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振动测试 课设报告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振动测试 课设报告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振动测试 课设报告

《航空测试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航空航天中的振动测试技术时间:2011年11月2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振动测试的使用设备

第三章振动测试的方法及原理

第四章振动测试的分类

第五章振动传感器转换原理

第六章振动测试的发展与前景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引言

一、进行“振动测试”的原因

为了确保飞行器能够适应太空环境,在奔赴发射场前,它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严格、全面的“体检”。科技工作者常常采用各

种先进的测试手段,模仿飞行器从发射升空到太空飞行的各种环境,通过振动试验、噪声试验、真空热试验、泄复压试验等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

统揽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史,大多数的火箭发射失利,都是由于振动隐患引发了故障,只要能克服这个难题,就能保障火箭顺利升空。因为航天器发射时,需要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这巨大的力量也会产生巨大的振动,所谓“地动山摇”也不过如此了。因此航天器一定要能够经受住巨大的振动,才能保障不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需要在航天器发射前,对它进行振动测试,看看它是否能够经受的住巨大的振动所带来的破坏。

二、“振动测试”的基本内容

对航天器进行振动测试,有两方面需要考虑,这两方面也是航天器成功发射必须经受的两大考验。一是力学试验,包括几十万个零部件,也包括安装后的整体。如果航天器不能经受的住极端振动,那么很可能会在升空后出现发热、疲劳等故障。二是气象试验,太空气象环境和地球上并不一样,可能会极端恶劣复杂,因此航天器必须要经受气象试验。

第二章振动测试的使用设备

一、“振动台”简介

振动试验是贯穿整个航天器测试始末的,这还需要足够强大的振动仪器。电动式振动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振动设备。它的频率

范围宽,小型振动台频率范围为0~10kHz,大型振动台频率范围为0~2kHz;动态范围宽,易于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加速度波形良好,适合产生随机波;可得到很大的加速度。

二、振动台基本原理

电动式振动台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当通电导体处在恒定磁场中将受到力的作用,当导体中通以交变电流时将产生振动。振动台的驱动线圈正式处在一个高磁感应强度的空隙中,当需要的振动信号从信号发生器或振动控制仪产生并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到驱动线圈上,这时振动台就会产生需要的振动波形。

电动振动台基本上由驱动线圈及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悬挂及导向装置、励磁及消磁单元、台体及支承装置五部分组成。驱动线圈和运动部件是振动台的核心部件,它的一阶共振频率决定着振动台的使用频率范围,由于运动部件结构复杂,一阶共振频率计算非常困难,要靠经验估算,这常常造成设计失误。702所在80年代末首次将有限元方法用于电动振动台运动部件共振频率的计算,不仅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而且便于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大大增加了振动台的设计可靠性。

三、振动台各部件简介

1、驱动线圈

振动台驱动线圈电流的产生方式有直接式和感应式。直接式就是将放大器输出的电流直接加到驱动线圈上,这种方式是振动台的主

流。感应式是将交变电流通入一固定线圈,然后通过感应方式在驱动线圈产生电流。感应式振动台的驱动线圈不需要引出电缆,结构简单,但这种振动台效率相对较低。

2、励磁单元

振动台的励磁单元可分为单励磁和双励磁。单励磁只有一组励磁线圈,形成一个磁场回路,这种结构励磁效率低、耗电量大、漏磁很大,需要用消磁线圈来保证工作台面有一个低的磁场。双励磁由两套励磁绕组产生磁场,分别置于工作磁隙的上下两侧,在工作磁隙的磁场互相叠加,而在工作台面上的磁场互相抵消,所以工作台面上的磁场就很小。同时由于双励磁磁路缩短,磁阻减小,励磁效率比单励磁有显著提高。

3、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是电动振动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的性能和与振动台的匹配状况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性能。功率放大器发展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代,从电子管放大器到晶体管线性放大器再到数字式开关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在新生产的设备中已基本不用,开关式放大器是近几年国外开发出来的,它利用了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管耗很小,效率可高达90%,而普通的线性放大器的效率只有50%左右。正是由于开关放大器本身发热少,它的冷却就非常简单,输出功率几十千伏安的放大器仅用很小的轴流风机就可以冷却下来,使设备的结构简单可靠。而同样的线性放大器必须要用水来冷却,结构复杂。开关式

放大器在低功率输出时失真度相对较大,而且机壳需要较好的电磁屏蔽,否则会对周围设备造成电磁干扰。

第三章振动测试的方法及原理

一、卫星整星振动试验

1、整星振动试验的特点

1)卫星整星质量大、尺寸大、重心高.质量大使其对振动台的反共

振影响大,尺寸大使其很难保证界面输入振级的均匀性,重心高可能导致较大的正交振动(与激振方向垂直的横向振动).

2)整星结构通常由数个分系统、数百个组件组成,结构复杂,模态密度大,频响峰谷密,可能导致界面输入波形失真大.

3)整星试验需要模拟卫星对运载火箭的反共振动力边界条件,使振级输入接近更真实的环境,因此试验条件比组件级条件复杂,给控制增加了难度.

4)整星试验,尤其是正样飞行星的试验应避免因试验失控或超差造成试验中断,这对试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多点平均控制、下凹控制、滤波控制、正交振动抑制、防止中断控制诸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整星振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整星试验还有一些其它技术,如特征性检验技术、结构共振响应拟合控制技术等.应用这些技术将使整星振动试验更加科学合理.

2、整星振动测试技术简介

1)多点平衡控制

卫星整星通常是通过盆形(倒锥形)夹具与振动台台面相连,振动激励通过卫星转接锥与夹具的对接面传递给卫星.由于对接面尺寸大,而且多自由度、大尺寸、大质量的卫星对夹具的反作用,很难保证对接面上各点的振级输入一致,因此,采用单点控制将导致某些频率的过试验或欠试验.采用多点平均控制,使对接面各点输入的平

均值满足试验条件,避免了单点控制带来的问题,使控制更加合理、真实。

2)下凹控制

实现下凹控制,目前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试验条件直接下凹,谷深由星箭的振动耦合分析确定,谷宽可用卫星的3dB共振带宽。该方法比较直接,易于实现。

第二种方法是响应控制。除了控制主控点(其位置在卫星与夹具对接面上)输入的加速度(单点或多点平均)之外,还要监控卫星关键部位(监控点)的响应。通常是监控卫星主结构或危险部位的加速度、位移或应变响应,使其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环境预示值,以此来限制通过夹具传递给卫星的过试验输入,达到下凹控制的目的。

响应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将主控点和监控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分别接入控制系统的控制通道和辅助通道上。然后在控制系统上进行试验参数设置。在主控点设置正弦扫描实验条件,在监控点设置响应限制值。试验中,当监控点响应未达到限制值时,其主控点输入仍按原试验条件。结构共振时,当有任何一个监控点的响应达到或超过限制值时,控制系统的信号选择和限制功能自动地实现控制通道的转换,并控制监控点的响应,使其不超过限制值.共振峰过后,监控点响应下降,控制通道又转回到主控通道,并控制主控点按试验条件激励卫星.监控点响应达到限制值并受到限制控制时,主控点响应下降,从而呈现了试验条件的下凹控制.该方法直接限制主结构和

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使其不超过环境预示值,因为主结构和这些关键组件在整星试验前大部分已按环境预示值通过了考核.故此方法比较安全可靠.但环境预示值需要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遥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到,因此在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时,环境预示值就很难确定.

试验中采用哪一种下凹控制方法取决于星箭振动耦合分析、环境预示值的准确程度以及控制系统的功能,大多数数字式振动控制系统都具有限制控制功,对一般模拟式正弦振动控制仪,在反馈回路中加入信号选择器也同样可实现响应控制。

3)结构特性检验

卫星结构的特性检验试验,是评价卫星经振动试验后结构是否完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方法是在卫星的正弦验收或鉴定试验前后,以低量级(1/4~1/3的验收级)的试验条件对其进行激励,同时测量星上各点响应,比较前后两次试验的响应数据,其主要的固有频率及其相应的共振峰值不应发生明显的变化。

卫星整星验收试验的结构合格判据是,其主要共振频率(前几阶)的变化最好限制在0.5Hz以内,共振峰值不能有显著变化。对鉴定试验的合格判据可以适当放宽。某些部位共振频率的明显下降可能是结构的松动,甚至破坏而引起的。因此卫星结构特性检验,不仅用于判断经历验收或鉴定试验后结构的完好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响应数据分析,对结构进行故障诊断。

4)滤波控制

在正弦扫描振动试验时,从示波器观察到的振动控制信号波形时常不是纯正弦波,而有较大失真和毛刺。产生波形失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撞击失真,二是谐波失真。撞击失真由连接松动、接触不良或试件内部结构碰撞而引起。在卫星结构试验中,测得这种失真带来的误差,在某些频率特别是在共振频率处,有时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百。谐波失真比较复杂,因为试验设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谐波失真。如激励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允许有2%的失真度。假设卫星、振动台或振动夹具的共振频率正好与该谐频率相耦合,设放大因子Q=10,那么2%的失真度就变成20%的畸变。

一般,造成谐波失真的原因除电荷放大器的噪声、试验夹具共振、振动台动框共振、功率放大器失真以外,卫星结构也会导致输入波形的谐波失真。因为卫星结构复杂,常由数个分系统、数百个组件组成,其模态密度大、频响峰谷密、耦合振动多,从而导致界面输入波形的失真。如果在控制回路中加入跟踪滤波器,即可滤去这些谐波失真引起的高频分量,仅保留基本信号输入控制仪进行控制。该法消除了波形失真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精度。

5)共振响应拟合控制

质量较大的同步卫星大都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作为远地点飞行的助推器。当正样飞行星进行振动试验时,贮箱内一般不充工质,因此整星质量减轻,刚度加强,结构动特性改变,星体固有频率提高。

如果仍然使用原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势必导致某些频率欠试验(特别是在原卫星的主固有频率处),而在另一频率过试验(特别是在不加工质卫星的主共振频率处)。

二、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测试

1、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测试的基本内容

(1)发动机系统振动基本参数的测量。

测量压气机、涡轮、附件传动机匣外部结构上的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总量;在轴承的适当位置测量轴承载荷及转子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值,以及频率、相位、外传力等参数。

(2)发动机系统振动特征参数的测试。

测量转子—支承系统以及机匣等其它产生高频振动和应力的构件的固有频率、转子临界转速、振型、刚度、阻尼等模态参数和物理参数。

FFT是典型的谱分析方法,其幅值和相位充分反映了信号的各个频率成分,适宜分析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的振动信号。

2、发动机振动台振动试验技术测试方法与原理

振动试验系统是用来对实验对象进行振动试验的一整套装置。正弦振动台试验系统通常由振动台、功率放大器、正弦振动控制仪及辅助设备所组成。

该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由控制仪发出的正弦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推动振动台振动,加速度计采集的振动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又回到控制仪。振级由测量的振动信号大小控制并不断调整驱动信号使之达到试验对象所需要的振级。在做振动试验时,产生失真会使试验对象接受错误的信号。而被测量的信号又假设成正弦波,因此有时会对试验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中断试验。产生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功率放大器失真、共振产生非线性响应、结构件撞击产生的冲击信号、本底噪声、在低振级时信噪比太差等。解决正弦控制波形失真的方法是采用跟踪滤波器。跟踪滤波器实际上是个带通滤波器,它有跟随证弦扫描信号频率的能力。采用外部跟踪滤波器也会带来一些缺点,例如需要附加同步信号;滤波器未接牢使试验中断:因滤波器带来相位移;延长了信号处理时间等。有时在正弦控制系统中会把跟踪滤波器集成到控制仪里,克服了上述缺点。这样由控制仪测量的信号是正弦波,而且可以采用峰值和均方值之间的关系。不管控制仪采用哪种方式控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试验结果。

基于振动台正弦振动控制技术,需对以下参数进行测试:

(1)加速度谐波失真度

为了测量发动机或其零部件在某个振动环境下的各阶谐波,检验其是否仍在规定值范围内,可设计加速度谐波失真度试验。试验装置设置如图2.2所示。

试验时,在试验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在内的多个频率值,测量所选频率下的基波和至少五次谐波,然后计算谐波失真度。通过试验,也可在试验台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采用振动测试系统,反复寻找加速度谐波失真度较大的频率点,并测量该频率下的加速度谐波失真度和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2)加速度幅值均匀度

为了测量发动机或其零部件在某个振动环境下的振动加速度幅值,并检验试

件各个测点位置的振动均匀度,可设计加速度幅值均匀度试验。

试验时,将不少于5只加速度计刚性连接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和不同直径的安装螺孔分布圆周上,如图2.3所示,图中l,2,3,4,5点为加速度计安装点。加速度计通过电荷放大器再接振动测试系统的各通道。

在振动台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在内的多个频率值,对选定频率下的最大振动幅值的50%以上进行测量,测得各个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幅值,然后计算出加速度幅值均匀度。通过试验,也可在振动台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测出振动台台面最大加速度幅值均匀度和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3)横向振动比

为了测量发动机或其零部件在某个振动环境下各方向的振动加

速度幅值,并检验试件测点位置的横向振动比,可设计横向振动比试验。试验时,将三轴向加速度计刚性连接在振动台台面中心,使三轴向加速度计的x轴(或Y轴)与振动台的耳轴平行。加速度计通过电荷放大器分别接多通道振动测试系统。在振动台工作频率范围内,振动控制仪在主振方向上采用平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随机闭环控制(如图2.2所示),用振动测试系统测量横向加速度频率Hx(f)和Hy(f),确定最大横向振动比及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在试验系统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在内的多个频率值,在所选频率下以振动台主振方向所允许最大振动幅值的50%以上进行振动,依次测量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幅值,

然后计算出横向振动比。

(4)加速度幅值稳定性

为了测量发动机或其零部件长期处于某个振动环境下的振动加速度幅值变化,并检验试件各个测点位置的振动稳定性,可设计加速度幅值稳定性试验。试验时,按图2.3方法安装加速度计及连接测量仪器,预选某一频率值。加速度幅值调至频率下最大加速度幅值的80%,连续考察1小时,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加速度幅值示值,然后计算加速度幅值示值稳定性。

(5)定振扫频

为了测量发动机或其零部件在某个振动环境下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曲线和使控制参数变化的频率点,可设计定振扫频试验。试验时,将加速度计刚性安装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加速度计经电荷放大器输出到振动测试系统。在试验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以振动幅值为额定工作特性曲线幅值的50%以上作定振扫频振动。可按式2-3计算定位移到定速度交越频率f1和定速度到定加速度交越频率f2。

式2-3

式中d——峰-峰位移(mm)

v——振动速度(m/s)

g——加速度值,单位为g(g=9.8m/s2)。

试验系统以1oct/min的速率作定振扫频振动,按式(2-4)计算理论扫描时间tn。,用秒表测量振动台扫描时间t,可按式(2—5)计算扫频时间误差δt。

式2-4

式2-5

式中:fL——振动台系统工作频率下限值

fH——振动台系统工作频率上限值。

第四章振动测试的分类

一、按试验目的分类

每个振动试验均有自己试验的目的,按振动试验的目可分为:

1)环境适应性试验

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目的是选用试件未来可能承受的振动环境去激励试件,检验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目前,航空航天中使用的机载(箭载)仪器和设备,大部分必须进行此项试验,以便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此类试验的最大特点是振动条件越接近真实环境越好。

2)动力学强度试验

动力学强度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试件结构的动强度,检验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试件是否会产生疲劳破坏。这类试验的试件大部分是结构件,试验时间较长。试验条件,一般应从实际振动环境中选取。

3)动力特性试验

动力特性试验的目的是用试验的方法测出试件的动特性参数,如振型、频率、阻尼等。此类振动试验的特点是激振力可以很小,激振力与实际振动环境无关。但必须选好激振点的位置,而测试点要很多,测出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的参数。

4)其它目的的振动试验

有些振动试验与上述目的不同,如振动筛选试验,其目的是对生产线上的元件、组件、进行振动筛选,找出工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剔除低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又如消除大型铸件残余应力的振动试验,在大型铸件上装一机械式激振器激振铸件,使铸件的残余应力很快消除。这些试验的振动条件通常与产品任务环境无关。

二、按试验所加载荷性质分类

很多振动试验要根据实际环境给试件加振,按所加载荷性质可分为:1)正弦振动试验

此类试验给试件施加的振动是正弦振动,可以是定频正弦振动试验也可以是扫频正弦振动试验。

2)随机振动试验

给试件施加随机振动的试验叫随机振动试验,按随机振动的频带宽度分为宽带随机试验和窄带随机试验。

3)混合型振动试验

给试件施加的载荷既有随机又有正弦的振动试验叫混合型振动试验。一般是宽带随机的背景上加一个或几个正弦信号(如飞机的炮振试验和直升飞机的振动试验等),这些正弦信号的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即扫频);另一种是宽带随机背景上加一个或几个窄带随机信号,窄带随机的中心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变化(扫频);还有宽带随机背景上加正弦信号又加窄带随机信号。这三种都称为混合型振动试验。

三、按振动试验在研制和生产的不同阶段分类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振动试验分为设计试验和鉴定试验。设计试验是产品研制过程中用于寻找样机的频响特性和缺陷,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鉴定试验是用来检验产品是否达到合同或任务书规定要求的试验。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振动试验分为验收试验和例行试验。验收试验为全部产品均应通过的最低量级的振动试验。例行试验是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产品进行较高量级的振动试验,被抽检进行试验的产品一般不再作为正式产品使用。

四、按试验时间分类

在确定振动试验时间时可以分为普通试验和加速试验。如果动力学破坏机理是疲劳破坏,可以提高应力水平的方法来加速试验,这可大大节省振动试验的时间。这种提高量级缩短时间的振动试验称为加速试验。

第五章振动传感器转换原理

振动传感器在测试技术中是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

振动传感器原理

是将机械量接收下来,并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量。由于它也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所以我们有时也称它为换能器、拾振器等。

振动传感器并不是直接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转变为电量,而是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做为振动传感器的输入量,然后由机械接收部分加以接收,形成另一个适合于变换的机械量,最后由机电变换部分再将变换为电量。因此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性能是由机械接收部分和机电变换部分的工作性能来决定的。

1、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

由于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因此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机械方法测量振动,从而制造出了机械式测振仪(如盖格尔测振仪等)。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对式测振仪的工作接收原理是在测量时,把仪器固定在不动的支架上,使触杆与被测物体的振动方向一致,并借弹簧的弹性力与被测物体表面相接触,当物体振动时,触杆就跟随它一起运动,并推动记录笔杆在移动的纸带上描绘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这个记录曲线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及频率等参数。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96812

实验一:软件测试方法 一:实验题目 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 二:试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采用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从而巩固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对软件测试有更深层的理解。 三:实验设备 个人PC机(装有数据库和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四:实验内容 1):为以下流程图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在各题下面写出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及结果等。 2):画出下列代码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并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为以下程序段设计测试用例(需列出具体实验步骤)。 void Do (int X,int A,int B) { 1 if ( (A>1)&&(B==0) ) 2 X = X/A; 3 if ( (A==2)||(X>1) ) 4 X = X+1;

5 } 采用基本路经测试方法测试用例,并写出具体步骤 3):在某网站申请免费信箱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位以上,16位以下,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 密码:要求为6~16位之间,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测试以上用例。 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编码,然后进行等价类测试,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输入时提示注册成功;当错误输入时,显示不同的错误提示 通过分析测试用例以及最后得到的测试用例表分析所测程序的正确性,最后总结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收获并写出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心得体会。 五:实验步骤 1) (1)用语句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语句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由流程图可知该程序有四条不同的路径: P1:A-B-D P2:A-B-E P3:A-C-F P4:A-C-G 由于p1p2p4包含了所有可执行的语句,按照语句覆盖的测试用力设计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无法检测出逻辑错误 (2)用判定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判定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每个判断的取真和取假分支至少各执行一次,即判断条件真假均被满足。 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3)用条件覆盖进行测试 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后要使每个判断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对于第一个判定条件A,可以分割如下: ?条件x>8:取真时为T1,取假时为F1;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目录 第1章测试的目的 (1)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3) 2.1概述 (3)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3)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3) 2.3.1水平振动测点 (3) 2.3.2扭转振动测点 (4)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4)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4)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4)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5)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6) 3.1 结构概况 (6) 3.2 测试目的 (6) 3.4 测试仪器设备 (6) 3.5 测试方案 (6) 3.6 脉动过程记录 (7) 3.7结果分析 (9) 3.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1章测试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指它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虽然这些动力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但通过测试所得的动力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验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存在误差。于在理论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计算简图和结构刚度,而实际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简图都要经过简化,常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并不记入结构刚度,而且结构的质量分布、材料实际性能、施工质量等都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因此,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相比,往往相差很多,据统计,大约前者为后者的1.5--3倍。这样,如果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的自振周期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往往使内力及位移偏小,设计的结构不够安全。因此,理论周期要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现场实测可以得到建筑物建成后实际的动力特性,因此是准确可靠的。所得数据可以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理论计算,也可为设计类似的对于超高层建筑提供经验及依据。 ②.验证经验公式 通过实测手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测试以后,可归纳总结出结构周期的规律,得到计算结构振动周期的经验公式。在估算结构动力特性及估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经验公式可快速得到结果,方便实用。由于实测周期大都采用脉动试验的方法得到,是反映结构在微小变形下的动力特性,得的周期都比较短,如果激振力加大,结构周期会加长。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不同,房屋会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刚度降低,自振周期会变长。因此,完全按照脉动测试的周期来确定同类型结构的周期,将使计算等效地震力加大,设计偏于保守。所以由脉动方法得到的实测周期需要乘以修正系数,再计算等效地震力。在大量测试工作和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这个修正系数的大小视结构类型、填充墙的多少而定,大约在1.1-1.5之间。在给出经验公式时,计入这一修正系数,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与实际周期较为接近。 ③.为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大事,建筑结构的质量状态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经验性的评估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静力检测结构的缺陷也有许多局限性。动力检测应用于整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结构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目前,到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8-5-12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图1-2全桥面板接线图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 E(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2 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将电位器Rw4 调到增益最大位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3 使电压表显示为0V。关闭主控台电源。(Rw3、Rw4 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3.按图3-1 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预热五分钟,调节Rw1 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报告

篇一: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报告 篇二:材料分析方法课程设计报告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磁控溅射c/w多层膜成分及微观分析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材化082 学生王维娜 学号 3080101296 指导教师陈迪春 起止时间 2010.12.27-2011.1.1 年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掌握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学习并了解真空镀膜 技术-磁控溅射技术,多层膜制备过程,以及其微观结构分析,成分 分析所用仪器和原理。 学生(签名) 月日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日 目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 .. (1) 1.1 磁控溅射 ............................................................................. (5) 1.2 x射线衍射仪 ............................................................................. . (5) 1.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6) 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7) 第二章实验方法 ............................................................................. .. (9) 2.1 tem样品的制备方法 .............................................................................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材料58877

标准实用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戴超 指导教师:兰方鹏 2015年10月7 日

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实验成绩学生戴超学号实验日期2015.10.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实验题目实验一白盒测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容和原理 测试以下程序段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1)int k=0,j=0; (2)if((x>0)&&(z<10)) (3){ (4)k=x*y-1; (5)j=sqrt(k); (6)} (7)if((x==4)||(y>5)) (8)j=x*y+10; (9)j=j%3; (10)}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说明:程序段中每行开头的数字(1-10)是对每条语句的编号。

A 画出程序的控制流图(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 B 分别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路径(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 C 编写完整的C 程序(含输入和输出),使用你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运行上述程序段。完整填写相应的测试用例表(语句覆盖测试用例表、判定覆盖测试用例表、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表、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用例表、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表、路径覆盖测试用例表、基本路径测试用例表) 流程图为: 开始 开始 k=0,j=0 (x>0)&&(z<1) k=x*y-1 j=sqrt(k) (x==4)||(y>5) j=x*y+10 j=j%3 结束 1 2 5 7 8 9

材料分析(SEM)实验报告

材料专业实验报告 题目:扫描电镜(SEM)物相分析实验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姓名: 学号:1514122986 2016年6月30日

扫描电镜(SEM)物相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 3.掌握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并上机操作拍摄二次电子像 4.了解扫描电镜图片的分析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 本次实验中主要通过观察背散射电子像及二次电子像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 1)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原子反射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反射电子和非弹性背反射电子。弹性背反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和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度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能量为数千到数万电子伏)。非弹性背反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不仅能量变化,而且方向也发生变化。非弹性背反射电子的能量范围很宽,从数十电子伏到数千电子伏。背反射电子的产生范围在100nm-1mm深度。背反射电子产额和二次电子产额与原子序数的关系背反射电子束成像分辨率一般为50-200nm(与电子束斑直径相当)。背反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反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以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

振动测试作业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期末总结 学号: 班级:建筑与土木工程(1504班) 姓名:杨允宁2016年4月27日

目录 1 振动测试概述 (1) 1.1 振动的分类: (1) 1.1.1 按自由度分类: (1) 1.1.2 按激励类型分类: (1) 1.1.3 振动规律分类: (1) 1.1.4 按振动方程分类: (1) 1.2 振动基本参量表示方法: (2) 1.2.1 振幅(u): 2 1.2.2 周期(T)/频率(f): (2) 1.2.3 相位(:): (2) 1.2.4 临界阻尼(C cr) (2) 1.2.5 结构的阻尼系数(C): (2) 1.2.6 对数衰减率(3): (3) 1.3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及配套使用: (3) 1.3.1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 (3) 1.3.2 振动测试仪器配套使用: (4) 1.4 窗函数的分类及用途 (5) 1.4.1 矩形窗(Rectangular窗) : (5) 1.4.2 三角窗(Bartlett 或Fejer 窗) : 5 1.4.3 汉宁窗(Hanning 窗): 5 1.4.4 海明窗(Hamming 窗) (6) 1.4.5 高斯窗(Gauss 窗) (6) 1.5 信号采集及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1.5.1 信号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1.5.2 解决方法 (7) 2 惯性式速度型与加速度型传感器 (8) 2.1 惯性式传感器的分类: (8) 2.2 常用加速度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8 2.2.1 电动式(磁电式)传感器: (8) 2.2.2 压电式传感器: (9) 2.3 非惯性传感器: (11) 2.3.1 电涡流式传感器: (11) 2.3.2 参量型传感器: (11) 3 振动特性参数的常用量测方法 (11) 3.1 简谐振动频率的量测: (12) 3.1.1 李萨(Lissajous)如图形比较法: (12) 3.1.2 录波比较法: (12) 3.1.3 直接测频法: (12) 3.2 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13) 3.2.1 自由振动法: (13) 3.2.2 强迫振动法: (13)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实验报告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差热分析仪的基本构造。 2.掌握热重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热重分析指温度在程序控制时,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技术。热重分析所用的仪器是热天平,它的基本原理是,样品重量变化所引起的天平位移量转化成电磁量,这个微小的电量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记录仪记录;而电量的大小正比于样品的重量变化量。当被测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升华、汽化、分解出气体或失去结晶水时,被测的物质质量就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原料 一水草酸钙CaC2O4·H2O 四、实验仪器 美国TA公司TGA55 升温与降温速率(K/min)0.1-100℃/min 天平灵敏度(μg)0.1μg 温度范围(°C)室温-1000℃ 五、操作条件

第一组:10℃/min空气条件下和20℃/min空气条件下,对TG和DTG 曲线进行对比。 第二组:10℃/min空气条件下和10℃/min氮气条件下,对DSC进行对比。 第三组:10℃/min氮气条件下,得到TG、DTG、DSC曲线。 六、结果与讨论 含有一个结晶水的草酸钙(242CaC.OHO)在100℃以前没有失重现象,其热重曲线呈水平状,为TG曲线的第一个平台。DTG曲线在0刻度。 在100℃和200℃之间失重并出现第二个平台。DTG曲线先升后降,在108.4℃达到最大值,即失重速率的最大值。DSC曲线先降后升,在188.4℃达到最小值,即热功率的最小值。这一步的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12.47%,相当于每mo CaC2O4·H2O失掉1mol H2O,其热分解反应为: CaC2O4·H2O CaC2O4 + H2O 在400℃和500℃之间失重并开始呈现第三个平台,DTG曲线先升后降,在

黑盒测试软件测试实验报告2

软件测试与质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2:黑盒测试法实验

缺席:扣10分实验报告雷同:扣10分实验结果填写不完整:扣1 – 10分其他情况:扣分<=5分总扣分不能大于10分 参考代码如下: (1)程序参考答案: #include double main() { int hours; double payment,wage; wage=20; cout<<"please input hours:"; cin>>hours; if(hours>=0&&hours<=168){ if (hours<40) payment=hours*wage ; else if ((hours>=40) && (hours<=50)) payment=40*wage+(hours-40)*1.5*wage; else if (hours>50) payment=40*wage+10*1.5*wage+(hours-50)*3*wage; cout<<"The final payment are:"< void main() { int year; int month,maxmonth=12; int day,maxday; printf("请输入年份:(1000~3000)"); scanf("%d",&year); if(year<1000 || year>3000) { printf("输入错误!请从新输入!\n");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报告 讲课老师: 张启伟(教授) 姓名: 史先飞 学号: 1232627 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1.过试验进一步加深对结构模态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 2.熟悉随机振动试验常用仪器的性能与操作方法; 3.复习和巩固随机振动数据测量和分析中有关基本概念; 4.掌握通过多点激振、单点拾振的方法,利用DASP2005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试验仪器和设备 1. ZJY-601振动与控制教学实验仪系统(ZJY-601A型振动教学实验仪、激励锤、YJ9-A型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等)。 2. DASP 16通道接口箱。 3. 装有“DASP2005智能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系统”软件的PC机。 4. 有关设备之间的联接电缆。 3 试验原理 3.1模态叠加原理 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是一组耦合的方程组: 引入模态矩阵Φ和模态坐标(广义坐标或主坐标)q,使X= Φq。 如果阻尼矩阵能对角化,方程组即可解耦: 解耦后的第i个方程为: 可见,采用固有振型描述振动的模态坐标后,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可以表示为N阶模态响应的叠加。 3.2实模态理论 实模态理论建立在无阻尼的假设基础上。在实模态理论中,模态频率就是系统的无阻 ,尼模态固有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固有振型矩阵中的各元素都是实数,它们之间i 的相位差是0?或180?。 系统在P点激励,l点测量的频响函数为:

K,,式中,称为频率比,,为模态固有频率。当,则: ,,,,,/,,,iiiiiMi 取频响函数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如第P列,就可确定振动系统的全部动力特性(模态参数)。 3.3伪实模态理论 某些有阻尼振动系统有时会出现与实模态一样的实数振型,而非复数振型,但其模态 2,,,,,1固有频率为,具有这种性质的振动系统的模态称为伪实模态。伪实模态理diii 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模态称为伪实模态。在伪实模态下,各测点的相位差都是0?或180?。 伪实模态理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阻尼矩阵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为: 上式也是有阻尼振动系统方程解耦的充要条件。 总之,H(ω)建立了模态参数与频响函数的关系。因此,利用实验测出的H(ω) 值,即可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参数。根据频响函数的互易定理及模态理论,只需 H(ω)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即可求出全部模态参数。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白云静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实验指导书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11010141 学号: 1101014125 姓名:赵艳峰

实验一 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 2、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 3、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等强度梁 编号;天平秤;砝码;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游标卡尺;千分尺(0~25㎜);DY-15型直流24伏电源; 三、实验原理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ΔL/L ),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ΔR/R ),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K 来表示, K= L/L R/R ??=ε R/R ? 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点数:4点 8点 2、测量范围: 10000微应变 3、标定应变: 50, 100, 300, 1000, 3000微应变,标定误差不超过 1%,最小 1微应变 4、灵敏系数:k=2.00 5、灵敏度:0.25mA/με(12Ω及2Ω负载) 0.093 5mA/με(16Ω负载) 0.025mA/με(20Ω负载) 0.01mA/με(50Ω负载) 0.01伏/με(1k 负载) 6、电阻应变片:按120Ω设计,100~600Ω可用。 7、线性输出范围:0 30mA(12Ω及2Ω负载)

最新软件测试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7.使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下面的程序设计测试用例: ·程序要求:10个铅球中有一个假球(比其他铅球的重量要轻),用天平三次称出假球。 ·程序设计思路:第一次使用天平分别称5个球,判断轻的一边有假球;拿出轻的5个球,拿出其中4个称,两边分别放2个球;如果两边同重,则剩下的球为假球;若两边不同重,拿出轻的两个球称第三次,轻的为假球。 【源程序】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NUnit.Framework; namespace Test3_7 { [TestFixture] public class TestGetMinValue { [Test] public void AddTwoNumbers() { Random r = new Random(); int n; int[] a=new int[10]; n = r.Next(0, 9);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if (i == n) a[i] = 5; else a[i] = 10; } GetMin gm = new GetMin(); Assert.AreEqual(n,gm.getMinvalue(a)); }

} public class GetMin { public int getMinvalue(int[] m) { double m1 = 0, m2 = 0, m3 = 0, m4 = 0; for (int i = 0; i < 5; i++) { m1 = m1 + m[i]; } for (int i = 5; i < 10; i++) { m2 = m2 + m[i]; } if (m1 < m2) { m3 = m[1] + m[0]; m4 = m[3] + m[4]; if (m3 > m4) { if (m[3] > m[4]) return 4; else return 3; } else if (m3 < m4) { if (m[0] > m[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else return 2; } else { m3 = m[5] + m[6]; m4 = m[8] + m[9]; if (m3 < m4) { if (m[5] > m[6]) return 6;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学号:0801130801 学生: 俞文龙 指导老师:邓春萍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 1、确定贴片位置 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 2、选片 1)种类及规格选择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常用是3*5

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 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 = 3.2um 。应成45度交叉打磨。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 积。 2)清洁表面 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6)密封 为了防止电阻应变被破坏和受潮,一般用AB胶覆盖在应变片上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为将来长期监测做好准备。 五实验体会与心得 本次亲自动手做了应变片的的相关实验,对应变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贴应变片组成电桥,认识并了解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以及对应变片在使用之前是否损坏的检查。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应变片在试验中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年12月15日——二〇一五年12月19日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 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 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扫描电镜实验(SE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如图1(a)所示。各部分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戴超 指导教师:兰方鹏 2015年10月7 日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测试以下程序段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1)int k=0,j=0; (2)if((x>0)&&(z<10)) (3){ (4)k=x*y-1; (5)j=sqrt(k); (6)} (7)if((x==4)||(y>5)) (8)j=x*y+10; (9)j=j%3; (10)} 三、主要仪器设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应用黑盒测试用例。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 要求: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整数,判断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如果能够,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者一般三角形的识别信息;如果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输出相应提示信息。 (2)使用等价类方法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先用等价类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用百合法进行检验和补充。 (2)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流程图和程序流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源程序。 (3)使用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填写表2 和表3。

软件测试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测试技术》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对《图书出借管理系统》 _ 软件的测试用例设计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软件技术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2011年 1月 1日

目录 引言 (2) 1 系统分析 (3) 1.1 开发目的 (3) 1.2 需求分析 (3) 1.3 可行性分析 (4) 1.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4) 1.3.2 系统操作可行性分析 (4) 1.4 开发工具 (5) 1.4.1 SQL Server简介 (5) 1.4.2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b07340340.html, 2005 (5) 1.5 开发及运行环境 (6) 2 系统设计........................................................ V I 2.1 设计目标及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V I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V II 2.2.1 登陆模块............................................ V II 2.2.2 图书出借管理模块.................................... V II 2.3 系统流程图............................................... V II 3 数据库设计..................................................... V II 3.1 概念结构设计............................................ V III 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V III 3.2.1 创建数据库......................................... V III 3.2.2 连接数据库........................................... I X 3.2.3 创建数据表........................................... I X 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X 4.1 主程序窗体设计............................................. X 4.2 系统登陆界面设计.......................................... X I 5 系统测试...................................................... X III 5.1 测试环境................................................ X III 5.2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记录................................... X IV 5.2.1 登陆模块............................................ X IV 5.2.2 图书出借管理模块.................................... X IV 5.3 测试可行性分析............................................ X V 结论............................................................. X XII 体会............................................................ X XIII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 (2015年春季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5.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器材 (3)实验原理 (4)实验过程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等 2.正文格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3.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4.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 齐,统一发送至:liuyingxiang868@https://www.360docs.net/doc/b07340340.html,。 5.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一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机械振动的压电传感器测量及分析 二、实验器材 1、机械振动综台实验装置(压电悬臂梁) 一套 2、激振器一套 3、加速度传感器一只 4、电荷放大器一台 5、信号发生器一台 6、示波器一台 7、电脑一台 8、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一套 9、NI9215数据采集卡一套 三、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发出简谐振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将简谐激励信号施加到电磁激振器上,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以简谐振动激励安装在激振器上的压电悬臂梁。压电悬臂梁弯曲产生电流显示在示波器上,可以观测悬臂梁的振动情况;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上,将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PC机)上,操作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得到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曲线,可以观测电磁激振器的振动信号,并与信号发生器的激励信号作对比。实验中的YD64-310型压电式加速度计测得的加速度信号由DHF-2型电荷放大器后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电荷放大器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q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成绩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5年4月

目录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1 1.1实验内容1 1.2实验目的1 1.3实验仪器、设备1 1.4简单原理1 1.5实验步骤2 1.6实验结果2 1.7思考题4 实验二状态滤波器动态特性实验4 2.1实验内容4 2.2实验目的4 2.3实验仪器、设备5 2.4简单原理5 2.5实验步骤5 2.6实验结果6 2.7思考题11 实验三电机动平衡综合测试实验11 3.1实验内容11 3.2实验目的11 3.3实验仪器、设备11 3.4简单原理12

3.5实验步骤12 3.6实验结果13 3.7思考题15 实验四光栅传感器测距实验15 4.1实验内容15 4.2实验目的16 4.3实验仪器、设备16 4.4简单原理16 4.5实验步骤16 4.6实验结果17 4.5思考题19 实验五 PSD位置传感器位置测量实验19 5.1实验内容19 5.2实验目的19 5.3实验仪器、设备19 5.4简单原理19 5.5实验步骤20 5.6实验结果20 5.7思考题23 -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指导教师日期 1.1实验内容 1.2实验目的 1.3实验仪器、设备 1.4简单原理

1.5实验步骤 1.6实验结果 表1.1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表

表1.2 应变片半桥实验数据表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单臂和半桥的灵敏度、线性误差、回程误差,在座标纸上分别画出单臂、板桥的输入及输出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线性误差、回城误差位置: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与控制系列实验 姓名:李方立 学号:201520000111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1 简支梁强迫振动幅频特性和阻尼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 2、学会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f 0和阻尼比。 二、实验装置框图 图3.1表示实验装置的框图 图3-1 实验装置框图 K C X 图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三、实验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3-2所示。在正弦激振力的作用下系统作简谐强迫振动, 设激振力F 的幅值B 、圆频率ωo(频率f=ω/2π),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为: 扫频信号源 动态分析仪 计算机系统及分析软件 打印机或 绘图仪 简支梁 振动传感器 激振器 力传感器 质量块 M

或 M F x dt dx dt x d M F x dt dx n dt x d F Kx dt dx C dt x d M /2/222 22 2 222=++=++=++ωξωω (3-1) 式中:ω—系统固有圆频率 ω =K/M n ---衰减系数 2n=C/M ξ---相对阻尼系数 ξ=n/ω F ——激振力 )2sin(sin 0ft B t B F πω== 方程①的特解,即强迫振动为: ) 2sin()sin(0?π?ω-=-=f A A x (3-2) 式中:A ——强迫振动振幅 ? --初相位 2 0222024)(/ωωωn M B A +-= (3-3) 式(3-3)叫做系统的幅频特性。将式(3-3)所表示的振动幅值与激振频率的关系用图形表示,称为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 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3-3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3-3中,Amax 为系统共振时的振幅;f 0为系统固有频率,1f 、2f 为半功率点频率。 振幅为Amax 时的频率叫共振频率f 0。在有阻尼的情况下,共振频率为: 2 21ξ-=f f a (3-4) 当阻尼较小时,0f f a =故以固有频率0f 作为共振频率a f 。在小阻尼情况下可得 01 22f f f -= ξ (3-5) 1f 、2f 的确定如图3-3所示: M X C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