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西瑞克斯)

ICS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西瑞克斯)
ICS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西瑞克斯)

GSM900 数字无线直放站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西瑞克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010年1月1日制定

前言

本《GSM900 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是依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提出的《900MHz/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由西瑞克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产品部、研发部共同制定的一份关于数字无线直放站的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

1 无线指标及测量方法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性能指标系指天线端口处的指标,测试连接图为原理图。

1.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1.1.1 定义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是指直放站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此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以下条件:

1) 输入信号为全时隙最大连续发送调制信号;

2) 增益为最大增益;

3) 满足本标准中所有指标要求;

4) 在网络应用中不应超过此功率。

1.1.2 指标要求

常温时,下行、上行主信道和分集信道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容差应在±1.5dB范围内,极限条件时输出功率容差应在±2.0dB范围内。

1.1.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1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测试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GSM信号源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全时隙GMSK调制信号;

4)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

5)调节GSM信号源的电平直至ALC启控点,频谱仪上显示的每载波时隙功率应在被测直放站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容差范围内;

6)记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及输入电平(GSM信号源输出电平减去连接电缆的损耗值);

7)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1.2 自动电平控制(ALC)

1.2.1 定义

自动电平控制是指当数字直放站工作在最大增益且输出为最大功率时,增加输入信号电平时,数字直放站对输出信号电平控制的能力。

1.2.2 指标要求

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小于10dB(含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 之内;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超过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之内或关闭输出。

1.2.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GSM信号源设置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点,并设置8PSK信号时隙为50%(间隔时隙);

4)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并设置直放站ALC调整门限为厂家额定功率门限;

5)调节GSM信号源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值;

6)记录数字直放站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

7)将GSM信号源的输出信号电平按1dB的步长增加直至增加到10dB时,用频谱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从ALC启控直至最大输入功率增加到10dB,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数值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之内;

8)将GSM信号源的输出信号电平超出最大输入功率增加10dB以外时,用频谱仪分别测试数字直放站的每载波时隙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额定输出功率的±2dB之内或

关闭。

1.3 最大增益及误差

1.3.1 定义

最大增益是指直放站在线性工作范围内对输入信号的最大放大能力。

最大增益误差是指最大增益的实测值与厂家声明值之间的差值。

1.3.2 指标要求

95dB≤最大增益≤113dB,;

最大增益误差不超过±3dB。

1.3.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5)依次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数字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dB和回退15dB;

6)最大增益即为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7)最大增益误差即为步骤5所测最大增益数值与厂家声明额定增益值之间的差值,取最大偏差值;

8)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1.4 增益调节范围

1.4.1 定义

增益调节范围是指当直放站增益可调时,其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差值。

1.4.2 指标要求

增益调节范围≥60dB。

1.4.3 测量方法

1)按图1-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2增益调节范围测试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信号源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并设置GSM信号时隙为50%(间隔时隙);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5)调节GSM信号源的电平直至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

6)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大增益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

的比值;

7)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小;

8)测量此时直放站输出功率,记录最小增益即为此时的数字直放站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9)增益调节范围为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的差值;

10)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1.5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

1.5.1 定义

增益调节步长是指直放站最小的增益调节量。

增益调节步长误差是指实际增益步长与标称增益步长的差值。

1.5.2 指标要求

增益调节步长≤2dB;

增益调节步长误差不超过±1dB/步长,±1dB/(1-10dB),±1dB/(10-20dB),±1.5dB/(20-60dB)。

1.5.3 测量方法

1)按图1-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GSM信号源设置为该数字光纤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并设置GMSK 信号时隙为50%(间隔时隙);

4)设置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5)以增益调节步长降低被测直放站增益,从频谱仪测量出被测直放站实际增益下降每一步长时的功率电平并记录,直至增益为最小;

6)实际增益调节步长为每相邻测量功率电平之差;

7)步长误差即为声明的增益调节步长与实际的增益调节步长的差值;

8) 计算0-10dB、10-20dB、20-60dB内的累积误差。

1.6 频率误差

1.6.1 定义

频率误差是指直放站在工作频带内实际输出频率对额定输出频率的偏差。

1.6.2 指标要求

频率误差:单机不超过±5×10-8 ,系统不超过±1×10-7。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被测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5)将信号源输出电平设置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平回退5dB;

6)测试输出信号的实际频率f实测,频率误差为δ=(f实测-f额定)/f额定;

7)在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测量高、中、低三个频点的频率偏差。

1.7 矢量幅度误差

1.7.1 定义

矢量幅度误差(EVM)是指理论波形与接收到的实际波形之差,是平均误差矢量信号功率与平均参考信号功率之比的均方根值。

1.7.2 指标要求

EVM(RMS):≤6%(均方根)

1.7.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GSM信号源频率调到被测数字直放站中心频率;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5)将信号源输出电平设置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平回退5dB;

6)输出用伪随机比特序列调制的同步的8PSK信号;

7)从频谱仪读取均方根EVM;

8)在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测量高、中、低三个频点的EVM。

1.8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1.8.1 定义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是指被测直放站能承受而不致引起损伤的输入电平。

1.8.2 指标要求

无线耦合直放站射频输入端口: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10dBm直放站无损伤。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信号源设置为该数字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电平调到最大允许的输入电平,持续1min ;

4)重复1.1、1.2.1、1.3的指标项的测试,所测数值应在指标规定范围内。

1.9 带内波动

1.9.1 定义

带内波动是被测直放站在厂家声明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最大电平和最小电平的差值。 1.9.2 指标要求

带内波动≤3dB(峰峰值)。

1.9.3 测量方法

1)按图1-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3带内波动测试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频谱仪扫频带宽设置为数字直放站有效工作带宽;

4)将信号源输出电平设置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平回退5dB;

5)将数字直放站增益调节为最大增益;

6)当被测设备为宽带直放站时,从标网分析仪上读出被测直放站有效工作频带内最大、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波动;

7)当被测设备为选频或移频直放站时,用频谱分析仪以1MHz间隔扫频信道内输出功率电平,其最大、最小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视为带内波动;

8)对于数字移频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应通过射频或光纤衰减器将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连接在一起,采用系统测量。

1.1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1.10.1 定义

输入、输出电压反射系数|γ|是指从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的信号电压与输入的信号电压的比,电压驻波比为:

S=(1+|γ|)/(1-|γ|)

1.10.2 指标要求

电压驻波比:≤1.4。

1.10.3 测量方法

1)按图1-4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4电压驻波比测试

2)关闭反向链路和前向链路的功率放大器;

3)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频带为数字直放站工作频带,输出电平为-30dBm;

4)在网络分析仪测试端口进行开路、短路、负荷校准后设置为测量;

5)设置直放站的增益为最小增益,将其输入或输出端口接到测试端口,输出或输入端口接负载,从网络分析仪读被测直放站工作频带内最大的电压驻波比。

1.11 带外抑制

1.11.1 定义

带外抑制是指直放站对偏离工作频段范围外的输入信号的抑制能力。

1.11.2 指标要求

带外抑制指标见表1-1:

表1-1:带外抑制指标要求

测试项目载波偏离指标要求

带外抑制

400 kHz ≤ f_offset < 600 kHz≥40dB

600 kHz ≤ f_offset < 1MHz ≥60dB

1MHz ≤ f_offset < 5 MHz ≥65dB

5 MHz ≤ f_offset ≥65dB

注1:偏离载波中心频率

注2:偏离工作频段边缘

注:极限条件时带外抑制也应满足上述的指标要求。

1.11.3 测量方法

1)按图1-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直放站的增益调节为最大增益;

4)调节CW 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设备标称的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减少

5dB,以保证直放站工作在线性区内;

5)按照表1-1分别设置CW 信号发生器,用频谱仪分别测试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相对频段的

输出功率并计算出相对带内希望信号输出功率的差值为带外抑制数值。

1.12 互调产物

1.1

2.1 定义

当工作频带内有两个及以上信号输入直放站后,由于直放站的非线性而在其输出端口产生的与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有特定关系的产物为互调产物。互调衰减是指对这些互调产物的抑制能力。

1.1

2.2 指标要求

工作频带内互调指标见表7-2:

表1-2:带内互调指标要求

设备类别 指标要求

带内互调 IMD3 ≤-45dBc/3kHz (2载频,最大输出功率时)

1.1

2.3 测量方法

1)按图1-5连接测试系统;

图1-5互调产物测试

2)调节信号发生器1的频率为直放机工作的中心频率,将信号输入电平设置为直放站每载波规定的最大输出功率时;

3) 以直放站中心频率为中心,调节信号发生器1的频率f1 和信号发生器2的频率f1 间隔0.6MHz;

4)在频谱分析仪上读出频率f1和f2与2f1- f2和2f2- f1之间的最小差值,即为三阶交调失真;

5)在9kHz~12.75GHz范围内读取带外互调产物电平。

1.13 杂散发射

1.13.1 定义

杂散发射是指除去工作载频以及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的频率上的发射。

1.13.2 指标要求

杂散发射的指标见表1-3、1-4:

表1-3:载波带外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功率电平 (dBm) 100

kHz

200

kHz

400

kHz

600

kHz

测量带宽30kHz

单位 Db dB dB dB ≥43 +0.5 -35 -65 -70 <43 +0.5 -30 -56 -70 ≤33 +0.5 -30 -56 -60 注1:杂散发射=(43-最大额定功率)-70;注2:杂散发射=(43-最大额定功率)-73

表1-4:带外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一般频段杂散

测试项目 测试频段 指标要求

工作频带外(偏离

9kHz~1GHz-36 dBm/1kHz

工作频带边缘

2.5MHz之外) 1GHz~12.75GHz-30dBm/1MHz

1.13.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被测直放站的中心频率并全时隙发送GSM 8PSK调制信号;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L,使直放站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5)GSM信号发生器的电平设置为

in

max

6)按图表所示调频谱分析仪测量带宽在不同的偏移频率上,读杂散发射的功率电平。

1.14 噪声系数

1.14.1 定义

噪声系数是指被测直放站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用dB表示。

1.14.2 指标要求

-单机:最大增益及最小增益(G MAX-15dB)状态下噪声系数NF≤5dB

注:极限条件时噪声系数也应满足上述单机的指标要求。

1.14.3 测量方法

(1)单机测试

1)按图1-6虚线所示校准噪声测量系统;

图1-6单机噪声系数测试

2)按图1-6-1实线所示进行测试连接;

3)将远端站加电打开,关闭下行链路中的功率放大器;

4)调节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

5)关闭数字直放站噪声抑制功能;

6)用噪声系数测量仪测试直放站高中低三个频点的噪声系数;

7)调节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回退15dB;

8)用噪声系数测量仪测试直放站高中低三个频点的噪声系数。

1.15 收发隔离度(仅适用于具有ICS功能的数字无线直放站)

1.15.1 定义

直放站收发隔离度是指直放站功率从上行(下行)耦合到下行(上行)的量度。它等于上行(下行)输出功率与返回到输入端的同一信号功率之比,通常以dB表示。

1.15.2 指标要求

直放站的收发隔离度应小于最大增益15dB以上,隔离度比系统增益小15dB时,应满足8PSK调制精度EVM≤6%(rms)。保证直放站不产生自激。

1.15.3 测量方法

1)按图1-7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7 收发隔离度测试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自激对消度)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自激对消度);

3)将可调衰减器的衰减调到最到,使隔离度比增益大15dB;

4)GSM信号源频率调到被测数字无线直放站中心频率,电平调到使被测试设备达到最大输出功率的电平低5dB,输出用伪随机比特序列调制的同步的8PSK;

5)GSM分析仪测试其8PSK调制精度应满足EVM指标要求;

6)将可调衰减器衰减值缓慢降低到系统增益比隔离度大15dB;

7)系统稳定后,从频谱仪读取EVM仍能满足指标规定的要求。

1.16 传输时延

1.16.1 单机及系统时延

1.16.1.1 定义

单机时延:是指被测直放站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延迟;

1.16.1.2 指标要求

单机时延:≤13μs(无线直放站)

1.16.1.3 测量方法

(1)单机时延

1)按图1-8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8单机时延测试

2)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并设置为单时隙信号;

3)将信号源输出电平设置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平回退5dB;

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小;

5)将频谱仪设置为时域模式,同时显示信号源和经直放站放大后的输出的时隙波形;

6)在频谱仪上测试出连个时隙波形之间的时间偏差为设备时延。

1.17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

1.17.1 定义

由于数据的直流漂移和上下变频的折叠效应引起的带内载波泄露对带内其他载波造成的同频干扰影响。

1.17.2 指标要求

数据的直流漂移和上下变频的折叠效应引起的带内载波泄露与有用载波之比应>60dB。

1.17.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

4)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GSM信号,电平设置为

max

in

L,使直放站输出达到最大值;

5)信号发生器设置载波频率以1MHz为间隔,从工作频带范围内的GSM指配起始频率至终止频率;

6)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载波落到带内的谐波分量数值,其数值与有用信号相比应满足其指标要求。

1.18 阻塞

1.18.1 定义

阻塞是指干扰信号对直放站增益的影响。

1.18.2 指标要求

一般频段的干扰信号要求见表1-5:

表1-5 一般频段的干扰信号要求

干扰信号频率 干扰信号电平 干扰信号类型 F1a-20 MHz~F1-2.5 MHz和F2b+2.5 MHz~F2+20 MHz-40 dBm GSM信号

9 kHz~F1-20 MHz和F2+20 MHz~12.75 GHz -15 dBm CW信号 a:F1为工作频段起始边缘频点

b:F2为结束边缘频点

特殊频段的干扰信号要求见表1-6:

表1-6 特殊频段的干扰信号要求

干扰信号电平

干扰信号频率

室外 室内 干扰信号

类型

851 MHz~880 MHz

(900MHz直放站上行不做要求)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930 MHz~960 MHz

(900MHz直放站下行不做要求)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1805 MHz~1880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1880 MHz~1920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2010 MHz ~2025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2110 MHz~2170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2300 MHz ~2400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2400 MHz~2483.5 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2500 MHz~2690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3300 MHz~3600MHz +16 dBm +16 dBm -30 dBm CW信号 806 MHz~835 MHz 0 dBm 0 dBm -15 dBm CW信号 885 MHz~915 MHz

0 dBm 0 dBm -15 dBm CW信号 (900MHz直放站上行不做要求)

1710 MHz~1785 MHz

0 dBm 0 dBm -15 dBm CW信号 (1800MHz直放站上行不做要求)

1880 MHz ~1920 MHz 0 dBm 0 dBm -15 dBm CW信号 1920 MHz~1980 MHz 0 dBm 0 dBm -15 dBm CW信号 对于以耦合工作方式与基站相接的直放站和干线放大器,前向链路不作要求。

在上述干扰的情况下,直放站增益降低不得大于6 dB。

1.18.3 测量方法

1)按图1-9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9阻塞测试

2)设置直放站为下行长开或上行长开状态;

3)设置GS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使得直放站的有用信号输出为最大输出功率回退10 dB,计算增益数值G1;

4)打开干扰信号发生器,按照指标要求中的频段和电平进行设置;

5)测量直放站的有用信号输出功率电平,计算增益数值G2;

6)G1-G2差值应满足指标要求;

7)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1.19 上行噪声抑制及抑制门限

1.19.1 定义

上行噪声抑制能力是指当外界无有用信号输入时,数字直放站可通过识别方式对所接收的信号不做数字处理,用以抑制放大器增益的能力,由此阻止对噪声信号的放大,噪声抑制

是有用信号放大时低噪功率电平与抑制后低噪功率电平之比。

噪声抑制门限是指噪声抑制启动时的门限电平。

1.19.2 指标要求

1)关闭和开启噪声抑制功能时的底噪之差大于17dB;

2)具备不同载波不同时隙分别控制功能;

3)底噪抑制门限可调,调整范围≥30dB,调整步长≤2dB;

4)最低门限不得高于-108dBm/200kHz。

1.19.3 测量方法

(1)上行噪声抑制功能

1)按图1-10所示连接测试;

图1-10上行噪声抑制测试

2)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3)设置并确认数字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关闭噪声抑制,设置频谱仪在直放站射频端口测试频段,用频谱仪读取此时的背景底噪数值;

4)启动噪声抑制功能,用频谱仪观察底噪变化,读取此时的背景底噪数值;

5)关闭和开启噪声抑制功能时的底噪之差大于17dB为噪声抑制能力;

6)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2)底噪抑制门限调整范围及调整步长

1)将数字直放站的底噪抑制门限设置为最低约为-108dBm,开启噪声抑制功能;

2)调整单时隙GSM信号的输出电平直至噪声抑制门限点;

3)观察并记录临界启动噪声抑制功能前输出功率数值;

4)将数字直放站的底噪抑制门限设置为最高;

5)调整单时隙GSM信号的输出电平直至噪声抑制门限点;

6)观察并记录临界启动噪声抑制功能前输出功率数值;

7)调整范围即为最大启动噪声抑制门限与最小启动噪声抑制门限前输出功率之差;

8)调整直放站噪声抑制门限为适中位置;

9)调整信源单时隙GSM信号的输出电平直至噪声抑制门限点;

10)将噪声抑制门限减低1挡;

11)再次调整信源单时隙GSM信号的输出电平直至噪声抑制门限点;

12)记录GSM输入信号减低的相对数值,即为噪声门限调整步长;

13)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3)具备不同载波不同时隙分别控制功能

1)选择直放站的某一载波信道,测试未加信源时的启动噪声抑制功能时的噪声输出功率;

2)打开噪声抑制功能,在间隔0.6MHz信道上,输入大于门限的单时隙GSM载波信号,使该信号不被抑制;

3)在原有的载波信道上,用频谱仪观察其信道同时隙的噪声电平输出变化情况,应满足与原有噪声抑制后的输出电平偏差±10dB之内即判定为不受其他载波控制影响;

4)应在每个上行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1.20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1.20.1 定义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是指在线性工作区内工作时,数字直放站接收信号大小变化范围能力。

1.20.2 指标要求

输入信号动态范围:≥40dB或最低输入功率≤-90dBm,EVM恶化应不大于6%。

1.20.3 测量方法

1)按图1-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将噪声抑制功能的启动门限设置为最低约为-108dBm,当启动门限无法调整时,可关闭抑制功能;

3)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4)将GSM(8psk)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5)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

6)将信号源输出电平设置为最大额定输入电平至-90dBm,测试此时的EVM应满足≤6%;

7)降低信号源的输出电平直至EVM超过6%时回退1dB,记录此时的电平值即射频输入最低门限;

输入范围即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输入电平与最低门限的差值。

1.21 自动载波跟踪功能

1.21.1 定义

自动载波跟踪功能即可以解析小区信息,而不必根据最强信号的小区才能调整,当信源基站的载频号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改频点。

1.21.2 指标要求

1)通过小区信息,能够将小区所有频点自动设置到设备;

2)不必根据最强信号的小区才能调整,当信源基站的载频号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改频点。

1.21.3 测量方法

1)按图1—11连接测试系统;

图1—11自动载波跟踪功能测试

2)分别选取施主天线接收到的处于第2/3/4信号强度的小区作为信源小区;

3)不需要进行手动设置频点,设备能够根据信源小区信息自动解析处所有频点,并进行自动设置;

4)开启自动载波跟踪功能;

5)更改信源小区的频点,观察数字无线直放站载频是否与信源小区保持一致;

关闭自动载波跟踪功能,重复第2步和第5步。

直放站指标参数详解

直放站设备指标参数详解 1.工作频段 工作频段是指直放站在线性输出状态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根据需要设备可使用工作频段的全部和部分。 对应于900MHz/1800MHz频段: 上行 885~909MHz/1710~1730MHz 下行 930~954MHz/1805~1825MHz 2.标称最大输出功率 2. 1定义 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是指直放站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此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以下条件: (a)输入信号为GSM连续波信号; (b)增益为最大增益; (c) 在网络应用中不应超过此功率 2.2 测量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 2.将GSM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电缆接至被测设备输入端口,再将功率衰减器及连接电缆总损耗值作为偏置输入GSM分析仪或功率计中; 3.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4.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或指配信道的中心频率;将被测直放站增益调到最大; 5.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直至ALC启控点,GSM分析仪或功率计上直接显示的每信道功率应在被测直放站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容差范围内; 6.记录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L out(dBm)及输入电平(GSM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减去连接电缆的损耗值)L in(dBm); 7. 对于移频直放站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3.增益 3. 1最大增益及误差 3.1.1 定义 最大增益是指直放站在线性工作范围内对输入信号的最大放大能力。 最大增益误差是指最大增益的实测值与卖方声明值之间的差值。 3.1.2 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2图1; 2.最大增益为Gmax= Lout-Lin(dB)(1) (dB)(2)3.增益误差为△= Gmax-G 厂声明 4. 对于移频直放站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3.2增益调节范围 3.2.1 定义 增益调节范围是指当直放站增益可调时,其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差值。 3.2.2 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2图1; 2.调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小,从GSM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 L 。 outmin 3.调被测直放站增益为最大,从GSM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直放站的输出功率电平 L 。 outmax

ICS-无线数字直放站

ICS-无线数字直放站 摘要:ICS直放站采用了软件无线电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有一定的技术门槛。ICS技术主要采用干扰自适应消除技术来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自适应滤波能有效地在未知环境中跟踪时变的输入信号,使输出信号达到最优。 关键词:ICS 消除干扰覆盖 Abstract: ICS repeater adopts the software radio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certain technical threshold. And ICS technology maily adoptsinterfere technology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Adaptive filter can be effectively track time-varying input signal in an unknown environment to make output signal optimal. Key words: ICS;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coverage 概述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用户量正不断地增加,以至蜂窝规划越来越小,基站位置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层化,高层建筑正不断涌现,由于无线传播的阴影效应,在这些高层建筑的背后或中间常形成移动通信信号的盲区。另外,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在建造过程中,由于考虑到邻近小区的干扰问题,其天线的辐射场方向图主瓣有较大的下倾角,以至高层建筑中上部一般不能有效接收到信号。此外,由于建筑物等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使得隧道、地铁、地下商城、娱乐城、停车场以及酒店、写字楼等一些封闭的大型建筑物内也无法正常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因而各移动运营商将工作重点逐步的由网络建设转移到对网络的优化。无线直放站以其低成本,适应能力强、产品多样化,成为了网络优化产品中重要的一员。 直放站是一种用于弥补移动网络中基站覆盖不足,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填充覆盖盲区的一种极其有效的设备。为了降低覆盖系统成本,最好的方法是建设直放站系统。严格来讲,直放站系统造价要比基站低得多,因此选用直放站是移动通信建设中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常规无线同频直放站由于隔离度有限,其施主天线从空中接收的信号中,将不可避免的包含一些重发天线发出的覆盖信号又通过各种途径反馈回来形成同频干扰信号,这些信号对直放站造成干扰,影响其输出波形质量,甚至容易引起直放站自激,由于这些干扰信号是直放站自身的产物,其频率就是直放站的工作频率,因而这种干扰问题无法通过常规的无源射频滤波器技术手段在频域上解决。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无线直放站—ICS。 ICS技术 ICS的干扰主要是指从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引入的非基站覆盖信号,包括来自直放站重发天线的反馈干扰信号以及空间多径反射的干扰信号。施主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包括基站无线覆盖信号,重发天线反馈信号,建筑物、树木、车辆等反射

无线宽带上网使用手册

无线宽带上网使用手册 一、无线宽带上网的介绍 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上网采用了通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是中国电信有线宽带接入的延伸和补充,可充分满足您上网便利性、个人化的需求。中国电信无线宽带用户可使用带无线网卡的电脑、等,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快速访问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 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上网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无线互联:持续连接,移动办公,随时随地享受网上证券、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宽带信息增值服务、高速接入:可提供最大的共享带宽,充分满足客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非常适合高速上网和视频服务等宽带业务。 、安全可靠:利用证书加密、加密等先进技术保障用户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全国漫游:在中国电信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热点区域可漫游使用。 二、无线宽带上网的使用条件 、计算机硬件要求: 配置符合标准功能模块的笔记本电脑或。 、网络环境要求 申请了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上网的用户,可在中国电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的热点区域高速自由上网。具备全国漫游服务功能的我的家客户和商务领航客户可实现跨省漫游。 三、无线宽带上网的使用 (一)您在家里使用无线上网

、开启电脑的功能,开启智能无线猫。 、查找并连接无线网络: 当您第一次使用无线连接时,建议使用家客户端上的“一键通”功能建立电脑与智能无线猫的连接。此后,在正常情况下,电脑开机时会主动连接上智能无线猫的家庭无线网络。 使用家客户端的“一键通”功能,您可以免去繁琐的无线密码配置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点击家客户端上的“查看无线网络”->“一键通”按钮 第二步:点击“开始连接”,并在分钟内按下智能无线猫上的“”按钮;如果你先按下了智能无线猫的“”按钮,请在分钟内点击“开始连接”。

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数字无线 直放站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投标人提供的系统天线、馈线应满足中国移动天线、馈线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第一部分:总则 1、总体要求 1.1本规范书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项目业主,以下简称“买方”)购买资本性优化项目所需设备的主要技术、业务功能和供货要求,供厂商(投标人,以下简称“卖方”)编写建议书和报价之用,卖方建议书的内容格式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1.2 卖方应为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对GSM网络及GSM技术有深刻理解。在数字无线直放站等的生产、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网络优化方面有良好的经验和充足的技术实力。企业具有稳定的组织机构,良好的信誉,足够的经济实力,充足的技术队伍,长久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卖方需向买方出示有效的企业资质证明(详见技术规范书第1.18点)。 1.3对本规范书各条目的应答为“满足并优于”、“满足”和“不满足”,“部分满足”视为“不满足”,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在性能要求表格中每一项指标下方的空格内做逐项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填写具体数值,要求以产品标称值应答,应答用蓝色粗体字。此外要求提供相应软、硬件的详细技术资料和所运行环境的详细要求。对本规范书各条目的应答不得使用“明白”、“理解”等词语。卖方若对本规范书中的部分要求不能满足或者有不同于本规范书相关要求的其它建议,也应在建议书中详细说明。 1.4卖方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提供报价和详细的技术建议。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软件产品和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买方的要求。对于本文件未规定的有关系统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 1.5卖方应该按照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在技术建议书中提供详细的总体方案、设备供货、安装调测、系统集成、实施计划、人员配备、验收测试、技术服务和培

GSM 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W 2W)产品规格说明书V1.0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2W) SGR-R3B1D-1/2(G_TD-L)/A3 V1.0 产品规格说明书 SAP编号: 版本:V1.0 生效日期:2015-3-10 版权: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之版权属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随意复制外传。

目录 1.范围 (1) 2.参考标准 (1) 3.执行标准 (1) 4.整机射频指标 (2) 5.整机监控指标 (4) 6.安全要求 (4) 6.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4) 6.2.抗电强度 (5) 6.3.通信口的抗电强度 (5) 6.4.接触电流 (6) 7.电磁兼容要求 (6) 8.设备防雷指标要求 (6) 9.设计及工艺要求 (6) 9.1.铭牌、结构及接口要求 (6) 9.2.工艺要求 (7) 10.例行实验 (8) 11.接口定义 (8) 12.结构要求 (8) 13.电源适应性要求 (9) 14.通用技术要求 (9)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射频、监控技术指标以及整机的端口和结构等。 本文件适用于《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产品设计、验证、生产、采购以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产品目录见下表: 2.参考标准 ?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1139-2001《900MHz/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YDT952《900MHz 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执行标准 本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规定: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范1.0.1》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0.1》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范1.0.1》

800MHz数字集群光纤直放站使用说明

GZFT800-III 数字集群光纤传输直放站 使用说明 机密级别:绝密机密内部文件 部门: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网络技术事业部 拟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中试:年月日标准化:年月日批准:年月日

GZFT800-III 数字集群光纤传输直放站 使用说明 2008年1月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声明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手册保留一切权利。 本手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手册的全部或任何部分(包括电子版本)进行复制、影印、删减、编译为机读格式。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说明 本手册介绍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WRI)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GZFT800-IIIA和GZFT800-IIIB直放机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使用GZFT800-IIIA和GZFT800-IIIB直放机设备的用户,在安装、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 我们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校对,但我们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错误和疏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有对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进行改进或修改的权利,若有更改,恕不另外通知。 欢迎对本手册提出修改意见。 本手册适用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下行工作频段:851MHz~866MHz。 上行工作频段:806MHz~821MHz。

第一章概述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的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 CCIR称之为Trunking System(中继系统),为与无线中继的中继系统区别,自1987年以来,更多译者将其翻译成集群系统。 追溯到它的产生,集群的概念确实是从有线电话通信中的“中继”概念而来。1908年,E.C.Mo1ina发表的“中继”曲线的概念等级,证明了一群用户的若干中继线路的概率可以大大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集群”这一概念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把信道视为中继。“集群”的概念,还可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即与机电式(纵横制式)交换机类比,把有线的中继视为无线信道,把交换机的标志器视为集群系统的控制器,当中继为全利用度时,就可认为是集群的信道。集群系统控制器能把有限的信道动态地、自动地最佳分配给系统的所有用户,这实际上就是信道全利用度或我们经常使用的术语“信道共用”。 综上所述,所谓集群通信系统,即系统所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传统的专用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最初由几部普通步话机就可以组成一个无线电调度网,这种网在厂、矿等部门仍被大量采用,但网的功能过于简单。其中有单频单工制和双频单工制两种工作方式,前者干扰大、设备简单;后者干扰小,但设备复杂一些。无论是单频单工还是双频单工制式,都只能是按键通话,一方讲话,另一方只能听。为避免通话上的不便,通用的工作方式是双频双工,通话双方可以同时发信,但频率利用率低。典型的无线调度系统是单局单站制、双频双工工作方式,并且具有选择性呼叫功能的无线调度网,根据业务规模和组织方式,可确定其为单级调度或多级调度。 在数字集群网络中,为了保证网络质量,满足覆盖要求,节省建设成本,除了要用到基站等主设备外,还需要用到直放站来延伸基站的覆盖范围。直放站实质上是一个双向放大的信号中继器,它只能扩大无线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但不能增加系统容量。在数字集群移动通讯网络中,直放站可以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域,对特殊地形覆盖,调配业务,消除盲区,从而到达降低成本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的目的。

直放站干扰,指标调试及整体测试

直放站在今天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从工作原理来看,它本质上是个双向功率放大器,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主要起填补蜂窝小区信号传输空白区域的作用,体现在消除盲区、改善覆盖、扩展小区边界等应用上。在无线传输中,它还可以充当中继,以提高链路余量,并为特定的基站吸收业务量。基于其体积较小、价格较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它不再是通信运营商的专有物,一些工厂、宾馆、商场、停车场等场所也会根据需要私自安装。 直放站在商业通信网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其为数众多且管理上不够完善,也带来了不少副作用。如它恶化了公众移动通信频段的电磁环境,催生了众多无线电干扰,而且,对这些干扰的排查也并非易事。 直放站干扰排查实录 我们曾接到中国联通的干扰申诉,称:容桂华宝GSM900基站上行信号受到干扰,网络统计分析显示掉话率很高。他们认为是由机床产生的工业干扰,初步确定干扰源就在与基站一路之隔的广东美芝厂区内。我们出动监测车,利用车上的ESMB/DDF190监测/测向设备,同时开启E4407B频谱分析仪,分别接上全向及定向天线,在基站四周及广东美芝一带苦候干扰信号的出现。ESMB/DDF190系统在其高增益有源天线的强力支持下,倒是收到了信号,但却是假信号,频谱分析仪则一点动静都没有。但联通中心机房的网络统计分析显示,这段时间内干扰依然存在。 当监测车行经某知名公司厂房的大门口时,频谱分析仪显示屏上有了反应,底噪提高了近20dB。我们立即换上定向天线作简易测向,测得的信号最大值方向指向该公司办公大楼。于是,我们改用TekNet YBT250基站维护测试仪并配上EB200手持式测向天线入内查寻,绕大楼一周,最后将疑点锁定在电梯机房内。在楼顶电梯机房旁测得信号的最大值约为-70 dBm(频谱图如图1所示)。我们以为该信号是由电梯内的视频监视无线传输设备发出的,但遍寻不获。后来我们无意中发现楼下有两根天线立于停车场入口处的纤维遮光棚一侧,并在棚内又发现另一根。之后以手持天线对准其中一根定向八木天线,测得信号最大幅度接近-50 dBm(频谱图见图2)。我们沿着馈线顺藤摸瓜,发现在停车场入口旁一侧拐角的墙上,上下依次装了3个放大器。放大器的另一端分别接一根鞭状天线,固定于停车场天花板铁架上。

ICS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深圳国人)

ICS数字无线直放站技术 作者:深圳国人通信公司肖和群 email:xiaohequn@https://www.360docs.net/doc/b06548232.html, [关键词:ICS直放站自激隔离度干扰抑制] 无线直放站作为基站覆盖的延伸,造价不超过基站的1/5,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在2G时代无线直放站造就了京信、虹信、国人等大大小小上百家企业。目前无线直放站的应用空间尽管被RRU、光纤直放站等产品压缩,但可以预料在许多应用场合,由于光纤铺设成本高或不太可能,无线直放站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自激问题一直是无线直放站的工程应用的软肋。众所周知,同频转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常由于收发隔离不完全而泄露到输入端,放大器信号通道和泄露信号通道构成闭环系统,如果环路放大倍数大于1,环路就处于自激震荡状态,输出高功率的杂乱信号,对整个工作带宽形成阻塞干扰,常常造成大面积掉话和无法接入,要不了多久直放站功放会被烧毁。更多的时候,虽然收发闭环的放大倍数小于1,直放站不自激振荡,但泄露信号引起较大的干扰,使转发的信号C/I达不到解调需要的15db门限要求,仍然不能正常通话。 在模拟直放站时代解决自激问题只能采用提高施主天线的方向性,采用高前后比的天线,电缆或移频中继放大将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和转发天线的距离拉远,架设时精心选择站址和调整收发天线朝向。单靠一种措施不能普遍地解决自激问题,这些措施常结合使用,用以提高收发之间的隔离度,使泄露信号至少低于输入信号15db。 Andrew公司在网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b06548232.html,/andrew/eng/product/antennas/bsa/sw_tool/1205324_13426. html 上提供了免费的计算天线水平和垂直安装时隔离度的工具。收发天线距离拉远通常伴随着场地费用升高,而架设耗时和困难导致安装成本的升高,尤其在国外土地私有化和人工费用昂贵,常常造成场地费用和人工费用远超过直放站设备的价格。而且固定的设备安装对周围环境变化缺乏适应能力,安装时如果隔离度裕量不足,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导致设备自激或通信质量下降。

直放站的指标调试及整体测试

直放站的指标调试及整体测试 直放站由于其投资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弱信号区域或信号盲区,已成为无线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选择。这里介绍了直放站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地分析了直放站的各项调试指标,最后还讨论了直放站安装完成后衡量其工作性能必需测量的4项整体指标。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移动用户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通信直放站以其有效性和经济性得到广泛应用。与基站相比,直放站由于其投资较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一些弱信号区域或盲区,如电梯、地下车库、宾馆、山上风景区、地铁、隧道等场所,并能有效地改善这些地区的通信质量。目前,直放站已经成为无线网络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延伸网络覆盖距离的一个优选方案。直放站的设计与安装是否合理,对其各项指标的测试就显得及其关键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直放站的工作原理 直放站(Repeater)的基本功能是一个射频功率增强器,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继设备。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直放站位于基站与移动台之间,中继传输两者间的双向射频信号,用来填补基站覆盖盲区或延伸覆盖区。直放站与基站不同,没有基带处理电路,不解调无线信号,没有容量扩展,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直放站应用原理图 2、直放站的指标调试 为使直放站安装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尽可能小地减少对其它移动网络造成干扰,就必须在直放站安装时对以下技术指标进行严格调试。 2.1基本工作频带

GSM900直放站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上行:890~909MHz,下行:935~954MHz。 为适应部分站点的特殊需要(如抑制竞争对手信号或抑制干扰),要求宽带直放站的带宽在2~19MHz范围内可调,具体工作频带的设置按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 2.2带内平坦度 在直放站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峰值)。要求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 2.3接收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 2.4输出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的最大输出功率(ALC用于调节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 2.5增益 测试现场直放站的实际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直放站标注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 2.6收发信隔离度 测试室外无线直放站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直放站收发信隔离度的要求:隔离度I≥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G+10dB。 2.7驻波比 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5。 2.8噪声电平 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对于光纤直放站,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直放站上行噪声电平小于-36dBm,而且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

武汉虹信数字光纤直放站简介

数字光纤直放站介绍 数字光纤直放站是虹信公司适应市场需求研制的新型无线网络优化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无设备噪声叠加,大大将低了噪声影响; ?具有良好的SNR信号质量,光传输影响小,设备具有较高稳定可靠; ?数字传输速率高,容量较大,投资效益高; ?具有时延调整,降低同扇区重叠覆盖难度; ?支持1×4(并)×4(串)组网,可根据需要进行一拖一或一拖多覆盖,组网灵活等特点。 数字光纤直放站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LIM(Local Interface Module)本地接口模块,为数字光纤站近端,RRH(Remote Radio Head)远端射频模块,为数字光纤站远端。 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主要由直放站设备(Digital Optical Repeater)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两部分构成,直放站完成无线信号透明传输的功能,OMC主

要完成对直放站等系统设备的监控功能。直放站和OMC之间的远程监控信道主要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短信或数传功能,其他方式如拨号、xDSL、Ethernet等作为备选。直放站在无OMC连接的情况下可独立运行。 数字光纤直放站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现多载波移动通信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和大容量、大动态围的信号覆盖。数字光纤直放站由两种类型的设备构成,LIM(Local Interface Module,本地接口模块,简称近端)和RRH(Remote Radio Head,远端射频头,简称远端)。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组网方式有星型结构、菊花链式结构、环型结构及混合式结构。 数字直放站主要技术指标:

GSM数字直放站设备技术规范V100

GSM数字直放站设备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G S M数字直放站设备技术规范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G S M R a d i o 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R e p e a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IX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 射频指标测量条件 (6) 4.1 常规测试条件 (6) 4.2 极限测试条件 (6) 4.3 不确定度及判断依据 (7) 5. GSM数字直放站分类 (7) 6. GSM数字直放站结构 (7) 6.1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结构 (7) 6.1.1 分立式结构 (9) 6.1.2 一体化结构 (11) 6.2 GSM数字无线直放站结构 (14) 7. 频段配置 (16) 7.1 工作频段 (16) 7.2 中继传输频段 (16) 7.2.1 无线中继频段 (16) 7.2.2 光纤中继波长 (17) 8. 无线射频性能指标要求 (17) 8.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17)

8.1.1 定义 (17) 8.1.2 指标要求 (18) 8.2 自动电平控制(ALC) (18) 8.2.1 定义 (18) 8.2.2 指标要求 (18) 8.3 最大增益及误差 (19) 8.3.1 定义 (19) 8.3.2 指标要求 (19) 8.4 增益调节范围 (19) 8.4.1 定义 (19) 8.4.2 指标要求 (20) 8.5 增益调节步长 (20) 8.5.1 定义 (20) 8.5.2 指标要求 (20) 8.6 频率误差 (20) 8.6.1 定义 (20) 8.6.2 指标要求 (21) 8.7 矢量幅度误差 (21) 8.7.1 定义 (21) 8.7.2 指标要求 (21) 8.8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21) 8.8.1 定义 (21)

GSM 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W 2W)产品规格说明书V1.0

国人通信股份 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1/2W) SGR-R3B1D-1/2(G_TD-L)/A3 V1.0 产品规格说明书 SAP编号: 版本:V1.0 生效日期:2015-3-10 :国人通信股份 本文件之属国人通信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随意复制外传。

目录 1.围 (1) 2.参考标准 (1) 3.执行标准 (1) 4.整机射频指标 (2) 5.整机监控指标 (4) 6.安全要求 (4) 6.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4) 6.2.抗电强度 (5) 6.3.通信口的抗电强度 (5) 6.4.接触电流 (6) 7.电磁兼容要求 (6) 8.设备防雷指标要求 (6) 9.设计及工艺要求 (6) 9.1.铭牌、结构及接口要求 (6) 9.2.工艺要求 (7) 10.例行实验 (8) 11.接口定义 (8) 12.结构要求 (8) 13.电源适应性要求 (9) 14.通用技术要求 (9)

1.围 本文件规定了《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射频、监控技术指标以及整机的端口和结构等。 本文件适用于《GSM/TD-L无线宽带直放站》的产品设计、验证、生产、采购以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产品目录见下表: 2.参考标准 ?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1139-2001《900MHz/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YDT952《900MHz 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执行标准 本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规定: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功能规1.0.1》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1.0.1》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需求规1.0.1》

数字无线直放站解决方案

数字无线直放站解决方案 数字升级,负重回归

无线直放站在网络建设中具有低成本、易安装、建站快的优势,曾在2G网络覆盖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覆盖深度优化,基站密度越来越高,载波增多,模拟无线直放站缺点凸显。 模拟无线直放站缺点 噪声系数高,规模使用,易 造成基站底噪抬升; 隔离度要求高,安装条件受 限,容易自激,覆盖范围受 限; 结果:运营商对直放站限制使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研发的投入,我司推出数字无线直放站。 数字无线直放站利用数字技术,克服了模拟直放站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数字中频单元数字处理单元 RF 单元 数字中频单元 RF 单元 功能模块 自激对消功能模块数字滤波及DPD 功能增益自动温度补偿功能自激降增益和自激关机功能 数字滤波 软件无线电 数字技术 自适应滤波 全面采用数字技术 现状:由于光纤的普及和网络重心偏重于城市,数字无线直放站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基站 网管中心 SMSC 或交换网管监控平台 无线耦合 接收天线 覆盖天线 监控上报:无线 数字无线直放站 ◆软件无线电技术(SDR ),支持多模(C/L/NB );◆配套要求少,建站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数字化处理技术,信源影响小。 无线耦合基站信源,中继放大后,对目标区域进行射频覆盖。 项目传统方案(BBU+RRU )数字无线直放站 覆盖性能★★★★★接入方式 IPRAN 无线接入支持系统LTE CDMA/LTE/N B -IoT 输出功率40W 20W 施工周期 长较短单小区站预算(不含传 输) 4万 1万

数字无线直放站适用于乡村4G 广覆盖,由于4G 业务量很低,传统宏基站覆盖范围有限,投资高且载波利用率较低,而无线直放站安装方便,投资成本低,且能提升信源的载波利用率。 乡村道路 地广人稀,较低的4G业务需求,但4G网络覆盖建设不得不考虑。根据车流量不同对4G业务需求不同,对连续覆盖要 求较高。

国人公司直放站调试方法

.4 系统调试 7.4.1 多扇区接入光纤直放站监控单元(V3.0)使用方法 多扇区接入光纤直放站的接入端监控单元为光纤系统的主控单元,它与现普遍使用的单扇区接入光纤直放站的接入端监控单元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多扇区光纤接入端只需通过使用一套监控单元,即可同时完成查询、控制三扇区接入通道的上行有关参数,以及查询它所带的覆盖端(最多12台)中任何一台的下行所有参数的功能,并能控制下行增益和下行功放开关。 多扇区光纤接入端可以灵活配置,可为单扇区配置,也可为两扇区或三扇区配置,但扇区数不能设置,在显示时均显示为M1 M2 M3 T1...Tx,如果是单扇区配置,则应选择操作M1有效;两扇区配置,则应选择操作M1 M2有效,显示的覆盖端数量T1...Tx与FSK地址码的设置有关,如果只设1台覆盖端,则只显示T1,如果设置2台覆盖端,显示T1 T2,如果设置12台覆盖端,显示T1 T2 (12) 该光纤系统覆盖端监控单元为本地控制单元,它只能查询、控制下行的有关参数,不能查询、控制上行的任何参数。

(1) 显示屏:显示屏分为两行,每行16个字符,用于调测时显示参数。 (2) 按键开关:用于现场调测时操作菜单,五个功能按键“Menu”、“Up”、“Down”、“Set”、“Esc”,定义如下: (3) 复位按钮:为轻触开关,在需要复位监控单元程序时按下此按钮 (4) 指示灯:左边红色指示灯为电源指示,上电时长亮。右边四个绿色指示灯依次为FSK 发码指示, FSK 收码指示,预留,与监控中心通信指示,在正常工作时闪烁。 (5) 功能选择开关:左边两位(标有1、2)用于modem和电缆直连两种通信方式的切换,右边三位 (标有3、4、5)用于在线编程方式和正常使用方式的切换。此开关拨到“ON”位置为1,拨到“OFF”位置为0。监控单元正常运行时此开关为“11000”,监控单元通过MODEM连接与网管中心通信。当现场调测需要用电缆直连方式与网管中心通信时请将此开关设为“00000”。 当需要在线编程下载程序时请将此开关设为“00111”。 (6)地址设置开关:如果是接入端,用于设置接入端所带的覆盖端台数,最多可设置的数量为12台, “00000001”为1台;“00000010”为2台;……“00001100”为12台。 如果是覆盖端,用于设置覆盖端的号数,“00000001”为1号;“00000010”为2号;………“00001100”为12号。 (7)通信连线插头:位于地址设置开关右侧的四位插头,用于现场调测时监控单元与网管中心通信和 在线编程下载程序时与电脑串口连接。

无线宽带直放站

无线宽带直放站(Broadband Repeater) 产品概述 无线宽带直放站是将对讲和集群通信频段的全部或部分频段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的直放站。其内部没有中频处理单元,时延小。主要用于信源比较干净的盲区和弱信号区。 产品应用 旅游风景区、球场、矿区、村庄等区域的覆盖 厂房车间、地下室、地下建筑等的覆盖 产品特点 1W、2W、5W、10W、20W等多种功率等级 支持350M、400M、430M、470M、800M等多种频段 支持对讲、模拟集群、iDEN、TETRA、GoTa、GT800、PDT等多种标准和制式 载频扩容不需要增加直放站配置 成本较低,性价比高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Specification) 序号 (No. ) 项目(Main Item) 上行(UpLink) 下行(DownLink) 1 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 136~174MHz;350~380MHz; 380~400MHz;400~430MHz; 450~470MHz;806~869MHz。 2 带宽(Bandwidth) 2M~25MHz(用户指定) 3 最大增益(Maximum Gain) 85dB±3dB 90dB±3dB 4 自动电平控制范围(ALC Range) ≥30dB 5 增益调节范围及步进(Gain Adjust) 31dB in 1dB steps 6 输出功率(RF Output Power) 27/30/33/37/40dBm± 2dB 30/33/37/40/43dBm± 2dB 7 噪声系数(Noise Figure) ≤5dB 8 时延(Group Delay) <2.5us 9 带内波动(In-band Flatness) ≤±1.5dB 10 互调衰减(Intermodulation Attenuation) ≤-45dBc(带内) ≤-36dBm/30KHz at 9KHz~1GHz 11 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 ≤-30dBm/30KHz at 1GHz~12.75GHz 12 输入输出驻波比(VSWR) ≤1.5 13 防护等级(Protection Class) IP55 or IP65 14 阻抗(Impedance) 50Ω 15 射频接头(RF Connector) N Female 16 工作温度(Work Temperature) -25℃~+55℃ 17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95% 18 电源(Power Supply) 110V AC/220V AC/48C DC 19 监控(Monitoring) 本地监控:LCD显示,键盘操作,RS232接口 远程监控:MODEM,SMS短信

移动无线网直放站设备使用指导意见

移动无线网直放站设备使用指导意见 随着4G网络建设进入深度覆盖补盲阶段,利用直放站可低成本快速解决盲区、弱信号等覆盖问题。但是,直放站也存在没有容量、引入噪声等缺点。为提升投资效益,满足承载VoLTE、数据业务、NB、eMTC等业务要求,应充分认识直放站在无线网络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合理使用直放站设备。 一、直放站设备情况 1、直放站性能说明 光纤直放站主要分为模拟光纤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数字光纤直放站在功率、拉远距离、组网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集团公司统一集采数字光纤直放站用于无线网络建设。 数字光纤直放站主要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数字光纤直放站原理图 数字直放站的原理是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和变频处理,以中频数字信号形式在近端和远端间进行传输,在发射端再将信号还原为射频信号,因此,与模拟直放站相比,数字直放站的使用需

要考虑对不同业务的支撑能力。 宏站RRU、小站、直放站比较如下表所示: 2、直放站类别 2017年度集团集采的直放站产品根据频段不同分为三类: 800M(C/L)数字光纤直放站: 支持CDMA 1X语音、EVDO数据、VoLTE、4G数据等业务及1019频点,各厂家对频段及NB业务支撑情况具体如下(入围型号均符合下表情况):

1.8G 数字光纤直放站: 均支持VoLTE 、4G 数据等业务,各厂家对eMTC 业务支撑情况如下所示(入围型号均符合下表情况): 2.1G 数字光纤直放站: 均支持VoLTE 、4G 数据等业务,各厂家对eMTC 业务支撑情况如下所示(入围型号均符合下表情况): 各厂家入围型号列表详见附录。 二、总体建设原则 结合集团、省公司对于4G 无线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直放站的相关特性,直放站作为无线网络覆盖建设中的辅助手段,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 1、适用场景:直放站主要用于解决低话务区域的覆盖质量问题,

干放测试方法

干放测试方法 一 测试所用仪表: 1、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250KHz ~4.0GHz 输出电平:-136~+20dBm 电平精度:±0.5dB 单边带相位噪声:-120dBc/Hz Agilent E4432B 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脉冲,扫频,多载波 2、 频谱分析仪 频率范围:7MHz ~4.0GHz 扫频宽度:0~10MHz 动态范围:-130~+35dBm 分辨率带宽:0.1Hz ~3MHz 阻抗:50欧姆 供电:交流220V Agilent E4406 二 移动GSM 校表: (一) 上行 1 2、按“E4432B ”的“Frequency ”键,设置其频率为900MHz ;按“Amplitude ”键,设置信号输入电平为0dBm 。 3、按“E4406A ”的“Frequency ”键,设置其中心频率为900MHz ; 按“Span ”键,设置屏宽为10 MHz ; 按“Meas Setup ”→“Res BW ”键,设置分辨率带宽为100kHz ; 按“Zoom ”键扩大频域视窗。 4、按“E4432B ”的“RF On/Off ”键,打开其射频开关。 5、按“E4406A ”的“Search ” 键,取屏幕的最高值;将其最高值设在“Input ” →“Ext Atten ” 键里。 6、按“E4432B ”的“RF On/Off ”键,关闭其射频开关。 9、按“E4406A ”的“Search ” 键,取屏幕的最高值;将其最高值设在“E4432B ”的“Ampl ” →“More(1 of 2)” →“Ampl Offset ” 信号输入电平偏移量键里。 10、按“E4432B ”的“RF On/Off ”键,关闭其射频开关。

移动GSM900M 5W无线宽带直放站技术规格

移动GSM900M 5W 无线宽带直放站 用 户 手 册 设备类型:无线宽带直放站 网络制式:GSM 泉州市嘉信通微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感谢您选择使用由我公司自主开发的无线直放机!安装使用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无线直放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安装使用方法。 直放机(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通过架设直放机不但能改善覆盖效果,同时能大大减少投资基站之成本。直放机是为消除移动通信网的小范围信号盲区或弱信号区而设计生产的通信设备。被广泛用于消除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或边远郊区个别村镇的弱信号区。 由我公司自主开发的直放机,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设计生产,所有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本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设备带智能芯片,即插即用,无需人工干预,减少对工程人员专业性的需求; ★设备带有自激保护装置,提高现场安装的可靠性;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 ★全双工工作,很高的上/下行隔离度; ★两端口标准设计,安装极为方便; ★设备采用一体化集成方式,提高设备稳定性; ★采用数字ALC控制,输出电平连续可调; ★可选智能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及远程维护; ★高线性功放,性能稳定;

二、系统工作原理 无线直放机的基本原理是施主天线接收移动通信基站的下行信号,通过高选择性带通滤波器对通带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由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经频段选择器或信道选择器再次滤波,再将信号经功放放大后由重发天线发射,同时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实现移动通信基站和移动台的无缝链接,从而达到延伸覆盖范围的目的。 三、技术指标

直放站上行底噪测试标准样本

800MHz/900MHz (CDMA/GSM)直放站系统底噪技术要求和直放站系统底噪测试方 法

武汉虹信公司工程服务部 1范围 (3) 2文性引用文 (3) 3定义和缩略语 (4) 3.1定义 (4) 3.2缩略语 (5) 4测量条件 (5) 5工作频段 (5) 6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6) 6.1噪声系数 (6) 6.2底部噪声 (7)

1范围 本文规定了800MHz/900MHz. CDMA/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直放站底底部噪音的性能指标.操作维护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适用于800MHz/900MHz CDMA/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宽带直放站、选频直放站、移频传输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包括主机.干线放大器、延伸放大器、室内增音机等)的质量性能试验和参数测量等。 2规范性引用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文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然而,鼓励根据本文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杲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 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883-1999 ?900MHz/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YD/T 1139- ?900MHz/l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 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YD/T 1230- ?800MHz CDMA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IEC 60950 1999-04《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