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政决策执行监督

第八章行政决策执行监督
第八章行政决策执行监督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

第一节

(一)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重点)

行政管理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行政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2、行政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3、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二)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

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决策、执行、监督

行政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1、行政决策2、行政执行3、行政监督

第二节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和特点

决策:是人们在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行动确定目标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亦既做出决定性的过程,既是人们的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决断过程,因而也是人们意志活动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

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重点)

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也称科学决策模式。

六个步骤:1、发现问题2、提出目标3、设计方案4、预测后果5、分析比较6、选择最优方案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渐进决策模式(美国,林德布洛提出来的)

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又译为综视决策模式,美,阿·埃佐尼)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重点)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和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

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3、强行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征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

特征:(重点)

1、行政执行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

2、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

3、行政执行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

4、行政执行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

5、行政执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原有的客观环境或客观状况的改变

(二)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重点)

1、计划(分三个层次:战略计划、策略计划、工作计划)

2、动员

3、指挥

4、协调(1信息沟通法、2利益调节法、3行政命令法)

5、控制

包括四个要素:

1、衡量行政执行是否符合要求的正常标准

2、衡量当前行政执行情况的手段

3、将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与标准相比较的方法

4、校正当前的行政执行情况以便达到标准的方法

第四节

(一)行政监督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行政监督的特点:

1、行政监督的裨在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督促

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

3、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

4、行政监督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

加强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

1、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2、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二)行政监督的方式(重点)

1、合法性监督、合理性监督

2、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3、长期监督、暂时监督

(三)行政监督系统(重点)

一、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

1、权力机关的监督

2、政党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4、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5、新闻舆论的监督

二、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

1、一般监督(上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

2、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

行政监察机关依法享有下列职权:

1、检察权

2、调查权

3、建议权

4、行政处理权

审计机关职权:

1、检查权

2、调查权

3、建议权

4、通报权

5、处理权

本文来自: 学联网-为中国教育加油(https://www.360docs.net/doc/b09494429.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b09494429.html,/zikao/info.asp?id=2914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

行政监督案例分析 案例: 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封建国家君权的至高无上、不受制约是导致政府腐致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腐败,他们提出了分权和制衡的思想,认为权力没有监督就会走向腐败。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在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中,一方面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别交与议会、法院、政府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宪法规定了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监督的关系,以防止权力滥用。这种体制安排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受到来自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以及全体公民的监督。西方国家一般不设统一的中央监督机构,但大多建立监察教导员制度,对公务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察和处理。美国的行政监察职责主要由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中的监察长办事处承担。美国在1978年制定了监察长法,规定各部和各独立机构设监察长,其职责是监察本单位的审计和调查、指导、协调本部门的工作,发现和防止舞弊行为,提出纠正措施,提高行政效率。瑞典的监察员制度至今已有180年历史,全国共设六个监察员组织:议会司法监察员、经济自由竞争监察员、消费者监察员、男女工作机会平等监察员、反对种族歧视监察员和新闻监察员。其职能几乎囊括了全国的行政监察、法纪监察、经济审计、工商监督等各种形式的检查监督,形成了—个很细密的监察机制和监督网络。监察员由立法机构选举或任命,独立于政府和国会履行其职责。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和对待西方的行政监督思想和实践? 2.政革开放以来,一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你认为在我国产生腐败的原因有哪些? 3.“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联系实际,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治理腐败? 答案: 1.(1)西方行政监督思想的理论成果 “分权制衡论”也称权力制约论,他是西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和均衡的理论。 “人民主权论”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的让渡。人民对国家政府有天然的监督权。 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民主权、分权制衡的思想和行政“经济人”的假设是西方国家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们对行政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起着思想支撑作用,行政监督体系是由立法行政监督、司法行政监督、社会及舆论监督和行政申诉监督这四种外部监督形式和行政监察这一种内部监督形式所组成。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要有效地发挥作用 ,离不开其构成要素的彼此配合和相互协调。(2)西方行政理论的实践成果 西方一些思想家认为权力不受制约、没有监督、至高无上是导致政治腐败的主要原因。于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提出了分权和制街的思想,并把它们运用到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中,使相互制约监督的“三权分立”成了这些国家的根本制度。西方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是有道理的,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来讲,具有进步意义。像美国、瑞典在加强行政监督方面的一些做法,如监督机制、监督网络和监督独立等,对于我国行政监督制度都有一定的借鉴。当然,西方的“三权分立”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权分立”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 (1)初始形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自考管理类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来源:考试吧(https://www.360docs.net/doc/b09494429.html,) 一、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 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行政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 三、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行政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2、行政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3、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四、为什么说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环节?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也是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2、行政执行是将行政决策的主观意图变为客观现实的必经阶段。 3、行政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五、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含义:

所谓决策,就是人们在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行动确定目标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即做出决定的过程,既是人们的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决断过程,因而也是人们意志活动的过程。所谓行政决策则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六、决策模式的含义:是指决策理论家对决策过程的本质、程序、方法的一种理论概括。 七、决策程序的含义:是指决策运行过程的次序或基本阶段。 八、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有: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和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九、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 十、中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存在问题: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完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十一、行政执行的含义: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案例1 贫困县的“摆谱症” 本案例反映了贫困县铺张浪费,没根据行政的具体经济与社会环境,高调消费的行政现象。 摆谱症就是摆阔绰,讲排场,爱面子的浮躁做法,这件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风气不良,行政道德失范,监督机制不完整,考核体制不健全等。 基本举措:大力整治官场浮夸风,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制;完善干部任用体制;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整风运动,改造官员的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行政价值与目标 案例1 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无奈 本案例反映了:消费者所买热水器爆炸,想维护权益但被高额检测费吓退。 属于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得不到保障,质量检测费用太高。 可能的举措:法律上的维权保障,建立相应的机构管理维权事宜;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观念;完善质量认证体系,从源头上打击伪劣产品等。 第三章行政功能与职能 案例1 广州不明病毒危机 1政府职能行为的发生是从社会问题着手,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政府还要管理好政府本身的问题,主要解决因素在于社会行政的目标,行政价值,社会问题的影响范围。可控制度等。 2广州市政府,卫生厅,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了非典有关问题。稳定了民心、应对公共卫生危险事件。得到初步效果,恢复了社会秩序,担任然需要加强管理。毕竟让谣言占领了三天,造成一定的损失。 3当公共危机来临时,如本案例中的卫生事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解答有关问题,避免谣言 漫延,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稳定民心,加强管理。提高应对危机的效果。取信于民。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 案例1 武陵源规划困局 1纵向上关系构成: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治间纵向关系。横向上关系构成;竞争与合作。地方政府间为处理某一共同问题而形成合作,基于协议而形成合作。以协议的形式而形成合作关系。基本要求。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各地区政府间相互合作。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服务。 2本案例主要涉及两大政府。张家界森林公园管理处属林业部。武陵源区政府属地方政府部门,武陵源区政府属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城市建设规划,张家界森林公园管理处应服从地方政府整体规划发展。 3各部门不配合会是政府工作不能有效运转,受到阻碍。应加强部门间合作,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为不能就各自利益而相互冲突。 案例3 浙江“强县扩权”改革进行中 1政府间行政关系改革。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 2改革动机就是为发展经济,调动县级的行政积极性,提高行政效能与效率。动力来源于领导的行政理念与意识,企业社会等经济发展的需求,财力,权力与利益的占有欲。 3发展趋势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这就是加强法规政策的建设,加强权利的制约与监督。 第五章政府与社会关系 案例1,村公章的集中保管实验 1上下级的纵向关系。 2集中管理。合理但不合法,集中管理印章的目的是为了跟好管理。防止村委会滥用公章而违法乱纪,但集中管理不符合印章管理的法律法规。3我国村委会与镇政府关系,始终是权力的角逐,反控制与控制关系,山西莱西市R镇将走上规范化的管理。做到合情合理的管理村委会的印章。 第六章政府与企业管理 案例1 “常乐”申办定点屠宰场受阻记。 1政企关系现象,政府管理不该管的事。2.常乐是民营企业,肉联厂是国营企业,贸易局是肉联厂股东,又是市食品企业的公司的主管部门,

行政案例分析

行政案例分析 题目1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的“馒头办”属于什么类别的机构?非常设机构 题目2 结合《郑州馒头办》案例和行政机构设置的相关原理,你认为“馒头办”是否应该设立?不应该设立 题目3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馒头办”真实的职责或作用是? 罚款, 收取办证费, 获得指定面粉供应商的利润 题目4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调查发现Y县河道管理所竟有10人未成年就上班,这暴露了该县编制管理存在什么问题? 编制管理工作无人认真负责, 编制管理缺乏基本的资料审查程序, 编制管理人员严重渎职 题目5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2008年该所的编制从18人调到81人,而2013年实有在编人员是69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编制弹性过大,有随意性, 扩编没有实际依据, 监督缺位, 公共权力被滥用 题目1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从老唐担任E市副市长的过程来看,这属于哪种行政领导产生方式?选任制 题目2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洪部长和丁书记提议选用老唐为副市长体现了领导者用人的什么原则?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用人所长, 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题目3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和行政领导相关知识原理分析,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决策, 用人 题目4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把李辉副市长日程安排表的几项事情按照“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和“不必要亲力亲为的事”两类进行分类,你认为副市长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应该是:参加市长办公会议, 在市委听取全市上月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 批阅文件 题目5 《27岁副县长被免职》案例中,你认为徐某被快速提拔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我国干部任免与选拔程序? 未通过选举成为副县长之前,已经进入县政府党组成员之列, 连续破格提拔, 缺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缺乏任职公示程序 题目1 《听证会怎么成了“走过场”?》案例中,按照行政决策体制相关理论,听证会应归类于哪一决策系统?公民磋商和参与系统 题目2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主要反映了决策中的什么问题?方案论证的科学化问题 题目3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中,三峡工程论证小组作为专家咨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真题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真题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 一、单选题 16.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 )(07年4月)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佐尼 D.邓恩 17.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 )(07年4月) A.计划 B.协调 C.动员 D.指挥 16.财政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属于()(07年7月) A.专门监督 B.职能监督 C.审计监督 D.上下级监督 17.克服了理性决策模式与渐进决策模式各自存

在的片面性,同时把二者的合理性结合起来的决策模式是()(07年7月) A.科学决策模式 B.满意决策模式 C.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D.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16.提出渐进决策模式的是()(08年4月)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佐尼 D.杜鲁门 17.典型的事后监督是()(08年4月) A.行政复议 B.听证会 C.国政调查 D.司法审查 19.混合扫描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 )(08年7月)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佐尼 D.杜鲁门 20.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 )(08年7月) A.计划 B.协调 C.动员 D.指挥 19.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环节是()(09年4月) A.行政执行 B.行政沟通 C.行政监督 D.行政决策 20.财政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属于()(09年4月) A.专门监督 B.职能监督 C.审计监督 D.上下级监督

19.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是()(09年7月) A.行政监督 B.行政决策 C.行政执行 D.行政改革 20.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09年7月) A.西蒙 B.韦伯 C.林德布洛姆 D.埃佐尼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10年4月)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10年4月)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公共行政学案例

《行政学导论》经典案例 第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 〖案例选读〗 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95年5月,该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列出。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却没有他。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思考】 根据行政管理的概念,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张某的起诉吗?为什么? 第二章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学 〖案例选读〗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为丘陵、高原和低山。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道为许多地区之间惟一交通渠道。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区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 【案例思考】 1.什么是行政环境?本案例主要体现了何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国家职能与行政职能 〖案例选读〗 沿海某省一位政府官员,出国访问之后,引进来一个电子加工项目。并召集各家银行行长开会,指示:工行应该贷款多少,农行应该贷款若干,中行贷款须占一定比例……各家银行行长心知肚明,该官员引进的电子加工生产线已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项目竣工之日,可能就是关闭之时,但由于该官员手握重权,各家银行不得不按其要求投放贷款。 官员点菜银行买单,于是出现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商业银行法吗?银行行长知道信贷资金不安全时,可以不贷呀!其实,银行行长有很多苦衷,能提拔与否,当地主要官员的意见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制约机制下,银行行长敢逆当地主要官员的意见而不予贷款么?而贷款发放出去,上亿资金形成沉淀,迄今为止,还没见真正追究过哪个银行行长的责任。 (《半月谈》)1998年第11期肖伦添) 【案例思考】 本案例中,该政府官员管理经济采用的是什么手段?从行政职能转变的角度,谈谈如何避免案例中提到的“官员点菜银行买单”现象。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试题

历年真题精选 一、单选 第六章 1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 A.计划和组织 B.使用和开发 C.激励和监督 D.调任和辞退 2.解决与机关工作人员生活起居有关问题的管理活动被称为() A.机关环境管理 B.服务后勤管理 C.生活后勤管理 D.物资管理 3.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会议质量控制 B.会议接待 C.会议议程 D.会议规模 4.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 C.民营社会福利机构D.政府相关职能机构 5.管理经济广告、社会广告和文化广告,指导广告协会的工作属于( ) A.市场行政管理 B.文化行政管理 C.工商行政管理 D.宏观经济行政管理 6.人事行政管理的计划和组织着重于本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人才选择之间的微观调节的是() A.基层人事行政管理 B.中层人事行政管理 C.高层人事行政管理 D.宏观人事行政管理 7.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是() A.司法审查B.预算 C.政府采购D.市场调节 8.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预算编制 B.预算执行 C.决算管理 9.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第七章 10.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行政职位 B.行政人员

C.行政体制 D.精神要素 11.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2.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3.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A.行政组织B.行政职能 C.行政领导D.行政行为 14.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与合法性基础是( ) A.目标 B.职能 C.环境 D.技术 15.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关系依据情况变化而不同 D.不成比例关系 16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是() A.横向结构 B.纵向结构 C.职能结构 D.直线——职能结构 17.对于复杂的任务,或者下属能力、水平无法把握时,最适宜采用的授权方式是() A.弹性授权 B.制约授权 C.完全授权 D.不充分授权 第八章 18.渐进决策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尔逊 B.西蒙 C.林德布洛姆 D.埃佐尼 19.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 A.计划 B.协调 C.动员 D.指挥 20.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1.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 案例分析二: 某市一化工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提问: (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

行政案例分析26183

身背“国药准字”和“GMP认证”双重标签的“齐二药” 因生产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而造成广东省部分用药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13日晚被当地公安部门查封停产。此前,这家公司生产的其他所有药品也在全国范围内被停止销售。而与以往被曝光的药品事件不同,这次出事的药品严格说来并不是假药,而是贴有“国药准字”标签的正规处方药,生产厂家“齐二药”也是通过了GMP认证的一家相当正规的药品生产企业,而且出事的药品还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 如果不是在广东造成病人大量出现肾衰竭的症状,恐怕老百姓还会出于对国家权威部门和对药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信任,对这个身背“国药准字”和“GMP认证”双重标签的劣质药品“放心使用”。因此,这个事件暴露出来的不光是制药企业管理的漏洞,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行政监督管理中的漏洞。 分析思考题:从“齐二药”事件谈谈加强行政监督的必要性和途径 一、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政府机关的工作是个多目标、多层次、多种部门分工的复杂的大系统。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在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行政管理缺少监督这一重要手段, 领导者就无法发现和纠正偏离预定目标的 现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就难以实现。另外, 政府机关工作, 具有强制他人接受的作用, 很容易会造成滥用权力, 这也需要用监督手段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制约. 而且,行政管理工作范围又极其广泛, 工作十分重要, 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旦管理出现问题和失误, 会造成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 因此, 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行政监督具有必要性,体现在: l、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政府机关中的官僚主义。政府机关中的官僚主义现象,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国家行政管理中主要表现为: 对工作极不负责任, 思想僵化, 墨守成规, 安于现状, 不求上进, 高高在上, 滥用权力, 办事拖拉, 不讲效率等等. 这种官僚主义不仅在政治上使政府领导机关严重地脱离了人民 群众, 而且, 在经济上时常因信息不灵, 决策失误, 不断地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行政监督是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一种有效措施。只要我们坚持和加强行政监督, 支持群众和新闻机关批评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官僚主义就会暴露无遗, 将难以继续存在下去。 2、能够确保政府的廉洁. 行政监督能及时纠正政府工作人员的越轨行为, 是保持政府廉洁的重要手段. 随着建设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在思想作风上和工作作风上需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廉洁奉公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应该始终保持的优良传统. 在当前, 廉洁对改革成败关系极大, 没有 廉洁, 不会有改革的成功; 没有廉洁, 不可能有行政的高效率; 没有公正, 会 损害国家安宁. 而要政府从政清廉, 就必须加强行政监督。自古以来, 不受监督的政府, 是不能廉洁的. 3 、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繁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机关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是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也是行政管理的总目标. 要使国家经济繁荣, 就得依靠政府机关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为发展生产力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规定, 这是发展生产力的可靠保障. 然而, 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 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些同志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随心所欲地改变或 不执行国家的法令和政策, 甚至利用职权, 横加干预.因此,只有加强行政监督,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 一、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如:组织、领导、沟通、决策、执行、指挥、协调、监督、评估等)。 2、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如: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教育管理、卫生管理、军事管理过程等。) 3、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为什么说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是行政过程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也是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行政决策——确定目标——制度方案和行动计划) 2、行政执行是将行政决策的主观意图变为客观现实的必要阶段。 3、行政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以上三个阶段贯彻着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沟通等行政行为。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既是行政执行的依据,也是行政监督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过程。 三、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得。 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包括政府内部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决策是一个最基本的、首要的环节。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四、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1、理性决策模式。认为决策过程必须遵循系统的决策程序,其决策程序内容有: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式。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理论。)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是在决策时,确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替代办法(即备用方案)。如果考试中的替代办法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替代办法就是令人满意的。这就是说,可以选择这个方案,并执行这个方案。(又称满意决策准则。代表人:赫伯特·A·西蒙,他认为理性决策实际上是一种绝对的决策准则,它所遵循的是一种最大化原则,它所要求的是进行最优的选择。) 3、渐进决策模式。理由是任何决策的改变必须要考虑决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强调在改变现状时必须维持社会和组织的稳定,因而主张不间断的修正,逐步地对政策加以修改并最终改变政策,而不是引起动荡的变革。(提出者:美国,林德布洛姆,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渐进主义的主要代表人。他认为渐进决策过程并非理性决策理论所说的是一个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过程,而是一个理性分析与党派分析相结合的错综复杂的、不断探索的政治过程。渐进决策过程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价值分配的政治过程。) 4、混合扫描决策模式。优点:对决策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比较的考察,克服了理性与渐进决策模式各自存在的片面性,同时看到了二者的合理性,并力求把它们结合起来,对人类决策过程做出比较全面的解释,给人类的决策行为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指导思想。(又称综视决策模式,提出者:美国,阿·埃佐尼。认为无论是理性决策还是渐进决策理论都有各自的片面,应将两者相结合。) 五、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相关。)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①包括对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估与决策方案的比较论证;②既要有专家的参与,也要有相关利益群众代表的参与;③既要有对决策方案科学性的评估,也要有对决策方

行政管理学知识第八章行政监督

第八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特设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如监察部门、审计机关和会计系统实施的监督等;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和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行政监督的特征: 1.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2.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 3.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 (1)主体享有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要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2)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重点是执法监督。 4.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改善和强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二)行政监督的分类 1.以监督的主体来划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具有监督权限的主体分别有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具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行政系统内特设的监督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从而构成不同主体的监督。 2.从监督的对象看,分别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 3.以监督的内容为标准,有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的监督两种。 4.从监督的方向上体察,则可分为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和双向监督。 5.以监督的时间阶段来划分,行政监督分别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6.从监督的目的和方法上来划分,还可分为积极性的监督和消极性的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一)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二)行政监督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 (三)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 (五)加强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行政学导论》经典案例 第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 〖案例选读〗 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95年5月,该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列出。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却没有他。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思考】 根据行政管理的概念,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张某的起诉吗?为什么? 第二章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学 〖案例选读〗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为丘陵、高原和低山。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道为许多地区之间惟一交通渠道。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区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 【案例思考】 1.什么是行政环境?本案例主要体现了何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国家职能与行政职能 〖案例选读〗 沿海某省一位政府官员,出国访问之后,引进来一个电子加工项目。并召集各家银行行长开会,指示:工行应该贷款多少,农行应该贷款若干,中行贷款须占一定比例……各家银行行长心知肚明,该官员引进的电子加工生产线已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项目竣工之日,可能就

第8章行政管理过程习题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封闭式的管理循环应该是( ) A.决策---动员---执行---监督 B.决策---执行---协调---监督 C.决策---执行---指挥---监督 D.决策---执行---监督---重新决策 2.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行政执行 B.行政监督 C.行政策划 D.行政决策 3.行政管理的起点是( ) A.行政执行 B.行政决策 C.行政策划 D. 行政设想 4.社会中的每个个人作为" 经济人" ,其决策准则是( ) A.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B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C.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D.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5.(09年真题)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既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环节是( ) A.调研 B.决策 C.执行 D.协调 6.理性决策模式通常又被称为( ) A.科学决策模式 B.渐进决策模式 C..有限决策模式 D.系统决策模式 7.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8.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又被称为( ) A.综合决策模式理论 B.现实决策模式理论 C.科学决策模式理论 D.满意决策模式理论 9.(10,08,07年真题)提出渐进决策模式的是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 ) A.西蒙 B.杜鲁门 C.皮姆 D.林德布洛姆 10.在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中,西蒙用"满意准则"代替了"最优准则",强调的是该模式理论的( ) A.实用性 B.科学性 C.规范性 D.普适性 11.混合扫描决策模式认为,理性决策方法主要适用于( ) A.根本性决策 B.非根本性决策

行政决策

第六讲行政决策(6学时)学习要求: 1、了解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点。 2、明确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理论模式。 3、懂得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构架。 4、掌握行政决策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学习重点: 1、行政决策过程和理论模式。 2、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行政决策概述 (一)、决策概念的阐释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决策一词,《韩非子孤愤》中有“智者决策于愚人”的说法;楚汉相争时代,韩信就战争战略问题提出过有名的“决策向东,争权天下”的思想。然而,决策作为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术语,首先出自于美国。“决策”一词的英语表述为Decision-making,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但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西蒙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 西蒙曾从主体行为选择的意义上界说决策概念。他认为,抉择和决策是“两个可以互替的术语,”即决策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选择。把决策看成对行动方案的选择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决策,它表现着决策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

性。人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的途径、方式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在多种可能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或选择。因而决策是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只要人们欲求组织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必须进行决策。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个人的饮食起居,无一不包括对行动方案的选择,也无一不需要进行决策。但是选择往往是在不同的境况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的,既可以能是条件反射、习惯反应或本能反应的非理性行为,比如打字员在打字时不会为选哪个按键废脑筋;司机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会下意识地紧刹制动阀。选择也可能是经过思考的理性的行为,是主体从需要出发,对以往的经验和拥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致于经过构思行动方案并选择方案等思维过程而做出的选择。显然,理性行为的决策应当是决策理论主要研究的内容。从西蒙对决策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决策的如下涵义:决策首先是一个过程,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瞬间的“拍板”。如果没有“拍板”前的一系列思维活动,选择就没有基础,即使做出决策,也只能是主观武断。其次,决策的核心是选择,没有在多种方案中“择一而行”的选择,谈不上决策。再次,决策过程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据此,决策就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对未来行动方案的选择。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是管理决策的一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行政决策具有企业决策、社团决策等其它组织决策的共性,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各级行政机构,由于其决策依据的是公共权威的意志,表现出一定的权威性。 第二、决策主体的合法性。行政决策的依据是政策和法律,行政决策主体只能根据自身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依照法定的决策程序进行合理、合法的决策。 第三、决策内容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客体是管辖区内的国家与社会的公共事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国防等,决策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是其它组织决策无法相比的。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 第八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概述 1.决策:指人们为实现比较重要的目标而进行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2.行政决策: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3.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4.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5.行政决策的类型: (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系统中的不同地位: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2)依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人数和权力分配情况: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依据行政决策涉及的不同内容:业务管理决策和自身管理决策。 (4)依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5)依据行政决策有无先例可循:例行性决策和非例行性决策。 (6)依据行政决策是否采用科学方法并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7)依据行政决策的思维模式: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8)依据行政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及其可靠性: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9)依据行政决策所要达到目标的多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10)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1.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1)信息准全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2)科学预测原则。预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预见和推测。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程序是当时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9)民主参与原则。我国的行政决策必须坚持民主参与原则。 *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来说,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就很难实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