程 需要显示的JSP页面:index.jsp ==========================================================

test---tomcat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 ============================================================= 类似于静态页面,以此来判断tomcat支持的最大的并发用户数量 使用loadrunner设置1000并发用户数进行压力测试。每两秒钟增加一个用户,以此递增,直至1000后,然后再按照两秒钟一个用户递减直至用户数位0. 测试结果: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Under Load 1可以看到在达到600用户同时在线的时候,系统响应时间为6秒钟 100人-----响应时间0.8秒完美 150人-----响应时间1秒完美 200人-----响应时间1.5秒响应时间有微小波动比较完美 250人-----响应时间1.8秒比较完美(此时是理想情况下最大的并发用户数量)

(完整)八年级数学上几何证明中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几何证明中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数学组 田茂松 八年级数学的几何题,有部分题需要做出辅助线才能完成。有的时候,做不出恰当的辅助线,或者做不出辅助线,就没有办法完成该题的解答。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做几何题时得心应手,现在将八年级数学中几何题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总结如下。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举例: 例1 如图1,//AB CD ,//AD BC . 求证:AD BC =. 分析:图为四边形,我们只学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 证明:连接AC (或BD ) ∵//AB CD , //AD BC (已知) ∴∠1=∠2,∠3=∠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BC ?与CDA ?中 ?????∠=∠=∠=∠)(43) ()(21已证公共边已证CA AC ∴ABC ?≌CDA ?(ASA ) ∴AD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例2 如图2,在Rt ABC ?中,AB AC =,90BAC ∠=?,12∠=∠,CE BD ⊥的延长于E .求证:2BD CE =. 分析:要证2BD CE =,想到要构造线段2CE ,同时CE 与ABC ∠的平分线垂直,想到要将其延长。 证明:分别延长BA ,CE 交于点F . ∵BE CF ⊥ (已知) ∴90BEF BEC ∠=∠=?(垂直的定义) 在BEF ?与BEC ?中, ?????∠=∠=∠=∠)()()(21已证公共边已知BEC BEF BE BE A B C D 1234图1 D A E F 12图2

数据库并发控制

数据库是一个共享资源,可以提供多个用户使用。这些用户程序可以一个一个地串行执行,每个时刻只有一个用户程序运行,执行对数据库的存取,其他用户程序必须等到这个用户程序结束以后方能对数据库存取。但是如果一个用户程序涉及大量数据的输入/输出交换,则数据库系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发挥数据库共享资源的特点,应该允许多个用户并行地存取数据库。但这样就会产生多个用户程序并发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并发控制机制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DM用封锁机制来解决并发问题。它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可以有多个正在运行的用户程序,但是所有用户程序都在彼此完全隔离的环境中运行。 一、并发控制的预备知识 (一) 并发控制概述 并发控制是以事务(transaction)为单位进行的。 1. 并发控制的单位――事务 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操作序列。一个事务可以是一组SQL 语句、一条SQL语句或整个程序。 事务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由用户显示的控制,如果用户没有显式地定义事务,则由数据库系统按缺省规定自动划分事务。 事务应该具有4种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1)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保证事务包含的一组更新操作是原子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这些操作是一个整体,对数据库而言全做或者全不做,不能部分的完成。这一性质即使在系统崩溃之后仍能得到保证,在系统崩溃之后将进行数据库恢复,用来恢复和撤销系统崩溃处于活动状态的事务对数据库的影响,从而保证事务的原子性。系统对磁盘上的任何实际数据的修改之前都会将修改操作信息本身的信息记录到磁盘上。当发生崩溃时,系统能根据这些操作记录当时该事

几何中常见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几何专题——辅助线 平面几何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继续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但许多初中生对几何证实题感到困难,尤其是对需要添加辅助线的证实题,往往束手无策。 一、辅助线的定义: 为了证实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 二、几种常用的辅助线:连结、作平行线、作垂线、延长等 注意:1)添加辅助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是沟通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不能见到题目,就无目的地添加辅助线。一则没用、二则辅助线越多,图形越乱,反而妨碍思考问题。 2)添加辅助线时,一条辅助线只能提供一个条件 三、正确添加辅助线歌 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实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 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证实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 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 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假如碰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 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要作等角添个圆,证实题目少困难。 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重勿改变。假如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把握要熟练。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 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 虚心勤学加苦练,成绩上升成直线。几何证题难不难,关键常在辅助线; 知中点、作中线,中线处长加倍看;底角倍半角分线,有时也作处长线; 线段和差及倍分,延长截取证全等;公共角、公共边,隐含条件须挖掘; 全等图形多变换,旋转平移加折叠;中位线、常相连,出现平行就好办; 四边形、对角线,比例相似平行线;梯形问题好解决,平移腰、作高线; 两腰处长义一点,亦可平移对角线;正余弦、正余切,有了直角就方便; 非凡角、非凡边,作出垂线就解决;实际问题莫要慌,数学建模帮你忙; 圆中问题也不难,下面我们慢慢谈;弦心距、要垂弦,碰到直径周角连; 切点圆心紧相连,切线常把半径添;两圆相切公共线,两圆相交公共弦; 切割线,连结弦,两圆三圆连心线;基本图形要熟练,复杂图形多分解;以上规律属一般,灵活应用才方便。

平面几何辅助线添加技法总结与例题详解

平面几何辅助线添加技法总结与例题详解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举例如下: (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 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 (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 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 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近期在做项目的性能测试和性能优化,先了解与性能相关的一些概念。 一.系统吞度量要素: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 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 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二.系统吞吐量评估: 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初步预估。 而通常境况下,我们面对需求,我们评估出来的出来QPS、并发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日PV。

数学几何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大全

数学几何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大全 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 ≥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 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 1 2 n(n -1)条. 规律2.平面上的n 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1 2 n(n+1)+1〕个部分. 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 1 2 n(n -1)条. 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 长的一半. 例:如图,B 在线段AC 上,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 求证:MN = 12 AC 证明:∵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 ∴AM = BM = 12AB ,BN = CN = 12BC ∴MN = MB+BN = 12AB + 12BC = 1 2 (AB + BC) ∴MN = 1 2 AC 练习:1.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 求证:AM = 1 2 (AB + BC) 2.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M 是AB 的中点,N 是AC 的中点. 求证:MN = 12 BC 3.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N 是AC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 N M C B A M C B A N M C B A

求证:MN = 12 AB 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 1 2 n(n -1)个. 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 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 (n -1) 个. 规律7. 如果平面内有n 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 (n -1)对对顶角. 规律8.平面上若有n (n ≥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 形一共可作出 1 6 n (n -1)(n -2)个. 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o . 规律10.平面上有n 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 1 2 n(n -1)个. 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 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例:如图,以下三种情况请同学们自己证明. 规律13.已知AB ∥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 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 例:已知,BE 、DE 分别平分∠ABC 和∠ ADC ,若∠A = 45o ,∠C = 55o ,求∠E 的度数. 解:∠A +∠ABE =∠E +∠ADE ① 1()∠ABC+∠BCD+∠CDE=360?E D C B A +=∠CDE ∠ABC ∠BCD 2()E D C B A -=∠CDE ∠ABC ∠BCD 3()E D C B A -=∠CDE ∠AB C ∠BC D 4() E D C B A +=∠CDE ∠AB C ∠BC D 5() E D C B A +=∠CDE ∠ABC ∠BCD 6() E D C B A M B A H G F E D B C A H G F E D B C A H G F E D B C A N M C B A

并发用户数与服务器硬件配置参考

注册用户总数(Domino Mail Server) Domino服务器上的注册用户总数。可以根据现有的Mail Server或者目前用户的人数评估来确定。 峰值并发访问比(Domino Mail Server) 峰值并发访问比能用"show server status"命令在管理终端查看。可以根据目前的Mail Server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并发访问百分比来确定,可以以用户数的50~60%为起点来评估。 Mail数据库的平均大小(Domino Mail Server) 用管理终端来确定在Domino服务器上传送的Mail的平均大小。每个用户的Domino Mail 数据库定为100MB。 记录Domino的服务(Email,日历和行程,Web Server以及其他服务) 确定Domino服务器上最初的应用。如果不能确定,可以根据未来的应用进行评估。 客户端类型(Notes, IMAP4, SMTP/POP, 浏览器以及其他客户端) 根据原有的Email格式来确定。Notes是一个基本的Mail /日历/行程客户端,将它安装在一个工作站以便于在Domino服务器上存取信息。IMAP4是运用最早的C/S结构的Mail和MIME处理。POP3同样是旧的C/S结构的Mail系统,运用用工作站到服务器取回Mail的形式。例如Netscape和Eudora的POP3客户端。WebMail采用InternetExplorer和Netscpae浏览器的方式阅读邮件。 网络拓扑 鉴别使用Domino的网络类型。支撑网络服务的是NetWare和TCP/IP。 别的Notes/Domino数据库大小(discussion, applications, Web servers以及其他应用)以这些信息能确定CPU,磁盘空间,内存。 注意:并发的定义为同一时间内登入和访问系统的用户总数。如果Domino的主要应用是 e-mail,典型的峰值并发数一般在注册用户数的20%~30%之间。推荐加上额外的5%~10%来确保足够的配置进行评估。估算并发用户数25%的用户数。 4000注册用户的并发用户数为1000×25%=1000用户。 CPU 并发用户为1,000个。考虑终端响应时间小于5秒,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测试结果,按每笔并发用户访问对应计算机处理的平均事务数为 2 次计算,并考虑到30%的冗余,则用户管理系统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压轴题必备】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压轴题必备】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举例如下: (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 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 (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 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 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组或两组相等线段位于一组对顶角两边且成一直线时可添加中心对称形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添加方法是将四个端点两两连结或过二端点添平行线 (7)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有平行线型(带平行线的相似三角形),相交线型,旋转型;当出现相比线段重叠在一直线上时(中点可看成比为1)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